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江苏省沭阳县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 资源ID:15301701       资源大小:28.08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江苏省沭阳县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1、江苏省沭阳县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一语文试题本试卷共6页,共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1下列各句中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沧茫 雾霭i 什刹ch海 锲而不舍 qB别墅 颓圮p 金麦穗su 茕茕孑立qingC恣意 菜圃p 刷shun羊肉 饿殍pio遍野D桑梓 赭zh色 黑魆魆x 促膝q谈心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这一组马祖卡曲似乎是被万种离情、一怀愁绪所滤过而净化了,跟乡村的质朴相距甚远,但它们无疑是出自故里,跟这片土地有着 的联系。这恶魔似的铁马,那 的机器喧嚣声已经传遍全乡

    2、镇了,它已经用肮脏的工业脚步使湖水混浊了,正是它,把瓦尔登湖岸上的树木和风景吞噬了。 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 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A不绝如缕 震耳欲聋 不可名状 B千丝万缕 振聋发聩 不可名状C千丝万缕 震耳欲聋 莫名其妙 D不绝如缕 振聋发聩 莫名其妙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我跨进书店门, , , , , , 。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 使矮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橱的夹缝 哟,把短头发弄乱了 我踮起脚尖 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暗喜没人注意

    3、没关系,我到底挤到里边来了A B C D4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 A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B春天,栗树新叶初发,几乎还是一派嫩黄色,它们悬挂在屋顶的上方,犹如刚刚出茧的蝴蝶的娇弱的翅膀。C湖是自然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D那些坑便一直在墙边等着,一年又一年,那时我就知道一个土坑漫长等待的是什么。5下列诗句涉及我国传统节日,诗句与节日对应恰当的一项是(3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未

    4、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A七夕 重阳 元宵 中秋 B七夕 除夕 重阳 中秋 C中秋 重阳 元宵 七夕 D中秋 除夕 重阳 七夕6对下列加点字解释有错的一项是(3分)A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横渡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惑:糊涂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疾:洪亮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之徒:他的徒弟C纵一苇之所如 纵:任凭 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际:交会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假:借助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子:尊称,您7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张翥,字仲举,晋宁人。其父为吏,从征江南,调饶州安仁县典史,又为杭州钞库副使。翥少时,负其才隽,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不以家业屑其意,其父以为忧。翥一旦翻然改曰:“大人勿忧,今请易业矣。”乃谢客,闭门读书,昼夜不暂辍,因受业于李存先生。存家安仁,江东大儒也,其学传于陆九渊氏,翥从之游,道德性命之说,多所研究。未几,留杭,又从仇远先生学。远于诗最高,翥学之,尽得其音律之奥,于是翥遂以诗文知名一时。已而游维扬,居久之,学者及门甚众。至元末,同郡傅岩起居中书,荐翥隐逸。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分教上都生。寻退居淮东。会

    6、朝廷修辽、金、宋三史,起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史成,历应奉、修撰,迁太常博士,升礼仪院判官,又迁翰林,历直学士、侍讲学士,乃以侍读兼祭酒。翥勤于诱掖后进,绝去崖岸,不徒以师道自尊,用是学者乐亲炙之。有以经义请问者,必历举众说,为之折衷,论辩之际,杂以谈笑,无不厌其所得而后已。尝奉旨诣中书,集议时政,众论蜂起,翥独默然。丞相搠思监曰:“张先生平日好论事,今一语不出,何耶?”翥对曰:“众人之议,皆是也。但事势有缓急,施行有先后,在丞相所决耳。”搠思监善之。明日,除集贤学士,俄以翰林学士承旨致仕,阶荣禄大夫。 孛罗帖木儿之入京师也,命翥草诏,削夺扩廓帖木儿官爵,且发兵讨之,翥毅然不从。左右或劝之,翥曰

    7、:“吾臂可断,笔不能操也。”天子知其意不可夺,乃命他学士为之。孛罗帖木儿虽知之,亦不以为怨也。及孛罗帖木儿既诛,诏乃以翥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仍翰林学士承旨致仕,给全俸终其身。二十八年三月卒,年八十二。(节选自元史卷一百八十六列传第七十三)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翥少时,负其才隽 负:依恃,凭仗B用是学者乐亲炙之 用:因为C搠思监善之 善:善良D俄以翰林学士承旨致仕 致仕:退休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其学传于陆九渊氏 其皆出于此乎B远于诗最高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有以经义请问者 作师说以贻之D孛罗帖木儿之入京师也 欲人之无惑也难

    8、矣10把下面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已而游维扬,居久之,学者及门甚众。(3分) (2)翥对曰:“众人之议,皆是也。(3分) (3)天子知其意不可夺,乃命他学士为之(4分) 11文中表现了张翥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简要概括。(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晚秋唐杜牧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注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1)诗题为“齐安郡晚秋”,从诗中的哪两个意象可以看出写的是“晚秋”季节?(2分) (2)

    9、颈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3)尾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作用是什么?(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荀子劝学)(3)故不积跬步, 。 (荀子劝学)(4)人非生而知之, ? (韩愈师说)(5) ,师不必贤于弟子 (韩愈师说)(6)舞幽壑之潜蛟, 。 (苏轼赤壁赋)(7)寄蜉蝣于天地, 。 (苏轼赤壁赋)(8)日暮乡关何处是? 。 (崔颢登黄鹤楼)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7题。平乐,凡俗人生的朴素追求乞颜若风我确信

    10、,在久远的过去,一定有在茶马互市的旅途中讨生活的贩夫走卒、马帮脚夫从我的角度眺望过那片苍翠和苍翠中的那片葱茏。 作为茶马古道上的一个节点,平乐古镇是马帮离开邛州后或到达广袤的成都平原前的一个重要集镇。旅人的惆怅、游子的归心,自古以来在这里盘桓纠缠,剪不断,理还乱。 乡愁是什么?对我等凡夫俗子而言,乡愁可能是一张船票,也可能是一张邮票,更可能是故乡柴房里烧秸秆的味道以及妈妈或老婆亲自烧好并倒进木桶里的洗澡水的气息。 即便只是一个驿站、一个码头、一个节点,我们都不愿意自己总是一个匆匆过客。或者说,我们虽然是匆匆过客,但游子伤痕累累的心中,不仅血泪斑斑,更有对地平线上的那缕炊烟、海平线外的那根桅杆的

    11、期盼。 平乐古镇用它的名字诠释着一个浅显的真理,我们终其一生,颠沛流离、奔波劳顿、所欲何求?不外平安、快乐而已。自然,首先我们为着那些人,他们的命运,通过血缘或同情的纽带,跟我们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先甭说我们能否让他们觉得人生幸福美满,倘若连平安快乐都尚且不能达成,我们的一切奋斗拼搏抑或是挣扎扑腾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平乐古镇很难让你感到这只是你惊鸿一瞥的一个栖息地。它吸引旅人驻足停马的,不是聊以果腹的粗茶淡饭和草草打包的草料、饮水,而是那种类家的体验。当我们带着对故乡的最后的美好记忆上路,抑或当我们回还时,在这里歇歇脚,洗把热水脸,乃至泡个热水澡,住上一宿,然后容光焕发、神采奕奕地出现在

    12、爱人和家人面前,身后的马背上,驮着用食盐和我们的艰辛甚至是半条生命换来的大包的茶砖、普洱抑或是别的内地罕见的商品。漫步在平乐的通衢大道和铺石板的小巷,穿越历史尘烟的马铃声并不能影响这里的安宁和静谧,甚或曾经喧嚣吵闹的白沫河水道,现在也不过是父母们牵着孩子们戏水的河湾。盛夏时节,人们甚至将麻将桌、茶桌安放到了浅水中,娱乐、品茗、戏水两不误。而河边披红挂彩的那株黄桷树,应该超过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年龄了吧,它之所以被人们神化,倒不是因为它确乎能保佑人们点什么,而是历经岁月沧桑后所积淀下的那种刀砍斧凿般的厚重感,让我们感到生命本生是值得赞颂的和讴歌的。平乐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有牌坊那儿的那间铁匠铺,古朴

    13、的铺板门脸儿和满壁农耕时代的工具、农具让我瞬间有了穿越感。心灵手巧的铁匠的先祖当年也曾经打造过马掌吧?当马帮的铃声渐行渐远,眼前气定神闲的工匠传人究竟是如何将家族的技艺和那份匠心薪火相传,以至于让我都有了放下行囊,在平乐安安静静地做一个铁匠的遐想。如果此时,被烟熏火燎了一天的打铁人,还能从街头叫上一碗别处罕见的加醪糟的冰粉,生活的甜蜜、世间的美味,都概莫如此吧?在平乐,我真想在自己厌倦了的时候停下远行的脚步,然后在河边租下一爿客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看人们熙来攘往,行色匆匆,并在旅人们口口相传的茶马古道的日出日落,云卷云舒和掌故轶闻中安放自己无处安放的灵魂。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望不见折返点

    14、的马拉松,那么平乐就是这个旅程中的一个小憩驿站,它带着家的气息和我等凡夫俗子的朴素人生追求,牵连着现在和过往,直达某个望不见尽头的远方和他处。(选自“文学博客网”,有删节)14请简要说明平乐古镇让人们愿意停下脚步的理由。(4分) 15请简要赏析文章第段的表达特色。(6分) 16文章第段穿插写铁匠生活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4分) 17请结合全文,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19题。论 读 书林语堂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向来被称为雅事乐事。但是现在雅事乐事已经不雅不乐了。今人读书,或为取资

    15、格,得学位;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言诸如此类,皆非读书本旨,在我是看不起的。人之初生,都是好学好问,及其长成,受种种的俗见俗闻所蔽,毛孔骨节,如有一层包膜,失了聪明,逐渐顽腐。读书便是将此层蔽塞聪明的包膜剥下。能将此层剥下,才是读书人。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出来。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五十而学易,又是一种味道。自己见解愈深,学问愈进,愈读得出味道来。也许我们幼时未进小学,或进小学而未读过地理,或读地理而未觉兴味;然今日逢闽变时翻看闽浙边界地图,便觉津津有味。或是叫许钦文在狱中读清初犯文字狱的文人传记,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程子谓论语读者有此等人与彼等人,有读了全然

    16、无事者,亦有读了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凡人读书必找一位气质相近的先贤作为老师,这是所谓读书必须得力一家。不可昏头昏脑,听人戏弄。一人同时爱庄荀,或同时爱苏程是不可能的事。找到文学上之情人,必胸中感觉万分痛快:而魂灵上发生猛烈影响,如春雷一鸣,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尼采师叔本华,萧伯纳师易卜生,虽皆非及门弟子,而思想相承,影响极大。当二子读叔本华、易卜生时,思想上起了大影响,是其思想萌芽学问生根之始。诗或好李,或好杜,文或好苏,或好韩,读其所好,说得好的道理出来。或竟苏韩皆不好,亦不必惭愧,亦须说出不好的理由来。或某名人文集,众人所称而你独恶之,自己学力、见识未到,或己是而人非。等

    17、过几年学力已到,仍己是人非,则将来必发现与己有同感之人。刘知几少时读前后汉书,怪前书不应有古今人表,后书宜为更始立纪。当时闻者责以童子轻议前哲,乃“赧然自失,无辞以对”,后来偏偏发现张衡范晔等,持见与之相同。因其读书皆得之襟腑,非人云亦云,所以能著成史通一书。如此读书,处处有我的真知灼见,得一分见解是一分学问,除一种俗见,算一分进步,才不会落入圈套。(选自林语堂论读书,有删改)18简要概括文章第段的论证思路。(6分) 19在林语堂看来,应如何读书?请简要概括。(6分) 七、作文(70分)20请以“幸福不在别处”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注重真情实感,不得抄袭。 (2

    18、)不少于800字。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一语文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1. B (A. 苍茫、锲而不舍 qi;C.涮羊肉;D促膝x谈心)2.C(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千丝万缕:形容关系非常密切;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3. D(根据前后语境,最后一句一定为第句,排除B、C;而从的紧密结合,可排除A)4. D(拟人手法)5. B(鹊桥:七夕;把新桃换旧符:除夕;登高、插茱萸:重阳;素娥、玉蟾、桂花:中秋) 6B(之徒:这些人)7A(都是定语后置句)二

    19、、文言文阅读(19分)8C(善:认为好).9D(都是主谓间取独)10(1)不久游历到扬州,在此居住了很久,到张翥家来求学的人很多。(3分,关键词:已而、游、学者,)(2)张翥回答说:“众人的议论,都是对的。(3分,关键词:对、众人、是)(3)顺帝知道张翥的意志不可强迫,于是命令别的学士草拟了诏书。(4分,关键词:夺、为之)11知错能改;勤奋好学;提携后进;平易近人;坚守正义。(每点1分,答出3点即可)三、古诗词鉴赏(10分)12.(1)稀疏的柳影(或凋落的柳叶);初来的北雁。(2分)(2)残灯暗淡的雨夜,一起下棋的友人已经离去,酒醒后孤枕难眠,又看到北雁南飞。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情。(分析2

    20、分,感情2分)(3)对比,用典。以当年英雄在赤壁争雄,和如今只有蓑翁坐此钓鱼进行对比。来表达自己虽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却壮志难酬的不平之意。(艺术技巧2分,用意2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3.(1) 粪土当年万户侯(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无以至千里(4)孰能无惑(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6)泣孤舟之嫠妇(7)渺沧海之一粟(8)烟波江上使人愁。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14.风景优美;名字体现人生追求;有家的体验;可以静享生活、遐想人生。(每点1分)15.选取平乐人的日常生活场景,(1分)运用拟人的修辞(1分)和想象的手法,(1分)写出了平乐人轻松悠闲的生活细节,(1分)表现了作

    21、者的审美情趣和对生命的思考。(1分)语言质朴自然,但于平淡中蕴含深意。(1分)16.本段主要写铁匠铺和铁匠生活,与前文平乐人的日常生活点面结合,相互映衬,(2分)共同组成平乐人轻松悠闲的日常生活图景,表现了作者对这种生活意趣的追求。(2分)17.蕴含了对平乐人平安快乐生活的认同感;表达作者对简单安宁的朴素人生的喜爱;蕴含对现代人欲望太多,灵魂无处安放的反思,突出朴素人生追求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每点2分)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2分)18首先提出读书是心灵活动的观点,接着列举时人偏离读书本旨的现象,最后揭示读书的意义。19读书应避免功利化;好书要重读;要读与自己气质相近的作家的书;读书要

    22、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读书要有真知灼见”)七、作文(70分)20.作文“幸福不在别处”这一题目要求学生不仅要写出“幸福”,更要写出它“不在别处”的特质,感悟到珍爱自己身边亲情、友情的重要。判分,参照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评分细则:一类卷63分以上;二类卷56-62分;三类卷49-55分;四类卷42-48分;五类卷28-41分;六类卷27分以下。【参考译文】张翥,字仲举,是晋宁人。张翥年轻时,自恃才能出众,豪放而无拘束,喜好蹴鞠、音乐,鄙视经营家业而不以为意,他的父亲对此很担忧。一天,张翥翻然改变,说:“父亲大人不必担忧,从今起就让我改变行为吧。”于是谢绝客人,闭门读书,夜以继日,毫不松懈,并接受

    23、李存先生的教导。李存家住安仁,是江南的大儒,学问得自于陆九渊的传授,张翥跟随他学习,对于道德性命的学说,多有研究。不多久,张翥滞留在杭州,又跟从仇远先生学习。仇远在诗歌方面成就最高,张翥跟他学作诗,完全掌握了他运用音律的奥秘,这时张翥就以诗文知名于当世。不久游历到扬州,在此居住了很久,到张翥家来求学的人很多。至元末年,与张翥同郡的人傅岩起在中书省任职,以隐逸之士推荐张翥。至正初年,征召张翥入朝任国子助教,分掌教育上都的学生。不久辞官隐居在淮东,适逢朝廷修纂辽、金、宋三史,起用张翥任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史书完成后,升任礼仪院判官,又调任翰林国史院,历任直学士、侍讲学士,于是以侍读学士兼任国子祭酒。

    24、张翥热心奖掖年轻学者,抛弃高傲的态度,不仅靠师道尊严维持自己的威信,因此学生都乐于亲近他。只要有向他请教经义的,张翥必然一一列举各家的说法,为他们提取合理的结论。讨论的时候,经常穿插着谈笑,直到满足他们的要求才罢休。张翥曾经奉旨到中书省,与朝臣议论当时的政事,各种建议纷纷提出,唯独张翥沉默不言。丞相搠思监对他说:“张先生平日喜欢议论事情,今天却一句话不说是什么缘故?”张翥回答说:“众人的议论,都是对的。但事情的性质有缓有急,施行起来有先有后,取决于丞相的裁决罢了。”搠思监认为他说得好。第二天,授予集贤学士,不久以翰林学士承旨退休,官阶为荣禄大夫。孛罗帖木儿进入京师,顺帝命令张翥草拟诏书,削夺扩廓帖木儿的官爵,并且调集军队讨伐他,张翥毅然不答应。身旁有人劝张翥,张翥说:“我的手臂可断,这笔我是不会拿的。”顺帝知道张翥的意志不可强迫,于是命令别的学士草拟诏书。孛罗帖木儿虽然知道了这件事,也不因此而怨恨张翥。等到孛罗帖木儿被处死后,于是下诏任命张翥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仍以翰林学士承旨退休,终身给予全俸。二十八年三月去世,享年八十二岁。


    注意事项

    本文(江苏省沭阳县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