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陕西省榆林市届高考模拟第二次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资源ID:15306598       资源大小:27.59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陕西省榆林市届高考模拟第二次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1、陕西省榆林市届高考模拟第二次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陕西省榆林市2019届高考模拟第二次测试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共10页,22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 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

    2、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 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随着香药输入途径的多元化及香药进口数量的增加,中国史籍中关于香药特性的记载日趋详细准确,香药功用的发掘日益丰富。部分香药虽早在汉代已传入中国,但由汉至隋的八百余年间,因传入香药种类及数量有限,加之其使用人群多局限于宗教僧侣及皇宫贵族,故史籍中关于香药的记载较为简略。唐宋时期,香药输入的种类及数量虽较之前代有大幅增加,关于香药的记录也更为详细,

    3、但人们对香药的认识仍存在很大程度的偏颇,就连世代经营香药的土生波斯人李珣,也误将本是同物异名的熏陆香和乳香当成两种不同香药。 经过历代本草学家及医者们的不断积累和发现,明代史籍中关于香药的记载,无论从书写体例还是编撰内容来看,都更为准确详实。 明初以来,随着时人对香药特性的深入了解,东南亚香药在中国的应用重点逐渐从宗教祭祀、熏衣化妆、医疗保健领域扩展至饮食调味。 从记录香药使用情况的书籍类型来看,明以前记载香药的史籍主要为宗教典籍、本草书籍、药书及香谱四大类,香药主要作为药材、香品被时人使用。与前代不同的是,日用类书、沿海方志及海洋图书成为明代记录香药特性及其应用情况的核心资料。例如,瀛涯胜览

    4、东西洋考等海洋图书对于香药的种类、产地、特性及功用皆给予了详细介绍,从这类书籍的撰写者来看,他们或亲赴海外,或身居市舶之职,或久居沿海重镇,耳闻目睹香药贸易之盛况,对海舶香药的记载自然颇为准确,也更具针对性;而多能鄙事便民图纂等日用类书则以丰富的实例介绍了香药在饮食、保健等日常生活领域应用的过程,荤素菜肴、茶酒汤水、肉脯果干中加入香药的例子比比皆是。从记载内容及书写特点来看,香药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费重点在明初发生了重要转变,从疗疾保健转向了美食调味。元代的营养学专著饮膳正要中,关于胡椒应用于饮食的记录多达三十余条,然而在介绍这些食谱之前几乎都先强调其食疗保健功效,而明代的记录则多略去对其治病保健

    5、功效的介绍,更强调香药的调味及腌制功能。 明初以来,随着民间海外贸易的发展,各类香药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不仅保证了香药在中国市场的供需稳定,且使这一曾经贵为奢侈品的香药真正进入寻常百姓之家。 这一时期,记载香药应用于饮食的明代书籍则多为面对普通百姓的日用类书,因此,仅从书籍的类型及适度人群来看,明代的普通平民已开始将香药应用于饮食中。此外,明代的医书常用胡椒来形容制作药丸的大小,如“丸如胡椒大”“大如胡椒”等,再次说明了以胡椒为代表的香药在明代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之广泛。(选自东南亚香药与明代饮食风尚,有删减)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香药输入途径、使用人群以及香药本身功用的

    6、局限性,所以汉至隋的八百余年间的史籍中关于香药的记载较为简略。 B民间海外贸易的发展,增加了香药的输入数量、品类,保证了中国香药市场的供需稳定,使寻常百姓有机会接触曾经贵为奢侈品的香药。 C世代经营香药的土生波斯人李珣误将熏陆香和乳香当成两种不同香药的事说明唐宋之际人们对香药特性的认识并不十分准确。 D关于香药的记载,明代史籍比唐宋时期的史籍更为准确详实,这与本草学家及医者们的不断积累和发现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对香药特性了解的局限性使香药主要应用于宗教祭祀、熏衣化妆、医疗保健领域,而香药扩展到饮食领域表明人们对香药的特性已有深入的了解。 B日用类书记

    7、载荤素菜肴、茶酒汤水、肉脯果干中加入香药,说明人们已经将香药应用于饮食、保健等日常生活领域而已忽略香药的治病保健功效。 C瀛涯胜览东西洋考等书籍能够对香药种类、产地、特性及功用皆给予了详细介绍,是由于书籍的撰写者熟知香药产地、贸易等情况。 D从记录香药使用情况的书籍类型来看,明代关于记录香药特性及应用的书籍已扩展到日用类书等,不再局限于宗教典籍、本草书籍、药书及香谱四大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香药不仅具有药用、食疗保健等功能,还具有调味及腌制功能,元代的营养学专著饮膳正要中就有不少关于香药应用到饮食中的记录。 B早在汉代已有部分香药传入中国,但直到明初香药才真正进入寻常百

    8、姓之家,此时,香药的消费重点也由疗疾保健转向了美食调味。 C明代的医书常用胡椒来形容制作药丸的大小,如“丸如胡椒大”“大如胡椒”,说明以胡椒为代表的香药在明代社会生活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D从现存史籍来看,明代记录香药的书籍与前代相比具有香药特性的记载更为详细准确,香药应用的记录更为丰富及撰写者日益增多等特点。(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双料”院士的有情人生 严东生是我国无机材料科学技术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双料”资深院士,既是著名的战略科学家和优秀的科技工作领导者,也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科研人员。他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

    9、奉献的一生,为中国科技和教育事业、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著功绩。 中学毕业后,大伯希望严东生报考税务学校,今后可以捧个“金饭碗”,但他的第一志愿却填了清华大学化学系,因为积贫积弱的祖国催生了他心中的一个梦想,那就是“科学救国”。而化学,是他最喜欢的学科。1935年,严东生如愿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 1937年北平失陷,正在读大二的严东生由于要照顾体弱多病的母亲,只得留在北平,转入了燕京大学。在燕大,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并收获了爱情与同班同学孙璧媃结成一生的伴侣。他们不仅在事业上有共同语言,在业余爱好上也兴趣相投经常晚饭后放几段世界名曲,夫妻俩一起欣赏,听完后交流感受,其乐融融。他的研究生“

    10、关门弟子”杨建华,对先生的很多事情都难以忘怀,“2014年师母病重入院,那3个多月里,他每天都陪到很晚,被护士催着才回家。那时先生身体还很好,送毛巾、递茶水都不肯让子女和学生帮忙。师母没能出院,她走后,先生便常常发呆。” 1946年,严东生踏上了赴美留学的航程。在伊利诺伊大学,他主修陶瓷工学,辅修无机化学。毕业后,严东生留校任博士后研究员,薪资优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他当即决定提前回国。1950年,在克服美国当局设置的困阻后,乘船途经香港,回到了故土。同事们都说,严先生是一个战略科学家和科学外交家。他直接参与中国第一个12年科学技术长远发展规划及19631972十年科技规划的起草,为我国材

    11、料科学的发展拟定了方向。1984年他主持制定了关于中国科学院科技体制改革的汇报提纲,对中科院的科技体制改革采取了一系列面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大举措,使中国科学院的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严东生带领团队精心“打造”了很多种现代先进材料。比如,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领衔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2012年7月宣布发现一种新粒子,其特性与被称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一致,而探测器“心脏”电磁量能器使用的5000根高质量、大尺寸PWO闪烁晶体,正是严东生团队的杰作。 不止一个学生记得严先生是如何为他争取到了出国进修的机会,又如何千叮万嘱一定要回来为国效力。施剑林研究员始终记得,严先生反复同他讲,国内缺少年轻科学

    12、家,尽量多待在国内搞科研,“出国的事我来安排”。经老师牵线搭桥,施剑林去德国马普学会工作了1年多,这期间严东生给他写了很多信,最常关照的一句话是“一定要回来”。他的学生们都如期回来了。 严东生的言传身教,在一双儿女身上体现得最是淋漓尽致。女儿严燕来,退休前是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教授。儿子严友为,退休前是美国默克制药公司高级研究员。这一家子有两大共同语言:科学和音乐。他深知科普的重要性,对记者也非常尊重。记者黄辛表示,“科学是他的生命,在他身上,最能体现知识分子的良知与风骨。” (有删改)【相关链接】 他始终坚持“国家利益为大,个人名利为小”,教诲我们保持对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的信心。他常

    13、说,立志为中国的建设发展而献身是我国几代科学家的理想和美德。 李红霞追忆恩师严东生先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材料第一段对严东生的“双料”资深院士等身份作了介绍,并对其一生的卓著功绩作了概括,让读者对人物有一个总体的认识,总领了全文。 B严东生选择报考清华大学化学系,不仅因为自己的爱好,更源自他的爱国心通过化学实现自己“科学救国”的梦想,让积贫积弱的祖国强盛起来。 C严东生一方面为学生争取出国进修的机会,另一方面又叮嘱学生学成后要归国,为祖国做贡献。他的那些弟子都如期回国,践行了对恩师的诺言。 D严东生与孙璧嫖能走到一起,跟他们在

    14、事业上有共同语言和业余爱好上兴趣相投有很大的关系,他们经常晚饭后放几段世界名曲,一起欣赏,并交流感受。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严东生团队发现了一种新粒子并成功为丁肇中领衔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打造了探测器“心脏”电磁量能器使用的5000根高质量、大尺寸PWO闪烁晶体。 B严东生不慕名利,始终坚持“国家利益为大,个人名利为小”,心怀国家、民族和社会。他的身上体现着我国几代科学家立志为中国的建设发展而献身的理想和美德。 C1946年严东生赴美国留学,在伊利诺伊大学主修陶瓷工学。新中国一成立,当即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博士后研究员的职务乘船回到了祖国,体现了浓浓的赤子之情。

    15、 D严东生直接参与中国第一个12年科学技术长远发展规划及1963-1972十年科技规划的起草,指明了我国材料科学的发展方向,这是他被称为科学外交家的原因之一。 E严东生的女儿退休前是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教授,儿子退休前是美国默克制药公司高级研究员,他们都爱好科学和音乐,这与严东生的言传身教有很大的关系。6材料写了严东生哪些方面的“有情人生”?请简要分析。(5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聂 耽聂鑫森 聂耽的这个名字很特别,繁写的“聂”字是三个“耳”,加上“耽”字的一个“耳”,共有四只耳朵。当年写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家聂耳,姓名中也是四只耳朵。 聂耽的耳朵大而长,读

    16、小学和初中时,伙伴们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大耳朵”。他性格内敛,不喜欢疯跑乱叫,好静,尤好静中读书。初中毕业,他选择了去读中专技校,是“家有万金不如薄技在身”的古语对他起了作用。 技校毕业,聂耽被分配到一家国营纺织厂当保全工。保全工就是维修工,哪台纺纱机、织布机出故障了,一个电话打过来,他和他的工友便提起工具包,立赴现场去处理。待机器重新运转,他们便如鸟儿归巢,回到保全班的值班室里。 四十多年过去了,聂耽退休了。 但在聂耽临近退休时,突然发生了一件大事,让巷中人不能不对他刮目相看。 全国纺织系统的保全工大赛,经过层层选拔,十个优胜者再参加中央电视台决赛,聂耽居然蟾宫折桂,夺得了冠军!中央电视台进行

    17、了现场直播:在一个巨型车间里,几十台纺纱机、织布机一齐开动,机声喧闹;被蒙上眼睛的聂耽,坐在车间的上端,他能在嘈杂的机声中,听出哪台机器有了毛病,毛病出在什么地方,百分之百的准确。 现场直播的事,是聂夫人失口说出去的。正好是星期天的上午,全巷的男女老少都在看。很多特写镜头,都停留在聂耽的耳朵上,又大又长不说,而且在聆听时,耳郭会敏感地扇动,忽快忽慢,让人啧啧称奇。当决赛结束,评委主任宣布聂耽排名第一时,巷子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鞭炮声。 欢呼之余,大家也有了愧意,几十年来对聂耽了解得太少了。这个功夫聂耽是怎么练出来的? 聂耽耳朵虽大,却无先天的特异功能,是后天练出来的。练的方法有两种:其一,是上班

    18、没活干时,工友们都坐在值班室里等候,聂耽却提一把小凳子坐在车间一角,闭着眼静听喧闹的机声,身子可以一两个小时纹丝不动,扇动的只是他的耳郭;其二,是他家的小院里,花树之间立着几个木架子,木架上挂着长短、大小、厚薄不同的铁片、钢条、铜圈,有的还故意凿出裂纹,一一编上号,聂耽闭着眼坐在台阶上,让家人轻重缓急地敲击它们,他边听声音边叫出编号的位置,或者干脆只听风声、雨声击打金属的声音,听开花、落叶、虫鸣的声音。 业余爱好,除听声音之外,便是读各种专业技术书籍和文史方面的闲书,闲书中最钟情的是淮南子、山海经、世说新语、阅微草堂笔记、幽梦影之类。 聂耽把获奖的十万元,全捐给了市里的“爱心救助工程”,一个子

    19、儿都不留。 与聂耽隔着巷道门对门住的是刘聪。 刘聪四十岁出头,留过洋,现在是一家大医院五官科的主治大夫,在治耳呜、假聋、耳膜破损等方面名声远播。他对聂耽的超常听力很感兴趣,希望从中找出什么奥秘,或许会有助于他对耳疾的治疗。可聂耽不乐于与人打交道,令他束手无策。 秋日的午后,聂家的门打开了,聂耽领着七八个小伙子和姑娘,朝巷尾走去。刘聪知道,这群年轻人是慕名而来的,眼下吃过了午饭,聂耽领着他们去雨湖公园溜达,他便悄悄地跟在后面。 游柳堤,看水中游鱼历历。过花坞,嗅清苦的菊香。倚八仙桥的红栏,看天上雁字横斜。然后他们坐进周家山的听风轩,听秋风飒飒。聂耽的耳郭忽然动了起来,然后用手一指,说:“那阶边的

    20、一颗小石子,压住了一只蝈蝈的腿,它叫得很痛苦。”大家感到很惊异。一个小伙子飞快地跑过去,扒开一块小石头,蝈蝈嗖地跳起来,很快乐地鸣叫着。 有人问:“聂师傅,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聂耽说:“因为听多了,听熟了。” 坐了一会儿,他们又朝湖心亭走去,有一条宽宽的水上石栈道通向那里。年轻人簇拥着聂耽:又说又笑。还有三三两两的游人跟在后面慢行,老人的拐杖声,女人的高跟鞋声,孩子的喊叫声,此起彼落。 走在最后的刘聪,忽然从口袋里摸出一个一元钱的硬币,让它垂直落下,硬币掉到石板上,清脆地一响。几乎所有的人都听见了钱币落地的声音,都停下脚步回过头来,目光搜索着发出声音的方位。 只有聂耽什么也没听见,依旧向前走

    21、去。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前半部分详写了聂耽大赛获奖及练耳的情节,对其他事情则一笔带过,一方面突出了聂耽对工作的热爱,另一方面说明聂耽缺乏自我宣扬意识。 B小说多次写到聂耽耳朵的特殊之处,一方面起到了线索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了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C聂耽钟情闲书,最喜欢看淮南子、山海经等书,这样写一是突出了他文学修养水平高,二是照应上文“不喜欢疯跑乱叫,好静”。 D“几乎所有的人都听见了钱币落地的声音”说明当今社会人们对金钱特别敏感,批判了我们的社会还存在严重拜金主义的现象。8刘聪这一人物的出现在小说中起了怎样的作用?(5分)9简析小说结尾的特

    22、点和艺术效果。(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大性,字伯和,端州四会人。少力学,尤习本朝典故。以父任入官,进艺祖庙谟百篇。又言:“元丰制,六察许言事,章悸为相始禁之,乞复旧制,以广言路。”从臣力荐之,迁一秩,为湖北提刑司干官。未几,入为主管吏部架阁文字。丁母艰,服阕,进典故辨疑百篇,皆本朝故实,盖网罗百氏野史,订以日历,核其正舛,率有据依,孝宗读而褒嘉之。 擢大理司直,迁敕令所删定官,通判楚州。郡守吴曦与都统刘超合议,欲撤城移他所,大性谓:“楚城实晋所筑,最坚,奈何以脆薄易坚厚乎?”持不可。台臣将劾其沮挠,不果。会从官送北客,

    23、朝命因俾廉访,具以实闻,遂罢戎帅,召大性除太府寺丞。 陈傅良以言事去国,彭龟年、黄度等继皆去。大性抗疏言:“朝廷清明乃使言者无故而去臣所甚惜也数人之心皆本爱君知其爱君修其去而不顾恐端人正士之去者将不止此。” 为户部侍郎,升尚书。朝论将用兵,大性条陈利害,主不宜轻举之说,忤韩侂胄意,出知平江,充荆湖制置使。江陵当用兵后,残毁饥馑,继以疾疫,大性首议振贷,凡三十八万缗有奇。前官虚羡,凡十有四万五千缗,率蠲放不督,民流移新复业者,皆奏免征榷。边郡武爵,本以励士,冒滥滋众,大性劾两路戎司冒受逃亡付身,凡三千四百九十有七道,率缴上毁抹。江陵旧使铜镪,钱重楮轻,民持赀入市,有终日不得一钱者。大性奏乞依襄、

    24、郢例通用铁钱,于是泉货流通,民始复业。除刑部尚书兼详定敕令。卒于家,年七十七,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文惠。 (选自宋史李大性传,有删改) 【注】羡:盈余。钱重楮轻:指纸币不能兑换成铜钱,贬值。楮:纸币。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朝廷清明乃使言者无故而去臣所甚惜也数人之心皆本爱君知其爱君任其去而不顾恐端人正士之去者将不止此 B朝廷清明乃使言者无故而去臣所甚惜也数人之心皆本爱君知其爱君任其去而不顾恐端人正士之去者将不止此 C朝廷清明乃使言者无故而去臣所甚惜也数人之心皆本爱君知其爱君任其去而不顾恐端人正士之去者将不止此 D朝廷清明乃使言者无故而去臣所甚惜也数人之心皆本爱君

    25、知其爱君任其去而不顾恐端人正士之去者将不止此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丁母艰,遭逢母亲丧事。古代在职的官员,如父母去世,一般要辞官回家,为父母守孝。 B敕,可以指皇帝的命令或诏书。皇帝下达制令的形式一般有谕、旨、策、制、诏等。 C榷,文中指税。榷,也指专卖。古代很早就有专卖制度,主要产品有盐、茶、酒等。 D刑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刑法、诉讼、军令、考课等事务,长官是刑部尚书。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大性积极进言,主张广开言路。他因父亲的恩荫步入仕途,积极进献文章;他反对章悖禁言的做法,认为应该恢复以前的进言

    26、制度。 B李大性关注边防,为政务实。楚州郡守和都统想弃城而去,李大性表示反对,差一点被台臣弹劾;李大性把察访情况如实报告朝廷,有官员被惩处。 C李大性不惧权贵,力除弊政。他反对出兵打仗,得罪人而调出京城;前任官员不追讨欠税,他予以纠正;有人利用边防政策进行舞弊,他予以处理。 D李大性关注民生,体恤百姓。江陵地区使用铜钱,纸币贬值,有人做买卖一天换不到一枚铜钱,李大性建议使用铁钱,解决了民生问题。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盖网罗百氏野史,订以日历,核其正舛,率有据依。(5分) (2)江陵当用兵后,残毁饥馑,继以疾疫,大性首议振贷。(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27、 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14-15题。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杜牧暖云如粉草如茵,独步长堤不见人。一岭桃花红锦黦,半溪山水碧罗新。高枝百舌犹欺鸟,带叶梨花独送春。仲蔚欲知何处在,苦吟林下拂诗尘。【注释】张祜:唐代诗人,家世显赫,初居姑苏,后至长安,辟诸侯府,被元稹排挤,遂至淮南,隐居以终。黦(yu):污迹。仲蔚:“张仲蔚者,平陵人也,与同郡魏景卿俱修道德,隐身不仕常居穷素,所处蓬蒿没人,闭门养性,不治荣名,时人莫识,惟刘、龚知之。”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第一句连用两个比喻描写了暮春时节诗人来南亭所看到的美好风光。 B“独步长堤不见人”,这“人”可指任何人,也可指诗人的朋

    28、友张祜。 C第三句写桃花满山遍野开放,就像红锦一样美丽灿烂,没有污迹。 D第五句写会唱歌的百舌鸟站在高枝上婉转歌唱,赞扬像百舌一样口才好的人。 E“独送春”运用拟人手法,以梨花送春,照应题目中的“残春”二字。15从全诗看,表现了诗人对张祜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李白蜀道难中反复吟唱,给全诗营造出神奇惊险、雄健开阔的高远境界的两句是“ ,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 ,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表达出将士们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的句子是“ ”。第卷 表达题(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

    29、(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视频网站付费会员模式将在2019年迎来井喷期,用户规模破亿倚马可待,可又有几家意识到内容才是最重要的! 日前,复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姝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首当其冲,在2月7日晚的总决赛中一举夺冠。 秋季房产交易博览会在会展中心开幕,此次参展的房企数量与春季房交会相比有所减少,与上半年的春季房交会热闹相比,秋季房交会显得不温不火。 我区一男子洗澡时把黄金项链、手镯、手链等首饰放在卫生间里,结果洗完澡后发现这些价值2万余元的首饰不胫而走。 在杭州女子弯弯于北京和颐酒店遇袭事件后,有人提出疑问,假如你目睹此类恶性事件,你会像事件里的

    30、酒店保安和旁观者那样冷漠或者明哲保身吗? 本来应该是客观准确、唯一答案的,却常常大相迥异,各说各话;本来应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却总是陈陈相因,千篇一律。 A B C D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国际金融论坛研究院执行院长、香港大学教授肖耿6日在北京出席国际金融论坛年会时认为,中国不应花过多努力考虑经济增长率。 B只要还有一个人乃至一家一户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奋斗。 C快节奏的社会,一些人轻视书写错误,倘有人认真追究错误则往往被视为“不识趣”,这实际上代表了一些人遇事不认真且反对“较真”。D到非洲打拼了近40年,胡介国不仅拼得了数亿身家,还成为中国和尼日利亚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在尼日利亚成为名人。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爹矮矮一个,娘矮矮一窝”的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 真实存在, 母亲身高比较多地影响后代的身高。 事情并不绝对,个别情况下 存在相对较矮的妈妈有高个子子女的现象。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主任医师伍学焱表示,“娘矮矮一窝”一说太过绝对, 子女身高的确跟母亲的身高有关, 这种遗传因素是受父母双方影响,母 亲的遗传贡献率并不高多少。


    注意事项

    本文(陕西省榆林市届高考模拟第二次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