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遵义师范学院课程教学大纲《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doc.docx

    • 资源ID:15397750       资源大小:21.08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遵义师范学院课程教学大纲《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doc.docx

    1、遵义师范学院课程教学大纲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doc遵义师范学院课程教学大纲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320169 适用专业 网络工程 学时数 64 学分数 4 执笔人及编写日期 吴军 2017年9月 审核人及审核日期 院别 信息工程学院 教研室 网络工程 编印日期 2017年9月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1.课程授课对象:具有一定计算机操作基础、编程基础的网络工程专业学生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等)专业基础课。3.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计算机网络作为网络工程的一门基础课,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只有对计算机网络有了详细的认识,才能够继续学习好其余的专业课。因

    2、此,计算机网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4.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强化学生用分层次的体系结构来分析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的能力,掌握组建局域网和接入Internet的关键技术,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局域网组网及网络应用能力,从而为后续网络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课程教学内容学时分配表讲次内容学时教学形式第一讲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9讲授第二讲应用层12讲授、讨论第三讲传输层11讲授、讨论第四讲网络层12讲授、讨论、练习第五讲数据链路层10讲授、讨论第六讲无线网络6讲授、讨论第七讲复习4讲授、讨论合计64第一讲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

    3、网1. 学时:9学时2. 重难点:重点:时延、五层协议栈。难点:传输时延和传播时延的理解,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对比。3. 教学目标:对计算机网络有初步的了解。4. 教学内容:内容:一、什么是因特网二、网络边缘与网络核心介绍三、时延、丢包、吞吐量介绍四、协议层次机器服务模型1因特网五层协议栈2ISO/OSI七层参考模型 五、面对攻击的网络 六、因特网历史要求:了解因特网的两种定义、网络核心和网络边缘的基本概念、因特网的历史、网络攻击。掌握计算机网络中的时延、丢包和吞吐量;五层协议栈和七层协议参考模型。作业:课后习题5道,独立完成。第二讲 应用层1. 学时:12学时2. 重难点:重点:HTTP、D

    4、NS、P2P。难点:cookie机制、Web缓存、DNS递归查询、P2P原理。3. 教学目标:对计算机网络的常见应用机制有所了解和掌握。4. 教学内容:内容:一、应用层协议原理二、Web和HTTP1非持续链接和持续连接2. cookie3. web缓存4. 条件GET三、FTP四、电子邮件五、DNS六、P2P应用要求:了解应用层基本概念。掌握常用的Web应用协议,即HTTP、FTP、SMTP、DNS以及P2P。作业:课后习题5道,独立完成。第三讲 传输层1. 学时:11学时2. 重难点:重点:TCP协议的传输机制,滑动窗口对流量的控制原理、拥塞控制原理、重传机制、连接管理、流量控制、GBN协议

    5、、SR协议、UDP协议。难点:拥塞控制的常用算法、序列号和确认号填写。3. 教学目标:对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层最常用的两个协议TCP和UDP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4. 教学内容:内容:一、传输层协议概述二、多路复用和多路分解三、UDP协议四、可靠的数据传输、GBN协议和SR协议。五、传输控制协议TCP: TCP报文段的首部, TCP的数据编号与确认, TCP的流量控制, TCP的重传机制, TCP的有限状态机六、TCP拥塞控制要求:了解传输层基本概述、rdt自动机。掌握多路复用和分解、UDP协议、GBN协议、SR协议、TCP的诸多机制、拥塞控制。作业:课后习题5道,独立完成。第四讲 网络层

    6、1. 学时:12学时2. 重难点:重点:IPv4格式和编址、IPv6、LS选路算法、DV选路算法。难点:IP地址分配、DV选路算法。3. 教学目标:对计算机网络的网络层中的三大部分(网际协议,ICMP和选路协议)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4. 教学内容:内容:一、网络层基本概述二、虚电路和数据报网络三、路由器工作原理四、网际协议1. 数据报格式2. IPv4编址3. IPv64. NAT,隧道等技术五、路由选择算法六、因特网中的路由选择算法七、广播和多播要求:了解网络层基本概念、虚电路、因特网中的路由选择算法、广播和多播。掌握路由器工作原理、IPv4格式和编址、IPv6、NAT技术、建隧道技术、路由

    7、选择算法。作业:课后习题5道,独立完成。第五讲 数据链路层1. 学时:10学时2. 重难点:重点:CRC、CSMA/CD、ARP协议、以太网、交换机过程和自学习。 难点:CRC、CSMA/CS、ARP协议。3. 教学目标:对计算机网络的数据链路层中的差错检测和纠正、多路访问协议、局域网有一定的了解。4. 教学内容:内容:一、链路层概述二、差错检测和纠正:奇偶校验、检验和、CRC三、多路访问协议:信道划分、随机接入、轮流四、交换局域网1. 链路层寻址2. ARP协议3. 以太网4. 交换机要求:了解链路层基本概念、轮流协议。掌握奇偶校验、检验和、CRC、信道划分、随机接入(ALOHA,时隙ALO

    8、HA,CSMA/CD)、ARP协议,链路层寻址、以太网基本机制、交换机原理。作业:课后习题5道,独立完成。第六讲 无线网络1. 学时:6学时2. 重难点:重点:CSMA/CA协议难点:CDMA协议。3. 教学目标:对无线网络基本概念和算法有一定了解。4. 教学内容:内容:一、无线网络基本概述二、无线链路和特征三、802.11协议要求:了解基本概念,无线链路,无线网络分类。掌握CSMA/CA协议,CDMA协议。作业:探究“万能钥匙”APP的原理,分组讨论。第七讲 复习1. 学时:4学时2. 重难点:无3. 教学目标:对整个学期所学计算机网络有整体的架构。4. 教学内容:内容:按章节进行复习,并前

    9、后进行穿插讲解,以及重点难点的再讲解。要求:了解计算机网络中的基本概念。理解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机制。作业:配套习题2套,独立完成三、教学基本要求1.备课:独立备课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1)讲授法通过PPT,课本由老师给学生传递一些基础知识。大部分情况下运用了该方法。纯粹的理论讲解是很枯燥的,为了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中同时穿插了学生们感兴趣的游戏,比如:英雄联盟,三国杀,狼人游戏等。也会和学生们分享诸多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毕竟大学最重要的是培养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习惯。(2)讨论法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讨论,然后根据学生们讨论的结果再做一些知识的补充。这种方法效果不错

    10、,学生对所讨论的东西印象深刻。但是存在“打酱油”现象,同时也比较耗时。(3)影视学习法通过影视向同学们展示相关学习内容。这种方法学生们比较喜欢,但是很难找到对应的影视资源来体现理论知识。(4)作业体现法通过布置作业,能够直接体现出学生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可以根据作业效果再着重讲解那些重要但是学生们理解得不是很好的知识点。3.教学辅助资料:1James F. Kurose等人编,陈铭等人译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原书第六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42谢希仁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5.124.课后研修:计算机网络实验5.考核: (1)考核方式:期末考核方式为考试

    11、,考试方式为笔试。(2)考核基本内容:考核的知识点分为四个层次,依次为了解,识记,理解,掌握。各层次的具体要求是了解对知识点有一定的、初步的认识,知道其含义,能进行识别。识记对知识点有一定的认识,能叙述其含义。理解对知识点有一定的认识,清楚并能说明其含义,能进行初步的分析说明及应用。掌握对知识点有完整的认识,清楚其含义及其与相关知识点或概念的联系与区别,能利用其进行分析解答和一般的论证。试题中从低到高四个层次的知识点的分值比例控制在:3232左右。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考试内容及基本要求章节知 识 点层次要求分值了解识记理解掌握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1.1 什么是因特网11分1.2网络边缘1.3网

    12、络核心1.4时延、丢包、吞吐量1.5协议层次及其服务模型1.6面对攻击的网络1.7因特网历史第二章应用层2.1应用层协议原理16分2.2Web和HTTP2.3FTP2.4SMTP2.5DNS2.6P2P应用和机制第三章传输层3.1概述和运输层服务29分3.2多路复用和分解3.3UDP3.4Rdt协议回退N步选择重传3.5报文结构可靠数据传输流量控制链接管理3.6拥塞控制原理3.7TCP的拥塞控制第四章网络层4.1概述26分4.2虚电路和数据报网络4.3路由器工作原理4.4IPv4IP编址IPv64.5LS算法DV算法AS间路由选择4.6因特网中的路由选择协议4.7广播和多播第五章链路层5.1链

    13、路层基本概念10分5.2差错检测和纠正5.3时隙ALOHA纯ALOHACSMA/CD5.4局域网第六章 无线网络6.1无线网络基本概念8分6.2无线链路和网络特征6.3WiFi,802.11备注:每章命题时,分值在命题审查表中允许不超过20%的误差。(3)试卷题型:1试题一般分为选择题(单项),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计算题五种题型。大题数为五个,小题总数控制在3035个之间。试卷总分为100分。小题数在题型中的分配参考下表:题 型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计算题小题数10个10个35个45个34个分 值20分20分810分2030分2030分2试题的难度一般分为简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三类。试题以课程中基本内容、基本方法、基本概念、基本计算为主,以中等学生学习程度作为参考。三类试题的分值的控制在下述比例左右。(4)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四、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路由与交换、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安全等课程的基础课。五、建议教材及参考教材 1James F. Kurose等人编,陈铭等人译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原书第六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42谢希仁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5.12六、学生自主学习资源1. 牛客网2. couresa公开课3.图灵社区


    注意事项

    本文(遵义师范学院课程教学大纲《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doc.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