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最新部编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

    • 资源ID:15043746       资源大小:183.77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部编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

    1、最新部编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第七章 第二节东南亚教学设计【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教材分析】东南亚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的内容。教材的内容有: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它是新课程下初中中考要求掌握的五个地区之一,尤其是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和山河相向与城市分布方面的分析题较多。【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半年的初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掌握了一些关于世界地理的知识,具备了这些知识和能力、方法之后再来学习东南亚一节就简单

    2、多了。但由于本节课内容有的问题很抽象,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课件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指导学生分析地图,主要采取看地图、提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课程标准】1.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2.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3.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4.运用地形图说明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5.举例说出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教学目标】1.对照地图,找出东南亚

    3、的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区域范围以及主要的国家,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2.运用图表说出东南亚“高温多雨”的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并通过读图了解农作物的分布特点。3.根据地形图说出中南半岛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分析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并能说明人口和农业沿河分布的原因。4.通过东南亚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进行综合分析,了解旅游业给东南亚经济带来的影响。【教学重难点】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气候特点。2.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教学方法】读图析图、合作探究【教学过程】第1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东南亚“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2.分析东南亚气候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

    4、.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教学重点】1.东南亚“十字路口”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东南亚的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东南亚的资料。【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自主学习】 1.东南亚位于亚洲的_,包括_和_两大部分。 2.东南亚地处_洲与_洲,_洋与_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3.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_、_与_、_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_与_的重要海上通道。 4.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_带,主要是_气候和_气候。 5.东南亚气候_,耕地较少,人口_,这种自然和人文条件决定了_

    5、成为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 6. 东南亚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是_、_、_,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是_,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是_,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是_,世界最大的椰子出口国是_。答案:1.东南部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2.亚 大洋 太平 印度 3.欧洲 非洲 东南亚 东亚 4.热 热带季风 热带雨林 5.高温多雨 稠密 水稻 6. 越南 泰国 缅甸 泰国 马来西亚 菲律宾 印度尼西亚【导入新课】同学们,以前我国人民为了谋生,经常有三条路:闯关东、走西口和下南洋。那么南洋在哪里呢?南洋就是现在的东南亚。东南亚是我国海外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总数在2000万以上,华人和华侨对东南亚

    6、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也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带到了所在国,使东南亚文化更加多姿多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东南亚。学习一:“十字路口”的位置读“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图”、“东南亚的地形图”、“马六甲航线图”,理解东南亚“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通过读图、分析和讨论,并得出结论。1. 范围: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半岛和群岛两部分。(中南 马来)2.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东南亚的部,赤道穿过它的部。所以东南亚大部分位于带。 (北 南 热)3.海陆位置:东南亚位于亚洲的部,西临洋、东临洋。大部分国家都是临海国和岛国。(东南 印度 太平)4.小组合作:读“东南亚在世界的

    7、位置图”,理解东南亚位于“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东南亚地处洲与洲、洋与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亚 大洋 太平 印度)5.小组合作:读“马六甲海峡航线图”,理解马六甲海峡重要的地理位置。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从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是西亚、非洲石油运输到东亚的重要通道,被称为“海上生命线”。【过渡】东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去旅游需要带哪些物品呢?学生:雨具、太阳镜等。师:为什么?生:东南亚全年高温,降水多,带伞防晒又防雨。学习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读“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了解东南亚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8、的关系。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通过读图、分析和讨论,并得出结论。1.气候:读东南亚气候类型图,说出东南亚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及分布。归纳:东南亚以热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全年高温多雨;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的北部,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2.主要农作物:读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说出主要农作物的分布。(1)东南亚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是哪些?(越南 泰国 缅甸)东南亚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是哪个国家?(泰国)东南亚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是哪个国家?(马来西亚)东南亚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是哪个国家?(菲律宾)

    9、东南亚世界最大的椰子出口国是哪个国家?(印度尼西亚)(2)东南亚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气候高温多雨,耕地较少,人口稠密,这种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决定了水稻成为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并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3)归纳东南亚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的气候条件:湿热的气候条件。(4)找出东南亚与我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是哪些国家?(越南 老挝 缅甸)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哪个国家?国土既在半岛上又在岛屿上的是哪个国家?(老挝 马来西亚)3.探究活动:阅读方便面与红猩猩的故事,讨论东南亚热带雨林的保护。学生讨论:发展油棕种植与保护红猩猩的生存环境之间有何矛盾。归纳:方便面是油炸的,为了节省成本,厂家一般不会

    10、用花生油或者大豆油而是选择比较便宜的棕榈油来油炸方便面面饼。棕榈油是从油棕树的果实中炸取出来的,因其出油量大且价格便宜,颇受方便面生产厂商的偏爱。目前,全世界油棕的种植园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热带雨林地区,而每开发一片油棕园就要砍掉一片热带雨林。热带雨林是濒临灭绝的红猩猩的栖息地,这样方便面生产的越多,热带雨林的面积就越少,红猩猩就面临无家可归的境地。【合作探究】读“东南亚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_半岛 B_群岛C_河2.海洋:_洋 _洋_海 3.国家:_4.东南亚绝大部分地区以_气候和_气候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这与当地高温多雨的气候,耕地

    11、较少,人口_等有关。5.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扼守这一“十字路口”的“咽喉”要道是D_海峡。6.图中甲处拟修建一运河,能产生的作用有哪些?答案:1.中南 马来 湄公 2.太平 印度 南 3.越南 菲律宾 马来西亚 4.热带季风 热带雨林 水稻 稠密 5.马六甲 6.沟通了印度洋与太平洋,减轻马六甲海峡的运输压力,缩短了东亚地区到中东的距离【课堂小结】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拓展延伸】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金三角地区是目前世界上毒品的主要产地之一。这里大部分地区为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地,森林茂密,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这里远离城镇,交通极其不便,当

    12、地居民多以落后的生产方式从事农业活动,种植粮食仅够糊口度日。在贩毒集团的威胁、控制之下,许多农民种植婴粟,由贩毒集团加工制作海洛因等毒品销往世界各地,大部分销往了美国等西方国家。材料二 东南亚局部地区图1.“金三角”地区有“三不管”之称,是因为它处于_、_、_三国的交界处。2.“金三角”地区处于五带中的_带,属于_气候,居民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_ 。3.婴粟在这里种植的社会经济条件是什么?答案:1.缅甸 泰国 老挝 2.热 热带季风 水稻3.地处三国边境交界处,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三国政府管理不到位;当地居民生产方式落后,生活贫困;毒品交易暴利的驱使。第2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归纳中南半

    13、岛的地形、地势特点。2.结合地图找出东南亚主要的河流及河流沿岸的城市,分析中南半岛的城市分布特点。3.分析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有利条件和弊端。4.了解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教学重点】1.东南亚的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2.东南亚的旅游资源对旅游业的影响。【教学难点】利用地图分析中南半岛的地形地势特点及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搜索东南亚的旅游资源等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自主学习】 1.读图7.28“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找出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和红河,它们流向的共同点是自_向_,其

    14、中发源于我国的河流是_、_、_、_。 2.中南半岛上的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_、_的特点。 3.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_及_。原因是河流沿岸地区_、_、_、_。 4.东南亚自然风光充满_气息。多元民族文化并存,_、_、_等文化景观多姿多彩,名胜古迹众多。 5.近年来,_、_等国大力发展旅游业,_已成为这些国家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 答案:1.北 南 伊洛瓦底江 萨尔温江 湄公河 红河 2.山河相间 纵列分布 3.河流沿岸 河口三角洲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易于灌溉 交通便利 4.热带 佛教 伊斯兰教 基督教 5.泰国 印度尼西亚 旅游收入【导入新课】陈毅元帅在写给缅甸友人的诗中曾说

    15、到:“我住江之头, 君住江之尾。 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山山皆北向,条条南流水”。这说明东南亚中南半岛上的各国与我国是山水相连的。“山山皆北向,条条南流水”,描述了东南亚怎样的地形特点呢?东南亚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旅游收入已成为一些国家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你对东南亚的热带旅游胜地有多少了解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东南亚的地形与城市分布以及独具特色的热带旅游胜地。学习一: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读“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分布图”,理解中南半岛的地形分布及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通过读图、分析和讨论,并得出结论。1.中南半岛的地形与地势(1)用笔描绘中南半岛上的主要山脉与河流

    16、,并观察中南半岛山脉和河流的分布,归纳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归纳:中南半岛地形特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2)观察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和红河的流向,说出它们流向的共同特点,并说出发源于我国的河流。这些河流多是国际河流,自北向南流。上游流经山区,中下游流经中南半岛。归纳:中南半岛的地势特点:北高南低。读图可知,发源于我国的河流有红河、湄公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2.中南半岛的城市分布小组合作:找出河内、金边、万象、曼谷、仰光,看看它们附近的大河及所在国家,并填写下表。城市名称附近大河名称所在国家名称河内红河越南金边

    17、湄公河柬埔寨万象湄公河老挝曼谷湄南河泰国仰光伊洛瓦底江缅甸归纳: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的原因是什么?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易于灌溉,交通便利,是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农业区。3.世界上大多数城市都沿河分布。根据这一现象,联系实际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一两个位于河流沿岸的我国大城市的名称。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 (2)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有哪些有利条件和弊端?有利条件:A.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B.淡水资源丰富,提供充足的水源;C.提供水产品,提供便利的交通等。弊端:A.丰水季节

    18、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对人民生活造成威胁;B.污水排放,导致河流污染,致使生态环境恶化;C.过度取水,使水源枯竭。学习二:热带旅游胜地1.自然旅游资源东南亚自然风光充满热带气息。多数国家海岸线漫长,海岛众多,形成了许多著名的海滨旅游胜地。例如:越南的下龙湾:下龙湾位于北部湾西部,因其景色酷似中国的桂林山水,被称为“海上桂林”。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由于巴厘岛万种风情,景物甚为绮丽。因此,它还享有多种别称,如“神明之岛”、“恶魔之岛”、“罗曼斯岛”、“绮丽之岛”、“天堂之岛”、“魔幻之岛”、“花之岛”等。2.人文旅游资源东南亚各国历史悠久,多元民族文化并存,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文化景观多姿多彩,名

    19、胜古迹众多,风土人情多样。例如:缅甸仰光的大金塔:是驰名世界的佛塔,缅甸人称大金塔为“瑞大光塔”,缅甸人把大金塔视为自己的骄傲。秦国曼谷的水上市场:水上市场是曼谷的特色之一,是一处获取泰国水上人家影相、品尝地道小点心和水果的最佳地点。柬埔寨的吴哥窟:吴哥窟又称吴哥寺,位于柬埔寨,被称作柬埔寨国宝,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花园城市-新加坡:新加坡在城市保洁方面成绩斐然,故有“花园城市”之美称。3.旅游业的作用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业收入已成为这些国家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过渡: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之一,绝大多数属于黄种人,其中华人和华侨占了相当的比例,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和华

    20、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学习三:东南亚的华人文化活动:阅读教材29页的阅读材料“东南亚的华人文化”,回答下列问题。1.世界上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哪里?(东南亚)2.什么华人、什么是华侨?中国人在国外取得所在国国籍的是华人;仍保留中国国籍的是华侨。3.华人和华侨的祖先主要来自中国的哪里?(广东、福建)4.说一说华人和华侨对东南亚贡献。为东南亚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带到了所在国,使东南亚的文化更加多姿多彩。小组合作:讨论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出境旅游目地的优势条件。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人们选择东南亚游的理由。(1)东南亚与我国山水相连,距离近,便于出行。(2)我国主要在温带地区,

    21、而东南亚的热带风光旖旎。景观:东南亚为热带景观,对我国温带地区的人有吸引力。(3)华人和华侨人口在东南亚各国人口中占较大比重。语言文化:东南亚许多居民讲汉语,便于沟通。(4)宗教圣地。其他:东南亚有宗教圣地,吸引众多的游客。【合作探究】读“东南亚中南半岛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国家:A_,B_,C_, D_,E_。河流:甲_,乙_,丙_。城市:_,_,_, _。2.读图可知,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_及_,原因是_。3.中南半岛的山脉与河流分布特点是_,_。4.中南半岛的河流流向多自_向_,其原因是_。答案1.缅甸 泰国 柬埔寨 越南 老挝 伊洛瓦底江 湄南河 湄

    22、公河 仰光 曼谷 金边 万象 2.河流沿岸 河口三角洲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农业发达3.山河相间 纵列分布 4.北 南 中南半岛的地势北高南低【课堂小结】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拓展延伸】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湄公河的上游是澜沧江,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东北坡。澜沧江在中国、缅甸和老挝的边界附近流入中南半岛以后,就叫湄公河。湄公河的流向是由北往南,流经缅甸、泰国、老挝、束埔寨和越南,注入南海。湄公河和澜沧江总长4600多千米,流域总面积795000平方千米,其中湄公河长2600多千米,流域面积630000平方千米。论长度和流域面积,湄公河是亚洲第三大河,是东南亚

    23、最大的河流。湄公河为东南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地的人民赋予了它“希望之母”“幸福之母”等美好的称誉。1.湄公河发源于哪里?它流经了哪些国家?沿岸有哪些重要的城市?2.湄公河流经地区以哪种气候为主?请分析它给沿岸地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好处。答案1.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东北坡。流经了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万象、金边等。 2.热带季风气候。为上游地区提供丰富的水能,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易于灌溉,交通便利,农业发达,形成许多重要农业区。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东南亚的人文地理。由于学生在上节课已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教师仅是提出问题,组织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归纳等方法来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此外,一般学生缺乏根据图文材料分析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能力,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形成图文结合的习惯,比如不能在地图上找出已记住的地名,本节课要注意加强这些的训练。同时还可利用多媒体辅助,以便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部编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