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说课稿.docx

    • 资源ID:15296215       资源大小:20.87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说课稿.docx

    1、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说课稿古代诗歌艺术手法鉴赏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主题是古代诗歌艺术手法鉴赏,关于高考的这一高频考点,我将从以下九个方面来进行说课。一、说设计思想 高三的复习,就是要针对高考,做到有的放矢。通过对近五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个考点的考查频率也是很高的,所以针对这样一种情况,我想利用三节课的时间来复习这个考点。大致的设计思路是先来整合古代诗歌中常用艺术手法,然后再总结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及步骤,最后用相关的题目来强化学生组织答案的能力。二、说学生情况 从训练及考试情况来看,我所教两个班的学生以及整个学校的学生对于诗歌鉴赏这一知识点的掌握不够好,答题失误频频,得分的情

    2、况很不理想。究其原因有:忽略信息答非所问;审题不当任意发挥;寻章摘句任意罗列;先入为主妄加推断;就诗论诗分析不深;不能迁移弄错诗意等。 尤其是在艺术手法鉴赏类的题目上,出现生搬硬套术语,答题步骤不够规范,有术语不分析等情况。所谓高效与有效课堂的构建要素就是一切从学生的问题入手,让学生能够不会的会了,零散的整合了,所以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如下。三、说教学目标 (1)理解并熟练识记常见的表达技巧术语。(2)掌握判断诗歌表达技巧的方法,并能分析、评述作者运用这些表达技巧所产生的表达效果。(3)树立按照题干要求规范答题的意识,提高细致分。四、说教学重点:构建古典诗歌艺术手法鉴赏的知识网络和体系,

    3、交给学生答题的技巧和步骤。五、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分析手法的能力。六、说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总结讲授,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诗歌中常见的艺术手法。 2、讨论法。通过对15年高考艺术手法鉴赏题的分析,组织学生有效地讨论,并总结做题的方法与步骤,这样会激活学生的思维。 3、练习法。通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使学生掌握诗歌艺术手法的鉴赏规律。 七、说教学工具:多媒体ppt 活页练习 八、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古代诗歌,作为我们中国人灵魂的养分,历来也受到了高考命题者的青睐,所以诗歌鉴赏也成了历届高考的必考题目。在诗歌鉴赏类题目中包括了这样几类:思想主旨类、技巧分

    4、析类、形象概括类、炼字诗眼类、句子赏析类、语言特色类。在高考诗歌鉴赏中,这几类考题出现频率的高低也是这样的,艺术手法类在2015年的高考中出现在8套试卷上。今天我们就来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艺术手法鉴赏。 我会先以这样表格的形式把艺术手法进行整合,帮助学生来理解记忆。对于学生容易混淆或者费解的术语,我就借助学生熟悉的诗词(比如教材中的雨霖铃海棠等),来帮助其理解,因为学生如果只是死记硬背术语,不能理解其特征内涵,就只会死搬硬套,难以灵活运用。这样做也是为了解决教学难点中培养学生正确理解手法的能力。(二)艺术手法知识整合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其中描写、抒情是诗歌考查的重点。抒情方式

    5、可分为直抒胸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手法(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描写技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白描、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细节描写(抱膝灯前影伴身)、细描(东风袅袅泛崇光)、远近结合、俯仰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结合、比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比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在这里也会给学生解释一下为什么在描写技法里再填上两种修辞手法,因为有时候在描写景物时,为了表现事物的特征,也会用到一些修辞手法。比如比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比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此就会提醒学生在做题时,遇到提问描写特点的题干,如果诗中用到了修辞手法,也要写上去。

    6、在描写技法里着重讲解这样几个:商山早行(温庭筠)(白描)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海棠(苏轼)(细描)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邯郸冬至夜思家(细节描写)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雨霖铃(虚景实景结合)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7、?表现手法:对比(古今、今昔、正反、前后)、衬托(又分正衬、反衬,反衬包括以乐衬哀、以哀衬乐、以动衬静、以静衬动)、渲染、烘托、用典、联想和想象、虚实结合、比兴(孔雀东南飞)、象征、对写法(邯郸冬至夜思家)等。绝句(以乐景衬哀情)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夜雨寄北 (虚实结合)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修辞手法(主要从语言的遣词造句上来说的):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用典(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等。结构特点(谋篇布局):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首尾照应、铺垫、承上启下、欲扬先抑、欲抑先

    8、扬、以景结情等。贾生 (欲抑先扬)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从军行(以景结情)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建构起知识框架后,我会给学生展示2015年全国课标卷一第8小题,考查的就是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赏析。(三)2015年高考诗歌鉴赏艺术手法类题目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 岑参(课标卷一)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 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高考题所提供的参考答案还是比较规范的,面对高三的学生,我会时时去提醒他,学会去研究高考题的参考答案,以帮助他们自己树立规法答题的意识,并明了此类题目的答题技巧,让学生通过新课标卷(一)的这道题,来总结艺术手法鉴赏类题目的答题步骤,然后老师再来总结整合。(四)答题方法及模式(除了有直接的提问方式,还会变相的提问)提问方式:这首诗

    10、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艺术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这首诗在描写景物上有何特征?等等思考的方法:(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思考问题)题干信息;情感判断;体察手法;答案组织答题模式: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或者突出了景物(人物)的什么特征。(表达效果)示例(让学生来做一道课内的题目,以规范答题模式)蜀 相杜 甫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试分析这首诗歌的表达技巧。 答:这首诗主要运

    11、用了寓情于景、用典、衬托的手法(步骤一)其中三四两句是寓情于景,“自”、“空”二字写出了祠堂景色虽美,却无人欣赏,以乐景写哀情。“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一句用刘备三顾茅庐来衬托诸葛亮的杰出才能(步骤二),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步骤三)。 (六)课堂总结: 高考诗歌鉴赏题采用主观题形式,答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按要求回答,重点明确。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让回答什么就回答什么,让怎么回答怎么回答。弄清出题角度,表达才能有的放矢,重点明确。 2、恰当运用诗歌鉴赏术语,使表达更准确,更符合鉴赏诗歌的要求,提高答题质量。 3、对诗歌理解、评价、联想,力求准确、合理、有根据,不能无中

    12、生有、任意发挥及随意拔高;术语表述要正确,不能生搬硬套、张冠李戴。 九、课后强化训练课后强化练习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夏日三首(其一)张耒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环境的“清”?(5分)答:首联、颔联以燕雀、蝴蝶、蜘蛛等动景反衬乡村的清净;颈联月影、溪水动静结合从侧面烘托了夏夜的清静,全诗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巧妙地从侧面写出了环境之“清”。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野步周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

    13、本诗结尾两句。(6分)答:诗的结尾两句运用了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手法。(2分)诗人赋予笔下的蝴蝶以人的感情,彩蝶翩跹,为和煦的春风所陶醉,为野草花的芬芳所吸引,以至沉醉花丛,流连不去。(2分)“烂醉”二字,语新意丰,既传达出春天的芳馨氛围与醉人魅力,描绘出蝴蝶追逐春色的如醉情态,也将诗人目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和盘托出。(2分)3、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行香子 七夕李清照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注】蛩:这里指蟋蟀。槎: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本词运用了多

    14、种表现手法,请试举其中主要的两种加以赏析。(6分)答:虚实结合/想象。词作从人间的鸣蛩和落叶梧桐写到天上分离的牛郎织女,开拓了意境,丰富了词的意蕴/使境界更加奇丽。(3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如“草际鸣蛩,惊落梧桐”句,寒蛩哀鸣,梧桐叶落,借这凄凉之景,奠定了感伤的基调。又如,借描写天上牛郎、织女分离之景,抒发自己的离愁。(3分)一语双关。上下片的后三句都语意双关。上片三句表面写天上的分别,实则写人间有情男女的离别。下片三句表面写天气阴晴变化,实则写人的悲喜交集,由喜而悲。构思新颖别致。(3分)语句叠用/反复。上片,叠用三个“浮槎”,写有情人划着木筏,游来荡去,终不得相会聚首。将离别的幽怨表现的淋漓尽致。下片,叠用三个“霎儿”,写天气阴晴不定,忽风忽雨,大概牛郎织女还在分离吧。将离别的幽怨表现的淋漓尽致。(任举其中一片作为例子即可)(2分)以动衬静。如“草际鸣蛩,惊落梧桐”句,词人清晰地听到草丛中蟋蟀的叫声和梧桐叶子掉落的声音,极写静夜,在如此静寂凄清的七夕之夜,词人愈加生发出一种与织女牛郎同病相怜的离愁。(2分)(任举其中一片作为例子即可)(2分)(技法,分析,情感/效果。各1分。1、2、3点每点3分;45点每点2分。)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说课稿.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