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完整版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整理.docx

    • 资源ID:15017477       资源大小:75.76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完整版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整理.docx

    1、完整版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整理细胞生物学 :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从不同层次(显微、亚显微和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 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分化等。细胞分化: 其本质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功能蛋白质的过程。细胞质膜 ( plasma membrane ):又称细胞膜,指围绕在细胞最外层,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生物膜。内膜: 形成各种细胞器的膜。生物膜( biomembrane ):质膜和内膜的总称。细胞外被: 也叫糖萼,由质膜表面寡糖链形成。膜骨架: 质膜下起支撑作用的网络结构。细胞表面: 由细胞外被、质膜和表层胞质溶胶构成。脂筏

    2、模型 (lipid rafts model) :即在生物膜上胆固醇等富集而形成有序脂相 ,如同脂筏一样载着各种蛋白。脂筏是质膜上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的微结构域。被动运输 指通过简单扩散或协助扩散实现物质由高浓度到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运输。水孔蛋白 (aquporins ; AQPs) :或称水分子通道 ,是一类具有选择性、高效转运水分的膜通道蛋白。不具有“水泵”功能,通过减 小水分跨膜运动的阻力而使细胞间的水分迁移速度加快。协助扩散 :也称促进扩散( facilitated diffusion ):各种极性分子和无机离子顺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运输。通道蛋白: 跨膜亲水性通道,允许特定离子顺浓

    3、度梯度通过,又称离子通道。配体门通道: 受体与细胞外的配体结合,引起通道构象改变, “门”打开,又称离子通道型受体。协同运输: 靠间接提供能量完成主动运输,所需能量来自膜两侧离子的浓度梯度。动物细胞中常常利用膜两侧 Na+ 浓度梯度来驱 动。植物细胞和细菌常利用 H+ 浓度梯度来驱动。分为:同向协同和反向协同。膜泡运输 :真核细胞通过胞吞作用( endocytosis )和胞吐作用( exocytosis )完成大分子与颗粒性物质的跨膜运输。胞吐作用: 包含内容物的囊泡移至细胞表面,与质膜融,将物质排出细胞之外 底物水平的磷酸化: 由相关酶将底物分子上的磷酸基团直接转移到 ADP 分子生成 A

    4、TP 的过程。 氧化磷酸化: 在呼吸链上与电子传递相耦联, ADP 被磷酸化生成 ATP 的过程。半自主性细胞器: 自身含有遗传表达系统,但编码的遗传信息十分有限,其 RNA 转录、蛋白质翻译、自身构建和功能发挥等必须 依赖核基因组编码的遗传信息。细胞内膜系统: 是指细胞内在结构、功能及发生上相关的、由膜包被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和分泌 泡等。粗面内质网: 多为扁囊状,在 ER 膜的外表面附有大量的核糖体,普遍存在于分泌蛋白质的细胞中。光面内质网: ER 膜上无颗粒(核糖体) ,ER 的成分不是扁囊,而常为小管小囊,它们连接成网,广泛存在于能合成类固醇的细胞 中。次级

    5、溶酶体: 是正在进行或完成消化作用的溶酶体,分为自噬溶酶体和异噬溶酶体。残体: 又称后溶酶体( post-lysosome ),已失去酶活性,仅留未消化的残渣,可排出细胞,也可能留在细胞内逐年增多,如表皮 细胞的老年斑,肝细胞的脂褐质。细胞内蛋白质分选: 除线粒体和植物叶绿体中能合成少量蛋白质外, 绝大多数的蛋白质均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上开始合成然后 运至细胞的特定部位,这一过程称蛋白质的定向转运或蛋白质分选。信号序列: 引导蛋白质定向转移的线性序列,通常 15-60 个氨基酸残基,对所引导的蛋白质没有特异性要求。信号斑: 存在于完成折叠的蛋白质中,构成信号斑的信号序列之间可以不相邻,折叠在

    6、一起构成蛋白质分选的信号。 翻译后转运: 在细胞质基质游离核糖体上完成多肽链的合成,然后转运至膜围绕的细胞器或成为基质可溶性驻留蛋白和支架蛋白。 共翻译转运: 蛋白质合成在游离核糖体上起始后,由信号肽引导转移至糙面内质网,然后新生肽链边合成边转入糙面内质网,经高 尔基体加工包装转运溶酶体、细胞质膜或分泌到细胞外。分子伴侣: 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分子,可以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与多肽的某些部位结合,从而帮助这些多肽 转运、折叠、或装配。这类分子本身并不参与最终产物的形成。细胞信号转导: 指细胞外因子通过与受体 (膜受体或核受体 )结合,引发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以及蛋白间相互作

    7、用,直至细 胞生理反应所需基因开始表达、各种生物学效应形成的过程。双信使系统: 在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中胞外信号分子与细胞表面 G 蛋白耦联型受体结合,激活质膜上的磷脂酶 C( PLC-),使质膜上 4,5- 二磷酸磷脂酰肌醇( PIP2)水解成 1,4,5- 三磷酸肌醇( IP3)和二酰基甘油( DAG )两个第二信使,胞外信号转换为胞内信号这一信号系统又称为“双信使系统” 。细胞骨架: 是指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狭义 :指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 ,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广义 :包括细胞核骨架、细胞质骨架、细胞膜骨架和细胞外基质,形成贯穿于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外的一体化网络结构。

    8、微丝:又称肌动蛋白纤维 (actin filament ),是由两条线性排列的肌动蛋白链形成的螺旋 ,形状如双线捻成的绳子, 直径约 7 nm 踏车行为: 单体可同时在 (+) 端添加,在 (-) 端分离。微管: 微管是由微管蛋白组成的管状结构,在胞质中形成网络结构,作为运输路轨并起支撑作用。对低温、高压和秋水仙素敏感。 核纤层( lamina ): 由核纤层蛋白( lamin )组成的蛋白质纤维网络结构,核纤层蛋白: lamin 、 、 三个亚单位组成。 染色体包装: 染色质形成染色体的过程,称染色体包装初缢痕: 在着丝粒处,由于染色质相对松散、伸展,因此这部分染色体比较细小,形成一个缢痕,

    9、称初缢痕多聚核糖体: 由多个甚至几十个核糖体串连在一条 mRNA 分子上高效地进行肽链的合成,这种具有特殊功能与形态结构的核糖体 与 mRNA 的聚合体称为多聚核糖体。细胞周期: 指从一次分裂结束开始,经过物质积累过程,直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MPF : 又称细胞促分裂因子或 M 期促进因子,是一种使多种底物蛋白磷酸化的蛋白激酶;由细胞周期蛋白与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 激酶组成的复合物,能启动细胞进入 M 期。Hayflick 界限:1958 年 Hayflick 等人证实人成纤维细胞的复制能力是有限的, 首次提出了细胞水平上的 “衰老”现象,称为 Hayflick 界限。成纤维细胞

    10、(fibroblast ): 普遍存在于结缔组织中的一种中胚层来源的细胞。分泌前胶原、纤连蛋白和胶原酶等细胞外基质成 分,伤口愈合过程中可迁移到伤口进行增殖。细胞凋亡: 是一个主动的由基因决定的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所以也常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死亡或细胞程序性死亡。二、 大题目1.研究细胞增殖及其调控的生物学意义以及方向。 研究细胞增殖的基本规律及其调控机制不仅是控制生物生长与发育的基础,而且是研究癌变发生及逆转的重要途径。研究细胞增殖的调控主要从两方面进行:(1 )从环境中与有机体中寻找控制细胞增殖的因子,以阐明它们的作用机制。 ( 2)寻找控制细胞增殖的关键性基因,并通过调节基因产物来控制细胞的

    11、增殖。2.简述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细胞生物学主要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重要生命活动,如细胞膜和细胞器结构与功能;细胞骨架体系;细胞核、染色体及基 因组;细胞增殖与调控;细胞分化与调控;细胞的衰老与凋亡;细胞的起源与进化和细胞工程。3.比较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在结构与功能上的差异。原核细胞真核细胞4.细胞组分的显示方法细胞大小很小( 110 m)较大( 10100 m)A. 金属沉淀法:如细胞核无核膜和核仁(拟核)有核膜和核仁(真核)磷酸酶 分解 磷酸酯染色体由 1 条环状 DNA 组成, DNA 不与组蛋白有两条以上 DNA ,线状 DNA 与组蛋白结底物后,反应产物最结合合,形成若干

    12、对染色体终生成 CoS 或 PbS细胞质无各种膜相细胞器与细胞骨架, 具 70S 核有各种膜相细胞器与细胞骨架, 具 80S 核糖有色沉淀,而显示出糖体(包括 50S 和 30S 大小亚单位)体(包括 60S 和 40S 大小亚单位)酶活 性 。 (Gomori细胞壁主要成分为肽聚糖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法)转录和翻译在同一时间和地点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B. Schiff 反应:细细胞分裂无丝分裂以有丝分裂为主胞中的醛基可使Schiff 试剂中的无色品红变为红色。用于显示糖类物质和脱氧核糖核酸所在部。 ( Feulgen 反应)C.联苯胺染色:过氧化酶分解 H202 ,产生新生氧,后者再将无色联苯胺氧

    13、化成联苯胺蓝,进而变成棕色化合物。D.脂溶染色法:借苏丹染料溶于脂类而使脂类显色。E.茚三酮反应:显示蛋白质。F.米伦( Millon )染色:显示蛋白质(红色)5、简述膜的不对称性。(1)膜脂的不对称性:同一种脂分子在脂双层中呈不均匀分布,如: PC和 SM 主要分布在外小叶, PE和 PS 分布在内小叶。用 磷脂酶处理完整的人类红细胞, 80%的 PC降解, PE和 PS分别只有 20%和10%的被降解。(2)复合糖的不对称性:糖脂和糖蛋白只分布于细胞膜的外表面。(3 )膜蛋白的不对称性:如细胞色素 C 位于线粒体内膜 M 侧。6.线粒体与叶绿体结构的相似性:1两层膜包被,内外膜结构和性质

    14、不同。2为半自主性细胞器,绿色植物细胞具有 3 个遗传系统。 具有蛋白质后转译现象。7.比较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异同。 运输方向不同: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被动运输: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 是否需要载体的参与:主动运输需 要载体参与,被动运输方式中,简单扩散不需要载体参与,而协助扩散需要载体的参与; 是否需要细胞直接提供能量:主动运输 需要消耗能量,而被动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 被动运输是减少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差别,而主动运输则是努力创造差别,维持生命 的活力。8.半自主性主要表现在这三个方面:(1)线粒体与叶绿体具有自己的 DNA ;( 2)线粒体与叶绿体具有蛋白质合成系统,能合成部

    15、分蛋白质; ( 3)由于其基因组小,编码的蛋白质数量有限,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细胞核基因组,它们的自主性是有限的。9.简述细胞质基质的功能。1、完成各种中间代谢过程,如糖酵解过程、磷酸戊糖途径、糖醛酸途径等2、蛋白质的分选与运输 3、与细胞质骨架相关的功能,维持细胞形态、细胞运动、胞内物质运输及能量传递等。4 、蛋白质的修饰、蛋白质选择性的降解10.简述细胞中 E1、 E2、 E3 的之间的作用机制。细胞中的 1 、和三种酶,它们各有分工。 1 负责激活泛素分子,泛素分子被激活后就被运送到上,负责把泛 素分子绑在需要降解的蛋白质上。但并不认识指定的蛋白质,这就需要帮助,因为具有辨认指定蛋白质的功

    16、能。当 携带着泛素分子在的指引下接近指定蛋白质时,就把泛素分子绑在指定蛋白质上。这一过程不断重复,指定蛋白质上就 被绑了一批泛素分子。11、简述膜泡运输。 膜泡运输是蛋白运输的一种特有的方式,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膜泡运输按不同的包被小泡分为三种类型,具有不同的物质运输 作用。(1 )网格蛋白包被小泡负责蛋白质从高尔基体反面膜囊向质膜、胞内体或溶酶体和植物液泡运输; (2)COPII 包被小泡负责从内质网向高尔基体的物质运输; (3) COPI 包被小泡负责回收、转运内质网逃逸蛋白回内质网,另外在非选择性的运输中也介导 从内质网至高尔基体至质膜的运输。12、简述高尔基体不同区域的细胞化学反应:

    17、 嗜锇反应: cis 面膜囊被特异地染色; 焦磷酸硫胺素酶 (TPP 酶) :trans 面的膜囊;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酶( NADP 酶)或甘露糖酶:显示 中间的膜囊; 胞嘧啶单核苷酸酶( CMP 酶)或核苷酸二磷酸酶: trans 面的囊状和管状结构。13、简述高尔基体的功能(1)参与细胞分泌活动 : RER合成PrER腔 COPII 小泡 CGN medial Golgi 加工 TGN 区形成运输泡与质膜融合、排 出。(2)蛋白质的糖基化 .( 3)进行膜的转化功能。 (4)将蛋白水解为溶性物质。 ( 5)参与形成溶酶体和微体。 (6)参与植物细胞 壁的形成 : 合成纤维素和果胶质。1

    18、4、溶酶体的功能 (1)自体吞噬:清除细胞中无用的生物大分子,衰老的细胞器等,如许多生物大分子的半衰期只有几小时至几天,肝细胞中线粒 体的平均寿命约 10 天左右。(2)防御作用:如巨噬细胞可吞入病原体,在溶酶体中将病原体杀死和降解。(3)细胞内消化:对高等动物而言,细胞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血液中的水分子物质,而一些大分子物质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 如内吞低密脂蛋白获得胆固醇;对一些单细胞真核生物,溶酶体的消化作用就更为重要了。(4)细胞凋亡:个体发生过程中往往涉及组织或器官的改造或重建,如昆虫和蛙类的变态发育等等。这一过程是在基因控制下实 现的,溶酶体可清除不需要的细胞。(5)参与分泌过程的

    19、调节:如将甲状腺球蛋白降解成有活性的甲状腺素。(6)形成精子的顶体15、 简述溶酶体的产生。在高尔基体的 trans 面以出芽的方式形成:溶酶体酶前体 N- 连接的糖基化高尔基体磷酸转移酶识别信号斑将 N- 乙酰葡糖 胺磷酸转移在 12 个甘露糖残基上在中间膜囊切去 N- 乙酰葡糖胺形成 M6P 配体与 trans 膜囊上 M6P 受体结合通过 clathrin 衣被包装成运输小泡与晚期的内体融合,受体解离切除甘露糖残基上的磷酸 。16、过氧化物酶体的功能。在动物中: 参与脂肪酸的 - 氧化。氧化途径 (oxidation pathway) 是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主要途径,脂肪酸被连续地进行碳氧

    20、化,降解生成乙酰 CoA ,同时生成 NADH 和 FADH2 ,因此可产生大量的 ATP) ; 具有解毒作用,过氧化氢酶氧化有害物质, 饮入的酒精 1/4 是在其中氧化为乙醛的。在植物中:参与光呼吸,将光合作用的副产物乙醇酸氧化为乙醛酸和过氧化氢;在萌发的种子中,进行脂肪的 - 氧化。17、蛋白质分选的类型以及转运方式。 蛋白质的分选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1 )门控运输: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的蛋白质通过核孔复合体选择性地完成核输入或从细胞 核返回细胞质; (2)跨膜运输: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的蛋白质转运到内质网、线粒体、质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等细胞器; (3)膜泡运输:蛋白质通过不同类型的转运小

    21、泡从糙面内质网合成部位转运至高尔基体进而分选运至细胞的不同部位。 ( 4)细胞质基质中的蛋白质转运。两条途径:(1 )后转移: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多肽链的合成,然后转运至膜围绕的细胞器,如线粒体 (或叶绿体 )、过氧化物酶体、细胞核及细胞质基质的特定部位; (2 )共转移:蛋白质在糙面内质网上合成,经高尔基体运至溶酶体、细胞膜或分泌到细胞外。18、膜泡运输的定向机制SNAREs 可溶性 N- 乙基马来酰亚胺敏感因子连接物复合体 功能:介导运输小泡与靶膜的融合。类型: v-SNAREs( 囊胞膜 )和 t-SNAREs (靶膜)。 结构:具有一个螺旋结构域,相互缠绕形成跨 SNAREs 复合体,将

    22、小泡与靶膜拉在一起。v-SNAREs 和 t-SNAREs 都具有一个螺旋结构域,能相互缠绕形成跨 SNAREs 复合体( trans-SNAREs complexes ),并通过这个 结构将运输小泡的膜与靶膜拉在一起,实现运输小泡特异性停泊和融合。19、简述 cAMP 途径中的 Gs 调节模型。激素配体与受体结合后,激素 -受体复合物与 Gs 结合, Gs 的 亚基构象改变,从而排斥 GDP ,结合 GTP 而活化,使三聚体 Gs 蛋 白解离出 亚基和 基复合物,并暴露出 亚基与腺苷酸环化酶的结合位点;结合 GTP 的 亚基与腺苷酸环化酶结合,使之活化,并 将 ATP 转化为 cAMP 。随

    23、着 GTP 的水解 亚基恢复原来的构象并导致与腺苷酸环化酶解离, 终止腺苷酸环化酶的活化作用。 亚基与 亚基重新结合,使细胞回复到静止状态。该信号途径涉及的反应链可表示为:激素G 蛋白耦联受体G 蛋白腺苷酸环化酶 cAMP 依cA赖MP 的蛋白激酶 A基因调控蛋白基因转录。20、简述信号转导中的双信使系统当激素 - 受体复合物与 G 蛋白结合, G 蛋白的 亚基排斥 GDP ,结合 GTP 而活化,解离出 和 亚基; 亚基激活质膜上的磷 脂酶 C(PLC- ),使 4 ,5-二磷酸磷脂酰肌醇 (PIP2)水解成 IP3和 DAG ,两个第二信使。 IP3 调控细胞质基质中的 Ca2+水平; D

    24、AG 可以活化 PKC,使底物蛋白磷酸化,调控特异基因的表达。随着 GTP 的水解 亚基恢复原来的构象并导致与磷脂酶 C 解离,终止磷脂酶 C 的活化作用。 亚基与 亚基重新结合,使细胞回复到静止状态。反应链:胞外信号分子 G- 蛋白偶联受体 G-蛋白IP3 胞内 Ca2+ 浓度升高 Ca2+ 结合蛋白(CaM) 细胞反应磷脂酶 C(PLC) DAG 激活 PKC蛋白磷酸化或促 Na+/H+ 交换使胞内 pH 上升21、简述细胞信号分子的类型及特点? 细胞信号分子包括:短肽、蛋白质、气体分子( NO 、CO )以及氨基酸、核苷酸、脂类的胆固醇衍生物等,其共同特点是: 特异性,只能与特定的受体结

    25、合; 高效性,几个分子即可发生明显的生物学效应,这一特性有赖于细胞的信号逐级放大系统; 可被灭活,完成信息传递后可被降解或修饰而失去活性,保证信息传递的完整性和细胞免于疲劳。22、NO 的产生及其细胞信使作用?NO 是可溶性的气体, NO 的产生与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细胞相关,血管内皮细胞接受乙酰胆碱,引起细胞内 Ca2+ 浓度升高,激活一氧化氮合成酶,该酶以精氨酸为底物,以 NADPH 为电子供体,生成 NO 和胍氨酸。细胞释放 NO ,通过扩散快速透过细胞膜 进入平滑肌细胞内,与胞质鸟苷酸环化酶活性中心的 Fe2+ 结合,改变酶的构象,导致酶活性的增强和 cGMP 合成增多。 cGMP 可降

    26、低血管平滑肌中的 Ca2+ 离子浓度,引起血管平滑肌的舒张,血管扩张、血流通畅。23、cAMP 信号系统的组成及其信号途径?1)、组成:主要包括: Rs和 Gs;Ri 和Gi;腺苷酸不化酶; PKA;环腺苷酸磷酸二酯酶。 2)、信号途径主要有两种调节模型: Gs 调节模型,当激素信号与 Rs结合后,导致 Rs构象改变,暴露出与 Gs结合的位点,使激素 -受体复合物与 Gs结合, Gs 的构象发 生改变从而结合 GTP 而活化,导致腺苷酸环化酶活化,将 ATP 转化为 cAMP ,而 GTP 水解导致 G 蛋白构象恢复,终止了腺苷酸 环化酶的作用。该信号途径为:激素识别并与 G 蛋白偶联受体结合

    27、激活 G 蛋白活化腺苷酸环化酶胞内的 cAMP 浓度升高 激活 PKA 基因调控蛋白基因转录。 Gi 调节模型, Gi 对腺苷酸环化酶的抑制作用通过两个途径:一是通过 亚基与腺苷酸环 化酶结合,直接抑制酶的活性; 一是通过 和 亚基复合物与游离的 Gs的亚基结合,阻断 Gs的 亚基对腺苷酸酶的活化作用。 24 、肌肉的收缩1肌球蛋白结合 ATP,引起头部与肌动蛋白纤维分离;2ATP 水解,引起头部与肌动蛋白弱结合;3Pi 释放,头部与肌动蛋白强结合,头部向 M 线方向弯曲,引起细肌丝向 M 线移动;4ADP 释放 ATP 结合上去,头部与肌动蛋白纤维分离。如此循环25 、微丝的功能。微丝除参与

    28、形成肌原纤维外还具有以下功能: 1形成应力纤维( stress fiber ):结构类似肌原纤维,使细胞具有抗剪切力。 2形 成微绒毛。 3 细胞的变形运动。 4. 胞质分裂; 5. 顶体反应(海胆 );6. 其他功能:抑制微丝的药物(细胞松弛素)可增强膜的 流动、破坏胞质环流。26、IF 的装配过程:两个单体形成超螺旋二聚体;两个二聚体 反向平行 组装成四聚体;四聚体组成原纤维; 8 根原纤维组成中间纤维。 特点: 无极性;无动态蛋白库;装配与温度和蛋白浓度无关;不需要 ATP、GTP 或结合蛋白的辅助。27、比较微丝、微管与中间纤维28、简述核仁的结构及其功能。在光学显微镜下,核仁通常是匀

    29、质的球形小体,一般有 1-2 个,但也有多个。主要含蛋白质,是真核细胞间期核中最明显的结 构,在电镜下显示出的核仁超微结构与胞质中大多数细胞器不同, 在核仁周围没有界膜包围, 可识别出 3 个特征性区域: 纤维中心、 致密纤维组分、颗粒组分。功能是进行核蛋白体的生物发生的重要场所,即核仁是进行 rRNA 的合成、加工和核蛋白体亚单位的装 配的重要场所。29、端粒的功能1)端粒可防止染色体粘连,保持各个染色体的个性2)保证 DNA 完成末端复制,使 DNA 不因细胞分裂而变短30、染色体 DNA 的三种功能元件(关键序列)(1) DNA 复制起点(起始序列) :确保染色体 DNA 自我复制。(2

    30、 )着丝粒 DNA 序列:确保复制了的染色体平均分配到子细胞。(3 )端粒 DNA 序列:确保染色体的独立性和稳定性,使 DNA 完成末端复制,不会越来越短。31、为什么说核孔复合体是双功能双向性的通道? 从功能上讲,核孔复合体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跨膜运输蛋白复合体,并且是一个双功能双向性的亲水性核质交换通道。双功 能表现在它有两种运输方式:被动扩散与主动运输。双向性表现在既介导蛋白质的入核转运,又介导 RNA 、核糖核蛋白颗粒的出 核转运。32、多聚核糖体的生物学意义1)细胞内各种多肽的合成,不论其分子量的大小或是 mRNA 的长短如何,单位时间内所合成的多肽分子数目都大体相等。1)以多聚核

    31、糖体的形式进行多肽合成, mRNA 的利用及对其浓度的调控更为经济和有效。33、原核生物翻译起始复合物形成1)核蛋白体大小亚基分离;2)mRNA 在小亚基定位结合;3)起始氨基酰 -tRNA 的结合;4)核蛋白体大亚基结合。34、根据细胞周期可将高等动物细胞分为 3 类:连续分裂细胞,如表皮生发层、骨髓干细胞。休眠细胞,暂不分裂,适当刺激下可重新进入细胞周期,称 G0 期细胞,如淋巴细胞、肝、肾细胞等。 不分裂细胞,又称终端细胞,不再分裂,如神经、肌肉、多形核细胞等。35、细胞周期人工同步化有哪些方法?比较其优缺点。1. 选择同步化1)有丝分裂选择法: 优点:操作简单,同步化程度高, 细胞不受药物伤害。 缺点:获得的细胞数量较少 (分裂细胞约占 1%2%) 。 2)细胞沉降分离法:优点:可用于任何悬浮培养的细胞。缺点:同步化程度较低。2.诱导同步化1)DNA 合成阻断法:用 DNA 合成抑制剂,可逆阻断细胞周期,然后释放。优点:同步化程度高;缺点:产生非均衡生长,个别 细胞体积增大。2)中期阻断法:用秋水仙素等微管抑制剂将细胞


    注意事项

    本文(完整版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整理.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