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江苏高考名师猜题卷语文03解析版.docx

    • 资源ID:14983124       资源大小:89.81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江苏高考名师猜题卷语文03解析版.docx

    1、江苏高考名师猜题卷语文03解析版2020年江苏高考名师猜题卷-语文03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在新发展理念中,“协调”是重要内容。一方面,注重发展的整体 ,补足短板,避免“木桶效应”;另一方面,中国的改革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做好政策配套和制度衔接,才能取得预期效果。70年 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聚精会神走好脚下的路, 谋划未来的路。既能仰望星空看长远,又能脚踏实地抓当前,让中国的发展不断延伸到未来。A效应 日夜兼程 运筹帷幄 B效应 日夜兼程 未雨绸缪C效能 风雨兼程 运筹帷幄 D效能 风雨兼程 未雨绸缪1.D【解题思路】效应

    2、:泛指某个人物的言行或某种事物的发生、发展在社会上所引起的反应和效果。效能:事物所蕴藏的有利的作用。第一空所在句强调的是要发挥整体作用,故选“效能”。日夜兼程:白天黑夜都在赶路。风雨兼程:形容在风雨中仍然不停地赶路,有一种不避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根据后面的语意,第二空强调的应是一种不避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故选“风雨兼程”。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运筹帷幄:策划于军营之中,常指在后方决定作战方案,也泛指主持大计,考虑决策。第三所在句强调预先规划,故选“未雨绸缪”。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同样是雾霾,“海派霾”与“京派霾”有很大差

    3、异。北京的空气受西北沙尘影响大, , 。 , , , ,其所占的比值较之京津冀地区更高。长三角相对湿度一直较高,在同等污染条件下,长三角比京津冀地区更容易形成雾霾。尤其是铵盐等吸水性很强的人为污染物其主要成分是吸水性较差的铝硅酸盐长三角地区则不同产生雾霾的细颗粒物中天然尘埃所占比重约30%其中主要成分是吸水性较强的有机酸盐、硫酸盐、硝酸盐等一般天然尘埃不足10%A B C D2.A 【解题思路】语段开头说“海派霾”和“京派霾”有很大差异,接着说北京的空气,故后面应是按照“海派霾”“京派霾”的顺序,就产生雾霾的细颗粒物的吸水情况,进行具体说明。横线后面说长三角比京津冀更容易形成雾霾,故言吸水性较

    4、差,说的北京地区的雾霾,言吸水性较强,说的是长三角地区。由横线前的内容“北京的空气受西北沙尘影响大”可知,句应放在前两空,句“产生雾霾的”与横线前的句子“北京的空气受西北沙尘影响大”衔接自然,句的“其”指的是“产生雾霾的细颗粒物”,故在前;句“长三角地区则不同”领起,根据介绍“京派霾”时先讲到天然尘埃的比重,然后是主要成分的介绍的顺序,在前,根据中的“尤其”可知,应在后,故相连。故正确排序为。3.下列各项中的诗句,引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才能和智慧不是自然的恩赐,而是勤奋的结晶,勤奋为你打造稳固的基石,助你跨过困难的鸿沟,带你走进成功的殿堂。B“睫在眼前

    5、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有些人目光短浅,双眼紧紧盯着自身那么一点私利,须臾不敢离开,竟将身外之物当着终生追求的目标,难免有些可怜。C“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为一时的成功所陶醉,那些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的人,必然一事无成。D“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岁月无情,总是催人老去。然而,如若我们能时常保有一颗年轻的心,永远怀着对生活的希望和憧憬,那么岁月能老去的不过是年华。3.B 【解题思路】A项,“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句出柳永的蝶恋花,意思是:人消瘦了,衣带越来越宽松,我始终不曾懊悔,为了思念她,我宁可自己

    6、容颜憔悴。语境借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言勤奋的道理。用于此处符合语境。B项,“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语出杜牧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意思是:睫毛就在眼前却总是看不见,大道本非身外还去何处寻求?前一句启示我们对待身边的人或事物,如果没有正确的态度,最熟悉的东西也会是最陌生的、最不易理解的。后一句是说禅道只有向自己的内心去求索,而不能在自身之外寻找。进一步说,真正的才学在自身,而不在外人如何看待,不能因为别人的某种观点而轻视了自己。B项从目光短浅、淡泊名利的角度引用该诗,与诗意不合。C项,“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语出自宋代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意思是当你不觉走进群

    7、山设下的圈套里,一座山刚刚把你放过,另一座山又把你拦挡。强调不要被一时的成绩所迷惑,用于吃处符合语境。D项,“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语出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意思是谁说人老了不能再变少年,门前的流水还能向西流,不要在老年的时候感叹时光流逝,而自叹衰老。用于此处符合语境。4.下列各项最能揭示漫画含义的一项的是( )A车祸猛于虎 B拥有即负担C重压出英才 D负重显担当4.B 【解题思路】漫画是有小汽车和人物构成,小汽车压在人物的背上,此人的一只手臂护着背上的小汽车,眼前是汗珠飞落。手臂主动护车,表明此人视车为财富,而汗珠飞落则表明负担太重,几乎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画意与“拥有即负担

    8、”吻合。手臂主动护车,与“车祸”意相去甚远,“猛于虎”之意在图中未有落实,故A当排除。背上的小汽车对此人来说是“重压”,在这重压下只见“他”大汗淋漓,这等情景未能显示“英才”之意,故排除C项。D项中“担当”在图中无从体现,故排除D项。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邛州知州杨君笠湖传袁枚雍正间,西林鄂文端公作苏州布政使,设春风亭,招致四方贤俊,皆以耆旧见重,而以十四岁童子与会者,唯杨君一人。君名潮观,字宏度,号笠湖,常州无锡人,生而沉默寡言,秩秩见于面目。以乾隆元年举人,历宰晋豫滇南三省,迁知四川简邛二州,再调泸州。在文水五年编审之期,值历年徭役不均,君亲加区别,除鳏寡孤独

    9、者千余人,过杞县有羸男惫妇百余焚香跪道旁,乡保指曰:“此公所活氓也。”君愕然,乡保曰:“公不记某年闻赈归来一案乎?大府不准报销,此辈皆公捐俸所活氓也。”亡何,长子掄举进士,而公奉调泸州,年逾七十,初志不欲往。旋闻泸大饥,道殣相望,慨然曰:“见义不为无勇也!”即到官碾谷,检交一切在官闲款,分设三粥厂。在泸不满百日,凡活五十九万七千人。笑曰:“吾事毕矣!”即以老乞归。河南布政使苏崇阿查赈,问有滥否。曰有。有遗否,曰有。苏怒,厉声曰:“又遗又滥,何以为赈?”君曰:“口称无遗滥,而心不自信,故不敢欺公。”苏曰:“然则,汝有可信者乎?”曰:“官无侵吏无蚀,是可信也。”苏嘉君言之诚,慰劳而去。君以古贤自期

    10、,与今之从政者格格不入。河南灾,奉檄办河料二百万,君频蹙曰:“野无青草,何能办料?”即牒民疾苦求免。俄而有省会来者曰:“君痴矣!此是上游知君杞县有累,故特多其数,为君生财计,君不解,乃固辞耶?”君笑曰:“吾诚不解!”亦卒不问其作何解也。君常自言,居官信心而行,投艰不辞,理繁不乱,然往往有恨者。在杞县回署,求赈者麻集,有一人裸而攀车,隶人逐去,次日早出已死深雪中。泸州营兵借谷所送,册漏造防汛者姓名续请,而君病竟忘补给。以此二事时时抱憾。呜呼,今士大夫乘坚策肥,知有己而已,视民若秦越,人之不相关,君能仁其民,而过后犹痛然,其行事居心岂凡所及耶!(选自小仓山房文集)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11、是(3分)A值历年徭役不均 值:适逢B君以古贤自期 期:要求C即牒民疾苦求免 牒:发文D然往往有恨者 恨:怨恨5.D 【解题思路】恨:遗憾。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杨潮观是乾隆元年的举人,沉默寡言,面呈智慧,十四岁时受苏州布政使的邀情,与年高望重的人在春风亭相聚。B杨潮观听闻赈灾情况后回府,但上司不肯动用公款救济灾民,他就捐出自己的俸禄,使这些灾民得以活下来。 C杨潮观不知赈灾工作的进展如何,缺乏自信,面对苏崇阿“赈灾有无遗滥”的提问,他便都以“有”回答苏崇阿。D杨潮观从杞县回府衙时,途中有一个人裸身攀车请求救济,被衙役赶走,第二天发现其死在深雪中,杨潮观对此

    12、事时时抱憾。6.C 【解题思路】C项,“不知赈灾工作的进展如何,缺乏自信”理解有误。原文中说杨观潮“心不自信”,是说心中不能确信赈灾工作没有遗滥,也就是说,心中怕有疏漏,而不是“不知赈灾工作的进展如何,缺乏自信”。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旋闻泸大饥,道殣相望,慨然曰:“见义不为无勇也!”(2)此是上游知君杞县有累,故特多其数,为君生财计,君不解,乃固辞耶?7.(1)随即听到泸州发生大饥荒,道路上饿死的人接连不断,他情绪激昂地说:“见义不为不是勇士!”(2)这是上级知道你在杞县有家庭负担,所以特地加大了数量,这是为你生财着想,你不懂,才要坚决地不肯接受。【评分标准】(1

    13、)关键词“旋”(随即)、“殣”(饿死的人)、“慨然”(情绪激昂的样子)各1分,句子大意2分。(2)关键词“上游”(上级)、“多”(增多)、“为计”(为着想)各1分,句子大意2分。8杨潮观为官方面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作简要概括。(不超过30个字)(4分)8.关心民生疾苦;勇于承担重任;信守诚信之道;保持廉洁之身。(每点1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只要符合文意也可酌情给分)【解题思路】答题时,要抓住题干中“为官方面”的限制范围和“简要概括”的要求,从原文中认真筛选信息再加以概括。由“大府不准报销,此辈皆公捐俸所活氓也”可知,杨观潮心系百姓,关心民生疾苦;由“年逾七十,初志不欲往。旋闻泸大饥,道殣相望,

    14、慨然曰”可知,杨观潮勇于承担重任;由“口称无遗滥,而心不自信,故不敢欺公”可知,他信守诚信之道,不作虚假之言;由“君笑曰:吾诚不解!”可知,他拒绝以权谋私,保持廉洁之身。【参考译文】雍正年间,西林鄂文端公担任苏州布政使,设立春风亭,招来四方贤俊人才,年高望重者受到重视,而以十四岁童子的身份与会的,只有杨君一人。君名潮观,字宏度,号笠湖,常州无锡人,生来沉默寡言,从面貌中可见其智慧。是乾隆元年举人,历任晋豫滇南三省官员,后调任到四川担任简邛二州知州,后来有调到泸州。在文水五年编审,其间正逢多年徭役不均,杨君亲自加以区别对待,免除了鳏寡孤独者一千多人的徭役。他经过杞县,有一百多瘦弱疲惫的男女跪在道

    15、旁焚香,乡保指者这些人说:“这些人是您救活的民众。”杨君感到惊讶,乡保说:“你不记那年了解赈情回府的事情吗?上级不肯动用公款救济灾民,这些人都是您捐出的俸禄救活的人啊!”不久,长子杨掄举进士,而杨公奉调泸州,年过七十,开始不想前往。随即听到泸州发生大饥荒,道路上饿死的人接连不断,他情绪激昂地说:“见义不为不是勇士!”随即到官署上任,检查筹集所有官府的闲款,分别开设了三个粥厂。在泸州不满一百天,共救活五十九万七千人。他笑着说:“我事情完成了!”即以年老乞求退休。河南布政使苏崇阿检查赈灾情况,问有没有滥用赈灾款项。他回答有。苏崇阿问有没有遗漏需要救助的对象,他回答有。苏崇阿发怒,厉声说:“又有遗漏

    16、对象,又是滥发赈灾款项,怎么能够赈灾呢?”杨君说:“嘴上想说没有遗滥,但心中不能确幸工作中没有遗滥问题,所以不敢欺骗您。”苏崇阿说:“既然这样,那么你有可以确信的吗?”杨君说:“官和吏没有侵占(赈灾的财物),这是可以确信的。”苏崇阿称道杨君言谈诚实,安慰问候一番离开了。杨君以古代先贤自我要求,与现在的从政者格格不入。河南发生水灾,遵令置办二百万河料,杨君频频皱眉,说:“田地里连青草都没有,怎么能够办这么多河料?”随即行文述说百姓疾苦,请求免办河料。不久,有省会来的人说:“你痴啊!这是上级知道你在杞县有家庭负担,所以特地加大了数量,这是为你生财着想,你不懂,才要坚决地不肯接受。”杨君笑这说:“我

    17、确实不懂!”最终也没有问究竟怎样借此生财。杨君常常对自己说,做官要凭心而行,赋予重任而不推崇,处理复杂的事情而不黄乱,但也常常有遗憾。在杞县回府署,求赈的人很多,有一人裸身攀车,衙役将他赶走,第二天早上发现死在深雪中。泸州营兵借谷发送,造册登记漏造防汛人员姓名,请求续发,但杨君病竟忘补给。因为这两件事,杨君时时抱憾。呜呼,今天的士大夫乘坚策肥,只知道有己而已,视民就像秦越那样疏远 ,在他人看来不相关,杨君能仁爱百姓,事情过后还会感到痛心,其行事居心哪里是普通人所赶上的呢!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送孔巢父赴河南军皇甫冉江城相送阻烟波,况复新秋一雁过。闻道全师征北虏

    18、,更言诸将会南河。边心杳杳乡人绝,塞草青青战马多。共许陈琳工奏记,知君名宦未蹉跎。注孔巢父,少时苦学,后辞官归隐,与李白、裴准等隐居徂徕山,号“竹溪六逸”。 陈琳,归附曹操后,管记室,军国书檄多为陈琳所作。9.首联描绘了一幅怎么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9.【答案】新秋时分,诗人独立江边,船只渐渐远去,惟余满江烟波,此时孤雁掠过长空,(2分)诗句通过“江城”“烟波”“新秋”“孤雁”等意象,渲染了清冷凄迷的氛围,表达了送别时的愁怅和惜别之情。(3分) 10.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6分)10.【答案】虚写,作者想象边地的情景,预想孔巢父到河南后身边无同乡伴侣;(2分)反衬,“塞

    19、草青青战马多”,写塞上草青、马多,衬托出当地的荒凉寂寥。(2分)此联极写边地的荒寒和友情的缺乏,表达作者对友人的关切。(2分)【诗歌鉴赏】首联两句写相送。“江城”点明送别之地。“阻”既指相送之人视线为烟波所阻。“烟波”二字给送行抹上一层凄迷的色彩。送别本已令人心绪索然,何况又值新秋时分,孤雁掠过长空,更增人愁怅,下句翻进一层,借悲秋抒伤别之情。颔联两句用了“闻道”“更言”,以含糊的语气说出朝廷已派大军出征,说明“北虏”强大。“征北虏”“会南河”则表现了军威之壮。颈联是设想孔巢父到河南后的情景,“边心杳杳”写孔驻守边防心情复杂、难过,“乡人绝”,预想孔到彼处后无同乡伴侣,从反面写出为他送行的友人

    20、的情谊。“塞草”句,极写塞上草青马多,衬托出当地的荒凉寂寥,此联写边地的荒寒和友情的缺乏,为下文埋下伏笔。尾联意思是说:军中虽荒寒而少友,但一为国事,二为自己的功名,还是应义无反顾地前往,何况因才华出众,人们都把你比作工于奏记的陈琳呢,相信你在仕途上一帆风顺,不曾潦倒蹉跎。表现了诗人对朋友功业的期许与美好的祝愿。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定乎内外之分,_ 。(庄子逍遥游)(2)制芰荷以为衣兮,_。(屈原离骚)(3) _,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4)_,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5)了却君王天下事,_。(辛弃疾破阵子)(6)山回路转不见君,_。

    2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7)博学而笃志,_。(论语)(8)登山则情满于山,_。(刘勰文心雕龙)11.(1)辩乎荣辱之境 (2)集芙蓉以为裳 (3)吾尝终日而思矣 (4)舞幽壑之潜蛟 (5)赢得生前身后名 (6)雪上空留马行处 (7)切问而近思 (8)观海则意溢于海【易错字】(1)辩;(4)壑;(5)赢;(7)切;(8)溢。五、现代文阅读(一)(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印度洋上的秋思徐志摩昨夜中秋。黄昏时西天挂下一大帘的云母屏,掩住了落日的光潮,将海天一体化成暗蓝色,寂静得如黑衣尼在圣座前默祷。过了一刻,即听得船梢布蓬上悉悉索索啜泣起来,低压的云夹着迷蒙的雨色,将海线逼得像

    22、湖一般窄,沿边的黑影,也辨认不出是山是云,但涕泪的痕迹,却满布在空中水上。又是一番秋意!那雨声在急骤之中,有零落萧疏的况味,连着阴沉的气氛。我原来无欢的心境,抵御不住那样温婉的浸润,也就开放了春夏间所积受的秋思,和此时外来的怨艾构合,产出一个弱的婴儿“愁”。天色早已沉黑,雨也已休止。但方才啜泣的云,还疏松地幕在天空,只露着些惨白的微光;预告明月已经装束齐整,专等开幕。北天之幕豁处,一颗鲜翠的明星,喜孜孜地先来问探消息;像新嫁妇的侍婢,也穿扮得遍体光艳,但新娘依然栅栅未出。明月终于在云崖中间升起,周围有一圈黄色的彩晕,一阵阵的轻霭,在她面前扯过。海上几百道起伏的银沟,一齐在微叱凄其的音节,此外不

    23、受清辉的波域,在暗中坟坟涨落,不知是怨是慕。我拿着纸笔,痴望着月彩,想从她明洁的辉光里,看出今夜地面上秋思的痕迹,希冀他们在我心里,凝成高洁情绪的菁华。因为她光明的捷足,今夜遍走天涯、人间的恩怨,哪一件不经过她的慧眼呢?印度的埂奇河边有一座小村落,村外一个榕绒密绣的湖边,坐着一对情醉的男女,他们中间草地上放着一尊古铜香炉,烧着上品的水息,那温柔婉恋的烟篆,沉馥香浓的热气,便是他们爱感的象征月光从云端里轻俯下来,在那女子脑前的珠串上,水息的烟尾上,印下一个慈吻,微晒,重复登上她的云艇,上前驶去。一家别院的楼上,窗帘不曾放下,几枝肥满的桐叶正在玻璃上摇曳斗趣,月光窥见了窗内一张小蚊床上紫纱帐里,安

    24、眠着一个安琪儿似的小孩,她轻轻挨进身去,在他温软的眼睫上,嫩桃似的腮上,抚摩了一会。又将她银色的纤指,理齐了他脐圆的额发,蔼然微哂着,又回她的云海去了。一个失望的诗人,坐在河边一块石头上,满面写着幽郁的神情,他爱人的倩影,在他胸中像河水似的流动,他又不能在失望的渣滓里榨出些微甘液,他张开两手,仰着头,让大慈大悲的月光,那时正在过路,洗沐他泪腺湿肿的眼眶,他似乎感觉到清心的安慰,立即摸出一枝笔,在白衣襟上写道:月光,你是失望儿的乳娘!面海一座柴屋的窗棂里,望得见屋里的内容:一张小桌上放着半块面包和几条冷肉,晚餐的剩余,窗前几上开着一本家用的圣经,炉架上两座点着的烛台,不住地在流泪,旁边坐着一个皱

    25、面驼腰的老妇人,两眼半闭不闭地落在伏在她膝上悲泣的一个少妇,她的长裙散在地板上像一只大花蝶。老妇人掉头向窗外望,只见远远海涛起伏,和慈祥的月光在拥抱蜜吻,她叹了声气向着斜照在圣经上的月彩嗫道:“真绝望了!真绝望了!”她独自在她精雅的书室里,把灯火一齐熄了,倚在窗口一架藤椅上,月光从东墙肩上斜泻下去,笼住她的全身,在花砖上幻出一个窈窕的倩影,她两根垂辫的发梢,她微澹的媚唇,和庭前几茎高峙的玉兰花,都在静谧的月色中微颤,她加她的呼吸,吐出一股幽香,不但邻近的花草,连月儿闻了,也禁不住迷醉,她腮边天然的妙涡,已有好几日不圆满:她瘦损了。但她在想什么呢?月光,你能否将我的梦魂带去,放在离她三五尺的玉兰

    26、花枝上。我重复回到现实的景色,轻裹在云锦之中的秋月,像一个遍体蒙纱的女郎,她那团圆清朗的外貌像新娘,但同时她幂弦的颜色,那是藕灰,她踟躇的行踵,掩泣的痕迹,又使人疑是送丧的丽姝。所以我曾说:秋月呀,我不盼望你团圆。这是秋月的特色,不论她是悬在落日残照边的新镰,与“黄昏晓”竞艳的眉钩,中宵斗没西陲的金碗,星云参差间的银床,以至一轮腴满的中秋,不论盈昃高下,总在原来澄爽明秋之中,遍洒着一种我只能称之为“悲哀的轻霭”,和“传愁的以太”。即使你原来无愁,见此也禁不得沾染那“灰色的音调”,渐渐兴感起来!秋月呀!谁禁得起银指尖儿浪漫地搔爬呵!不信但看那一海的轻涛,可不是禁不住她一指的抚摩,在那里低徊饮泣呢

    27、!就是那:无聊的云烟,秋月的美满,熏暖了飘心冷眼,也清冷地穿上了轻缟的衣裳,来参与这美满的婚姻和丧礼。12.请就语言特色,对第三段画线句子加以赏析。【答案】语言新奇贴切,先以“天幕”比喻云,以“喜孜孜”“问探消息”来写明星,再以侍婢比喻明星,新娘比喻月亮,比喻、拟人修辞手法以及想象手法的运用,将无生命事物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雨后月亮将现未现时景象,表达了作者盼望月亮升起的急切之情。【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语言技巧的能力。作答时可从表现手法的运用以及表达效果两个方面考虑。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考虑,既要考虑修辞手法,又要表现技巧,就本题来说,修辞手法有比喻和拟人,表现技巧主要为想象。从表达效果的角度考虑

    28、,既要考虑表现手法所带来的效果,又要句子本身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从表现手法看,比喻、拟人修辞手法以及想象手法的运用,具有将无生命事物人格化、使语言生动形象等作用,从内容和情感表达看,既写出了雨后月亮将现未现时景象,有写出了作者盼望月亮升起的急切之情。13.秋在旷野,秋在山岗,秋是树的凋零,是虫的悲鸣,而文章是怎样写出“印度洋上的秋思”的?【答案】先写大洋之行中遇雨,通过雨写出零落萧疏的况味,展现“秋思”;再写大洋上空的月亮,由月光联想到月光下的“人间恩怨”,写地面上秋思的痕迹;最后面对大洋上的月色,表达自己的忧伤和对美的执着的追寻之情。【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思路结构的能力。作答时可从

    29、分析文章结构入手,文章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侧重雨后大洋所见,写出零落萧疏的况味,突出“愁”, 展现“秋思”;第二部分由月光引发回忆,记述月光下的“人间恩怨”,写地面上秋思的痕迹;第三部分重回现实,面对大洋上的月光直抒胸臆。明确三部分的内容,抓住“秋”、“愁”、“月”月组织答案即可。14.作者表示要借今夜地面上秋思的痕迹在自己的心里凝成“高洁情绪的菁华”,请结合其后的五幅画面分析“高洁情绪”包括哪些内容?【答案】对爱情的祝福之情;对新生命的赞美之情;对人间不幸的同情和抚慰之情;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之情。【解析】本题考查重要语句含义及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作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凝成高洁情绪的菁华

    30、”一语所在段具有过渡作用,“凝成高洁情绪的菁华”具有领起下文的作用,“高洁情绪的菁华”即是对以下五段内容的高度概括,抓住五段内容逐一归纳情感即可。15.文章说:“秋月呀,我不盼望你团圆。”作者为什么不盼望秋月团圆?试作探究。【答案】月圆,象征人世间的美好,但人世间缺憾常在,并不完美,唯有不“团圆”的月亮才代表人间的真实面貌;月光抚摸,容易引发人的情思,不“团圆”的月亮更容易触发人对人间不幸和苦难的同情和思考;不盼望秋月团圆,既表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又表现了作者正视现实的清醒,以及博爱之心。【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探究文章意蕴的能力。作答本题,要结合上下文和作者的感情倾向,探明语句的表层含义

    31、和深层含义,明确作者的情感实质。从表层含义来说,月亮“团圆”代表美好,不“团圆”代表有缺憾;从深层含义上说,人们固然要追求美好,但人类无法摆脱苦难和不幸。研究作者的深层动机,既可以看出作者对美好的向往之情,又表现了作者有正视现实的清醒,又有同情不幸和苦难的博爱之心。六、现代文阅读(二)(12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追寻隶书演变之踪孟鸿声“隶变”是古汉字演变为现代汉字的起点,也是汉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汉字形态逐渐由线条圆转、依类象形的篆书,转向点画顿挫、笔性丰富、渐趋平直的隶书,变得更容易辨识。“隶变”一词在唐代唐玄度的新加九经字样中便有提及,后见于宋代郭忠恕的佩觿、宋代徐铉校注的说文解字等。一般认为,隶变始于秦国文字,是俗体流行所推动的结果。然而,隶变这一过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从战国楚简中亦可追寻到部分“隶变”的踪迹以及书法艺术的自觉演变。学界曾有观点认为,在秦朝推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后,楚文或毁于秦火,或葬于地


    注意事项

    本文(江苏高考名师猜题卷语文03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