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浅谈尿液检验结果在临床中的分析与应用青年与世界doc.docx

    • 资源ID:15243566       资源大小:27.62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浅谈尿液检验结果在临床中的分析与应用青年与世界doc.docx

    1、浅谈尿液检验结果在临床中的分析与应用青年与世界doc浅谈尿液检验结果在临床中的分析与应用,青年与社会,青年与社会 :程高强 尿液检验也叫尿液分析,是临床医学三大常规检查之一,内容包括尿液物理和化学检查,以及尿沉渣镜检。尿液检查就同血常规一样,属于常规检测,而且成本低,可以在医院内当时进行并取得结果。尿液检验对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和其他全身性疾病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尿液采集 正确的收集尿液对许多疾病具有价值性诊断,而且对其他系统的疾病有所帮助。 (一)采尿原则 1最好在早上采集尿样,因为早上的尿液通常浓度是最高的。 2没有进行任何药物治疗之前。 3最好做到无菌收集。 4采集到的尿液应尽快分析(最

    2、好在院内20min),如果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检查,应冷藏保存,检查时需加热至室温。 (二)采尿方法 1自然排尿和人工压迫挤尿。自然排尿应取中段为最好,而且是血尿的最理想取样方法,因为其他的采集方法都容易导致红细胞的增加。人工压迫挤尿原则上一般不采取,因为如果本身有尿道阻塞或泌尿系统外伤的,容易导致红细胞增加及膀胱破裂。使用该方法采集尿液时应考虑外界污染问题。 2、导尿。使用该方法一定要做到无菌,操作方法正确。若不然易引起红细胞、上皮细胞及蛋白质的上升。 3、膀胱穿刺。该方法是主要尿液采集方法,因为它可以避免采样的污染。但是缺点为针孔造成外伤,可导致红细胞上升。 二、尿液检验与临床分析 尿液检验主

    3、要有物理检查和化学检验两种方法,其中物理检查包括检查尿量、尿液的外观、气味、比重等,化学检验包括检验尿液PH、尿糖、尿酮、尿蛋白、尿血红蛋白和尿肌红蛋白尿、胆红素、尿胆素原等。现将尿液检验结果作临床分析如下。 (一)尿量(Vol) 一样平常环境下正常成人一昼夜f24小时)排尿0820升,但饮水量、活动、出汗、气温皆可影响尿量。 一昼夜尿量 2500毫升为多尿, 400毫升为少尿, 100 12= 500毫升,尿比重 1018为夜尿量增多。 (二)尿液的外观及气味 1正常为淡黄色、黄色到琥珀色,其变化与尿中的尿色素和尿胆素有关。色泽透明,透明是可以有颜色的,透明时可以看清液体后的文字。 2病理性

    4、尿液 红色:多见于血尿,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等。 橘黄色:见于尿中过量的胆红素,尿胆素。 绿色:见于新亚甲蓝,胆绿素尿。 棕色:见于黑色素尿,血红胆白尿,肝病等。 黑色:肌红蛋白尿,胆色素尿及亚硝酸盐尿等。 乳白色:脓尿。 3气味 尿味浓:尿液浓度高。 怪味:细菌感染。 气味重:膀胱炎。 甜味:尿酮尿糖。 (三)比重(SG) 正常人24t小时尿的比重在1015左右常在10101025间颠簸,因受饮食、活动、出汗等影响。随意尿比重颠簸范畴为10051030。 24小时肴杂尿比重增高时,见于高热脱水、急性肾小球。肾炎、心成果不全。蛋白尿及糖尿病人尿比重亦增高。24小时肴杂尿比重低沉见于尿崩症、慢

    5、性肾炎等肾脏浓缩成果减退时。测定恣意一次随意尿,尿中无蛋白及糖时,比重1025,表现肾脏浓缩成果正常,比重1005表现肾脏稀释成果正常,如牢固在1010左右,称等张尿,为肾实质受损,肾脏浓缩及稀释成果低沉所致。 (四)透明度(Clr) 正常尿清澈透明无沉淀。安排一段时间后,可出现絮状沉淀,尤其女性尿。 尿液排泄时即浑浊,每每由于白细胞、上皮细胞、粘液、微生物等引起,需作显微镜查抄予以辨别,少数病人尿中非晶形磷酸盐等析出,亦使尿浑浊,则无临床意义。 尿白细胞(粒细胞脂酶LEU):泌尿体系细菌性熏染的指标,定性试验为阴性,但注意有尿路熏染的大概性。 (五)酸碱度(pH) 正常尿多为弱酸性,pH值为

    6、60左右,因受食物影响,pH值常颠簸在50-80之间。 在热性病、大量出汗、蛋白质分析旺盛时,特别在酸中毒时,尿液酸性增强呈强酸性,pH值降落。服用氯化铵、氯化钙、稀盐酸等药物时,尿亦呈酸性。碱中毒时,尿中混有大量脓、血时,服用苏达等碱性药物时,尿液呈碱性,pH值上升。 (六)尿蛋白定性(PRO) 尿蛋白查抄是肾脏疾病诊断、治疗、预后观察紧张指标。 定性试验:阴性 种种肾炎、肾病、泌尿系熏染、结石、恶性肿瘤、肾小管酸中毒、重金属中毒等等环境下,皆可使尿蛋白排泄量增高。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亦可使尿蛋白排泄量增高,因此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做尿蛋白查抄,观察有无肾脏受损环境。但正常人剧烈活

    7、动后、寒冷或发热等环境,亦可出现临时性蛋白质。 (七)尿亚硝酸盐(NT) 尿亚硝酸盐是泌尿体系细菌性熏染的筛选指标。 定性试验:阴性 正常人尿中含有硝酸盐,经细菌f紧张是肠杆菌科细菌)还原而成,因此当尿路熏染时(如膀胱炎、肾盂肾炎)可呈阳性,由于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希氏菌、变形杆菌等)为尿路熏染的常见菌,因此此项查抄常作为尿路熏染的过筛试验。 (八)尿酮体FKETI 酮体是脂肪酸在肝脏中氧化生成的,是乙酰乙酸、羟丁酸及丙酮酸的总称。 定性试验:阴性 尿中酮体阳性时称酮尿症,见于重症糖尿病、怀胎中毒、长期禁食、呕吐、腹泻、脱水及脂肪摄入过多。 (九)尿葡萄糖定性(GLU) 尿糖是糖尿病诊断及治疗

    8、进程中监测的紧张指标。 定性试验:阴性 正常人如短时间内服用大量葡萄糖液时,活动后,怀胎期可产生一过性尿糖增高,无临床意义。无论是原发性糖尿病或继发性糖尿病、肾性糖尿病,尿糖排泄量皆增高。 (十)尿红细胞(ERY) 查抄尿液中红细胞的数量。 定性试验:阴性 红细胞过多提示泌尿体系炎症或结石等疾病的大概性。 (十一)尿胆原(UBG) 尿胆原是联合胆红素随胆汁排泄至肠道。被肠道细菌作用还原而成(粪便中称粪胆原)。大部分随粪便排泄,小部分在结肠重汲取入血液,由肾脏排泄。 定性试验:阴性或弱阳性 在肝脏功能障碍、热性病、心力衰竭、溶血性黄疽、肠梗阻等情况下增高,在总胆管梗阻及肝细胞黄疽极期时尿胆原减少

    9、。 (十二)尿胆红素(BIL) 胆红素是由衰老的红细胞破坏后释放出的血红蛋白经网状内皮系统处理降解而成。 定性试验:阴性 在肝细胞性黄疸,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及梗阻性黄疸,如胆石症、胆道肿物、胰头癌等,尿中胆红素增高。 综上所述,尿液检查在临床当中的病理分析意义重大。尿液检查是泌尿系统的一项最基本检查项目,它不仅是肾病患者的常用检查手段,也是其他某些疾病的辅助分析工具。作为一名临床医生不能只满足于能看懂检验报告,还应懂得变通和分析,避免出现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因为在标本质量管理这一重要环节中,不仅仅需要检验人员的努力,同时也离不开临床的配合与沟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以病人为中心

    10、做好医疗工作。 青年与社会 | 张燕 | 2012/12/14 13:37:43 | 458 | 学术 优秀 浅谈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术后护理 2012/12/14 13:32:30 互联网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调查与思考 2012/12/14 13:31:02 城市中年空巢家庭的特征及成因分析 2012/12/14 13:28:43 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012/11/27 13:11:17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灵活性的培养 2012/11/27 13:09:48 浅谈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摘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由家庭养老转向社会养老体制转化的过程中,还

    11、存在着交纳保险金数额较低、管理水平低和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难度大等问题。其中筹集养老保险基金与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是关键,对此,哪些主体应该负责,应该负什么样的责任,本文将重点探讨。在认识到我国建立农村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基础上,应针对现阶段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分阶段,分步骤地改革,为实现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险体系而努力。 关键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家庭养老,养老保险基金,国家,集体经济组织 近年来,“三农”问题变得越来越尖锐,“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农民问题。目前对“三农”问题的研究很少顾及到农民的养老问题。一些学者将对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重点放在农村养老问题的对策研究上,

    12、未注意对农民群体发生分化现实或者已经注意到,但未能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制度建设构想。目前我国农村面临着青壮年人口的大规模转移,再加上养老保障制度残缺不全,老年农民老无所养的问题越来越严 重,我们要解决“三农”问题,就要从农民的最基本的保障问题上下功夫,使农民老有所养,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 关于农村养老,许多地区没有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体系,已建立的地区也存在很多缺陷,运行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所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体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日益体现出来。 (一)老龄化加快。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输出,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人口进入城市,年龄结构出现“两头大,中

    13、间小”的局面。据统计,2000年我国农村 8.33亿人口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估计占7.36%,到2030年6.64亿农村人口中,65岁的老年人口将达到17.39%为1.29亿。1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太小,覆盖对象有缺陷。 目前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老年人口,其中百分之七十五在农村。据统计,未纳入社会保障的农村人口还很多。建立社会保障网络的乡镇1998年仅占全国乡镇总数的41%,建立社会保障基金会的村委会不到村民委员会总数的20%.另外,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进城务工者已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不到200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1.14亿人,所以很有必要考虑这个特殊群体的养老保险问题。

    14、基本方案中没有体现出对留在农村的农民和进城务工的农民给予区别对待。进城务工的农民既没被纳入到农村养老保险体系中,也没被纳入到城市养老保险体系中,处于法律保护的空白地带。 (三)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险的功能被削弱了。 养儿防老的观念在我国农村根深蒂固,家庭赡养一直是最重要的养老方式。以自给自足为基本特色的农业社会中,生产技术基本稳定,社会分工程度很低,“子承父业”高度概括了上下两代人之间的密切关系。这种稳定的世代交替,能在家庭内部自然的完成赡养老人的职能,并形成相应的道德规范。但是随着以社会分工为特征的工业社会的到来,这一自然稳定的关系就被打破了,“子承父业”不复存在,父子两代除了血缘关系和未成年时

    15、的抚养关系之外,几乎没有其他关系。子女的劳动 技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掌握,劳动机会要靠自己去争取,为此往往必须离开生养之地、离开父母。父母不可能像传统经济条件一样控制子女的劳动和收入,子女也不可能像小农经济条件下一样听命于父母。家庭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代与代之间的独立性增强,农村同样是4-2-1的家庭结构,子女的负担很重。这一切使赡养老人只有传统道德这一个约束力,而这个约束力也在日益递减。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农民的养老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养儿防老的观念则在逐渐减弱。 (四)农村养老难于完全依赖土地保障,但是土地对于有的农民来说仍然 是重要的生产资料。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从197

    16、8年到1998年,全国农民平均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比重由91.5%下降到了57.2%,其中纯农业收入仅占总收入的42.9%.目前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中,大约40%来自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1/4左右来自劳动收入。来自转移性与财产性的收入约占纯收入的 5.7%.由此可见,来自土地的农业收入已难以保证农民的基本生活,以之养老更是奢望。2有的农民已经摆脱土地的束缚,参与到现实的社会保障中。但是,土地对于有的农民来说仍然是很重要的生产资料。近年来农产品的价格日益下降,从土地上获得的收益非常微薄。而且农民的承包地被大量征用,对价是极少的土地补偿费。所以完全依靠土地来养老的选择也是不可行的。 (五)贫富差距逐年拉

    17、大,为今后的社会发展埋下了隐患。 农村的发展一年不如一年,城市的发展却一年比一年好。农村和城市老年人的生活状况的差距也是显而易见的,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险的推行在出台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后基本上是不闻不问。有项调查表明,进城务工者中有82.4%的单位不为其交纳养老保险,比“城里人”(46.1%)高出很多,由此表明,进城务工者在养老保险方面的整体水平很低3.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力度应加大,应该维护社会公正,切实地保障农民权益。 (六)资金筹集与基金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农村养老保险需求水平相对较低,但是如果考虑到城市化、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等多种因素,考虑到今天为自己的晚年生活

    18、投保的人在二十、三十甚至四十多年后进入老年期时的经济、社会背景,现在交纳的数额很少的养老保险金,就会出现养老保险养不了老,保不了险的情况。 2.关于筹集资金,许多贫困村民无法投保,而少数村、乡干部利用职权、巧立名目、利用公款为自己投保,养老保险成了这些人为自己谋私利的工具,影响了养老保险的运行和群众投保的积极性。一些地区还出现了强制保险例如,不交纳保险金就不许领结婚证等等。 3.筹集的养老保险金不能专款专用,少数地方以种种借口,擅自挪作他用,引起风险,损害被保险人的利益,最终必将影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行。 4.大部分乡镇企业和私有企业以及有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三资企业,对

    19、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基本上是空白。集体没有真正的负起责任来。 5.基金的管理级别太低,不能使基金有效地保值增值。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状的产生原因 现阶段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形成是多年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积淀的结果, 是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下面将讲述其中的两个比较基本的因素。 (一)农村经济落后是导致养老保险现状的最基本的原因。 一方面由于农业本身是第一产业,创造生产力的效果没有其他产业那么明显,所以国家对其管理与监督的力度不够。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的发展主要在农村,国家的管理可能会因管理层级太多而导致管理的失灵。所以,由于农业产业的弱势,在刚刚实行市场经济要求大力发展经济的时候,国家就制定

    20、了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的政策。国家有关研究表明,从1952年到1990年,中国农业通过税收方式、“剪刀差”方式和储蓄方式为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总量达11594亿元,其中,通过税收方式提供1527.8亿元;通过“剪刀差”方式提供8707亿元;通过储蓄方式提供1359.2亿元。1952年到1990年,中国工业化建设从农业中净调动了约l万亿元的资金,平均每年高达250亿元 4.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建设用地,而建设用地的主要来源即是对集体土地的征用。 可见我国农民对国家工业化资本积累的付出是多么巨大。我国的国情是人口太多,地区发展的速度快慢不一,所以,国家进行干预,规定政策为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较为贫困

    21、的地区,政策的倾向对于农村的发展极为不利。 (二)立法的滞后。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推行,只有1992年1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布实行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国家没有根据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及时地对法律做出调整。 三、如何改革与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 (一)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的发展社会养老保险,强制性与自愿性相结合。5 即应该立足于我国国情,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根据各地农民对社会养老保险的需求,缴费能力的不同适时、适当地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只有当地区经济的总体实力能够提供剩余积累,而且从积累中提取的资金用于社会养老保险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们当前的生活消费没有影响时,建立

    22、社会保险才具有可能性,在尚未解决温饱问题时就谈建立社会养老保险是不现实的。所以,农村经济发展达到比较富裕的水平是建立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条件,我们只能根据各地经 济的发展水平,适时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而不能不顾经济发展水平强行推行。 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与其他保障制度的协调发展原则。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自我保障层次:家庭保障,体现为成年子女对老年人“反哺”;个人储蓄,以青壮年时的个人储蓄养老;土地保障还可以发挥其有益补充作用。政府负责层次:财政与政策支持;集体保障层次,传统的或新型的经济组织给予补助。逐渐从以家庭养老为主体的保障模式过渡到以社会养老保险为主体的保障模式。 3.区别

    23、对待原则。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不同的管理。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应该灵活对待,能够纳入到城镇中参加养老保险的尽量纳入城镇的养老保险体系,提前与城镇的养老保险体系衔接;不能纳入的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体系。 4.循序渐进原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逐渐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第二,资金的筹集在现阶段坚持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财 政与政策支持。今后,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集体和国家支持的份额逐渐减少。第三,逐渐与城镇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衔接,实现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第四,现阶段应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与家庭养老等保障制度相结合,今后慢慢过渡到完全的以社会养老保险解决养老问题。

    24、 (二)具体的制度设计 1.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归根结底是“钱”的问题,资金短缺成为农村养老保险的瓶颈。所以要好好规划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与运作。 (1)资金的筹集渠道 基金的筹集现阶段坚持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财政与政策支持。 个人交纳是主要部分。现在农民的经济收入不宽裕,要保证每次资金的交纳,必须提高农民的供款能力。一部分农民的收入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比如进城打工,增加收入;自主成立合作经济组织等。合作经济组织正要逐步成为农村经济生活中富有生命力的主体,农民增收创业的新起点,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点。如果个人的经济确实存在困难,农村信用社可以贷款给这些农民来

    25、提高投保能力,从而落实个人交纳的部分。 集体补助中所指的集体主要是传统地域性的土地集体所有制组织和乡镇集体企业,但现在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集体产权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农民自愿联合创建的合作经济组织已基本萌芽并呈良好发展态势,所以集体补助部分的作用在逐步改革的过程中将逐步淡化。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向股份合作制的转轨已大面积展开,对原来乡镇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有一定的改善,为乡镇企业的创收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国家给予政策支持主要针对乡镇企业,集体提供的补助部分可以税前列支;其次国家可以从财政中拨款,给予农村一定的补偿;对于农业各税应该予以减免,减轻农民的负担与从土地上获得收益的难度。另外,还可以发

    26、行农村养老保险特 种国债。但是城镇社会养老保险中存在的“隐性债务”问题也需要解决,因此要与此协调,所以,国家的支持更多表现为政策支持。 (2)交纳养老保险金时的灵活掌握 考虑到农村家庭收入的不平衡性,保险费的交纳标准实行高中低多档次。由于农民收 入的灵活性多样性,很难进行考核和计量,而且农民收入是以年为时间单位的,要到年底才进行结算,档次的划分不与农民的个人收入挂钩,而是以农民的人均年纯收入为基数,并根据其变化加以调整,以保证养老保险费用分担的均衡和养老金的保障能力。保险对象则可以根据其经济承受能力自行选择参保档次。考虑到农民收入的不稳定性,保险对象可以视经济收入情况预缴和补缴保险费,经济条件

    27、好时提前缴纳,遇到天灾人祸时可暂时停缴。 (3)基金的运行与保值增值 现在农民的投保积极性不是很高,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可以说是吸引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一个重要途径。现在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和运营的现实,不仅形成了过度分散管理带来的不合理管理费用和基金被挤占挪用的风险,而且投资形式单一,只是储蓄的形式,但是现在国家为了拉动内需,不断的下调利率,利率已经低于物价的上涨指数,实际上基金得不到增值反而是贬值,最终使养老保险基金“缩水”。6基金由地市级统一管理,应该是更为合理的安排,建立合理的保险基金运行机制,按基金的属性以适当的比 例投向不同的创利渠道,以求在整体上获得较高

    28、的利润。可用一部分基金投入到本地区确有发展前景,在短期内有望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开发项目,盈利后用于支付近期的农民的养老金。另外,国家为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提供合适的条件。 2.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建构各主体应负的责任 国家的经济政策,随着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筹集的社会化,适应于现阶段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责任分担机制逐渐开始形成:主要是个人的积累账户,由集体和国家补助的部分构成统筹基金,统一进行地市级统筹。 (1)国家的责任。国家在农村养老社会保险体系建构中必须担负的责任有三:一是政策责任。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是建立该项制度的根本前提。二是财政责任。该项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保证每一个农民基本生存

    29、的必然举措,政府有义务根据国家财政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推动其实行。三是法律责任。对农村养老保险进行立法,就是要通过法律规范和调整农村养老保险关系,加强这项立法工作非常重要,对农村 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都具有促进作用。7 农业为工业原始积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农民牺牲的利益也很多,国家应承担一定的养老责任,但事实上国家财政对此的无能为力使得维护老年人权益的重担完全落到了家庭内部,通过家庭代际转移的方法来解决。所以应进一步明确国家的责任,使国家真正地对农民的养老问题负起责任来。 (2)集体经济组织对于农村的养老保险也应该负责。农民先前的劳动大部分都积累到了集体财产中。现在集体经济组织在经济发

    30、展水平不同的地方表现形式不同。深圳宝安、龙岗两区城市化集体经济组织改制采用股份合作公司形式,设立股份合作公司。而经济还不是很发达的地区仍然是传统的土地集体经济组织。1979年以后,我国农村广泛实行了各种形式的生产承包责任制,集体经济呈现急剧衰落的趋势,农户收入中来自集体经济的份额大幅下降。在集体经济基础比较雄厚的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设立的乡镇企业比较多。根据乡镇企业法的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设立的乡镇企业,其企业财产权属于设立该企业的全体农民集体所有。所以,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乡镇企业的存在仍然可以维持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农民也可以得到一些收入。但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集

    31、体经济的基础本来就很薄弱,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冲击下已趋于崩溃的边缘,有的地区的集体经济已经名存实亡。集体经济的衰落破坏了集体积累机制。 (3)个人从自己收入中拿出一定的比例积累个人账户,以备养老。 (三)改革的终极目标 现阶段实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具有明显的身份特征,以是否有城镇户口为划分依据,“以这种眼光看待农村社会问题的观点,显然违背一个基本常识,即中国政府是全民政府而不是市民政府”。8消除城乡差别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公平待遇是发展趋势,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未来发展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 刘洪波。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阶段性J.社会保障制度。2005. 5.12。 2.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72。 3.吴志远。当前农村社会养老


    注意事项

    本文(浅谈尿液检验结果在临床中的分析与应用青年与世界doc.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