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阅读理解及答案解析文学自觉指的是文学创作主体意识到文学的独立性和价值性.docx

    • 资源ID:15206489       资源大小:18.1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阅读理解及答案解析文学自觉指的是文学创作主体意识到文学的独立性和价值性.docx

    1、高中阅读理解及答案解析文学自觉指的是文学创作主体意识到文学的独立性和价值性“文学自觉”指的是文学创作主体意识到文学的独立性和价值性材料一:古代文学上,“文学自觉”指的是文学创作主体意识到文学的独立性和价值性,自觉地对文学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等进行探讨和认识,促进文学按其自身的规律向前发展。根据当代学者胡旭的研究,中国文学自觉有以下标志:标志之一是张衡归田赋的出現。张衡曾用十年时间写成二京赋,该赋的主旨是讽谏帝王公候节俭,但这篇花费巨大精力所作的大赋,于政教却丝毫无补。両对着朝政目非、江河日下的局面,其道家思想开始抬头。归田赋)中表现了隐居生活的恬淡情趣。赋中分明已有一个抒情主人公在,自我意识加强了

    2、,个人价値得到了关注。此后,抒情小赋不断出现,辞赋成了文人抒情写意的工具,实现了文学的自觉。标志之二是“古诗十九首”的出現。大约在桓、灵之世,出现了一批文人五言诗,其代表就是选录于昭明文选的“古诗十九首”。古诗在内容上表现了“人的自党”。“十九首”的内容不外游子之歌和思妇之词两个方面,诗人们慨叹人生的短促和前途的渺茫,抒写了羁旅愁怀和离别相思,情调是悲哀而深沉的,这些慨叹正是对人生的执着与重视。“古诗十九首”的抒情十分真实强烈,作者们对自己的种种情感,毫不怖,一寄之于诗。这说明古诗的作者们不再把文学作政教的附庸,而是为满足自己的抒情需要进行创作;人的主题鲜明了,文学成了表现人生、人的命运、人的

    3、心灵的文学。标志之三是散文创作方画新西貌的出现。首先是各体散文的长足发展。以文体而言,碑、铭、诔、箴、书、笺、楸、策、令、议、记、嘲、谒文、连珠等,种类繁多。其次,东汉中后期散文逐渐趋向整齐华美。一是在向式、音节、辞藻、用典等方面做文章,着创造出一种形式美;二是讲究散文风神的飘逸与灵动。(摘编自“XX百科”,有删改)材料二: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演讲中指出“用近代的文学眼光来看,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其本意为朝讽新月派与创造社“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孰料这一讽喻时事、有感而发的观点竟在传播中异化,“魏晋文学自觉说”在学界影响愈加广泛。不同于18世纪末以来

    4、西方流行的“纯文学”观念,中国古代文学自产生就自觉担负起传承道义的社会教化重任,“魏晋文学自觉说”乃至“文学的自觉”并不适宜用来描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文学的自觉”成立的前提是有一个亘古不变且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文学”概念,实际上这一概念并不存在。周易?贲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孔门四科有徳行、言语、政事、文学,此处文学指以六经为代表的儒家典籍,六经实乃文学之渊府。中国“文学”的内涵虽然有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新的文体也不断涌现,但正如曹丕典论?论文所说的“文本同而末异”,言志载道的传统是“本”,具体文体和文辞的变化是“末”,根本点并没有发生过动摇。近代以前,中国文人的主

    5、要学习及研究对象是经史、诸子、辞赋等著作,但20世纪以来,中国受西方文学观念尤其是19世纪初法国女作家斯达尔夫人论文学的影响,认为文学的特质为抒情性、形象性与典型性。照此标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如六经、诸子就不是文学,至多含有文学因素,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更侧重于符合西洋近代文学分类的诗歌、小说、戏曲等文学种的研究,这种现象限制了学者研究的范围,破坏了中国文学历时三千年的完整性和包容道统价值的深刻性。这种典型的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学观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及其价値的否定。若将六经、诸子等以原道、载道为价值追求、引导社会向善为终极目标的著作从中国文学史中剥离,中国文学研究将不具有完整性。在斯达尔夫人论文学之前

    6、的欧洲,文学观念也包含了修辞学、诗歌、历史、哲学和宗教等复杂内容,并非仅限于虚构意义。斯达尔夫人的文学观既不造用于中国古代文学,也不能涵盖18世纪以前的西方文学。倡“魏晋文学自觉说”者多以曹丕典论?论文之“诗赋欲丽”为据,认为魏晋时期文学从政治、教化和社会责任感的束缚中棦脱,重视表现个人情感,对艺术审美性有了自觉追求。事实上“文学的自觉”这一概念并不适合中国文学的实际状况,中国文学自产生起就有自身的审美标准与价值追求,体现在两个方画:一是言说目的很明确,即言志載道;二是先泰文学已对文辞之美有深刻认识并自觉追求。钱基博中国文学史说“孔子以前,有言有文,直言者谓之言,修辞者谓之文”,足见孔子之前中

    7、国文学已有建言修辞的良好传统。中国古代文学包括魏晋南北朝文学从未有过“为艺术而艺术”的时代,曹还对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评价与左传所載的“三不朽”思想一致,都表达了建功立业、名垂后世的终极人生理想。陆机文赋最早系统地探讨文学创作的问题,虽强调了文学的情感因素与形式美感,但他也认为要“济文武于将坠,宣风声于不泯”,并将文学的根本目的归结到载道教化一途。(摘编自刘娟中国文学史的本与末,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东汉张衡精心创作的小赋二京赋具有强烈的教化功用,抒情性强烈,推动了后世抒情小赋的发展。B.依照西方的“文学”标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如六经、

    8、诸子完全不具备文学的特征与因素,根本无法称之为文学。C.斯达尔夫入的文学观念,只能适用于对西方文学的研究,并不适用于中国文学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D.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应是文以载道、经世致用的价值追求与文学自身审美追求始终同行共进的。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根据材料一中胡旭的研究,可以推断他认为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并不是发端于魏晋时期,至晚肇始于东汉。B.“古诗十九首”中“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里的及时行乐思想就蕴含着人生苦短的悲哀。C.材料二中,作者对“文学的自觉”观点进行否定,其深层目的是为了充分否定新月派和创造社“为艺术而艺术

    9、”的文学主张。D.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有对包括文学在内的文艺教育对人的心灵影响的强调,这就与斯达尔夫人论文学中的观点相饽。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反映“先秦文学已对文辞之美有自觉追求”的一项是(3分)A.左传引用孔子的话:“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B.论语?颜渊中,曾子曾有“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观点。C.刘勰在文心雕龙?宗经中说六经具有“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的特点。D.刘知几评左传说:“其文典而美,其语博而奥琢磨润色,独成一手4,请结合材料一,概括“文学自觉”的特征。(4分)5.根据材料二,“魏晋文学自觉说”不成立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答案解析

    10、1.(3分)D【解析】A.京赋是大赋,也没有推动后世抒情小赋的发展;B.六经、诸子可能含有文学因素,不能绝对否定;C.斯达尔夫人的文学观念也不能涵盖18世纪以前的西方文学2.(3分)C(材料二中,作者仅仅是要说明中国古代文学不存在“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的自觉”对现代文学领域中的新月派和创造社的文学主张没有表达态度3.(3分)B解析】“以文会友”中的“文”,指礼乐文章,并非“文辞”之“文”4.【参考答案(4分)加强自我意识,关注个人价值;为满足抒情需要创作;凸显人的主题;文体多样,追求整齐华美。评分建议:每点1分。)5.【参考答案】(6分)不存在始终不变的“文学”概念作为前提。中国文学自产生起就有对文辞之美的自觉追求。魏晋时期文学创作仍然以载道教化为根本目的。(2-5节是在围绕“文学的自党成立的前提是有一个亘古不变且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文学”概念,实际上这一概念并不存在”进行充分论证,2-4节分别从先案、近代以前以及20世纪以来三个时间段议论,第5节说明连斯达尔夫人的文学观都具有很大局限性。第6节作者重点引用钱基博的话语证明,中国文学一直就有对文辞之美自觉追求的传统。第7节更是直接引用魏晋时期曹丕、陆机的语言论证魏晋时期仍是以载道教化为文学之本,特别是引用造成误解的曹丕本人的话语,更具说服力)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阅读理解及答案解析文学自觉指的是文学创作主体意识到文学的独立性和价值性.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