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单元测试题解析版最新学习文档.docx

    • 资源ID:15307431       资源大小:182.02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单元测试题解析版最新学习文档.docx

    1、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单元测试题解析版最新学习文档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

    2、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

    3、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1.可用于鉴别下列三种物质的一组试剂是()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

    4、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

    5、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银氨溶液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氯化铁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A B C D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

    6、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2.能证明苯酚具有弱酸性的实验是()A 加入浓溴水生成白色沉淀B 苯酚的水溶液中加 NaOH溶液,生成苯酚钠C 苯酚的浑浊液加热后

    7、变澄清D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后,溶液由澄清变浑浊3.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醛类的是()A (CH3)3COH B C CH3CH2OCHO D HCOOCH34.实验室制备乙酸丁酯的环境温度(反应温度)是115125,其它有关数据如下表,则以下关于实验室制备乙酸丁酯的叙述错误的是()A 相对价廉的乙酸与1丁醇的物质的量之比应大于1:1B 不用水浴加热是因为乙酸丁酯的沸点高于100C 从反应后混合物分离出粗品的方法:用Na2CO3溶液洗涤后分液D 由粗品制精品需要进行的一步操作:加吸水剂蒸馏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汽油和煤油B 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C

    8、 不慎将苯酚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稀NaOH溶液清洗D 用饱和溴水除去苯中的苯酚6.某学生为研究乙二酸(HOOCCOOH)的化学性质,进行如下实验:向盛有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滴入适量乙二酸饱和溶液,振荡,观察到试管中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由此可知,乙二酸具有()A 氧化性 B 还原性 C 酸性 D 碱性7.下列反应中,不可能在有机物中引入羧基的是()A 卤代烃的水解 B 有机物RCN在酸性条件下水解C 醛的氧化 D 烯烃的氧化8.化合物丙可由如下反应得到:丙的结构简式不可能是()A CH3CH(CH2Br)2 B (CH3)2C Br CH2BrC C2H5CH Br CH2Br D

    9、 CH3(CH Br)2CH39.已知乙酸中的氧都是18O,则乙酸和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体系中含有18O的物质是()A 只有乙酸 B 只有乙酸乙酯C 乙酸、乙酸乙酯、水 D 乙酸乙酯、乙醇、水10.关于乙酸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B 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它是纯净物C 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D 乙酸分子里有四个氢原子,所以不是一元酸11.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都错误的是()A 焦炭在高温下与CO2作用生成CO,可用于高炉炼铁B 醋酸的酸性强于碳酸,可用醋浸泡鸡蛋以软化富含碳酸钙的鸡蛋壳C 常温下苯是稳定的饱和烃,可用于

    10、萃取苯酚水溶液中的少量三溴苯酚D 氧化铝的熔点很高,电解熔融氧化铝时需加入冰晶石以降低熔融温度12.下列有机物中属于醇的是()13.下列物质混合时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是()A 二氧化碳与苯酚钠溶液B 乙酸钠溶液与硫酸氢钠溶液C 苯酚溶液与氯化铁溶液D 氢氧化铜悬浊液与甲酸溶液1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B 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乙酸完全燃烧时所需氧气的质量相等C 纤维素乙酸酯、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都能水解D 葡萄糖和蔗糖都含有【C】H、O三种元素,但不是同系物15.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RCOOR+NaOHRCOONa+ROH),该反应属于()A 消去反应 B

    11、 加成反应 C 聚合反应 D 取代反应二、填空题 16.现有:ACH3OH B(CH3)3CCH2OH C(CH3)3COH D(CH3)2CHOH EC6H5CH2OH五种有机物(1)能氧化成醛的是(2)不能消去成烯的是(3)能氧化成酮的是(4)E与甲酸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是17.已知下列信息:.在一定条件下甲苯可与Br2发生反应,生成邻溴甲苯与对溴甲苯;.C6H5SO3H可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苯:C6H5SO3HH2OC6H6H2SO4欲以甲苯为原料合成邻溴甲苯,设计的合成路线如下:根据以上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1)设计步骤的目的是_。(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18.饱和一元醛通式:,官

    12、能团或。19.(1)苯酚的俗名是,苯酚沾在皮肤上,用洗涤;(2)福尔马林是的水溶液;(3)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可用进行洗涤20.醇和酚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醇和酚的概念和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物质属于醇类的是;(2)司机酒后驾车时可检测他呼出的气体,所利用的化学反应如下:2CrO3(红色)+3C2H5OH+3H2SO4Cr2(SO4)3(绿色)+3CH3CHO+6H2O被检测的气体成分是,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还原剂是。三、实验题 21.如图中硬质试管A中放入干燥洁净的细铜丝,烧杯中放入温水,试管B中放入甲醇,右方试管C中放入冷水,向B中不断鼓入空气,使甲醇蒸气和空气通过

    13、加热到红热程度的铜丝。(1)撤去A处酒精灯后铜丝仍然能保持红热的原因是;(2)反应后将试管C中的液体冷却,取出少量,加入到新制的Cu(OH)2悬浊液中,加热到沸腾可观察到现象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2.苯甲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有机化学中通过酯化反应原理,可以进行苯甲酸甲酯的合成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实验装置如下所示:实验一:制取苯甲酸甲酯在大试管中加入15g苯甲酸和一定量的甲醇,边振荡边缓慢加入一定量浓硫酸,按图A连接仪器并实验。(1)苯甲酸与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中学实验室中制取乙酸乙酯时为了提高酯的产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实验二:提纯苯甲酸甲酯该实验要先利用图B装置把图A中

    14、制备的苯甲酸甲酯水洗提纯,再利用图C装置进行蒸馏提纯(3)用图B装置进行水洗提纯时,B装置中固体Na2CO3作用是;(4)用图C装置进行蒸馏提纯时,当温度计显示时,可用锥形瓶收集苯甲酸甲酯。四、推断题 23.由丁炔二醇可以制备1,3丁二烯。请根据下面的合成路线图填空:(1)写出各反应的反应条件及试剂名称:X_;Y_;Z_。(2)写出A、B的结构简式:A_;B_。24.有机物A为茉莉香型香料(1)A分子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2)C的分子结构可表示为如图1(其中R代表烃基)A分子结构中只有一个甲基,A的结构简式是;(3)B不能发生的反应是(填编号);a氧化反应 b加成反应 c取代反应 d水解反应

    15、(4)在浓硫酸存在下,B与乙醇共热生成化合物C13H16O2的化学方程式是;(5)在催化剂作用下,B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合物的化学方程式是;五、计算题 25.两种饱和一元脂肪醛的混合物,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1。取4.08 g混合物与足量银氨溶液共热,生成银21.6 g。试通过计算判断这两种醛是什么醛,并求它们各自的物质的量。26.已知NH4+与甲醛(HCHO)在水溶液中有如下反应:4NH4+6HCHO(CH2)6N44H+6H2O,实验室中有一瓶脱落标签的铵盐,取2.0g样品溶于水,加入足量的HCHO溶液配成100mL溶液,取出10mL,加入0.1mol/L的NaOH溶液,当加入25mL时,溶

    16、液恰好呈中性,求铵盐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水杨醛中含有酚羟基和醛基,所以能和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能和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能和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茉莉醛中含有碳碳双键和醛基,所以能和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香豆素3羧酸中含有碳碳双键、羧基和酯基,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褪色,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现象不明显,所以可用于鉴别下列三种物质的一组试剂是,故选A。2.【答案】D【解析】A苯酚与浓溴水反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2,4,6三溴苯酚,与苯酚酸性无关,故A错误;B苯酚的水溶液中加NaOH溶液,生成苯酚钠,只能说明苯酚溶液呈酸性,故B错误;C苯酚的浑

    17、浊液加热后变澄清,说明温度升高苯酚溶解度增大,但是不能说明苯酚的酸性强弱,故D错误;D碳酸是弱酸,与苯酚钠溶液反应生成苯酚,说明苯酚酸性比碳酸弱,故D正确。3.【答案】B【解析】A.(CH3)3COH,官能团为羟基,属于醇类,故A错误;B.分子中含有烃基和醛基,属于醛类,故B正确;C.CH3CH2OCHO,分子中含有醛基,但是与醛基相连的不是烃基,该有机物为酯类,故C错误;D.分子中含有醛基,但是与醛基相连的不是烃基,该有机物为甲酸甲酯,不属于醛类,故D错误。4.【答案】B【解析】A增加乙酸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会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生成更多的乙酸丁酯,故A正确;B实验室制备乙酸丁酯的环境温度

    18、(反应温度)是115125C,而水浴的温度为100C,故B错误;C反应后混合物中含有乙酸、乙醇、乙酸乙酯,乙酸可以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乙酸钠的水溶液,乙醇能溶于水,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中的溶解度极小,不溶于水,所以用Na2CO3溶液洗涤后分液可得乙酸乙酯粗品,故C正确;D粗品中含有水,可加吸水剂除去水然后再蒸馏,故D正确。5.【答案】B【解析】A、汽油与煤油互溶不分层,无法进行分液,故A错误;B、蒸馏时,用温度计测量蒸汽的温度,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故B正确;C、氢氧化钠碱性、腐蚀性太强,可用稀苏打溶液清洗,故C错误;D、生成的三溴苯酚会溶解在苯中,应先加氢氧化钠和苯酚反应生成苯酚钠

    19、,蒸馏除去苯,再在剩下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的混合液,最后静置分液将苯酚分离出来,故D错误。6.【答案】B【解析】根据高锰酸钾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说明高锰酸钾被还原剂还原,所以草酸具有还原性,虽然草酸具有酸性,但从实验现象无法得到,故选B。7.【答案】A【解析】卤代烃水解引入了羟基,RCN水解生成RCOOH,RCHO被氧化生成RCOOH,烯烃如RCH=CHR被氧化后可以生成RCOOH。8.【答案】A【解析】甲物质应属醇类由甲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由烯烃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饱和溴代烷解决本题的关键是首先判断甲的可能有的结构简式,由甲的分子式可推出以下几种:CH3CH2CH2CH

    20、2OH ,CH3CH2CH(OH)CH3,CH3CH(CH3)CH2OH,(CH3)3COH以上四种醇发生消去反应得到的烯分别是:CH3CH2CH=CH2CH3CH=CHCH3与生成,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可得到:(CH3)2CBrCH2Br、C2H5CHBrCH2Br、CH3(CHBr)2CH3,不可能生成CH3CH(CH2Br)2,故选A。9.【答案】C【解析】乙酸分子中的氧都是18O,乙醇分子中的氧都是16O,二者在浓H2SO4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18O18OH+H16OCH2CH3CH3C18O16OCH2CH3+H218O;根据反应分析,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含有1

    21、8O的物质有CH3C18O18OH、CH3C18O16OCH2CH3、H218O三种物质,故选C。10.【答案】D【解析】A、由于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故A正确;B、由于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为一种物质,它属于纯净物,故B正确;C、由于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故C正确D、由于乙酸分子中含有一个羧酸,能够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属于一元酸,故D错误。11.【答案】C【解析】A焦炭在高温下与CO2作用生成CO,高炉炼铁利用了CO的还原性,故A正确;B强酸反应制弱酸,醋酸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醋酸钙,故B正确;C苯环虽然很稳定,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够发生双键的加成反应,是不饱和烃,故

    22、C错误;D氧化铝的熔点很高,加入冰晶石能降低氧化铝的熔点,故D正确。12.【答案】B13.【答案】B【解析】A二氧化碳与苯酚钠溶液反应生成苯酚,常温下苯酚溶解度不大,溶液变浑浊,故A不选;B乙酸钠溶液与硫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乙酸,无明显显现,故B选;C苯酚溶液与氯化铁溶液显紫色,故C不选;D氢氧化铜与甲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蓝色沉淀逐渐溶解,故D不选。14.【答案】B【解析】A、天然气、煤道坑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故A正确;B、乙醇分子式为C2H6O,其(x+)=2+1.50.5=3,即1mol乙醇完全燃烧消耗氧气3mol,乙酸分子式为C2H4O2,其(x+)=2+11=2,即1m

    23、ol乙酸完全燃烧消耗氧气2mol,所以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乙酸,乙醇消耗氧气多,故B错误;C、纤维素乙酸酯、油脂属于酯,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可以水解,蛋白质都能在一定条件下水解为多肽,最终水解为氨基酸,故C正确;D、葡萄糖属于单糖,分子式为C6H12O6,蔗糖属于糖类中的二糖,分子式为C12H22O11,二者组成通式不同,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故D正确。15.【答案】D【解析】酯在碱性条件的水解可看作酯中CO单键断开,RCO结合水中的OH,OR结合水中的H,水解生成羧酸和醇,其实质为取代反应,生成的RCOOH再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促使水解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故选D。16.【答案】(1)ABE

    24、(2)ABE(3)(4)甲酸苯甲酯【解析】ACH3OH,能够被氧化成甲醛,不能够发生消去反应;B(CH3)3CCH2OH,与羟基邻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够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能够被氧化成醛;C(CH3)3COH,与羟基邻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能够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不能够被氧化成酮;D(CH3)2CHOH,不能够反应失去反应;能够被氧化成酮;EC6H5CH2OH,苯甲醇能够被氧化成苯甲醛;不能够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1)能氧化成醛的有:ABE;(2)不能消去成烯的是:ABE;(3)能氧化成酮的是:D;(4)苯甲醇与甲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甲酸苯甲酯。17.【答案】(1)在CH3的对位引入S

    25、O3H,防止在这个位置上引入溴原子而生成副产物对溴甲苯【解析】合成的最终结果为仅在甲基的邻位引入了一个溴原子。根据信息,如果让甲苯与溴直接反应,将生成邻溴甲苯与对溴甲苯,而对溴甲苯并不是我们需要的产物。为使之不生成对溴甲苯,利用题给信息,可让甲苯与浓硫酸先发生反应,在甲基对位引入一个SO3H,从而把甲基的对位占据,下一步与溴反应时溴原子只能取代甲基邻位上的一个H原子,最后根据信息将SO3H去掉即可。18.【答案】CnH2nO CHO OHC【解析】由醛基和烷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为饱和一元醛,饱和一元醛通式为:CnH2nO,其官能团为醛基:CHO 或OHC。19.【答案】(1)石炭酸 酒精 (2

    26、)甲醛 (3)稀硝酸【解析】(1)苯酚的俗名是石炭酸,是一种有毒物质,苯酚沾在皮肤上,应该立刻用酒精洗去,因为它易溶于酒精;(2)甲醛的水溶液具有防腐作用,被称为福尔马林;(3)稀硝酸能溶解银单质,所以实验室常用稀硝酸来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20.【答案】(1) (2)C2H5OH CrO3C2H5OH【解析】(1)分子中含有跟链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结合的羟基的化合物叫做醇,苯环上的氢被羟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属酚类;属于醇,属于酚;(2)由题意知,被检测的物质是乙醇;该反应2CrO3(红色)+3C2H5OH+3H2SO4=Cr2(SO4)3(绿色)+3CH3CHO+6H2O中,元素的化合价变

    27、化如下:CrO3Cr2(SO4)3,Cr元素由+6价+3价,得电子化合价降低,CrO3是氧化剂;C2H5OHCH3CHO,C元素由2价1价,失电子化合价升高,乙醇是还原剂。21.【答案】(1)因为2CH3OH+O22HCHO+2H2O是一个放热反应,能维持反应所需温度(2)有红色沉淀生成 HCHO+4Cu(OH)2 CO2+2Cu2O+5H2O【解析】(1)醇的氧化反应:2CH3OH+O22HCHO+2H2O是一个放热反应,能维持反应所需温度,所以不加热的铜丝仍保持红热;(2)生成的甲醛易溶于水,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亚铜红色沉淀,方程式为:HCHO+4Cu(OH)2CO2+

    28、2Cu2O+5H2O。23.【答案】(1)Ni作催化剂、H2、加热浓氢溴酸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2)CH2BrCH2CH2CH2Br【解析】烯烃可以由醇脱水或卤代烃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制得。饱和一元醇脱水可得到只有一个双键的单烯烃,若制取二烯烃,则应用二元醇脱水制得。涉及到的各步反应为【解析】由C的分子式及其结构特点,可知C中R基团为CH2CH3,由转化关系可知,A发生氧化反应生成B,B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则A为,B为(1)A为,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醛基;(2)由上述分析可知,A的结构简式是;(3)B为,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含有羧基,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29、,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选:D;25.【答案】甲醛和丙醛,物质的量分别是002 mol和0.06 mol【解析】混合醛的物质的量4.08 g51 gmol10.08 mol,生成银的物质的量21.6 g108 gmol10.2 mol0.08 mol2,由此可知:混合物中必含有甲醛。设甲醛的物质的量为x,另一种醛A的物质的量为y。MA58 gmol1根据题意,醛A应符合通式CnH2nO:12n2n1658,n3,所以A为丙醛。综上可知,这两种醛是甲醛和丙醛,物质的量分别是002 mol和0.06 mol。26.【答案】35%【解析】设铵盐的化学式为(NH4)xR,其相对分子质量为M,由各物质间的定量关系为: 1mol(NH4)xRxmolNH4+xmolH+xmolNaOH 得(2.0/M)x=0.025,则M/x=80。若为一价铵盐,则该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0,为硝酸铵,其含N量为35%;若为二价铵盐,则该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无此铵盐,依此类推。最后确定此铵盐只能为硝酸铵。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单元测试题解析版最新学习文档.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