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语文课堂实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第二课时教学方案.docx

    • 资源ID:15009163       资源大小:37.67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语文课堂实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第二课时教学方案.docx

    1、语文课堂实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第二课时教学方案语文课堂实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第二课时(教学方案)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语 文 教 案 )学 校:_年 级:_教 师:_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语文课堂实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第二课时(教学方案)教材简介:语文素有“百科之母”的称号,我想这是对它基础性最好的诠释,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语文科目,学习本教材

    2、的学生可以提高自身技能,本文档是按照教材进行修订编写,可以放心的进行教材使用。课堂实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第二课时新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语文组 刘卫民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上节课我们从谢冕老师的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那里学了几种诗歌鉴赏也就是对诗歌进行艺术再创造的方法,还记得都是什么吗?生:有“泡”,有“猜”。师:是的。为什么要“泡”?生:因为诗是诗人对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炼的产物。生:因为诗人总是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把众多的内容蕴蓄到最典型而又最精约的形象中来。师:怎么“泡”?生:所谓“泡”,就是要把精炼简约的诗歌形象还原为丰富多彩的原生状态,把诗

    3、里浓缩的东西再泡开,把其中的滋味泡出来。师:还有呢?生:寻找并判断形象背后蕴含的情思。生:把读者自己的内心世界融进诗歌里去。师:又为什么要“猜“?生:因为诗歌形象总是以一代十、以少胜多,极简约,极概括,留给欣赏者的欣赏空间极广阔,诗本身的郁积太多,所以难免有时需要“猜”。师:怎么“猜”呢?生: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去推测、去阐发。生:填补、连缀诗歌跳跃断续的地方。师:那咱们这节课就来试试,看看大家的本事,看看大家举一反三的能力。出示课件(以下例诗均同此):一读诗猜物看看诗中描写吟咏的是什么事物或景物:解落三秋叶,催开二月花。过江三尺浪,入竹万竿斜。生(稍一思索,几乎齐声):风。师:对!大家真聪明。

    4、这正是唐代李峤的咏风。看下一首可闻不可见,能重复能轻。镜前飘落蕊,琴上响余声。生(议论片刻,一生举手):还是风。师:什么风?生:好像春风。师:何以见得?生:飘落蕊,好像是吹落花的意思。师:对,就是春风。嘿嘿,不错,这是南朝梁何逊的咏春风。往下看不知谁抱镜,推在白云岑。万壑照成雪,梅花寒一林。生(思索,议论,小声推测):雪花?不对不对。月亮?月亮。师:嗯,的确是月亮。哪儿的月亮?生:山里的月亮。师:正是。这首诗题目山月,作者是清代的许遂。写的怎么样?生:把月亮比喻成镜子,没啥新意。但后两句很有意境,侧写月光,非常美。师:好。接着往下看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叫明月送将来

    5、。生(交头接耳):雪花?师:啊?雪花?是么?不贴边儿吧!生:光?师:差不多了,但还不是。生(恍然大悟):影子!师:什么影?生:树影?师:再猜。嗯比树影还美的生:好像是花影。师:对了。这是苏轼的诗,题目就是花影。生:啊可不是嘛!师:有趣儿吧?不愧是大诗人,多么热爱生活啊。充满生活情趣儿。不过也有人说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说“瑶台”象征“高官显位”,“花影”喻趋炎附势、攀附权贵的“小人”你信么?生:也有点儿道理。不过那这首诗就不怎么美了。我还是喜欢把它当成是写景诗。师:好。再来一首拂拂生残晖,层层如裂绯。天风剪成片,疑作仙人衣。生(议论,交流):云?师:再想想生(兴奋):霞。师:什么霞?生:晚霞。师

    6、:何以见得?生:残晖嘛。师:好。换首现代的。看梦的朋友/幻想的姐妹原是自己的影子/却老走在你的前面像光一样无形/像风一样不安定她和你之间/始终有距离像窗外的飞鸟/像天上的流云像河边的蝴蝶/既狡猾又美丽你上去,她就飞/你不理她,她撵你她永远陪伴你/一直到你终止呼吸生:理想。生:追求。生:希望。师:对,希望。题目就是希望,艾青的。下面咱们品几首现当代的小咏物诗,悟一悟其中的感情和思想。7小花的信念(顾城):在山石组成的路旁/浮起一片小花她们用金黄的微笑/ 来回报石头的冷遇她们相信/最后,石头也会发芽/也会粗糙的微笑/在阳光和树影间/露出善良的牙齿这是顾城14岁时的作品。请大家小声重读几遍。生(惊讶

    7、。小声重读)。师:谁先说一说你的感受和理解?比如说小花抱定的是怎样一种信念?石头又是怎样一种形象?生1:小花的信念是用微笑来对待一切。石头代表冰冷、冷漠的人。生2:小花以德抱怨。师:好!“以德抱怨”这个词用得好。生3:老师,小花是不是太天真、太单纯甚至是太软弱、太窝囊了?石头能发芽么?对冷漠冷酷甚至邪恶的人或事物能这么一厢情愿的微笑么?太基督徒了吧,打左脸把右边脸也伸过去?(众大笑)师:呵呵,好么,一下子用这么多形容词最高级。不过他的问题很有价值,谁能回答?生4:总比以怨抱怨、以暴制暴好吧?俗话说冤冤相报何时了嘛。生5:这只不过是诗人单纯美好的善良愿望而已,不可当真。师:不可当真吗?我很当真呢

    8、。生6:基督徒精神不好么?生7: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特别需要微笑、善良、宽容、理解。师:我非常赞成刚才这位同学的观点。人与人之间,太需要这种单纯和善良了。这正是这首诗的思想价值之所在。艺术上的价值呢?生8:我觉得“粗糙的微笑”和“善良的牙齿”两句特好。师:好在哪儿?生8:我也说不太好。只觉得人们平时一般不这么说,但顾城这么说了,却既很新鲜又很形象,而且对“石头”来说,非常贴切。师:怎么贴切法?生8:嗯石头表面一般都很粗糙,外形也一般都有棱角,像牙齿似的。师:诗人使用了什么辞格?生9:移用吧?师:还有呢?生9:拟人。师:对。其实“发芽”一说,也是辞格,只不过是拟物罢了。诗人究竟是诗人,总能创造性的使

    9、用语言,制造出新鲜的陌生感,陌生的熟悉感,乍一看不是那么回事,细想想还真是那么回事儿。好,再来一首跳跃性较大的。8往事二三(舒婷):一只打翻的酒盅/石路在月光下浮动/青草压倒的地方/遗落一枝映山红桉树林旋转起来/繁星拼成了万花筒/生锈的铁锚上/眼睛倒映出晕眩的天空以竖起的书本挡住烛光/手指轻轻衔在口中/在脆薄的寂静里/做半明半昧的梦谁来给大家朗读一下?生:我来读。师:很好。很带感情。全体再默读一遍,好好体味一下。注意题目的提醒。(学生默读,体味)师:谁来解读一下。生1:题目是往事二三,看来作者是在回忆。回忆的是什么事呢?我还没看太明白。师:是啊,回忆的什么事呢?你请坐,听听别人的。生2:“一只

    10、打翻的酒盅”,看来跟“喝酒”有关是不是喝多了?师:说下去。生2:酒盅都打翻了嘛,肯定是喝多了。师:嘿嘿,你真聪明,你找到了解读此诗的突破口。接下来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生3:啊,真的耶喝多了,离开了,走在月光下的石路上,晃晃悠悠的可不就觉得石路在晃动么?师:接下来两句呢?生4:是不是摔倒在路旁的草地上了?师:对,完全正确。那“映山红”又该如何理解?生4:抒情主人公仰倒在青草地上,小脸喝得红扑扑的不就像是一枝映山红遗落在那儿了么?师:太对了,大家接着说生5:哎呀,整个第二段不就是在写“天旋地转”的感觉吗?师:就是嘛。不过第二段的后两句中“生锈的铁锚”怎么解释?生6:指眼睛吧。人若是喝多了,眼神

    11、儿就不那么亮了,比较迟钝、散漫,不聚光了,可不就是生锈了。师:用铁锚作喻还有没有别的意味?生6:有沉重感,下坠感。师:下坠感?(众笑)不准确吧?你是不是想说“堕落感”?生6:对对对,堕落。师:堕落?重了吧?生6:也许是诗人的自责吧?师:嘿嘿,姑且先存此一说吧。回头看看,前两段回忆了怎样一件往事?生7:醉酒事件。(众笑)师:嗯。大概是诗人少年时的一次醉酒经历。至于为什么喝醉,只有诗人自己知道,属于个人隐私吧,不去管了。我们看最后一段吧。生8:这段好像没写什么具体事件,只是在写“发呆”。师:好,就叫“发呆”事件吧。是不是你们都有过这种时候?同处美丽的花季雨季,心里开始有了秘密,有了幻想,有了梦于是

    12、常常不由自主的发呆,“手指轻轻衔在口中”多么美丽的侧影啊?当然最好不要在语文课堂上发呆那就不叫发呆了,叫走神儿或发楞(众笑)师:同顾城的小花的信念相比,你更喜欢哪一首?生9:这首,诗味足,更耐人寻味。生10:我喜欢小花的信念的内容,喜欢往事二三的形式。师:好。我们继续9青草伊甸大地的思想,杂乱而茂盛 / 岁月的羊群咩咩走过在青草愈来愈盛大的歌唱里 / 石头和皇帝渐渐枯萎读一读,想一想看看诗中的意象各自象征什么?也就是开始咱们说的:就是要把精炼简约的诗歌形象还原为丰富多彩的原生状态,把诗里浓缩的东西再泡开,把其中的滋味泡出来。寻找并判断形象背后蕴含的情思。把你自己的内心世界融进诗歌里去。生1:青

    13、草我认为象征底层人民,象征民间的思想和智慧,还像来自民间的民主力量。师:很对。那“岁月的羊群”呢?生2:好像是“历史”,或者说“社会”,“时代”也行。因为人民的思想滋养了历史,养育了时代或者说社会。师:你说得太好了。理解得很深刻呀。那“石头”和“皇帝”象征什么?生:专制的、保守的、腐朽的、落后的东西。人民的、民主的力量强大了,自然就把他们淹没了。师:同学们已经理解到这种程度,我已经没什么好补充的了。我已经快“失业”了,你们太厉害了。咱们来点儿挑战性更强的吧?我日前在晚报上看到一则启事,说有位颇有文化品位的老板,在咱们望海寺附近面朝大海的山坡上新开了一家酒楼,他想好了一副对联,仅有八个字:“凭窗

    14、观海,把盏听潮”,似乎短了点。于是他悬赏征文,愿以每字千元的价格,求读者高人将对联延长到10个字,最好是14个字,这样挂出来更气派些。你们中有没有高人啊?先将它延长到10个字吧?(学生们议论纷纷,跃跃欲试,气氛非常活跃,很多人低头沉思)生1:有了,老师,我对“凭窗观海去,把盏听潮来”生2:不好不好,都到了酒店门前了,怎么还“观海去”呢?生3:“凭窗观海景,把盏听潮声”怎么样?生4:“潮声”好,“海景”还觉得别扭。师:“声”常常对应什么呀?生5:(抢着说)声色!对,“凭窗观海色,把盏听潮声”就是它了!钱归我了!生3:不行不行,至少有我一半儿。(众大笑)师:别着急,看还能不能再延长点儿?再添俩字试

    15、试生6:(沉思片刻)“凭窗观海色无限,把盏听潮声有时”。生7:大海颜色有无数种么?潮声有时有有时无么?顶多有时大有时小而已。不好。生8:改成“凭窗观海色无尽,把盏听潮声有韵”吧,有韵味、有韵律的意思。生9:那平仄不对了,上下句都仄声,特别扭。还不如说“声有诗”呢,“诗歌”的“诗”。师:思路再开阔些。看看能不能在“色”和“声”的前面加点儿修饰性定语?生10:“凭窗观海无限色,把盏听潮有情声”。师:怎么总在“有”“无”上打主意呢?换换角度。生11:“凭窗观海斑斓色,把盏听潮吞吐声”生12:(摇头)唉呀,词性对不上嘛,“斑斓”形容词,根本不符合大海实际;“吞吐”是动词。太闷了。还不如用“涨落”更恰当

    16、呢。师:嗯“涨落”用得好,有气势。至于海的颜色么你看咱们这页幻灯片的背景就是大海当然以蓝色为主,就是日出日落时分,也谈不上“斑斓”嘛。不过可有阴天晴天之分。对不对?生13: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凭窗观海阴晴色,把盏听潮涨落声”。哇噻,太棒了!老师,上哪儿领赏去?4000大圆啊!师:嗯真的不错。看看谁还有没有更好的?生14:我这个好像不太好师:(鼓励)说出来试试看生:“凭窗观海接天色,把盏听潮动地声”。众:哇,很有气魄嘛。生15:只是酒店老板未必乐意:这惊天动地的,人家还以为地震了呢?师:存在这个问题么?“动地”俩字是生硬了点儿那看看有没有更合适的字儿?生16:有了!苏轼有“惊涛拍岸”的现成句子

    17、,我们何不化用一下呢?改成“凭窗观海接天色,把盏听潮拍岸声”。好不好?师:确实不错。“凭窗观海阴晴色,把盏听潮涨落声”,“凭窗观海接天色,把盏听潮拍岸声”,那么同学们,你要是这位老板,你打算要哪副呢?生16:我要第二副,“接天色”,“拍岸声”,意境多开阔呀?多有气魄呀?生17:我要第一副,“凭窗观海阴晴色,把盏听潮涨落声”更有酒店情致,从容,雅致,不慌不忙,正符合文人雅士淡泊宁静、与世无争嗯,还有,还有“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那种味道。众掌声。师:你说得真好!我也赞成你的意见。我想那位老板也会这么想的。我先代表他对大家的热情参与表示感谢,更对大家的聪明才智表示钦佩。至于奖金么嘿嘿,嘿嘿对不起,这题是我虚构的!生:啊?老师你太坏了!不行,你欠我们6000大洋!请客吧,你。师:好好好。下课铃已经响了。大家都没注意到吧?这节课虽然主要是诗歌欣赏课,但大家的想象力绝对让我刮目相看。我发现大家都很有诗才呀!这样吧,留个课后作业请以“飞蛾扑火”这个意象举行同题诗赛,我倒要看看大家究竟有多么天才。好,下课。同学们再见!生(齐):老师再见。1可在这填写你的名称YOU CAN FILL IN THE NAME Here


    注意事项

    本文(语文课堂实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第二课时教学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