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招教考试和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复习资料(打印稿)-熊老师.doc

    • 资源ID:15120668       资源大小:259.5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招教考试和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复习资料(打印稿)-熊老师.doc

    1、心理学习题解答一、单项选择题: 第一章 绪论1、心理学是一门( )的科学。 古老 年轻 新兴 既古老又年轻2、印度的卡玛拉狼孩典型事例说明人的心理基础是()。 自然环境 人的大脑 个体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3、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C )。A.公元前四世纪 B.十八世纪 C.十九世纪 D.二十世纪4、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D)。A.亚里士多德 B.弗洛伊德 C.马斯洛 D.冯特5、心理过程包括( D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6、心理学是研究( A )的科学。 A.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活动规律

    2、B.除精神病人心理以外的心理现象 C. 除动物心理以外的心理现象 D. 正常成人心理现象7、心理现象可分为( A )A.心理过程和人格B.认识、情感和意志C.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D. 认识、情感、意志和性格8、心理学是( D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既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社会科学D.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9、1879 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 C )。A.心理学的研究开始运用实验的方法B.构造心理学派的诞生 C.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D. 机能主义心理学的诞生10、( D )是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特点。A.分析构成人的心理

    3、的基本不元素 B.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C.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 D.研究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11、( D )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A.机能主义 B.精神分析 C.行为主义 D.人本主义12、对一般人来说,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左右是( B )。A.对称的 B. 不对称的C.左半球优于右半球 D. 右半球优于左半球第二章 感觉、知觉和观察力1、教师用红笔批改作业,这是利用( B )。A、知觉恒常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整体性2、“厨师做菜越做越咸”,说明( C )。 A、技术不精 B、感觉相互作用 C、感觉适应 D、错觉 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的感觉的现象

    4、叫( D )。A感觉对比 B感觉后象 C感觉适应 D联觉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一种( B )现象。A、感觉对比 B、 感觉适应 C、 感觉后像 D、 联觉5、看到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的现象叫 ( D ) A感觉对比 B感觉后象 C感觉适应 D联觉6、喝过苦的东西后,喝白开水都觉得甜,这种心理现象是 ( C )A、感觉后象 B、感觉适应 C、感觉对比 D、联觉7、在知觉中,对象和背景是(B)。A相互作用的 B相互转换的 C彼此无关的 D固定不变的8、“国际歌”不管用什么乐器演奏,人们都能辨别它,这是由于知觉的(A)。A理解性 B恒常性 C选择性

    5、D整体性9、知觉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C)。A外部属性 B个别属性 C整体属性 D本质属性10、人们进入百货公司,各人注意的东西总不一样,这是知觉(A)的表现。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11、按照刺激的来源可把感觉分为(B)。A视觉和听觉 B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C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 D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12、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B)。A感觉 B感受性 C感觉阈限 D最小可觉差1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D)。A常数关系 B对数关系 C正比关系 D反比关系14、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 B )。A最小可觉差 B感觉阈限 C差别阈限 D差别

    6、感觉阈限15、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 A)。A感觉适应 B感觉后像 C感觉对比 D连觉16、( A )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A错觉 B梦 C无意识 D幻觉17、“月明星稀” 是一种( A )现象。A、感觉对比 B、 感觉适应 C、 感觉后像 D、 联觉18、当中途离开电影院,强阳光下,反而什么都看不清,这是感觉有( C )的特性。 A对比 B暗适应 C明适应 D疲劳19、盲人以耳代目的心理现象属于( B )。 A、感觉适应 B、感觉的相互补偿 C、感觉的对比 D、错觉20、注视日光灯30秒,闭上眼睛,感到眼前仍有日光灯光亮的形象出现在暗的背景上,这种

    7、现象叫( C )。A.视觉适应 B.视觉对比 C.视觉后像D. 闪光融合21、对词句中的某些笔误及顺序的颠倒往往不易察觉,是因为( B )的作用。 A.知觉的整体性 B .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恒常性 D.知觉的选择性22、在知觉中,对象和背景是 (B)A、相互作用的 B、相互转换的 C、彼此无关的 D、固定不变的 第三章 记忆1、( B )是指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A识记 B记忆 C再认 D回忆2、记忆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是( C )。A保持、回忆、遗忘 B再认、回忆、遗忘 C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D保持、记忆、遗忘3、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的现象叫( B )。A无意识 B

    8、遗忘 C幻想 D幻觉4、对记忆和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是( B )。A冯特 B艾宾浩斯 C韦伯 D费希纳5、遗忘的进程是( B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C倒U型曲线DU型曲线6、瞬时记忆保存的时间一般在( A )秒钟以内。A1 B5 C10 D157、短时记忆的容量是( C )。A无限的 B9个以上的项目 C72个组块 D无法测量的8、干扰会造成长时记忆的遗忘,干扰可分为( A )。A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两种 B前干扰和后干扰两种 C前摄抑制、中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三种 D前干扰、中干扰和后干扰三种 9、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 A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前干扰

    9、 D后干扰10、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 B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C前干扰 D后干扰11、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叫( A )。A系列位置效应 B前摄抑制 C倒摄抑制 D记忆顺序效应12、系列位置效应表现为( D )。A开头位置的材料记得好 B中间位置的材料记得好 C后边位置的材料记得好 D两头的材料比中间位置的材料记得好13、“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 C )。A形象记忆 B语义记忆 C情绪记忆 D运动记忆第四章 思维和想象1、漫画中的人物形象、神话中的“千手观音”形象,是通过下列哪种认知加工方式而形成的。 (B)。A粘合 B夸张

    10、C人格化 D典型化2、建筑工人看到建筑图纸,就能在大脑中产生建筑物的形象,这种想象属于( A )。A再造想象 B幻想 C创造想象 D无意想象3、医生根据病人的体温、血压、心电图等检查资料确定病情,这属于思维的 ( C )。 A抽象性 B概括性 C间接性 D预见性4、能说出某一事物的多种用途,这种思维是 (D)。 A形象思维 B逻辑思维 C集中思维 D发散思维5、要使解决问题的效率最高,就应该保持(B)动机。 A较低强度 B中等强度 C较高强度 D最高强度6、学会按风琴的人,再学弹钢琴就会感到容易些,这是由于 (C)。 A定势的作用 B原型启发的作用 C迁移的作用 D注意的转移7、看小说孔乙己时

    11、,头脑中出现孔乙己的形象,是一种 ( C )。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8、看小说西游记时,头脑中出现孙悟空的形象,是一种 ( C )。 A、无意想象 B、幻想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9、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叫 ( D )。 A形象思维 B逻辑思维 C集中思维 D发散思维10、会骑自行车有助于学骑摩托车是 ( B )。 A负迁移 B正迁移 C系列位置效应 D技能学习11、从现实生活的事例中受到启发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叫 ( A )。 A原型启发 B灵感 C顿悟 D技能学习12、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叫 ( B )。 A思想准备 B定势

    12、 C问题解决的策略 D动力定型13、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叫 ( D )。 A创造性思维 B理想 C表象 D想象14、想象可以分为 ( A )。 A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B梦和幻觉 C理想和空想 D积极想象和消极想象15、( A )是指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A幻想 B幻觉 C梦 D妄想第五章 注意1、上课时“左顾右盼”、“交头接耳”这属于 ( B )。 A 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分散 C注意的广度 D注意的转移2、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心二用”属于 ( A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分散 D注意的起伏3、注意是一种 ( A )A心理状态 B心理过程

    13、 C认识过程D情感过程4、( A )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 A注意 B记忆 C知觉 D思维5、既有目的又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叫 ( D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不随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6、按照任务的要求,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的现象叫 ( C )。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动摇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7、在注意稳定的条件下,感受性发生周期性增强和减弱的现象叫 ( C )。A注意的周期 B生物节律 C注意的动摇 D注意的循环8、注意的起伏又叫 ( B )。A注意的周期 B注意的动摇 C注意的循环 D注意的节律9、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叫 ( D

    14、)。A注意的转移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范围 D注意的分散10、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着几种不同活动,这是( C )。A注意的转移 B注意的分散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动摇第六章情绪、情感和意志1、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B)。 A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 B受暗示性和独断性 C顽固、执拗 D放任、不羁2、晚上既想学习又想上网,是( A )动机冲突。 A双趋式 B双避式 C趋避式 D双重趋避式。 3、我国古语道“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说明的情绪状态是 ( B ) A挫折 B心境 C激情 D应激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种情绪状态是 ( A )A心境 B

    15、激情 C应激 D热情5、有爱就有狠,有喜悦就有悲伤,有紧张就有轻松,说明情绪和情感 ( A )。A具有两极对立的特性 B具有不可调和的特性 C的两极是不相容的 D的两极是绝对对立的6、情绪的基本表现形式有( D )。A激动和平静 B高兴与悲哀 C喜、怒、哀、乐 D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7、按情绪状态可把情绪划分为( A )。A心境、激情、应激 B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C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D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8、情感可分为( A )。A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B心境、激情、应激 C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 D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9、( B )是指有意识地确定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

    16、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A冲突 B意志 C能力 D动机10、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分为( A )。A准备阶段和执行阶段 B初始阶段和结果阶段 C酝酿阶段和行动阶段 D行动阶段和完成阶段 11、有多个目标,每个目标对自己都有利也都有弊,权衡利弊拿不定主意时的矛盾心情是( D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双重趋避式冲突12、毕业后,既想考研深造,又想参加工作,这种动机冲突是( A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双重趋避式冲突13、想喝粥又怕烫,这种动机冲突是( C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双重趋避式冲突14、( A )是人对客观外界事

    17、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A情绪和情感 B动机 C人格 D需要第七章需要、动机和兴趣、动机水平与活动效率的关系是:在任务难易适度的情况下,( C )活动效率最高。A、动机水平高 B、动机水平低 C、动机水平适中 D、以上答案都不对、儿童希望与小伙伴建立友谊,希望得到教师和父母的爱,这中需要属于()、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气质、能力、兴趣、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4、就满足需要的对象而言,可把需要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 、

    18、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兴趣和爱好 、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5、能够引起有机体的定向活动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叫()、内驱力 、诱因 、需要 、爱好6、动机和行为的关系表现为()、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动机引起 、同一行为必须由同一动机引起 、同一行为必须由不同动机引起 、不同行为必须由不同动机引起7、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叫()、兴趣 、情绪 、态度 、爱好8、当兴趣不是指向对某种对象的认识,而是指向某种活动时便成了()、中心兴趣 、直接兴趣 、爱好 、癖好9、()是指人希望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安全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19、 、尊重的需要10、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叫()、兴趣 、情绪 、态度 、爱好第八章能力、气质和性格1、智力是下列哪种能力的综合? ( C ) A.观察能力B.思维能力C. 一般能力 D.特殊能力2、下列选项哪种是一般能力? ( A ) A.观察力 B.曲调感 C. 节奏感 D.色调感3、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 D ) A.观察力 B.注意力 C. 记忆力 D.思维力4、完成活动任务的各种能力的独特结合是 ( C ) A.技能 B.天才 C. 才能 D.智力5、在全人类中,智力呈何种状态分布? ( A ) A.常态分布 B.偏态分布 C.正偏态分布 D.负偏态分布6、遗传素质

    20、是能力发展的 ( B )A.动力系统 B.自然前提 C.外部条件 D.核心成分7、人格是( D )。A. 心理过程的组成部分 B.独立于心理过程之外的心理现象 C.由心理过程构成的 D. 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8、人格中的各种心理特征彼此交织,相互影响,使人具有独特的精神风貌,说明人格具有( B )。A. 独特性 B.整体性 C.稳定性 D. 功能性9、构成人格的主要成分包括( C )。A. 情绪和意志 B.神经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 C. 人格的倾向性和人格的心理特征 D. 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10、人格的倾向性和人格的心理特征是( B )。A. 人格的主要特点 B. 构成人格

    21、的主要成分 C. 人格的动力 D.多种心理特点的独特结合11、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叫( C )。A. 意志 B. 情感 C. 能力 D.智力12、( D )是人的认知能力,是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A. 意志 B. 情感 C. 能力 D.智力13、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表现在( C )。A. 能力就是知识和技能 B. 能力包括知识和技能 C. 能力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 D. 知识和技能水平一样的人能力也一样14、按照能力发展的程度,可把能力分为( B )。A. 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 B. 能力、才能和天才 C. 能力 D.智力15、“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22、,说明个性具有( D )。A、整体性 B、阶段性 C、可变性 D、稳定性16、活泼好动,反应敏捷,灵活多变的人属于( C )气质类型。A、粘液质 B、抑郁质 C、多血质 D 、胆汁质17、急噪、直率、热情、情绪兴奋性高、容易冲动、心境变化剧烈,具有外向性等行为特征的人,其气质类型属于( B )。A、多血质 B、胆汁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18、安静平衡,反应缓慢;善于克制自己,情绪不易外露;注意稳定但难于转移。其气质类型属于( C )A、多血质 B、胆汁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19、柔弱易倦,情绪发生慢,体验深刻,言行迟缓无力,胆小、忸怩、善于觉察别人不易觉察的细小事物,容易变得孤僻。其气

    23、质类型属于( D )A、多血质 B、胆汁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20、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 D )上。A、能力发展水平、类型和发展早晚 B、遗传、后天教育影响的程度 C、素质的高低和智力发展水平 D 、认知、操作、人际交往等不同方面及天赋高低21、能力类型的差异是指( D )上的差异。A、天赋条件 B、男女性别 C 、智力水平D、在感知能力、想象力以及音乐、美术、体育运动等特殊能力方面 22、( D )是指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动力特征。A、个性 B、性格 C、能力 D、气质23、希波克利特把人划分为( A )四种类型,实际上这就是最早的气质分类和气质类型

    24、学说。A、胆汁质 、多血质 、黏液质和抑郁质 B、矮胖型、瘦弱型、强壮型和发育异常型 C、甲状腺型、垂体腺型、肾上腺型和性腺型 D、内向型、外向型、中间型和特异型24、巴普洛夫根据实验结果把高级神经活动划分为( B )四种类型,A、胆汁质 、多血质 、黏液质和抑郁质 B、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常型 C、甲状腺型、垂体腺型、肾上腺型和性腺型 D、内向型、外向型、中间型和特异型25、多血质的神经过程的特征是( C )。A、强、不平衡 B、强、平衡、不灵活 C、强、平衡、灵活 D 、弱26、粘液质的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是( B )。A、强、不平衡 B、强、平衡、不灵活 C、强、平衡、灵活 D 、弱27、胆汁质的神经过程的特征是( A )。A、强、不平衡 B、强、平衡、不灵活 C、强、平衡、灵活 D 、弱28、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叫( C )。A、个性 B、能力


    注意事项

    本文(招教考试和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复习资料(打印稿)-熊老师.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