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五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同步备.docx

    • 资源ID:15333076       资源大小:325.10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五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同步备.docx

    1、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五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同步备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学习目标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2.通过阅读江苏省的人口和建制市分布图及工业结构的变化等,理解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3.学会运用资料说明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一、工业化和城市化1工业化(1)概念:通常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不断发展并达到占主导地位的过程。(2)本质: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从以农业占主导地位向以工业占主导地位的转变。(3)衡量指标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降到15%以下。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降到20%以下。城

    2、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60%。2城市化(1)概念:指居住在城镇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长的过程。(2)本质: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3)内涵3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城市化。1促进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是什么?为什么?答案工业化。原因:(1)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使城镇数量猛增;(2)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集中;(3)工业化加速了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2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特点的异同,完成下表。对比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不同点工业化特点城市化工业化和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基本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工业化起步晚,水平偏低特点城市化起步早,时间长,城

    3、市化过程付出代价较小,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导致城乡差距扩大,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盲目流动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工业化与城市化二者协调发展,较为合理工业化水平远滞后于城市化水平,城市发展不合理,产生了严重的“城市病”相同点工业化初期,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化水平都比较低,但城市化已超过工业化,随后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工业化水平3.对以下关于城市化内涵的理解辨别正误,并说明理由。(1)城市规模大小是城市化最重要的标志。答案错误。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包括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等。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城市化发展不会导致城乡差别扩大

    4、。答案错误。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经历的时间长,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与乡村居民的劳动方式、人均收入、文化教育的差别不断缩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逐渐趋同。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远滞后于城市化,导致大城市出现“虚假繁荣”,而广大乡村则日益凋蔽,城乡差距日益扩大。阅读材料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四个国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水平统计图。材料二中国工业化结构性指标与国际通用标准的比较图(2000年)。(1)读材料一图,从图中看出,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水平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2)结合图中信息,分析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3)读材料二图,分析中国目前的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与国际通用标准

    5、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要推进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答案(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而人均GDP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二者具有相关性。从图中看出,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人均GDP水平较高,城市化水平也较高;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人均GDP水平较低,城市化水平也较低。(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中国城市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因此,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应加快城市化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3)与国际通用的工业化指标相比较,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指标为15.4%。中国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高达50%,远高于20%以下的国

    6、际标准;中国城镇人口所占比重为36.2%,也没有达到60%以上的国际标准。可见要推进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应扩大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降低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同时也要提高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拓展提升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互推动作用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相互推进、相互影响的发展过程。最初是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发展,但反过来城市化发展又推动了工业化。二、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1江苏省概况(1)位置:位于长江、淮河下游,黄海之滨。(2)社会经济特征:城市众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2工业化和城市化现状(1)工业化(2)城市化1阅读教材图252“江苏省的人口和建制市分布”,说出江苏省的地

    7、级市名称、分布及江苏省人口分布的特点。答案江苏省的地级市有:自北向南临京杭运河的是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自西向东临长江的是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常州、无锡、苏州、南通;自北向南临海的是连云港、盐城、南通。江苏省人口分布不均,南京和南部邻近上海的三个地级市苏州、无锡、南通人口密度大,每平方千米900人以上;中部的盐城、淮安人口密度小,每平方千米600人以下。具体如下表所示:人口密度(人口数/千米2)分布地市900人以上苏州、无锡、南通、南京800900人泰州、常州、徐州700800人镇江600700人连云港、扬州、宿迁600人以下盐城、淮安2.分析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

    8、的区位优势,完成下表因素区位优势位置自然资源交通条件科技条件市场条件答案因素区位优势位置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毗邻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自然资源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平原广阔,河湖众多交通条件铁路、公路、水运(内河、海运)和航空等运输方式齐全,交通便捷科技条件科技发达,劳动力素质高,社会协作条件好市场条件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毗邻沪宁杭工业区,市场广阔阅读下列有关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受严格的户籍制度影响,江苏省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自然增长,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图1表示这一时

    9、期江苏省城市化进程。材料二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江苏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省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迅猛发展,被誉为“苏南模式”。图2表示这一时期江苏省城市化进程。材料三20世纪末江苏省小城镇分布示意图。(1)改革开放以前,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总趋势是_;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城市化发展表现出的主要特点是_。(2)江苏省小城镇空间分布的特点是_;苏南和苏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差异是_;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答案(1)发展缓慢(或略有下降、停滞等)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已超过50%(2)苏南地区小城镇密度高于苏北;主要交通线沿线小城镇密集苏南城市化水平高、起步

    10、较早(目前速度无法比较,不能答速度快慢)苏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苏北;近代历史上苏南地区工业发展历史长三、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1存在问题2发展前景与主要措施(1)发展前景(2)主要措施调整行政区划,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城市圈”。以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体制和政策保证,农村城市化有了稳固的基础。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将土地推向市场以得到增值。1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采取的各项措施有何积极意义?答案措施意义调整行政区划为城市发展拓展空间,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城市圈”降

    11、低交易成本,克服市场壁垒,取得协作效益,分散创新风险,形成良性网络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减小政府建设城镇的负担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体制和政策保证让农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得到好处,从而有利于城市化的推进政府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将土地推向市场以得到增值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2.读教材69页阅读材料“苏南模式”,概括苏南模式的特点和优越性。答案特点优越性以集体经营为主利于提高经营效益,发展规模经济,利于集体福利事业的发展乡镇企业规模大、实力强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依靠城市,服务城市,联合城市吸取了城市的技术,进入了城市市场,使乡村工业成为区域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重视科技知识和人才提高产品质量,创

    12、造一流产品,使乡镇工业长久不衰 3读教材7071页案例研究“密歇根州的复苏”,分析密歇根州的复苏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相互之间有何关系?密歇根州的复苏对其城市建设有哪些影响?答案(1)密歇根州的复苏采取的措施有: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如降税、为企业提供帮助等。大力推动生命科学产业,如投巨资于生命科学的商业化,使之形成支柱产业。改造汽车工业的老面貌,通过自行研制和合作开发等方式,使汽车产业进一步提升,产品升级换代。(2)复苏措施的相互关系: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企业的进驻,增加税收,发展了经济,政府才有可能投巨资进行高新技术研究、企业技术改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高技术产业的发

    13、展,又能提高地区声誉,促进企业发展,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形成良性循环。(3)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密歇根州的复苏使其再度成为一个高科技制造业中心,给城市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了税收,使高科技人才迁入,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建设。反思归纳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问题原因措施对城市化的内涵认识不够全面(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把城市化等同于城市建设,把城市化水平等同于单一指标城市化率,工作重心放在扩大城镇规模和具体项目建设上;过多强调以经济建设和工业生产为中心,忽视了“以人为本”加强学习,全面认识城市化的内涵;调整行政区划,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产生了环境问

    14、题环境污染的治理滞后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使污染点增多、面积扩大;工业和生活排放大量污染物;工业发展和人口剧增,水污染严重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扩大城市绿地,优化人居环境;改造高耗能、高成本、高污染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按生态标准建设工业园区城市化质量有待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思路有待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服务设施效益不佳,基础设施成本很高;浪费土地,增加道路、给水等基础设施投资;缺少特大型城市,规模小,经济力量有限,难以治理污染;城市优势不突出,特色不明显,不利于辐射和带动作用“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城市圈”;以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进城农民的利

    15、益得到体制和政策保证,农村城市化有了稳固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的推进江苏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研究认为,多年来规模与速度导向下的城镇化之路也使得江苏省面临城镇化质量不高、资源环境恶化、社会矛盾增多等问题。材料二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南北差异较大,目前相对发达的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这既为接收地增加了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从而实现苏南与苏北的双赢。下表为苏南某市与苏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投资地区招商门槛土地价格平均工资环保门槛苏南某市5 000万元100万元左右3 000元左右要求高苏北某市1 000万元20万元左右1 000元左

    16、右要求较低(1)材料一中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面临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解决材料一中所述问题的以下措施中不合理的是()A限制大城市发展,重点发展中小城市B建设发展三大城市圈C以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D保障进城农民的利益(3)读材料二,分析苏南地区设置门槛较高的目的何在?苏南地区迁走的产业具有哪些特点?(4)江苏省内部出现这种产业转移,对苏北地区产生的有利影响是(双选)()A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B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C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D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答案(1)对城市化的内涵认识不够全面,过多地强调以经济建设和工业生产为中心,把城市化水平等同

    17、于城市化率,忽视了环境问题,在环境治理上投入较少等。(2)A(3)目的:要求迁入的企业环境污染小,限制或禁止污染严重的产业迁入;要求迁入的企业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限制技术落后且难以升级的企业迁入等。具有的特点:劳动力和土地需求量大,投入较多。(4)AC教材P65探索提示衡量一国是否完成工业化,国际上通常有三个最重要的结构性指标;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降到15%以下,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降到20%以下,城镇人口总人口的比重超过60%。2002年,中国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指标为15.4%,中国已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工业化是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不断发展并达到占主导地位的过程

    18、)。但从更为重要的农业就业人数和城镇人口指标看,中国的工业化之路才刚刚走了一半左右;2002年,中国农业就业人数为3.69亿,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高达50%,远高于20%以下的国际标准;2002年,中国城镇人口所占比重为36.2%,也没有达到60%以上的国际标准。可见,要推进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要扩大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降低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同时也要提高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教材P71复习题提示1.江苏省为推进城市化进程,采取的主要措施有:(1)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全省撤并了600多个乡镇,平均人口由1万人增加到4.5万人,镇区面积增加45%。同时,小城镇向中心镇聚集,原

    19、来222个省重点中心镇调减为120个。(2)“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城市圈”。着力发展南京、苏州、无锡、徐州四个中心城市,构建南京、苏锡常、徐州三个“城市圈”。(3)以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4)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体制和政策保证,农村城市化有了稳固的基础。(5)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将土地推向市场以得到增值。2工业发展对城市化建设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工业企业为寻求协作利益和增强竞争能力,在地域上往往出现相对集中的倾向。这种倾向直接影响到城市内部的扩展形式和城市的区域分布格局。例如,英国是最早开始近代城市化的国家。在工业革命推动下,19世纪英国城市化进程十分迅速,一大批工

    20、业城市,如格拉斯哥、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纽卡斯尔等迅速成长起来。从1801年到1851年的半个世纪里,英国5 000人以上的城镇由106个增到265个。城镇人口比重由26%增至45%,到1900年上升到75%,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多于农村人口的国家。知识小结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下图是我国四个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读图,回答13题。1图示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四种模式中,苏南模式是()A模式 B模式C模式 D模式2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相比,其区位条件的不足之处是下列选项中的()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市场腹地相对狭小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改革开放重心北移

    21、A BC D3“十三五”期间,模式地区区域发展的重点是()A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B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C依托现有基础,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D鼓励其率先发展,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知名品牌,提高产业素质和竞争力答案1.C2.A3.B解析第1题,苏南地区城市化是大城市扩散带动乡镇企业迅速发展。第2题,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相比,受地形的影响,市场腹地相对狭小,产业以轻工业为主,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也相对薄弱。第3题,模式建立在资源开发基础上,为东北模式,属传统

    22、工业区,产业结构调整为区域发展的重点。下图为“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其中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读图回答46题。4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判断该省区最可能是()A江苏省 B河南省C四川省 D海南省5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A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B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D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6该省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A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B农业生产水

    23、平落后,产出少C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答案4.A5.D6.A解析第4题,从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看,该省区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说明该省的工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结合其城市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可判断为我国的经济发达省份,从而确定为江苏省。第5题,从其城市化曲线变化上看,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第6题,该省的工农业发达,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占用了大量的耕地,使农业产值比重下降。专项提能8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图表特征:长江三角洲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带和沿长江产业密集城市带的结合部,包括江苏、浙江两省部分地区和整个上海市。目前

    24、,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其城市群的形成与其得天独厚的位置、优越的自然条件及发达的工业基础密切相关。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强弱不同。图1、图2分别为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城市化水平示意图和城市化动力强度比较图。读图回答12题。1图1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A南高北低B南北最低,东西最高,中间次之C东高西低D从东南向西北递减2图2中苏州、南通、杭州、南京城市化的动力差异表现为()A区位交通条件对苏州城市化发展影响较小B南通城市化的主导力量是农村工业化C

    25、南京市的外资吸引力小与区位交通条件差有关D杭州的优惠政策对城市化发展影响不大 (1)找分布。读图,根据图例找出图中各地的城市化水平,从整体上看城市化水平的分布状况。(2)找因素:读城市化动力强度图,找出影响各地城市化的动力因素,指出最强因素和最弱因素。 (1)析分布。上海和南京作为我国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城市化水平高;苏州、无锡等沿江城市受大城市的辐射带动,城市化水平较高;泰州、南通等城市受大城市辐射弱,城市化水平较低。(2)析条件。该区域地处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科技力量强,政策优越。但图中各市城市化的动力因素不同,强度存在差异。 1.B2.A下图为我国某省

    26、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1)该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外部条件是()A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B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期积累的结果C珠江三角洲地区平坦的地形D本区人口众多、农业发达(2)该省北部城市化水平比南部低,其主要原因是()北部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矿产资源短缺,能源匮乏南部经济发展快少数民族聚居,开发较晚A BC D答案(1)A(2)C解析第(1)题,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的快速发展与政策、国际背景、优越的区位条件等有关,但选项中外部条件是A项。第(2)题,该省为广东省,北部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缓慢,城市化水平低。40分钟课

    27、时作业城市化过程包含了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等过程。下图示意我国四个省(市、自治区)2000年土地城市化质量的差异。读图完成12题。(注:城市用地人口密度等于城市人口除以城市用地面积;城市用地经济密度等于城市产业的GDP除以城市用地面积。)1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出关于四省(市、自治区)的结论正确的是()A内蒙古的城市化进程最合理B上海的城市化质量最高C重庆的城市化速度最快D贵州的滞后城市化程度最高2重庆城市用地人口密度大于上海,但城市用地经济密度却低于上海,与其相关的因素是()A地势起伏较大,经济发展相对落后B第一产业发达C城市用地较为完整D城市化水平较高答案1.B2.A解析第1题,上海城市用地

    28、经济密度最高,说明单位面积的经济产值最高,即土地的经济效益高,则上海的城市化质量最高。第2题,重庆城市用地人口密度大于上海,即单位面积的人口密度大,可能与重庆多山地、少平地有关;城市用地经济密度低说明单位面积的经济产值低,可能与其经济发展较落后有关。图甲是“我国产业对城市化的贡献率统计图”,图乙是“世界发达国家产业对城市化的贡献率统计图”。读图回答34题。3据图中信息判断()A第一产业对城市化没有贡献B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C新中国成立后第二、三产业对我国城市化贡献率差异逐步增大D“二战”后,第三产业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发达国家城市化的主要动力4与发达国家相比,图中信息无法反映我

    29、国城市化存在的问题是()A产业结构不合理 B城市空间分布不合理C单位产值能耗高 D城市环境污染较严重答案3.D4.B解析第3题,第一产业的发展,使农村劳动力过剩,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进而促进了城市化。从图中无法判断中国城市化起步的时间和水平的高低。据图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第二、三产业对我国城市化的贡献率差距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而“二战”后,第三产业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发达国家城市化的主要动力。第4题,我国第二产业对城市化的贡献大,而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对城市化的贡献大,说明我国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大,第三产业比重小,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大,说明单位产值能耗高;对城市化的贡献大,说明城市化是由工业带动的,环境污染较严重。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56题。5图中甲省城市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最大优势在于()A能源和矿产 B市场和腹地C


    注意事项

    本文(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五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同步备.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