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四年级科学下册问答题.docx

    • 资源ID:14998769       资源大小:594.44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四年级科学下册问答题.docx

    1、四年级科学下册问答题四年级科学下册问答题第一单元:热与我们的生活1、 锅把为什么不容易变热?答:因为锅把是木头的,它是热的不良导体,传热的能力很差,所以锅把不容易变热。2、 热水为什么会逐渐变凉?答:因为热水中的热量散失到空气中了,所以就变成了温水,再散失一些热量就变成凉开水了。3、温度计为什么能测量温度?答: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是水银温度计,它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在温度计里面有一根内径细而均匀的玻璃管,玻璃管的下面是一个玻璃泡,在管和泡之间有适量的水银,管面标着一些表明温度高低的刻度。水银对温度的变化很敏感,当温度变化时,水银的水平线随之改变。水银达到的刻度就反映出了温度。3

    2、、 房间是怎么变暖的?答:有热源,然后通过辐射、对流、传导,就能使房间变暖。1、 杯子变热了1、 热是怎样在固体中传递的?答:热量通过直接接触的物体,从温度较高部位传递到温度较低部位的过程,热传导通常是固体传热的方式。2、 热的传递方式有哪几种?答:热的传递方式有三种,分别是: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3、 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传热快,哪些地方需要传热慢?答:锅的材质当然是导热越好会越有利。各类电器本身的散热装置或设计上都应考虑传热要快。人本身到夏天也要少穿衣服以确保传热快。 传热慢的地方:比如锅把儿、烧水壶把儿、杯子等在设计上需要考虑导热慢的材质以保证使用者的安全。人到冬天要考虑多穿衣服以降低传

    3、热速度。3、夏天公共汽车上的扶手是铁的,冬天为什么换成塑料的?答:铁是金属,是良好的导热体,手贴到扶手上后,铁的扶手会更快的把手上的热量导走,所以夏天扶手是铁的。而塑料是热的不良导体,冬天手上与扶手的温差较大,所以能明显的感觉铁扶手比塑料的更冷,所以冬天时是塑料的。2、 水变热了1、 水变热了,为什么鱼还能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答:热在水中主要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因为水是热的不良导体,又因为下面的水没有形成对流 ,热没有传递到下面的水,所以下面的水的温度还适合于小鱼的生存。2、 冬天,暖气是怎么使房间变暖的?答:热在水中主要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暖气片附近受热的气体会上升,较冷气体会流过来补充,然

    4、后又被加热而上升,冷空气和热空气相对流动,这样使空气产生了对流。房间就变暖和了。3、 怎样让稀饭热得更快?答:用勺子不断搅动,使上层的稀饭和下层的稀饭相对流,从而加快稀饭内的热对流,使稀饭热的较快。4、 怎样让炉火更旺?答:用扇子扇使空气对流从而使炉火更旺。5、 烧水时,壶里的水是怎样烧开的呢?答:热在水中主要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壶底部受热的水会上升,较冷的水会溜过来补充,然后又被加热而上升,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这样就使水产生了对流。达到一定温度后,水就开了。6、 太阳的热是怎样传到地球上来的?答:热可以直接向周围发射,这种传热的方式叫做辐射,即使在真空里也能进行,太阳的热,就是通过辐射的方式

    5、传到地球上来的。3、 谁热得快1、 为什么夏天穿浅色衣服的人多,冬天穿深色衣服的人多?答:因为浅色衣服比深色衣服吸收的辐射少,所以夏天穿浅色的人多;因为深色衣服比浅色衣服吸收的辐射多,所以冬天穿深色衣服的人多。2、 为什么在冬季的有雪的路面上,撒上煤渣呢?答:有雪的路上,撒上煤渣后,颜色变深了,因为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收的辐射热多,所以雪会融化的快一些。以方便人们出行。3、 为什么太阳伞都是浅色的呢?答:因为浅色物体比深色物体吸收的辐射热少,太阳伞是为了防晒晒的,所以太阳伞的颜色是浅色的。4、 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物体吸热本领不同的特点?答:根据深色物体吸热多的特形性:1、太阳能热水器;2、

    6、在冬季有雪的路上撒煤渣,雪会化得快一些;3、冬季穿深色衣服。根据浅色物体吸热少的特点性:1、太阳伞都是浅色的;2、夏天穿浅色衣服。5、 物体吸热本领的大小还与什么有关?答:物体吸热本领的大小与物体颜色的深浅和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4、 它们会生热吗1、 盖被、穿棉衣为什么暖和?答:因为棉花膨松多孔隙,内有很多不流动的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因此可以保持人的体温 ,所以会暖和。2、 夏天冷饮摊点为什么用棉被盖着冰糕、雪糕?答:因为棉被有保温功能 ,它既能保住内部热量不外出,也能保证外部热量进不到冷饮摊点箱体里,有效防止冷饮融化。3、 暖瓶保温的原因有哪些?答:用热的不良导体(木头)做的塞,用双

    7、层玻璃做的真空壶体,既能保住内部热量不外出,也能保证外部热量进不来,所以暖瓶能保温。5、 温度计的秘密1、 温度计为什么能测量温度?答:我们现在用的温度计则完全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来制作的:由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的热膨胀程度要比固体大,所以当温度变化时,玻璃管中的液面便随之上升或下降;又因为温度计玻璃管内径很细,液体体积变化在细管中呈现出较明显的高度变化,所以从玻璃管上的刻度就可读出温度的具体数值。2寒冷的冬天,经常会遇到自来水冻裂的情况,这是怎么回事?答:冬天,气温较低,水管受冷收缩,而水管中的水却受冷结成冰,体积膨胀,由此而产生的力将水管撑裂。2、 去超市买东西,本想买一瓶装满的饮料,

    8、但却发现货架上没有装满的,这是什么原因?答:瓶装饮料都没有装满,是为了防止受热膨胀。6、 自行车胎为什么会爆裂1、一般情况下,物体(液体、固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不同材料的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在相同情况下,气体受热膨胀的体积最多,液体较多,固体最少。2、在炎热的夏天,阳光照射下,自行车胎为什么会爆裂?答:在炎热的夏天,阳光照射下,自行车胎内的气体受热膨胀,当膨胀到车胎不能承受的压力时,自行车胎就会爆裂。3、固体在受热或遇冷时会怎样?答:固体在受热时会膨胀,遇冷时会缩小。4、安装火车轮箍时,怎样安装才能使火车轮与轮箍结合严密?答:安装时,将轮箍加热,使轮箍受热膨胀后,轮箍变大了,然后

    9、装在火车轮上,等冷却后,轮与轮箍就结合严密了。5、铁路上钢轨间为什么留有缝隙?答:是为了防止钢轨热胀冷缩时出现钢轨弯曲或拉断。6、电线杆之间的电线,在夏季时,怎样安装?在冬季时,怎样安装?答:夏季由于热胀的缘故,应安装得松一些。冬季由于冷缩的缘故,就安装得紧一些。7、瘪了的乒乓球,怎样复原?答:放在热水里烫一下,因为乒乓球里的空气受热膨胀时,在乒乓球没破的情况下,会将陷下去的部分顶起来。8、为什么水泥路面上留有缝隙?答:是为了防止路面热胀冷缩时出现涨鼓或拉断。 9、瓶子盖拧不下来,怎么办?答:用热水把瓶盖烫一烫,瓶盖受热膨胀就能拧下来。10、在我们生活中,哪些事例是为了防止热胀冷缩的?答:1、

    10、铁路上的钢轨留有缝隙;2、电线杆之间的电线,在夏季时,应安装得松一些,冬季就安装得紧一些。3、水泥路面上留有缝隙11、在我们生活中,哪些事例是利用了热胀冷缩的?答:1、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里烫一下,就可复原。2、瓶子盖拧不下来,用热水把瓶盖烫一烫。7、 春季星座1、怎样根据北斗七星的斗柄来确定是哪个季节?答:根据北斗七星的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把北斗七星的样子画下来:秋季冬季春季夏季2、春季星空中的显著星座:狮子座狮子座位于北斗七星的南方。它的头部朝西,由几颗较亮的星组成弯弯的镰刀形,尾巴在东,主要由三颗星组

    11、成一个三角形。3、北极星总在正北的方向。在迷失方向又没有指南针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北极星辨认方向。怎样才能找到北极星呢?答:1、可以利用北斗七星来寻找北极星; 2、可能利用仙后座来寻找北极星画法:就是延长勺子的外侧的两颗星间距的五倍. 画法:就是按图中的方法延长仙后座三条线交点的中间线段的五倍.8、 夏季星座1、 北斗七星在一年四季中的位置变化: 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2、认识夏季星空中的显著星座:天鹰座、天琴座、天蝎座。牛郎星位于天鹰座,织女星位于天琴座,我国家喻户晓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就是根据这两颗星想象出来的。3、天蝎座是夏季南天最

    12、显眼的星座。 天蝎座中有一颗红色亮星,犹如天蝎的心脏,它就是著名的心宿二,也叫大火星,还被称为商星。4、小结:通过四季星空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春季的星座: 狮子座 、夏季的星座: 天鹰座、天琴座、天蝎座 、秋季的星座: 大熊座、仙后座 、冬季星座: 猎户座 、9、认识光第9课 认识光1、 什么是光源?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2、 下列是光源发出的光:太阳光、闪电光、萤火虫光、灯光、电焊光、水母光等。3、需要注意的是: 月球的光是反射的太阳的光,因此月球本身不发光,它不是光源。就像镜子能反射光一样(镜子也不是光源)4、哪些事例说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答:阳光穿过大树缝隙照射到地面上、阳光下人的影

    13、子、手电筒发出的光、等等都显示出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5、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答:用纸筒看灯光实验,直纸筒能看到灯光,弯纸筒看不到灯光,说明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6、光的作用是什么?答:光有照明作用,还有装饰、美化的作用。7、过多使用灯光有哪些坏处?答:如果灯光过多、过亮会产生光污染,与眼下我们倡导的节能、低碳社会是不相适应的。10、 玩镜子1、 平面镜有哪些特点?答:1、表面是平的镜子;2、平面镜能反光;3、平面镜中的像和镜外物体大小相等左右相反;4、平面镜能使光的传播路线发生改变。2、凹面镜的影像是什么样的?凸面镜中的影像是什么样的?。准备一个表面光亮的金属小勺子(汤匙)

    14、利用汤匙的正面充当凹面镜,利用汤匙的反面充当凸面镜。会发现凹面镜中的影像是倒立的,凸面镜中的影像是正立的。3、将一物体放在两个平面镜前,观察平面镜里物体的像,会发现:改变两个平面镜之间的夹角,像的数量也会有所改变。4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镜子?弯道反光镜、室内装饰镜、汽车后视镜、太阳灶、家用的平面镜等。11、 潜望镜的秘密1、 潜望镜是军事上用于侦察的仪器。有潜艇潜望镜和陆用潜望镜两种。2、 潜望镜的制作原理:是利用平面镜的反光性质制成的。三、如图:四、实验名称:制作潜望镜 制作材料:牙膏盒、两块平面镜、双面胶等制作过程:把牙膏盒如图做好,按图中所指位置刻出两小口,插入平面镜,这样就制作成了潜望

    15、镜。12、 彩虹的秘密1、 阳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三棱镜能把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2、 彩虹的成因?答:雨后,空中有很多小水珠。阳光照射在小水珠上,这些小水珠把阳光分解成七种色光,形成彩虹。3、 彩虹常出现的地方:1、晴天时,喷泉的周围会出现彩虹。3、 晴天时,我们用喷雾器浇花时、在水雾的周围出现彩虹。13、 凸透镜一、 认识放大镜的结构:放大镜包括:镜片、镜框、镜柄二、 像放大镜这样边缘薄、中间厚的透明镜片,称为凸透镜。三、用放大镜看课本上面的字,会发现: 字变大了 。四、阳光下,用放大镜(凸透镜)点火柴。五、实验名称: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实验材料:凸透镜、纸屏、蜡烛

    16、、火柴等实验步骤:1、把点燃的蜡烛、凸透镜、纸屏依次放在光聚座上,使它们在一条直线上,并使火焰、镜面、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 2、适当调节凸透镜与纸屏的距离,在纸屏上可以看到蜡烛的像。实验现象:利用凸透镜形成的实像是倒立的。六、凸透镜有放大、聚光、成像的作用。七、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凸透镜?答:放大镜、老花镜、显微镜、望远镜等用到了凸透镜。 八、自制凸透镜:1、用一滴水滴在纸上面的字上,会发现字变大了,这个小水滴就是自制的放大镜。 2、在透明的塑料瓶或玻璃瓶内加入水,就成了自制的放大镜。14、 照相机和眼睛一、 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应用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如图:二、 照相机的基本构造:镜头

    17、、光圈、胶片 如图:三、眼睛的主要构造: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等。如图:三、 眼睛是怎样看到物体的?答: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睛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像。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立即把这些光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看到这些物体了。来自物体的光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是倒像,人脑能自动调节倒立的视觉信号,形成正立的视觉。四、 将眼睛和照相机联系起来:眼睛的晶状体就是镜头,眼睛的视网膜就是胶片,瞳孔就是光圈。五、 怎样保护眼睛?答: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经常远眺;避免强光;注意眼的卫生;避免眼睛受到外伤;避免眼睛疲劳过度;避免传染性眼病的侵扰等。第15课 蚯蚓找家一、

    18、 实验名称:蚯蚓对明暗环境的反应实验材料:蚯蚓若干条、长方形纸盒、黑湿布、透明的塑料薄膜。实验步骤:1、把长方形纸盒里面涂黑,把盒底挖掉一半,贴一块透明的塑料膜。2、在桌上铺一块黑湿布,在布上放5条蚯蚓,用盒罩住,使蚯蚓正好在盒内的明暗交界处,观察到蚯蚓都爬到暗处。实验结论: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二、 实验名称:蚯蚓对干湿环境的反应实验材料:蚯蚓若干条、长方形纸盒、干土、湿土、透明的塑料薄膜实验步骤:1、在长方形纸盒地盒底垫上塑料薄膜,在盒左边放上干土,在盒右边放上湿土,干土与湿土间隔一段距离; 2、在盒中间没有土的地方,放几条蚯蚓,观察到蚯蚓都往湿土里爬。实验结论:蚯蚓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

    19、境。三、蚯蚓生活能够生活在水里吗?答:蚯蚓适宜在潮湿的环境,并不是说蚯蚓喜欢在水里,这是错误的,蚯蚓怕水,因为土壤中充满了水,就会缺少了氧气,没有了氧气,蚯蚓就无法生存。四、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五、说一说动物与环境是怎样相互依存?答: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像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大象生活在热带雨林;鲸鱼生活在海洋;北极熊生活在北极;骆驼生活在沙漠;企鹅生活在南极等。16课变色龙1、 动物为了生存,是怎样利用周围环境保护自己的?答:动物为了生存,也要与周围环境越相似,才不会被发现。如:1保护色,变色龙能改变身体的颜色,适应不同的环境。2、警戒

    20、色,毒箭蛙用鲜艳来警告捕食者不要吃它。3、拟态,枯叶蝶借助与枯叶相似的外表保护自己。4、乌贼释放墨汁逃跑、壁虎断尾、螃蟹螃蟹(xie)断肢等来保护自己。2、 人类从动物的自我保护中受到了很多启发,发明了哪些保护自身安全的装置?答:1、战士穿着迷彩服趴在草丛中。2、穿着白披风的战士,在雪地上行走。3、 沙漠中的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答:结构上:为适应干旱,进化出防止水分散失的角质皮等;保持水分的贮(zhu)水囊(nang)等为适应温差大,进化出隔热性能好的皮肤或盾甲。行为上:为适应干旱和温差大,一般都有钻洞穴居的习惯。爬行动物还会通过曲线爬行或将腹部支撑离开地面达到防止被高温的沙粒炙伤的可能。,

    21、第17课植物向哪里长一、 实验名称:植物的根向哪里生长 实验材料:浸泡过的玉米粒、纸巾、培养皿等 实验步骤:1、把玉米粒放到培养皿里,使玉米粒的尖朝向培养皿中心。 2、固定玉米粒,封好口。 3、把培养皿立起来,并用橡皮泥固定好。 实验现象:根都往有水的地方生长。实验结论:植物的根有向水性。二、植物的向光性,如图:(放在窗子边的一盆植物)实验名称:植物的向光性实验实验材料:一盆植物实验步骤:把一盆生长旺盛的植物放在有阳光的窗边,过一段时间,植物向着窗外阳光处生长。实验结论:植物有向光性三、四、“向日葵”的头为什么总朝向太阳? 答:因为向日葵有向光性,所以向日葵的头总朝向太阳。 大树的根为什么总向

    22、下生长? 答:大树的根有向水性、向肥性、向地性,所以大树的根总向下生长。第18课生物与信息一、 实验名称:蚂蚁的通讯方式观象对象:蚂蚁观察现象:蚂蚁取食时,一只蚂蚁发现食物,会迅速返回巢穴,一会儿,一大群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奔向食物所在地。注意事项:实验结束后,要把这些可爱的小生命放生。实验结论: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的。二、 蜜蜂传递信息的方式:蜜蜂发现新蜜源,会返回蜂巢并兴奋地跳舞。它的动作模式不仅传达了有关食物数量的信息,而且包含蜜源离蜂房的距离及方向等信息。如跳:“8”字舞表示蜜源距蜂巢较远,跳圆圈舞表示蜜源距蜂巢较近。 “8”字舞 圆圈舞三、 其他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捕蝇草、孔雀、猩

    23、猩、母鸡)四、 生物传递信息的方式给我们的启示:蝙蝠用超声波探路,人们发明了雷达。大象:次声波。人们发明了地政探测器。第19课密切联系的生物界一、 生物之间的关系:从这幅图中,可以写出这样的食物链:氮和磷绿藻浮游生物小鱼大鱼。当然给出我们几种生物:如鸟、鱼、水草;可以写出这样的食物链:水草鱼鸟。再如:草、鹿、豹、狼;可以写出这样的食物链:草鹿狼豹。二、什么叫食物链?什么叫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环境中,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相互交错,就形成了食物网。这些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构成了密切联系的生物界。根据右图中,可以写出哪些食物链?:草兔狐草兔猫头鹰草鼠猫头鹰草鼠蛇草食草昆虫吃虫的鸟猫

    24、头鹰草食草昆虫蜘蛛吃虫的鸟猫头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三、为什么说食物链的各个生物缺一不可?在大自然中,各种生物之间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到,如果食物链的任何一个环节一旦出现了问题,生态环境中的灾难也就会降临。如:澳大利亚的牛羊众多,那么粪便也会很多,但澳大利亚的“屎壳郎”不吃粪便,于是造成了“粪便堆积如山,牧草被毁、环境污染”的现象。自从进口了吃粪便的“屎壳郎”,草原上的粪便处理干净了,补上了食物链中的缺失环节,大自然就恢复了和谐,草原恢复了生机。四、如果不采用农药灭虫,怎样防止植物遭受虫害?答:可以补上食物链中的缺失环节,如多放养上一些青蛙、鸟类等,形成了食物链,大自然就恢复了和谐,可以不采

    25、用农药灭虫,可以防止植物遭受虫害。第20课珍稀动植物1、 我国是世界上动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扬子鳄、水杉、银杏等大量珍稀物种在我国都能见到。其中,大熊猫是我国特产,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分布于我国四川西北部山区及甘肃南部等地。目前野生大熊猫仅有1000多只。金花茶被誉为“茶花皇后”。2、珍稀动植物为什么会濒临灭绝呢?答:由于开山造田、草原过度放牧、乱砍滥伐森林,严重破坏,以及工业发展的影响,大气、河流污染严重,动物的栖息地受到破坏,不少动植物种类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从而也给人类生活造成严重影响。3、 我国为了保护珍稀动植物制定了哪些措施。答:国家制定了法律、法规,如野

    26、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环境保护法等;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大面积地植树造林等。4、 做为小学生的我们,应当怎样做才能保护我们周围的珍稀动植物呢?答:我们除了遵守保护生物资源的法律外,还要用实际行动来保护动植物,用写保护珍稀动植物计划书、办宣传壁报、向社会倡议等形式宣传有关生态保护知识,还有不伤害动物、不掏鸟蛋,看到受伤的小动物给它治伤,并放回大自然。第五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第21课白天与黑夜一、历史上人们对昼夜变化的错误认识:错误认识:地心说、日心说。二、昼夜更替的原因(也就是白天黑夜交替的原因)答: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着,这就是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阳光照射到地球

    27、上,地球向着太阳的一面是明亮的,就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暗的,就是黑天。22、昼夜与生物1、昼夜更替对人的影响?答:白天,人的身体活动比较活跃。当早晨醒来时,人体会发生心跳、呼吸加快等一系列变化;傍晚时分,体温会比清晨升高约1摄氏度,血压也从早晨起床时的一天最低点升至晚上的一天最高点;夜里,心跳频率和体温开始下降。这是人类长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形成的规律。2、 昼夜更替对动植物的影响?答:对植物的影响:植物生长的周期的可分为昼夜周期性和季节周期性。 (一)昼夜周期性 :植物生长随昼夜交替而呈现的有规律变化,就是昼夜周期性。随昼夜交替,光照,温度、水分也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从而影响到植物的

    28、生长速率。(二)季节周期性 :植物生长随季节变化而呈现的有规律变化,就是植物生长的季节周期性。由于地球公转,引起日照长度和气温的季节性变化,而日照长度和气温又影响植物的生长,使植物的生长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对动物的影响:夜间活动:蛾,猫,猫头鹰,蝙蝠。白天活动:狗,公鸡,刺猬,蜜蜂。23、四季更替1、四季更替带来了那些变化?答: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温度变化、降水量变化、季风的周期性变化、生物的节律性变化等。带来了春暖、夏热、秋凉、冬冷。3、 四季更替是怎样产生的?答: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地轴总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由于地轴的倾斜,当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不同位置时,

    29、南北半球接受阳光的照射程度也不断的变化,从而形成了寒来暑往的四季。4、 地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称为地球的公转周期。5、 二十四节气是怎样反映农时季节的呢?答: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四季变换: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

    30、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气候变化: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农时季节: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24、弯弯的月亮1、什么叫月相?答:从地球上看月球,月球有时圆,有时缺。人们所看到的的月球表面发亮的形状叫做月相。2、 月相是怎样形成的?答: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3、 月相变化的规律是什么?答:一天之内,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亮是沿着弧线自东向西移动的,从月初到月底,月亮在天空中每天同一时刻的位置是沿着弧线自西向东移动的。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时有规律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4、 日食是怎样形成的?答:当太阳、地球、月球三


    注意事项

    本文(四年级科学下册问答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