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三年级经典诵读教案.docx

    • 资源ID:15344785       资源大小:26.03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三年级经典诵读教案.docx

    1、三年级经典诵读教案第一单元忠于朋友 增广贤文(节选)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增广贤文(节选),初步理解内容。2、通过学习本课,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和搜集运用资料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教学方式:朗读、讨论。交流、背诵。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增广贤文(节选)二、新授1、师范读一遍增广贤文(节选)。2、小组合作学习认读生字,练习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3、师领读两遍文章,注意纠正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4、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指生说,师补充解释,一起看后面的文意。全班齐读一遍

    2、。5、学生借助注音,自己练习读,把文章读流利熟练了。6、全班齐读一遍,师纠正读错的字音。7、指生读,点评,注意纠正个别字的读音。8、分排比赛读。9、男、女生比赛读。10、看谁能最快背诵下来。11、搜集一些类似的小故事读一读。三、评价表现1、自我评价。如果你能熟练朗读背诵,就将四角星涂红。如果你通过自己的努力,能给同学们讲几个这样的小故事,就将五角星涂红。如果你表演得真实精彩,获得了同学们的掌声,就将八角星涂红。2、师小结。第二课 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芙蓉楼送辛渐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理解古诗的意思,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方式:朗读、讨论。交流、背诵。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千学万学,学做中国人应当是人生的第一课,经典诵读这门课程就能给予你必要的帮助。我们先来看看编者的话“千学万学学做中国人”,师读编者的话。今天我们来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芙蓉楼送辛渐。二、读熟文章。1、师范读一遍 2、师简介这两首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尾联点出“送”的主题。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

    4、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3、师领读两遍文章,注意纠正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4、学生借助注音,自己练习读,把文章读流利熟练了。5、全班齐读一遍,师纠正读错的字音。6、指生读,点评,注意纠正个别字的读音。7、分排比赛读。8、男、女生比赛读。9、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指生说,师补充解释。三、搜集有关王勃和王昌龄的古诗。第三课 什么是友谊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2、能感受诗句中营造的充满童趣的意境,能从中感受到友谊的真谛3、充分发

    5、挥学生的想象力,并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合作精神。教学重难点:能够做到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教学方法、朗诵诗歌、说诗意、谈感受、明道理。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什么是友谊二、简介什么是友谊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

    6、读。相互评价长处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六作业:回家收集有关友谊的散文诗。 第二单元 孝行 第一课增广贤文节选教学目标: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2、初步把握经典诵读的方式,能用普通话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教法:朗读、讨论。交流、背诵。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千经万典,

    7、孝义为先。知己知彼,将心比心。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二、简介增广贤文。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长处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传统备课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

    8、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六、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_yu fu)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二课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性。2、背诵课文,积累与时间有关的古诗或名言,做一个合理支配时间的人。教学重点与难点1、自主识字。2、通过理解古诗,结合生活实际,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性。教学准备预习两首古诗。课前搜集有关惜时的名言警句。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汉乐府长歌行有这样的诗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还记得告诉我们什么吗?历数古今中外一切

    9、有大建树者,无一不惜时如金。古书淮南子有云: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晋朝陶渊明也有惜时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唐末王贞白白鹿洞诗中更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妙喻。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两首这样的古诗今日歌 明日歌。(板书课题)二、回忆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两首古诗。三、了解学情,解疑。1、指名读诗,正音。2、默读古诗,借助字典理解诗意。标记自己不理解的地方。3、小组合作解疑。4、.针对全班解决不了的问题集体交流。5、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四、诵读感悟:出示寒号鸟的故事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缝,寒号鸟就把这道缝当做自己的窝。石崖前面有一条河,河边有一棵大杨树,杨树上住

    10、着喜鹊。寒号鸟和喜鹊面对面住着,成了邻居。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有一天,天气晴朗。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枝,就忙着垒巢,准备过冬。寒号鸟却整天飞出去玩,累了回来睡觉。喜鹊说:“寒号鸟,别睡觉了,天气这么好,赶快垒窝吧。”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你不要吵,太阳这么好,正好睡觉。”冬天说到就到了,寒风呼呼地刮着。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悲哀地叫着:“哆罗罗,哆罗罗,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第二天清早,风停了,太阳暖烘烘的。喜鹊又对寒号鸟说:“趁着天气好。赶快垒窝吧。”寒号鸟不听劝告,伸伸懒腰,又睡觉了。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漫山遍野

    11、一片白色。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河里的水结了冰,崖缝里冷得像冰窖。就在这严寒的夜里,喜鹊在温暖的窝里熟睡,寒号鸟却发出最后的哀号:“哆罗罗,哆罗罗,寒风冷死我,明天就垒窝。”1、你能用今日歌或明日歌劝劝它。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男生读。第三天清早,风停了,太阳暖烘烘的。寒号鸟伸伸懒腰,又睡觉了。女生读2、给故事续编结尾。悟诗情。五、拓展延伸:联系自己的时间观谈一谈学课文的感受。六、让我们以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劝学共勉吧。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四、板书设计:今日歌 明日歌人生百年几今日? 百年明日能几何? 第三课 儿童诗 教学目标:1、能够

    12、正确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背诵。2、在教师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3、能够结合实际懂得为人处事的做法,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回报父母。教学重点:能够熟练朗读课文并逐步达到背诵。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含义,感恩父母。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入1、集体朗读 小小的日记本2、 预习:小组合作学习(出示自学要求)(1)认读生字(2)练习朗读课文(3)熟练朗读课文(4)学习理解大体意思(5)练习背诵课文。(二)学习新课1、小组合作学习认读生字,练习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2、检查学习状况:集体朗读、学生领读、分组读。3、师生认读生字,教师范读并纠正读音

    13、。4、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5、指名朗读课文,集体朗读课文6、指名说一说课文的大体意思。7、练习背诵课文(三)拓展延伸1、想一想:学习本课你明白了那些道理?今后你们该怎么做?2、自我评价:涂一涂:能熟练朗读课文的涂一颗星;能背诵课文的涂二颗星;能说出课文含义的涂三颗星。 第三单元 礼宾 第一课 增广贤文节选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增广贤文的原文及译文。明白书中讲的道理。2、通过资料的扩展,让学生体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意思,明白课文中蕴含的道理。教学方式:朗读、讨论、交流、背诵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家是温馨

    14、的港湾,同时,家里也会有客人的到来,那我们做为主人,应该怎样接待客人?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增广贤文中的话。 2、自学诗句,感悟诗意 1、领读“客来主不顾,应恐是痴人。见官莫向前,做客莫向后。和得邻里好,犹如拾片宝。2、自由读一读。 3、指名读,纠正字音。4、 分组读。 5、教师:同学们读得真好,你们知道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吗?请大家结合下面的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先自己说,再同座互相说一说。 三、讨论交流,理解诗意 1、“客来主不顾,应恐是痴人”这句话中的“顾”、“恐”和“痴人”分别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呢? 师:主人见客人来了不去打招呼,恐怕这只能是愚人。这是讲接人待物方面的,在家不会迎宾客

    15、,出门方知少主人。在家的时候,如果不知道如何迎接宾客,那么外出的时候,才知道你要拜访的地方缺少主人的关心。 2、理解后面几句话的意思。 四、联系自己,指导行为 1、那我们联系实际,来说说,如果客人来访,那待人接物的礼仪是什么? 师:有人敲门,应回答“请进”或到门口相迎。2、客人进来,应起立热情迎接。如果家中不够干净整齐,显得凌乱,要做些必要的整理,并向客人致歉。3、敬茶须用双手端送,放在客人右边。如果是夏天酷热,要递扇子,或开电扇。4、吃饭时来客,要热情邀请客人一同进餐。客人吃过饭后,要送上热毛巾,并另换热茶。5、接受客人介绍对方时,姓名职务必须逐字清楚;须先将年轻者向年老者介绍。6、客人来时

    16、,如自己恰巧有事不能相陪,要先打招呼,致以歉意,并安排家属陪着,然后再去干自己的事。7、客人坚持要回去,不要勉强挽留。8、送客应到大门外,走在长者后面。9、分手告别时,应招呼“再见”或“慢走”。 让我们牢记这些吧,下面请大家自由背诵。点人背,分组背,全班背 5、教师小结 1、把今天所学的讲给家长听,背给家长听。 2、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学生。 第二课 谚语集锦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诵读谚语陶冶学生情操、加强学生人文修养。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习惯。教学重难点:理解谚语的意思,明白谚语中蕴含的道理。教法:朗读、讨论。交流、背诵。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我国的是文

    17、化大国,古诗名句经久不衰,广为传诵,更加耀眼,请同学们接诵谚语。二、名句接诵 岁月悠悠,大浪淘沙,经过了岁月的洗礼,例:a棋逢对手, 。b情深恭维少, 。c不是真正的朋友,。d良言一句三冬暖,。e酒逢知己千杯少,。f水南水北重重柳,。三、细读名言,体会意境 1、细细品读,自己感受句中含义。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四、出示同学们搜集谚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1、自己读一读。2、教师范读。3、抽生读。五、诵读名句,感悟升华 1、自己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名人名

    18、言和谚语。 2、带有感情地诵读。 3、评选优秀的诵读者。六、课堂小结: 祖国文字灿烂辉煌,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要注意积累和运用。第三课 成语集锦教学目标:1、 激发学生积累成语的兴趣,引导学生坚持不懈地积累成语,运用成语2、 让学生知道成语是中国灿烂文化宝库中的艳丽奇葩,通过积累成语让学生深入了解祖国文化,从而热爱祖国文化,热爱语文。 3、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的精神。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和使用成语。 教法:讨论、交流、小组合作。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们的汉语中有许多成语。成语蕴含的内容很丰富,表现力很强。我们在说话或写文章时恰当地运用成语,可以使语言增色添彩、

    19、生动形象。(投影)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走进文本,复习成语的有关知识和怎样正确使用成语。二 学生归类 交流成语 课件出示书上的成语,1、 请同学们给它们归归类。(可四人合作讨论归类)2、 生交流(投影)(齐读成语)3、你们是按照什么来给这些成语归类的呀?(板书:内容)那么你觉得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给成语归类呢?(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板书“结构、来源”)(1)我们学过哪些结构的成语?(引导学生分结构举例AABB AABC ABCC 近义成语 反义成语) 成语有哪些来源?能举例说一说吗?(来自寓言故事的、来源于神话故事的、来源于历史典故的)(2)再看一看这些成语表达意思的方式上又有什么特点? 课件出示千钧一

    20、发 怒发冲冠 响彻云霄 万无一失 l 默读,小组讨论,请两位同学说一说 (这些词语运用了夸张手法。)师:能不能举例说明一下,它们是怎么把意思夸大来说的 ( “怒发冲冠”;师:看气得头发都竖起来了,顶起了帽子,这怒气是大到极点了!多么形象啊! )( “千钧一发”;师:对呀,那么重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丝上,还不马上要掉下来,这样来表达情况危急的意思别具一格。 )齐读下列在词语的构成上都使用了夸张手法的成语。 千方百计 九牛一毛 立锥之地 入木三分 披星戴月 平步青云 小结:成语使用了夸张的手法,确实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还非常形象。像这样使用了夸张的成语还有很多很多。(板书:表意方式 夸张)四,

    21、总结成语运用的准确恰当,能增强语言表达效果。因此,不断地积累并梳理所学过的成语,是我们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四单元 义气 第一课增广贤文教学目标:1、理解几句话蕴含的深刻含义。2、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积累语言,弘扬国学。教学重难点:理解句子的含义。教法:朗读、讨论、交流、背诵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节课,继续学习经典诵读的内容。二、学习新课。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4、解释短文的意思。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和禽兽没有两样。你忍住少说一句,就能平息别人一次愤怒;你饶人一着,别人

    22、也会退让一步。钱财像粪土一样,没有什么值得珍视的,仁义道德极为贵重,有价值。3、诵读连接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闹市挣钱,静处安身。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四、总结。 第二课 古诗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抗元故事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3:品味诗中感情充沛的语言 4:体会本诗主旨,学习作者高尚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 品味语言,把握主旨 教学难点: 诗句中蕴含的感情及巧妙的手法 教法:朗读、小组交流、背诵、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语:翻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许多鲜活的面孔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23、岳飞、屈原、戚继光、郑成功。他们为中华民族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我们共同认识一位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并学习他的过零丁洋。(板书课题) 一: 感知文本 1;老师范读全诗 2:学生结合注解,自由朗读诗歌 3: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并且标画出不懂的地方。 4:学生举手发问,老师释疑 5:补充文天祥抗元的故事 多媒体打出文天祥抗元的故事后,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分别 说说故事对应哪些诗句,故事讲完,顺势引导背诵。 二:质疑探究 1:细读文本,结合文章大意,根据自己理解,完成下面的填空我喜欢,因为它表现了。:给大家留下分钟时间思考。:举手发言,交流意见,做好评价,及时点拨、追问。三

    24、:拓展延伸学完文天祥的故事之后,你一定有所感悟,把它写下来,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过零丁洋 首联: 不屈不挠 无怨无悔 颔联: 借用比喻 忧国忧民 颈联: 借用双关 抒写感受 尾联: 慷慨 正义 舍生取义 第三课 名人名句目标设定:认知目标:通过情景设置,让学生认识名人,感悟名言,并充分积累名人名言,学会运用名人名言来激励自己前进。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积累并运用名人名言的能力。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交流及敢于创新的能力。情感目标:强化学生主题实践的意识,使学生主动从生活中积累名人名言,并积极运用到生活中去。踊跃尝试自创“名言”。课前准备:1、课外收集名人故事及有关资料。2、课外收集生活和

    25、学习中运用广泛的名言。教学过程:一、出示头像 激情导入1、多媒体出示名人头像:周恩来、斯大林、鲁迅,用一两句话概括介绍每一位伟人。2、教师激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是什么?(名人)正是他们说过的一些名言激励着我们不断地进取,当我面对你们,想起斯大林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我想放弃差生时,又想起鲁迅的“只要能培育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今天,我们在这里开展名人名言的汇报活动。(指板书)生齐:名人名言伴我行,我能行!(从学生看名人头像、认名人入手,激活学生的思维。随后教师精神饱满地引用名人名言来激发学生的满腔热情,开门见山地把学生不知不觉引入了名人名言的境界。) 二、议说名人

    26、感悟名言1、说说名人:在你心中有最崇拜的名人吗?说说你为什么崇拜他?(1)周恩来(生讲“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生齐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鲁迅(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字家、思想家、革命家,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2、议议名言:你从课本中、生活中,还知道了哪些名言?你是怎样理解的?(1)书是全世界最好的营养品。莎士比亚(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3、名言对对碰:(多媒体出示练习完成名言)(1)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2)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突出综合性,使学生在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形成一定的综合能力,在实际运用中得到锻炼,

    27、让他们把课内学到的向课外延伸,了解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生活中学语文,在实践中去积累,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景设置 充分拓展1、班级名人:班级小名人向全班进行才艺展示,并介绍在生活、学习中是怎样运用名言激励自己的?如:萨克斯手、学习天才、绘画大师等。(突出实践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因而,这里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实践,在探究过程中不断体验、感悟名言的力量,使他们懂得:语文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2、锦囊揭谜:(每一小组抽取一个锦囊,在有限的时间内小组合作,想出妙计,揭出谜底,并能用不同的形式向全班同学汇报展示。)如:小刚是班长,各

    28、方面都很优秀,就是傲气十足,你能想法帮他改正缺点吗?(运用名人名言)(突出活动性,打开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通道,拓展活动的空间,使学生真正地“活”起来,处于一种宽松、和谐、愉快的氛围中;使课堂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学生的思维不受压抑,而是处于“激活”状态;使获取的知识能在活动中形成学生自身的一种能力,一种潜质。)3、创作我的名言(1)学生自己创作我的名言并署上名字。(2)集体交流。(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联系生活,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引导学生尝试“创作我的名言”,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创造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 四、情感升华 名言总结1、学生用一句名言来总结这节课,并说出理由。2、师小结:正如韩愈所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希望同学们在老师的教导下“学而不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让名人名言伴我行吧!


    注意事项

    本文(三年级经典诵读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