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天津市河北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

    • 资源ID:15190125       资源大小:32.04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天津市河北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

    1、天津市河北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天津市河北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选择题组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中国诗词大会一年一度的文人盛会、盛世雅集,再度登上央视荧屏。正如美好的春天一样,那些我们熟悉的时代,熟悉的老朋友们从不 。李白来了,在“花间一壶酒”中,狂傲地讲述他个人的志向,那志向中有盛唐气象;王维来了,和他一样,我们并不仅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而是生活在一个强盛的国家,所以在整个世界都因疫情而隔绝的时候,我们可以跟随节目前往祖国边陲拜访大漠长河,也可以踏行于春日的郊野 明月清泉;杜甫来了,如果他能够生活在

    2、今天,一定不会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怒号,而是可以尽享“白日放歌须纵酒”的喜悦,因为就在去年,我们已经完成了“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承诺;还有陶渊明、苏轼、陆游、李清照,他们带着盛唐气象、魏晋风骨、两宋风流穿越千年,重新出现在我们面前。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的现场有着最具中国意象的宏大叙事,我们能从大屏幕中看到千里江山图的磅礴浩渺,清明上河图的北宋烟云,能看到曲水流筋、荷塘月色、皓月繁星,风卷梅花凌寒绽放,盏盏孔明灯温暖夜空,千古诗意如一幅灵动画卷,徐徐展现在观众面前。“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诗词中的意境借助先进的视觉技术和髙级的审美品味,被展现得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

    3、当的一组是( )A爽约 邂逅 淋漓尽致B食言 约会 淋漓尽致C爽约 约会 浓墨重彩D食言 邂逅 浓墨重彩2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强盛的国家,和他一样,而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所以在整个世界都因疫情而隔绝的时候,B和他一样,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而是生活在一个强盛的国家,所以在整个世界都因疫情而隔绝的时候,C并不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和他一样,而是生活在一个强盛的国家,所以在整个世界都因疫情而隔绝的时候,D和他一样,我们并不仅是生活在一个强盛的国家,而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所以在整个世界都因疫情而隔绝的时候,二、选择题3下列和选文

    4、相关的文学常识,对应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 青莲居士 诗仙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B杜甫 少陵野老 诗圣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C陶渊明 五柳先生 山水诗人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D李清照 易安居士 婉约派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4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乘: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兵七十二人。千乘之国,指的是中等国家。B庖丁,“庖”指厨师,“丁”是厨师的名。春秋战国,人们称呼某种技艺为职业的人,习惯在他名字前加上表示职业的词。C庠序之教:庠序,都是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到了汉代,最高一级的学

    5、校叫“太学”,后来叫“国子学”或“国子监”。D童子,是指未成年的男子;冠者,是指成年男子,古时候男子在三十岁的时候要行加冠礼,表示其已经成年。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诗经里就有“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句子来歌颂像翼舒展的屋顶和出檐。B例如:梁头做成“挑尖梁头”;额紡出头做成“霸王拳”;昂的下端做成“昂嘴”,上端做成“六分头”等等。C“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D举折、举架:梁架上的梁是多层的,上一层总比下一层短,两层之间的矮柱(或枪墩)总是逐渐加高的。三、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6、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条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

    7、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音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节选自说木叶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躲”字,拟人化地说明“暗示性”与“概念”的关系。B诗歌语言有暗示性,才使语言具备“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C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能认识语言形象中

    8、几乎所有潜在的力量。D“木”影响着读者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7很多古诗词的意象具有暗示性,下列诗文中的“柳”能让人联想到离别的一项是(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B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苏轼蝶恋花春景)C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诗经采薇)D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

    9、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成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

    10、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节选自史记鸿门宴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内:同“纳”,接纳B杀人如不能举 举:尽C臣死且不避 且:将要D此亡秦之续耳 续:后继者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樊哙侧其盾以撞/以待大王来B因招樊哙出/因击沛公于坐C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则与斗卮酒D客何为者/窃为大王不取也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按剑而踞”的细节描写,表现了项羽的惊恐与戒备,寥寥数字,人物形象呼之欲出。B“披帷西向立”“瞋目”“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等神态描写,勾勒出樊哙怒目金刚

    11、的形象。C虽然樊哙的说辞和刘邦是一样的,但是刘邦是理直气壮地责备项羽,而樊哙侧重为自己辩解。D节选部分写樊哙之“忠”,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智勇双全”的性格展示做了充分的铺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盛王创业,必有同德之英辅,成垂世久长之计,不如是,不足以为一代宗臣。伊尹、周公之事见于诗、书,可考也。汉萧何佐高祖,其始入关,即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以周知天下阸塞,户口多少,强弱处,民所疾苦。高祖失职为汉王,欲攻项羽,周勃、灌婴、樊哙皆劝之,何独曰今众弗如百战百败愿王王汉中收用巴蜀然后还定三秦。”王用其言。此刘氏兴亡至计也。进韩信为大将,使当一面,定魏、赵、燕、齐、高祖得颛心与楚角,无此

    12、顾忧;且死,引曹参代己,而画一之法成;约三章以蠲秦暴,拊百姓以申汉德。节选自容斋随笔1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户口多少,强弱处 户口:计算家庭为户,计算人口为口B周勃、灌婴、樊哙皆劝之 劝:劝说C进韩信为大将,使当一面 当:担当D拊百姓以申汉德 申:表明12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何独曰/今众弗如/百战百败/愿王王汉中/收用巴蜀/然后还定三秦B何独曰今众弗/如百战百败/愿王/王汉中收/用巴蜀/然后还定三秦C何独曰/今众弗/如百战百败/愿王/王汉中收/用巴蜀/然后还定三秦D何独曰今众弗/如百战百败/愿王/王汉中收/用巴蜀然后还/定三秦13把文

    13、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王用其言。此刘氏兴亡至计也。五、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晩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注)谢眺诗句有“澄江静如练”的诗句。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王安石在金陵的登高怀古之作。故国,指的就是金陵,即现在的南京。B上片写登临季节,所见优美景色:澄江似练,夕阳翠峰,酒旗招展,白

    14、鹭翔舞。C下片感叹六朝竞逐奢靡、相继灭亡,然后陈说空谈兴亡荣辱是有所作为的表现。D“后庭遗曲”化用的是唐朝杜牧的泊秦淮,杜牧之后就认为其是亡国之音。15鉴赏这首词上片“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六、句子默写16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1)_,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_,_,咏而归。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的地位,在侍坐篇中,他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七、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15、。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刽子云)快行动些,误了时辰也。(正旦唱)(倘秀才)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刽子云)你有甚么话说?(正旦唱)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刽子云)你如今到法场上面,有甚么亲眷要见的,可教他过来,见你一面也好。(正旦唱)(叨叨令)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刽子云)难道你爷娘家也没的?(正旦云)止有个爹爹,十三年前上朝取

    16、应去了,至今杳无音信。(唱)早已是十年多不睹爹爹面。(刽子云)你适才要我往后街里去,是甚么主意?(正旦唱)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刽子云)你的性命也顾不得,怕他见怎的?(正旦云)伽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唱)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方便。(卜儿哭上科,云)天那,兀的不是我媳妇儿!(刽子云)婆子靠后。(正旦云)既是俺婆婆来了,叫他来,待我嘱付他几句话咱。(刽子云)那婆子近前来,你媳妇要嘱付你话哩。(卜儿云)孩儿,痛杀我也!(正旦云)婆婆,那张驴儿把毒药放在羊肚儿汤里,实指望药死了你,要霸占我为妻。不想婆婆让与他老子吃,倒把他老子药死了。我怕连累婆婆,

    17、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婆婆,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有瀽不了的浆水饭,瀽半碗儿与我吃,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选自关汉卿的窦娥冤第三折17下列对选段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段曲词运用大量修辞委婉曲折地表达了窦娥对不公社会的满腔怨愤,体现了曲词具有浓郁抒情色彩的特征。B在(端正好)中,窦娥唱的“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揭露了元代严密的法网和封建吏治的黑暗残酷。C剧中交代窦娥还有个爹爹,十三年前上朝取应去了,既写了窦娥不幸身世,也为后文窦天章为窦娥平寃埋下伏笔。D“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在结构上具有引出下文的作用,这句唱词也反映了窦

    18、娥身上具备的抗争精神。18从选段来看,窦娥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说明。19(滚绣球)中的两句唱词,有两个不同版本的文字表述,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版本一:“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版本二:“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也,我今日负屈衔冤哀告天!”八、语言表达20阅读下面图表,按要求完成题目。某某大学学生微信使用情况统计表统计项目使用情况平均每天使用时长6小时以上46小时24小时2小时以下39%29%21%11%每天使用时段上课时课间午休时睡觉前43%24%10%23%使用微信的主要目的获取资讯读书抢红包聊天25%11%21%43%根据图表数据统计项目三个方面的情

    19、况,得出结论;并结合结论,给这个大学的学生们提一条合理建议。九、材料作文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非学无以广才”,学习是成才的基础,也是强国的基础。“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热爱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这种精神绵延不绝。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人不理解学习,不愿意学习,不明白为什么而学习。有人说:“这是拼爹的时代,学习没用。”有人说:“现在XX这么好用,不会的搜索一下就行,还学习那么多知识干什么!”还有人说:“我学习就是为了满足我爸爸妈妈的期待,将来找工作,赚大钱。”对于学习,你有什么样的想法和思考?要求:根据材料内容及范围立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不要套

    20、作和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参考答案1A2B【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爽约”的意思是没有履行约会,失约;“食言”的意思是违背诺言,失信。依据前文“一年一度”“正如美好的春天一样”可知,此处表达的不是“诺言”的意思而是“约会”的意思,所以应选用“爽约”。“约会”的意思是预先约定时间地点会面的活动,即约定会面;“邂逅”的意思是不期而遇。依据前后文意,此处表达的是“踏行于春日的郊野”见到“明月清泉”,这里并没有“预先约定”的意思,所以应选用“邂逅”。“淋漓尽致”的意思是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浓墨重彩”的意思是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

    21、描写。依据前文“展现”可知,此处是指诗词中的意境被展现得充分、透彻或者被展现的非常痛快,所以应选用“淋漓尽致”。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由前文“王维来了”,下文应紧承来说“和他一样”,这样才有后文的“我们”,排除A、C;结合王维生活的年代,当时发生了“安史之乱”,长安曾被攻占而后收复,所以应先说“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后说“生活在一个强盛的国家”,排除D。故选B。3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山水诗人”错误,陶渊明是田园诗人。故选C。4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古时候男子在三十岁的时候要行加冠礼”理

    22、解错误。古时候男子在“二十岁”的时候要行加冠礼,以表示成年。故选D。5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B句末的省略号以及句号使用错误,省略号与“等等”重复,删除“等等”;省略号与句号都属句末点号,不能同时使用。故选B。6C7C【分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几乎所有潜在的力量”错,原文说的是,“一切潜在的力量”,缩小了范围。故选C。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C“昔我往矣”,译为“当初我出征时”,这正是一个离别的场景,在这个场景里,一方面,“柳”可以让人联想到谐音字“留”,另一方面,“杨柳依依”又恰用柳枝的温柔表达了征夫与亲人间的依依不舍,“柳”在

    23、本句中具有较强的暗示性。其他三个选项的“柳”都只是单纯的物象。故选C。8C9B10C【分析】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C.“且:将要”错误,应译为“尚且”,本句的意思是,我死尚且不怕。故选C。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第一个“以”是连词,表修饰。/第二个“以”是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两个词不同。B两个“因”都是“趁机”的意思,“因招樊哙出”译为趁机把樊哙叫了出来,“因击沛公于坐”译为趁机把沛公杀死在座位上。C第一个“与”是连词,“和”。/第二个“与”是动词,可译为“给”,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同。D前一个“为”是动词,译为“做,干”,句

    24、子可译为“客人是干什么的”。/后一个“为”也是动词,译为“认为”,句子可译为,我私下里认为大王不应该有这种做法,两个“为”用法相同,但词义不同。故选B。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但是刘邦是理直气壮地责备项羽,而樊哙侧重为自己辩解”错误,选项正好分析反了,刘邦是侧重为自己辩解,樊哙则是理直气壮地责备项羽。故选C。参考译文:于是张良到军营门口找樊哙。樊哙问:“今天的事情怎么样?”张良说:“很危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意图常在沛公身上啊!”樊哙说:“这太危急了,请让我进去,跟他同生死。”于是樊哙拿着剑,持着盾牌,冲入军门。持戟交叉守卫军门的卫士想阻止他进去,樊哙侧着盾牌撞去,卫士跌倒

    25、在地上,樊哙就进去了,掀开帷帐朝西站着,瞪着眼睛看着项羽,头发直竖起来,眼角都裂开了。项羽握着剑挺起身问:“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羽说:“壮士!赏他一杯酒。”左右就递给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后,起身,站着把酒喝了。项羽又说:“赏他一条猪的前腿。”左右就给了他一条未煮熟的猪前腿。樊哙把他的盾牌扣在地上,把猪腿放在盾上,拔出剑来切着吃。项羽说:“壮士!还能喝酒吗?”樊哙说:“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有什么可推辞的?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处罚唯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反叛了他。怀王曾和诸将约定: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封作关中王。现在沛公先打败秦军进了咸阳,一

    26、点儿东西都不敢动用,封闭了宫室,军队退回到霸上,等待大王到来。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想杀有功的人,这是将已亡的秦朝的作为延续罢了。我私意认为大王不采取这种做法好。”项羽没有话回答,说:“坐。”樊哙挨着张良坐下。坐了一会儿,刘邦以上厕所为由,趁机起身把樊哙叫了出来。11B12A13汉王采纳了他的建议。这是刘氏兴亡的最为重要的一个谋略。【分析】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句意:全国户口的多少,强弱之所在。“户口”,计算家庭为户,计算人口为口。解释正确。B句意:大将周勃、灌

    27、婴、樊会都支持他的想法。“劝”,勉励,支持。解释错误。C句意:推荐出身卒伍的韩信为大将,让他独当一面。“当”,担当。解释正确。D句意:以此收抚百姓之心,申明汉朝之德。“申”,表明,申明。解释正确。故选B。1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今众弗如”为“曰”的内容,属于直接引语,所以应在“曰”后断句,排除B、D;“弗如”的宾语为省略的“项羽的军队”,句意完整,故应在“弗如”后断句,排除C。另外,“愿王王汉中”中,第一个“王”为名词,第二个“王”为动词,作第一个“王”的谓语,所以“王王”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C、D。本句的意思是:而萧何独有自己的见解,他说:“现在我们军队不如项羽,已是百战百败了

    28、,我希望大王您先称王汉中,夺取巴蜀之地作为后方,然后收复关中。”故选A。13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用”,采纳;“至”,重要的;“计”,计谋、谋略。参考译文: 帝王创业之时,必须有同心同德的杰出的辅佐之臣,能使一代王朝垂世长久,否则,就不足称为一代杰出的大臣。伊尹、周公就是这样两个人物,他们的事迹可以从诗经、 尚书考知。汉时,萧何辅佐汉高祖,他们才进入关中,萧何就把秦朝宰相府、御史大夫府中的律令图册收集起来,认真研究,以便详细了解当时天下的要塞,全国户口的多少,强弱之所在,百胜疾苦。汉高祖最初被项羽分为汉王后,想攻项羽,大将周勃、灌婴、樊会都支持他的想法,而萧何独有自己的见解

    29、,他说:“现在我们军队不如项羽,已是百战百败了,我希望大王您先称王汉中,夺取巴蜀之地作为后方,然后收复关中。”汉王采纳了他的建议。这是刘氏兴亡的最为重要的一个谋略,萧何又推荐出身卒伍的韩信为大将,让他独当一面,平定了魏、赵、燕,齐等国故地,使汉高祖刘邦无后顾之忧,得以专心与楚项羽决战;萧何死时,引荐曹参代替自己为宰相,使汉初政策较为稳定地执行下去;萧何还在入关中后与百姓约法三章,废除秦朝的许多暴政,以此收抚百姓之心,申明汉朝之德。14C15“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意为,流千里的长江澄澈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群峰簇拥着堆聚有致。“千里”二字,上承首句“登临送目”登高远望即可纵目千里;下启“澄江

    30、似练,翠峰如簇”的大全景扫描,景象开阔高远。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长江比作“白练”,生动地体现出长江蜿蜒澄澈的特点;“澄江似练”化用谢眺诗句“澄江静如练”,在此与“翠峰如簇”相对,构图上以曲线绵延与散点铺展相映成趣。既有平面的铺展,又有立体的呈现,一幅金陵锦绣江山图展现眼前。【分析】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并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C. “然后陈说空谈兴亡荣辱是有所作为的表现”错。“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意为自古多少人在此处登高怀古,无不对历代荣辱喟叹感伤。抒发了词人对前代吊古、怀古的不满之情。故选C。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鉴赏诗歌的炼句时,可从内容,结构,艺术技巧以及思想感情等角度入手。从诗歌内容上来看,这两句意为流千里的长江澄澈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群峰簇拥着堆聚有致。从结构上来看,“千里”二字,上承首句“登临送目”登高远望即可纵目千里;下启“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的大全景扫描,景象开阔高远。从艺术技巧上来看,句中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长江比作“白练”,生动地体现出长江蜿蜒澄澈的特点;同时,根据注释内容“谢眺诗句有


    注意事项

    本文(天津市河北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