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六年级《论语》经典诵读教案.docx

    • 资源ID:15013556       资源大小:410.59KB        全文页数:5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六年级《论语》经典诵读教案.docx

    1、六年级论语经典诵读教案经典诵读论语教案 教案第一课时论语教学要点1了解儒家、道家两家学说的基本思想,理解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如“仁”“礼”“义”“孝”“道”“自然”“无为”等,并能有自己的体会;2对儒道两家学说的影响及其互补性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3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形成语感。熟读、背诵一些片段。教学过程:一、简介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zuy)(现在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

    2、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孔子是个平凡的老头儿,除多读了些书、多带了些弟子以外,我看和我们家邻居张大爷、李大爷的面孔差不了多少。说孔子是个老头儿,决无不敬之意。正是有了这些普通老头儿的一面,孔子才是真正的孔子,才是一个活生生的孔子,才是一个可以靠近的孔子。假如能和他住在一起,我们可以在春天邀请他一块儿去河里游泳,然后一块儿躺在岸上晒晒太阳。只要手头没有急事,这个小老头儿肯定会欣然同行。二、简介论语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论语写作体例为语录体,语录体一般由问语和

    3、答语两部分组成。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三、学习“学而篇七章”其中一则。(P4第三篇)1、根据拼音读正确:(媒体出示)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1)学生自读,正音。特别对“悌”的读音强调。2)学生互相读,做到读通顺、读连贯。3)指名反馈,教师评价。2、了解大意。1)指名读大意。2)提供注释:悌(替):尊敬师长。3)在理解的含义上诵读。4)配乐诵读。四、学习“为政”篇(书P6第二篇)1、媒体出示:子曰:“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

    4、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2、正音,让学生将短文读正确、通顺。3、理解含义:译文: 孔子说:“我童年学习,到了十五岁时立下了求学的志向,三十岁时学问和处事都可以在社会上立身了。四十岁时学问上的问题都能清楚明白,立身处事有坚定的原则,不会被外界左右。五十岁时我知道了天命,知道了天给予我的使命职责和命运。六十岁时我听到顺耳话能够分辨是非,听到逆耳话能够理解他人,对各种人的各种话都能分辨取舍。七十岁时我的心灵和行为都达到了自由王国的境地,行随心至,从不越过仁的规范。” 解读: 这一则讲的是人的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分为了几个阶段,真可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是自学成才的典范

    5、,勤奋不倦地学习是贯穿孔子一生的主题。正是通过刻苦的学习,孔子才掌握了渊博的知识,并授徒讲学,成为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正是通过学习的积累,在不断的学习中,孔子一步步得到提高,从而达到了“从心所欲”的境界。孔子学习如饥似渴,不断的寻找机会充实自己,“入太庙,每事问”。孔子认为学习要有正确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孔子以学习为乐,并对学习有很深的体会。五、自主学习1、鼓励学生自己分组学习学而二篇七章以及为政篇二章。1)集体用不同形式读原文。2)谈谈从中明白了哪些道理。(可在书上圈划)2、小组交流自学的成果。六、布置作业:1、自学P614上内容,并诵读。2、将自己喜欢的一则摘抄

    6、下来,制作成小小读书卡。第二课时一、 交流上节课课后作业反馈情况:1、 指名学生交流,可展示作业小小读书卡。2、 教师评价。二、 新授论语1、继续学习论语中阳货篇四章。出示: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正音初读。2)小组内互助读正确、通顺。2、学习译文部分,促理解。【译文】 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

    7、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补充:阳货:又叫阳虎,季氏的家臣。3、反复诵读,促进理解。三、学习孟子1、简介孟子: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8、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2、学习书P29鱼我所欲也教师导引:生命是可贵的,但生命的意义绝不仅仅停留于“活着”。当一个人面临生死抉择时,应该怎样做出自己的决定?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提出了自己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拓展:那么究竟什么是“义”呢?孟子作了这样的阐述:“羞恶之心,义也”。(告子上)他在万章下中又说:“义,路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孟子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耻辱,别人做了坏

    9、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而“义”还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须遵循的正确之路。1)作家路遥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是漫长的,但是紧要处却只有几步。”面对生与死,义与利,是重义轻利还是见利忘义,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就告诫我们要这样抉择,那就是舍生取义!让我们自己来读一读孟子的抉择吧。2)学生自由读。3)组内互帮互助将文言文读正确。4)大组按句交流。5)教师反馈、评价:3、交流文意。四、布置作业。1、自学孟子中的其它篇目。2、圈划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诵读几遍。备课资料1、孟子的主要思想(1)性善学说:这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孟子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人类文化规范仁、义

    10、、礼、智的萌芽和根本。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不愿意向善,那就是“自暴”“自弃”“自贼”。 (2)“仁政”思想:孟子继承并发展孔子“仁”的思想,从其性善论出发,提出了“仁政”“王道”的政治学说。“仁政”就是国君能够“与民同乐”,使人民的生活安定。孟子的“仁政”学说,包含了对人民的重视,即民本思想,也就是说把人民看作是国家政治的根本。这是孟子学说中最光辉的组成部分,是对我国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总结和提高。(3)理想人格:孟子学说中还有不少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如“人皆可以为尧舜”;“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等等,

    11、如此种种,都是激励人心、传颂千古的名言。2、孟母三迁孟子三岁丧父,由其母亲抚养成人。小时候住山东邹县城北二十五里的马鞍山下,村名叫范村,村不远有一片墓地,出殡的人群常从孟子家门口经过,于是孟子就模仿送殡的人,孟母看见了,认为“此非所以居吾子也”,就把家搬到城国北部的庙户营。可是这里街上相当繁华,东部住一个杀猪屠户,孟子就学屠户的样子,整天嬉戏。孟母感到这里也不宜培养孩子,便又移居于“学宫之院”,即县城南门外子思书院旁。从此,孟子被琅琅的读书声所吸引,孟母甚喜,就把孟子送进了这所学宫读书,他勤奋读书,终成大儒。3、孟母断织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

    12、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第三课时一、 简介孟子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1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

    13、,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就像今天的教科书一样。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这部书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孟子记录孟轲言行的一部着作,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二、学习P30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1、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内原是鹿与狼共存的,为保护鹿不被狼吃掉,人们赶走了狼。不料,在“和平安宁”环境中的鹿,优哉游哉,不再狂奔快跑了,体质明显下降,不久便有许多鹿病死了。人们只得再把狼“请”回来,不久鹿

    14、群又生机焕发充满活力了。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学生答,教师归纳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板书文题。)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注意停顿)3)学生反复诵读,跟录音读,小组赛读,将文言文读熟练。3、借助注释,理解大意。重点讲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三、总结升华 1、提问: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2、

    15、拓展,鼓励学生了解这些事例或书籍。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畅销一时的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也在诠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第四课时一、简介荀子。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汉族,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周朝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16、,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二、学习荀子 劝学篇P33第一篇1、出示: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xu b k y yi 。 qng,q zh y ln,r qng y ln;bng,shu wi zh,r hn y shu) 2、明确题意注释:学:求学。以:让(它)。已:停止。 求学不可停止(即学习是没有止境的)3、采用多种形式,诵读此篇。4、借助注释理解。1君子:指有道德有知识的人。 2学不可以已:求学不可以让它停止,即学习

    17、是无止境的。已:停止。 3青:靛青,一种染料。取:提取。前一个“青”字是名词,后一个“青”字是形容词。于:前一个“于”字当“从”讲,后一个“于”字表差比(即此胜于彼),相当于“比还(更)”。蓝:蓝草,也叫蓼蓝,叶子可制染料。 4中绳:合乎墨线取直的要求。中:符合。绳:木工取直用的墨线。 5輮以为轮:把它弯曲成车轮。輮:使直的东西弯曲。为:成为。 6其曲中规:它弯曲的程度符合圆规取圆的要求。规:圆规。 7有:又。槁:枯干。曝:晒。挺:直。然:这样。 8受绳:用墨线量过。 9金:金属,这里指金属制成的刀剑。就:靠近,这里指磨。砺:磨刀石。利:锋利。 10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再三地

    18、对照检查自己。参:同“三”,再三,多次。省:反省,检查。乎:于。 11知:同“智”。知明:明白道理的意思。5、在理解的基础上配乐诵读。二、学习礼记P391、简介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2、解释题意: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而不是古之欲连起来理解,分开“古之”就是“古代的”意思,“欲”就是“想、想要”的意思,第一个明是动词,昭明的意思,第二个明德就是指光明德行,“于天下”是介

    19、宾短语,意思是“向天下的人”,者就是“的人”这样合起来就是:古代想要向天下人昭明自己光明德行的人3、分小组诵读。4、文言文大意: 古时候想要把彰明的天赋从个人推广到天下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族;要整治好自己的家族,要先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先要使自己意念真诚;要使自己意念真诚,先要招致自己的良知;要招致自己的良知,先要摒除物欲的蒙蔽而后才能政治自己的家族,整治自己的家族而后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国家治理好才能天下太平。从天子到平民,都是要把修养自身道德作为根本。三、左传1、简介:左传原名为左氏

    20、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2、鼓励学生自己阅读。四、布置作业:1、自读左传篇目。2、摘抄对自己有帮助的语句。论语选读教案一为政以德01二克己复礼 三待贾而沽(略)四知其不可而为之五仁者爱人六君子之风七求诸己(略)八周而不比九出辞气远鄙倍十学以致其道十一诲人不倦十二高山仰止十三沂水春风十四中庸之道十五敬鬼神而远之一 为政以德【教学目标】1理解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2掌握

    21、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与文言虚词。3背诵重点章句。【教学要求】基本要求l背诵2.1、2.3、13.6章和16.1章“丘也闻有国有家者”至“而在萧墙之内也”部分。2重点掌握“必”、“用”、“社稷”、“相”、“国”、“家”、“年”、“劝”在文中的意思,并理解“共”、“道”、“齐”等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3理解下列词语与现代意义的区别:民免而无耻;节用爱人;祸起萧墙;分崩离析;鸣鼓攻之;既来之,则安之。4结合课文,说说孔子提出为政者的基本素质是什么。发展要求1 正确地理解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2 较深地领会孔子所提出的“均无贫”的含义。说明【教学建议】词语理解的主要目的是理解课文意思,除参阅课文注解外

    22、,教师对于未加注而学生不能解释的词语要稍加疏通。有些固定短语成为汉语成语或者熟语的,要古今参照,使学生明白其意义,熟悉其用法。16.1章可以涉及孔子与学生对话辩论的章法艺术。为政者的基本素质可以结合“为政以德”的内涵进行阐发,如:德行、教化、诚信、平和、仁爱、秩序、重民、端正等。“教学要求”中“发展要求”的内容,可以分条让学生学习掌握,也可以把各段串联起来达成。建议教师能够触类旁通,连类而及,把各段内容统一在“为政以德”这个主题下。本章节中孔子讲为政,讲的是政治哲学,或者说是政治原理。孔子认为,“政者,正也”。作为国家的管理者,首先自身要正,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修养达到了一个君子的要求,他才能够

    23、为国家做事(可大受),也才能做成事。所以后代的儒家主张格物、致知、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自身的修炼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在本章节中,孔子就明确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统治者有感召力,就如北极星一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如果这样,就没有必要“杀无道,以就有道”。小人必然会被感化,“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样,孔子自然就反对武力征服,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统治者自身做出榜样就是对百姓最好的教育,“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养生(食)、送死(丧)和祭祀。统治者要“节用而爱人,

    24、使民以时”。他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于虎”。当自己的学生为季氏敛财时,他公然号召其他学生“鸣鼓而攻之可也”。他劝鲁哀公减轻人民的赋税,要藏富于民:“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当然这并不是说孔子主张均贫富,孔子主张的是上下各得其分(根据自己的名分、地位,该得多少是多少),所以于统治者而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当然对百姓的教育是必需的:“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教什么?教之以礼、信、孝悌。对于课文后面的解读题目,可以作为师生讨论的话题,讨论的思路可以参阅教师用书。【写作】古代儒家主张以德治国,现代社会更强调以法治国。治国应以“德”为重还是以“法”为重?结合本

    25、课内容,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短文,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一、 知识整理1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实词(含通假字、古今异义词)(1)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所:地方,处所。共:通“拱”,环抱,环绕。)(2)道之以政,齐之以刑(道:通“导”,训导。齐:整治,整顿。)(3)有耻且格(格:至,来。这里指内心归依,心悦诚服。)(4)子适卫,冉有仆(适:到,往。仆:驾驭车马,赶车。)(5)庶矣哉(庶:人口多。)(6)道千乘之国(道:通“导”,治理。千乘之国: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指国力中等的国家。)(7)敬事而信(敬事:严肃谨慎地对待政务。敬,做事情严肃认真,一丝不苟。)(8)无乃尔

    26、是过与(无乃:表示揣测,估计。这里表示一种委婉的语气,“恐怕”。尔是过:宾语前置句,用“是”做标志,即“过尔”,责备你们。)(9)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陈力就列:能施展出能力就就其职位。陈,陈设,这里有施展的意思。就,趋向,靠近。列,行列,位次。)(10)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危:出现危险。持:持正,扶位。颠:跌倒。扶:扶起。相:扶着盲人走路的人。)(11)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兕:一种类似野牛的独角怪兽。一说为独角犀牛。柙:关野兽的笼子。椟:匣子。)(1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疾:恨。)(1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串贫而患不安(有国有家者:有国者,指

    27、诸侯。有家者,指大夫。国,诸侯的封地。家,大夫的封地。寡:人口少。贫:财物少。)(14)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修文德:整治礼义教化。文德,礼乐仁义的政治教化。)(15)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附益:增加。附,增益。)(16)年饥,用不足(年:收成。饥:年成不好,灾荒。用:资财。)(17)盍彻乎?(彻:十分抽一的田税制度。)(18)草上之风,必偃(上:加。偃:仆,倒伏。这里比喻被折服,被感化。)(19)使民以敬,忠以劝(忠:对人对事尽心竭力。劝:努力。)(20)临之以庄(临:面对。庄:庄重。)(21)举善而教不能(举:举荐,推举。荡舟:覆舟。)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含通假字

    28、、固定短语)【以】(1)为政以德(介词,用)(2)使民以时(在时候)(3)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介词,起提宾作者,把)(4)何以伐为(何以为,固定句式,表示反问。以,介词,因为)(5)则修文德以来之(连词,表目的)(6)如杀无道,以就有道(连词,表目的)(7)使民敬忠以劝(连词,表递进,而且)(8)临之以庄(介词,用)【而】(1)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连词,表承接关系,无义)(2)必不得已而去之(连词,表修饰关系,不译)(3)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连词,表并列,又,或不译)(4)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连词,表转折,却)(5)其身正,不令而行(连词,表转折?,却)(6)举善而教不能(连词,表并列,不译)

    29、(7)禹、稷躬稼而有天下(连词,表转折,却)【于】(1)于斯三者何先(介词,在)(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介词,对于)(3)虎兕出于柙(介词,从)(4)龟玉毁于椟中(介词,在)(5)固而近于费(介词,和,跟)(6)季氏富于周公(介词,比)(7)哀公问于有若曰(介词,引出动作涉及的对象,不译)【必】必不得已而去之(连词,表假设,如果,如果一定)【盍】盍彻乎(盍:何不,为什么不。)【如何】年饥,用不足,如之何?(固定格式,对怎么办。)3 判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1)为政以德(介宾短语后置)(2)既庶矣,又何加焉(宾语前置)(3)无乃尔是过与(宾语前置)(4)是社稷之臣也(判断句)4指出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举善而教不能(善:形容词作名词,好的,优秀的。)5成语(熟语)(1)民无信不立(2)陈力就列,不能者止(3)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4)既来之,则安之(5)分崩离析(6)祸起萧墙(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注意事项

    本文(六年级《论语》经典诵读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