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作文高考作文二轮复习指导.docx

    • 资源ID:15374924       资源大小:38.38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作文高考作文二轮复习指导.docx

    1、高考作文高考作文二轮复习指导高考作文:2013年高考作文二轮复习指导 2013年高考作文二轮复习指导 【考纲解读】 2012年考试大纲规定: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表达运用 E。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具体要求是: 1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注:每一个错别字扣1字,重复的不计) 2发展等级 (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

    2、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命题规律 1考查形式 研究2012的高考作文题目,大多数省市的考的是材料作文,命题加材料作文,山东近几年来的作文题目形式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交叉进行。估计明年还是命题作文或命题加材料作文。 2考查内容 研究近三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常考的角度如下:人生哲理,如冷热、远近、曲伸、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等;人生观、价值观,如生命、奉献、幸福等;人与自然,如环保、自然对人的启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学会认识,如认识自己、自然、人生、社会等,如2012江西卷拥有什么的思考和福建卷运动中的

    3、赛跑与人生中的赛跑;理性分析,如感性和理性;人性理智、自我等,如2012课标全国卷船主与油漆工和大纲全国卷注意力不集中;传统美德,如礼貌、谦逊等;现实生活,如贫富、生存、奋斗、坚持等;人文关怀,如老人、残疾人、农民工等;为人处世,如宽容、帮助、表现自我等,如2012广东卷出生的时代和浙江卷坐在马路边鼓掌的人;读书做人如成熟、情操、品位等;对科技发展的认识如2012湖北卷科技的利与弊。 3命题趋势 (1)热点预测:2013年高考作文形式上仍然为命题作文、材料作文或命题加材料作文。命题范围会侧重以下几方面:人格精神(爱心、追求、奉献、坚强、诚实);情感关怀(亲情、友情);传统道德(尊老爱幼、互帮互

    4、助、知恩图报);科学思维(辩证、发展、创新);人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人际关系(和谐关系、交流互助);教育成长(文明、律己、尊重、执著、兴趣、习惯、方法);敬畏自然(保护环境,万物和谐) (2)趋势分析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2012年高考阅卷者的声音 6月14日 审题意识一定要加强,这是两天来阅卷的最大感受。 在作文三个分项分中,内容分是头一个分数,它直接影响着后两个得分,所以许多老师称它为作文得分的决定项,而决定决定项得分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作文是否符合题意,一篇文章一旦脱离材料、偏离题意,作文将直接划为四类卷。两天来,不时出现一些文采飞扬、语言表达相当不错,但抛弃材料另起炉灶的作文

    5、,斟酌再三,阅卷老师只能将其打人四类,让人痛心不已。 6月17日 阅卷日程已过7天,优秀作文层出不穷,却也难以掩藏一些低级丢分现象,甚至个别雷人制作。 背离材料。虽然今年材料立意很明了,但仍有一些四类作文出现,分析其文,发现立意也源自材料,只是源流之别,离题甚远了。如果在作文中加入材料分析,与材料拧在一起,某种意义上可以纠偏。这也是一线教师应提醒学生的一个方面。 关键词不准。某些考生题意理解是对的,但作文关键词选择不准,或脱离原意,或过于宽泛,给人感觉如同雾里看花,总在中心立意区外徘徊,难以得到高分。 八股罗列。很多作文仅停留在材料的简单罗列和叙述上,缺乏起码的分析,更缺乏深入的理性思考,一线

    6、老师切忌只教套路,不教分析。阅卷中,那些能对事例进行思考和人情人理分析的文章,哪怕简单,也可获青睐,得到高分。 基调不高。少数考生讨论社会热点或弊端,只顾发泄,却忘了成文的要素健康。 字数不足。阅卷要求明确:不足400字得l0分左右。每少50字扣一分。可见,400字是考场作文最低限。另外,考场上实在无法完成作文时,应尽量加上结尾,可把损失降到最低。 不会分层。部分考生使用三段论,或自然段超长,开头过于繁琐。 卷面不清。涂抹成黑疙瘩时而有之,这是对高考的不尊重。 标点洋化。与英语中的标点使用不加区分,一点到底。 现状分析 作文方面,通过一轮复习,学生在结构和语言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由于分析认

    7、识事物的能力较差,导致作文审题不准,偏离题意的现象比较突出。因此,二轮复习,审题立意仍是重点。 当然作文写作还需在审题、立意、选材、文体、样式、技巧方面反复练习,多做准备。审题须准;立意须稳,在此基础上力求新和深;要有材料意识,即随时准备材料、熟悉材料,形成自己的特色材料。要多挖掘自身材料,多社会材料,多治理书本材料;记叙类文体和议论文两者文体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要形成适合自己、适合题目、适合材料的作文结构样式和写作技巧 现存问题 1审题不准。 不少考生误以为作文题目宽泛,写作时也可以不着边际,于是不用心审题,随便立意,其结果是偏离话题。 2概念不清。 由于不明白主要概念的内涵,随便用意思

    8、差不多的词语顶替,轻则偏离主旨,重则另立新意,其结果一着走错,满盘皆输。 3材路不广。 学校生活单调,平时积累匮乏,临场作文选材捉襟见肘,只好选择自己同学的相关事例作为论据,或者在自己的家庭中选择事例作为论据。这种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来去的论据,很难有较强的说服力,文章也显得幼稚。还有考生胡编一些幼儿化的故事来完成作文。另一种做法是套用时文以解决燃眉之急,把报刊杂志上与话题有关的故事复述一下,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还有胡编乱造故事的,究其根源还是在于材路闭塞无从下笔。 4立意不高。 由于思想格调不高,甚至错误,不合思想健康的要求,降低了作文品位,表达再通畅,也难以得到理想的分数。 5扣题不紧。 如果

    9、你的文章写得好,主旨显露,紧扣话题,当然不必画蛇添足,故意点题。如果只是一般的文章,或者文意隐晦,还是需要扣题之笔的。事实上写得好的文章总是善于扣题的。还有一种作文是在每一段开头、结尾和中间都跟话题中的某个关键词扯上关系,但是把这些字眼抽掉之后,就完全是另一篇文章。表面看步步切题,其实一点也扣不住题。显然,光有扣题的技巧还不够,还需要从内容上扣住话题来写。不过相对而言扣题总比不扣好,因为它毕竟是合乎题意的外在表现。 6文体不明。 主要表现在对自己的写作能力认识不够充分,片面求新,摈弃自己有可能写好的记叙文、议论文之类文体,去写散文、小小说、寓言故事等,没有把握写好的文学形式,结果写出来的作文不

    10、伦不类,让人啼笑皆非。 7书写不佳。 还要引起足够重视的是作文的书写。字体太小、笔画太细、字迹太潦草,扫描到电脑根本看不清,据统计每三十篇作文就有一至两篇几乎无法辨认,这又怎能得到好的成绩呢?平时要注意书写,争取做到书写工整、规范、方便阅卷,减少隐性失分。高考作文规定每错一字扣一分,千万别写错别字! 考点精析 近几年来,高考作文采用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分别评分的评分方法,其目的在于强化写作的基础,同时引导考生追求发展,从整体上提高高中毕业生的写作水平。可是,有人盲目鼓吹发展等极,一味引导考生追求发展等级,这对高三同学有某种程度的误导。我们认为应重视发展等级。 首先,基础等级是50分,发展等级只有

    11、10分,孰轻轻重,不言自明。 其次,基础等级达不到应有的要求,是否就能拿到发展分?虽然在具体的评分上各省市有所不同,有的省就明确规定,基础等级得不到相当的分数,就不给发展分。 第三,就多数高中毕业生的写作实际来说,基础等级的要求并没有真正达到,或者说写的基础功并没有过关。 因此,对那些还没有达到基础等级要求的同学来说,首先应提高基本的写作能力,力求在基础等级上有较大的发展;同时,尽可能地去争取发展分。在这一点上,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舍本逐末。 方法指津 (一)基础等级 基础等级的要求共有六项,分别说明如下: 1符合题意 这是应试作文的第一道关口,也是高考作文评分的第一把尺子。如果不合题意,文章

    12、写得再好,也是不行的。一般说来,考生的实际写作水平是平时练就的,但考试作文的得分未必与平时水平完全一致,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题意的理解。一道作文题往往包括命意和要求两部分。命意部分,或出示材料,或出示标题,或出示话题;要求部分提出若干限制条件。写作前,要对试题的各个组成部分作准确全面地审读和理解。要正确理解材料的寓意,要扣住关键词,把握标题或话题或材料的内涵;要用好相关的提示语,划定构思范围,确立中心和写作内容;要在文体、表达、字数方面做到令行禁止。 譬如,有这样一道作文题: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莱特兄弟完成第一架飞机试飞任务以后,到欧洲去旅行。在法国的一次欢迎酒会上,主持者请

    13、莱特兄弟讲话。莱特兄弟只讲了一句话:据我所知,世界上会说话的鸟儿只有鹦鹉,而鹦鹉是飞不高的。 领会这则材料的基本精神,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这则材料的基本精神是什么?是少说多干吗?有道理,因为材料中有只讲了一句话。但它不是基本精神,基本精神在莱特兄弟的话中。鹦鹉会说话,但只是学话、人云亦云而已。所谓飞不高,是指不会有大作为。换言之,基本精神是反对鹦鹉学舌,而要有创新精神。据此立论,符合题意。其他如实际、议论文,800字也要一一落实。 自从考话题作文以来,不断有人鼓吹淡化审题,甚至有人说想跑题也不容易。话题作文降低了审题的要求,这是事实,但淡化审题之说,却没有

    14、根据,也是不太负责的说法。于是要求写心灵的选择,有不少人不去按照题意写心灵的冲突,而将题意泛化,只写选择,这就不在符合题意。2003年的试题一再提示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的认识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文章,类似不同相反都可以写。可是,相当多的考生对关系视而不见、或只定感情亲疏,或只写认知,甚至有另设话题的。这种情况不能不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下一步仍要注重审题方法指导,加强审题练习,材料作文审题强调: 1、全面把握材料,重点突破关键句 2、紧扣材料中内容之间的 3、突破生活表象,挖掘材料寓意 4、由浅入深,寻找最佳立意层面 一位在丹麦留学的中国留学

    15、生每天到湖边散步,发现湖的四周有很多人垂钓,但奇怪的是他们每个人腰间都挂着一把一米长的尺子,他们每钓上来一条鱼便在那尺子上比划,若不够长度的鱼便又抛回湖中,条条如此,不厌其烦。那个留学生觉得奇怪就问其中一个渔人:是不是政府规定不许你们钓小鱼?那个渔人笑了笑说:这和政府没有任何关系,我们把小鱼放回湖中,等它们长到够大了再钓上来不是更好吗? 请根据你对以上文字的理解与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所写内容应在上边材料函盖的范围之内。 审题过程:压缩、推因、联想、立论 丹麦人钓鱼把小鱼放回湖中 (压缩) 等长大再钓 (推因) 做事、为人需要等待、放弃 (联想) 学会

    16、等待 学会放弃 注意可持续发展 (立论) 审题绝不能犯方向性错误。任何考场作文的写作都必须紧扣关键词,让它反复出现在作文之中。 2符合文体要求 高考作文有文体自选的要求,自选是为了扬长避短。从评分的角度说,你自选了什么文体,就按该文体评分。也就是说你选定何种文体,就要写得像体现出文体的规范。可是,近几年有人鼓吹淡化文体淡化的结果是四不像的文章大量涌现,这样的文章在评分中大受影响。 符合文体要求,就考先来说,你写记叙文,就要写人叙事为主;你写议论文,就要注重发表自己的看法,注重议论,注重说理;你写类叙来议的文章,就要注意叙议的结合。考试说明在写作部分首句就说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

    17、。在具体的写作中,就要适当强化文体感,不要写那种非驴非马的东西。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是文章的生命。它旗帜鲜明地反对虚假的、造作的、苍白的乃至庸俗、颓废的文章。所谓真挚,就是真诚恳切。它是发自内心的对人对事的情感态度。无论写人、叙事、描景、还是说理,都应渗入或爱或憎,或喜或忧、或褒或贬的真挚感情。人们说,写作是生命的运动。感情虚假的文章,给人的只能是虚假,而不可能动人。有一名考生定外婆的选择,写外婆身患癌症,拒绝治疗,其理由有两条:一是外婆一生都爱美,如果化疗、放疗、头发、眉毛都掉光了,死后孩子们梦见我,还不吓得半死;二是子女的经济都不宽裕,把仅有的一点钱留给孩子们作教育费用吧。看

    18、了这样的文章,即便是铁石心肠,也会潜然泪下,也会对这位外婆肃然起敬。这便是感情真挚的力量,这是那些胡编乱造的文字不可比拟的。 虽然有的考试题目可以写故事新编之类,即便是这样的文章也写出真情实感。 思想健康,是指文章的内容具有正确的思想。它惩恶习扬善,表现出对符合社会发展,总趋势的认识、理想、愿望等,透射出真善美的光辉,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和鼓舞力量。它的底线是正确的是非观,道德观。这个底线是不能超越的。 感情真挚与思想健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构成文章的精髓。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内容充实,指文章的材料翔实、具体,能为中心明确服务。内容不充实,只有干巴巴的几条筋,没有鲜活、丰满的血肉,写记叙文

    19、形象不具体,没有意境,写议论文空喊口号或堆砌事实论据。这样的文章自然不能算较好的文章。 中心明确是指文章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来写人叙事或议论,否则就会散乱而不知所云。现在一般考生易犯的毛病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这样的文章没有明显的写作意图,没有明确的写作目标,自然不可能成为好文章。 高考作文,要多一点二锅头,少一点碧螺春!何谓二锅头?它是我国北方的一种烈性酒,一口下去,两眼冒火,浑身发热。何谓碧螺春?此茶需要慢慢地品味,快喝猛喝是喝不出滋味来的。是说,高考作文必须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以让阅卷老师在瞬间被它吸引,被它打动。犹抱琵琶半遮面,太曲折,太含蓄,是高考作文的大忌。

    20、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是高考评分的又一把重要尺子,在这一点上达不到基本要求,也就是文章内容不合要求,得分只能比较低。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包括通和顺两个层面的要求。通,指文句表达要合乎规范,合手含乎所写的内容,不出现明显的语病;顺,指句子连贯,符合所写事物的自然流程,符合一般的思维规律。用词不当,造句不规范,文句之间不贯通,是若干语言基本功不过关的考生的通病。对这些同学来说,最应努力的是把每一句话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顺着一定的思路说需要说的话,不要东一概头西一棒。 结构完整,从历年高考来看,绝大多数考生是不存在问题的,除非有的人不能完卷。在结构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全文思路不清晰,段与段之

    21、间的内在不明确。这是应当注意的。所谓内在是指各段落之间内容上的。是并列、承接,还是递进?写作前都应有一个明确的考虑。 6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首先要写字规范、正确,不写错别字,不写不规范的简化字,不写繁体字;不漏用、错用标点符号;其次是字体美观端正,清晰易辨识;再次是书写格式正确,卷面整洁,修改要用规范的修改符号,不随意涂沫。 高考阅卷在赋分方面受阅卷者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尽管评分标准在尽量缩小赋分的误差,但书写、卷面毕竟是给阅卷者造成的第一印象的主要因素。客观地说,那些书写、潦草,文面脏乱、难以卒读的文章,暗中所失之分远不止标准规定的几分。 对书写文面提出下列建议: 拟一个较详细的写作提纲,避

    22、免盲目行文,乱涂乱画;不会写的字可用意思相同的字替换;正确使用删除、增补、颠倒、移位、连接等修改符号;掌握标题、分段以及应用的行款格式;认真使用标点符号,防止一逗到底;墨色浓淡,粗细适中。 (二)发展等级 高考对发展等级的要求包括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这四项。下面分别作说明。 1深刻 深刻,是对文章思想内容方面的要求。怎样达到深刻呢? 1、观点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2、观点富有启发性。 3、观点具有思辨色彩,即能够用矛盾分析法论证自己的观点。 4、观点具有指向性,对事物发展具有预测作用。 5、从历史、现实、哲学的高度看问题。 深刻性四点:哲理性、逻辑性、启发性、独创

    23、性 如何做到立意深刻 1、化实为虚,透过表面挖掘本质 所谓虚,是指一些抽象性的概念题。如人生难得几精彩君子和而不同生活的真谛大道至简等。所谓实,是指一些具体的物象、景象、事象题。如路向远处看人在旅途别让眼睛老去等。针对这两类不同的情况,可采用两种不同的对策。 1化虚为实,抽象实作 对那些抽象性的概念题,我们可以化虚象为实象。如对传统与时尚之类较虚的题目,2012年湖北一考生借助一只锄头的前后命运来表现。这叫化虚为实法。 另外,材料的具体化也是化虚为实的常用方式。民族精神是个大话题,很容易写成大话套话空话。如选取一只中国结的故事为材料,则可把话题演绎得委婉细腻,富有情致。 2化实为虚,具象虚升

    24、对那些具体性的物象题,我们可以揭示其比喻义、象征义,将具象升华为抽象的道理,使立意得到深化。如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作文材料叙述了一个船工顺手补船底漏洞而救活了船主的孩子们的故事。有位考生由此展开联想,想到了生命的漏洞,写到了项羽不补其漏洞而失败等,达到了立意实题虚作的要求。又如别让眼睛老去,眼睛老去本是无法抗拒的生理现象,看似不合情理的别让二字告诉我们,立意应从虚处着眼,重点剖析眼睛变得世俗,看问题不再单纯、坦诚、透彻、充满活力的原因,以及如何才能让眼睛充满青春的活力,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对未来充满希望,对新思想充满好奇和渴求。 当然,无论是实题还是虚题,均可虚实结合,使文章虚实相

    25、生,纵横捭阖。如我想握住你的手,我你手,可以是具体的,又可以是抽象的。人与人的了解沟通、国与国的交往合作,古今共悟、中外融通,天人合一、物我交融,情感纠葛、心灵碰撞、人事物景、文化精神,诸如与音乐相伴、与书籍相拥、母女代沟、朋友龃龉、巴以和谈、两岸关系等皆可入文。 2、立意高远,落笔细微(大处着眼,小处落笔。) 立意上的化大为小,指从一个大主题中找出一个他人所轻的小意思来作为切入点,表现大主题。 1化大为小 对那些范围宽泛的题目或大的主题,可以选取小的角度、小的方面,缩小凝练成内容具体充实、立意鲜明集中的文章。可以选择一个小时空(时间跨度小、空间换小),一个小角度,一个小事件,一个小场景来表现

    26、大主题。如回到原点,题目所涉范围较宽泛,直接就题写题往往失于空泛。如果能针对现实,选取一个角度,如一个家庭的矛盾冲突、一段友情的回归、一段成长道路的自我反思,人性回归本真,道德回归真善美,环境回归本真,民风回归淳朴清净写起来就厚实多了。 这里,特别强调立意从小巧的角度切人。如2012年江苏卷一篇高考作文,它表现的是对生命的忧与爱,却从一只在书页上爬动、随时有死亡危险的小昆虫写起,角度切入很巧妙。 那么,如何化大为小呢? (1)细化话题法 构思时,将话题切分为几个小的子话题,然后从中筛选出自己最拿手的去写。如以变化为话题构思,我们可将此划分为人、事、物、观念四大类,并再一次将话题范围锁定在具体的

    27、人、事、物及具体的场景上。你可以立足于路的变迁、灯的变化,写出时代的巨大变化;你可以以昔日野菜无人问,而今野菜待嘉宾为题折射出时代的巨变;可写进农家凸显出农村的新变化;可用老太太扭起秧歌舞奶奶们穿红又挂绿写出老人的新观念新时尚。 (2)成分法 这是大题小作最常用的方法,几乎所有的大话题都可以适用此方法。具体做法是在话题前、话题后或话题前后,根据自己选材范围的需要修饰性的词语,从而使文章选材范围的指向更明确、更集中。 为动词性的概念添宾语。如以读为题目,可以考虑给读宾语,可以是读书、读报、读人、读新风,甚至是读时代的变迁和人事的变幻。再如作文题参与,的宾语可以是劳动活动社团等与学生生活较为紧密的

    28、对象,甚至也可以是距离比较遥远的事物,比如国家大事。有一位考生就以中国参与协调朝鲜核危机为主题,写了一篇记叙文,摆脱了传统的视角和范围,也显示了对时政的。 为名词性的概念定语。如以愿景为题,可以写我的愿景,父亲的愿景;以肩膀为题,可以写我的肩膀,老师的肩膀。 为名词性的概念主语或谓语。如以幸福为话题,可在前面平安是幸福游子思归是幸福知足也是一种幸福等,可在后面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其实大家都拥有幸福,享受生活等。这些标题,不仅使文章的立意更明确,更集中,也使文章的切入点更小,选材的范围更明晰,便于我们迅速调动生活积累与情感体验,构思成文。 (3)设问构思法 顾名思义,设问构思法就是应用设问对标题

    29、进行一番审思,多问几个为什么,并以此迅速打开思路,缩小选材范围。如以理解为话题,不妨这样发问:什么是理解?彼此间为什么要有理解?你理解别人吗?当别人误会你时,你心中有什么感受?对幸福责任等一类的话题,都可以采用此法。这种方法能迅速激活思维,诱发对自己的亲身经历、真情实感产生联想及感悟,容易锁定写作的切入点和生发点,并使我们的思维逐渐地深入,写出美文华章来。 (4)具体落实法 将大的概念落实到具体的人或事。如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在自然中生活的对象比较宽泛,要实际写作的时候,可以落实为谁在自然中怎样生活。 将泛指类的概念落实具体。如人与路的话题,可以落实为谁的人生的路、成长的路、成才的路、求学咱

    30、勺路、拜师的路、成功的路。 将代词性的概念落实具体。如我想握住你的手可以写成我想握住(爸爸的老师的民工的鲁迅的台湾亲人的)手。以他们为题目可以落实为他们是谁,他们应该是某一个体,他们或者有某种共同的遭遇,或者有某种共同的鲜明特征,一定要把他们具体化、明确化。 2小中显大 小题写作时要避免通篇都就物谈物、就事论事,可先从小处落笔,再由此及彼、由点到面,在大处显出立意。譬如,可将凡人小事、实物情景同某种情感、哲理、风格、素养、观念起来,在小的题材中表现出广阔的社会背景和重大严肃的主题。如肩膀,可由小小的肩膀入笔,写到母亲的、友人的、恋人的肩膀,表现对肩膀逐步加深的认识肩膀是对亲情的牵挂、对友情的寄

    31、托、对爱情的相守,进而揭示出亲情给人以温暖,友情给人以快乐,爱情给人以热情,一切真善美的情感都能给人以幸福和奋进的动力的大立意。 化大为小也好,小中显大也好,其核心是切口小,开掘深,写出新意,写出深度。 3、逆向思维,反弹琵琶。 逆向立意:就是让思想沿着原先思路相反的方向推进,从相反的角度和方向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对持之以恒进行逆向思维 放弃也是一种美丽 不是什么事情和问题都是可以逆向立意的,因为它首先要正确、健康。 如:诚信是人类最重要的品质这一话题,就不可以逆向立意 4、彰显哲理,发人深思 立意的求深、求新,其实不难。求新就是求异思维;求深,则可定向人生哲理主题词展开阐释。 高考作文主题必定会涉及如下范围:人生、社会、精神(心灵)。统而言之,就是要谈人生。 涉及人生意义阐释的5组关键词:生命意志和生命活力;生命的成长和自我实现;生命的伦理;生命的美感和滋味;生命的尊严和自觉 此方法的主要意义,在于提供论述工具,以此克服论点+材料的油水分离。议论文必须讲道理。怎样讲? 因果分析;条件分析;对比分析;人生哲理分析 例四川卷:熟悉 人生要勇于突破熟悉的环境,开辟新局。生命意志会敦促我们不断超越生活,创造生命的新境界。生命的空间是开放的,只有敢于突破我们熟悉的旧格局再造新天,生命的活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生命的价值才可能最大化。 摆脱熟悉的生活,让生命呼吸新的空气,本身就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作文高考作文二轮复习指导.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