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历史复习备考策略历史选择题四原则5.docx

    • 资源ID:15343110       资源大小:21.13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历史复习备考策略历史选择题四原则5.docx

    1、高考历史复习备考策略历史选择题四原则5历史选择题四原则原则一:从试题与教材的关系入手高考命题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这就决定了高考试题与教材的关系可能存在着两种情况:一是“形散神聚”,粗略一看与教材不一样,而实际上考查的却是教材知识;二是“貌合神离”,看起来跟教材差不多,实际上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在解答问题的时候,前一种情况必须要联系教材,不借助教材知识很难得出答案。后一种情况却不能受教材知识的束缚,一旦把教材知识引入,就容易错选。那么,什么情况下该引入教材知识,什么情况下不能受教材知识干扰呢?这需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来判断。【例1】在十月革命前两周,列宁指示布尔什维克控制的军队给士兵放假,以便组

    2、织他们回乡进行“关于立宪会议的鼓动工作”,争取农民选票以便“在立宪会议中获得多数”。在十月革命前夜,布尔什维克的机关报工人之路以通栏标题向人民发出号召:“把唯一彻底的和坚韧不拔的革命党布尔什维克选进立宪会议!”文中的“号召”A主张立即发动武装起义B体现了和平过渡的设想C希望与临时政府分享权力D实践了和平法令的精神【分析】本题选B,但很多考生会首先把B排除掉,因为七月流血事件已经宣告布尔什维克和平过渡的希望破灭,此后已着手武装起义,怎么在十月革命前夕还有和平过渡的设想呢?很明显这是受教材知识的影响而得出的认识,与材料所述并不相符。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争取农民选票”“获得多数”“选进立宪会议”,

    3、这些都说明列宁并没有完全放弃和平过渡的设想。本题就是典型的新材料、新情境试题,它提供的信息是与教材完全不一样的,如果带着“思维定式”来理解就会错选。 【例2】下列对美国、苏联、日本、中国国防开支表(单位:十亿美元)的解读,正确的是 类别1950年1953年19541961年1962年1970年美国14.549.640.547.852.377.8苏联15.525.526.743.649.972.0日本0.30.30.40.41.3中国2.52.50.37.99.323.7局部热战导致美国国防开支大幅增加冷战格局形成后美苏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从侧面反映了日本在外交上依赖于美国的保护中国国防开支的加

    4、大与经济的飞速发展有较大关系 A B C D【分析】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必须借助教材知识,而且也必须用教材中的相关知识来判断选项是否正确。美国军费开支的大幅增加与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局部热战是分不开的;日本军费开支为什么很少,这与二战后美国与日本的特殊关系是分不开的;1950年到1970年中国的经济并未实现飞速发展,所以说法是不正确的。答案为A。启示:如果试题的提问词是“由此得出”“表(说)明”“可见”“反映”“旨在”等,这往往要根据材料作答,不要受教材固定思维的影响。如果试题考查“原因(背景)”“影响(意义)”“表现”等,这些题必须借助教材知识,可以先把不符合教材观点的一些选项排除。原则二:从材

    5、料与问题的关系入手题干材料提供了多个信息,但设问可能只针对某一个信息,这时就应该特别注意。设问的角度不同,答案也就不一样。所以准确判断命题者的问题指向是避免出错的重要前提。【例3】古代米商做生意时,除了要将斗装满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着尖儿,这被称为“无尖不成商”。后来慢慢变成了“无奸不成商”。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商业环境的艰难使经营者重视经商技巧B重义轻利的观念被社会各阶层全面认可C重农抑商政策致使商人的地位相对低下D封建经济日益繁荣使商业竞争更趋激烈【分析】该题材料实际上包含两个信息:一是人们对商人的认识从“无尖不成商”到“无奸不成商”;二是古代商人做生意越来越奸诈。很明显

    6、命题者想要考查的是前一个角度,因为材料并没有体现出商人的奸诈行为。人们对商人的认识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主要源于重农抑商政策下商人的地位相对低下,大家都瞧不起这些人,即使他们做了好事,也认为其动机不纯。答案为C。如果审题时没有注意这个角度,过分地强调商人的奸诈行为,就很容易错选A或者D。【例4】李鸿章认为,开口通商“于中国利害参半,未为全失”。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一认识方法的是A“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B“都门被围御园火,五口通商弭兵祸”C“租界中沉淀的不仅是罪恶,亦有工业文明的积累”D“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认识方法”,李鸿章对开口通商的认

    7、识具有一分为二的特点,按照这一“认识方法”很容易得出答案为C。但部分同学没有看清这一点,以为题干强调的是“开口通商”,于是从选项找“开口通商”,故错选B。启示:明确问题,避免步入误区。原则三:从材料与结论的关系入手命题者提供的材料是解答问题的重要依据。既不能完全不顾材料,无中生有;也不能任意扩展材料,生搬硬套。【例5】马克思称赞巴黎公社的领导者说:“这些勤务员经常是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工作的。”他们“公开地、老老实实地办事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活动,不自命为绝对正确,没有文牍主义的敷衍拖拉作风,不耻于承认和改正错误”。下列对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A说明巴黎公社领导人的权力制约与民主作风B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8、天赋人权的思想C表明国家政权机关已变为“社会公仆”D体现了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分析】本题最容易错选D项。很明显这是完全不顾材料、想当然得出的答案,因为材料根本就没有涉及这些人的阶级属性。【例6】北魏文成帝兴安元年(公元452年),陕城镇将崔宽看到弘农(今河南灵宝附近)这个地方出产的漆、蜡、竹、木价钱比南朝市场上便宜好几倍,于是他利用职权走私,发了大财。这说明当时A北魏孝文帝改革成效卓著B官商勾结营私之风盛行C北方经济水平高于南方 D南北地区经济往来仍在继续【分析】本题容易错选B项。崔宽只是个官,材料并没有出现商,更谈不上官商勾结。所以B项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而是考生自己从材料所述事件延

    9、伸开来得出的结论。【例7】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孙中山便在巴黎发表谈话:“中国于地理上分为二十二行省,加以三大属地即蒙古、西藏、新疆是也,其面积实较全欧为大似此情势,于政治上万不宜于中央集权,倘用北美联邦制度,最为相宜。”但到1912年1月上旬,孙中山在给中华民国联合会的复信中说:“联邦制度于中国将来为不可行,而今日则必赖各省都督有节度之权,然后可战可守。”1月21日,孙中山在主持临时政府第一次内阁会议上议决:“议行政方针,主张中央集权。”对上述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A中美两国国情不同,应实行不同的政治制度B孙中山主张学习美国的联邦制度C严峻的国内形势迫使孙中山调整其治国方略D调整的主要原因是袁世凯

    10、专制独裁【分析】材料提到了三件事,或者说孙中山在三个不同时期的观点,那么解读最准确的选项绝对不能只针对某一件事或两件事,而应该针对全部事件。很显然,A项只针对第二、三件事,B项只针对第一件事,D项与材料无关,只有C项可以涵盖全部事件。启示:史论结合、孤证不立、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涵盖材料信息越多的选项越符合题目要求,这些都是答题的重要原则。原则四:从选项与选项的关系入手正确认识选项与选项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得出答案。选项与选项之间的关系有两种情况。一是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如递进关系、并列关系、从属关系、对抗关系等。【例8】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把为外商服务的采办员或管事称为“买办”。19世纪中期以来,

    11、随着外国在华商行的增多,买办队伍逐渐发展起来。近代中国买办队伍壮大的主要背景是A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B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C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 D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分析】此题中四个选项之间的关系为,它们之间存在着递进或并列关系,那么“主要背景”无疑应该是A项。【例9】“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在希腊的民主政治中哪项措施为之提供了保障A建立五百人议事会B设立公民大会C设立陪审法庭D发放津贴【分析】A、B、C三项都是雅典民主的主要机构,它们是并列关系。这三个选项要么都符合题目要求,要么都不符合题目要求。作为单选题,答案就很容易确定了。【

    12、例10】从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竞选总统,到“新政”的整个实施过程,美国国内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贵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最终会使美国走上政治非民主化道路”。该观点主要说明了A新政完全放弃传统的自由经济发展模式B新政试图引导美国走社会主义道路C美国国内在摆脱危机的道路选择上有分歧D新政有使美国陷入极权政治的危险【分析】本题中C、D两项存在着从属关系,D项已包含在C项中。启示:递进关系的选项,根据题目要求,主要、根本、根源、源头等应该选最远的一项,直接、导火线、诱因等应该选最近的一项。并列关系的选项要么都符合题目要求,要么都不符合题目要

    13、求。从属关系一般应选内容涵盖面比较大的一项。对立关系的两个选项往往是一个选项否定了另一个选项,绝不可能两个同时选,这往往出现在组合式选择题中。二是选项之间的理论联系,如现象与本质、共性与个性、主要与次要、外因与内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例11】 终晚清之世,国史馆于大臣出任军机处、内阁、部院、疆吏者皆立年表,而于任事总理衙门之人,则独无年表。国史馆的这种偏好从本质上说明A传统的史家观念几无更新B旧有的官僚体系仍为主流C总理衙门的官员低人一等 D晚清近代化进程步履维艰【分析】B是现象,D才是本质。【例12】“(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据材料可以推断出A周王赏赐诸侯土地和人民B分封制确保了周王对全国的有效统治C西周分封的主体是同姓亲族D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疆域【分析】C项为现象,但本题只要求选出现象。启示:这两道题属于选项之间存在着理论联系的题目,要按照题目要求来确定选项。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历史复习备考策略历史选择题四原则5.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