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广东省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指南.docx

    • 资源ID:15130910       资源大小:53.50KB        全文页数:6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广东省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指南.docx

    1、广东省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指南广东省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指南主编单位: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广东省水利水电技术中心批准部门:广东省水利厅2011年11月总 目录前言.21 总则.32 综合说明.63 水文.134 工程地质.185 工程任务和规模.206 工程布置及建筑物.247 机电及金属结构.368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399 消防设计.4010 施工组织设计 .4111 工程占地 .4612 环境保护设计 .5213 水土保持设计 .5414 节能设计 .5615 工程管理设计 .5816 设计概算 .6017 经济评价

    2、 .65前 言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我省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粤发20119号)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我省农田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我省出台了广东省农田水利万宗工程建设方案,明确提出,从2011年起,用10年时间在全省实施农田水利万宗工程建设,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农田灌排工程体系。其中主要目标之一是:到2020年,基本完成全省山区灌溉面积1000亩以上、一般地区灌溉面积10000亩以上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为顺利推进全省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广东省水利厅编制完成了广东省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

    3、节水改造工程规划(2011-2020年)和广东省山区小型灌区改造工程规划(2011-2020年)。今后一个时期,我省以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工程迎来了建设热潮。考虑到国家和广东省均没有指导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设计的规程规范,各地报送的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建设内容、设计深度、设计标准等参差不齐。为指导全省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初步设计工作,科学规划工程布局,明确灌区改造技术要求,合理确定改造方案,提高设计质量,广东省水利厅委托广东省水利电力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广东省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指南。本指南的编制主要依据水利水电工

    4、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93)、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和灌区改造技术规范(GB50599-2010),同时结合广东省中型灌区特点及对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技术要求,提出有关编制内容、设计深度方面的要求,引导我省设计人员编好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在编制指南过程中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力求使指南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编 者 2011年11月1 总 则1.1 初步设计报告是在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按有关规程、规范进行编制。本指南结合我省中型灌区的实际情况,规定了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的内容和深

    5、度。1.2 本指南适用于我省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中型灌区是指设计灌溉面积为666.7hm2(1万亩)及以上,且小于20000hm2(30万亩)的灌区。其中15万亩为一般中型灌区,530万亩为重点中型灌区。1.3 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设计报告应由具备水利工程乙级(含乙级)以上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写。1.4 编制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时,应加强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认真开展必要的现场调查和勘测等工作。设计时应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密切结合实际,节约投资,注重经济效益。初步设计报告应有分析,有论证,有必要的方案比较,并有明确的结论和意见,文字简明扼要,图纸完

    6、整清晰。本阶段设计所需的地形资料要求如下:(1) 需加固改造的渠道带状地形图,比例尺为1/10001/2000。(2) 需加固改造的渠系建筑物地形图,比例尺为1/2001/500。(3) 需加固改造的渠道横断面图,比例尺为1/200,断面间距100200m,地形或渠道断面变化较大的渠段,应适当加密。1.5 初步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 复核工程任务,确定工程规模,选定流量、水位等特征值,明确运行要求;(2) 复核水文成果。(3) 复核区域构造稳定,查明影响工程的主要地质条件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4) 复核工程的等级和设计标准,确定灌区工程总体布局,渠道及主要建筑物结构型式

    7、和布置、控制尺寸、高程和工程数量等。(6) 确定泵站的装机容量,选定机组机型、单机容量、单机流量及台数,确定接入电力系统方式、电气主接线及主要机电设备的选型和布置,确定建筑物的闸门和启闭机等金属结构的型式和布置。(7) 提出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的措施;(8) 提出消防设计方案和主要设施;(9) 选定对外交通方案,施工导流方式、施工总布置和总进度、主要建筑物施工方法及主要施工设备,提出天然(人工)建筑材料、劳动力、供水和供电的需要量及其来源;(10) 确定工程占地范围,核实占地实物指标,提出移民安置规划和投资概算。(11) 提出环境保护的措施设计;(12) 提出水土保持措施,水土监测方案和投资概算

    8、;(13) 提出节能减排设计方案;(14) 拟定灌区工程的管理机构,提出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以及主要管理设施;(15) 编制初步设计概算;(16) 复核经济评价。1.5 下列资料可根据需要列为初步设计报告的附件:(1)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批复意见;(2) 工程量计算书;(3) 其它重要专题报告。1.6 初步设计报告应按本指南第2章至第17章规定进行编制,将“综合说明”列为第一章(可单独成册),以下章节应按指南317章的编制要求依次编排。1.7 中型灌区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除应符合本指南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程、规范及标准的规定。2 综合说明2.1 简述工程地理位置、工程任务、可行性

    9、研究报告的主要结论、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批意见、勘测设计编制的依据和过程。2.2 简述工程自然条件,水文主要成果。2.3 简述区域地质、工程地质的主要结论。2.4 简述工程建设的任务,工程规模。2.5 简述工程等别及标准,工程布局、主要建筑物型式和工程布置。2.6 简述主要机电及金属结构设备的选型和布置。2.7 简述施工条件、施工导流、工程控制性进度。2.8 简述消防设计方案及消防设施。2.9 简述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2.10 简述工程征地范围及主要实物指标,拆迁安置方案、补偿标准和投资。2.11 简述环境保护设计依据,主要环境保护措施设计成果,环境保护设计概算编制依据及投资。2.12 简述水

    10、土保持设计依据,主要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成果,水土保持设计概算编制依据及投资。2.13 简述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能耗指标,简要分析节能效果。2.14 简述工程管理机构、人员编制、管理及保护范围、主要管理设施、工程安全监测管理、工程管理费用及来源。2.15 简述工程设计概算的编制原则、依据、价格水平年和工程总投资。 2.16 简述经济评价的主要成果和结论。 2.17 综述结论意见,并提出今后工作建议。 2.18 附表、附件(1) 附表1) 工程特性表(格式附后)。2) 工程投资总概算表。(2) 附件1) 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批复意见。2) 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其它文件。2.19 附图工程总体布局

    11、示意图(比例尺:1:10000)。如综合说明单独成册出版,还应附如下附图:(1) 主要建筑物工程地质图。 (2) 工程总布置图。 (3) 主要建筑物平、剖面图。(4) 工程施工总进度表。附表 灌区工程特性表序号名 称单位数 量备 注一水文特性1多年平均降雨量mm2最大年降雨量mm3最小年降雨量mm4多年平均径流深mm5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万m3二灌溉特性1灌溉面积(1)原设计灌溉面积万亩(2)现设计灌溉面积万亩(3)有效灌溉面积万亩(4)实际灌溉面积万亩2灌溉保证率%3渠系水利用系数三水源工程水库1集雨面积km22水位(1)正常蓄水位m(2)汛限水位m(3)死水位m(4)设计洪水位m年一遇续上表

    12、灌区工程特性表序号名 称单位数量备 注(5)校核洪水位m年一遇3库容(1)总库容万m3(2)兴利库容万m3(3)防洪库容万m3(4)死库容万m34多年平均工业、生活供水量万m3水闸1集雨面积km22正常蓄水位m3设计流量m3/s年一遇4校核流量m3/s年一遇5拦河闸总净宽(孔数净宽)m水陂1集雨面积km22正常蓄水位(陂顶高程)m3设计流量m3/s年一遇4校核流量m3/s年一遇泵站1设计流量m3/s2装机容量kW3装机台数台4单机容量kW四渠首工程1干渠渠首续上表 灌区工程特性表序号名 称单位数量备 注(1)进水闸尺寸(孔数宽高)m(2)设计引水流量m3/s(3)设计灌溉面积万亩2干渠渠首.五

    13、渠系工程1干渠(1)渠道及建筑物级别级(2)防洪标准(P)%年一遇(3)长度km其中本次改造 km(4)断面型式 (5)防渗衬砌形式(6)渠系建筑物节制闸座其中本次改造 座泄水闸座其中本次改造 座分水闸座其中本次改造 座渡槽座其中本次改造 座反虹涵座其中本次改造 座(1)渠道及建筑物级别级(2)防洪标准(P)%年一遇(3)长度km其中本次改造 km(4)断面型式 (5)防渗衬砌形式(6)本次设计建筑物节制闸座其中本次改造 座泄水闸座其中本次改造 座分水闸座其中本次改造 座渡槽座其中本次改造 座反虹涵座其中本次改造 座穿河涵、公路涵座其中本次改造 座桥梁其中本次改造 座.六施工1主体工程(1)土

    14、方开挖万m3(2)土方回填万m3(3)浆砌石砌筑万m3(4)混凝土万m32主要建材(1)水泥万t(2)钢筋t3劳动总工日万工日4施工总工期年七工程占地(1)新增永久占地亩(2)施工临时用地亩(3)占地投资万元八效益指标1工程静态总投资万元2国民经济内部收益率%3经济效益费用比4新增灌溉面积万亩5改善灌溉面积万亩6提高灌溉保证率%7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3 水 文3.1 流域概况(1) 简述灌区工程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河流水系和水利工程概况。(2) 说明灌溉水源及灌区工程概况。3.2 气象3.2.1 气象测站情况简述流域及邻近地区气象台、站(探空站、测风站)分布与观测情况。3.2.2 气象特征根

    15、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以后新增加的气象资料,复核流域及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特征值。3.3 水文基本资料说明流域内水文测站分布情况、观测项目、观测年限、主要水文站的控制特性和高程系统。水位、流速、泥沙等的测验方法和测验精度。主要测站资料整编情况。3.4 径流(1) 灌区改造工程的径流分析计算一般指灌区水源(水库、山塘、江河、溪流等)的地面年径流及年内分配的分析计算,径流成果主要用于灌区水量平衡计算。(2) 本阶段主要复核径流系列的一致性和代表性,确定径流计算成果。(3) 缺乏实测径流资料时,工程地址径流量也可采用经主管部门审批的最新水文图集进行估算:根据广东省水文图集中的“广东省19561979年平

    16、均年径流深等值线图”、“广东省19561979年年径流变差系数Cv等值线图”,查取工程地址的多年平均径流深和年径流变差系数Cv,据此计算丰、平、枯设计年径流深、年径流量。设计年径流的年内分配,在扣除基流量后,可依据设计流域代表年的降雨年内分配计算分析确定,或者按广东省一年三熟灌溉定额(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编)附表910的年降雨时段分配表计算确定。3.5 洪水3.5.1 洪水特性概述灌区所在地区或流域内的暴雨、洪水特性,概述上游水利水电工程对洪水的影响。3.5.2 历史洪水复核历史洪水洪峰流量、时段洪量以及历史洪水及实测特大洪水的重现期。3.5.3 设计洪水灌区改造工程设计洪水一般包括:(1

    17、) 取水口设计洪水;(2) 灌区交叉建筑物的设计洪水;(3) 承担排洪任务或有山洪汇入的渠段、截洪沟的设计洪水。设计洪水的计算应根据工程的集水面积,所在流域的暴雨洪水特性、实测水文资料情况等因素采用按实测流量资料推算设计洪水或按暴雨资料推算设计洪水的方法。3.5.3.1 根据实测流量资料推算设计洪水根据流量资料计算设计洪水时,说明增加水文资料后的洪水系列年限、采用的经验频率计算公式以及设计洪水复核成果,并与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洪水成果进行比较,确定采用的设计洪水成果。3.5.3.2 根据暴雨资料推算设计洪水(1) 根据暴雨资料推算设计洪水时,说明增加资料后统计的所在区域的实测各时段设计暴雨成果,

    18、并与广东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2003年)查算成果相对比,合理确定设计暴雨成果。(2) 根据暴雨资料推算洪水的计算方法有:1)1991年广东省水文总站编制的广东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使用手册中的广东省综合单位线法、推理公式法;2)1977年广东省水利电力局刊布的广东省洪峰流量经验公式法。(3) 除水库工程外,集水面积小于10km2的其他工程,可采用广东省洪峰流量经验公式法进行洪水计算。集水面积大于10km2的,采用广东省综合单位线法、推理公式法进行洪水计算,合理选定参数,对两种方法的计算成果应合理协调,合理选用。3.5.4 施工洪水施工期有施工导流问题的渠道、渠系建筑物,应进行施工洪水分析计算:(1

    19、) 说明施工洪水时段的划分、洪峰系列统计原则,进行参数计算,提出各时段洪峰、频率计算成果,并分析其合理性。(2) 有实测流量资料的,按上述根据实测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方法进行施工洪水计算。(3) 缺乏实测流量资料的,采用暴雨推求洪水的方法进行施工洪水计算,有条件的可统计各施工时段各历时暴雨进行频率计算,求得各施工时段各历时设计暴雨量,再采用广东省综合单位线法、推理公式法或广东省洪峰流量经验公式法计算施工期洪水;对于只有逐月最大日降雨量资料,可采用相关法进行计算。3.5.5 涝区设计排涝流量有排涝功能的渠道、渠系建筑物,应进行涝区设计排涝流量复核计算:(1) 说明设计暴雨及排涝流量的计算标准、

    20、计算方法、计算参数,复核设计排涝模数和设计排涝流量成果。(2) 点暴雨参数(均值、变差系数Cv)可根据工程集水区域中心点的位置从广东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2003年)查算。根据广东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使用手册计算各频率设计面暴雨量。(3) 设计排涝流量可按排水面积乘以设计排涝模数求得,设计排涝模数主要与设计暴雨历时、强度和频率、排涝标准、排涝面积、排水区形式、地面坡度、植被条件和农作物组成、土壤性质、地下水埋深、河网和湖泊的调蓄能力、排水沟网分布情况和排水沟底比降等因素有关,可按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附录C中公式计算。3.6 泥沙灌区泥沙分析主要是说明引水工程处的泥沙来源,

    21、进行资料的还原和插补延长,说明复核后的泥沙成果,确定采用的多年平均悬移质、推移质年输沙量。说明泥沙对水源引水及渠系输水有无影响。缺乏泥沙实测资料的河流,泥沙分析可根据广东省水文总站1986年8月编写的广东省水资源中广东省悬移质多年平均年输沙模数分区图进行估算。3.7 潮汐灌区所在流域受潮汐影响的,应说明工程所在地区的潮汐规律及特征水位,潮汐与洪涝水遭遇特性,分析计算确定设计潮汐水位、过程线等。各潮位站的特征水位及设计潮水位可采用2004年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广东省海堤工程设计导则(试行)及1995年5月广东省水利电力厅颁布的广东省年最高潮位频率计算成果中成果。3.8 水面蒸发、水质说明流

    22、域及邻近地区蒸发器类型、安装方式、观测情况、不同蒸发器观测的水面蒸发量,分析确定年、月水面蒸发折算系数,确定水面蒸发量特征值。说明灌区水源水质情况。3.9 灌区量水系统有条件的中型灌区(如珠江三角洲)在改造时应建设灌区自动量水系统。3.10 附图(1) 流域水系图(表明水文、气象站和已建、在建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位置)。(2) 主要水文站和设计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图。(3) 其他有关附图。3.11 附表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如下附表:(1) 年、月径流(雨量)系列表(设计依据站、工程场址及区间)。(2) 洪峰、洪量(暴雨量)系列表(设计依据站、工程场址及区间)。(3) 典型洪水和设计洪水过程线表。

    23、(4) 其他有关附表。4 工程地质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加固改造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应在充分利用已有的地质勘察资料基础上,按照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程(GB50487-2008)的要求,结合中型灌区的特点,以地质测绘为主,辅以钻探、槽(坑)探,重点是查明灌区沿线重要建筑物(如新建渠线以及规模相对较大的渡槽、水闸、隧洞、涵洞等)的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详查沿线各种天然建筑材料的来源、质量、储量、运输方式、运距等。4.1 概述(1) 概述工程位置、工程主要指标、主要建筑物的布置方案等。(2) 概述可研阶段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结论、审查、评估意见。(3) 简述本阶段勘察工作内容、本阶段及以前完成的主要

    24、勘察工作量。4.2 区域地质(1) 概述可研阶段工程所在区域构造稳定性与地震动参数的结论。(2) 评价区域构造稳定性。确定工程场地的地震动参数及地震基本烈度。4.3 渠道工程地质条件(1) 分段概述渠道沿线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覆盖层的厚度与组成物质、地质构造、岩体风化情况,物理地质现象、水文地质条件,岩土体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等。(2) 分段概述渠道沿线的工程地质条件。对明渠线路,重点在沿线高填方段和存在崩塌、滑坡、渗漏、管涌等安全隐患的渠段布置钻孔,查明其工程地质问题,并分析其影响,预测产生边坡失稳、湿陷、胀缩、管涌和沼泽化等问题的可能性。对隧洞线路,着重说明进出口洞脸、交叉段、浅埋段和地质

    25、构造复杂地段的稳定条件。对通过可溶岩地区的线路,应说明喀斯特发育情况,预测围岩稳定和发生涌水涌沙的可能性。(3) 评价渠道沿线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工程地质分段或围岩分类。提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的建议值和地基处理措施的意见。4.4 主要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1) 概述各主要建筑物场址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覆盖层的厚度与组成物质、地质构造、岩体风化情况,物理地质现象、水文地质条件,岩土体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等。(2) 论述各主要建筑物场址的工程地质条件。说明渡槽、水闸、泵(电)站、交通桥涵等主要建筑物地基和边坡、消能冲刷区岸坡的稳定条件,渗透和渗流稳定条件,沉陷变形和液化条件。 (3) 评价各主要建

    26、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和地基处理措施的意见。4.5 天然建筑材料详查沿线各种天然建筑材料。说明沿线各种天然建筑材料的位置、质量、储量和开采运输条件等。4.6 结论综述工程地质问题评价和结论,提出下一阶段工作的意见和建议。4.7 附图及附件(1) 渠道工程地质图、剖面图。(2) 主要建筑物工程地质平面及剖面图。(3) 天然建筑材料产地分布图及料场综合地质图。(4) 岩、土、水质试验报告及成果汇总表。(5) 其它相关报告或附件。5 工程任务和规模5.1 工程建设必要性(1) 概述工程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情况,人口、土地、水资源、耕地等资源情况,主要国民经济指标及发展规划等。(2) 概述灌区水利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 论证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必要性和迫切性。5.2 工程任务(1) 概述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


    注意事项

    本文(广东省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指南.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