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41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1.docx

    • 资源ID:14937224       资源大小:37.67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41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1.docx

    1、41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1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主题:自然奇观二、教材分析;本组教材是以“自然奇观”为专题编写的,选编的4篇课文以具体、形象的语言分别描写了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南国风光“鸟的天堂”,以及绚丽多变的火烧云。除了4篇课文以外,还安排了很多与专题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如,“资料袋”中有相关背景材料的介绍;“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学生就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观展开交流;“日积月累”中,安排的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趣联。整组教材中安排的各种语文活动,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真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在世界上留下了

    2、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使学生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三、教学目标:1、认识27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灿烂、白茫茫、规律”等22个词语。积累文中佳句。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段落和自己喜欢的部分。3、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4、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5、引导学生手机有关自然奇观的其他资料,通过相互交流,丰富见闻,提高口语表达

    3、能力。在此基础上描写一处自然景观,注意写出自然景观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四、教学内容: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火烧云语文园地一五、教学重难点: 1、积累课文中的精彩语段。重点背诵观潮3、4自然段;鸟的天堂第七、八、十二、十三自然段,其它部分熟读;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有关自然景观的四副对联。 2、学习并实践“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3、学习课文,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地描写 4、尝试按一定顺序,从几方面来写一处景物。5、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文中词句的含义。六、课时安排;1、观潮 2课时2*、雅鲁藏布大峡谷 2课时3、鸟的天堂 2课时4*、火烧云 1课时 语

    4、文园地一 4课时 七、教学措施;学习本组课文,要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还可以从课文中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通过说、写及课外了解、搜集的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八、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收集自然奇观的资料 1 观潮一、教材分析:观潮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本文通过作者的所见、所感,介绍了一次观潮的盛况。作者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大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二、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

    5、的生字和新词。学习抓住重点句子,按课文的表达顺序理解课文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课件展示和视频资料,让学生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3、欣赏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三、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四、教学难点:理解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表现力。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资料六、教学时间:2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比较“观”字。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第一课,谁来说说课题?(板书:观潮)2题目中,出现了一个“观”字,课文中,还出现了一个“观”字,翻开书,小声读一读,找一找。(板书:天下奇观)3

    6、比较:“观潮”的“观”字和“天下奇观”的“观”字的意思一样吗?在理解了“观”字意思的基础上,再去理解“天下奇观”。4小结: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是不一样的,读书的时候,要一边读,一边想,这样才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二、初读课文,朗读正确。1小声地读一读课文,把课文朗读正确。2指名读,纠正学生朗读中的错误读音。(薄雾闷雷涨注意学生在朗读加点字时的字音。)3出示词卡,朗读词语。(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恢复)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小声地再读一读课文,读完了课文,请你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八月十八最

    7、佳的观潮日、盐官镇最好的地方、观潮人最多、响声最大、浪潮最壮观、人的情绪最高涨2你能把这六方面的内容连在一起吗?可以说一句话,可以说两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3通过你们的学习,已经把课文读成了几句话,由厚读薄了。能不能把这篇课文读得更薄一些,把整篇课文读成一句话?(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4指导朗读:()要突出钱塘江大潮的历史悠久;()突出它是天底下美丽而罕见的景象。5能不能把这句话再读厚?通读这篇课文,找一找哪些语句表现出了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预设:学生很容易地从第三、第四、第五自然段中找出直接描写大潮十分壮观的语句。在学生找出后,教学进行小结:

    8、这就是大潮到来时和过去以后的景象。板书:潮来时,潮过后。再启发:大潮到来之前钱塘江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板书:潮来前。)6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四、朗读全篇,感受“天下奇观”。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分三大组朗读课文,教师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五、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2背诵第3、4自然段。 第二课时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作者一开篇,就点出了对钱塘江大潮的评价。作者是怎样说的?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绘这“天下奇观”的?二、抓住重点,感受大潮到来时和过去以后的澎湃之美。1翻开书,用心地读一读课文,读后来谈谈你的感受。(预设:这篇课文所表现出的一是大潮的

    9、朦胧之美;二是大潮的澎湃之美。但教学实际学生只能感受到大潮的汹涌澎湃之美。)2自读课文,找出三、四自然段中描写精彩的句子。、哪部分内容最让你感受到大潮最雄伟、最壮观?、你来读一读三、四自然段,把你认为描写得精彩的句子用括号标注出来,再多读几遍,努力读得精彩一些。3指名朗读学生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指导朗读:、什么样的响声呢?隆隆的响声,把这种声势读出来。这响声响亮吗?(不响亮。)为什么好像闷雷滚动。哪个字突出了响声不响亮?、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说这话的人会是怎样一番心情?读出人们内心中的惊喜。、看到白线后,人群又沸腾了,人群怎样沸腾?咱们演一演,怎么样?提示:人们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隆隆响声,看

    10、到了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了。人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沸腾了,刚才的场面还可以用一个词语形容,那就是人声鼎沸。一个人读,显然读不出人声鼎沸的感觉,得大家一起读。、气势越来越大,你的心情就越,读出你内心中的激动。、多么壮观啊!读出大潮这澎湃之美来。、谁来读,让大地颤动起来。4听读段落,感悟作者的表达顺序。、我们把精彩的段落打乱了顺序去朗读,实际上作者在描写大潮时是有顺序的。你听我来读一读,仔细听,看看缺少了哪些词语?、你知道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大潮到来时的景象吗?(作者由远及近地观察,随着位置的转变和时间的推移描写潮水的变化。)5自读三、四自然段,感受“变化”。、

    11、作者在描写大潮到来时的景象时,之所以把它描写得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那时因为作者突出抓住了它的“变化”,作者都突出了它的哪些变化呢?()潮声(越来越大):隆隆越来越响如同山崩地裂()潮头(越来越高):白线水墙白色战马()潮势(越来越猛):逐渐拉长、变粗翻滚浩浩荡荡、作者把潮声、潮头、潮势三方面内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写,让我们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啊!6当大潮奔腾西去后,作者仍旧描绘出了它的变化?两丈来高,大约是、米,相当于三层楼那么高?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三、对话文字,感受大潮到来前的朦胧之美。1大潮到来之前,钱塘江是怎样一番景象?读一读,描写大潮到来前钱塘江景色的句子。2品味“横卧

    12、”。、这两句话中哪个词语用得好?好在哪?、看看“卧”字,左边一个“臣”,又边一个“卜”,表示“人”。“臣”像什么呢?(上下排列着两只眼睛。)人的眼睛是左右排列的,那么什么时候人的眼睛才是上下排列的?(趴或是躺。)“卧”是什么意思?、作者说,钱塘江横卧在眼前,就是想突出什么呢?(一动不动,没有动静。)与后面哪个词语是呼应的?(平静。)3作者在潮来前还抓住了哪些景物?突出了它们什么特点?、理解“屹立”,来了解“古塔、中山亭、观潮台”的特点:高耸,稳固、小山:若隐若现4镇海古塔、中山亭、观潮台是多么的高耸,多么的稳固,它们屹立在宽阔的钱塘江江边,远处还有几座小山。你觉得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朦胧、美

    13、丽、和谐、壮观)5此时此刻,高耸、稳固的镇海古塔、中山亭、观潮台被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宽阔的、平静的钱塘江被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远处的几座小山被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这幅画面让你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美?四、抒发情感,总结全文。作者在观潮之前,就评价到: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成为天下奇观。而现在,我们是亲临其境,耳闻其声,眼见其景,感受到了朦胧与澎湃,你不由得要发自内心地说上一句:钱塘江大潮,五、作业。、背诵课文第三、第四自然段。、模仿描写潮水来时的写作方法,写一场雨景。六、板书设计 潮来之前 江面平静观潮 (天下奇观) 潮来之时 山崩地裂 潮头过后恢复平静 (热爱祖国山河)七、反思 2*、雅

    14、鲁藏布大峡谷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为我们描绘的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雅鲁藏布大峡谷。课文首先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所处的地理位置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与珠穆朗玛峰为邻。高耸入云的山峰与低陷的峡谷形成了近万米的地形反差,因而产生了这样壮丽的景观。接着,课文列举确切的数字,与世界上其他几个著名大峡谷进行比较,说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一无可争辩的事实。然后,课文从大峡谷的雪山冰川、原始林海以及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描绘了峡谷的奇异景观。在这一部分,作者运用了“从到”的排比句式,气势非凡,让人感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景观真如神来之笔。二、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 7 个生

    15、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三、教学重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五、教学准备:搜集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文字、图片。 六、教学时间:2课时七、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一、谈话导入,读题质疑 1、(出示地图)让我们一起到地图上来找一找青藏高原。我国的青藏高原被称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号称“世界屋脊”。在这块高原上有两个世界之最: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16、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2、教师出示图片:这就是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我们一起跟随着作者的足迹去领略一下那里的神奇风光。(板书课题: 雅鲁藏布大峡谷)3、读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估计学生会提出:雅鲁藏布是什么意思?雅鲁藏布大峡谷究竟美在哪里?作者是怎样描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师介绍:雅鲁藏布江的藏文意思是“从最高顶峰上流下来的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河流。雅鲁藏布江在青藏高原上冲刷出了一条很深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雅鲁藏布江下游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旁。雅鲁藏布江流到扎曲村后,突然在高原上出一个呈马蹄形大拐弯,而且转向南流。峡谷旁的南迦巴瓦峰是喜马拉雅山东端最高峰

    17、,此处峡谷深达6000米以上。大拐弯峡谷以雄伟峻险、奇特的转折闻名于世。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长度超过曾号称世界之最的美国科罗拉多峡谷,深度超过了曾号称世界之最的秘鲁科尔多峡谷,被认为是世界第一大峡谷和最深的峡谷。它是中国几代科学家经过长期艰辛考察后发现的,以其长、深、窄成为世界一大奇观。 二、预习课文,感知发现 1、复习预习课文的方法:我们在学习第一课时,是怎样预习课文的呢?(根据课后生字和“词语盘点”划出词语;读通课文,知道每段讲什么;设计预习练习,巩固生字词语。)2、检查学习词语,识记生字:第一组:表示名称珠穆朗玛峰 雅鲁藏布大峡谷 科罗拉多大峡谷 科尔卡大峡谷第二组,理解词语:咫尺 堪称

    18、平均 反差 马蹄形 固态 山脉 呈现 凌空 花卉 美誉咫尺:古代称八寸为“咫”,“咫尺”比喻距离很近。课文中指雅鲁藏布大峡谷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与珠穆朗玛峰紧紧相邻,因此,高耸的山峰和低陷的峡谷形成的反差才显得格外突出。堪称:“堪”是可以,能的意思。“堪称”是可以称作,可以称为的意思。马蹄形:看图理解。美誉:美好的名誉。第三组,积累词语,你发现了什么:不容置疑、云遮雾涌、神秘莫测、千姿百态、神来之笔、人迹罕至郁郁苍苍、涓涓细流、帘帘飞瀑、滔滔江水、皑皑雪山、3、检查分段读课文,说说每段的段意。第一段: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所处的地理位置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与珠穆朗玛峰为邻。第二段:写雅鲁藏布

    19、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第三段: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景观真如神来之笔。第四段:介绍了大峡谷的奇异景观还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第五段: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4、出示【资料袋】(1)教师读读资料袋,学生说说:你从资料袋中了解到什么信息?(2)你还搜集到哪些资料或图片,向大家介绍一下。1994年,中国科学家们对大峡谷进行了科学论证,以综合的指标,确认雅鲁藏布干流上的这个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新华通讯社向全世界及时报道了这一消息,全球为之轰动。年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批准:大峡谷的科学正名为“雅鲁藏布大峡谷”。三、研读课文,品味欣赏1、2段。

    20、1、师生合作,引读第一自然段。2、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想想: 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 课文是用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它的?3、汇报交流:(1)大拐弯的神奇; 长、深、窄是世界之最(2)作者用非常具体、准确的数字,与世界上其他几个著名大峡谷进行比较,说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一无可争辩的事实。 雅鲁藏布江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长504千米 平均深度2268米 最深处6009米4、出示句子:句子一:峡谷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1)边读边想,当你读到这些具体数字时,你有怎样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出这些具体准确的数字有

    21、利地证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2)理解“不容置疑”。句子二: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曾被列为世界之最,但它们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1)这句话用了什么方法来说明?(比较)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2)理解“一争高下”。(3)读着这段文字,你的心中涌起了怎样的感受?(自豪,骄傲。)5、练习朗读:让我们带着这份自豪,带着这份骄傲齐读第二自然段。四、布置作业:1、积累词语。2、根据意思写词语。(1)很少有人来过的地方。 (人迹罕至)(2)不允许怀疑。(不容置疑)(3)比喻距离很近。(咫尺为邻)(4)使人摸不透,没有办法揣摩、推测究竟是什么。(神秘莫

    22、测)(5)美好的名誉。(美誉)3、课文内容回顾(1)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一个是世界最高的山峰 ,一个是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 。其实,这两个世界之最并不是文中所说的“咫尺为邻”,文中这样写的目的是通过巨大的地形反差,表现出壮丽的景观,突显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世界之最。(2)雅鲁藏布大峡谷全长( ),峡谷平均深度( ),最深处达( ),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括号里填的词都是(数量)词,这样写的好处是(形象具体地表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4、搜集资料:你知道我国的地理之最吗?(1)最长的河流长江(2)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3)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23、4)最大的淡水湖憣阳湖 第 二 课 时一、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1、复习生字词语。2、练习朗读第1、2段。二、品读体验:1、师:刚才我们读了第一、二自然段,知道了雅鲁藏布大峡谷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作者用列数字与作比较的方法,说明了它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三、四自然段,看看作者还写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什么?除了最深最长,雅鲁藏布大峡谷还有哪些奇异之处? 2、学生自由读第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并找出有关的语句。3、学生汇报,教师补充并板书:句子一:雅鲁藏布大峡谷,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云遮雾涌,神秘莫测。(1)读着这句话,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24、?(大峡谷雪山冰川和原始森林范围广大,让人感觉到大自然的神奇。)(2)理解:云遮雾涌、神秘莫测(3)练习朗读。句子二:大峡谷的水,从固态的万年冰雪到沸腾的温泉,从涓涓细流、帘帘飞瀑到滔滔江水,真是千姿百态。水:万年冰雪、沸腾温泉、涓涓细流、帘帘飞瀑、滔滔江水千姿百态(1)这句话中一连用了2个“从到”的句式,读读这句话,你感受到什么了?(使我们形象地感到水的形态多样,让人感觉到大自然的神奇。)(2)看图练习朗读,背诵。句子三:大峡谷的山,从遍布热带雨林的山脉到直入云天的皑皑雪山,让人感觉如神来之笔。山:热带雨林、皑皑白雪神来之笔(1)这句话中也用 “从到”的句式,读读这句话,你感受到什么了?(使

    25、我们形象地感到山的形态多样,让人感觉到大自然的神奇。)(2)理解:皑皑雪山、神来之笔(3)看图练习朗读,背诵。生物:九个垂直自然带,从北极到赤道分布的动植物神奇美丽的画卷、植物类型博物馆、动物王国句子四:在同一坡面上,从高到低形成了九个垂直自然带。不同高度的自然带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犹如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1)这句话用什么方法来写?把什么比做什么?为什么把九个垂直自然带比做“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因为这些景观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坡上,于是就有凌空的感觉;而且每一个自然带的景色都不相同,说它是神奇美丽的画卷是非常确切的。)(2)练习朗读。句子五:在这里,可以见到从

    26、寒冷的北极到炎热的赤道分布的动植物。许多珍贵的林木和花卉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各种野生动物攀援穿梭其间,真不愧“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的美誉。(1)指名读,结合理解“人迹罕至”。(2)多种形式读。(3)给下面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许多珍贵的林木和花卉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各种野生动物攀援穿梭其间真不愧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的美誉4、教师小结:这两个自然段课文从大峡谷的水、山以及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描绘了峡谷的奇异景观。在这一部分,作者运用了“从到”的排比句式,气势非凡,让人感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景观真如神来之笔,真不愧有“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的美誉。三、品读结尾,升华情感。

    27、1、指名读第5自然段,想想: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上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可展示与雅鲁藏布大峡谷相关的报道) 2、雅鲁藏布大峡谷必将会成为世界人民关注的热点,是因为那里有_,有_,有_,还有_。壮美奇异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我们中国人的_。 3、学到这里,你想说点什么呢? 四、总结内容,内化语言: 1、师再次播放“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图片,并让学生当导游,向游人介绍最熟悉的某方面的内容,适当加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2、(让学生扮成导游)你来当小导游,向游人介绍最熟悉的某部分景观的内容。 五、课后作业1、用自己的话向别人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 2、把你自己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3、拓展阅读地上

    28、的天河、西藏文明的摇篮。附板书设计: 2 雅鲁藏布大峡谷 强烈地形反差世界第一: 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 长(504千米)均深(2268米)最深处(6009米)水:千姿百态 神 奇山:神来之笔 生物:植物类型博物馆、动物王国 六、反思3、鸟的天堂一、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选作课文时有改动。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一个“太阳

    29、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的傍晚时分,这一次,他没有看到鸟,只见到高大茂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这部分重点刻画大榕树的美丽:先写远看榕树的情景,再写近看榕树时枝干和绿叶的情态,展示出大榕树的勃勃生机。在饱含情感的描写之后,作者发出由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是在阳光照耀下的早晨,他见到了鸟飞鸟鸣的热闹情景。文中写了鸟声、鸟影,让人应接不暇;写了鸟的形态大、小、花、黑;还写了鸟的各种姿态叫、飞、扑;最后,又专写了一只画眉鸟,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鸟的可爱和它们在“天堂”里生活的情景。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不仅知道了这里的鸟儿数量众多、种类繁多,而且分

    30、明感受到了它们生活的自由和快乐。二、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三、教材重点:感受大树的茂盛和鸟的多、美丽,并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四、教材难点:读懂大树的“勃勃生机”。读懂“鸟的天堂”真正的含义。 五、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2有关榕树的资料、图片、作者的资料。六、教学时间:2课时七、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一、课题导入,激趣引发美1、板书:天堂 你觉得天堂是个怎样的地方?2、补充板书:鸟的天堂


    注意事项

    本文(41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1.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