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九年级物理 134杠杆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

    • 资源ID:15131535       资源大小:253.93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九年级物理 134杠杆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

    1、九年级物理 134杠杆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 134杠杆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举起地球”阿基米德真能举起地球吗?智 能 提 要问:怎样正确理解力臂的概念?答:关于力臂的概念,要注意以下几点:(1)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从几何上来看,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其中“点”为杠杆的支点;“线”为力的作用线,即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2)某一力作用在杠杆上,若作用点不变,但力的方向改变,那么力臂一般要改变。如图所示,力F的大小一样,由于作用在杠杆上A点的方向不同,力臂就不同(a)图中F的力臂l比(b)图中

    2、F的力臂l大(3)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如图所示(4)若力的作用线过支点,则它的力臂为零 问:你能总结一下画力臂的一般步骤吗?答:可按下述步骤画力臂:(1)首先确定支点O(2)画好动力作用线及阻力作用线画的时候可用虚线将力的作用线延长(3)再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画出垂足,则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4)最后用大括号勾出力臂,在旁边标上字母l1或l2,分别表示动力臂或阻力臂。中 考 撷 要在最近的三年中,杠杆也是中考的主要内容之一,考试中其内容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作图题计算题等多种题型中考查的最主要形式为作图题,即给出日常生活中杠杆应用的实例,作出其五要素,尤其是力臂要善于把

    3、日常生活中涉及到杠杆知识又不容易联想到杠杆的应用实例与杠杆联系起来,分析其中的五要素智 能 拓 展用不准确的天平进行准确的测量我们实验室力测量物体质量的天平是等臂杠杆,它是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制作的测量仪器 因为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所以左盘中的物重等于右盘中的砝码重,左盘中的物体质量等于右盘中的砝码质量由于使用不当和部分被损,一些天平实际上的不等臂杠杆,用这样的天平直接测量,不管你是怎样认真地进行正确操作,称量结果与物体的真实值之间总有偏差在粗略测量和练习使用天平时,都可以忽略由于仪器本身造成的误差但是在精确测量中,这是不允许的,如何用不准确的天平进行准确的测量呢?第一种方法“是恒载法”先将另外一

    4、个物体放到天平的一只托盘上,然后把砝码放在另外一只托盘上,直至天平平衡接着,把待测物体放到放砝码的托盘上,并将其中的一部分砝码逐渐取出,使天平恢复平衡 此时,被测物体的质量就等于被取出的砝码的质量由于砝码是准确的,所称出的值就是它的真实值第二种方法是“替代法”把待测物体放到天平的一只盘上,另外拿些沙粒加到另外一只盘上,一直加到使天平平衡然后,把待测物体拿下(沙粒别动),逐渐把砝码加到这只盘上,直到天平重新恢复平衡为止这样,被测物体的质量就等于盘上砝码的质量第三种方法是“复称法”首先把待测物体(设质量为m)放在左盘,然后往右盘加砝码(质量为m1)使之平衡 此时,便有mgl1=m1gl2(l1、l

    5、2分别为左、右盘到天平中央刀口的距离)接着,又将待测物体放到右盘,然后往左盘加砝码(质量为m2)至天平平衡此时,也有m2gl1=mgl2将两式相比可得,只要将m1、m2的值代入上式,便可以得出待测物体的质量了智 能 归 例题型一 会确认并画出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例 如图甲所示,杠杆OA处于平衡状态,在图中分别画出力F1和F2对支点0的力臂L1和L2。知识点 力臂的概念,会画力臂闯关点拨 再次提醒:画力臂时必须注意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答 如图乙所示 变形题1 如下图甲所示,杠杆OA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2是力F2的力臂在图中画出力F

    6、1的力臂L1和力F2闯关点拨 根据已知的力臂画力时,力的作用线应与力臂垂直,且要注意力的作用点应画在杠杆上答 如上图乙所示变形题2 如下图甲所示的钢丝钳,其中A为剪钢丝处,B为手的用力点,O为转动轴,图乙为单侧钳柄及相连部分示意图,请在图乙中画出剪钢丝时的动力F1、阻力F2、动力l1、阻力臂l2 。 闯关点拨 动力作用在B点,方向竖直向下,阻力作用在A点,方向竖直向下。表示F1的线段应比表示F2的线段短一些,因为钢丝钳是省力杠杆答 如图丙所示题型二 有关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题例1 某同学用如右图所示装置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所用的4只钩码每只质量都是50g,在图示情况时,杠杆AB处于水平平衡状

    7、态,这时弹簧秤的读数为2.80N设F1的力臂为l1,F2的力臂l2,则 若在杠杆左端钩码下方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重新调节弹簧秤对杠杆右端拉力的方向后,使杠杆AB再次恢复水平平衡,则这时弹簧秤的拉力与对应力臂的乘积应是未增加钩码前弹簧秤的拉力与对应力臂乘积的_倍知识点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闯关点拨 图中的杠杆平衡时,应满足F1l1=F2l2,则 增加钩码后,再次平衡时,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得F1l1=F2l2,那么答 7/10 5/4例2 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 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左端下倾,应将杠杆右端螺母向_(左或右)边旋一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实验时只有8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上每格

    8、等距,当在A点挂4个钩码时,则怎样挂钩码可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设计两种方案) 答:_ _ _。知识点 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闯关点拨 解题的关键是依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看左、右两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解 (1)右 (2)2个钩码挂在“6”处;3个钩码挂在“4” 处题型三 有关杠杆的动态平衡问题例1 如图12-16所示,用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阻力G的力臂 ,动力F 。(填“变大”或“变小”“不变”)知识点 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闯关点拨 关键是要先弄清哪些是不变量,哪些是改变量,再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作出判断分析和解 分别画出杠杆在A、B两位置的阻力G的力臂

    9、可看出,阻力臂lG将变大,由于F的方向始终与杠杆垂直,所以F的力臂始终等于杠杆长,故F的力臂lF不变。根据公式答 变大 变大变形题 如图12-17所示,一根重木棒在水平动力(拉力)的作用下以 点为轴,由竖直位置逆时针匀速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若动力臂为l,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为 ,则( )A增大,增大,增大 B增大,减小,减小 C增大,减小,增大 D减小,增大,增大分析和解 如图中由竖直位置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动力臂L逐渐减小,而木棒的重不变,重力的力臂LG逐渐增大由杠杆的平衡条件M=FL=GLG,而水平动力F=,由上述两式可知M增大,L减小,F增大。答 选C例2 如图12-18所示,O为杠杆

    10、AC的支点,在O处挂一小球,AO=OB=BC,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画出施加在杠杆上最小动力F1的力臂L1:,并标出F1的方向。闯关点拨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知,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的情况下,要想用的动力最小,则要求动力臂最大。 动力臂最长的条件: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的作用点离支点最远;动力的方向与支点跟作用点的连线垂直解 最小动力F1应在离支点最远的C点,最长的动力臂应为OC,F1的方向应垂直于OC向上,如图 12-19所示 题型四 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例1 如图12=20所示是一个指甲刀的示意图,它由三个杠杆、和组成,用指甲刀剪指甲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杠杆都是省力杠

    11、杆 B三个杠杆都是费力杠杆C是省力杠杆,、是费力杠杆D是费力杠杆,、是省力杠杆知识点 能从日常生活中器具中辨认出杠杆,并能对它们进行分类闯关点拨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省力杠杆的特点是L1L2 ,费力杠杆的特点是L1L2 分析和解 对ABC杠杆,B是支点,由图中不难看出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故为省力杠杆;对OBD杠杆,O是支点,阻力作用与D,动力作用于B,故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对OED杠杆,阻力作用于D,动力作用于E,故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答 选C例2 一把杆秤不计自重,提纽到秤钩距离是4cm,秤砣质量250g用来称质量是2kg的物体,秤砣应离提纽多远,秤杆才平衡?若秤杆长60cm

    12、,则这把秤最大能称量多少kg的物体?(如图12-21所示)知识点 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进行计算闯关点拨 杆秤也是一个杠杆提纽处看作杠杆支点若将重物对杆的力看作动力F1,物体离提纽的距离就是动力臂l1;则秤砣对杆的力就是阻力F2,秤砣离提纽的距离是阻力臂l2(如图12-22所示)解 由于物体和秤砣对杠杆的力分别等于各自的重力,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得 m1g l1 = m2g l2 2kgg 4cm = 0.25kg gl2 l2=32cm 即称2kg物体时秤砣离提纽32cm 当阻力臂最大时,称量物体质量最大l2 =56cm 由F1l1=F2 l2,得m1g l1 = m2g l2

    13、m1g4cm = 0.25kgg56cm m1=3.5 kg 即秤的最大称量是3.5kg答 称2kg物体时秤砣离提纽32cm,秤的最大称量是3.5kg中考典题精析考题1 下表是小王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记录的部分测量结果,请在空格中填入适当的值。(每个钩码质量为50g,g=10N/kg) (四川省xx年中考题)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10.5814261.58 在本次实验课的总结中,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右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在两边钩码下方再各加挂一只相同的钩码,释放后观察到的现象将是什么? 小王认为,杠杆仍能保持平衡;小李认为,

    14、杠杆将顺时针转动;小赵认为,杠杆将逆时针转动,你的观点是 。闯关点拨 因现在杠杆两力臂不相等,若在两边增加相同的钩码,则两边的新的力与力臂的乘积不相同,无法平衡且右边力臂短故左边下沉,右边上升,即逆时针转动解 2 杠杆将逆时针转动(或小赵观点正确)考题2 如图12-23是自卸车的示意图,车厢部分视为杠杆,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吉林省xx年中考题)AB点是支点,液压杆施的力是动力,货物重是阻力 BB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C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后部可省力 D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闯关点拨 在卸车时,车厢(杠杆)将绕着图中C点(支点)转动,而使车厢(杠杆)转动的动

    15、力是液压杆施的竖直向上的力,阻碍车厢(杠杆)转动的阻力是竖直向下的货物重力。若要使杠杆省力(即动力阻力,应有CACB,也就是说货物A应放在车厢后部。答 选C智 能 训 练 基础知识训练1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为50N,阻力为600N,杠杆恰好平衡,则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之比为。(题型四)2如图12-24所示,杠杆每小格的长度相等,质量不计,以为支点杠杆的左端挂有物体,支点右边的处挂钩码,杠杆平衡若将支点移到B点,要使杠杆重新平衡,在A点应挂 个相同的钩码。 (题型三)3如图12-25所示,为一根质量不计的细棒,用绳在处吊起,当、两端分别挂两个重物甲、乙时恰好平衡若=0.8m,=0.4m,甲的质量为

    16、kg,则乙的质量为 kg(题型四)4下列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题型四)A夹邮票用的镊子 B理发师修剪头发用的剪刀C剪铁丝用的钢丝钳 D钓鱼用的鱼竿5如图12-26所示的杠杆中,动力的力臂用L表示,图中所画力臂正确的是( )(题型一)图12-266在图12-27中画出力F1和2 的力臂(题型一)7.如图12-28,工人师傅用吊车搬运集装箱.集装箱重G =2104N,支撑杆对吊车臂的支持力为F.在图中画出集装箱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和支持力F对转动点O的力臂. (题型一)8工人剪铁皮时,有时用两根铁管套在剪刀柄上(如图12-29),这是什么道理?(题型四)9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有

    17、一组同学猜想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能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他们经过实验,获得了下述数据: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4554于是,他们认为自己的猜想得到了验证。你认为他们的实验过程存在什么问题?(题型三)10图12-30中,OB为轻质杠杆,OA=60cm,AB=20cm。在杠杆的B端挂一个所受重力为60N的重物,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衡,在A点加一个多大的竖直向上的拉力?(题型四)综合提高训练1如图12-31所示,AOB为一轻质杠杆(杠杆自重忽略不计),O为支点,OA=OB,在杠杆的B端挂一重20N的重物,要使杠杆平衡,则在A端施加的力F至少为 N。(题型四)2人体

    18、内也存在三种类型的杠杆,即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跺脚时要靠腓肠肌收缩,骨骼和腓肠肌状况如图12-32所示踮着的脚可以看作是 杠杆(填类型)(题型四)3如图12-33所示,重力不计的杠杆OA,O为支点,在拉力 F和重力为 30N的重物P的作用下,恰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OA=80cm,AB=20cm,杠杆与转动轴间的摩擦忽略不计。那么拉力F的力臂 L=_cm,拉力的大小F=_N。(题型四)4.杠杆在我国古代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护城河上安装使用的吊桥就是一个杠杆,由图12-34可知它的支点是 点(填“A”、B”或“C”),在匀速拉起时,它属于一个_杠杆(填“省力”或“费力”),并在图中画出动

    19、力臂L1。(题型一)5如图12-35所示,杠杆AC(刻度均匀,不计杠杆重)可绕支点O自由转动,在B点挂一重为G的物体。为使杠杆平衡,应在杠杆上的_点施加一个作用力,才能使作用力最小,该最小作用力与物重G的比值是_。(题型四)图12-35图12-346如图12-36所示的两种情况,OBAB,物重均为G,两轻质杠杆均平衡比较F、F的大小,满足关系式( ) (题型四)图12-36AFF BF2FCF1/2F DF1/4F7在棉产区,每年秋天拔去地里的棉杆是农民的一项繁重体力劳动。王刚仿照钳子的结构改制成一种农具解决了这一问题。如图12-37所示,使用时,将小铲着地,用虎口夹住棉杆的下部,然后在套管上

    20、用力,棉杆就拔出来了。该农具整体视为杠杆,则支点、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对应下列位置正确的是( )(题型一) A转轴虎口套管 B小铲套管虎口C小铲虎口套管 D虎口转轴套管 8密度均匀的直尺AB放在水平桌面上,尺子伸出桌面的部分OB是全尺长的三分之一,当B端挂5N的重物户时,直尺的A端刚刚开始翘起,如图12-38所示,则此直尺受到的重力是( ) (题型四)A25N B5NC10N D无法确定9如图12-39所示,AOB为一杠杆,O为支点,杠杆重不计,AO=OB。在杠杆右端A处用细绳悬挂重为G的物体,当AO段处于水平位置时,为保持杠杆平衡,需在B端施加最小的力为F1;当BO段在水平位置时保持杠杆平

    21、衡,这时在B端施加最小的力为F2,则( )(题型三)AF1F2 CF1=F2 D无法比较10画出使杠杆AB在图12-40所示位置静止时所用最小力F的作用点和方向。(题型三)11如图12-41所示,用一根硬棒撬一个大石块,棒的上端是动力作用点(1)在图上标出:当动力方向向上时,杠杆的支点当动力方向向下时,杠杆的支点;()在图上画出撬动石块动力为最小时的方向(题型三)图12-41图12-4012某同学用如图12-42所示的装置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调节左边钩码的个数和悬挂位 置,使杠杆水平平衡时,读出弹簧秤的示数1=2.61N,钩码对杠杆的拉力2=1.96N;测得支点到这两个力作用点的距离=25cm,

    22、=20cm,他将所得数据直接代入杠杆平衡条件的公式中,发现和2并不相等,从而认为杠杆的平衡条件不一定是1L1= 2 L2这个同学的失误在什么地方?(题型二)13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把杠杆挂在支架上,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右端下倾,可将右端螺母向_边旋转,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填“左”或“右”)。(2)实验中共有6个钩码,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调节好杠杆后,在杠杆左边离支点2格的A处挂了3个钩码,如图12-43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你在杠杆右边挂上钩码(用一种方法)你的方法是_。(3)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用同样的方法一般要做三次,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

    23、析.这样做的目的是_。(题型二)14学校组织同学们到农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小强第一次学习挑担子,他做了以下两次试验,请你根据各小题后的要求作答。 (1)他先在扁担的两端各挂上50N的重物,担子很快就被平稳地挑起来。这时他的肩膀应放在扁担的什么位置(只要回答,不要分析)?(2)接着,他又在扁担的A端加上50N的重物,如图12-44所示, 但他掌握不好担子的平衡。请你用杠杆平衡知识,帮助他计算出肩膀应距B端多远,担子才能重新水平平衡?(扁担质量忽略不计)(题型四)15在图12-45中,杠杆AB是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杆,其质量为116g;C是用细线挂在木杆0点上的铜铝合金球,其中含铝54g现杠杆恰好在水

    24、平位置平衡量得:AO1/8AB,A01/4AB问:合金球C的密度为多少?(铜的密度为铜89gcm3) (题型四)习题解析与链接基础知识训练 1121 25 320 4C 5C6如图12-1所示7如图12-2所示8这样可以增加动力臂的长度,从而更加省力9不能只凭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必须在多次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才能得出结论;单位不同的两个物理量不能直接相加1080N综合提高训练 120 提示:在A端施加的最小力F的方向应垂直与OA向下,故F的力臂为OA2省力 340 454C 省力 动力臂l1如图12-3所示图12-35A 14 63103 7D 8B 9C10B 11B12如图12-4所示1

    25、3如图12-5所示14F1的力臂不是OA15(1)左 (2)在2格处挂3个钩码或在3格处挂2个钩码 (3)寻找杠杆平衡的普遍规律16175.8g/cm3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 14-5-1浮力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学习目标目 标选择目标达成目标1. 知道一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都受到浮力。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2. 会用弹簧秤法测浮力。3. 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4. 知道物体的浮沉是由重力和浮力决定的。会判断物体浮沉。5. 会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并知道漂浮的物体浮力大小等于物重。教学重点:浮力的概念; 难点:浮力的大小和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过程(一)什么是浮力1、

    26、分析弹簧测力计下挂空墨水瓶受几个力?并画出示意图;若用手在下面托起墨水瓶又受几个力?画出示意图,这几个力是什么关系?2、 画出在水中下沉的铁块和浮在水面上的轮船受力的示意图。3、 把铁块挂在测力计上在空中秤出重力,然后浸入水中观察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在这个实验中测力计的示数减小了,为什么?这个实验有何应用?请用数学式表示出来。4、 什么是浮力?如何测量浮力?(二)浮力大小5、 P94想想做做 a、浮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b、在水桶中装半桶水,用手把空的饮料罐按入水中仔细体验浮力大小的变化与按入深度或排开水的体积的关系。6、 一个重0.4N的鸡蛋,浸在水中称时重0.3N,它受到的浮力为多少?7、

    27、 从想想做做中你对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做何猜想?8、 简要分析探究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步骤:9、 进行实验得出的结论:(三)例题分析:10、请讨论P96例题,进一步认识浮力大小的决定因素反馈练习1、用什么实验可以说明在水中要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浮力的方向如何?2、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C没入水中的物体在水中的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D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2. 将一小石块和小木块抛入一杯水中,结果发现木块浮在水面上,而石块却沉入水中,.就此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浮力

    28、,石块不受浮力 B.石块沉入水中,所受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 C.木块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石块所受的浮力D.木块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3.如图1所示,四个体积相同的小球,把它们放在水中静止,甲有1/5体积露出水面,乙有1/2 体积露出水面,丙悬浮在水中,丁沉在水底,则所受浮力最小的是( ) A、甲球 B、乙球 C、丙球 D、丁球4、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内容,预习浮力的应用。2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3、4、6。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1浮力:浮力是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液体向上的力。 本节课的概念和实践性都较强,在教其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学中教师要应该注意从生活实际出发导入2浮力计算方法 浮力概念,然后注重学生在用测力计来感方 法适 用 范 围F浮= G物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F浮= G物 -F,已知物重和浸入液体中的视重F浮= G排=液gV排普遍适用。受浮力,通过这一活动找出用测力计测浮力的方法,从而过渡到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这节课的内容较多,一节课是不能让学生掌握的,必须的安排一节练习课。


    注意事项

    本文(九年级物理 134杠杆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