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自考0468德育原理历年真题汇总.docx

    • 资源ID:15272603       资源大小:397.08KB        全文页数:7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自考0468德育原理历年真题汇总.docx

    1、自考0468德育原理历年真题汇总全国 2010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课程代码: 00468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 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末选均无分。1关于德育原理和德育实践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 ( )A 德育实践经验产生德育原理B 德育原理属于感性认识C.德育实践经验属于理性认识D 德育原理是对德育实践经验的抽象概括,是对德育本质和一般规律的认识2.)B .苏霍姆林斯基D .杜威( )B .班杜拉D .洛克B .封建社会D .社会主义社会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作

    2、者是 (A .马卡连柯C.杜德海姆3.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 .柯尔伯格C.凯兴斯泰纳4.现代德育产生于 ( )A.原始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5.童年期 (6、7 岁一 11、12 岁)儿童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 )A .适应性 B .两义性C.协调性 D .动荡性6. 关于德育与科学技术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科学技术对德育的影响主要通过科学家开展德育实现的B .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影响人们传统的思想、信仰和道德C.德育决定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D .科学技术教育是德育的主要内容7. 关于德育目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德育目标是指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标准B

    3、.德育目标决定了德育目的C.德育目标是德育内容的具体化D .德育方法的选择与德育目标没有关系8. 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 ( )A .德育目的与德育内容的矛盾B .德育目标与德育方法的矛盾 C.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D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9.德育原则是 ( )A.德育目标的具体化B .德育目的和德育目标的总和C.德育科学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D 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科学规律提出的指导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10 “语言说理法 ”主要包括 ( ) A 讲解法、谈话法、示范法、讨论法B .讲解法、谈话法、示范法、阅读指导法C.讲解法、示范法、陶冶法、讨论法D

    4、.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11.德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班会、团队会B.生产劳动C.各科教学D.课外活动12.品德修养过程的特点包括 ( )A.自觉性、内省性、涵育性、实践性B.自觉性、外烁性、涵育性、实践性C.他律性、外烁性、涵育性、实践性D.他律性、内省性、涵育性、实践性13.属于家庭德育特点的是 ( )A.指令性B.封闭性C.被动选择性D.寓教于养1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反映了德育的 ()A.创造性特点B.长期性特点C.主体性特点D.示范性特点15.德育在发展过程中,要从思想、内容、原则、方法等方面吸收和利用以往发展阶段的成果来丰富、发展自己,这主要体现了德育的

    5、()A.相对性B.一致性C.继承性D.滞后性16.德育滞后或超前于社会发展,集中体现的是德育的 ( )A.继承性B.相对独立性C.平衡性D.一致性17.“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 ”体现了学校德育管理的 ( )A.方向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民主性原则D.整体性原则18.反映品德测评标准程度之间的关系,是品德测评的单位标准,是指()A.权系数B.标号C.标度D.效度19.对品德问题学生给予更多关爱,体现的班集体德育工作的要求是()A.全面负责、全面安排B.面向全班、照顾个别C.善始善终、循序渐进D.协调一致、互相配合20.关于班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班集体是一种重要的德育力量和手段B .

    6、班集体是自发形成的C.班集体的灵魂是班主任D 班集体教育中不提倡学生个人之间进行品德比较 二、简答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分)21.现代德育的基本特点。22.确定德育目标的依据。23.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24德育效果检测与评定的原则。25社会德育的特点。三、论述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26试述德育过程中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27联系实际谈谈在学校教育中如何指导学生的品德修养。四、案例分析题 (本题 15 分 )28请结合有关德育原理 ,分析下列教育案例成功的原因。王强同学是一名插班生, 由于缺乏自信, 考试从未及格过。 为了帮助他

    7、改变这种不利状 况,班主任一方面与家长沟通、 了解情况, 希望家长多鼓励, 配合教育; 另一方面创造条件, 努力增强他的自信心。 一次, 学校准备举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礼仪展示比赛, 要求每班推举6 人参加。在广播操比赛中表现较好的王强得到了班主任的鼎力举荐,当时同学们都用怀疑 的眼光看着班主任, 而王强则从班主任坚定的目光中读懂了信任和尊重。 训练是单调、 枯燥、 劳累的,王强除了认真训练外,还主动帮助打扫卫生、摆放桌椅等。结果,礼仪展示比赛得 了亚军,为班级争得了荣誉。从此以后, 同学们慢慢改变了对王强的看法, 王强对自己也有 了信心。 与此同时, 班主任认真帮助他分析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并

    8、及时肯定他的优点和进步, 加上家长的配合和他自己的努力,王强的学习和精神面貌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全国 2002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课程代码: 00468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德育的本质特征在于德育是培养人的 ( )A.品德的活动 B.意志的活动C.情感的活动 D.美感的活动2.在本质上区别于唯心主义“闭门思过”式品德修养的是 ( )A.自我品德认识 B.自我品德评价C.自我品德体验 D.自我品德锻炼3.品德属于 ( )A.集体现象 B

    9、.个体现象C社会现象 D. 民族现象4.我国中学德育大纲正式颁布的时间是 ( )B.A.1990 年1993 年 C.1994 年 D.1995 年5.人们能够发现、认识、掌握、运用,但不能改变、废除的是 ( )A.德育原则 B.德育规律C.德育方法6.制约德育方法的个体因素是 (A.C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生产力与科技发展水平7.德育对象的千差万别、德育条件的千变万化要求德育工作者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这10.不符合品德测评指标体系设计科学性要求的是 ( )A.品德测评各指标必须与德育目标相一致B .品德测评各指标相容C.品德测评各指标相对独立D.品德测评各指标具有不完备性11.协调性是 (

    10、 )A.幼儿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B .童年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C.少年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D.青年初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12.在品德行为中,能够表现个体坚持不懈地克服各种困难,把决定贯彻始终的意志品质是 ( )A.自觉性 B.坚定性 C.果断性 D.自制力13.在学校德育中,学生个体品德形成和发展最佳最基本的舞台是 ( )A. 校内非正式群体 B. 班集体C.学生兴趣小组 D.学生群体14.校外活动是指 ( )A.由学校以外的教育机关组织和领导的学生课余教育活动B.由学校在校外组织的丰富多彩的课余教育活动C由学生在教育者指导下所组织的课余教育活动D.学生在课外自主选择、自由参加的活动15.一般

    11、而言,开始能够主动进行自我品德修养的时期是 ( )A.学前期 B.学龄初期 C.青少年期 D.壮年期16.提出社会学习论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杜德海姆 B.杜威 C.班杜拉 D.柯尔伯格17.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是 ( )A.品德认识 B.活动与交往C学生品德内部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18.现代德育最初产生于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19.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性质和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初级性质的现代德育B.坚持全民性,反对阶段性C.德育内容要坚持统一性,反对多样性D.对于个体的身心而言,要坚持全面性,反对整体

    12、性20.一个人品德形成发展的外在表现和客观标志是 ( )A. 品德情感 B. 品德行为C.品德认识 D.品德意志二、 简答题 (本大题共 5小题,任选 4题回答,每小题 6 分, 5题都答者,只按前 4 题给分, 共 24 分 )21.德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22.什么是品德测评 ?品德测评应遵循哪些原则 ?23.德育目标的涵义及其作用。24.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哪些 ?25.我国新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三、 论述题 (本大题共 2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26.中小学生常用的德育原则有哪些 ?请你结合德育工作实际, 分析说明其中一条原则的提出依据和贯彻要求。27

    13、.结合德育工作实际,谈谈德育工作者应具备的素养。四、 案例分析题 (16 分 )28.案例:在虹桥小学,三 (1)班班主任王老师对学生张明近期的表现感到不安。为了了解张明在家中的情况,王老师主动到张明家家访。在同张明父亲交流情况时引用了一句古语: “养不教,父之过” ,偏偏张明的父亲也比较较真,便对王老师说: “王老师,您这话欠妥。 养 不教,父之过 意思是说孩子是我生养的, 我不送他到学校接受教育, 剥夺他受教育的权利, 那是我的过错。现在,我把孩子送学校接受教育,你们教不好,这应是老师的过错,怎么能 说是我们做家长的过错呢 ?”结果,双方未能在教育张明的问题上达成共识。问题:王老师和家长的

    14、说法正确吗 ?试用合力教育理论加以分析说明,并联系实际谈谈应该如何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全国 2002年 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试题参考答案课程代码: 00468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A2.D3.B4.D5.B6.C7.B8.B9.A10.D11.B12.B13.B14.A15.C16.C17.B18.C19.A20.B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任选4 题回答,每题6 分。 5 题都答者,只按前 4 题给分,共 24 分 )21.(1)培养符合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要求的人的品德。(2)培养一定社会的政治领导人才。(3)传播一定

    15、社会的思想政治观点和制造社会舆论。22.(1)品德测评是按照一定法则,(2)品德测评应遵循:用数字来描述人的品德行为, 并据此进行分析和作出评定。方向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原则5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原则23.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 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标准。它对德育工作有重要的指导、选择、协调、激励作用。24.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说服教育法 (语言说理法 )、形象感染法、实际训练法、品德评价法、品德修养法等。25. (1)爱国主义教育(3)集体主义教育三、论述题 (本大题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16、分 )26.(1)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有:1方向性和现实性相结合原则2知行统一原则3说理疏导和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4发扬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5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6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8德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9品德教育和自我品德教育相结合原则 (2)结合德育工作实际,分析说明其中一条原则的提出依据和贯彻要求。27.(1)应具备的素养:1思想道德素养。 思想政治素养: 包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思想观点; 法纪 道德素养:包括具有社会主义的法纪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职业素养 (忠诚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2知识和能力素

    17、养。知识素养:德育工作者应该具有基本的马克思义主义理论素养、 思想道德知识素养、德育科学知识素养、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德育工 作者应具备组织德育活动能力、语言能力、自我调控能力。3德育科研知识和能力素养。 德育工作者要增强德育科研意识, 掌握德育科研的基础 知识和方法,勇于进行德育科研,提高德育科研能力。(2)结合实际分析说明。四、案例分析题 (本题共 16 分 ) 28.(1)王老师和家长的说法都是片面的。(2)分析说明:1他们的说法违背了学校、家庭共同做好德育工作的合力教育原则。2合力教育原则的提出, 是因为影响学生品德的因素既有学校的、 家庭的, 也有社会 会的。养成孩子的

    18、良好品德,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3贯彻合力教育原则, 必须遵循相互尊重的原则, 而王老师和家长的做法显然都违背了相互尊重的原则。(3)结合实际分析说明。全国 2003年 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课程代码: 00468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一般说来,品德包括思想品质、政治品质、法纪品质和 ( )A.情感品质 B.意志品质C道德品质 D.行为品质2.不属于 我国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基本内容的是 ( )3.德育方法是 ( )A.教师

    19、德育工作方式的总和B.学生自我修养方式的总和C.教师德育手段的总称D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4.产生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学校德育管理模式是 ( )A.经验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B决策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C行政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D科学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5.儿童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特点的年龄阶段是 ( )A.少年期 B.童年期C.幼儿期 D.青年初期6.不属于学校主要德育管理人员的是 ( )A.大队辅导员 B.班主任C.年级组长 D.任课教师7.不符合中小学德育管理组织机构设置要求的是 ( )A.从学校及其德育管理的整体出发B.必须实行二级制结构系统形式C.坚持效

    20、率原则D.从实际出发8.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启发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有关思想道德方面知识的德育方法是 ( )A.示范法 B.讨论法C.陶冶法 D.讲解法9.客观存在的德育规律在人们主观意识上的正确反映被称为 ( )A.德育原理 B.德育实践经验C.德育目标 D.德育方针10.关于原始社会德育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始德育具有阶级性 B.原始德育具有融合性C.原始德育的内容简单 D.原始德育的手段简单11.人们区分不同的测评指标,对测评对象的价值和在测评指标体系中的地位所赋予的不同 数值叫 ( )A.标度 B.权集合C.标号 D.权系数12.主要功能是训练学生品德行为的

    21、德育方法是 ( )A.品德修养法 B.实际锻炼法C.品德评价法 D.示范陶冶法13.社会意识中制约影响德育根本观点和方法的是 ( )A.哲学 B.政治思想C文学艺术 D.法律14.关于德育原理与德育方针政策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德育方针政策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体现,而德育原理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B.德育方针政策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而德育原理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体现C.德育方针政策和德育原理都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D德育方针政策和德育原理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体现15.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杜威 B.马卡连柯C.班杜拉 D.柯尔伯格16.不属于社会德育主要特点的是 ( )19.学

    22、生品德内部的基本矛盾是 ( )A.知与行的矛盾B.知与情的矛盾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品德现有发展水平的矛盾D.受教育者对当前德育要求的反映与他们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20.德育效果检测与评定的关键是 ( )A.分析 B.指导C运用 D.系统化二、 简答题 (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分)21.德育对社会意识的制约影响作用。22.德育民主化的含义。23.学校德育制度管理应注意的问题。24.如何选择德育方法 ?25.班集体的德育作用。三、 论述题 (本大题共 2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26.如何理解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不断提高的过程 ?27.联系儿童品

    23、德发展的实际,说明德育与品德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四、案例分析题 (15 分 )28.案例: 开学不久,陈老师发现杨朗同学有许多毛病。陈老师心想,像杨朗这样的同学缺少的 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一次,陈老师找他谈话说: “你有缺点,但你也有不少优点,可 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 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 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 第三天,杨朗很不好意思地找到陈老师, 满脸通红地说 “我心肠好, 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 陈老师听了说: “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你力气 大,想当兵, 保家卫国, 是很光荣的事, 你的理想很实在。 不过当兵同样需要科

    24、学文化知识, 需要有真才实学。 ”听了老师的话,杨朗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问题:分析案例中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德育原则。全国 2004年 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课程代码: 00468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 40 分)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 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作者是 ( )A.苏霍姆林斯基 B.蒙台梭利C.赞可夫 D.裴斯泰洛齐2.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 并用“道德两难法” 研究儿童道德和教育问题的教育家是 (

    25、)A.杜德海姆 B.杜威C.班杜拉 D.柯尔伯格3.关于家庭德育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家庭德育要求家长能言传身教,做好表率B.家庭德育是计划性、系统性很强的德育C.家庭德育要求寓教于养,养教结合D.家庭德育要求寓理于情,情理结合4.关于德育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德育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是从个性中抽象概括出来的B.德育共性可以脱离个性而存在,而不必与个性相联系C.德育个性寓于共性之中,是共性的具体化D.德育个性与共性相统一,就是指个体德育与集体德育相统一5.一般说来,品德包括政治品质、道德品质、法纪品质和 ( )A. 情感品质 B. 意志品质C.思想品质 D.宗教

    26、品质6.青年初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 )A.情境性 B.协调性C.动荡性 D.成熟性7.狭义的品德发展是指 ( )A.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时期品德发生和变化的过程B.个体在学校学习中品德变化的过程C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时期品德发生和变化的过程D.个体在家庭影响下品德变化的过程8.德育对社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通过直接影响生产资料而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B.通过直接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C.通过影响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D.通过对生产中人的影响而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9.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确定德育目标 B.制订德育计划C.组织开展德育活动

    27、D.检查和总结10.学校德育管理的核心是 ( )A.对学生品德培养的德育活动及其过程的管理B.对德育管理工作者的管理C协调学校和家庭的关系D.协调学校和社会的关系11.德育工作者的仪表风度、工作作风、思想情操、人格品行都是德育工作者劳动的重要手段,这突出体现德育工作者劳动的 ( )A.长期性特点 B.主体性特点C.广延性特点 D.连续性特点12.相对于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而言,属于学校德育特征的是 ( )A.养教结合 B.广泛性C.隐形性 D.有组织性13.与常模参考性检测相联系的品德评定是 ( )A.绝对评定 B.相对评定C.个体内差评定 D.全面评定14.品德测评的核心部分是 ( )A.B.

    28、说明达到品德测评指标的程度D.权系数)B.提高自身的品德水平D.更好地参与社会竞争标号C标度15.自我品德修养过程的特点有 (A.自觉性、涵育性、实践性、外铄性B.他律性、涵育性、实践性、外铄性C.自觉性、内省性、涵育性、实践性D.他律性、内省性、涵育性、实践性16.品德修养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 A.促进社会的发展C.改善物质生活条件17.教师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 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是 ( )A.B.谈话法讨论法C.陶冶法 D.讲解法18.学校实施德育最主要、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 ( )A.课外活动 B.各科教学19.“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29、,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中突出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 致性和连贯性相结合的原则 B方向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C.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D.说理疏导和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20.关于德育目标与德育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德育目标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B .德育目标可以为德育活动指明方向 C德育目标决定了德育的全过程 D .德育目标影响德育内容的选择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 60 分)二、简答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题 5 分,共 25分)21.如何理解现代德育是一种发展性德育 ?22.人的品德发展的年龄特征规律。23.德育对科学技术的影响作用。24.在德育中应如何贯彻尊重热爱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25.学校德育管理的原则。三、论述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26.如何理解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斗争转化, 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 ?请联系实际加以说


    注意事项

    本文(自考0468德育原理历年真题汇总.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