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教案全集.docx

    • 资源ID:15104343       资源大小:27.18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教案全集.docx

    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教案全集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透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识别凸透镜和凹透镜2了解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3知道什么是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探究式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2重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3让学生经历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飞跃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2鼓励学生探究凸透镜和凹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服务于人类的意识3鼓励学生用毅力去战胜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疑惑、障碍、艰辛等阻力,逐步超越自我【重点

    2、难点】重点:探究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难点:理解会聚、发散;会作透镜的光路图【教学准备】教具:投影机、投影片、盛满水的酒瓶学具:老花眼镜、近视眼镜、凸透镜、凹透镜、刻度尺、白纸板、盛满水的烧杯、废灯泡的玻璃罩(若干组)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1什么叫光的折射?2光的折射有什么规律?3请同学们画出光通过三棱镜时的大致光路让学生明白本节知识与前一章知识的关系,以及光通过玻璃仪器时总向厚的一边偏折.导入新课调动学生将自己见到过的各种各样的透镜都写出来,并引导他们对这些透镜进行分类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同时体现“从生活到物理”的新课程理念.进行新课一、凸透镜和凹透镜让学生

    3、自由提出与“透镜”有关的问题,并进行猜想小组讨论后,将问题和猜想写在学案(或笔记本)上,同时查阅书中的相关段落学生实验1鉴别出桌上的两块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2识别出桌上的两副眼镜,是老花境还是近视眼镜?学生两人一组,动手实验,讨论后得出结论,举手回答二、透镜对光的作用学生实验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设计为学生随堂实验提醒学生注意实验中的“正对太阳光”“最小、最亮的光斑”等词,并要求学生还要将光斑形状画在学案上(或笔记本上)学生带上桌上的凸透镜、凹透镜、老花镜、笔、学案(或笔记本),到室外有阳光的平台上,两人一组动手做实验:认真操作、仔细观察、记录、分析(5分钟)(教师巡视

    4、、启发、指导)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得出实验结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指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用简洁的图形表示出来三、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用复合投影片模拟再现“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的全景引导学生讨论、思考、观察目的是进一步明确本节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同时用好教材,淡化概念教学让学生体验知识,将知识活化培养学生的动手习惯和用实验来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逐步学会从真实而又复杂的物理实景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而不是仅仅将视野和思维停留在一大堆材料和数据中课堂小结1课堂自评2课堂检测3请学生小结:a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对

    5、“知识与技能”的小结b这节课你印象最深的学习过程、方法是什么?对“过程与方法”的小结c在本节课的探究实验过程中,你体验到了什么样的疑惑、紧张、兴奋或喜悦?你又是怎样处理这些情感的?突破本节难点: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这是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检测让学生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量化自评,便于学生学会自己同自己比,学会认识自己,逐步战胜自己,并最终超越自己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小结.布置作业教学小结【板书设计】第1节透镜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例如“老花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例如“近视眼镜”2透镜都有主光轴和光心3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4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6、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动手制作照相机模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2凸透镜成像时,简单比较物到透镜的距离与像到透镜的距离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3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物距与像距的大小比较难点: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教学准备】大幅照相机挂图(或用多媒体投影仪投影照相机实物)、制作照相机模型的材料多套焦距为510cm的放大镜(直径

    7、为35cm)、两块约为20cm20cm的硬纸片、半透明塑料薄膜、粘胶纸、投影仪、画有带箭头的十字坐标的幻灯片、放大镜、一杯水、几个滴水管等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同学们都照过相,也有的同学使用过照相机,那你们有没有想过照相机是如何把大景物变成小相片的呢?同学们上课时总是看到老师把一张写满字的底片放在投影仪的玻璃平面上,再开机就能在教室讲台的屏幕上投影出清晰的文字和图片,而且这些都是放大了的,这又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两种常见的仪器的工作原理吧!用常见的事物引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新课一、照相机悬挂大幅照相机挂图(或投影照相机实物)提问:照相机主要由哪几部分组

    8、成?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回答问题悬挂教材插图5.21的照相机原理图(或用胶片投影)讲述:照相机拍照原理让学生对照相机的构造有感性认识创设情境,从生活走向物理,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产生兴趣.指导学生制作照相机模型,让学生观察照相机所成的像制作过程:学生出示一个照相机模型指导学生制作照相机模型指导学生观察所成的像组织讨论:像比物体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像距与物距哪个大?像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二、投影仪让学生观察教室的投影仪(或挂图)提问:投影仪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演示: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取下,把画有带箭头的十字坐标的投影片(或一支笔)放到载物台上,记住箭头的方向组织讨论:像的大小、正倒及像距与物距的

    9、大小比较(学生回答问题)悬挂教材插图5.23的投影仪原理图(或用胶片投影)讲述:投影仪的工作原理三、放大镜指导探究:让学生两个人一组用凸透镜观察教材中的文字;水滴能把字放大吗?组织讨论: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怎样的?(学生探究活动并分组讨论)组织讨论:综合比较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所成的像有什么区别(学生分组讨论一并作答)通过动手制作照相机模型,并观察窗外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使学生感受照相的过程,并直接感知照相机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让学生对投影仪的构造有感性认识让学生对利用凸透镜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有感性认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投影仪的成像原理让学生对利用凸透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有感性认识能简单描

    10、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课堂小结学生独立完成并互相评估知识的应用、巩固与拓展.教学小结【板书设计】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所成的像的特征:镜头的作用像与物体比较像距与物距比较照相机凸透镜像缩小、倒立像距小于物距投影仪凸透镜像放大、倒立像距大于物距放大镜凸透镜像放大、正立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倒正、大小与发光体位置的关系2了解实像和虚像的区别过程与方法1能在探究实践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具有对科学的求

    11、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2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重点难点】重点:1.凸透镜成像规律2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难点:1.凸透镜成像的原理2对凸透镜成像性质的描述【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师和学生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照相机模型、投影仪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根据上节课内容和凸透镜成像的差异引入新课引导回忆生活中的透镜成像情况回答问题,并让学生产生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的想法,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创设情境,从生活走向物理,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进行新课一、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一)提出问题由凸透镜成像的差异提出凸透

    12、镜成像的大小、倒正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二)猜想与假设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教材插图5.21、5.23,5、25,指导学生观看并针对问题做出与物距或物距和像距大小关系有关的猜想与假设,同时板书(三)设计实验指导学生要验证猜想是否正确需要实验,指出实验是探究物理知识最基本的一种方法让学生根据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并说出器材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指导学生观察教材第98页表格,明确实验观察和记录的项目(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讨论、作答,举手发言其他学生评估、改进实验方案同时观察表格,明确实验目的)根据学生的实验方案补充说明实验注意事项:蜡烛、凸透镜、光屏的摆放位置(根据猜想,实验时先改变物距,且尽量由大变小直到在屏上

    13、找不到像至少6次)提问:怎样观察像?怎样记录物距、像距?(四)进行实验师:巡回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生:分二人小组实验,观察记录,思考猜想是否正确生:实验、思考、作答提问:在光屏上得不到像时,怎样观察像?培养学生由生活现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创设情境,加深学生的感悟,培养观察能力,开发思维板书学生猜想的内容,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有学生猜想与焦距有关,需给予肯定,同时指出本节课研究的是同一个透镜,焦距是一定的教师演示实物投影,不是整个实验过程,而是对实验的说明,是为了使所有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及方法,强化对物距、像距概念的理解,从而突破难点,教师起到必要的引导作用. (五)分析和论证选出学生较标准的数

    14、据实物投影给出焦距,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及数据讨论思考得到什么结论,是否证实了猜想和假设,并进一步思考、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讨论、思考得出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倒正与物距或与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有关,进一步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距大于焦距时,物距变小,像变大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像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像)(六)评估选出有代表性的数据实物投影,指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评估二、实像和虚像由平面镜成像情况及探究实验中凸透镜有时成像在光屏上,有时不能成像,指导学生得出实像和虚像的概念,并用多媒体演示课件指导学生思考教材“想想议议

    15、”,结合实验数据讨论得出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规律,补充到前面总结出的规律中(总结出成实像和虚像的规律: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实像;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虚像)三、应用(一)照相机原理和构造出示照相机模型,指导学生了解基本结构,再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进一步认识照相机的原理被拍物体到镜头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时,在胶卷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师:让对摄影感兴趣的学生介绍照相机的主要组成部分(调焦环、光圈、快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怎样才能把相片照好教师补充说明生:踊跃发言,提高兴趣,活跃思维,扩大知识面练习:动手动脑学物理第2题(二)投影仪原理和构造演示投影仪,结合教材插图5.23,指导学生认识其构造及原理

    16、投影片(物体)到镜头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时,在天花板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说明并演示实际看到屏幕上正立的像是反光镜的作用(学生活动:观察投影仪的构造、所成的像及教材插图,思考得出原理)(三)放大镜原理指导学生实验,体会得出放大镜原理: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及精神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精神、制订计划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评估能力、勇于发表见解的意识启发学生从实验数据中找出规律,数据较多,要加强引导自行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突破难点,培养分析、归纳的能力在实验及结合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加深对实像、虚像的理解指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物品的原

    17、理,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从日常生活物品中探索物理原理的意识及能力,体现新课标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课堂小结学生练习,师生共同讲评请学生小结本节课的收获巩固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重点小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和科学探究方法让知识和方法系统化.布置作业教材“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题教学小结【板书设计】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的焦距f10cm物距u像距v像的特征正倒大小虚实位置变化规律应用u2ffv2f倒立缩小实像异侧u2fv2f倒立等大实像异侧fu2f倒立放大实像异侧物近像远像变大照相机求焦距投影仪uf不成像,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平行光源uf正立放大虚像同侧物近

    18、像远像变大放大镜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实倒异侧,虚正同侧二、实像和虚像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不能用光屏承接三、应用1照相机原理和构造:被拍物体到镜头距离远远大于焦距时,在胶卷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2投影仪原理和构造:投影片(物体)到镜头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时,在天花板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3放大镜原理: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第4节眼睛和眼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眼睛的结构,知道眼睛是怎样看清楚物体的2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特点及其矫正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的再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能在

    19、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2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稍神3创设思考、回答、交流和讨论问题的机会和条件,培养学生信息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通过几个问题的讨论,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知识去解释或联想某些实际的生活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5通过自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具有做眼保健操、保护视力的意识,注意用眼卫生2通过小组交流、讨论与小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3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

    20、求知欲,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眼睛的构造及视力矫正难点:1.近视眼及其矫正2远视眼及其矫正【教学准备】教师:眼球模型、能伸缩镜头的调焦照相机、充气气球、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内含眼球模型图、教材中图5.42,5.43,5.44的动画形式、问题讨论题目、眼保健操乐曲)学生: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和凹透镜(5cm、10cm、15cm),用透明薄塑料袋做的水透镜(或用无色透明的软胶瓶装满清水,学生事先准备好)等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在黑板上出示视力表,请几个同学辨认视力表,同时引导学生就人的眼睛看物体这个问

    21、题进行思考后提问,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并让学生明白物理与人体紧密相关,激发学生自己去弄明白自己身体的问题.新课进行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猜想教师提问几个小组的发言,并及时将问题和猜想板书在黑板上,接着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汇总和分析,提出该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人眼如何看到物体?人眼如何看到远近不同的物体?近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远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等等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实验研究人眼如何看到物体?出示眼球模型和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联想凸透镜成像,体会眼睛看物体的原理,即类似于照相机成像原理,并要求学生进行实验,巩固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一:利用凸透镜在光

    22、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烛焰的像,并将眼睛看物体与该实验进行类比: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学生分小组实验操作、观察、类比、理解、记录)请全班学生都看视力表上某个大家都看得清楚的“E”字,教师也可请一位同学分别在第一排和最后一排观看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人眼如何看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争辩)实验二:改变物体的远近,研究透镜所成的像的位置,位置是改变的进而提问:在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时,若要使距离透镜远、近不同的物体都成像在光屏上,该怎么办?(引导学生思考:只有改变凸透镜的焦距才行)由此引入眼睛晶状体的焦距调节问题(学生分小组复习、实验、记录并思考、讨论)实验三:利用所

    23、给焦距不同的凸透镜,研究透镜焦距与透镜扁凸的关系(手摸与观察):透镜扁平,焦距长,折光能力弱;透镜凸厚,焦距短,折光能力强(学生活动:小组实验、探究、操作并归纳总结)实验四:利用水透镜,模拟晶状体的变形与调焦,以帮助学生理解(学生活动:小组实验、探究、操作)结合多媒体课件演示教材中图5.42,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统一认识,使学生明白:观察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凸厚,焦距变小;观察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平薄,焦距变大,这是晶状体和睫状体共同所起的调节作用形成的实验五:利用焦距不同的凸透镜验证眼睛调焦问题:当f10cm,u21cm时,调节光屏,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在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f15cm,

    24、调节u(大约70cm),仍能在光屏上成像(学生活动:小组实验、探究、操作、记录)近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在明白了上述内容的基础上,采用学生自学方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并配以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近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方法,加深学生理解通过猜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既是集中思维,又为后面的研究指明了方向,使学生明确该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实验研究是科学探究的核心环节首先要让学生对人眼看物体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然后才能讲其他的问题上一节做过该实验,其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学生进行类比为学生理解近视眼、远视眼作铺垫不断创设信息交流的机会,进行思维的碰撞,只有在思维的碰撞中才能显现出真理来加深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和

    25、来源感受、经历调焦统一认识实验验证、认同培养自学能力也是我们的教学目标,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多让学生自学.实验六:近视眼矫正的实验验证当f10cm(当作正常眼),u70cm时,调节光屏,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换上f5cm的凸透镜(当作近视眼),光屏不动,观察光屏上像的情况在凸透镜前插上凹透镜(或学生的近视眼镜),观察光屏上像的情况(学生活动:小组实验、探究、操作、记录)远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采用学生自学方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并配以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远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方法,并与近视眼进行类比,加深学生理解实验七:远视眼矫正的实验验证当f10cm(当作正常眼),u25cm时,调节光屏,烛焰在光

    26、屏上成清晰的像换上f15cm的凸透镜(当作远视眼),光屏不动,观察光屏上像的情况在凸透镜前再插上一个凸透镜(f5cm),观察光屏上像的情况(学生活动:小组实验、研究、操作、记录)实验验证、感受培养自学能力实验验证、感受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若时间不够,该实验可不做可根据课堂时间情况具体安排讨论的问题,讨论不完的留到课后完成.课堂小结(教师事先将这些问题打在电脑里,到时放映出来)1有两个同学都是近视眼,甲视力0.4,乙视力0.8,他俩眼睛的晶状体有什么不同?他们要矫正视力,戴的近视眼镜有什么不同?谁眼镜度数高?度数高说明什么?2近视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预防近视?3学了本节后,你认为做眼保健操是如何起到

    27、预防近视作用的?4学生开始上课时提出的其他问题诸如:同一物体远近不同在眼中成像的大小问题等等5人类有许多东西是仿照动植物的一些特性而制造出来的(即仿生学)据了解,利用眼睛的调焦特性,人们制造出调焦照相机和摄像机,请你谈谈它们的优点6现在医学上可以采取激光的方法医治近视眼,你猜猜这种方法从物理的角度是做什么?你觉得还有没有治疗近视眼的方法?7为了保护学生的视力,有些地方要求学生用的书籍、资料、练习本不再用白色纸张,而是用特定的淡黄色纸张,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觉,并在课后查阅有关资料,弄清其中的道理学生做操:用录音机播放眼保健操音乐曲,指导学生做眼保健操学生做操,同时回顾与思考该节知识给予充分的机会

    28、让学生与同学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拓展思维,联想创新了解社会,关注自己主要针对学生平时做操不认真,让他们真正感受一下.布置作业学生缺乏文字表达题的训练,故应加强练习.教学小结【板书设计】第4节眼睛和眼镜一、学生提出的问题及猜想二、实验研究1人眼看物体的原理类似照相机的凸透镜成像2人眼看远处物体的原理晶状体的调节作用3近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太长,戴凹透镜4远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太短,戴凸透镜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过程与方法1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2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折、概括能力3学会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使学生乐于观察、试验2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重点难点】重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难点:如何让学生通过凸透镜组合得出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显微镜、望远镜的结构是如何满足组合出的凸透镜成像原理的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教学准备】教师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教案全集.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