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降水的原因分析.docx

    • 资源ID:15330346       资源大小:647.48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降水的原因分析.docx

    1、降水的原因分析影响降水、气温的因素和气候的特殊现象一、影响降水的因素降水形成条件影响因素降水多的原因降水少的原因1、充足的水汽海陆位置沿海水汽充足内陆水汽难以到达风向海洋吹来的风(夏季风)或陆地吹来的风经过海洋等较大的水面带来水汽陆地吹来的风(冬季风)山脉走向山脉走向与湿润气流方向平行,有利于水汽深入山脉走向与湿润气流方向垂直阻挡水汽深入地形类型平原地形有利于水汽深入盆地、谷地地形封闭,高原上地势高,水汽难以进入洋流暖流上空水汽充足寒流上空水汽少地面状况植被覆盖率高,水域面积大植被破坏严重,地表沙土为主2、空气降温过程气压带低压带控制空气上升降温,水汽容易凝结高压带控制空气下沉升温,水汽不易凝

    2、结风带西风带低纬吹向高纬水汽容易凝结信风带、极地东风带高纬吹向低纬水汽不易凝结天气系统气旋、锋面空气上升反气旋空气下沉地形类型山地迎风坡空气上升山地背风坡空气下沉下垫面状况暖湿气流遇到冷地面(海面)、寒暖流交汇、暖流遇到冷海面(多雾)3、凝结核城市雨岛举例:(1)我国部分地区冬雨成因:我国台湾东北部冬雨日数特别多(月降雨日数可多达2325天以上),原因是南下冷空气,经我国沿海水域时携带大量水汽,至台湾北部后,受到高山阻挡,形成停滞的冷锋,迫使暖湿空气上升,形成降水云带,致使台湾北部沿海一带冬雨连绵。贵州冬季多雨是由于来自北方的冷气团遇云贵高原地形阻挡而形成准静止锋,使降雨带徘徊于贵阳和昆明之间

    3、所致。(2)我国海南岛、台湾岛西侧的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一般应为1 5002 000mm),主要原因是位于夏季东南风的背风一侧。(3)北美洲西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年降水量多达2 000mm以上(一般为8001 000mm);而地中海气候也可达1 0001 500mm(一般为3001 000mm)。原因是来自海洋的暖湿西风受沿岸山脉的急剧抬升,进而带来大量降水。(4)印度乞拉朋齐平均降雨量高达10 866mm。原因来自孟加拉湾的西南湿润气流受山脉的抬升作用强烈上升,使水汽凝结,成云致雨。由于这股湿润空气“源远流长”,不断流入,大多被巍巍的高山阻挡在山的南部,这就是乞拉朋齐成为

    4、“世界雨极”的原因。二、影响气温的因素影响因素气温高的原因气温低的原因太阳辐射纬度低、太阳高度大,晴天多,日照时间长纬度高、太阳高度小,阴天多,日照时间短气压带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光照强低压带控制阴天多,云层厚削弱作用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的陆地、冬季的海洋冬季的陆地、夏季的海洋地形谷地、低地、盆地,热量不易散失山地、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保温作用弱坡向向阳坡、冷空气的背风坡背阳坡、冷空气的迎风坡反射率反射率低,吸收热量多反射率越高,吸收热量越少(新雪最高)风向受低纬吹向高纬的暖空气影响(北半球偏南风,南半球偏北风),夏季风受高纬吹向低纬的冷空气影响(北半球偏北风,南半球偏南风)冬季风

    5、洋流沿岸暖流经过沿岸寒流经过气温日较差: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山谷山峰,晴天阴天,低纬高纬,裸地植被覆盖地气温年较差: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高纬度低纬度,平原高原举例:(1)昆明(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四季如春,原因是昆明海拔较高,并且夏季南北纵列的横断山脉有利于西南风的深入,使得降水日数特别多,因而凉爽。冬季昆明由于纬度较低又位于昆明准静止锋南侧,受北方冷气流影响小,所以温暖。(2)南亚印度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的原因。主要原因是北方南下的冬季风受到青藏高原阻挡,所以冬半年受北方冷气流影响很小,冬春季节该地区成为全球同纬度气温最高的地区之一; 最热月是5月上旬至6月上旬的原因:5月上旬至6月上旬

    6、为旱季末,持续的干旱加上太阳辐射的不断增强导致气温不断升高,到雨季的来临才缓解。(3)为什么世界最热的地方不在赤道上而在北纬2030度的撒哈拉沙漠?赤道地区虽地处热带,全年高温,但因其终年受赤道低气压的影响,云层较厚,降水丰沛,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而撒哈拉沙漠地处热带地区,全年受到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云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故气温较赤道地区高三、气候特殊现象及成因分析(一)、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1.四处特殊热带雨林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巴西高原东南沿海、中美洲的东北部。远离赤道(南北纬10以外),但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坡地带,附近海域有暖

    7、流流经,再加上地形抬升多地形雨,从而发育了热带雨林气候。2.南美洲西南端巴塔哥尼亚高原上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虽然东、西距海较近,并处于西风带内,但该地处于安第斯山脉东侧的背风地带,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因此形成干旱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3.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处赤道附近应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应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南北两侧。东非高原虽然地处赤道附近,但因这里地势较高,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状况,形成了气候凉爽、降水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4、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智利火地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地区,受到西风的影响,终年有暖湿空气从海洋面上吹来,形成温和多雨

    8、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二)、形成原因的特殊性1.澳大利亚北部的热带草原气候。由于处在亚洲热带季风环流范围内,气候特点的形成深受南亚季风的影响。夏季盛行西北季风,风从赤道附近的洋面吹向澳大利亚北部,给该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降水量在1 000mm左右,形成炎热多雨的湿季。冬季盛行东南季风,由于是从澳大利亚内部吹向赤道附近的离岸风,因此降水少为旱季。 2.澳大利亚和非洲南部亚热带草原气候。地处南纬3040,其形成与地中海气候类型相同。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南移控制该地区,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形成炎热干燥的干季;冬季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西风随之北移控制该地区,在海洋上吹来的西风影响下,形成温暖湿润的湿季。

    9、3.澳大利亚东部亚热带草原气候。地处大分水岭西侧,东南信风的背风地带,形成降水的雨影区,与东侧相比降水明显减少,年降水1 000mm左右,形成亚热带草原气候。(三)分布范围异常1.南美西侧秘鲁沿岸的热带沙漠气候,直抵赤道,呈狭长分布主要原因是受秘鲁寒流的降温减湿和安第斯山脉对东部气流阻挡的影响。2.亚热带季风气候在朝鲜半岛和日本群岛分布界限偏北(图9),主要原因是海水比热大,最冷月月均温0等温线在海洋中更偏北(偏向高纬)的缘故。 3、南、北美洲西岸、澳大利亚东岸气候类型南北狭长分布的原因。受高大山地的阻挡。(四)、各大洲气候异常现象例举亚洲:1、东京北京乌兰巴托气候特征的主要不同及原因。不同:

    10、降水越来越少,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越来越大,大陆性越来越强。主要原因:距海远近不同。2、日本东部多雨西部多雪的原因。东部位于夏季风的迎风侧,冬季风的背风侧,夏季降水较多。西部位于冬季风的迎风侧,夏季风的背风侧,冬季降水较多。3、北回归线附近的埃及(阿斯旺)、南亚(达卡)、中国(广州)气候特征的不同及原因。类型的不同:分别为热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原因:主要是大气环流的不同。阿斯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离陆信风的控制;南亚,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变化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热带季风(或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多,冬季受东北季风的影响降水少)。广州受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形成的亚热带

    11、季风的影响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南亚与广州:冬季气温达卡高于广州。原因:受喜马拉雅山等的影响,达卡基本不受寒冷的西伯利亚寒流的影响。(广州受寒潮的影响大。或者说达卡由于北面高山的屏障,温度较高)4、江南丘陵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绿洲的原因。位于最大的大陆、面向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差异明显,形成亚热季风气候,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受台风的影响多,台风带来丰沛的降水。5、中亚气候干旱的原因、水汽来源。(深居大陆内部。北冰洋和大西洋)6、塔尔沙漠的形成原因西南季风不易到达,降水稀水; 原始森林遭破坏。7、北半球寒极的成因。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小,昼短,太阳辐射弱;处于东西伯利亚山地,海拔高;盆(谷

    12、)地地形,开口向北冰洋,有利于来自北冰洋的冷空气的堆积;强冷高压的控制;深居大陆内部等。8温带大陆性气候在欧亚大陆分布最广的原因?亚欧大陆东西所跨过的经度范围最广,地形较复杂,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水汽较难进入大陆内部,降水较少,且亚欧大陆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故亚欧大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南美洲1、南美洲温带地区东西两岸气候不同的原因。(巴塔哥尼亚沙漠的成因)分处安第斯山脉两侧、中纬西风带,大陆东岸位于背风坡,且沿岸有寒流经过形成温带沙漠气候;大陆西岸处于迎风坡,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2、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的成因、位置:赤道附近有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面积广大。气压带:亚马孙平原常年受赤道低

    13、气压带控制,对流旺盛,降水丰沛。地形、洋流:亚马孙平原北、西、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沿岸又有暖流经过,利于暖湿气流的进入和抬升。3秘鲁沿岸沙漠的成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处于信风带的背风坡;沿岸有秘鲁寒流。(安第斯山限制了其东西扩展)北美洲和中美洲1、地形对北美洲气候的影响(1)北美中部为平原,南北畅通,冬季来处北方的冷空气可能长驱南下,夏季来自南方的暖气可能长驱北方,从而使北美的气温年较差增大,加剧了北美气候的大陆性特点。(2)北美西部有高大的山脉阻挡,太平洋水汽不容易向东深入,东部的低缓的山地与高原对来自大西洋的水汽没有阻拦,因此北美的降水主要来自大西洋,年降水量自东向西

    14、递减,到太平洋沿岸有所增加。2、墨西哥高原、古巴岛的热带草原气候。 成因:夏季由于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受东北信风的控制,降水多。冬季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受副高控制,少雨。非洲:1、赤道地区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海拔高,温度较低,空气的对流运动弱,降水较少。2、撒哈拉沙漠成为最大沙漠的原因:副热带地区大陆内部和西岸的陆地面积广(亚欧大陆与非洲北部相连)。、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离陆信风的影响。、西岸加那利寒流的影响。、单一平坦的地形(低矮的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阻挡。撒哈拉沙漠南扩的原因:(荒漠化严重的原因,与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相似)多大风(东北信风),气候干旱、降水较少且变率大、植被稀疏

    15、、沙质土、土质疏松;过垦、过牧、过樵等过度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口增长快,素质低。3、索马里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成因:受东北信风带的控制,风向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受离岸寒流(西南季风使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底层海水上泛成为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4、几内亚湾北侧的热带雨林气候。成因: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大洋洲:1、澳大利亚气候呈半环状的原因:北部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影响,降水季节性变化。热带草原气候东部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且受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的影响,降水丰富,低纬度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背风坡降水减少,草原向沙漠过

    16、渡。西风带控制区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向内陆过渡为草原、沙漠,草原景观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又属亚热带草原气候)。西部常年受副高影响,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气候。2、澳大利亚沙漠气候面积大的原因。南回归线从大陆中部穿过,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的范围大;西岸有西澳大利亚寒流的降温减湿;东部山地阻挡了太平洋暖湿气流的进入,处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欧洲:1、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大的原因。纬度位置: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3560之间,属温带气候海陆分布:西临大西洋,大陆轮廓曲折,使海洋影响深入内陆地形:中部为平原,山脉东西走向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洋流

    17、: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对沿岸地区起到增温增湿作用大气环流:处于西风带,多锋面、气旋2.小亚细亚半岛的两侧为地中海气候,但中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成因:小亚细亚半岛的两侧海拔低,中间为安纳托利亚高原。由于地势高,离海洋远,成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与小亚细亚半岛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相似的是伊比利亚半岛中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别在于伊比利亚离海洋较近)。3.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 成因:受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洋流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4、欧洲南部的地中海气候最典型的原因地中海气候的成因是由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在地中海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中海水温

    18、相比陆地低从而形成高压,加大了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势力,冬季地中海的水温又相对较高,形成低压,吸引西风,又使西风的势力大大加强 南极洲:1、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洲的原因。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洲(而非北极地区)的原因: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小,极夜期长;海拔高,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巨厚冰层,加剧了寒冷程度,并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强;沿岸地区是寒流;西风势力强,阻断了高低纬热量的交换;冷高压势力强。(五)、中国气候的特殊性例举1中国气候特点和成因?(1)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冬季,我国是世界同纬度上最冷的地方;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又是世界同纬度上除沙漠地区以外最暖热的地方。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

    19、气温年较差比世界同纬度地区偏大。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也都较大。这些都说明我国的季风气温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点。(2)雨热同期:夏季,我国除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温,而且比世界同纬度的许多地区气温偏高。夏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使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多,雨热同期。(3)气候复杂多样:我国既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又有我种多样的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2中国东北、华北地区春旱的原因?春季气温开始回升,地温上升,蒸发旺盛,但此时雨季还未到来。3中国东北地区气候特点和原因?(1)特点: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暖、湿且短;降水适中,自东南

    20、向西北减少。(2)原因:纬度位置的影响,纬度较高,冬半年昼短夜长,获得的热量少; 靠近冬季风的源地; 处于北冰洋寒冷气流南下的通道,深受寒冷气流的影响; 地势西高东低,冬季寒冷气流来自西北地区,冷空气从高而下,加剧寒冷。4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和伏旱的成因?(江淮准静止锋)梅雨的成因:6月初至7月初,副热带高压脊第一次北跳,脊线在2025N,雨带停留在长江淮河地区。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为该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汽。伏旱的成因:三伏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气流下沉,气候炎热干旱。5台风的成因?产生台风的条件,主要有三个:一是比较高的温度;二是充沛的水汽;三是南北两半球信风相遇的激荡处。下

    21、层的空气受热后,就会往上升。由于低纬度海洋上的空气温度高、湿度大,如果某地区正好是南北两半球信风相遇而且发生了激荡,那么这个激荡地区将引起大量空气上升,上升气流在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偏转力下,在北半球风向是以反时针方向旋转,这也就是台风形成前的预兆。当上升气流中的水汽冷却凝结成水滴时,要放出热量,又助长了低层空气不断上升,使空气旋转得更加猛烈,这就形成了台风。什么地方能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呢?只有在热带的海洋上。那里气温非常高,又是地球上水汽最丰富的地方。据统计,产生台风的海洋,主要有菲律宾以东的海洋、我国南海、西印度群岛以及澳洲东海岸等。这些地方海水温度比较高,也是南北两半球信风相遇的区域,因此台

    22、风就很容易产生。6西南地区西南季风的成因?受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时,风带北移,东南信风带北移偏转为西南季风,影响到我国的西南地区。7江淮准静止锋、华南准静止锋、昆明准静止锋的成因?准静止锋天气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云系发展在锋上,有明显的降水。例如,我国华南、江淮地区的准静止锋,大多是由于冷锋减弱演变而成,天气和冷锋相似,只是锋面坡度更小,云区、降水区更为宽广,其降水区并不限于锋线地区,可延伸到锋面后很大的范围内,降水强度比较小,为连续性降水。由于准静止锋移动缓慢,并常常来回摆动,使阴雨天气持续时间长达10天至半个月,甚至一个月以上,清明时节雨纷纷就是江南地区这种天气的写照。这种阴雨天气

    23、,直至该准静止锋转为冷锋或暖锋移出该地区或锋消失以后,天气才能转睛。初夏时,如果暖气团湿度增大,低层升温,气层可能呈现不稳定状态,锋上也可能形成积雨云和雷阵雨天气;另一类是主要云系发展在锋下,并无明显降水的准静止锋,例如昆明准静止锋,它是南下冷空气为山所阻而呈静止状态,锋上暖空气干燥而且滑升缓慢,产生不了大规模云系和降水,而锋下的冷空气沿山坡滑升和湍流混合作用,在锋下可形成不太厚的雨层云,并常伴有连续性降水。我国准静止锋主要出现在华南、西南和天山北侧,出现时间多在冬半年,对这些地区及其附近天气的影响很大。8海南岛气候东西差异的原因?主要受地形的影响。东侧位于山地的迎风坡一侧,受地形的抬升作用,

    24、降雨较多;西侧位于山地的背风坡一侧,气流下沉,降雨较少。9长白山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地区成为湿润区的原因?纬度较高,蒸发小,冬季有积雪,融化时可补充水量,故较湿润。10天山北坡、阿尔泰山南坡成半干旱区?处于开口向西的槽状地形,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的水汽到达天山北坡和阿尔泰山南坡后,受地形的抬升作用,多地形雨,故成为半干旱区。11西藏东南部降水多的原因?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位置,故降水较多。12台湾火烧寮降水多的原因?台湾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火烧寮位于南北绵延的台湾岛山脉的基隆南面、基隆河发源地的迎风高地上,受地形的影响,成为我国降雨最多的地方。13青藏高原气候特点、成因?青藏高原地区形成高山

    25、气候,气候特点是高寒。成因:平均海拔为4000米以上,海拔高,受气温的直减率的影响,故气温低。 地势高,夏季风难以影响此地,降水少。14东部季风区雨带移动的时间和影响的地区?45月雨带控制在华南地区;5月下旬7月上旬雨带控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雨带控制在华北、东北地区。15西北地区成为干旱区的原因?地处我国内陆,距海远,水汽难以到达。16四川盆地冬暖夏凉、冬季比同纬度地区高温的原因?受盆地地形的影响。四川盆地北面有东西走向的高大山脉秦岭、大巴山地,阻挡了冷空气的南下,故冬季气温较同纬地区高;17三大火炉(重庆武汉南京)的成因?夏季处于副高的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气流,且盆地地形不利于散热,故成

    26、为我国的三大火炉。18海南夏季不是全国最热的地区的原因?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云层较厚,降雨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气温不会太高。在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在30oN左右,气流下沉增温,降水少,该地区气温反而更高。19吐鲁番盆地夏季最热的原因?这主要是因为吐鲁番盆地深居内陆,且地势低,地形的屏障作用强,气流下沉增温所致。20漠河冬季全国最冷的地区的原因?地处53oN我国的最北端,冬季昼最短夜最长,获得的太阳辐射量最少,且处于西伯利亚西北季风寒冷气团的首当其冲位置,故成为我国冬季最冷的地区。21青藏高原夏季最冷的原因?地势高,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获得的地面辐射少,故成为我

    27、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四、典型例题1、读图,回答89题。8图示地区主要属于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9导致该地区气候类型与同纬度主导气候类型不同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 B洋流 C地形 D大气环流2、表1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读表回答7-9题。 7表中四地位置,可能的是A. 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 B. 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C. 大兴安岭西侧 D. 西经130度附近8 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C.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 D.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9下列关于、两地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

    28、是A.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转换 B.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 地较地更容易发生旱灾 D. 地较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3、36.(30 分)图11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表2为图11 中甲、乙两城市的气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2)简述“雪带”(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原因。(8分)(原因类)【答案】分布在湖的东、南岸。五大湖地区冬季多西风和西北风;冷空气经过湖面时,增温增湿;经过湖面后,暖空气上升,水汽凝结形成降雪,出现雪带。4、(30分)读图6,完成下列问题(2)分析海陆分布与地形对甲、乙两地气候形成的影响(12分)答案:甲地: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季节分配均匀,气

    29、温年较差小,西临大西洋,盛行西风,山脉走向与海岸平行,迎风坡,暖流经过乙地: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相对少,集中在夏季,年较差较大背风坡,海域面积小,海洋水汽较少36.(30分)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主要的铁矿石生产国和出口国。图1为澳大利亚部分区域示意图,图2为该国铁矿石出口国家和地区的构成图,图3为图1中三地的气候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2)说明、两地的多雨季节并分析其成因。(10分)答案:地夏季降水集中;地冬季降水集中。 地夏季从亚洲吹来的东北季风越过赤道后转向为西北季风;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为其带来降水。地冬季来自海洋的西风为其带来降水。8广东省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附近,与世界同纬度大陆西岸相比

    30、,广东A夏季温度高、降水多B冬季温度低、降水少C冬季温度低、夏季降水多D夏季温度高、冬季降水少9造成广东省上述特征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因素B太阳辐射C季风影响D洋流影响10对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地形 C季风活动 D陆上水域分布降水变率是指各年降水量的距平数(距平数为当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之比的百分数,降水变率大表示降水不稳定。读“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变率图”,完成下列各题。11图中显示我国降水变率最大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C西北地区D华南地区12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变率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 B洋流影响C地形影响 D季风环流降水强度指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图为19612010年我国降水强度年际变化趋势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3对我国东南部降水强度年际变化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B纬度位


    注意事项

    本文(降水的原因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