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现代汉语学习纲要及语法分析释要.docx

    • 资源ID:15261747       资源大小:23.47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现代汉语学习纲要及语法分析释要.docx

    1、现代汉语学习纲要及语法分析释要现代汉语学习纲要现代汉语学习纲要. 语法部分一 语法概说 :语法是一种语言组词造句的规则。研究语法就是来发现这样的规则,或者说就是寻找语言的形式跟意义之间的系统的对应关系。单句二 语法单位 :语素(语素组) 词 词组 句子复句三 词类 : 1. 动词2. 形容词 谓词3. 状态词4. 代词 实词5. 名词6. 数词 体词7. 量词8. 区别词9. 副词10. 介词11. 连词 虚词12. 助词13. 语气词14. 感叹词(叹词)15. 拟声词(像声词)四 主谓结构 :1. 主语和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类型2. 能够充任主语的语言成分3. 能够充任谓语的语言成分 注意主

    2、谓谓语句中大小主语之间的意义关系4. 受事主语句 注意受事主语句中主语的特点和谓语的特点五 述宾结构 :1. 述语和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类型2. 能够充任述语的语言成分 注意区分谓宾动词和体宾动词3. 能够充任宾语的语言成分 注意数量宾语、处所宾语、施事宾语(存现句)4. 双宾语结构及其层次分析六 述补结构 :1. 补语的语义指向2. 能够充任述语的语言成分3. 能够充任补语的语言成分4. 述补结构不同的意义类型 结果补语 | 趋向补语 | 可能补语 | 程度(状态)补语七 偏正结构 :1. 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语义关系类型;状语和中心语之间的语义关系类型2. 能够充任定中结构定语和中心语的成分;

    3、能够充任状中结构状语和中心语的成分3. 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有“.de ”与没有“.de ”的区分以及定语的顺序4. 定中结构跟状中结构的区分5. 复杂的偏正结构的层次分析八 复谓结构 :1. 复谓结构的三种类型:连谓结构 | 递系结构 | 连锁结构2. 复谓结构的组成成分及意义类型:注意递系结构跟主谓结构作宾语的述宾结构的区分3. 复谓结构跟联合结构的区分4. 复杂的复谓结构:同类嵌套 | 异类嵌套九 句法结构歧义 :1. 歧义 一个形式,多个意义(包括多义词,多义词组,多义句子等)2. 结构层次歧义 :述宾/偏正;联合/偏正;3. 结构关系歧义 :述宾/偏正;联合/偏正;述宾/述补;4. 语义

    4、关系歧义 :施事/受事;对象/结果;空间/处所;5. 排除歧义的方法:语境排歧 | 调整语序(结构)排歧 | 增词或换词(词汇)排歧十 复句 :1. 复句的定义:两个以上造句单位连用,意义上关系密切,结构上相对独立2. 复句的构造:主谓句(非主谓句)+ 主谓句(非主谓句)3. 复句的关联成分 连词 | 副词从句(前句)关联成分 | 主句(后句)关联成分4. 复句的关系类型 联合复句(并列 | 选择 | 递进 | 连贯 | 分合)偏正复句(转折 | 条件 | 假设 | 因果 | 目的 | )5. 多重复句的层次分析十一 虚词 : 1. 虚词的用法 虚词所在的句子格式,以及该格式对出现其中的成分的

    5、限制要求2. 虚词的意义 通过虚词的用法来把握虚词的抽象的语法意义3. 相近虚词之间的区分 如:何况/况且;不管/尽管;只要/只有;4. 注意多义和兼类虚词的不同用法 如:就是,既,和,十二 句子的语气 :1. 对句子语气的不同认识2. 决定句子语气的不同表达手段 语调(停顿、重音、升降调)| 语气词3. 从功用角度区分出的句子语气的四种基本类型 陈述 | 疑问 | 祈使 | 感叹4. 疑问句的分类及对疑问语气词的选择 是非 | 特指 | 选择 | 反复(正反)十三 特殊句式 : 倒装、插说、复指(改变原有的句法结构,包括改变顺序,插入非结构成分等)十四 常见语法错误分析:1. 错误类型:残缺

    6、 | 赘余 | 语序不当 | 搭配不当 | 结构混乱2. 常用的两种分析方法:类比法 | 简缩法有 音 有 义 词 词组(短语) 语素有音无义 音节(音位 | 音素 :元音 | 辅音)词汇部分一 词 1 词的定义 词是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2 语素的定义 语素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3 词、语素、汉字(音节)三者之间的关系4 词的语音形式 词中不能有停顿 + 单音节词 | 双音节词 | 二 词的构造 1 单纯词 2 合成词 并列式合成词 偏正式合成词 陈述式合成词 支配式合成词 补充式合成词 重叠式合成词 附加式合成词 前缀 + 词根 词根 + 后缀 3 简称 减缩 紧缩 其

    7、他三 词的意义 1 词义(词的概念义)2 词的附属义 词义的感情色彩 | 词义的语体色彩3 语素义 不成词语素的意义 | 成词语素的意义4 词义和语素义之间的关系四 多义词 1 词的固定义和临时语境义2 义项 3 多义词和单义词 4 词的本义 基本义 引申义 比喻义 五 同音词 1 什么是同音词2 同音词的类型 3 同音词的来源 4 同音词跟多义词的区别六同义词 1 同义词的类型 绝对同义词 | 相对同义词2 同义词的来源 3 同义词的辨析 从概念义辨析 | 从功能上辨析 | 从附属义辨析横4 同义词的作用七反义词 1 反义词的类型 绝对反义词 | 相对反义词2 反义词的对应关系3 反义词的作

    8、用八 上下位词 1 词与词之间的上下位关系2 上位词 3 下位词 4 各类词中的上下位关系 5 上下位词的作用 九 词汇的构成 1 基本词汇2 一般词汇 3 古语词 历史词语 | 文言词语4 新词 5 方言词 6 术语7 行业语 8 外来词 译音词 | 译音兼译义词 | 半译音半译义词9 熟语(固定结构) 成语 谚语 歇后语 惯用语十 词典 1 词典的类型 百科词典 | 语文词典单语词典 | 双语词典 | 多语词典2 词典释义模式 用同义近义词释义 用反义词或否定形式释义 定义式释义展开描述式释义 摹状式释义比喻义释义语文性释义 | 百科性释义3 词典的编排 条目的编排 (词条排序)条目下组成

    9、内容的编排条目下义项的编排(一)关于词的基本概念的概述(二)一个词内部不同意义之间的关系(三)不同词之间的语音关系(同音词)和意义关系(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位词)(四)现代汉语词汇(全部词语)的构成(五)词典 (词汇学的实践)语音部分一 概述 1 语音单位的划分:句子 节拍群 音节 音素2 记录语音的工具 语音符号 汉语拼音方案 (1958 年);国际音标 (1888 年)3 研究语音的三个角度:生理 物理 心理 发音 传音 听音 二 元音 1 定义:声带振动 + 不受阻碍2 元音舌位图:基本元音舌位图(8 个) 普通话元音舌位图(8 个) 3 普通话元音:舌面元音(6 个)+ 舌尖元音(2

    10、个)+ 卷舌元音(1 个)三 辅音 1 定义:受到阻碍 + 声带不一定振动2 普通话辅音:发音部位 + 发音方法 | 成阻 持阻 除阻 (22 个)四 声母 1 定义:音节开头的辅音2 分类:从发音部位的角度分 : 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b p m | f | z c s | d t n l | zh ch sh r | j q x | g k h从发音发法的角度分: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 | 送气音|不送气音 | 清音|浊音五 韵母 1 定义: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2 分类:按韵母内部组成情况分 : 单韵母 | 复韵母(前响,中响,后响)| 鼻韵母

    11、(前,后)按韵头性质分 : 开口呼 | 齐齿呼 | 合口呼 | 撮口呼六 声调 1 定义:能区别音节的意义的相对音高或音高变化2 调值:声调的实际读法,即音高的高低升降的实际变化形式3 调类:一种语言中的声调调值的类别4 普通话的声调:阴平(55 )| 阳平(35 )| 上声(214 )| 去声(51 )七 音节 1 定义:言语里最自然的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片段2 普通话音节的构造 : 音节音质成分 超音质成分 第 1 层声母 韵母 声调 第 2 层韵头 韵(韵基) 第 3 层韵腹 韵尾 第 4 层C V V V/C T (声韵母与元辅音的对应)3 普通话音节内部成分的组合规律 复韵母内部的组

    12、合规则声母跟韵母的组合规则声调跟声韵母的组合规则八 音位 1 定义:一种语言的语音系统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单位。2 音位与音素的关系:音素是从生理物理角度认识语音得到的语音最小单位。音位是从心理角度认识语音得到的语音最小单位。3 音位变体:有一些音素不会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出现,而是分布在不同语音环境中,形成互相补充的分布局面。这样的一些音素可以看成是一个音位的不同变体。4 音位分析 对立原则:处于对立关系的音素必须区分为不同的音位互补原则:处于互补关系的音素可以归并为同一个音位相似原则:同一音位的不同变体应该具有语音相似性系统原则:一种语言的音位系统应该具有很好的系统性5 普通话的音位系统

    13、: 元音音位 | 辅音音位 | 声调音位(调位)6 普通话音位分析的代表性问题 的音位分合问题的音位分合问题三个辅音跟另外三组辅音形成多重互补关系九 音变 1 儿化韵 定义:后缀 + 没有具体意义 + 不自成音节 + 卷舌作用从普通韵母到儿化韵的变化规则:y 单韵母,原韵母后加 单韵母,原韵母变成 -i -n 韵尾,韵尾脱落,韵腹儿化, 韵尾,韵尾跟韵腹合并,鼻化并儿化。其他,原韵母直接儿化 2 变调 定 义: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连读时,调值发生变化,跟本调的读法不同,称为变调。上声变调“一、不”变调3 “啊”音变4 轻音 定义:一个词或一句话里的音节念得短而弱,失去了原有的声调。轻音的音值普通

    14、话的轻音音节现代汉语自学精要部分疑难问题释要转一、语法分析 1、分析的标准 进行语法分析的标准,一般都是工能和意义相结合的标准。 功能标准是指分析出来的多部分,能够按语法规则再进行组合。功能上不能组合的,其分析通常是不成立的。例如:“一条木船上”只能分析成“一条木船/上”,不能分析成“一条/木船上”,这是因为数量词能同名词组合,而不能同方位短语组合。 意义标准是指语法分析不能违背意义,不能损害各个成分的意义与整体意义之间的关系。具体说,分析出来的各部分必须有意义,必须能搭配,搭配起来必须符合愿意。例如:“听着潺潺的水声”只能分析为“听着/潺潺的水声”,因为“听着潺潺的”没有意义。 2、分析的方

    15、法 3、怎样进行复杂短语的结构分析? 在方法上,可以用大到小、由整体到部分逐层分解的“阶梯形图解法”(也叫从大到小的框式图解法),也可以用由小到大地归纳的“框式图分析法”。现按教材选用的“阶梯形图解法”示例如下: (1) 矿 山 建 设 者 的 摇 篮 | 定 | 中| | 定 | 中 | 主谓短语的分析,先切分主谓,后切分动宾。若有多层定语,按以左统右的原则,把定语1/定语2/定语3依次切分。如: (2) 牡丹是太行山的一种荒山小村 | 主| 谓 | |动| 宾 | | 定 | 中 | |数|量| 定 | 中 | |定|中| 动宾短语的分析,先切分动宾,再切分。若动词前面有多层状语,也按以左

    16、统右的原则,依次切分。如: (3)在短时间内成功地堵住了决口 | 动 |宾| | 壮 | 中 | |介| 宾 | | 状 | 中 | | 方|位| |定|中| “状语+动词+补语”的切分,先切分状语,后切分补语。如: (4) 已 经 搞 了 十 年 | 状 | 中 | | 中 | 补 | 若动词后面有宾词 又有补语,则宾语在前是中补短语,先切补语;宾语在后是动宾短语,先切分宾语。如: (5) 等了他十年 | 中 | 补| |动|宾| (6) 学 好 现 代 汉 语 | 动 | 宾 | |中|补| 定 | 中 | 4、怎样分析单句的结构成分? (1)一分为二 遇到主谓句,先一分为二,划出主语和谓

    17、语两大部分,用双竖线“|”隔开。例如:我们的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遇到非主谓句,也一分为二,用单竖线将中心语与其他成分隔开。例如: 多么壮丽的/山河啊! 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奋斗! 庆祝/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 (2)寻找中心 用紧缩法找出主语中心、谓语中心、宾词 中心。例如: 小屋的主人|已经去了远方。 (3)找出枝叶 划出中心语后,再逐个将其附加成分划出来。例如: (小屋)的主人|已经去了远方。 在方法上,采用框式图解法和符号法分析单句。框式图解法在分析方法中已介绍,分析短语时采用的此法。用此法分析单句,步骤与分析短语相同。现示例于下: 无耻的诺言绝对掩盖不住铁的事实。 | 主 | 谓

    18、| | 定 | 中| | 动 | 宾 | |状| 中 |定|中| |中 | 补 | |状|中| 符号法是给句子的每一种成分规定一种符号,析句时直接画在句子成分相庆的位置。符号法教材称为简易符号分析法,规定的符号是: 用“|”表示主谓句,“|”之前是主语,之后是谓。主谓短语作其他短语的成分时,主语下面画“=”谓语下面画“”。 用“|”表示非主谓句。非主谓句的结构关系有偏正、动宾、动补等,这些关系的名称,在“|”上注明。 用“ ”表示宾语,画在成分下面。 用“( )”表示定语,画在成分两头。 用“ ”表示状语,画在成分两头。 用“ ”表示兼语,画在成分下面。 用“”表示补语,画在成分两头。 用“”

    19、表示独立成分,画在成分下面。 用“”表示同位语,画在同位语下面。 用符号法分析单句,示例如下: (无耻)的诺言|绝对掩盖(铁)的事实。 (17年中出)的(许多)小说,比如红岩、林海雪原等,|都是(很好)的作 品。 5、怎样分析多重复句? 多重复句的分析方法和步骤为: (1)综观全局,确定分句数目 (2)理解句意,找准第一层次 怎样找准第一层次呢? 根据全句语义,先把多重复句当作两个分句(同一层次平列的除外),结合标志(关联词语),弄清意思(语义、语境),看总的是什么意思,是何种关系,这就是“二分法”第一次切分,切分好后,用一根竖线表示第一层次。如果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句在同一层次平列,就采用“

    20、多分法”。 (3)从大到小,逐层往里切分 找准第一层次后,再看其两边是否仍是复句,若是,用上述方法再作切分,确定第二层次、第三层次、逐层往里切分,一直分析到分句为止。 为使层次切分正确无误,可用以下几种辅助方法进行检验。 第一,看关联词语。 合用的关联词是搭配使用的,因此,看其如何搭配可以帮助确定分句。例如:倘说,因为我们是人,所以以表现人性为限,那么,无产者因为是无产阶级,所以要做无产文学。 “倘说”与“那么”搭配,“因为”与“所以”搭配,因此,第一层次可以确定在分句之间。用框式图解法表示为: | | | | 假设 | | | |因果| | | |困果| |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套合用的关联

    21、词语在一起或靠近,在前的比在后的所管的范围更大,标志着更大的层次。如前所例,“倘说”与“因为”靠在一起,“倘说”在前,管得更远。 第二,看划开后的各部分内部意义是否相对完整。例如: 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上例有两种划法: A、 | B、| 若按A划分,则分句的意义不完整,按B划分,分句相对完整,因此,正确的划法是B。 第三,看换位的结果。 除顺承、递进、解说等复句前后两部分不能换位外,一般复句同一层次的分句可以互换位置而意思不变,句子能够成立。因此可以采用换位法来检验。例如: 倘是咬人之狗,我觉得都在可打之列,无论它在岸上或水中. 上例有两种划分: A

    22、、| B、| 按A划分,可换位为“”,句子可以成立; 按B划分,可换位为“”,句子可以成立,因此,正确的划分是B。 依据上面介绍的方法,用加线法示例如下: (1)谁要是工作起来马马虎虎的,(假设)|不管他说得多么动听,(条件)|人们也不会相信他。 (2)捣鬼有术,(并列)|也有效,(转折)|然而也有限,(因果)|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未有。 (3)现在有些人往往用卖弄聪明来代替真正的聪明,(并列)|用油嘴滑舌来代替灵活的头脑,(转折)|可我知道,你决不是这种人。 (4)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假设)|那么无论是站在演出的舞台上,(并列)|还是站在生活的大舞台上,(条件)|你都会真正赢得人民的掌声。


    注意事项

    本文(现代汉语学习纲要及语法分析释要.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