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150116       资源大小:12.08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docx

    1、伯牙鼓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注释,读懂课文,积累文言字词;2、通过多形式朗读,深入理解文意,感受文言之美;3、理解“知音”的内涵,懂得知音难觅,树立珍惜知音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通过多形式朗读,深入理解文意,感受文言之美;2、理解“知音”的内涵,懂得知音难觅,树立珍惜知音的意识。课前准备:板贴、音频、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聊一聊朋友这个话题。你们觉得什么样的人 才能称为朋友呢?2、刚才,同学们都谈了自己对朋友的理解。我们来看看“朋”、“友” 这个两个字的本义。3、正如同学们所说,朋友就是指有相同志趣、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的人。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这样的朋

    2、友。那在这些朋友中 能称得上是知己的人多吗?你们渴望拥有自己的知己吗?4、其实,不只是今天的我们,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也一样通过 诗文表达着他们对知音的渴望。我们一起来读一读。6、沿着这条时间的长河,我们一直追溯到遥远的汉代。发现从古至 今,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那就是渴望一知音。而这份共同的 情感正源于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一段绝美的故事,那就是我们今天要 学习的课文一白牙鼓琴(生齐读课题)二、朗读课文1、题目“伯牙鼓琴”是什么意思? “鼓”是什么意思?你从哪里知 道的?你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学古文的方法,我们学习古文时一定要学 会一一看注释(板贴)2、这篇古文选自吕氏春秋,它究竟讲了一段怎样的

    3、故事呢?接下 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习古文,我们首先要会读。接下来,请同 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划出你觉得难读的句子。3、谁来说一说,你在朗读过程中觉得哪句话比较难读。(1)指名说:你觉得读这句话时需要注意什么?(语气词)哪几个 字是语气词? “哉”就相当于语气词“啊”,表示一种感叹。“乎”在 文中没有实际意义,只是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2)读这样的语气词我们应该怎样读呢?(加重语气,声调上扬, 声音延长)(3)师:像这样的语气词,在朗读时一停顿,一延长古文的韵味就 读出来了,但要注意停顿时要做到声断气连。(4)谁来读一读这句话。师范读。我们来一起读一读。4、你们觉得还有哪句

    4、话也比较难读呢?(1)出示:锤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 复为鼓琴者。(2)这个句子比较长,读这句话时,我们应该要注意什么呢?(停顿)(3)要想准确停顿,还需要了解句子的意思,而了解句子的意思首 先要知道句子中关键字的意思。这句话中“破”、“绝”是什么意思呢? 这两个字在课本中没有注释,你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关键字的意思, 这也是理解字意的好方法。(4)“足”是什么意思呢?理解了关键字的意思,句子的意思就容 易理解了。这叫一一解句意。谁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5)理解了句意,我们划分停顿就比较容易了。这句话应该怎么停 顿呢?谁来划一划。(6)谁能根据划分的停顿来读一读这句话?你

    5、停顿的很准确,但要 注意停顿时要做到声断一气连。谁再来读一读?(7)师范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5、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刚才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学古文?(板 书:多朗读)师小结:当然,朗读古文,也要讲究方法:首先要读准字音;还要注 意读语气词时读出语气,一停顿一延长古文的韵味就出来了;还要注 意停顿,停顿时应该做到声断气连。6、了解了朗读古文的方法,谁愿意把整篇古文读一读?(你读的很 准确,停顿也很到位。如果在停顿时能声断气连就更好了)老师来读 一读,请你们认真听。7、生齐读全文。三、理解“知音”1、读着读着,古文的韵味就出来了。古文短小精悍,往往蕴含着丰 富的人文内涵。学古文,我们不仅要会读,

    6、还要能够理解文章的意思 和深刻的内涵。接下来,就让我们进一步走进课文。2、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故事中有两个人物,一个一伯牙, 一个是子期。伯牙和子期是什么人呢?我们来看一看。伯牙:春秋时期晋国上大夫,著名琴师,琴技高超,被称为“琴仙”。钟子期:山野樵夫。二人是什么关系呢?(板书:知音)3、伯牙和子期身份悬殊,子期为什么能成为伯牙的知音呢?请同学 们快速默读课文,划出能体现伯牙是子期知音的句子。4、谁来说一说,你从哪句话中体会出子期是伯牙的知音?出示: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方”和“志”是什么意思?(1)这句话中哪个词能表现子期是

    7、伯牙的知音呢?(善)“善”是什 么意思? “善哉”呢?(2)善哉乎鼓琴!这是子期对伯牙琴声由衷的叹。让我们带 着赞叹之情一起读读这句话。(3)既然“善哉”已经能表现子期对伯牙琴声的欣赏和赞美,那只 要“善哉乎鼓琴! ”这句话,去掉“巍巍乎若太山。”行不行?为什么?(因为“善哉乎鼓琴”只是在赞美伯牙的琴声好听,而“巍巍乎若太 山不仅能表现伯牙琴技高超,而且说明子期真的听懂了他的琴声, 与子期心有灵犀,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子期是伯牙的知音。)(4)让我们带着子期对伯牙的赞叹一起读读这句话。5、出示句子: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1)刚才同学们说这个句子也能体现子

    8、期是伯牙的知音。这句话是 什么意思呢?(2)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句子跟前一句话句式基本一样。既然前一 句话已经能表现子期是伯牙的知音,那这句话是不是多余的?去掉这 句话行不行?为什么?(加上这句话说明无论伯牙弹奏高山还是流 水,子期都能听懂,这样更能体现子期是伯牙的知音。而且读起来使 文章更有一唱三叹之感。)6、师引读:就这样,伯牙和子期一个在弹,一个在听。当伯牙心里 想到泰山时,子期赞叹道一一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不久,伯 牙又想到了流水,于是他转调拨弦,浩荡的流水从他的指尖流淌而出。 子期情不自禁地再次赞叹道一一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无论伯 牙弹奏什么,子期都能听懂。当伯牙志在清风时

    9、,子期曰一一 志在清风,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乎若清风。”志在明月,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乎若明月。” 志在白雪,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乎若白雪。7、同学们,伯牙的琴声中能表现出这么多东西,为何他只弹奏高山、 流水呢?他仅仅是想表现泰山的雄伟高峻和流水的浩荡吗?他还想 表现什么呢?用文中的一个字来回答。(志)(1)志是什么意思?(情志)(2)我们来看看“志”这个字在古代的写法。“志”的上半部分是一只脚,下半部分是个心。它的本意就是心之 所向,即内心的追求。伯牙心里向往的地方是哪里呀?(泰山、流水)(3)泰山是那么雄伟高远,流水是那么宽广浩荡,所以古人常常借 高山和流水表达自己的人生志向和

    10、追求。8、“志在太山”抒发了伯牙怎样的志向? “志在流水”表现了伯牙 怎样的胸怀?(生:像泰山般高远的志向,如江河般广阔博大的胸怀)9、伯牙通过琴声表达自己的志向时,钟子期怎么说?引读: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 若流水。10、钟子期仅仅听懂的是他的琴声吗?(还赞美他如泰山般高远的志 向,如流水般宽广博大的胸怀)子期不仅能听懂伯牙的琴声,还能听 懂他如泰山般高远的志向,如流水般宽广博大的胸怀。所以说,钟子 期不愧是伯牙的知音呀!四、深悟“知音”1、多少年来,伯牙被誉为琴仙,却从未遇到过能听懂自己的琴声和 志向之人。于是,

    11、他只能到山间独自弹琴以排遣寂寞。可他却没想到, 钟子期,一个山野村夫竟然听懂了他的琴声和志向。他激动万分,于 是与子期相约来年中秋再在此相聚。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约来到汉阳 江边,他见到子期了吗?因为钟子期死。当他再志在太山时,再也听不到子期对他说一一善哉乎鼓琴!巍巍乎 若太山。当他再志在流水时,再也听不到子期对他说一善哉乎鼓琴!汤汤乎 若流水。2、此时伯牙的心情会如何呀?(悲痛欲绝)3、他将所有的悲痛都化作一个决绝的行动,那就是一破琴绝弦。他为什么要破琴绝弦呢?4、痛失知音,伯牙的心情该是何等的悲痛啊!谁能带着悲痛之情读 读这句话。5、悲痛时语速应该缓一点,想象你就是伯牙,那种伤心欲绝之情,

    12、谁再来读一读?师范读。子期已死,再也没有人能听懂他的琴声和志 向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6、故事的内容学完了,现在你们对文章的意思理解了吗?谁来说说 全文的意思?小结:学古文,还要把整篇文章联系起来,理解全文的意思,这就叫 释全文(板贴)。7、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你对知音一词有了新的理解吗?师小结:真正的知音就是要像伯牙和子期那样,当伯牙志在太山时, 子期曰一一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当伯牙志在流水时,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当伯牙以琴言志时,子期能以诗赞 志;当子期死时,伯牙亦会决绝的一一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彼 此之间没有身份贵贱之分,能够互相理解、互相欣赏、彼此珍惜。 7、

    13、这也是这篇文章所蕴含的主旨,所以我们学古文,也要在理解文 章内容的基础上领悟文章的主旨。这叫一一(板贴:悟主旨)。五、总结升华1、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仅积累了一些文言字词,通过伯牙和子期的 故事对“知音”一词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而且还了解了学古文的方 法,那就是多朗读、看注释、解句意、懂全文、悟主旨。希望同 学们能把今天学到的方法运用到今天的古文学习当中。2、齐声朗读:同学们,伯牙和子期的故事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 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激发着人们 对知音的渴望与追求,也因此留下了无数动人的诗篇。两千多年后的 今天,我们也在这间教室里一起吟诵这个故事,憧憬着拥有属于自己 的知音。3、虽然知音难觅,但老师依然希望你们能怀抱希望,去找寻生命中 属于你自己的知音。一到找到,希望你们能加倍珍惜。六、板书设计多朗读(板贴)伯牙知音子期看注释(板贴)(互相理解、互相欣赏)解句意(板贴)以琴言志以诗赞志懂全文(板贴)破琴绝弦死悟主旨(板贴)


    注意事项

    本文(《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