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101山西省五校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docx

    • 资源ID:15283239       资源大小:31.38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101山西省五校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docx

    1、高考101山西省五校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2018年高考(101)山西省五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 山西省五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合(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临汾一中、忻州一中、康杰中学、长治二中、晋城一中)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中国基本是将财权集中于中央为主,但由于管理区域的扩大和公共事务的增多,地方政府在承担一定政治、经济、社会功能与责任的同时,自然而然被赋予一定的财政权力

    2、,甚至在晚清还出现了中央财权下移和地方分权的现象。 清代初期,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分野,但有以起运存留为标志的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划分和调整。起运与存留实质上就是中央与地方对于所征收钱粮按一定比例进行再分配。 清朝入主中原之后,事权的高度集中导致财权的高度集中。户部作为中央财政主管机构,制定财税征管政策,包括修订和编纂赋役全书以实现各省、州、县的赋役定额化;推行和利用诸如易知由单实征红簿串票截票等征税工具,以及滚单催征、顺庄编里等征收方法,确保赋役的足额征收。与此同时,通过起运、存留制度调剂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收支比例,通过解款和协款制度调剂不同省份、不同地方之间的收支余缺,从而

    3、控制地方财政。 康熙朝以后还采取悉数解司与户部掌管奏销的举措,进一步强化中央对于地方财税的掌控。各地征收钱粮悉数解司等于取消了以州县为单位的财赋存留,州县正项经费开支必须随时向布政司及其所辖的户部寄存库领支。而清朝前期的奏销制度,除了由布政使司汇总所属府州县当年的赋税出入数额,核造上报计簿(奏销册)给户部审核外,还由督抚另外复核题奏,以达到相互监督之目的。雍正朝以后推行的耗羡归公,将地方官加征的杂税部分公开化和合法化,从而加强了预算外收入的管理,以实现其集权之目的。 从起运与存留的比例来看,清代中央有逐渐加强集权之趋势。清初,存留与起运各占一半,随着军费开支和中央财政的匮乏,中央政府开始对地方

    4、存留进行削减,地方存留所占比例逐渐减少。康熙中叶至嘉庆、道光年间,地方存留一般不超过25%,嘉庆末年甚至仅为17.4%。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比例从对半分配变成了头重脚轻的局面,形成集权型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 清代中央集权型财政关系至咸丰初年发生了变。此时,为了镇压各地起义,清政府军费开支急剧膨胀,中央财政左支右绌。为了维持王朝统治,只得允许各省自行经营筹划,从而导致地方督抚财权扩张。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以湘军为代表的地方军事力量开始崛起,并且通过征收厘金和推行捐输等不同途径筹措军饷,而这些财政权力逐渐被地方督抚所掌控。厘金原本是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开征的一种临时税种,属于在商品的产、运、销等三个

    5、环节同时征收的商税。后来在全国推广并成为政府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与田赋、盐课、关税等一起构成晚清的四大支柱收入。由于地方权重,厘金逐渐成为地方财政收入,而中央政府无法左右。正如郭嵩焘在郭侍郎集中所言:今之厘金,惟不限以科则,不拘以程式一听督抚之自为。此外,捐输事宜虽要经户部批准,但各地方设立名目繁多的劝捐机构,户部根本无法考核其收支情况。各省督抚以厘金、捐输等自筹经费,必然导致地方督抚财赋支配权日重,而户部之权日轻,户部的奏销制度名存实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清朝,地方政府所征收的钱粮并不都上交中央,而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按照比例进行划分,但中央所

    6、占比重大于地方。 B.清朝通过控制地方财政,来调剂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收支比例以及不同省份、不同地方之间的收支余缺,从而建立起运和存留制度。 C.为了强化中央对于地方财税的掌控,康熙朝以后还采取了悉数解司和奏销的举措,可惜这些措施因各州县无财赋存留难以推行下去。 D.清朝咸丰初年后,为镇压各地起义,清政府军费开支急剧膨胀,清政府被迫允许各省自行经营筹划,清朝地方财权于是开始扩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就提出了论点,指出清朝地方政府被赋予了一定的财政权力,甚至在晚清出现了中央财权下移和地方分权的现象。 B.文章用当时作为中央财政主管机构的户部的各项举措及

    7、起运、存留制度的实施,论证了清朝入主中原后对财权进行高度集中的观点。 C.在论证地方财权扩张而中央政府无法左右时,文章引用了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以湘军为代表的地方军事力量开始崛起的事例。 D.文章按主次顺序,论证了清朝为强化中央集权所采取的各种财政措施,其中悉数解司与户部掌管的奏销制度成为论述的重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中国基本是将财权集中于中央,清朝时,管理区域的扩大和公共事务的增多,让中央应接不暇,就赋予一定的财政权力给地方政府。 B.清代初期,虽然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并无严格意义上的分野,但他们的划分和调整却是客观存在的,这从起运存留制度可以看出。

    8、C.奏销制度实施时,只要布政使司汇总所属府州县当年的赋税出入数额,再核造上报计簿给户部审核,地方就可到肩膀啊寄存库领支经费。 D.太平天国起义后,户部的财权日轻,户部的奏销制度名存实亡,这与各地方设立名目繁多的劝捐机构,户部根本无法考核其收支情况有关。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我是在太阳和月亮交界的静音中,走进了树的年轮,在年轮里找到了月亮的脚印,轻轻、轻轻的,轻得只有时间才能听到脚步声一陈狂喜,我从梦中惊醒,摸摸头发,头发湿漉漉的;摸摸衣服,衣服上停着水汽。 原来,我坐在后龙山一块飞来石上瞌睡了。夜色下的山林盛满了银灰色的月色无声、淡薄,

    9、是一种神秘的静。我站起来,伸伸膊胳,仰望月亮,月亮孤独、无言,是一种沉默的静,就像严肃的高考试场,当考生接到考卷,低头看考题的一刹那,考场里一种沉默的静音,这种静音是各种心态交织在一起在沉思,在沉思中孕育着前途和理想,每个考生的心都会随着某一试题飞向远方。月色饱满、宽厚的静,沿着地平线一直伸向远方,没有一点声音,静静地在孕育着生命。大地沉睡了,山林沉睡了,野兔、山猫进入了梦乡走进月色,仿佛听到了小鸟的开门声,知了的梦呓声,毛毛虫在树叶背面的产卵声 直立在月色中的千年古樟,树冠被无声的月亮勾画出银亮的绒边,这银亮的绒边就像跳跃着文弱的火焰,整棵古樟几乎被月亮照得通明。古樟下一株栀子花静静地开放着

    10、,我刚来时,它躲在黑夜里,瘦瘦的,青里带黄的叶片里藏着十几个花蕾。你选择了我坐在飞来石上做梦时,悄悄地在无声的月色中完全绽放了自己,我梦的时间有多长,长到能使一个花蕾绽放成鲜花吗? 我弯下腰,扶起倒伏的栀子花,把脸贴着带露水的花瓣,没有声音,闻到一股香中带苦的味道。我把摸过头发,摸过衣服的手指放在鼻下闻了闻,也有一种香中带苦的味道,这是月亮上那个仙女的味道。苦难的栀子花像一个无人过问的哑女,静静生长在一个无人知晓的山林中,风吹雨打,野兔山猫糟蹋你,你沉默无言。你在月色的抚慰下,静静地吐着芳香,悠然的草木香,这香气含着几份苦味,比芳香多了些深厚,有点像农家小妹一样素洁婉丽,也像农家悠长而流汗的日

    11、子。 院子中的山茶花,沉默、哑音。深绿色的叶子和树干,一年四季落满了灰尘,像一个失音的女孩,没有听到它向上伸展的声音,只见它年年长高,开花。 院子中的石榴树,没有听到它枯萎的声音,只见它年年有枯死的树枝在风雨中落下,没有声音。静静的,静静地在三年内枯死。 静音见证了一切生命的成长和灭亡。 静音在黎明的曙光中慢慢放大。 山林一点一点地亮起来,是一种麻麻的亮。乡村上空飘浮着一层薄薄的,影影绰绰的,像雾,不像,像风,不像是被黑夜过滤过,经月亮星星筛选过,洁净无污染的寻梦声静音。它随着黎明的曙光,抚摸天下万物,便有了四季花草,使花更艳,草更绿,水更清。 我呼吸着新鲜无声的空气,沐浴在曙光的静音中,林旁

    12、立着一株野百合,郁郁的,散发出一阵阵醉人的浓香,洁白鲜嫩的花瓣上落满了露水,像刚刚沐浴后的少女,在黎明的静音中熠熠生辉。 紧接着,永思堂开始开门,这是两扇厚重的木头门,门柱和柱础已经磨合得十分圆融,只是厚重,开门时发出沉长的磨动声。拔闩声,开门声,接着村民走动的脚步声,汽车喇叭声,各种生活的噪声撕碎了黎明的静音。 (11)如此纯洁的静音,被生活的噪音揉碎,就像被时间揉碎了一个精美的梦境。 (12)静音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生存环境,也是大自然的一种内涵。人都想在一种没有噪音的环境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13)当代人用分贝衡量生活中的噪音,都想有一个理想的静音环境。我看电视,把电视打到静音键,怕声音影响

    13、儿子学习,儿子玩电脑,把电脑打到静音键,怕被我发现。人们追求理想中的静音,但事实上真正的静音是没有的,人类生活在地球这个巨大的磁场中,地球在公和自的过程中是会有声音的,所以你在地球上找不到一个真正的静音环境。 (14)业余时间我喜欢画画,用的是本地一种特制的白裱纸,染制之后,色泽映现出古雅苍老,如同见到过去的日子。我摊开白裱纸,先画一轮圆月,圆月下是一条静静流淌的月牙河,月牙河是一幅长幅画卷,它记录了乡村的凡人细事,记录了四季花草,记录了随风飘荡的白云,记录了户部侍郎江一麟,衣锦还乡,牵着枣红马来河边饮水。记录了近代著名实业家,南通垦牧公司总经理江智源携巨款回故里重建永思堂我欣赏自作的作品,静

    14、静的月色下,月牙河酣睡在月色中,一动也不动,没有声音,河水仿佛停止了流动,美术作品都是用静止的画面把人的思维带入故乡的昨天,今天、明天。 (15)我放下手中的美术作品,家人已睡,夜已深,山峦、田野、乡村、河流都静得出奇,仿佛走入一个巨大的梦境。 (选自散文选刊下半月2017年6期,有删减)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段划横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同时又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用小鸟的开门声,知了的梦呓声,毛毛虫的产卵声反衬了月夜的静寂。 B.第段划横线句子中无声的月亮匠心独运,月光本就无声,刻意突出这一点是为了表现月夜的宁静;勾画一词生动,富有想象力

    15、。 C.第段中撕碎一词用得很形象,它将噪声对黎明静音的破坏表达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似乎看见静音支离破碎的样子。 D.本文用大量的篇幅描写了静音,表达了对静音的向往,但同时又明白在地球上真正的静音是不存在的。 5.为何说静音见证了一切生命的成长和灭亡?(5分) 6.在结尾处叙述自己描绘了一幅圆月月牙河图,有人认为此处是赘笔,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现在的校园贷申请便利、手续简单、放款迅速,导致的是信息审核不严、高服务费、高违约金问题,而大学生年轻冲动,虚荣心强,金融知识匮乏,防范意识薄弱,这些因素持续

    16、堆积,乱象就不可避免了。教育部、银监会等部委曾多次发文提示校园贷风险,多地地方金融局也下发配套细则。令人遗憾的是,在百般呵护下,一些大学生依旧没能逃脱非法校园贷的魔爪。这从客观上证明了大学生的借贷需求旺盛,只有为大学生提供渠道畅通、手续便捷、利率合理的金融借贷服务,让校园贷在法治化市场化的轨道上运行,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才能真正得到保障。 对于校园贷问题,除了加强监管,更要精准打击,必须及时补上漏洞,严格区分合法借贷与金融诈骗,对某些打着校园贷的幌子给大学生挖坑的借贷平台,该取缔要取缔,该重罚要重罚,不能手软。唯有如此,才能有效遏制校园贷乱象的蔓延,并保障其健康、良性的成长。此外,大学生也要不断加

    17、强对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同时少些虚荣心,避免过度透支消费。 (20161021经济参考报) 材料二: 材料三: 园贷乱象触目惊心,如何解决?答案是打开校园贷的正门。 据报道,日前建行和中行向市场推出其校园贷产品。其中建行的金蜜蜂校园快贷年利率5.6%,授信额度在1000元到5万元;中行的中银E贷路校园贷最高贷款金额8000元,不含任何手续费。 野蛮生长的校园贷平台不会自律规范,即使靠制度约束和形成常态化的风险监控,短时间内也难以奏效。更重要的是,校园虽是小社会,但也成为大江湖,尤其大学校园汇聚了最庞大、最前卫的年轻消费体,他们也掌握了更便捷的信息化技术。从这个意义上讲,规范的信贷平台已成为大

    18、学校园的必需品。 正规金融机构推出的校园贷产品,也缓解了校方和家庭的压力。正规军进军校园贷,除了强化了大学生们的信用意识,还降低了校园消费的风险。此前那些野蛮生长的校园贷平台,几乎全都是采取诱惑的方式,几乎没有任何审批就让大学生们掉入彀中。 (20170525中评网) 材料四: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平台开始进入校园分期市场。不少平台无法满足监管层的要求,在政策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权衡营业状况后,选择主动清盘停业,由于这部分平台待收较小,容易完成清算,主动停业或许是平台良好退出的不错选择。校园贷本质上只是一种金融工具,具备其应有的工具价值。如果接受校园贷服务的对象能够挖掘其价值

    19、,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观,校园贷是利大于弊的。 网贷之家首席研究员马骏认为,校园贷市场肯定不会消失,因为需求存在,近段时间出台的政策也并非一刀切,而是建议平台更加规范。对于校园贷平台适合型的方向,马骏认为,可以随着毕业生的发展轨迹进行型,比如目标客户为刚毕业没多久的学生、刚刚进入职场的新人,这样也能有效地控制平台成本。 (北京商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校园贷可以帮助大学生创业、助学、理财,但要防止不良借贷平台诱导学生陷入高利贷陷阱。 B.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这两大银行推出的校园贷产品,具有利率适度、授信额度适中的特点。 C.材料二显示,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

    20、,近半数学生月开销在两千至三千元之间,月开销一千元以下的占比最少。 D.大学校园汇聚了最庞大、最前卫的年轻消费体,他们掌握了更便捷的信息化技术,所以校园贷不会消失,也难以规范。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当代大学生年轻冲动,虚荣心强,思想前卫,金融知识匮乏,防范意识薄弱,因此很容易掉进部分校园贷平台的火坑。 B.校园贷本质上是一种金融工具,如果平台规范,受贷者能够合理利用,校园贷是利大于弊的。 C.从材料二中的数据分析来看,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校园贷的钱被用来旅游、休闲的最多,用于学习费及用品的只有约四分之一。 D.部分平台无法满足监管层的要求,在政策压力加大

    21、的背景下,主动停业才是平台良好退出的最好选择。 E.现在的校园贷申请便利、手续简单、放款迅速,都采取诱惑的方式,没有任何审批就让大学生们掉入彀中。 9.根据材料内容,说说如何解决校园贷乱象问题。(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卢之翰字维周,祁州人。之翰少笃学,家贫,客游单州,防御使刘乙馆于门下。乙徙钱塘,之翰随寓其郡。太平兴国四年,举进士,不得解,诣登闻自陈,诏听附京兆府解试。明年登第,解褐大理评事、知临安县,三迁殿中丞,通判洺州。 会契丹入寇,之翰募城中丁壮,决漳、御河以固城壁,虏不能攻。吏民诣阙求借留。召还

    22、,迁太常博士,为河东运副使,徙京西运副使,改工部员工外郎。建议导潠河合于淮达许州以便漕运以劳加户部员外郎又改陕西运使迁吏部员外郎至道初李顺乱蜀命兼西川安抚运使。贼平,还任。 之翰尝荐李宪为大理丞,宪坐赃抵死,之翰当削三任。时副使郑文宝议城清远军,又禁蕃商货盐,之翰心知其非便,以文宝方任事,不敢异其议。及文宝得罪,之翰并前愆,左授国子博士,领使如故。寻复旧职。会调发刍粮翰灵州,诏分三道护送,命洛苑使白守荣、马绍忠领其事。之翰违旨擅并为一,为李继迁邀击于浦洛河,大失辎重。诏国子博士王用和乘传逮捕,系狱鞠问。之翰坐除名,贬许州司马。明年,起为工部员外郎、同勾当陕西运使。真宗即位,复吏部员外郎,充运使

    23、。以久次,召拜礼部郎中,赐金紫,复遣之任。 咸平元年,以疾命国子博士张志言代还。未几,复出为京西运使。先是,朝廷议城故原州以张守备,之翰沮罢之,其后西鄙不宁,修革为镇戎军。之翰坐横议非便,黜知归州,便道之官,限五日即发。三年,授广南西路运使。会广州索湘卒,就改太常太卿、知州事。之翰无廉称,又与运使凌策不协,阴发其事。五年,徙知永州,未行,卒,年五十七。 (选自宋吏卢之翰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建议导潠河合/于淮达许州/以便漕运/以劳加户部员外郎/又改陕西运使/迁吏部员外郎/至道初/李顺乱蜀/命兼西川安抚运使 B.建议导潠河合于淮/达许州/以便漕运/以

    24、劳加户部员外郎/又改陕西运使/迁吏部员外郎/至道初/李顺乱蜀/命兼西川安抚运使 C.建议导潠河合于淮/达许州/以便漕运/以劳加户部员外郎/又改陕西运使/迁吏部员外郎/至道初/李顺乱/蜀命兼西川安抚运使 D.建议导潠河合/于淮达许州/以便漕运/以劳加户部员外郎/又改陕西运使/迁吏部员外郎/至道初/李顺乱/蜀命兼西川安抚运使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解褐,指脱去布衣而换上官服,即开始做官。褐,可以用来指粗布或粗布衣服。 B.契丹,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C.贼,古时指偷东西的人,而一般称严重危害或背叛人民和国家

    25、的坏人为盗。 D.金紫,唐宋时将金鱼袋及紫衣称为金紫,是唐宋的官服和佩饰,也可用以指代贵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卢之翰少时家贫,读书专心刻苦。他年轻时虽然家庭较为贫穷,但喜欢读书,专心好学,刻苦勤奋,后在单州被防御使刘乙收为门客。 B.卢翰御敌有方,受到众人拥戴。他在任期间,恰逢契丹入侵,他果断采取有效措施,成功阻止了敌人的进攻,当地官员百姓到朝廷请求他留任。 C.卢之翰畏惧权贵,处事不当被贬。他明知郑文宝的一些做法不太恰当,却惧其职权而没有提出异议,后在运送粮草时违背朝廷旨意造成重大损失而被贬官。 D.卢之翰长久任职,担任多种官职。他任职间一向

    26、廉洁奉公,又因任职时间较长,被任命为礼部郎中;因病离职回到朝廷,不久又出任京西运使。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文宝得罪,之翰并前愆,左授国子博士,领使如故。 (2)之翰坐横议非便,黜知归州,便道之官,限五日即发。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河湟 杜牧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注】河湟,吐蕃占领的河西、陇右之地。宪宗曾锐意收复河陇,却不及西征,猝然而逝。诗人有感于晚唐的内忧外患,主张讨平藩镇割据

    27、,抵御外族入侵。无载(唐代宗时宰相),对西北边防多方筹措,后因事诏令自杀。晁错对于削藩提出很多好的建议,汉景帝听信谗言错杀了他。水经注:有黄帝冢,帝崩,惟弓剑存焉。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诗以异族占领的土地河湟为题目,十分醒目,起到笼罩全篇的作用。 B.元载与晁错的主张和遭遇颇为相似,诗人叙其事,表达对他们的推重和惋惜之情。 C.二、四句相承,以黄帝的传说,借指宪宗之死,流露出诗人对其猝然而逝的嘲讽之意。 D.河湟百姓身着异族服装,处境艰难屈辱,但他们的心却没有被征服,永为汉臣。 E.虽和尽两个虚词用得极妙,一抑一扬,侧面写出了河湟百姓的浩然正气。 15.本诗

    28、尾联颇受称道,请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职的空缺部分。(5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 , 两句表现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 (2)韩愈师说中所说的师有其独特的含义, , , 三句指出自己所说的师不是指教小孩学习文章断句的老师。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莫把穷养儿,富养女奉为圭臬,如果一味迷信这种古训,并以此作为教育的核心方法,结果谁了难以意料。 上汽大众只有不断进行创新,并且不断提升品质价值,才能让其他品牌鞭长莫及。 大城市是多样的生态系统,需要精英人士及

    29、高大上的现代建筑和街区,也需要下里巴人和胜乱差的老旧建筑和街区。 天灾人祸已然让人痛心,而随后一些不良媒体或别有用心之人制造出的骇人听闻的谣言,更是让人愤怒。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的这些成绩与动力电池产业的进步密不可分,后者进步之迅速也是可圈可点的。 试想一下,干部不思进取、尸位素餐,又怎能团结带领广大众爬坡过坎、克难戏坚? A. B. C. 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人们一般将乱涂乱画称为不文明行为,不仅仅是道德上行为失范,更是已经涉嫌违法。 B.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着力补齐农业科技短板,培育农业可持续发展新动能。 C.普京表示,多名美国外交官将不得不离

    30、开俄罗斯的原因是华盛顿对俄不友好造成的。 D.XX收获了两万多在线客户,可见它的搜索业务已逐渐脱离了之前出现的负面影响。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杨绛先生独自居住在西城区一个普通的小区,幸好有众多学子的垂爱,老人的晚年才不会太寂寞。 B.新搬来的邻居很是活泼热情,经常会请一些朋友在家中聚会,每次他都会喊我一声:来吧,欢迎叨扰。 C.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您当年对我的帮助我绝不会忘记的,这次的事情我一定会鼎力相助,您就放心吧。 D.小明对王老师说:您是学界泰斗,我们这些刚入行的后辈还有好多问题要向您请教,还望您能不吝赐教。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

    31、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在不同的眼中,世界也会变得不同。你用欣赏的眼光去看,;你带着满腹怨气去看,你就会觉得世界一无是处。欣赏别人体现出一个人的气度与胸襟。这好比幽谷香兰,;峻岩劲松,使人愈压愈坚。让我们像大海那样笑纳百川,像高山,摒弃自卑、自负和自满,去正确地欣赏别人吧!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生活中居民家中的电器设备各式各样,遇到停电时,我们一般是放任后等待来电。这样做很危险,因为最初恢复送电时,电压会突然增大,如果此时插上电源插头,会导致电器烧坏,电器烧坏就会导致火灾发生。一旦引起火灾,势必造

    32、成人身伤亡。现在很多家庭已经意识到用电安全的重要性,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事故。 电器烧坏不一定就会导致火灾发生。 。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你的家乡或许在开轩面场囿,把酒话桑麻的乡村,或许在流光溢彩的大都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你的家乡一定日新月异。 请你在家乡变化的旋律中选择两三个对象(如风俗、民生、生态等),写一篇文章介绍家乡的变化,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好对象,形成有机;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72018年度高三第二次名校联合考试(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D(A项中央所占比重大于地方错,并非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101山西省五校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