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全国气象灾情收集上报技术规范.docx

    • 资源ID:15318401       资源大小:20.7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全国气象灾情收集上报技术规范.docx

    1、全国气象灾情收集上报技术规范附件3全国气象灾情收集上报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一、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各级气象部门的月、年和历史灾情(灾情普查)收集上报。二、灾害类别气象灾害是指由气象原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给人类和社会经济造成损失的灾害现象。本规范将气象灾害划分为17类。各类灾害所属常见灾害、地方别名以及灾害说明等见附表1。附表1 气象灾害类别的划分及说明类别编号气象灾害类别具体说明及包含的灾害01台风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超强台风02暴雨洪涝非台风(但包括台风外围云系影响)降雨灾害,包括暴雨、强降水、洪水、中小河流洪水、山洪、涝灾、融雪性洪水、渍涝、农田积涝、城市内涝03干旱包含

    2、春旱、夏旱、秋旱、冬旱、冬春旱、春夏旱、夏秋旱、秋冬旱、黑灾。其中牧区冬季发生的黑灾,实际上就是干旱灾害04大风雷雨大风、飑线均按大风类别填写,但台风、沙尘暴不属于大风灾害。05龙卷06冰雹07雷电08雪灾包含暴风雪、暴雪、雪(冰)崩和雪害、积雪、雪凇、吹雪、白灾等。09低温冷害零度以上的低温危害,包含春季倒春寒、夏季低温、秋季寒露风、冬季寒害、冷雨、湿雪等。10冻害零度以下的低温危害,包含冰冻、冻雨、冰凌、电线结冰、道路结冰、冰挂、雨凇、雾凇、混合凇、霜冻等。11沙尘暴包含浮尘、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黑风等12高温热浪13大雾14连阴雨也称为秋雨、秋绵雨。15地质灾害气象条件引发的滑坡、泥

    3、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16寒潮17森林草原火灾气象条件引发的森林火灾、草原火灾。18其它不属于1-16类的灾害均填写为其它类三、灾情上报字段及说明县级过程灾情上报字段共包含35项,分属:基本信息、灾情信息及附加信息等3类。各项字段名称、数据类型、单位及说明等参见附表2。附表2 气象灾情上报基本字段及属性类别序号类别名称字段序号字段名称数据类型单位缺省说明备注1基本信息1记录编号文本不可空主键2上报所在地行政编码文本不可空标准行政码3上报单位所在地名称文本不可空省市县4发生区域(地图选择)文本不可空地图中发生区域(点、线、区域、行政区等)5填报人文本不可空填报人姓名6联系电话文本不可空上报单位联

    4、系电话2灾情信息7灾害类别文本不可空参照附表18伴随灾害文本可以填写多个灾害主类(标准名称按附表1)9事件编号文本4位,前2位为年份,后两位为事件序号10灾害开始日期日期型不可空YYYY-MM-DD11灾害结束日期日期型YYYY-MM-DD12气象要素实况文本天气过程概述13气象条件致灾强度等级整型灾害强度指标14灾情强度等级整型灾情强度指标15预警发布情况描述文本发生灾害前发布的预警情况,包括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预警信号、警报,以及发布的手段和受众情况。16受灾人口整型人整数17死亡人口整型人整数18失踪人口整型人整数19受伤人口整型人整数20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整型人整数21倒塌房屋数整型

    5、间整数22直接经济损失 单精度万元保留2位小数23农作物受灾面积 单精度公顷保留1位小数24农作物成灾面积单精度公顷保留1位小数25农作物绝收面积单精度公顷保留1位小数26农业经济损失单精度万元保留2位小数27其它具体灾情文本除上述影响以外的其他影响描述,包括社会影响、农业影响、畜牧业影响、水利影响、林业影响、渔业影响、交通影响、电力影响、通讯影响等方面的灾情。3附加信息28图片29图片信息说明文本30视频31视频信息说明文本32音频33音频信息说明文本34数据来源文本灾情信息来源35备注文本填写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说明的内容四、灾情填报规范(一)总体要求及说明月、年和历史灾情(灾情普查)上报基本

    6、信息以灾害性天气过程为时间单元、以县为地域单元,按照附表2所列字段名称、数据类型及单位等规范填报。(二)基本信息字段1:“记录编号”是由系统自动产生的记录唯一性标识;字段2:“上报所在地编码”指上报单位所在地的标准行政码;字段3:“上报单位所在地名称”指上报单位所在的省、市、县;字段4:“发生区域(地图选择)”指地图中标注的发生区域(点、线、区域、行政区等);字段5:“填报人”指报送本次灾情的人员姓名;字段6:“联系电话”填写填报人的联系电话,如填写办公电话需包含区号;(三)灾情信息字段7:“灾害类别”参照附表1规范填写灾害名称;字段8:“伴随灾害”指本次灾害性天气过程中除主要致灾灾种以外的其

    7、他同时发生的灾害类别;字段9:“事件编号”由4位数字组成,如1501表示2015年某种灾害的第1次过程,前两位为年份后2位数,后两位为事件序号,10以下的序号前面加0,如果该事件为所属台风,直接按台风编号填写即可,事件编号由国家气候中心根据全国天气气候事件过程编写确定;字段10、字段11:“灾害开始日期”、“灾害结束日期”指本次灾害性天气过程发生的起止时间,两个时间可以相同,按年-月-日填报(如2018-02-08);字段12:“气象要素实况”填写本次灾害性天气过程的天气学指标;字段13、字段14:“气象条件致灾强度等级”、“灾情强度等级”根据国家气候中心制定的相关标准确定;字段15:“预警发

    8、布情况描述”指发生灾害前发布的预警情况,包括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预警信号、警报,以及发布的手段和受众情况;字段16:“受灾人口”指灾害过程中遭受影响的总人口情况,包括因灾致死、致伤、致病人口和因灾使生产、生活受到破坏以及家庭财产受到损害的人口;字段17:“死亡人口”指以气象灾害为直接原因导致死亡的人口数量(含非常住人口);字段18:“失踪人口”指以气象灾害为直接原因导致下落不明、暂时无法确认死亡的人口数量(含非常住人口);字段19:“受伤人口”指以气象灾害为直接原因导致的受伤人口数量(含非常住人口);字段20:“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指因受到灾害威胁、袭击,应对灾害期间离开其住所转移到其他地方

    9、的人口数量;字段21:“倒塌房屋数”指因灾导致房屋两面以上墙壁坍塌,或房顶坍塌,或房屋结构濒于崩溃、倒毁,必须进行拆除重建的房屋数量;字段22:“直接经济损失”指本次灾害造成的全社会各种直接经济损失的总和(但因灾停产、停运等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不统计在内)。字段23:“农作物受灾面积”指因灾减产1成(含1成)以上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反映农作物受到灾害影响的范围(如果同一地块的当季农作物多次受灾,只计算其中受灾最重的一次);字段24:“农作物成灾面积”指因灾减产3成(含3成)以上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字段25:“农作物绝收面积”指因灾减产8成(含8成)以上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反映农作物受灾的严重程度;字段

    10、26:“农业经济损失”指本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不包括牧业、林业、渔业损失);字段27:“其它具体灾情”指除以上影响以外的其它影响描述,包括社会影响、农业影响、畜牧业影响、水利影响、林业影响、渔业影响、交通影响、电力影响、通讯影响、地质灾害等方面的灾情;(四)附加信息字段28:“图片”指与本次灾害有关的灾情照片等图像信息;字段29:“图片信息说明”指照片中灾害事件的时间、地点及拍摄时间、人员等相关说明信息;字段30:“音频”指与本次灾害有关的灾情音频信息;字段31:“音频信息说明”指音频资料的录制时间、地点、录制人及相关说明等信息;字段32:“视频”指与本次灾害有关的灾情录像等视

    11、频信息;字段33:“视频信息说明”指视频资料的拍摄时间、地点、拍摄人及相关说明等信息。字段34:“数据来源”指本次灾情信息的来源;字段35:“备注”关于填报过程中需要说明或阐述的内容。五、常见问题处理规范(1)“灾害发生区域”字段的填写。当灾害在全县2/3以上地区发生时,可以填写全县范围或所有乡镇,否则按实际发生灾害的乡镇名称填写,或直接在填报系统中选择相关区域。 (2)“灾害类别”字段的填写。填写本次灾害性天气过程的灾害名称。如同时伴随其他类别灾害,则该字段填写最主要的致灾灾种名称。举例:一次灾害性天气过程中暴雨、雷电、大风、冰雹同时出现,并明确主要致灾灾种为暴雨,本记录“灾害类别”字段中则

    12、填“暴雨洪涝”,本记录中即填报暴雨造成的各项损失数据。如同时冰雹(或雷电、大风)也有具体灾情数据且不与暴雨灾情重复,则再以冰雹(或雷电、大风)为主灾填报另一记录,灾害名称填冰雹(或雷电、大风)。为避免重复统计,本次过程中凡有具体灾情、且能够单独成为一条记录的,其伴随灾害字段不再填其他伴随灾害。(3)“伴随灾害”字段的填写。本字段只填写灾害过程中除主灾之外的、但又没有具体灾情数据或文字信息的伴随灾害名称。举例:如(2)的例子中,雷电、大风、冰雹其中一项或几项均没有具体灾情数据或文本信息,则“伴随灾害”字段中填该项或该几项的名称,此字段可多填。(4)对于确实无法查清灾害性天气过程的起止日期而只有模

    13、糊时段的,该灾情记录的开始和结束日期根据该时段的起止日期来确定。如灾情记录中只有旬或月的,开始日期填写该旬或月的第一天,结束日期填写该旬或月的最后一天。如果模糊时段超过一个月,则结合气象资料认真核查灾害发生的大致时间,再以上述方法处理具体日期。举例:某灾害性天气过程的模糊时段为5月上中旬,则开始日期为5月1日,结束日期为5月20日。某年某地的春旱,通过查相关的降水资料确定3月中旬至5月下旬降水偏少,则春旱的开始日期为3月11日,结束日期为5月31日。(5)“气象要素实况”字段的填写。本字段填写灾害性天气过程中可以表达灾害程度的相关要素如降水、气温、风等的量值、极值等情况以及如积雪深度、冰雹直径

    14、、持续时间等相关信息。(6)对于省或地市掌握的多个市或多个县的合计灾情数据,应尽可能查明本次灾害发生的范围,确定具体县(市),在此基础上,调查、核实其中各县在本次灾害过程中的灾情数据,并从合计灾情数据中逐县分离。对剩余的灾情数据,则平均分配到其他各县,并在“备注”字段填报本记录为平均数据。(7)当灾情数据为多种灾害类型共同造成,且灾情数据无法细分至各灾种时,则将灾情数据填报至造成损失最大或影响最大的灾害类别中。(8)“农作物受灾面积”、“农作物成灾面积”和“农作物绝收面积”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农作物受灾面积”包含“农作物成灾面积”,“农作物成灾面积”包含“农作物绝收面积”。(9)“倒塌房屋”统计

    15、时不包括独立的厨房、牲畜棚等辅助用房、活动房、工棚、简易房和临时房屋。因灾倒塌的牧区帐篷,每顶按3间计算。(10)凡“灾情不祥”、“灾情无法统计”、“不计其数”等无法确定具体数值的描述,可在相应栏目中以文字说明填报。(11)对一些特殊的单位,如受灾人口出现“户”、倒塌或损坏房屋出现“幢”等,按1对3的关系换算。1户为3人,1幢房屋为3 间。(12) 凡地名或地名所属关系发生变化的,统一按最新的地名及所属关系进行填写。(13)凡带“多”或“余”等表述的灾情数值,直接记入数据。如经济损失20多万元、受灾人口1000余人,记为经济损失20万元、受灾人口1000人。(14)凡带不确定量值的数据 ,按折中数处理。如受灾人口数百人、受灾面积数千公顷,记为受灾人口500人、受灾面积5000公顷。


    注意事项

    本文(全国气象灾情收集上报技术规范.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