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四川绵阳中学高级第四学期第一次月考351.docx

    • 资源ID:15141853       资源大小:42.29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四川绵阳中学高级第四学期第一次月考351.docx

    1、四川绵阳中学高级第四学期第一次月考351四川绵阳中学高2007级第四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命题:备课组 2006.3小心一点噢!祝你考试成功!特别说明: 1. 以下题目的答案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纸上。2. 本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I卷一、选择题(18分,每题2分)(这些基本都来自课本读本,不必紧张)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差别较大的一项是:A. 时运不齐, 命运多舛。 B. 闾阎扑地 舸舰弥津C. 遥襟甫畅, 逸兴遄飞。 D. 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差别较大的一项是:A. 北弥陶牧,西接昭丘。(登楼赋) B. 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后序)C. 岸无留

    2、船,寓无留客,肆无留酿。(西湖香市) D. 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3对下列紧缩句子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三峡,“清荣峻茂”意思是“水清树荣山峻草茂”)B. 佩紫怀黄(与陈伯之书,“佩紫怀黄” 意思是“佩戴着紫色印绶,怀揣着黄金官印”)C. 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裘马” 意思是“衣轻裘,乘肥马”,也作“轻肥”)D. 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象邺水文人曹植写出“朱华冒绿池”的诗句,这里诗人文采的光辉,胜过临川内史王安石。)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后序)B. 除臣洗马C. 循阶除而下降(下楼)兮,气交愤于胸臆。(登楼赋

    3、)D. 太后闻之怒,谓融羞薄(鄙视)诏除,欲仕州郡,遂令禁锢之。(后汉书马融列传)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同类的一项是A. 向者辰发灵虚 B. 寻蒙国恩C. 旋见鸡伸颈摆扑 D. 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6祭十二郎文之中有很多“而”,归类一致的一项是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死而有知,其几何离;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A. B. C. D. 7祭十二郎文之中有很多“其”,归类一致的一项是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其然乎?其不

    4、然乎?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A. B. C. D.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短语解释正确的有几个?请选出正确的一项:1) 汤之问棘也是已(也是这样)2) 而大小毛角,则无别羊焉(其它羊)3) 午战于彼,未还于此(没有回到这里)4) 宁移白首之心?(怎能在白头之时改变志向?)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差别较大的一项是:A.

    5、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B. 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 爽籁发而清风生,C. 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呜呼!其信然矣!D. 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太夫人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21题。(24分)(文章并不难,静下心来读,相信你一定能轻松答题)后赤壁赋苏 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

    6、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虎豹状石头),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神话人物)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划”有“裂”的意思,这里形容长啸的声音)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

    7、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与例句差别较大的一项是:例:是岁十月之望,A. 先是,母待生久不归,始疑。 B.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C. 惟兄嫂是依。 D.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语法结构)不同类的一项是:A. 将归于临皋 B. 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 C. 东流入于潇水 D. 乃访于洞庭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语境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A. 影从云合,而见一人 B.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B. 遂令家僮秋鸿,于从兄京兆参军尚公处假青骊驹,黄金勒。(读本

    8、霍小玉传)D. 平生志愿,今日获从。粉骨碎身,誓不相舍。(读本霍小玉传)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类的一项是:A. 顾而乐之 B. 顾安所得酒乎? C. 四顾寂寥。 D. 道士顾笑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同类的一项是:例: 归而谋诸妇。A. 乃赏成,献诸抚军。 B.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C. 贼宴凝碧池,悉召梨园诸工合乐 D. 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语境义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履巉岩,披蒙茸A. 有风飒然而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 B. 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C. 披绣闼 D. 披紫衣,执青玉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语境意义差别最大的

    9、一项是A. 适有孤鹤 / 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 B. 今者薄暮 / 日薄西山C. 须臾客去 / 吾去汴州,汝不果来。 D. 戛然而止 / 戛然长鸣17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听臣微志。(两个“听”都是“听任”之意)B. 曾日月之几何 / 曾几何时(两个短语都有“在以前某个时候”之意)C. 攀栖鹘之危巢 / 伫倚危楼风细细(两个“危”都是“高”之意)D. 揖予而言 / 开门揖盗(两个“揖”都是“作揖,行礼”之意)1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是岁十月之望 望:农历十五 B江流有声,断岸千尺断:阻绝 C掠予舟而西也掠:擦过 D踞虎豹,登虬龙虬龙:指山上龙

    10、形巨石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 不时之须(此时) B. 予亦悄然而悲(不知不觉的样子)C. 如此良夜何?(和“其如土石何”结构相同)” D. 畴昔之夜(田野)2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很象一篇游记,以记叙、描写为主,用初冬月夜景色及山间草木物象营造了安谧宁静的氛围。B本文大体上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的氛围对后一部分的情境有反衬作用,二者的反差又为结尾做了铺垫。C“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文字干净洗练,纯用白描,着力于意境的创造。D文章写奇景以抒怀,以道士化鹤的故事结尾使文章具有浪漫主义色彩。21下面对“玄裳缟衣”的“孤鹤”理解正

    11、确的一项是 A作者虽被贬谪,但雄心仍在,渴望能再次被君主重用。“玄裳缟衣”的“孤鹤”象征远在京城的君主和朝廷。 B作者一生深怀抱负,但屡遭挫折,因此心灰意冷。飘然而去的“孤鹤”象征作者曾经拥有的人生理想。 C作者被贬后常常感慨人生短促,生命不可捉摸和无法把握。“玄裳缟衣”的“孤鹤”象征作者排遣不散的愁绪。 D作者历经宦海沉浮后,常常在入世和出世的问题上矛盾徘徊。飘然而去的“孤鹤”象征作者羽化出世的游仙情怀以及在现实社会中愿望难以实现的无奈心境。三、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2-25题。(8分)(注意仔细对照选项和原文噢!) 玩围棋的人都知道,一块棋的死活,一方面看是否有“两只眼”,有两只眼就是有

    12、两口永远闭不住的气;另一方面就是气,气就是每粒子、每块棋还可以行棋入子的空间。博弈之道,与其说是争胜负,不如说是争“气”,争“气”之短长。围棋看起来浅显,却是寓繁于简,寓深于浅;较之象棋,围棋更像诗、像乐、像哲学,更飘逸空灵,更无为无不为。所以,能玩象棋的人很多,而能把围棋玩出名堂的人不多。围棋看起来简单浅易,却是寓繁于简,寓深于浅;这就是它简约而深奥的神韵。围棋之所以是哲学的形象,首先在于它充满了运动与变化。方圆世界,黑白之间,此消彼长,相互激荡,形势瞬息万变。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一步高着,柳暗花明。“翻盘”就在顷刻之间。所以围棋变化多端,令人难以把握,而人又恰恰想要把握这种变化。对变化的把

    13、握在于找到变化的规律。这世界上最高的规律,就是辩证规律。围棋之道,乃辩证之道。黑白之间,是一种矛盾,也可以说是阴阳对立。对立者,相互依存,谁也离不了谁,依存者就是对立者。无论是在对立中依存,还是在依存中对立,都不是相安无事,都不是静止的。为了占据自己的生存之地,为了活出自己那一口气,其中的斗争更是奥妙无穷。有人爱实地,有人爱蓄势;实与虚相互转化,地与势互相抗衡;有人信奉先下手为强,有人相信后发也能制人;先中有后,后中有先,利弊相生。得失都在辩证之中:用力太强,可能过犹不及,由强而败;裹足保守,也可能错失良机,机不再来。所以,一切都在于能够适时适度,刚柔相济,恰到好处。一个“度”字,乃行棋的最高

    14、规则。难矣哉,孰能无过无不及?这黑白世界可谓浩渺而神秘,寓无形于有形,纳无限于有限,简直就是宇宙万象的缩影;这黑白之道,飘逸而恍惚,“道可道,非常道”,常道不显。因此,围棋把世间最复杂的运动变化、矛盾纠葛化为最高的简约,充分凝结着东方哲学思维的智慧和悟性。与其说围棋是一种游戏,不如说它是形象化了的哲学。有谁能真正参透其中的无穷禅机?吴清源说“天外有天”,妙哉!2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眼”:就是“气”,即每粒子,每块棋还可以行棋入子的空间,它是围棋取胜的关键。B.“翻盘”:下围棋变化多端,令人难以把握,最后围棋输给对方。C.“蓄势”:即后边所讲的“后发”和“裹足”

    15、,其结果有“错失良机”的可能。D.“禅机”:它的意思与本段中“东方哲学思维的智慧和悟性”句中的“智慧”、“悟性”含义有所不同。23对“难矣哉,孰能无过无不及?”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难矣哉”的陈述对象为“一切都在于能够适时适度,刚柔相济,恰到好处”。B. “难矣哉”的陈述对象为“适度”,因为它是下围棋的最高的规则,人很难做到。C. 这个句子采用了主谓倒装的结构,强调了谓语“难”字,目的是告诉读者,做到“恰到好处”之不易。D.“孰能无过无不及”是对“难矣哉”的解说,前后构成因果关系。24从全文来看,不能充分充当“与其说围棋是一种游戏,不如说它是形象化的哲学”的理由的一项是( )A.围棋

    16、看起来简单浅易,却是寓繁于简,寓深于浅,有着简约而深奥的神韵。B.走围棋要专心致志,因为围棋充满了运动与变化,一着不慎,满盘皆输。C. 实与虚相互转化,地与势相互抗衡,先中有后,后中有先,得失都在辩证中。D.寓无形于有形,纳无限于有限,黑白之间显得简约而直观。2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围棋像诗、像乐、像哲学,飘逸空灵,而象棋则不具备上述特点。B作者认为围棋凝结着东方哲学思维的智慧和悟性,西方人是不可能领悟的。C围棋不仅是一种游戏,更像是一部天书,没人能参透其中的无穷禅机,所以说“天外有天”。D围棋看似简单、浅易,却是寓繁于简,把世间最复杂的运动变化,矛盾纠葛化为最高

    17、简约,能给人以哲学的启示。第II卷卷面就是脸面,不要忽视噢!四古诗文园地(24分)26翻译解释加点词(3分)吾罪大,惧( )不克( )归柩于吾乡,是州之南有大冈不食( ),吾甚乐焉( ),子其( )以( )是葬吾。完整翻译全句。(3分)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2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河之水二首寄子侄老成河之水,去悠悠。我不如,水东流。我有孤侄在海陬, 三年不见兮使我生忧。日复日,夜复夜。三年不见汝, 使我鬓发未老而先化。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情感? (2分)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继承了诗经中的哪些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4分)28默写(只选一题)(1)填空(每对一空1分,12分)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

    18、应门_,_,形影相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_。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_。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_,不绝如缕,_,泣孤舟之嫠妇。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_,_,_,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2)整段默写(12分,每错一空扣1分,扣完为止)披绣闼, _,_,_。 _, _;_, _。 _, _。 _, _。 _, _; _, _。五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2932题。(16分)(静心细想,灵感来访!)山水遐想简 嫃山之仁,在于容纳参

    19、天古木,亦褓抱了任何一株愿意驻足的小草;既允许夜半狼嚎,空穴虎啸,又愿意开放枝叶,招待流浪的鸣蝉、迷路的啼鸟。山愿意合抱,让雨水注成湖泊,也愿意身裂,让瀑布发声。山裸露在天空之下,任凭雷劈雨暴;也忍住干旱季节不知从何而来的火燎。山仍然沉默,像一位仁者在希望与幻灭共生的人世上闭目养神。水的流动多么像智慧之路。水从来不眷念过往,流动是它惟一的宿命。水或回旋于礁石,思索如何绕身而过,轻轻地扬弃了河道的顽石,既不争辩,也毋庸和解,只派一匹青苔教导它们水的涵意。至于飘落在水面的柳絮花片,水愿意负载它们,做它们的足,却在流程里教会它们,凡是离乡背井追寻更宽阔田地者必须永远是个孤独者。水不曾允许它们在河面上

    20、发芽,遂在中途,慷慨地收留它们腐朽的体肤。就连天光云影,也无法沉淀为水的四肢,智者不宜耽溺,不宜收藏过多的身外之物。水草不断招摇,鱼群愿意繁殖以丰富水的仓廪,但水哉水哉,流动是惟一的命运,纯粹的命运。水比山深谙随势应变的道理,暴雨只会丰沛它的力量,至于火,从来没有一场火在水面上进行。水只是它自己,千江与万川同一道宿命,朝着真理的海洋奔赴,为了呼应更辽阔的海洋的召唤,为了寻求更深沉的智慧。两岸桃李,是挥泪的宫女;那河腹的游鱼只是一群企图牵住水袖的童子,水回答它们这一别就是永远了。山与水的对话,回响在天地之间。当山以洪钟般的绿意招呼,水回应以短笛。像两位久未谋面却又不曾相忘的故友,一路寻声对答。“

    21、为何你总是赶路,难道万顷田地不值得你献身?一塘肥鱼不值得你孕育?你口口声声要与海洋会合,如果千江万川不汇聚为海,这世上的生灵岂不拥有更宽广的土地,锄出他们的家园,种植他们的米粟?”山问。“我岂能成全短暂的荣华?如果千江万川耽溺于小小的宅舍,在草树鱼粮之中漫漫耗尽血脉,谁来成全沧海?谁显示给生灵,这繁花茂林的土地上有一座无法征服的海洋?我多么希望微笑永远停留在子民脸上,但我更愿意海洋启示他们关于不可捉摸、无法猜测的生之奥秘。惟有幻灭能洗尽他们脸上的油脂,教他们做一个谦卑的人,做一个缄默的人。”水答。“那么,我是你的反面了。生之短暂是你我都知道的,我担忧狂啸的浪头席卷一切,把短暂生命里仅有的欢乐吞

    22、没。是故,我愿意永远固守在此,至少这世上有一座高山是狂涛追赶不到的,他们可以携带妻儿到我的怀抱里躲避;我预先准备柴薪与蔬果,让他们取火升烟。所有受苦的人看到烟,可以前来分食。如果,你执意以死亡惊吓他们,我亦执意张起绿阴,让他们在此成家、繁衍,以生命连接生命,以人造人,永远抵御你的偷袭!”“你岂能抵挡无垠之海?如果再有一群愚公,愿意子子孙孙荷锄移山,拿你来填平海洋。就算你镇住了海,而你原来的位置也变成了海。这世上有多少繁荣的山,便有多少幻灭之海,有多少生的贪欢,便有多少死之恐惧。你我岂是为敌的?我们一动一静,一实一虚,无非为了等待一个真正认识我们的人,他站在你的颠峰吟咏水的歌谣,他坐在我的河畔默

    23、读山的倒影。他能自你的多情中谛听我,从我的无情里诠释你啊!”山仍然盘坐,为了褓抱;水仍然奔赴,为了幻灭。仁者以身为泥,种植希望;智者只是冷冷旁观。29结合全文说说“山”和“水”各有什么特征?请分别用三个词或短语概括。(分)山:水:30联系全文及前后语境,品味文中划线句子,简要概括“真正认识我们的人”的生死观。不超过30字。(分)31文章用山水对话的方式行文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4分)32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4分)A.水比山更懂得生命的短暂与无常,因而更愿意以海洋启示人们关于不可捉摸,无法猜测的生之奥秘。B.山固守一处,使世间万物在自己的怀抱中休养生息,是

    24、万千生灵的避难所。C.山与水的辩论是文章的主体。在山与水的辩论中,水最终胜出,山只能以静默相对。D.文中的山和水是相互对立的事物的两个方面,山与水永远相互依存,不可分割。E.作者对山的态度是肯定、赞美的,对水的态度是贬斥、批判的。六作文(60分)(抓紧写作文吧,不过,还是要花点时间认真审题哟!还有,书写要美观一点,写完了,千万别忘了再看“她”一眼。祝你顺利!)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清代李密庵在他的半半歌中说:“看破浮生过半,半字受用无边,.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半帆张扇免翻颠,马放半鞭稳便。”德国哲学家尼采亦曾作诗谈“处世之道”:“别在平野上停留,也别去爬得太高。打从半高处观看,

    25、世界显得最美好。”这是一种追求“半”的人生哲学。但是,生活中追求“全”的也大有人在。请以“半与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班级:高2007级_班 姓名: 考试号:密封线_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_语 文 试 卷 答 卷 纸卷面就是脸面,不要忽视噢!26(3分)吾罪大,惧( )不克( )归柩于吾乡,是州之南有大冈不食( ),吾甚乐焉( ),子其( )以( )是葬吾。(3分)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26评分栏27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情感? (2分)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继承了诗经中的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4分)27评分栏28默写(只选一题)(1)填空(每对一空

    26、1分,12分)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_,_,形影相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_。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_。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_,不绝如缕,_,泣孤舟之嫠妇。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_,_,_,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2)整段默写(12分,每错一空扣1分,扣完为止)披绣闼, _,_,_。 _, _;_, _。 _, _。 _, _。 _, _; _, _。28评分栏29结合全文说说“山”和“水”各有什么特征?请分别用三

    27、个词或短语概括。(分)山:水:29评分栏30联系语境,品味文中划线句子,简要概括“真正认识我们的人”的生死观。(分)30评分栏31文章用山水对话的方式行文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4分)31评分栏32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4分)32评分栏第II卷总分语文试卷作文讲评【思路导引】这是一道思辩性很强的关系型作文题,重在检测考生的理性思维。关于“半与全”,可有如下思考:一、要追求完美,但不苛求完美。“全”是一种目标,是一种坚持,是一种追求,也是一种精神。许多有成就的人,是在不断地追求“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到达了人生的新境界的。如果说“全”是一种完美,那么“半”就是适度。“半”的哲学在于它的知足,在于它的自省,在于它的与世无争。二、“半”也是相对于自己的“全”。“半”是留有余地,是一种适度的放弃。“半”并不是残缺,并不是委曲求全、退而求其次。相反,它是一种知足常乐、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一个人无论到哪里,做什么,只要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并时刻感受到那份简单纯粹的欢乐,这何尝不是相对于自己有限实力及周围有限条件的一种完美呢?


    注意事项

    本文(四川绵阳中学高级第四学期第一次月考351.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