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届江西省新余一中 万载中学宜春中学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docx

    • 资源ID:15048180       资源大小:176.10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届江西省新余一中 万载中学宜春中学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docx

    1、届江西省新余一中 万载中学宜春中学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2016届江西省新余一中、 万载中学、宜春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共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营建陪都洛邑没起到拱卫都城镐京的作用B姬姓诸侯国分布大体与当时的主要农业区吻合C分封商代贵族微子启不利于稳定西周政局D分封功臣吕尚的目的是为了扩大中原文化的影响2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国舍人出身的蔺相如因为出使秦国“完璧归赵

    2、”而拜为上大夫,又因为在渑池会上斥责秦王、羞辱秦国文武群臣而拜为上卿。从这一记载中可以看出()A商周盛行的官爵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B西汉史学家对秦国仍存在偏见C功勋开始成为官爵升迁的唯一依据 D儒生的政治地位得到大幅提高3战国时期魏国与秦国都实行上计制度,即每年诸侯国的地方长官都必须把当年的各种预算数字写在木“卷”上,呈送到国君那里。国君把“卷”剖分为二,由国君执右卷,臣下执左卷。年终,地方官要到国君那里报核,国君根据官吏征收赋税等情况,对官吏进行考核。魏、秦实行上计制度的目的在于()A增加国家的收入 B控制地方官吏C显示国王的权威 D更好地考核官吏4.据通典载:“太后(武则天)颇涉文史,好雕虫

    3、之艺,永隆中始以文章取士。及永淳之后,太后君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寖以成风。”这一措施的主要影响是()A打击了传统门阀贵族 B提高了儒学独尊地位C选拔了经世致用人才 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5.北宋石守信原本作战勇猛且一向“重义轻利”,但自从“杯酒释兵权”发生之后,他忽然开始追求声色犬马,疯狂聚敛财物,对他的这一“表现”,宋史如此评价道:“岂非亦因以自晦者邪?”由此可见“杯酒释兵权”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造成了人才浪费C导致将领普遍的不满 D致使功臣自污以自保6.明朝地方志记载:“正(德)、嘉(靖)以前,仕之空囊而归者,闾里相慰劳,啧啧高之;嘉(靖)、隆(庆)以后

    4、,仕之归也,不问人品,第问怀金多寡为重轻。”这种现象本质上说明()A“吏治之坏,根于士风” B“治官化民,其要在上”C“习俗移志,安久移质” D“圣人治吏不治民”71834年,英国两艘军舰仅受轻伤就轻易闯过虎门,威逼广州。为加强虎门要塞,这年底,道光帝任命关天培为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吸取1834年的教训,历时5年,修建了“三重门”的防御体系。战前,多次操练演习。材料表明()A面对挑衅,清政府是有所准备的B清政府本质上是腐朽卖国的C清朝备战工作在知己知彼的状态下展开D清朝的备战无法应对工业化的西方军队8麦梦华评价临时约法时指出“我虽采用法制,然约法所定总统之权视法制则远有不逮,其荦荦大者约有数端

    5、:(一)法总统得上院之同意有解散议会之权,我则并此而无之(二)法总统有召集议会之权,而我之参议院得自行集会闭会(三)法总统有任命官吏之权,而我则任命阁员须得参议院之同意(四)法总统有交还议案法案求下院再议之权,我则无此规定”。据此可知约法() A具有责任内阁之体用而无责任内阁之精神 B制定时具有“因人设法”的理性和进步因素 C制定者尚缺乏对西方宪政理性和成熟的认识 D总统权力受到国会的严格限制,充分体现了西方宪政民主的精神9.五四运动之前,鼓吹新文化的报刊仅有新青年及发行才数月的每周评论、新潮、国民等。五四运动之后,自1919年6月起,年余之间,新出的周刊、旬刊、半月刊、季刊,多达四百种左右,

    6、大都为大学、专门学校及中等学校学生所创办。这说明()A五四运动的目标是宣传新文化 B新青年杂志领导了五四运动C五四运动促进了新文化的传播 D陈独秀成为五四运动总司令10下图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对应的时代主题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C“国共合作,共赴国难” D“将革命进行到底”11“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庭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其中“舵手一易齐桨橹”是指()A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B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C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D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

    7、导思想12某学者评价说:“中国统帅部以大量兵力集中淞沪,既削弱了华北的抗日战斗力,又未保住京沪杭地区,而上海和南京失守,长江门户洞开,对武汉和华中腹地威胁极大。”这一观点()A赞扬了国民政府的积极抗战 B低估了淞沪会战的战略意义C主张集中力量进行淞沪会战 D主张以牺牲华北来确保华中13重庆谈判前蒋介石对国民党要员提出了与中共谈判的总体原则,即通过谈判对中共“政治与军事应整个解决,但对政治之要求予以极度之宽容,而对军事则严格之统一不稍迁就。”这表明蒋介石()A企图消灭中共领导的人民武装 B满足了中共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愿望C以政治民主化换取中共交出军队 D借口中共军事威胁拖延民主进程14 “经济建

    8、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确立这一方针的历史文献是()A论联合政府 B论十大关系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5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毛泽东要求各位中央政治局委员及在京各中央委员阅看一些主要参考文件:国别宪法苏俄(联)1918年宪法;1936年宪法中华民国1913年天坛宪法;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法国1946年宪法其它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宪法材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草案起

    9、草工作的特点是()A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 B具有世界眼光与历史视野C与资本主义宪法区别明显 D深受“一边倒”外交的影响16下表是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表明()年份19491950195119521953建交国家数109100A新中国面临较大外交困难 B美国实现完全孤立封锁中国目标C新中国外交取得巨大成就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贯彻17从1972年起,毛泽东、周恩来批准动用几十亿美元和200亿人民币,从西方和日本引进26个大型先进成套技术设备,建成了几十个冶金、化肥、纺织大型企业。这表明()A毛泽东执政时开始启动对外开放 B外交突破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C中国与西方经

    10、济往来的序幕拉开 D中国开始引进外资发展生产18伯利克里时期,雅典陪审法庭包括6000名陪审法官,在10个部落地区通过抽签方式选出。这些法官分成10所高级法院,平均每所500人(每所高级法院另有100名候补陪审法官)。陪审员出庭时在弄清案情后,他们就投票判决,相互之间不作商议。雅典每所陪审法庭人数众多的直接原因在于()A能预防法官受贿的危险性 B能使法院的审判更公正C能使审判更体现民主性 D能有效遏制法院的独断性19十二铜表法的篇目依次为传唤、审理、索债、家长权、继承和监护、所有权和占有、土地和房屋、私犯、公法、宗教法、前五表的追补及后五表的追补。这反映出该法的特点是()A诸法合体、私法为主

    11、B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消失 C体现了的理性原则、平衡观念 D内容保守、形式主义色彩浓厚20下图是18世纪后期英国漫画英国快乐与法国惨况的对比,作者想要表达的是()A英国工业革命进程领先于法国 B肯定英国政治势力间的“妥协”C英国社会生活水平远高于法国 D反对法国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21李剑鸣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其具体表现不包括()A国会成为间接民主的代议制机构 B赋予了总统独立行使行政权的权力C构建了“分权制衡”的政治体制 D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联邦制22德国宰相俾斯麦说:“德意志帝国宪法

    12、的制定不仅是参照了英国的立宪制度,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得益于美国。”德意志帝国宪法对英国立宪制度的参照主要体现在()A皇帝权力受到制约 B实行联邦制C设立责任内阁 D议会拥有立法权23“在布拉克本,停止运转的织机超过7000台,几乎有14000人要靠慈善机关救济,而当地人口总共才21000人全城景况凄惨万分。穷人濒于饿死,各阶层居民都苦于时运不济。”(泰晤士报1826年4月4日)材料描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A英法之间战争带来的破坏 B早期三大工人运动的影响C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影响 D自然灾害造成的巨大破坏241948年,美国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值的比重为546,英、法、日、联邦德国则占196,到1

    13、970年,美国比重为378,其他四国则为315,这种变化趋势说明的本质问题是()A各国工业生产总值发展不平衡 B欧、美、日工业生产二战后持续发展C欧、美、日三足鼎立局面长期存在 D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25有人认为,苏联的解体造成了单极世界的骄狂自大、无法无天这样一种很不正常的局面。在他看来,苏联的解体()A导致了国际间力量对比的失衡 B造成了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秩序 C为美国实现世界霸权奠定基础 D阻碍了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计50分。(第26题24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4分)26阅读下列材料 (24分)材料一 中国古代牵制权力的制度要说简

    14、单,一句话就能概括,就是台谏制度。所谓“台”就是御史台,“谏”就是谏官,御史是监察百官的,谏官是对皇帝进言的,也可以说是对皇帝进行监督的。中国古代很重视对权力的监督制约,很早就有监察系统、御史制度、弹劾制度。 摘编自中国古代反腐败的三种方法(1)根据材料一,概括其核心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个实例进行佐证。(6分) 材料二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诸葛亮据此指出:“非法不言,非道不行,上之所为,人之所詹也。夫释己教人,是为逆政;正己教人,是为顺政。故人君先正其身,然后乃行其令。身不这正则令不从,令不从则生变乱。”材料三 “大臣

    15、法,小臣廉”,“大臣贪浊而日在高位,则小臣得于观感之下者,将无不唯利是图矣。京官贪浊而安处无事,则外官被其鼓动饮风者,亦无不唯利是图矣”。(2)据材料二,诸葛亮认为建立廉洁政府的首要前提是什么?材料三中提出的反贪思路是什么?为什么?(6分)材料四 历来的统治者都说要反贪,但是在专制制度下往往成效不彰,处在衰败时期的清帝国更是如此。原因如下。第一,有些行贿受贿活动已成为官场习惯,人人如此,法理和是非界限已经模糊。第二“近日言官卖折之风甚火。大抵皆以贿陈奏者也。明言官多争意气,今朝言官多因贿赂,可耻之甚!”第三,没有独立的司法和监察系统,它们都不过是行政系统的附属物。最后的裁决权掌握在专政政权的最

    16、高统治层特别是皇帝、皇太后手中第四,社会生活没有民主化,民众维护自己权益的现代公民意识没有形成,也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独立的新闻舆论监督。 摘编自袁伟时帝国落日:晚晴大变局(3)据材料四,概括晚晴政府反贪成效不彰的原因。(6分)材料五1889年英国颁布第一部反腐败法,即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该法特别禁止公共机构的任何人员收受或者要求收受以及承诺或实际提供任何形式的礼物、贷款、费用、酬劳或利益。l906年通过的防止腐败法将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规定的范围扩大到不仅包括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而且包括公共机构本身。在英国,政府对议会负责,议会有权对政府进行监督。英国的司法机关完全独立于政府,不受政府管辖。司法机

    17、关可以通过法院判决对政府及其官员的行为进行监督。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是对政府滥用职权的一种有效制约,使腐败行为更容易暴露在阳光下,因而在实际上对腐败行为起到了威慑作用。 摘编自英国反腐机制的启示(4)据材料五,概括英国反腐败的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歌曲: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咳啰咳挖野菜那个也当粮罗咳啰咳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咳餐餐味道香味道香咳啰咳 干稻草那个软又黄哟咳啰咳金丝被那个盖身上啰咳啰咳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咳心里暖洋洋暖洋洋咳啰咳依呀依吱呀呀哟咳呀呀依吱哟依呀依吱呀呀哟咳依呀依吱哟穿草鞋那个背土枪哟咳啰

    18、咳反围剿那个斗志旺啰咳啰咳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咳天天打胜仗打胜仗打胜仗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咳啰咳挖野菜那个也当粮啰咳啰咳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咳餐餐味道香味道香咳啰咳上述歌词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某一时期丰富的历史信息。请根据相关信息确定两个历史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简要阐述。【要求:主题关键词选用恰当,阐述清晰,史论结合。】28(14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帝国教育改革出现两类公立学堂,一曰“皇堂”,二曰“西堂”。“皇堂”,保证满清皇室的皇子们在未谙人事时就在教育上获得最严格的训练,他们每天凌晨起床,由宫内唯一的太师授课。第一堂课是中国文学,中国文学课要上两个

    19、小时,然后是用满族的通古斯语和蒙古语作文。接下来的课程是在“谙达”(满语,教习皇子皇孙弓马、国语的人)辅导下进行马、步、箭等竞技运动。 “西堂”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政府资助的,除教授有关“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外,专门修习其他诸如数学或自然科学之类西方课程,“中学”教授中国历史和孔圣人及其他先贤们的著作,“西学”则用英文、法文或日文教习,此类教师虽非国子监毕业,但大都有出国研习经历,他们普遍受到当地满清高官的尊敬和另眼相待。“西堂”的学生们每月还能从政府那儿领到一笔小小的生活补贴,大约为一元或一元五。另外,他们在学堂还有一间免费的住处。 摘编自香港记者自由通讯汇编帝国的回忆(1)根据材料,比较清朝“

    20、皇堂”与“西堂”的办学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西堂”出现的背景。(6分) 新余一中 万载中学 宜春中学联考历史试卷答题卡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主观题(50分)26(24分)(1)(6分) (2)(6分) (3)(6分) (4)(6分) 27(12分) 28(14分)(1)(8分) (2)(6分) 新余一中 万载中学 宜春中学联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第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21、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BABADBACCBCBA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DBABAABDDCDA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计50分。(第26题24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4分)26(24分)(1)(6分)核心观点:通过监察系统、御史制度、弹劾制度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2分)佐证:秦朝设置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汉代设立刺史,成为地方专职监察官员;宋代在地方设置通判监察地方长官。(4分,任答2点即可)(2)(6分)前提:最高统治者自己要首先做到廉洁自律,方能贯彻政令,建立廉洁政府。(2分)

    22、思路:治贪以高官为重点。(2分)原因:高官影响大,对下面起示范作用,关系到整个社会风气的形成。2分(3)(6分)原因:行贿受贿成为官场习惯;反贪人员本身贪腐;缺乏独立的司法和监察系统;缺乏民主和舆论监督。(6分)(4)(6分)方式:法制反腐;制度反腐;舆论反腐。(4分,任意2点) 成因:工业革命后,英国经济快速发展;民主政治制度完善。(2分,)27(12分)主题一(政治上):农村革命根据地军民反围剿。(2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多次取得反“围剿”的胜利,巩固和扩大了革命根据地。(4分)主题二(经济上):根据

    23、地开展土地革命。(2分)在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土地革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将土地分给农民,极大地提高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积极性,奠定了根据地的物质基础,巩固了红色政权。(4分)主题三(理论上):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2分)鉴于以城市为中心革命受挫的教训,毛泽东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4分)其他如: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共产主义乐观精神、官兵平等民主、军民艰苦奋斗等主题,言之有理均可28(14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特点:从教学内容看,皇堂重传统国学教育,西堂偏重西学教育;从培养目标看,皇堂旨在培养满清贵族子弟以保证其统治需要,西堂重在培养实用人才;从学堂教师看,皇堂是国子监传统儒家学者,西堂是有出国留学经历的近代人才。(8分)(2)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外文化教育交流频繁;面对民族危机,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进行教育改革以自救。(6分)


    注意事项

    本文(届江西省新余一中 万载中学宜春中学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