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部编版《小猴子下山》公开课教学设计3.docx

    • 资源ID:15004575       资源大小:106.16K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部编版《小猴子下山》公开课教学设计3.docx

    1、部编版小猴子下山公开课教学设计318小猴子下山小猴子下山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讲的是一只小猴子下山来,先掰了一个玉米,看见桃子就扔掉玉米去摘桃子,看见西瓜就扔掉桃子去摘西瓜,看见兔子就扔了西瓜去追兔子,最后,兔子跑进树林不见了,小猴子一无所获。在课文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小猴子的行为中得到启示:做事情明确目标,始终如一。本文构段有特色,第14自然段都是按“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做了什么”这样的语言形式来构段的,可以利用这个形式读懂故事内容;本文插图生动形象,图文一一对应,教学时可以把文本故事像连环画一样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文词句学习主要是注意体会不同的词表示不同的动作,

    2、教学时可借助课文插图、动作表演来理解,会用“掰、扛、扔”等动词说话。在本文的教学中,还可引导学生了解“又又”的词语形式并积累运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提取信息、整理信息,并根据课文信息对“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作出简单的推断。教学目标1会认“猴、结”等生字,会写“块、非”等生字,读准多音字“结、只、空”。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了解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3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说说故事主要情节。4能推断“小猴子最

    3、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内容以及背后蕴含的意义。2了解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3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说说故事主要情节。教学难点1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说说故事主要情节。2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本课生字要重点指导读准后鼻音的字“扛、扔、捧、蹦”,翘舌音的字“摘、追”,特别注意“掰、摘”的

    4、韵母是ai;多音字“结”的读音也是难点,在本篇课文中表示植物长果实,可在具体的词句中进行认读。字形上,本课生字以合体字为主,建议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归类识字;也可根据动词的特点,借助课文插图、动作表演等帮助学生区别、理解字义;还可以用字谜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中,其中“瓜”是独体字,注意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书写位置。“块、非、往”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右部分的宽窄、长短和笔画的穿插,关注“非”的笔顺。“常、空”是上下结构的字,注意上下两部分的中心对正,宽窄合适。2朗读指导教学时,注意抓重点语句。本课段落结构相同,句式不断反复,每一段都由两句话组成。第一句用叙述的

    5、语气朗读,做到平实自然。重点指导第二句,可以借助“又大又多、又大又红、又大又圆”这样的“又又”形式的词语,读出小猴子对所见事物的欣喜之情。朗读指导时要让学生进入故事情境,进入角色体验,体会角色的心情。最后一段抓住词语“只好”,引导学生读出小猴子“空着手回家”时的失落、后悔的心情。3理解运用了解表示动作的词语的不同含义并学习运用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在词语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建议读做结合,将抽象的词义化为具体可感的动作。本课学习中,可先引导学生圈画出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再让学生根据偏旁分类;接着结合课后第三题,读一读,演一演,在表演中正确理解词义,最后让学生看着图画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教师还要

    6、引导学生用上这些动词说说在生活中看到的场景。这样促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加深对这些词的准确理解。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是本单元学习的一个重点。本课要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作出推断。可以首先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带着问题“小猴子下山以后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寻找并提取文本中较为明显的信息;然后根据图文对应、结构反复的特点,帮助学生读懂故事内容。课前准备1上网或查阅书籍,了解有关猴子的故事。2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猴、结”等生字,会写“块、非”等生字,读准多音字“结、只、空”。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

    7、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说说故事主要情节。教学过程板块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动物王国开会的故事,认识了老虎、狗熊、狐狸等动物。这节课我们将认识动物王国里的另一位动物朋友,他聪明、伶俐,会爬树、爱吃香蕉,你们猜猜他是谁呢?(学生回答:小猴子)2师:没错,就是聪明调皮的小猴子。老师想问问大家都听过哪些和小猴子有关的故事?我们来交流一下。(学生自主回答,教师适当鼓励)猴子捞月十二生肖孙悟空大闹天宫3过渡:原来同学们都听过这么多有关小猴子的故事呀!小猴子在参加完动物王国的大会以后,觉得动物王国有点无聊,所以呢,他就想下山玩玩。那小猴子下山

    8、以后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8课小猴子下山。(教师板书课题“小猴子下山”,学生朗读)板块二初读课文,趣味识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将本课生字圈画出来。2检查字音,识记生字。(1)课件出示会认的生字,学生检查是否有没有圈画出的生字。猴结掰扛满扔摘捧瓜抱蹦追(2)指名学生借助拼音读生字。(3)多种形式练读生字:带上拼音读、去掉拼音练读、开火车读、小老师带读等。同桌合作练读生字。你读我听,我读你听,相互正音。再次指名认读,教师及时纠正不正确的读音,读准后鼻音生字“扛”“扔”“捧”“蹦”,翘舌音生字“摘”“追”,多音字“结”。3交流识字方法,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生字。(1)借助图片,识

    9、记生字“猴”“结”“瓜”。借助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猴”的模样,识记生字“虎”。根据课文中有玉米、桃子的插图和课文中的句子“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引导学生识记生字“结”。根据课文中有西瓜的插图,让学生直观感受“瓜”,并结合生活经验组词“南瓜”“冬瓜”“哈密瓜”,识记生字“瓜”。(2)引导学生结合课后第三题中的插图,理解“掰”“扛”“扔”“摘”“捧”“抱”等表示动作的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字,进而指出它们的共同点:偏旁都是“手”或提手旁,说明它们都表示跟手有关的动作。学生观察课后第三题的插图,尝试依据插图,模仿小猴子的动作。指名学生模仿,教师相机指正。(3)借助课文插图,以及生活经验识记生

    10、字“追”“蹦”。借助课文第四幅插图,引导学生理解“追”表示的动作,识记“追”。课件出示兔子蹦蹦跳跳走路的图片或视.频,识记“蹦”。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两个字,进而指出它们的共同点:偏旁都是足字旁,说明它们都表示跟脚有关的动作。(4)组词识记“满”。满:满足、满意、满身板块三仔细观察,指导书写1过渡:大家认识了这么多生字,相信接下来的写字也难不倒大家,我们一起去写一写课文中的生字吧!2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块非常往瓜进空(1)指名学生读。(2)开火车读。3学写生字。(1)指导书写独体字“瓜”。先引导学生观察“瓜”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自主书写,教师巡视查看。根据学生自主书写的情况,教师再一边范写,一边

    11、提示书写要点。“瓜”第一、二笔均为撇,两撇方向不同;竖提的收笔高于撇的收笔;捺起笔在竖提的下方,不与撇相连。(2)指导书写“块”“非”“往”三个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右部分的宽窄、长短和笔画的穿插。引导学生观察“块”“非”“往”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教师一边范写,一边提示书写要点,提醒学生关注“非”的笔顺。“块”左窄右宽;“土”作部首时,末横变提;“丿”先竖后弯。“非”先写左竖与三横,再写右竖与三横;两竖左边稍短;横间距均匀,两边最下横稍长。“往”左窄右宽;第四笔起笔与左边第一撇同高;三横距离均匀,长短不一;最后一横要舒展,高于左边的双人旁。(3)指导书写“常”“空”两个上下结构的字。引导学生观

    12、察“常”“空”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注意上下两部分的中心对正、宽窄合适。教师一边范写,一边提示书写要点。“常”上宽下窄;秃宝盖要舒展;“口”字形体小又扁,位于横中线上方;“巾”字略宽于“口”;上下重心要对正。“空”上宽下窄,长短较一致;第一笔点与第七笔竖都位于竖中线上,“工”的上横短、下横长。(4)指导书写半包围结构的字“进”。引导学生观察“进”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教师一边范写,一边提示书写要点。“进”的“井”位置稍靠右,第二笔横位于横中线,第三笔撇靠近竖中线;“辶”的平捺要舒展,托住被包部分。板块四明确脉络,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梳理文段。(1)自.由朗读,出示要求。大声地朗读课文,

    13、注意读准生字,读通句子,难度的地方多读几遍。给课文的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2)指名学生回答: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5个自然段)2图文结合,初步感知。(1)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有一天,小猴子下山找东西吃,他看见了很多东西,可是他看见一个东西就扔了手里的东西,扔到最后空手而归的故事。(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用笔勾画出小猴子下山后去了哪些地方,它看见了哪些东西。小组内交流自己勾画的内容。指名学生回答,教师相机评价。地方:一块玉米地里、一棵桃树下、一片瓜地里、树林里。东西:玉米、桃子、西瓜、兔子。3教师小结:听了同学们的回答,老师才发现原来小猴子去了这么多的地方,看见了

    14、非常多的东西。可是很奇怪,为什么小猴子最后却空手而归呢?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吧!练习设计完成本课对应的字词书写训练。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随文讲解,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了解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2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说说故事主要情节。3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那么多生字,你还记得它们吗?2引导学生说一说上节课学

    15、过的生字,教师适时指导。(1)自读、教师指名读。(2)全班齐读。3过渡: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并且初步阅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大概内容,这节课我们就来仔细了解一下小猴子最后空手而归的原因。板块二品读课文,了解原因1师:现在,让我们赶紧跟随小猴子的脚步去玉米地看看吧!(1)学生默读第1自然段,了解小猴子在玉米地的收获。(2)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玉米地的情况。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又大又多”,感受玉米的茂盛。“又大又多”写出了玉米的两个特点:一个是“大”,一个是“多”。联系上文玉米“又大又多”,理解小猴子的心情。A师: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小猴子心情怎么样?(非常高兴)B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

    16、非常”,体会“非常”强调了小猴子高兴的程度。(3)师:小猴子看到玉米又大又多,他做了什么呢?请大家用课文中的话回答。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引导学生抓住表示动作的字“掰”,想象小猴子掰玉米的场景。A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你掰过什么东西?怎么掰的?B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掰”字,根据它的结构,理解左边一只手,右边一只手,中间一个分,两手一分就是“掰”。C教师请两个学生表演“掰手腕”,体会“掰”字意味着用的力气很大。引导学生抓住表示动作的字“扛”,进一步理解玉米的大。A结合课后第三题插图,理解“扛”表示的动作。B请学生演示一下“扛”,领悟只有比较大的东西才用“扛”,说明小猴子掰下的玉米很大。(

    17、4)师:假设你就是这只小猴子,看到地里又大又多的玉米,相信你也会非常高兴的,请大家带着这种非常高兴的心情读一读第1自然段。“又大又多”重读,突出玉米的特点;“非常”重读,突出小猴子高兴的心情。(5)过渡:小猴子掰下玉米,扛着往前走了,那小猴子接下来会看到什么呢?我们接着看第2自然段。2默读第2自然段,了解小猴子在桃树下的收获。(1)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小猴子在桃树下的情况。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满树”,感受桃子的数量非常多。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又大又红”,感受桃子的外表非常惹人喜爱,看着就很好吃的样子,理解小猴子扔了玉米去摘桃子的原因。(2)师:小猴子看到桃子又大又多,他做了什么呢?请大家

    18、用课文中的话回答。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指名学生读准既是后鼻音又是翘舌音的“扔”和“摘”。结合课后第三题的插图,理解“扔”和“摘”的动作。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扔”,感受小猴子放弃玉米时没有留恋和犹豫。(3)学生结合插图,朗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体会小猴子看见桃子时的高兴。“满树”重读,读出桃子结得多;“又大又红”重读,读出桃子的惹人喜爱;“扔了”一句语速稍快,突出小猴子急于得到桃子的心情。3过渡:小猴子摘了玉米,又往前走了,这时候他又走到了一片瓜田里。这回小猴子还会扔掉桃子吗?我们去看看课文第3自然段。4学生默读第3自然段,了解小猴子在瓜田里的收获。(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捧”,结合课后第三题

    19、的插图,感受桃子的大。(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满地”,感受西瓜的数量非常多。(3)抓住关键词“又大又圆”,感受西瓜诱人的样子。(4)师:小猴子看到西瓜又大又多,他又做了什么呢?请大家用课文中的话回答。他扔了桃子,去摘西瓜。(5)引导学生抓住小猴子又扔了桃子去摘西瓜,体会小猴子的性格。小猴子见桃子又大又红,于是扔了玉米;见西瓜又大又圆,于是扔了桃子;由此可见小猴子见一样,馋一样,摘一样,又扔一样,说明他没有明确的目标,做事不专一。(6)学生结合插图,朗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体会小猴子看见西瓜时的高兴。“满地”重读,读出西瓜的多;“又大又圆”重读,读出西瓜的惹人喜爱;“就扔了”一句语速稍快,突出小

    20、猴子想摘西瓜的急切心情。5师:小猴子这回摘到了又大又圆的西瓜,他应该满足了吧?我们接着往下看。(1)学生默读第4、5自然段,了解小猴子摘了西瓜之后的情况。结合课后第三题的插图,引导学生明确“抱”的动作,感受西瓜的大。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蹦蹦跳跳”,感受小兔子的可爱。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感受小猴子见一样爱一样,做事没有明确目标的性格。(2)引导学生抓住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关键词“不见了”“只好空着手回家”,明确小猴子最后一无所获的结果。引导学生抓住“不见了”,了解小猴子最后没有追上小兔子,并且他又扔掉了西瓜,所以只能空着手回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只好”,并结合课文中的插

    21、图,感受小猴子两手空空、垂头丧气的样子。(3)师:假设你是最后两手空空回家的小猴子,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回家的路上,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指名学生回答)我肯定十分后悔、难过、伤心。我会想:哎!真是不该扔了玉米去摘桃子,又扔了桃子去摘西瓜,最后还扔了西瓜去追兔子!现在两手空空回家,妈妈一定会批评我的,哎!经过这次,我一定要吸取教训。(4)学生结合插图,朗读第4、5自然段,边读边体会小猴子抱着又大又圆的西瓜的满足,到最后两手空空回家的难过。“走着走着”语速稍慢,读出小猴子边走边玩的悠闲自在;“蹦蹦跳跳”“真可爱”重读,读出小兔子的惹人喜爱;“不见了”语速稍快;“只好”稍微读慢点,读出小猴子的后悔与

    22、无奈。6结合小猴子一次次扔掉东西,去追另一个新东西的表现,引导学生思考:小猴子为什么最后会空着手回家?(1)同桌之间相互讨论。(2)学生自主发言,教师适当鼓励。因为小猴子做事没有明确的目标,而且三心二意,他一路上见一样摘一样,见到一个更好的东西,就会把前面摘的东西扔掉。最后,玉米、桃子、西瓜、小兔子一个也没有了,他就只能空着手回家了。7教师小结:原来小猴子空着手回家是因为他见一样爱一样,把得到的东西都扔了。这可不是一个好习惯呢,小朋友们千万别学小猴子一样三心二意哦!板块三总结课文,拓展延伸1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脉络。小猴子下山2引导学生把故事情节讲清楚、讲明

    23、白。(1)学生看图讲故事:根据课文插图,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的句式,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2)学生先自己练习讲故事,然后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给同桌听,同桌之间相互点评。(3)指名学生讲故事,教师相机点评。3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想象:小猴子第二次下山会是怎样的情境呢?(学生自主发言,教师适当鼓励)4教师总结:听了大家的回答,老师相信小猴子经过这次空手而归的经历,肯定会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做一个专一的小猴子。老师也相信小猴子下一次下山一定会满载而归的。大家课后可以把这个有趣的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朋友或者家人听,跟他们一起分享你学到的道理。练习设计完成教材11优

    24、化创新精练对应训练。1由扶到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文前四个自然段结构相似,在教学中,教师重点指导第1、2自然段,通过由指导到扶再到放,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第1自然段中抓住关键字词,体会小猴子的动作,让学生理解小猴子的高兴的心情。这样由细节到整体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为学生学习第35自然段打下扎实的基础。2迁移运用,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本课的课文语言结构相似,这为语言训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点。让学生在学习中积累运用也很重要。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之后,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插图,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的句式,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在学习中,还不断总结

    25、经验,提醒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迁移运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3引导学生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年级的学生内心充满想象,他们拥有自己丰富、天真的思想。在课文教学结束后,抛出一个问题:“小猴子第二次下山会是怎样的情景呢?”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续编故事。学生表现出异样的兴奋,小手举得高高的,都想把自己编的故事分享给大家。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有助于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一年级下册18小猴子下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小猴子下

    26、山是一篇童话。课文讲的是一只小猴子下山来,先掰了一个玉米,看见桃子就扔掉玉米去摘桃子,看见西瓜就扔掉桃子去摘西瓜,看见兔子就扔了西瓜去追兔子,最后,兔子跑进树林不见了,小锤子一无所获。在课文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小猴子的行为中得到启示:做事情明确目标,始终如一。本文构段有特色,第1、2、3、4自然段都是按“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做了什么”这样的语言形式来构段的,可以利用这个形式读懂故事内容;本文插图生动形象,图文一一对应,教学时可以把文体故事像连环画一样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文词句学习主要是注意体会不同的词表示不同的动作,教学时可借助课文插图、动作表演来理解,会用“掰、

    27、扛、扔”等动词说话中。在本文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又又”的词语形式并积累运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撮信息、整理信息,并根据课文信息对“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作出简单的推断。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快两个学期的学习,学习了一些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初步学了结合词句的理解来理解课文内容的一些方法,具有初步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但他们在认知方面比较直观,注意力还不是很集中,学生对猴子的接触又少,对猴子的动作想象也有一定的难度,因而需要创设情境,利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资源和生动形象的动画课件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

    28、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了解并积累“又( )又( )”形式的词语。2.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说说故事主要情节。3.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 教学重难点:了解表示动作的词的不同含义,并学习运用;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教学方法:图文结合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演示法、直观教学法。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教学课件、玉米、桃子、西瓜图片及实物。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29、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个可爱的小客人,大家想知道它是谁吗?只要你们能把这些词语准确地读出来,它就会出来跟你们见面了。 2.出示词语:掰下 扛着 扔了 摘下 又大又多 又大又红 又大又圆 蹦蹦跳跳 (1)学生齐读词语。 (2)分组认读词语。3.课件出示猴子图说:“你们看,它是谁?”(小猴子)然后揭示课题小猴子下山4.质疑导入:小猴子下山去到了那些地方,看见了什么?让我们走进课文找找答案吧。【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再通过课件展示猴子图片,紧紧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小猴子下山去到了那些地方,看见了什

    30、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2.抽生汇报,(玉米地 玉米、桃树下 桃子、西瓜地 西瓜、小兔子 )然后课件演示小猴子下山的情景。【设计意图】通过自读课文,看动画小猴子下山的情景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又为学生走进课本,创造了情感的体验。 三、学习课文,积累词语。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小猴子首先去到了什么地方?(玉米地)出示课文插图一,指导学生看图说话:谁在哪里干什么?2.课文是怎样写小猴子掰玉米的?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数一数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3.抽生汇报后,课件出示动画标出、两句话。请一二组同学读第一句,三四组同学读第二句。说说小猴子下山走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4.指名学生交流,明确小猴子来到了玉米地里,看到了又大又多的玉米。5.小猴子看见玉米结的又大又多,它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动词:“掰”和“扛”。(教师示范做“掰”和“扛”的动作。)6.指导朗读第二句。(我们学学小猴子掰玉米,一边读一边做动作 ) 7.小猴子摘了这么大的玉米,心情怎样?(高兴)8.指导用高兴的语气朗读第一自然段。9.小结:小猴子走到( ),看见( ),就( )了一个。【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看图说话,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看图写话做下铺垫。通过实物结合动作演示理解“掰和扛”把抽象的变为直观的,形象生动,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让学生容易


    注意事项

    本文(部编版《小猴子下山》公开课教学设计3.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