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戏剧概论基本知识精华版备考资料.docx

    • 资源ID:15095004       资源大小:30.01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戏剧概论基本知识精华版备考资料.docx

    1、戏剧概论基本知识精华版备考资料戏剧概论基本知识(一)戏剧的本质和特征 1、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其中上面的四种艺术形式成为戏剧分类的主要因素或者间接因素) 在西方,戏剧,即指话剧。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2、戏剧构成的五要素 戏剧构成的五要素是剧本、导演、演员(习称“编、导、演”)、剧场、观众。这五者是戏剧的“本体性”要素,或称主导要素;其余诸方面,如作曲、舞台美术、音响效果等等,可视为戏剧的附属性要素,或者叫做戏剧的次要元素。如果把戏剧分为“观、演”两端,上述五要素的前三

    2、者编、导、演属于“演”这一段,观众是“观”的这一端,剧场则是将“演”与“观”连接起来的纽带。3、戏剧的四方面特征:从言说方式,艺术构成方式,艺术运做流程,传播方式四个方面认识戏剧的本质特征。4、戏剧本身具有双重性-文学性和剧场性。(二)戏剧的分类 第一部分:从舞台呈现样式区分戏剧主要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构成,下面着重从舞台呈现样式这个角度来把握。戏剧可分为:1、话剧表演艺术与语言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各种戏剧样式中文学性最强的一种。自从产生了话剧,中国戏剧的“戏曲一元化”格局就被打破了,从而形成了全新的“戏曲话剧”二元格局,这是中国戏剧现代化进程中的所发生的一个重要变化。2、歌剧表演艺术与

    3、音乐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以技巧性的美声为主要表演手段,音乐具有决定性的地位。注意:音乐剧歌剧的现代变种,与舞蹈结合,具有通俗性,场面性,大众性。3、舞剧表演艺术与舞蹈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4、傀儡剧表演艺术与造型艺术的结合,当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动画片,卡通片。 5、哑剧演员表演艺术的单项变体,以肢体语言来表现剧本。(靠身姿、手势和面部表情,来传达剧情、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戏曲表演艺术与多种因素的结合,是中国民族特色的戏剧,具有写意化、程式化、自由化等高度的综合性。第二部分:从剧情构成内容三要素不同区分1、情节、性格、思想这三者成为构成戏剧作品内容的三大要素,因其在剧中的

    4、所占比重不同,便造成了不同的戏剧类型。 2、传奇剧、通俗剧、佳够剧。此类剧以骑着离奇的情节取胜。 3、问题剧、政治剧、理念剧:都是重思想 轻情节与性格。 问题剧:易卜生的四大问题剧: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 政治剧:三江好、最后一计)和放下你的鞭子 4、性格剧和心理剧:分别一情节或思想作为剧情构成的重心。像一些莎士比亚的悲剧和喜剧第三部分:从题材选择的不同区分1、历史剧( 含“革命历史剧” )三个特征:历史的真实性、具有历史主义精神、对当代现实生活的启示性。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再现在舞台上。2、纪实剧(含“活报剧” ):以真人真事为题材,不能虚构。两类:以人物事迹为描述对象的传记性纪

    5、实剧和事件过程为描述对象的报道性纪实剧。小知识点:划分标准:(1) 按情节:喜剧、悲剧、正剧(2) 按年龄:儿童剧、成人剧(3) 按目的:宣传剧、教育剧(4) 按题材:神话剧、历史剧、市民剧、家庭剧(5) 按表现手法:写实剧、荒诞剧(6) 按媒体:木偶剧、皮影剧(7) 按表演要素:哑剧、舞剧、音乐剧(8) 按时代: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现代、近代(三)戏剧性 1、 戏剧性,是戏剧艺术审美特征的集中体现,是戏剧之所以为戏剧的那些基本因素的总和。对“戏剧性”这一概念,历来众说纷纭。主要集中在文学构成和舞台呈现着两个层面。文学构成中的戏剧性为舞台呈现中的戏剧性提供了思想情感的基础、灵感的源泉与行为

    6、的动力,后者则赋予了前者以美的、可感知的外形。这两者的完美结合,便是戏剧的最佳状态。2、舞台呈现的戏剧性的三个特征: 舞台呈现中的戏剧性源于“演”与“观”的关系,具有这样三个特征,距离感所带来的公开性与冲突性;富于表情、动作以恰如其分的夸张性;合乎规律的变形性。3、文学构成的戏剧性的三个特征:戏剧作品的文学构成中,戏剧性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为集中性、紧张性和曲折性三个方面。(四)悲剧、喜剧和正剧 1、悲剧、喜剧的定义:鲁迅关于悲剧、喜剧的定义: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喜剧就是把丑陋的东西剥光了给人看。2、悲剧美感和悲剧精神内涵悲剧精神的具体表现有三:一是严肃的情调,二是崇高的境界,三是

    7、英雄的气概。3、喜剧美感和喜剧精神内涵喜剧美感最直接、最明显的效果就是笑,这笑基本上可分为两类:逆向批判性的讥笑和顺向赞许性的嬉笑。这两类笑也构成了喜剧的两大基本类型:讽刺喜剧与幽默喜剧。喜剧精神的要点也可概括为三方面:一是轻松活泼的情调,二是豁达乐观的胸怀,三是追求自由的精神。4、悲喜剧是喜剧的一种。判断或者选择。5、正剧有悲剧的成分,也有喜剧的成分,但绝不是悲剧加喜剧。 特征:更加生活化、题材来源更加广阔、更加个性化。(五)剧本与剧本文学 (戏剧的文学性) 1、戏剧文学是第三种类型的文学:既叙事,又抒情。 2、戏剧的情节与结构亚里士多德把戏剧分为六个部分:情节、性格、言语、思想、戏景、唱段

    8、,他认为情节是最重要的。情节就是叙事作品中的“故事”,经过作者的加工创作而来。它由显在部分和潜在部分组成。结构:总体布局。分为:三段(起始、中段、结尾)、四段(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五段法(开端、上升、高潮、下落、结局-金字塔公式)。 3、戏剧的人物和语言 人物:人的个性。人的内心和外形,共性和个性。戏剧语言由三部分构成:一、剧作家的“提示语音”二、由演员讲出的、付诸表演的语言,包括对话、独白和旁白三、潜在的语言,又叫“潜台词”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它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语言是同他的行动你们在一起的。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

    9、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登场人物没说出来的语言,而是用表情表现出来的言外之意)等等。(六)演员与表演艺术 1、“人”既是表现的对象又是表现的工具(一)表演:话剧求真而戏曲求美 演员是戏剧的心脏和灵魂。演员以现场表演的方式,将戏剧和电影、电视及其他影像艺术区分开。 演员与角色:演员以自己的形体、语言、情感为工具,通过各种舞台动作,扮演一段相对完成的故事,在观众面前创造出另外一个人物来。舞台表演艺术的特点是:演员既是创作者,又是创作对象,同时是工具,这三者统一在演员一个人的身上。 戏剧表演艺术的核心问题是:“我”(演员)如何变成“他”(角色),也就是如何把演员与角色统一起来。 表演艺术: 广义的

    10、表演艺术,是指演员当众表演其技艺的各种艺术形式。比如:杂技、舞蹈、曲艺、音乐、魔术都是。 狭义的表演艺术特指戏剧表演。 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表现的主要是演员的某种技艺,而后者除了技艺以外,还需要演员扮演另外一个人物,敷演一段相对完整的故事。 戏剧表演的基本目的:演员根据角色的性格在舞台上创造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小知识点: 狭义上的戏剧表演(也就是戏曲表演(人物美)与歌剧(音乐美)和舞剧(形体美)的表演具有本质上的区别。京剧和话剧表现方式不同,对演员的要求也就不同。 京剧和话剧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东西方戏剧文化的基本特性。 戏剧表演的基本任务是创造角色,工具相同,都是“人”,区别在与方式方法的不同

    11、:京剧演员创造角色的方法概括为唱念做打四种功夫,而话剧表演则只能靠动作,通常话剧的动作分为三种:一是语言动作,即对话;二是形体动作;三是心理动作。戏剧演员只能用自己的形体、声音和情绪去创造角色。 (二)演员:从生活出发与从程式学起 1、话剧演员模仿生活:(先领会生活再变现生活)戏剧演员的基本要求:身体协调,声音可塑 上场注意力集中,敏感、适应性强2、话剧演员的特殊要求:观察和感悟人生的能力 ,(敏于观察、善于理解、长于模仿,是对话剧演员的基本要求。)具备情绪记忆和动作想象力 (近代话剧表演是以文学剧本为基础的二度创作,而剧本给演员提供的主要是台词,语调和形体动作则要靠演员根据语境和性格,通过想

    12、象力创造出来,从而把文学形象转化为舞台形象。)3、京剧演员模仿程式 (先记住各种固定模式,在来体现角色) 戏曲表演重技艺。京剧演员从科班或从师父那里学到的首先是一套套固定的表演程式,然后再跟具体变现内容(角色)相结合,将各种表演程式组合、转化为具体的戏剧动作。因此,对观众要求高,观众必须懂得程式。 注释:话剧演员和京剧演员是沿着不同的道路进入角色的,以不同的方式创造舞台形象的。2、近代表演中的表现与体验(一)表现派与体验派的理论分野 近代剧的演关系。角色的创造中,包含三组关系:一是观和演,二是演员和角色,三是角色和角色。话剧和戏剧表演艺术的区别,主要也是体现在这三组关系里。近代戏剧观演关系的特

    13、点:台口处有一堵看不见的墙(第四堵墙),隔开了演员和观众。演员必须学会当众孤独,只管自己,不管群众的反应。观众要直到落幕再鼓掌叫好,不能中间鼓掌,影响演员的情绪。这种观演关系成为封闭/ 隔离型。在这种观演关系中,演员通过“化身”的方式创造角色。化身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侧重于外部表现,强调理性对情感和形体的控制,反对随意发挥;另一种重视内心体验,要求演员与角色合二为一,跟着感觉走,允许即兴创作。前者成为表现派,后者是体验派。角色的创造通常分为准备(排练)和表演两个阶段。在准备阶段,两派的观点比较接近,都要求演员反复钻研剧本,把握人物性格,体验情感反应,并为之找到恰当的外部表现形式,在心中形成

    14、明晰、完整的艺术形象。也就是狄德罗称之为“理想范本”,斯坦尼斯洛夫斯基叫做“内心视象”,焦菊隐说是“心象”的东西。两派的分歧主要集中在表演阶段,核心是演出中的演员和角色,即“两个自我”的关系问题。 斯坦尼斯洛夫斯基体系综合了双方两派的长处,而又避免了两派的偏失。斯氏第一次使话剧表演艺术,从演员培养到舞台实践有了完成的科学体系,影响及于全世界,我国优秀的话剧表演艺术家,大多是在这个体系下培养的。(二)角色创造中的两对关系表现与体验,包含着话剧表演艺术的全部奥秘。两者的区分主要表现在理论上,而在实践中,不容易区分。一台戏是一个整体,角色的创造离不开相互间的刺激与配合。 演员与演员之间的交流,是通过

    15、动作与反动作的方式进行的。(三)戏曲程式与角色创造1、程式与行当程式 :京剧的音乐程式由唱腔和器乐组成。器乐含打击和弦索部分,俗称文武场面。板、鼓、锣、波为“武场”,由板、鼓领奏。京胡、二胡、三弦、笛子、唢呐之类为文场,京胡主奏。 根据节奏的快慢,又分出各种不同的板式、如慢板(4/4节拍,一板三眼)、原板(2/4节拍,一板一眼)、流水板(1/4节拍,有板无眼) 念白也有程式。京剧老生、花脸、丑角用真嗓(大嗓),青衣用假嗓(小嗓),小生则用一种特殊的“真假嗓”。 动作程式大体包括手、眼、身、发、步五个方面的形体动作,俗称“五法” 翻打程式是表现战斗场面的,有武打和跟头两项内容。武打分为单打和群战

    16、两类。 行当:行当也是戏曲程式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生、旦、净、丑 四种基本类型。 戏曲演员创造角色,都要经过这样一个从程式到内容,从抽象到具体的意义还原、落实过程。2、角色创造与程式翻新 戏曲角色是用表演程式创造出来的。 程式是固定队的,但运用起来却可以灵活多变,充分演绎人生的喜怒哀乐。 从程式行当到角色个性,必须涉及到戏曲程式的创新和细化问题。(七) 导演与导演艺术 1、导演其人其事(1)什么是导演(动词指挥调度,名词安排活动的指导者) 导演的诞生: 德国的梅宁根为戏剧史上的第一个导演。 中国真正确定导演是:洪深得少奶奶的扇子导演的地位和作用:主流学派认为,剧本是舞台艺术的基础,导演则是剧

    17、本的诠释者和体现着。导演创作,可以发展或充实剧本,但不能违背原作的立益与风格。(2)导演创作的限制与自由 导演的职责是排戏。1223Chap.51.名词解释(1)三一律三一律是古典主义戏剧的艺术法则,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莫里哀的喜剧伪君子就是按三一律写成的,全剧五幕,单线发展,情节发生在一个地点,即奥尔恭的家里;所描写的全部事件都在一昼夜之内发生;主题集中在揭露答尔丢失的伪善面目这一点上。古典主义戏剧艺术的实践表明,三一律在政治上符合君主专制政体的要求,在艺术上既体现了时间和空间

    18、方面高度简练、紧凑、集中等优点,但又存在人物性格单一化、类型化,戏剧结构上绝对化、程式化等弱点,最终束缚了戏剧艺术的发展,为后人所摒弃。(2)潜台词在剧中有些意思是不能用语言传达的,或者尽管可以用语言传达但不如将其放在“尽在不言中”更好,这就出现了短暂的停顿,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如果要使这一层意思表现在语言中,这语言就叫“潜台词”。(3)规定情境“规定情境”是演员表演艺术中的术语。演员扮演角色,需要对所扮演的人物进行体验与表现,概括地说,乃是对情境中的人物进行体验与表现。(4)高潮从剧本结构看,高潮是戏剧性最突出、矛盾冲突最激烈的那一刻,是水到沸点化为气,物至极热放白光的时候。高潮是戏

    19、剧精神内涵最闪光的地方,是揭示主题最有力量的场面。另有值得注意的地方,一出戏的高潮还有主、次、大、小之别。在迂回曲折的情节线上,除了最后、最大、的高潮之外,在开端、发展的阶段中,也有各式各样的小高潮,正是这些局部的片断高潮,造成情节的起伏跌宕,并酿成最后最大的高潮,把观众的紧张心情推到顶点。2.情节最能打动人心的两个地方是什么?(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指出:“悲剧中最能打动人心的成分是属于情节的部分,即突转和发现。”所谓突转,是指行动的方向转至相反的方向,说得通俗些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转机”、“危机”,用两个成语来说,即“柳暗花明”“飞来横祸”,这部分往往是戏剧曲折性的来源,也是观

    20、众备受期待的部分。所谓“发现”,则是指从不知到知的转变,最佳的发现与突转同时发生,往往经过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自然而然水到渠成这样一个过程,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不论“突转”还是“发现”,其动力应该是来自戏剧自身冲突的张力,而不是偶然的、外来的一种“推助”。3.集聚型和铺展型戏剧结构的特征(1)集聚型结构是遵守着古典主义“三一律”理论对时间、地点、行动三者完整划一的要求,把全部剧情集聚在演出所限的时、空之内来表现。其特征主要有三:情节展开较晚,从临近高潮处写起;时空、人物严格且选择集中;节奏紧凑、冲突明显、线索单一。(2)铺展型的结构,就是把戏剧的情节一段一段铺展开来,有头有尾的将其呈现在舞台上。其

    21、特征也可概括为三点:时空、人物不集中;有平行或副情节;戏剧效果是逐渐累积起来的。4.探讨戏剧语言如果说戏剧是一座大厦,那么语言就是它得以立起的建筑材料,下面从构成、艺术特征及艺术表现的处理这三方面探讨一下戏剧语言。(1)戏剧语言的构成:剧作家的“提示语言”。这里面包括对人物外形、内心的描绘,对其某些性格的强调,对时代背景、生活环境的交待。有演员讲出的、付诸表演的语言,包括对话、独白和旁白。此为戏剧语言的主干潜在语言(潜台词),这主要是为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而做出的短暂停顿。(2)戏剧语言的艺术特征:性格化。话如其人,从人物的语言中见出性格来。动作性。人物的语言要有力地表现其欲望、意志、内心

    22、的冲突,并使其内心状态通过语言转化为外部动作,而且要具有一种推动情节向前发展的张力。(3)艺术表现的处理。好的话剧单单考好的书面语言是不够的,特别是将其搬上舞台时,看不见的“意”与听的到“言”总是有一定的距离,为避免“言不尽意”“意到笔不到”的缺陷。更需要对戏剧语言进行艺术表现的处理。实现这一目的有两个途径:一是创造更多的抽象概念去表达看不见的“意”,二是以动作代替语言,以形体来表现“意”。从目前的情况看,采用后者较为常见。就拿雷雨一剧来说,最经典的地方当属周朴园劝繁漪喝药这段,正是通过这部分将周朴园这个封建家长的冷酷无情表现的淋漓尽致,而这一形象的成功塑造单靠演员大段的严肃说辞是远远不够。演

    23、员郑榕在饰演周这一角色时就对话剧语言进行了很好的艺术表现处理,通过低头不语、闷着抽烟等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小的方面还有对话剧语言的揣摩,把握说词节奏,语音语调等细节,这些都是话剧语言取得成功的一部分。一场好的话剧,除了剧本语言本身要精炼到位,符合人物形象外,更离不开演员与导演在舞台呈现时对其的艺术化处理。Chap.61.京剧的四大基本功是什么?唱、念、做、打(1)唱京剧唱腔的抒情性较强,在戏剧冲突强烈 人物情绪激动时,常用大段或成套的唱腔尽情发挥此外在叙事、 写景、争论、 斥责等场合, 借助唱功, 也可增强艺术感染力。(2)念京剧的念白,具有一定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是加工形态的艺术语言, 便于

    24、与唱相协调。(3)做做是舞蹈化的形体动作的泛称,是加工形态的生活动作,通过手手势、 眼眼神、 身身段、步步法等的灵活运用, 使人物的形象、气质更增光彩。 在京剧里,大祇当戏剧冲突激化、人物感情波动时, 做功的幅度就加大,做功的挥洒就更夸张起来。(4)打 打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 用以表现战斗生活或特定的生活情景如跌跤、挣扎、晕厥等。凡用古代兵器刀鎗剑戟等(习称“把子”)对打或独舞的, 称“把子功”在毯子上翻滚跌扑的 称“毯子功”, 还有成套的连续性的武功技术,如“起霸”、“走边”、“趟马”等, 一般用来渲染战斗气氛和英武人物的精神面貌。 京剧的唱念做打,具有严格的程序性,不同的角色行当有不同的规

    25、范和路数。 角色之间密切配合演员与乐队之间相互默契,才能做到场面紧张而有条不紊,战斗激烈却具有美感。 唱念做打还具有难度很高的技术性,高水平的演员大多能运用娴熟、精确的技巧为塑造人物服务,有些还属于特技性质,如髯口功、翎子功等,常被用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愤怒、惶恐 或慌乱。水袖功、甩发功、髯口功等是一般演员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巧。2.旦角的四大流派及代表人物?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特点梅派梅兰芳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擅长青衣,兼演刀马旦。功底深厚,文武兼长;台风优美,扮相极佳;嗓音圆润,唱腔婉转妩媚,创造了为数众多、姿态各异的古代妇女的典型形象程派程砚秋窦娥冤英台抗婚演青衣,受师于梅兰芳。他在艺术上勇于革新

    26、创造,讲究音韵,注重四声,追求“声、情、美、水”的高度结合,并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创造出一种幽咽婉转、起伏跌宕、若断若续、节奏多变的唱腔,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尚派尚小云二进宫昭君出塞初习武生,后改正旦,兼演刀马旦。功底深厚,嗓音宽亮,唱腔以刚劲著称荀派荀慧生红娘金玉奴扮演花旦、刀马旦。功底深厚,能汲取梆子戏旦角艺术之长,熔京剧花旦的表演于一炉,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擅长扮演天真、活泼、温柔一类妇女角色3.名词解释(1)行当中国戏曲关于演员专业技能的分类,也是所扮演角色的性别、年龄、身份、性情及其审美特性的分类。习惯上,人们把戏曲行当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类。(2)程式化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模

    27、式所在,指演员表演不直接模仿生活,而是把写意化的不变与创造性的变有机结合起来所形成的规范。为所有演員遵循,也为觀眾所接受、熟悉。4.试述三大表演体系。1935年,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到当时的苏联访问演出,遇到苏联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由于这三个国家的戏剧家都有不同的表演艺术体系,不同的艺术见解,在世界上又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他们三个人这次幸会之后,有人就把他们所代表的三个不同的表演艺术形式推崇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1)梅兰芳(1894-1961)梅兰芳的艺术成就成为了中国戏曲艺术体系的代表和标志。他在唱、念、做、舞、化妆、服饰等方面进行创新,使中国古老戏曲在歌、舞、剧三结

    28、合形成了梅派艺术独创风格。把青衣、花旦、闺门旦、贴旦、刀马旦等旦角各行的唱腔和表演艺术全面地,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了花旦这一新的行当,大大丰富了旦角唱腔的优美旋律,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采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他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并称“四大名旦”。(2)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1898年与聂米罗维奇-丹钦科创立莫斯科艺术剧院,他们联合执导的契诃夫名剧海鸥获得轰动性成功,标志着一个新的现实主义戏剧流派的诞生。1922 1924 年他写作了自传我的艺术生活,首次对自己的戏剧体系作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讨。1928年10月心脏病突发之后,全力投入戏剧实验教学与理论总结工作,写出了演员自我修养,并以“形体

    29、动作方法”丰富了以内心体验为核心的戏剧体系。最终成了世界一大戏剧体系的奠基人。以“体验基础上的再体现”为基本内容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是俄国现实主义戏剧体系的主要代表,这一体系对包括现代中国戏剧艺术在内的20世纪世界现实主义戏剧运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贝托尔特布莱希特(1898-1956)布莱希特戏剧是20世纪德国戏剧的一个重要学派,他对世界戏剧发生着很大影响。这个学派在它的形成过程中,一方面继承和革新欧洲及德国的现实主义传统,另一方面借鉴东方文化,尤其是日本古典戏剧和中国戏曲。他要求建立一种适合反应20世纪人类生活特点的新型戏剧,即史诗戏剧。这种戏剧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认

    30、识生活、反映生活,突破了“三一律”编剧法,采用自由舒展的戏剧结构形式,多侧面地展现生活宽广多彩的内容,让读者通过众多的人物场景,看见生活的真实面貌和它的复杂性、矛盾性,促使人们思考,激发人们变革社会的热情。布莱希特演剧方法推祟“间离方法”,又称“陌生化方法”,是他提出的一个新的美学概念,又是一种新的演剧理论和方法。它的基本含义是利用艺术方法把平常的事物变得不平常,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暴露事物的矛盾性质,使人们认识改变现实的可能性。但就表演方法而言,“间离方法”要求演员与角色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把二者融合为一,演员要高于角色、驾驭角色、表演角色。 5.体验派和表现派在表演观念上的分歧。 在封闭型

    31、的观演关系中,演员是通过“化身”的方式创造角色的。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侧重于外部表现,强调理性对情感和形体的控制,反对随意发挥,这被称之为表现派。其代表人物是狄德罗、哥格兰和布莱希特。另一种重视内心体验,要求演员与角色合而为一,跟着感觉走,允许即兴创作,这被称之为体验派。代表人物是亨利.欧文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两派在表演观念上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对演员两个自我的不同认识。表现派主张第一自我控制支配第二自我,运用技巧去理性的表现第二自我,两者相互分离。体验派则主张把第一自我融入投入第二自我,通过体验,找到第一自我的感受、情感、思想,把第一自我化身为第二自我,两者水乳交融。二是对表演技巧方法的不同认识。表现派主张节制情感,发挥理智,在分析理解剧本的角色特征的基础之上,模拟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按照表演经验设计出一个可供角色依据的范本,追求“我在演角色”


    注意事项

    本文(戏剧概论基本知识精华版备考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