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细菌》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15153159       资源大小:21.52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细菌》教学设计.docx

    1、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细菌教学设计揭秘微观世界,体验探究乐趣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细菌教学设计内容简析细菌是人教版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细菌是一类人们熟悉而又陌生的微小生物,本章的第一节对细菌的菌落进行了大致介绍,让学生初步感知细菌分布广泛这一特点。这节课以细菌的主要特征为中心展开,通过探究细菌的大小、形态、结构、营养、生殖以及细菌的发现史,带领学生走进微观世界,进一步揭开细菌在学生心目中的神秘面纱。同时,让学生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并进一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目标定位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

    2、习的时间和合作探究的空间。细菌对于学生而言既熟悉又陌生,即生活中食物腐败等现象处处可见,细菌引起的疾病也多种多样,但又从未看到过细菌的真面目,对细菌怀有一种神秘感。因此,根据八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以及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我确定目标如下:一、知识目标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二、能力目标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三、情感目标1通过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的实验,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方法阐释细菌的知识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相对简单,在教学中需要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准备大量图片、资料和生动的视频,并创设问题情境,以一系列活动“健康洗手一起做”、“

    3、快乐动动手”、“技能训练”、“话说细菌”等为探究的载体,采用启发诱导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观察、讨论、分析、总结、游戏等活动中,体验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应用。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自制课件、细胞模型制作相关材料。环节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大家知道吗,在刚刚过去的10月15日是一个节日,知道是什么节日吗?(图片展示世界洗手日主题正确洗手,“手”筑健康)。哪位同学能给大家演示一下你平时是怎么洗手的?(生:两手随便搓搓。其他生笑)有科学数据表明正确的洗手方法能去除手上99%的细菌,那么,怎样的洗手方式才是正确的呢?(播放视频:健康洗手一起做。师生齐做) 师:希望大家从今天开始能够使用正确的洗

    4、手方法洗掉更多细菌,为自己构建一道健康防线。那么,细菌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细菌,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设计意图】通过“世界洗手日”、学生不正确洗手方法的展示,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伴着欢快的节奏进入小活动“健康洗手一起做”,既宣扬了一种健康的卫生习惯,又启发学生思考:细菌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从而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可谓一举两得。环节二 步步深入 探索新知(一)细菌的大小师:(出示一枚钉子,走近一学生)你看到这枚钉子上有什么东西吗?生:挺亮的,什么也没有。师:可是,如果我们把它放到显微镜下又会是一番什么景象呢?(播放不同放大倍数显微镜下的钉子“面貌”图片:随着放大倍数由33倍

    5、、100倍、200倍、500倍、1000倍、15000倍、30000倍直至扩大到70000倍,起初“干净”的钉子也随之“面目全非”,不堪入目)师:什么感受?生:(啧啧惊讶,瞪大双眼)哇塞,一枚钉子上有这么多细菌呀,太脏了师:是呀,一枚钉子上原来有这么多细菌,可是为设么我们却看不见呢?生:它们太小了。师:(出示菌落)那么,细菌到底有多小呢?这是一个培养皿,培养基上面的五个白块是一位同学的五个手指摸过培养基后长出来的菌落。那么每个菌落到底有多少细菌呢?生:猜测。师:据科学计算,20004000个细菌并排能通过绣花针上的小孔,大约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生:点头示意。感受细菌的大小

    6、。【设计意图】通过肉眼下“干净”钉子与电镜下“肮脏“钉子的视觉反差,让学生在惊诧中走近细菌;通过观察真实菌落,让学生进一步感知细菌的大小。由此,不仅完成了细菌的大小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还创设了一种“神秘”的课堂气氛,为后的学习做好知识上和心理上的铺垫。(二)细菌的形态师:(课件展示:几种不同形态的细菌)这就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菌,你能尝试描述细菌的形态吗?生:走上讲台,指图作答球状、杆状、螺旋状。师生:共看结果,并认识几种常见的细菌,如金黄葡萄球菌、肺炎杆菌、霍乱弧菌等。师:细菌的形态大致可分为3种,那么它们在组成结构上又会如何呢?【设计意图】此处用意有三:一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二是

    7、通过电镜下细菌图片的展示传递一种科学态度;三是为下面的学习留下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三)细菌的结构师: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你认为细菌结构差别大还是不大?生:猜测,回答。师:尽管细菌很小,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在电镜下我们已经看到了细菌的庐山真面目,而且观察发现尽管细菌的大小、形态有所差别,但它们的基本结构却是相同的。第一步:自主学习,探索交流师:(课件展示:细菌结构示意图)请对照课本60页的“细菌结构示意图”,认识细菌的结构。生:观察、讨论、交流。师:巡视。师:请一位同学上台跟大家进行交流。生:对照细菌结构示意图依次说出各部分名称: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

    8、、荚膜、鞭毛等。【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初步感知细菌结构。第二步:动手制作,合作探究师:(课件展示:快乐动动手)同学们描述得很准确。请同学们尝试利用手中的材料(饮料瓶、彩纸、毛线、棉花、双面胶、透明胶等),小组合作制作一个细菌结构模型,并作简要介绍和评价。生:制作、展示、评价。师:演示自制的细菌结构模型(增加了球菌模型),并配合讲解在黑板上粘贴。【设计意图】通过模型制作活动,使得细菌结构在学生的手中变得具体生动起来,既巧妙地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加深了学生对细菌结构的认识,又满足了学生好动的天性,可谓一举两得。第三步:对比分析,剖析结构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有关知识

    9、,现在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1、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什么?2、细菌和植物细胞还有什么不同?生:思考回答。【设计意图】通过三类细胞的对比学习从而对细菌结构进行了条分缕析地思维上的“解剖”和“组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细菌结构的理解和认识。(四)细菌的营养方式师:大多数细菌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必须依靠外界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这种营养方式称为异养。【设计意图】因为上一环节中已涉及到对这一问题的分析解答,故教师在这里用一句话对前面相关的思考与回答进行一个“点题”似的总结即可完成细菌营养方式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五)细菌的生殖师:(视展示频:细菌在营养丰富环境

    10、下的生活情况)来看这就是细菌依靠外界现成的有机物进行生活的场景,你们看到了什么?生:细菌很快就铺满了画面,生长得太快了。师:从中你能推测出细菌的生殖方式吗?生:猜测。提到了分裂生殖。师:(视频展示:细菌的分裂生殖)这就是细菌的分裂生殖示意图,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在适宜条件下每2030分钟就能分裂一次。师:(再次播放视频)再次感受一下这种分裂方式的速度之快吧。【设计意图】通过动态的视频展示,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细菌繁殖速度如此惊人,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对细菌分裂生殖的感性认识,而且很好的完成了细菌分裂生殖的知识点教学。(六)技能训练师:(课件展示)假设你手上此刻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

    11、30分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4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多少?这对你搞好个人卫生有什么启示?生:计算。(并随计算结果大为吃惊,25600个)生:各抒己见,最终落实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计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对学生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具有巨大帮助,使之从课堂落实到日常生活成为必然。(七)细菌的休眠体芽孢师:(课件展示:一个真实的故事)下面,一起来看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人类登上月球之前,美国向月球发射了一颗人造卫星,卫星上携带了一台电视摄像机。两年半后,美国的阿波罗12号飞船到达了月球,宇航员把这台摄像机带了回来。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把摄像机的一小块塑料隔离板放在营养液

    12、中,几小时后观察,在培养液中发现了一串串链球菌。它25分钟繁殖一代,据此可以推算出,至少有一个链球菌生活在这个摄像机上。在人类登上月球以前,这个链球菌竟然在月球那么严酷的环境下不吃不喝生活了两年半!我们不得不佩服细菌的生活能力呀!师:那么细菌是如何度过如此恶劣的环境而生存下来的呢?生:变成芽孢,师:那么你觉得芽孢应该具有什么特点才能在残酷的环境下生存下来?生:分析、回答。师:(视频展示:芽孢的形成)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芽孢吧。生:仔细观看。师生:共同总结芽孢形成过程。芽孢是细菌度过不良环境的休眠体,并不是生殖细胞,因为本身并没有个体数量的增加。【设计意图】巧妙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适时展

    13、示“一个真实的故事”,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是呀,细菌是如何在恶劣环境下生活呢?”从而再一次激活课堂,并有效地突破了芽孢并不是生殖细胞这一难点。(八)问题引领,归纳总结 师:学到此处,大家来思考:细菌为什么无处不在?生:思考、回答。因为它个体微小,易被携带;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形成芽孢,抵抗力强等。(九)细菌的发现史师:大家有没有想过,细菌如此微小,它到底是如何被发现的呢?又是谁最先发现的呢?生:荷兰人列文虎克用自制的能放大200300倍的显微镜在一位老人的牙垢中发现了细菌。师:(课件展示:列文虎克)这就是当时列文虎克自制的那台显微镜,这些图片是他当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菌,这写是他当时给英国皇

    14、家学会寄去的部分文稿。生:观看、交流。师:列文虎克的发现,使得生物大家庭又多了一个成员细菌。但是。很快一个新的问题又开始困扰着人们,那就是,这些细菌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师:你们觉得细菌是从哪里来的?生:是由细菌产生的。师:不过在150年前,这还是一个科学难题呢。一部分人认为细菌是由腐烂的东西中自然而然生长出来的;而另一部分人认为细菌是由细菌这种生物产生的。直到一位年轻人的出现才彻底结束了这场纷争,揭开了谜团。他就是师生:巴斯德。师:(课件展示:巴斯德)巴斯的是如何破解这样一难题,说服对手的呢?生:猜测。师:(视频展示:鹅颈瓶实验的动画)生:观看、思考、交流、回答。重点分析实验变量。师生得出结论:

    15、细菌是由细菌产生的。师:(课件展示:巴斯德其他贡献)正是由于巴斯德在微生物领域的伟大贡献,后人尊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师:通过细菌的发现史,你认为列文虎克和巴斯德之所以能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生:分析、回答。【设计意图】“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此处不断通过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并形成创造性的思维品质。环节三 总结升华 知识拓展师:学习到这里,细菌的神秘面纱已被层层揭开,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描述一下细菌的主要特征?师生:单细胞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营养方式为异养;分裂生殖。师:是的,细菌无处不在。也正因为这一点,细菌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请举例说明细菌与人类的关系。生:思

    16、考、回答。师:总结学生发言,并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细菌,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师:(课件展示:链接生活)哪个季节食物最容易腐败?为了防止食物腐败,你的家人是如何做的呢?接下来,你是否能回答这些问题呢?如外科大夫在给病人做手术之前,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手术时还要带上口罩和手套,这样做有哪些好处?当咳嗽或打喷嚏时,会把口腔或鼻腔内的液滴喷出2米以外。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想一想这会对他人带来什么危害?我们应该怎样做呢?生:思考、回答。师:此时,咱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打油诗,再次体会今天学到的一种新的生物细菌。细菌形态球杆螺,基本结构壁质膜;个体微小单细胞,没有成形细胞核;特殊结构要知道,鞭毛芽孢与

    17、荚膜;生殖方式是分裂,营养方式异养多,谈菌色变不应有,益多弊少莫记错。师生:大声读诗。课结束【设计意图】此处通过链接生活,积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并将辩证的思想渗透其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可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同时,以数一首打油诗结束本课,给人带来一种精炼、深刻、“回味悠长”的耳目一新的时尚“元素”和新感觉。教有所思 这是山东省初中生物优质课展评活动中执教的一节课。本节课在设计上力图体现生物课程标准中的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立足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一、在知识上,注重化难为易。通过多媒体课件,努力将课本上抽

    18、象的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在方法上,着重突出“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面向全体学生,通过自学感知、动手探索、合作交流、分析讨论等手段,给学生提供充分学习的机会,并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让学生愉快全面地接受新知。三、在情感上,重视教材本身所蕴含的科学思想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健康意识。同时,教师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并充满激情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发现、体验与感悟,真正做到愉快地学习,形成和谐、平等、民主以及积极互动的现代师生关系。四、在课程资源开发上,积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生活经验,教学中如饮料瓶、棉花、彩纸、毛线等都是学生常见的物品。对上述资源的利用,有效地在学生的课本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感觉生物学就在身边,不再遥远。 当然,在这次教学过程中,也有很多不足和需要提高的地方,如对各环节时间的安排上不尽合理,内容处理上还不够灵活,语言表述还不够简单明了,等等。今后要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让自己的课堂生动、活泼而又富有成效。


    注意事项

    本文(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细菌》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