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排架纠偏新工艺.docx

    • 资源ID:15408036       资源大小:825.96KB        全文页数:4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排架纠偏新工艺.docx

    1、排架纠偏新工艺新工艺湿陷性黄土地区渡槽排架纠偏与地基处理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甘肃白银兴堡川电灌管理局2010年12月湿陷性黄土地区渡槽排架纠偏与地基处理审 定:顾宇平 韩振中 杨志光审 核:顾宇平 谢崇宝 项目负责: 顾宇平 杨志光承担单位: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北京中灌国际咨询公司甘肃兴电管理局参加人员:畅明琦 徐 磊 相 杨 王兴全 曲 强 王文晖 岳鹏翼 高 虹 刘 福 张国华 常 众 王 磊 张 淼 赵永安 相保成 刘 涛 温 杰 赵 静 李 康 上官方 徐云修 王保刚 柴向斌 朱雪梅 龚 雪 吕美朝 景秀琴 董翊立 薄智军目 录1国内外建筑物纠偏与顶升动态 11.1建筑物倾斜的原因 1

    2、1.2国内外建筑物纠偏与顶升动态 21.3本工艺新点 182湿陷性黄土地区排架纠偏的基本原理 203董家庙渡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63.1工程现状 273.2存在问题 284董家庙渡槽工程地质评价 294.1基本工程地质条件 294.2工程地质条件与评价 364.3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384.4结论 385董家庙渡槽纠偏与地基处理 405.1工程等别及标准 405.2工程任务 405.3方案拟定 415.4渡槽排架纠偏与地基处理 416董家庙渡槽纠偏与地基处理施工组织设计 536.1施工条件 536.2料场选择与开采 556.3主体工程施工 556.4施工交通运输 566.5施工总布置 56

    3、6.6施工总进度 57附件1 东干董庙渡槽纠偏加固说明 58附件2 关于董庙渡槽纠偏测量数据的说明 611国内外建筑物纠偏与顶升动态1.1建筑物倾斜的原因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社会都在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各种各样的建筑形式不断涌现,建筑物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一些建筑物不得不座落在不良的场地土上,上式中包括承载力很低的饱和软粘土地基。同时人们在兴建建筑物时,对地质勘探、分析设计、施工、监测等环节稍有疏忽会留下隐患,近年来建筑物倾斜事故时有发生。根据统计,当房屋的倾斜率达到4时,房屋内的住户便会有居住不适,使用不便的感觉:如果倾斜率达到7,房屋就会有严重损坏的危险。因此

    4、对建筑物纠偏技术的研究就显得非常迫切而且重要。根据大量建筑物发生倾斜事故的经验总结,主要有四个方面原因:一、上部结构:主要是荷载偏心或者过度超载,另外还有结构刚度、荷载传递方式、施工缺陷等因素。如果上部荷载存在偏心,或者荷载传递到基础上的路径不均匀,则下卧土层产生的附加应力不均匀,土层的固结沉降存在差异,导致上部结构出现沉降差。对于上部荷载均匀地传递到基础上的结构,存在下卧土层的附加应力叠加现象,土层的固结沉降也会存在差异性,如果上部结构和基础的刚度不足,不能有效的调节和抵抗不均匀沉降,同样会导致上部结构的沉降差,甚至发生结构扭曲的现象。二、地基基础:主要是场地地质条件的不均匀或地基土承载力不

    5、足。特别是在地层中埋藏有暗浜、暗沟、暗塘、暗谷的地段,在这些地质中存在大量压缩模量极低的淤泥,往往层厚又变化异常,使建筑物在建造和使用阶段持续不断的产生大量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湿陷性黄土和膨胀土,在地下水和地表水的作用下也会导致结构的不均匀沉降。三、环境方面:附近地下水的抽降、邻近建筑物的施工对原有建筑物下卧土层产生附加应力叠加等。四、自然灾害:如地震等使建筑物在使用阶段持续不断的产生大量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建筑物倾斜既可能是一方面的原因,也可能是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1.2国内外建筑物纠偏与顶升动态随着既有建筑物地基与基础加固技术的发展,纠偏与顶升技术在既有建筑物地基基础加固中的应用越来越广

    6、泛。有的既有建筑物由于勘察不详、设计不合理、施工不规范、使用不当和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常导致一些既有建筑物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或过大的沉降,致使建筑物基础发生倾斜和整体下沉,从而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为恢复既有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功能,人们通过对这些既有建筑物采取了一系列的加固措施,通过这些加固措施,使既有建筑物得以重新使用,尤其使一些古或老建筑得到保护,其中包括纠偏和顶升。由于既有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结构特点和场地地质条件的不同,对既有建筑物基础纠偏和顶升的要求不同,因此对既有建筑物基础纠偏和顶升所采用方法会有所不同。在国外,著名的比萨斜塔就通过纠倾措施,使这一古老的建筑得到保护;在国内,昆明宋代

    7、金刚塔垂直顶升26m,是顶升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至于纠倾技术在多层和高层建筑中的应用,相关报道屡见不鲜。随着地基加固技术的发展,人们研究出了一系列的纠偏方法如地基应力解除法、堆载纠偏法、结构顶升法等,通过将其应用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2.1地基应力解除法地基应力解除法是运用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在建筑物倾斜较小的一侧,沿基础轮廓边缘,设置大口径深钻孔。在钻孔内适当部位掏取适量的软基土,使地基应力在局部范围内得到解除或转移,增大该侧的沉降量,保证原沉降较大一侧的地基土不受扰动,使建筑物在自重的作用下逐渐纠正到正常位置,达到纠偏和限沉的效果。应力解除法适用于软弱地基,在沉降较小的一侧掏土

    8、时,应预先计算出基底下掏土量,并在施工过程中配以变形监测,进行动态施工。周青等人通过对既有建筑物进行加固和纠偏,认为地基应力解除法在纠偏时要均衡地调整地基土体固有的应力状态,使建筑物平衡而温和地得到扶正,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施工中,需要采用信息化的施工手段,及时跟踪每次掏土前后沉降、倾斜的变化以及上部结构裂缝的开展情况,通过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施工办法,使纠偏在有效的控制下平稳而温和地得到实施。本方法应该注意的是,在纠偏施工中,倾斜率往往能在短期内得到控制,而沉降速度的收敛则需要较长的时间,在施工中应兼顾这二者的关系,并且为避免矫枉过正,需要留有一定的自然纠偏量,但也不能留得过多,一般留3以

    9、内。1.2.2人工降水纠偏法人工降水纠偏法是利用地下水位降低出现水力坡降产生附加应力差异对地基变形进行调整。该方法适用于不均匀沉降量小、地基土具有较好渗透性而降水又不影响邻近建筑物的情况;当地基土的渗透性较小,且地基土为淤泥土,当采用真空法或电渗法降水时,该方法也适用。为达到较好的加固效果可以和其他方法联合使用。采用人工降水法纠偏时,人工降水的井点选择、设计和施工方法可按国家现行标准地基与基础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02的有关规定执行;纠偏时应根据建筑物的变形量来确定抽水量大小及水位下降深度,并应设置若干水位观测孔,随时记录所产生的水力坡降,与沉降实测值比较,以便调整水位;人工降水如对邻近建筑

    10、物可能造成影响时,应在邻近建筑物附近设置水位观测井和回灌井,必要时可设置地下隔水墙等,以确保邻近建筑物的安全。为达到较好的加固效果可以和其他方法联合使用。如江苏某住宅小区内一幢楼房即采用锚杆静压桩一掏土、降水挤淤的纠偏加固方案。1.2.3堆载纠偏法堆载纠偏法是增加沉降小一侧的地基附加应力,加剧该侧的地基变形,达到对建筑物纠偏的目的。本方法适用于基底附加应力较小的小型建筑物的迫降纠偏,纠偏工程规模一般较小且基底土地基承载力比较低,此方法常与其它方法联合使用;堆载纠偏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及松散填土等软弱地基。堆载纠偏应根据工程规模、基底附加压力的大小及土质条件来确定施加的荷载量、荷载分布位置和分级

    11、加载速率;堆载设计时应考虑地基土的整体稳定,控制加荷速率,施工过程应严密进行沉降观测,及时绘制荷载一沉降一时间关系曲线,以确保施工安全。如东莞某水塔基础加固及纠偏“叩即采用在沉降量大的一侧用压入的静压桩支撑顶住,不让其下沉;而在沉降量小的一侧,通过掏土、加压迫使其沉降,使水塔重新座正。采用此综合纠偏的方案具有纠偏效果好,纠偏速度快的优点。地基部分加固纠偏法是对沉降大的部分采用地基托换补强,使其地基沉降减少,而沉降小的一侧继续下沉,这样慢慢地调整原来的差异沉降。该方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等软弱地基上沉降尚未稳定、整体刚度较大且倾斜率不大的既有建筑物纠偏。纠偏设计时可在建筑物沉降较大的一侧采用加固

    12、地基的方法使该侧的建筑物沉降稳定,而让原沉降较小的一侧继续下沉,当建筑物倾斜纠正后,若另一侧沉降尚未稳定时,可采用同样的方法加固地基。1.2.4浸水纠偏法浸水纠偏法是通过在土体内成孔或成槽,然后向孔或槽内浸水,使地基土湿陷,迫使建筑物下沉,从而达到对建筑物进行纠倾的目的。该方法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基上整体刚度较大的建筑物纠倾,当缺少当地经验时,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采用浸水纠倾时应根据结构类型和场地条件,可选用注水孔、坑或槽等方式注水。注水孔、坑或槽应布置在建筑物沉降较小的一侧。当采用注水孔、坑或槽浸水时,应确定注水孔、坑或槽的位置、孔径或坑的平面尺寸、孔坑的深度、孔坑的间距及注水量:当

    13、采用注水槽注水时,应确定槽宽、槽深及分隔段的注水量。注水时严禁水流入沉降较大一侧的地基中。浸水纠偏前,应设置严密的监测系统及必要的防护措施,有条件时可设置限位桩。当浸水纠偏的速率过快时,应立即停止注水,并回填生石灰料或采取其它有效的措施;当浸水纠偏的速率较慢时,可与其它纠偏方法联合使用。浸水纠偏结束后,应及时用不渗水的材料夯填注水孔、坑或槽,修复原地面和室外散水。1.2.5钻孔取土纠偏法钻孔取土法是采用钻机钻取基础底下或侧面的地基土,依靠钻孔所产生的临空面使地基土产生侧向挤压变形形成淤孔,反复钻孔取土使建筑物下沉。该方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等软粘土地基。采用钻孔取土法纠偏时,钻孔位置应根据建筑

    14、物不均匀沉降情况和土层性质布置,同时应确定钻孔取土的先后顺序。钻孔的直径及深度应根据建筑物的底面尺寸和附加应力的影响范围选择,取土深度大于3m,钻孔直径不应小于300mm。钻孔顶部3m深度内应设置套管或套筒,以保护浅层土体不受扰动,防止出现局部变形过大而影响结构安全。和其他方法联合使用效果较好。如兰州白塔的扶正既采用了组合纠偏法。具体内容:兰州白塔始建于550年前,是甘肃省重点保护文物,白塔为一实心砖砌体,以石灰和土为黏合剂,由于白塔南侧位于滑坡体上,其随滑坡体向南蠕动、塔基南北由于排水条件使地基土南侧含水量高、白塔向南发生倾斜后重心不断偏离底面形心等原因而使白塔倾斜,针对使白塔倾斜原因采用了

    15、组合纠偏方法:纠偏前先进行结构加固和钢筏托换,而后采用掏土和加压联合方法进行纠偏。用水平钻机在钢筏底部自北向南打水平孔掏土,纠偏时地基北侧下沉量大,向南侧逐渐变小,同时加压进行塔基沉降观测,沉降相对稳定后,应逐级卸荷并进行塔基回弹观测,最后压力灌浆稳定基础。对纠偏过程进行监测和控制,纠偏结果使倾斜率符合国家现行技术规范,且一直保持稳定。另外还有武汉市木材公司宿舍纠偏成功的采用此法;上海某两幢六层砌体结构住宅房屋综合运用了锚杆静压桩、钻孔掏土、压密注浆等方法,达到了良好的纠编效果。1.2.6水冲掏土纠偏法水冲掏土纠偏法是利用压力水冲刷使地基土局部掏空,增加地基土的附加应力,加剧变形。该方法适用于

    16、砂性土地基或具有砂垫层的基础,特别试用于软土地基,其原理是在建筑物沉降小的一侧设置若干冲淤竖井,井中某深度处预留面向建筑物基土的冲淤射孔,高压水枪通过射孔伸入基础下切割土体并形成泥浆流出,使地基土产生若干细小孔洞(掏土),减少基础底面下地基土的承压面积,引起基底压力增大,造成地基土塑性变形,使建筑物缓慢而均匀地回倾,达到纠偏目的。和其他方法联合使用效果较好。如江苏某住宅小区内一幢楼房即采用锚杆静压桩一掏土、降水挤淤的纠偏加固方案。该楼房为地面7层,地下1层,建筑物采用箱形基础,其地基是经过水泥深层搅拌法处理的复合地基,水泥深层搅拌桩桩长仅13.6m,而作为地基土的淤泥质土,触变性高,厚度达12

    17、 m一15 m,未穿过该软土层,这是造成沉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该楼房上部结构荷载重心与基础底板形心的偏心距为2m,加剧了基础底板的偏心荷载,增加了不均匀沉降,使楼房发生倾斜。针对该楼房发生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制定出锚杆静压桩一掏土、降水挤淤的纠偏加固方案。具体方案是:在沉降较大的南侧基础底板上破孔压入两排锚杆静压桩,进行托换加固,桩顶与基础底板连成整体作为支承点顶托,使桩能承受上部荷载,从而减小地基土的压力,阻止楼房继续沉降,使南侧沉降处于稳定状态,到达加固的目标。在楼房沉降较小的北侧用高压旋喷射水掏土形成竖向空孔。在掏土孔北侧辅仪3口竖井抽水,降低地下水位同时对竖井掏土孔进行复掏,经反复

    18、(2遍一3遍)射水掏土加大挤淤效果迫其沉降。使楼房逐步回倾至倾斜率小于0.3时,及时在空孔内投入碎石并用高压旋喷水泥浆液成桩。旋喷桩桩顶支托基础底板阻止沉降,使整幢楼房处于稳定状态,达到纠偏加固目的。冲淤纠偏是一项技术难度较大的工作,一方面对建筑物结构、基础、地质构造无法详细了解;另一方面建筑物纠偏过程中影响因素很多,进行精确力学分析十分困难。故冲淤纠偏过程应根据现场监测数据不断进行调整的动态施工过程。水冲掏土的工作槽间隔宜取2O一25m,槽宽宜取02-04m,深度宜取015030m,槽底宜形成坡度。水冲压力宜控制在103OMPa,流量宜取40Lmin,可根据土质条件通过现场试验确定。水冲过程

    19、中掏土槽应逐渐加深,但应控制超宽,一旦超宽应立即采用砾砂、细石或卵石等回填,确保安全。1.2.7人工掏土纠偏法人工掏土纠偏法是在建筑物的局部进行取土或挖井、孔取土,迫使土中附加应力局部增加,加剧土体侧向变形“”E20Jo该方法适用于粘性土、粉土、砂土、淤泥、淤泥质土或填土等地基上建筑物的纠倾。采用人工掏土法纠偏时,人工掏土沟槽的间隔应根据建筑物的基础型式选择可取1O一15m,沟槽宽度应根据不同的迫降量及土质的强度情况确定,可取03-05m,槽深可取0.1-02m。掏挖时应先从沉降量小的一侧开始,逐渐过渡,依次进行。如对某综合楼(局部框架的6层砖混结构)纠偏即采用促沉切巷槽掏土解除地基应力法进行

    20、建筑物纠偏,即在沉降较小的一侧加载;在基础外侧掏土释放侧向的顶压力,然后通过薄壁掏土,将基础底板面下指定部位、指定深度的土有控制地逐次取出,用逐次卸荷的良性循环方法进行微调,增加该侧的沉降使地基土应力得到调整均化,同时控制沉降较大一侧纠偏不出现回弹,做到安全纠偏,最后进行还原保护。当采用井式掏土时,取土工作井可采用沉井或挖孔护壁等方式形成,应根掘土质情况及当地经验确定,井壁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井的内径不宜小于08m,井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15。井孔施工时应注意土层的变化,防止流砂、涌土、塌孔、突陷等现象出现。施工前应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施工安全。井位应设置在建筑物沉降较小的一侧

    21、,其数量、间距和深度应根据建筑物的倾斜情况、基础类型、场地环境和土层性质等综合确定。为确保迫降的均匀性,井位可布置在室内。当采用射水施工时,应在井壁上设置射水孔与回水孔,射水孔孔径宜为60mm,射水孔位置应根据地基土质情况及纠偏量进行布置,回水孔宜在射水孔下方交错布置,并底深度应比射水孔位置低约12m。高压射水泵工作压力、流量,宜根据土层性质,通过现场试验确定。纠偏达到设计要求后,工作井及射水井均应回填,射水孔可采用生石灰和粉煤灰拌合料回填。工作井可用砂土或砂石混合料分层夯实回填,也可用2:8灰土分层夯实回填,接近地面1m范围内的井圈应拆除。以上所说的方法统称为迫降纠偏,迫降纠偏是一种动态设计

    22、信息化施工方法,因此沉降观测是极其重要的,同时观测结果应及时反馈给设计,以调整设计,指导施工,这就要求实际上更紧密配合。1.2.8顶升纠偏法1.2.8.1桩式托换柱基纠偏与顶升陕西省西北橡胶厂露天跨柱基,跨距255m,柱距6Om,全长132m。柱基为钢筋混凝土矩形基础,尺寸2Om32m及(双柱基3Om32m),地基未作处理。轨道标高12。3m,柱顶标高12Om,有一台50kN桥式抓斗吊车,设计时未考虑地面堆载,实际上柱间堆放8mlOm高的生产用煤,且堆放不均匀。生产时为了减燃,经常喷水,不仅增加地面荷载,而且水渗入地下后,加大地基不均匀沉降。最大柱顶偏移72cm,不均匀沉降达124cm,造成吊

    23、车卡轨。经现场调查、工程地质勘察和对建筑物沉降观测资料分析最终采用了桩式托换柱基纠偏与顶升,即在基础底面下先压桩,支托住原有建筑物荷载,然后进行纠偏和顶升复位。设计概况:(1)对纠偏柱基沉降大的一侧,基底面两角设置两根桩;对顶升柱基基底面四角设置四根桩(仅双柱基底面为六根桩)。由承台将桩和原来的基础连接,通过桩直接传递荷载到力学性能较好的土层上,从而控制柱基础的沉降与倾斜。(2)设计采用了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桩断面为20m20m,压桩入土深度为12Om,终止压力不小于300kN,即大于设计荷载15倍。(3)控制基础变形不超过2Omm。施工主要要点:(1)压桩与观测。将油压千斤顶坐落在柱顶钢板上

    24、,对准中心,其上端用钢板或承压钢管,然后用铁锤将钢楔打紧稳固,以基础上部荷载作分力,采用千斤顶加压,当桩压到预定终止压力和深度停止时,经过一小时观测压力不变者认为稳定。(2)接桩与千斤顶卸压。(3)纠偏与顶升。在基础底面下预压桩桩顶上,安装两开式托换支座。在托换支座间放置一台500kN主千斤顶,两侧各放置一台320kN保护千斤顶,在纠偏和顶升时,均以预压桩作反力。各桩顶主千斤顶进行同步加压,两侧保护千斤顶紧跟。加压至将基础顶升达到要求高度和垂直度时为止。用地面与柱身上安装的百分表观测控制,并用水准仪与经纬仪监测。(4)托换与回弹。用钢管和钢板作支承,纠偏和顶升完毕,将托换支座两侧保护千斤顶同步

    25、加压,使主千斤顶降压至零撤出后,迅速将钢管与钢管和钢板塞入桩顶与基础底面之间,并用铁锤将钢楔打紧。托换完毕。这是再将托换支座两侧保护于斤顶卸荷至零,由地面和预压桩下安置的百分表观测回弹。回弹增量小于002mm是认为稳定。稳定后撤出保护千斤顶,拆去托换支座,并将桩顶钢管上下两端用电焊焊接牢固。(5)浇灌混凝土承台。在基底与桩顶下O2m间浇灌混凝土,并用插入式振动棒振实。对顶升柱基础下四周放入钢筋笼搭接作圈梁,中间浇灌混凝土承台并振动捣实。(6)压浆。浇灌混凝土承台与基底间空隙,用灰浆泵进行压浆,使桩与基础连接成整体。为避免浆液受空气阻塞,应提前在基底上部设置两根空心钢管。(7)拆模回填恢复原来地

    26、面。压浆工作结束后,将所有模板拆除,用原土回填,分层夯实整平地面。托换加固后沉降稳定,吊车行使正常。1.2.8.2砌体结构顶升纠偏法该方法是通过结构墙体的托换梁进行抬升,它适用于各种地基土、标高过低而需整体抬升的砌体建筑物。对砌体结构进行顶升时,顶升点的布置可按结构的线荷载分布进行布置,顶升点的间距不宜大于15m,且应避开门窗洞及薄弱承重构件位置。砌体结构建筑的顶升梁可按倒置弹性地基上的墙梁设计,在顶升梁设计时,计算跨度应取相邻三个支承点去掉中间支承点后,两边缘支点间的距离,进行顶升梁的承载力及配筋设计;当既有建筑物的承载力验算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调整支承点的跨度或对砌体进行加固补强。在砌体

    27、结构进行顶升施工时,顶升梁应分段施工,施工前应在各分段设置钢筋混凝土支承芯垫,间距O5m。梁分段长度不应大于15m,且不应大于开间墙段的13,并应间隔进行,待该段达到强度要求后方可进行邻段施工。主筋应预留搭接或焊接长度,混凝土接头处应凿毛并涂混凝土界面剂,然后浇注混凝土。例如:温州某干休所64楼为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局部位置为钢筋混凝土板式基础,由于地基承载力不足而导致该房屋出现严重的沉降和整体倾斜。经现场勘察,该房屋整体结构及刚度较好,故仍有纠倾加固价值。结合该楼底层地面较低及周围环境现状采用了上述加固方案,使该建筑物恢复到了原设计的使用功能及室内高程。余姚市花园新村四层住宅楼也被成

    28、功的得到纠偏。1.2.8.3框架结构顶升纠偏法该方法是在框架结构中设置托换牛腿进行抬升,此方法适用于各种地基土、标高过低而需整体抬升的框架结构建筑物。框架结构荷载是通过框架柱传递的,顶升力应作用于框架柱下,但是要将框架柱切断,首先必需增设一个能支承整体框架的结构体系,这个结构托换体系就是后设置的牛腿及连系梁共同组成的。纠倾前建筑物已出现倾斜,结构的内力有不同的变化,断柱时结构的内力又将产生变化,因此设计时应对各种状态下的结构内力进行验算。框架结构建筑的施工应先进行后设置牛腿、连系梁及千斤顶下支座的施工,由于凿除结构柱的保护层,露出部分主筋,因此,一定要间隔进行,待托换梁(柱)体系达到设计强度后

    29、再进行相邻柱的施工。当全部托换完成并经过试顶后,确定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方可进彳亍断柱施工,断筋必需在顶升前一小时进行。顶升前应对顶升点进行试顶试验,试验的抽检数量不少于20,试验荷载为设计值的15倍,可分五级施工,每级历时l2min并观测顶升梁的变形情况。每次顶升最大值不超过10mm,主要考虑到位置的先后对结构的影响,按结构允许变形00030005L来限制顶升量。若千斤顶的最大间距为12m,则结构允许变形为(O0030005)1200:3660mm。当顶升到位的先后误差为30时,变形3ram36mm。基于上述原因,力求协调一致,因此强调统一指挥系统,千斤顶同步工作。当有条件采用电器自动化控制

    30、全液压机械顶升,则可靠度更高。顶升到位后应立即进行连接,因为此时整体建筑靠支承点支承着,若是有地震等的影响会出现危险,所以应尽量缩短这种不利时间。如河北省唐海县农行办公楼主楼即为框架结构被成功的得以纠偏。1.2.9渡槽排架纠偏纠偏技术在其它建筑领域已有为数不少的成功经验,但在较大型水利工程特别是专门渡槽排架纠偏报道国内外较少,但在最早与最典型的是原武汉水利水电学院的俞季民与刘一亮教授在国内首次利用地基应力解除法对蒲圻市陆水北干渠赤马港渡槽排架进行纠偏。该渡槽全长736m,设计过水能力12m3/s,始建于1970年,1972年建成通水。槽墩绝大部分为钢筋混凝土现浇单排架,其中第18号排架坐落在赤

    31、马港老河道右岸边坡上,高19m,居各排架高度之首,地基土质条件也是各排架最差的,设计前未作土质勘探工作。针对18号排架高度大、土质差的条件,施工时对原设计作了部分修改,将基础尺寸由长5m、宽3 m和厚1.1 m分别扩大至6.2 m、4 m和1.6 m,并在基础下打了60根直径约810cm,长度约2.50m的松木桩,木桩顶段之间嵌设了50cm厚的片石垫层。建成运行后,未见有异常情况。1975年在渡槽西侧修建了一条与渡槽平等的简易公路,在18号排架处的路堤填土高度达6m,部分堤脚直接压在排架基础上。公路建成后,装运石料的车辆往返频繁,致使该排架向公路一侧(西侧)倾斜,1979年实测排架顶端偏移值达

    32、11.50cm。为此,蒲圻市水利局和咸宁地区水利局共同拟定用钢丝绳反向拉住,横梁上加箍和加设斜撑的加固方案,以防排架继续西倾。在拉紧钢丝绳以后,排架顶端偏移值减至6.5cm,经10年观测,此值没有变化,但排架附加内应力相当大。排架的倾斜和弯曲已影响到渡槽的正常使用和安全,蒲圻市水利局经多种方案比较后,于1990年7月请原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的刘祖德教授到现场进行勘察,决定采用地基应力解除法进行纠偏。该纠偏分为七个阶段:1.填筑砂岛。2.开孔、下套管。3.第一轮掏土。4.压载、掏土。5.抽水、抽气、掏土。6.泥浆泵冲土。7.拔管填孔。该工程经过两个半月的纠偏,测定排架的倾斜量尚余3.5cm,合2.15,完全在高耸建筑物的安全倾斜范围内。同时,由于纠偏处理的成功实施,使得原控制钢丝绳得到松弛,水平拉力被解除,排架应力恢复到原设计的状态。另外,在国内还有土法纠偏或基本纠偏例子。如宁夏


    注意事项

    本文(排架纠偏新工艺.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