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整理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战略.docx

    • 资源ID:15403739       资源大小:86.73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整理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战略.docx

    1、整理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前言在经历了艰难起步阶段,重组改革阶段以后,近两年来中国城市商业银行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商业银行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位于发达地区,尤其是三大经济圈内的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已经远远超越其他地区同业。三大经济圈内,无论是国有经济还是民营经济都较为发达,且人均收入水平较高,这都为银行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其他地区相比,三大经济圈内的城市商业银行平均资产规模较大、资产质量较好、体制较为完善、风险管理水平较高,这些都是和城市良好的经济基础密不可分的。19家跨省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中仅有的4家位于三大经济圈之外的城市商业银行中,徽商银行由安徽省内的5家城市商业银行和7家

    2、信用社合并而成,成立之初就定位于省级区域银行,重庆银行则位于四大直辖市之一、成渝都市圈中心的重庆市,哈尔滨银行位于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只有包商银行所在地包头经济发展水平略低。而合并重整,推特色业务产品是欠发达地区银行求生的有效途径。从中国城商行的规模来讲,大型城商行已经具备走向全国的条件,目前3家上市银行都已经走上异地扩张之路,但北京银行的定位是全国性的,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是区域性的。相比大型城商行,中小型城商行可选的路径有:一是多家地域相近的城商行合并重组,跨入区域性银行之列。这需要政府、银行等多方利益协同;二是学习美国社区银行的经验,通过准确定位客户群,找准细分市场,依靠较高的议价能力获

    3、取上浮贷款利率,同时凭借对本地企业的熟悉程度控制信贷风险,在与大银行20多年的市场争夺战及并购浪潮中守住自己的优势业务。因而,并非所有城商行都适宜“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各城商行不应盲目扩张,而应通过战略转型找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本文由美国银行业的经验和教训分析入手,预测了未来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前景以及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会议要求各城市商业银行做好发展规划2009年10月27日,银监会在上海召开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工作会议。会议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决策层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要求更长远、更深层次、更理性地思考城市商业银行下一步的发展;二是要求保持清醒,更要保持冷静。同时要求城市商业银行从短期

    4、和长期角度做好发展规划:从短期来看:一是要防范3个方面的风险,即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二是要增强风险的抵补能力,资本充足率要达到10%以上,要提高资本质量,拨备比例要达到150%以上;三是要加快呆坏账的核销力度。从长期来看:一是要理清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思路。要做好中长期规划以及市场定位、客户定位、产品定位;要做好结构的调整,调整资产结构、负债结构、信贷结构、客户结构:要处理好规模、质量、效益的关系,做到“三不要”即不要盲目地追求规模,不要盲目地追求排名,不要盲目地追求速度。二是要更进一步选准市场,做好差异化经营和特色经营。制定科学的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和差异化的市场定位。三是要更进一步优

    5、化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提高资本质量,建立长效的资本补充机制,提高拨备覆盖率,提高风险抵补能力。四是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做好员工技能的提高、经验的积累与总结和长期的承诺与责任。全国城市商业银行近几年发展成绩斐然。一是各城市商业银行经营意识和经营理念得到提升,对资本、拨备和公司治理等的认识有了显著提高;二是有效化解了历史风险,数据出现显著变化。城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资本收益率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三是已成为中小企业和一些居民社区服务的主力军,坚持服务社区、服务居民,服务小企业的理念得到贯彻。但在以下方面,仍需加强工作:制定发展战略:做好科学论证咨询,不要盲目追求规模、速

    6、度、排名,不要攀比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应该是追求一个风险抵补后的、稳健的资本和资产回报率,创新社区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走一条特色化、精细化的发展道路。完善公司治理:公司治理好的银行应该是风险控制好、客户满意度高、有稳定增长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完善公司治理的主要方向:一是制衡有效。董事会做好股权结构的安排、战略的制定,对经营层做好科学的考核。经营层对日常经营负责,排除干扰、独立决策。监事会严格分工,完善的议事决事程序。在技能、经验和长期的承诺与责任三个维度上提高董事层、经营层的自身素质。二是民主决策。要求审贷分离,内控合规。三是程序清晰。工作处理从开始到结束要求程序清晰、责任明确

    7、。四是激励科学。绩效的数据要求准确,真实、完整。五是善待客户。服务社区、服务居民、服务小企业,服务要追求提升客户的满意度,提高银行美誉度:六是服务社会。银行要有社会责任意识。加强队伍建设:实现队伍的三个转变,即技能的转变、经验的转变、长期责任与承诺的转变。管理层要发挥核心作用,引进、培养和带领一支拥有技能专长、丰富经验和富有长期责任心的员工队伍,打造“百年老店”。会议表示银监会将不断调整和完善城市商业银行监管政策。城市商业银行机构准入政策和具体要求目前基本不变。机构准入政策:一是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发展,鼓励向下延伸、先省内后省外、先经济紧密联系区后向外延伸;二是跨区发展的资源与城市商

    8、业银行的经营能力相匹配;三是跨区发展的城市商业银行要有一定的风险管控能力和可复制的商业管理模式。成立分支机构的具体要求:一是符合银行发展战略、市场定位;二是必须有一定的客户基础;三是经营管理经验有可复制性;四是鼓励向市场的竞争程度、金融机构集中度低的市场推进:五是市场具有互补性;六是发展具有可持续性;七是具有远程的风险管控能力。在风险防范上,各城市商业银行必须着重做好六项工作:一是科学把握信贷结构,严禁违规贷款、打捆贷款和无指定用途贷款;二是加快贷款集中度达标进度,确保3年内达标,今年底要力争压缩50%的超标贷款;三是强化案件的防范工作,坚决遏制大案要案的发生;四是加强流动性压力测试,做好流动

    9、性管理,防范流动性风险,城市商业银行存贷比不能突破75%:五是加大资本的补充、拨备、抵补能力,完善资本补充计划,资本充足率不能低于10%,其中核心资本不能低于5%;六是提高资本的质量,提高核心资本的比例,附属资本不能超过商业银行资本的30%,拨备覆盖率达到150%,加大呆坏账核销力度。在经营管理上,各城市商业银行要注意以下两项工作:加强基础建设。一是调整考核激励政策,避免月末、季末、年末规模虚增的现象,增加日末和日均在考核中的权重;二是激励政策要与风险暴露的周期相结合,短期利益和长期风险相结合;三是建设合规文化,树立人人合规的意识,树立合规创造价值的理念,做好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内控和职业道

    10、德建设,深入贯彻三个办法和一个指引。审慎推进重组联合,遵循四原则:审慎的原则、评估的原则、风险处置的原则和市场化原则。具体要求为:一是选择优质股东,股权结构争取优化和多样化,要有外地本地、不同行业的股东;二是增强股东对银行理性的支持;三是选择合适的管理团队:四是按现代化商业银行标准建设新的银行。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体系的发展轨迹和问题剖析作为上世纪90年代中国金融服务改革的副产品,城市商业银行是在处理有问题的地方信用合作社并进行重组整合的基础上形成的,目的主要是化解城市信用合作社积累的金融风险,维护地方经济繁荣、保障金融稳定。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轨迹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1995年全国有52

    11、00多家城信社,被形容为5200个定时炸弹。为了更好地规范管理其风险,国务院决定在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陆续组建城市商业银行,开始了城市商业银行的艰难起步。在1995年成立后的10年当中,城市商业银行拥有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扶持地方经济、为中小型企业提供资金,以及服务于地方居民。由于体制。机制、管理、人员等先天条件的不足,城市商业银行的起步阶段可谓是基础差,底子薄。从1995年到2002年的起步阶段,期间共有100多家城市商业银行在市场上经营,账面不良贷款率约30%,实际上远不止30%,资本充足率极低。整合阶段2004年6月,在银监会鼓励城市商业银行在整合现有资产的基础上,按照市场规则和资源原则实

    12、施联合重组的形势下,各地城市商业银行拉开了整合重组的序幕。截至当年6月底,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1049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2.36%(一逾两呆口径),资产质量较起步阶段有了很大改善,历史包袱有所缓解,但还不容乐观。加速阶段城市商业银行近年来的规模发展引人注目,2003年到2008年6年来的资产复合增长率为18.9%,负债复合增长率为18.72%。资产总额在2008年末达到300亿元以上的城市商业银行有14家。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城市商业银行中的佼佼者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及北京银行从2007年起开始相继上市,拓展了融资渠道,接受各方投资者的监督,步入了加速发展的新时期。未上市城市商业银行中

    13、也不乏规模较大者,如上海银行、平安银行、天津银行等2008年年末资产规模都超过了千亿元。截至2008年末,全国已有城市商业银行136家,除西藏和海南以外的内地29个省(直辖市)都拥有自己的城市商业银行。其中。单省(直辖市)城市商业银行数量最多的是山东和河南,分别拥有14家城市商业银行,其次是辽宁省13家,河北和浙江分别有11家城市商业银行。尽管随着数量的增加及业务迅速扩张,城市商业银行在整个银行业金融机构中的占比不断提升,但由于体制等一系列制约,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至今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扩张和发展受限亚规模:城市商业银行普遍规模都较小。截至2008年年末,136家城市商业银行的总资产约为41,

    14、319.7亿元,还不及全国资产规模最大的中国工商银行的12:而盈利能力则差异较大;分行网络覆盖有限:过去由于监管的限制,很少有城市商业银行能将业务覆盖到所在城市以外的地方,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即使是在其所在城市,城市商业银行的网络覆盖与四大银行相比也并不占优势。城市商业银行中分支网络最大的上海银行拥有220家分支机构,但也仅为国内分支网络最大的中国农业银行的0.9%。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共有5,200家左右分支机构,地理上的覆盖规模也仅大致相当于13家股份制银行的规模总和(5,500家左右分支机构),与四大国有银行中规模最小的中国银行相比,也还未及其13;业务组合缺乏多样化:城市商业银行平均有1

    15、4的贷款给了政府和国有企业,提供给消费者的仅占2.2%,剩下的是给中小型私有企业。贷款组合缺乏多样化,风险集聚在特定的行业,对所在区域及当地经济的依赖性过大。客户集中度高: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归属于地方市或省政府,因此对地方政府的依赖性很强。比如,一家较小的城市商业银行的前10名客户中,可能有9名都是地方市政府的相关机构,而这种情况并不罕见。品牌并不突出:不少城商行都经历了“改名热”,即使是在其所在城市,很多客户对于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城商行品牌缺乏认知度和信任感。产品缺乏差异化: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只提供传统的银行产品。和更精明的股份制银行和四大银行相比,城市商业银行往往缺乏先进的产品和服务(比如

    16、,财富管理和现金管理等),而它们的竞争对手已经在向日益成熟的客户积极推进。尽管有些城市商业银行已经开始向这些领域迈进,但它们在服务水平、产品组合和系统支持等方面,与先进的对手相比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内部管理和执行能力不佳公司治理:由于当地政府多数是控股股东,政府官员和银行管理者身份重叠,公司治理结构不能达到优化,因此就降低了股东和战略合作者注入新资本的吸引力,对扩充资本相对增加了难度:组织架构:城市商业银行通常是根据银行的传统操作流程将组织架构按照功能为原则进行设置,而不是以客户需求或市场导向为原则。在这样的架构之下,管理团队相对远离市场及客户,从而不能应对快速的市场变化;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绝

    17、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仍然在使用过时的风险管理体系,信贷、市场及操作风险的识别、衡量、监控与管理仍很初步,先进的技术还未被广泛地开发和应用,数据的不完整及低正确性造成风险度量工具无法发挥功效,风险资本及风险定价无法准确地被计量,巴塞尔协议要求还无法在近期内被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城市商业银行的平均员工生产率仅为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一半,在吸引和保留高素质人才方面,城市商业银行还无法与全国性银行和外资银行相竞争。设计并实施基于绩效管理的薪酬和考核体系变得日益重要。运营效率低下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由原有城市信用社的运营模式、内控机制和信息技术系统发展而来的城市商业银行,在很多方面都无法跟上中国经济发展的脚

    18、步,更无法支撑其业务的快速发展;管理和业务流程:多数城市商业银行的流程都较繁琐,包含着很多不必要的操作手续。随着业务的发展和日益增加的内控要求,新的流程堆叠在旧有的流程之上,导致组织缺乏灵活性、对市场变化反应缓慢。很多流程因此而变得无用、高成本或错误地结合,既不能支持新的战略方向,也无法支持新的企业价值观;分支结构:由于缺乏有效的网络覆盖计划和机构开展规划,城市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在吸引贷款和存款方面效率低下。平均来看,股份制银行的分支机构在吸收贷款和存款方面的效率是城市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2.5倍。遗留问题和政策约束政治和社会责任:由信用社演变而来的城市商业银行在由市场驱动的决策方面缺乏弹性,通

    19、常不擅于开发新的市场和商业机会,有时也不免沦为当地政府填补财政赤字的工具:公司价值观和文化:基于原有的城市信用社之间的合并与整合,城市商业银行拥有不同背景和文化的员工,使得银行缺乏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不良资产:基于历史累积的政策性贷款、关联交易以及信用社遗留问题的延续,资产质量问题一直是困扰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因素。但近几年来在各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主要采取核销和资产置换的方式)及城市商业银行自身对新增贷款的严格把关下,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出现了明显的改善。截止到2008年末,城市商业银行整体不良率仅为2.3%,拨备覆盖率提升至114%。这主要由于规模分化的原因,大型城市商业银行

    20、(包括但不仅限于上市的3家城市商业银行)较高的资产质量正面共享较多,提升了整体水平,而数量众多的小型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仍需要进一步改善。在以上问题中,有一些是中国所特有的,只能通过时间来慢慢解决,同时还依赖于政府的让步以及平衡当地经济发展、维护金融稳定的相关措施:另外一些则是全球范围内的共性问题,国内的城市商业银行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教训,帮助自己解决现存的问题。现今的美国银行业主所以如此发达、稳居全球统领地位,正是其经历了长达二十几年的重塑和变革之后才获得的结果。美国银行业发燕尾服的借鉴七十年的演变和发展历史上,政府的举措通常都会对国家的金融稳定、巩固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美国19

    21、世纪30年代的萧条期,众多银行相继破产,将近4000个金融机构于1933年倒闭。自那时以来,联邦和州政府就担任起保护人的角色,开始控制商业银行的各种活动,监控的结果造就美国金融服务体系框架的形成。观察美国200多年的历史,金融服务领域在20世纪初才刚刚得到它应有的重视并受到政府的关注。基于对政府管制方面的分析,我们将美国银行业的演变和发展分为五个阶段。A、保护性压抑阶段:在30至40年代,由于紧随大萧条期而来的众多银行的倒闭,政府管制主要集中在存款保险以及紧锣密鼓的检查与监督上,以此来避免更多的倒闭现象发生,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B,控制中求发展阶段:在50至70年代,银行发展日趋稳定并且积累到

    22、相当的数量和规模之后,政府将重点转移到规范银行的扩张上面,包括对区域和产品扩张进行限制。政策明确限定了银行可以在哪里设立办事处、提供什么样的产品,以及可以按何种利率收取或支付。直到80年代早期,商业银行的操作性定义一直保持得非常简单“商业银行就是接受活期存款和提供商业贷款的机构”。在这种情况下,为规避这些限制而成立提供特定服务的银行就不足为奇了。C、市场觉醒和自由化起步阶段:伴随经济发展的加速和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水平要求的日益提高,银行面临着产品多样化和渠道多面化的巨大压力。受市场需求的驱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立法开始放松,对银行在产品和定价上的管制逐渐解除。D、业界整合和问题遏制阶段:

    23、到80年代早期,美国银行业受到第二轮倒闭的严重;中击。这一次,部分原因是经济不景气,但更大程度上是因为过度草率地发展而引起的不良贷款问题,存贷业务都受到了严重打击。我们看到银行倒闭再次发生以及并购和重组也随之热烙起来。到了90年代,很多全国性商业银行继续遭受着资产质量低下和倒闭的;中击。立法者继而重新加强了对银行业的管制以减少损失。一直持续到90年代中期,管制的要点主要仍围绕着解决储贷危机以来的遗留问题,以及改善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E、管制解除的全球化阶段:立法者关注银行业的资产质量长达10年之久,90年代中期以后,他们才又重新将目光聚焦在金融服务业的自由化上。此时,美国金融业开始面临全球的竞

    24、争压力,而美国股市的回暖则提升了公众投资非银行金融工具的意识。因此,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这项法案规定,只要银行能够操作充足的资本,就允许其扩大服务范围和拓宽业务领域。从此美国银行业终于实现了全面自由化。法规管制的影响正如上面所讨论的,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在引导和培育美国银行业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他们的努力,众多的管制条款被通过、修改或废止,慢慢形成了今天的美国银行业。由此可见,政策制定者必须对市场变化和结构性危机及时回应,同时必须能预期政策推行的后果和波及效应,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回顾美国银行业的发展,McFadden法案、Glass-

    25、Steagall法案以及银行控股公司法案可以看做是最有冲击效应和影响力的三项法案。它们决定着美国金融机构的运作框架长达70年之久。1956年通过的银行控股公司法案限定了银行的经营活动。1933年通过的Glass-Steagall法案创建了三个不同的行业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业。政府在这些行业之间设置了很大障碍来阻止多样化的大型金融公司成长过大而漠视公众利益,甚至超出政府的操控范围。尽管规避这些法规有很多创新的途径,例如建立银行控股公司和非银行子公司等,但因为法规规定银行业产品提供不能多元化,造成银行的相对竞争力下降,不能为他们的客户提供全套的金融服务。只有到了20世纪末期,当简单的银行产品已

    26、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增加的需求、同时国外银行和国内其它金融机构已开始蚕食银行市场份额的时候,政府终于在1999年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该法案废止7Glass-Steagall法案,修订了银行控股公司法案,并准许了全新的金融控股组织的设立,它可以从事保险业并经营有价证券,可以经营商业及投资银行的业务、投资和开发房地产,以及其它相关的活动。这标志着自1933年以来Glass-Steagall法案中对美国的商业银行、证券和保险业间跨业经营所设限制的解除,从而扩展了金融服务领域里的发展机会,并促进了银行之间甚至金融业间的友善并购。另外,1927年通过的McFadden法案限制了银行的跨域经营。因为该

    27、法案的影响,许多只能在限定的区域内经营且提供有限的产品及服务的小规模银行构成了美国的基本银行体系。禁止跨州设立分支机构使得商业银行被定义为“单元银行”,除在自己的州内经营业务外,在其它州没有任何一家分支机构或办事处。这个法案造成了许多社区银行的形成,并在渠道拓展上增加了许多成本。限制持续了大约70年之后,随着1994年Riegle-Neal Interstate Bankinq and Branching Efficiency法案的实施,政府开始允许银行跨州设立分支机构。自开放跨州经营之后,跨州分支机构的数量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而银行总部的数量则逐年减少3.5%。到2001年底,美国的所有州

    28、全部实施了跨州设立分支机构的政策,McFadden法案此时终于成为历史。美国银行业的架构由于历史的影响和政策的演变,美国银行业高度分散。我们可以看到三类银行:商业银行,储蓄(存款和贷款)银行,以及信用合作社。商业银行在三类银行中居主导地位,今天已拥有着80%的银行总资产。在最近20年内,虽然银行数量减少了40%,但商业银行的资产增长超过3倍,大银行成长的趋势愈发明显。由于限制逐渐取消,商业银行总体上经营范围拓宽,并更倾向于规模性扩张。储蓄银行历史上主要从事房地产贷款,如为个人消费者提供住房贷款。在过去的20年里,储蓄银行已积累了雄厚的财力。因为是储蓄性银行,依法规它们必须将超过65%的资产用在

    29、与住房相关方面,并且用在企业贷款上的比例不能超过10%。这项规定使得储蓄银行的业务都集中在零售业务上。大多数储蓄银行采用股份制,由股东拥有:有些是采取共有制,被存款及借款人拥有。银行的规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经济环境。全美最大的储蓄银行集中在加利福尼亚州美国最富有的州。目前最大的是华盛顿惠利银行,拥有3,079亿美元总资产,列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分别是世界储蓄银行(World Savings Bank)和加州联邦银行(California Federal Bank),分别拥有1,068亿美元和570亿美元(2002年被花旗集团收购前数据)的资产。由于80年代储蓄银行的衰退,储蓄机构的数量由80年代

    30、的5,000家减少到1,500家左右,所控制的资产由34%减少到16%,从而成为美国的第二大类银行。4.将环境影响价值纳入项目的经济分析信用合作社是非营利机构,因而是免税经营。设立信用合作社最初的目的是在一个社区范围内鼓励社区成员存款并以最低成本提供贷款。信用合作社与商业银行和储蓄银行相比规模非常小,最大的信用合作社美国中央信用合作社(US Central Cred信息技术Union)(364亿美元资产),其资产还不及美国最大的银行美国银行(Bankof America)的5%。3.划分评价单元1)规划实施可能对相关区域、流域、海域生态系统产生的整体影响。(三)环境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美

    31、国商业银行演变成型后的现有业务模式正如上面所提到的,商业银行操控着美国80%的银行资产,其他20%由储蓄银行及信用合作社拥有。但在这约8000家商业银行中,资产超过100亿美元的还不足10%,这些银行的资产总和几乎占全美银行总资产的70%,业务量巨大且业务范围遍及全球。它们通常隶属于某个拥有众多金融附属机构和多样化产品组合的大型金融控股集团。1)规划实施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主要包括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析、不良环境影响的分析和预测以及与相关规划的环境协调性分析。对于安全预评价的内容,要注意安全预评价的目的、时间,安全预评价报告的内容等知识点。我们把这些银行称做“跨国银行”,如花旗

    32、银行和摩根大通银行。“全国性银行”主要是跨东西岸的全范围银行,如美国银行和美商富国银行(Wells Fargo Bank);“超级区域性银行”则在某个特定的区域内提供广泛的金融业务,如美联银行(Wachovia)和美国第一银行(Bank One)。它们是禁止跨区经营政策的产物,在McFadden法案放松之后,通过扩张性并购而逐渐成长起来。“区域性银行”通常具有中等规模,更加局限于地域,如东南部的地区金融银行(Regions Bank),以及BB&T(Branch Banking & Trust Company)。最后,“社区银行”是规模较小、资产不超过10亿美元的银行,这类银行在全美共有5,000多家。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重新报批和重新审核中国和美国在很多方面都具有相似之处,两者的国土都


    注意事项

    本文(整理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战略.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