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文言文句式教案.docx

    • 资源ID:14934342       资源大小:29.42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文言文句式教案.docx

    1、文言文句式教案文言文句式教案 文言文句式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 3通过相关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 【教学重点】导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教学课时】 本专题共3课时。其中讲练2课时,练习课1课时。 【考点简析】 2013 年考试大纲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考纲规定的考查的句式为: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句。高考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的考查,一般不单独设题,主要是在古文翻译

    2、题中出现。虽然考纲没提到定语后置句及状语后置句,但这两种句式都会在翻译题中有所涉及,所以也不能忽略。不同用法指的是词类活用,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重点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难点是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有关词类活用在实词我们已重点讲述,这里不再列举。 【知识梳理】 我们谈论文言文的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在古代实际是一种正常的句式,这些句式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步发生了改变,在现代汉语中却成了变式句或特殊句式。这些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及

    3、其用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的。 (一)分析下面的句子,请找出它们的规律并作小结。 1南冥者,天池也。 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3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5今臣亡国贱俘。 6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7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8吕公女即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 9且相如素贱人。 10臣本布衣。 11问今

    4、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13.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14.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5.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结: 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形式为:者,也。(如1) 2主语后面不用者,只在谓语后面用也,形式为:,也。(如2)3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形式为:者,。(如3) 4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停顿,只起代称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4) 5有些判断句,者、也全不用,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如5) 6、用此乃亦即则素皆诚本等表示判断,

    5、也是常见形式。(如:610) 7用是为表示判断。(11、12) 8、用非未弗无莫等表示否定的判断。(如:1315) 练习1:下列句子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 A神仙之说,所谓画蛇添足。 B夫天者,人之始也。 C然是说也,余常疑之。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解析:本题考查对判断句的辨识能力。答案C(A为无标志判断句;B 者也表判断;D非也表判断)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 (二)分析下面的句子,请找出它们的规律并作小结。 1.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4.臣诚恐见欺于王

    6、而负赵。 5.吾属今为之虏矣。 6.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7.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8.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9.文王拘而演周易。 10.而刘夙婴疾病。 小结: 1.用于受受于表示被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如1、2) 2.用见或见于表示被动。(如3、4、8) 3.用为为所或为所表示被动。(如57) 4.用被表示被动。(如8) 5无标志的被动句,动词本身表示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如9、10) 练习2:下面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 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C乐毅畏诛而不敢归。 D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解

    7、析:本题考查辨识被动句的能力。答案B(被读p,同披,披散,散开;ACD为被动句) 练习3:下列句子中见不表被动的一句是( ) A.近日见辱问于长者。 B.君既若见录。 C.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解析:本题考查辨识被动句的能力。答案:B。(B项见丁宁的见是指代性副词,表动作涉及的对象,见录义为记住我。ACD三项的见都表被动。) 三、倒装句 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前面,以示强调。 (三)分析下面的句子,请找出它们的规律并作小结。 1. 秦人不暇自哀。 2. 时人莫之许。 译文: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 3. 我无尔诈

    8、,尔无我虞。 4. 而今安在哉。 5.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6. 吾谁敢怨? 译文:我敢埋怨谁呢? 7. 姜氏何厌之有? 8.成语:唯利是图、唯你是问、唯命是从、唯才是举 唯图利、唯问你、唯从命、唯举才 9. 一言以蔽之。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10臆!微斯人吾谁与归? 11.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项王、项伯面向东坐,范增面向南坐。) 小结: 1.文言文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大致有三种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置于动词前。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13) 格式: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

    9、】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前置。这类疑问代词有谁、何、奚、安等。(如:46)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 (3)用之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7、8) 2.介词的宾语前置: (1)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9、10) (2)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还有一种,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如11) 练习4:找出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闻道百,以为莫已若也。 D颜回见仲尼,请行。曰:奚之? 解析:本题考查辨识判断句和

    10、宾语前置句的能力。答案A。 ( A 项是判断句,其余是宾语前置句) 除宾语前置外,主要还有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1.甚矣,汝之不惠!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2. 悲哉,世也!译文:这个社会多可悲啊! 小结1: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 3.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4. 楚人有涉江者。 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 5.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译文:千里马吃东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6僧之富者不能至。 译文:富有的和尚却不能到达。 小结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文言文中的

    11、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如3) 格式:中心语 之 定语 (2)用者的后置。(如4) 格式:中心词十定语十者 (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用者煞尾。(如5、6) 格式:中心词 之 定语 者 (4)数量词或数词作定语,可以前置,与现代汉语相同;也可以后置,与现代汉语相反。(如5) 格式:中心语十数量定语 7.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应为况吾与子于江渚之上渔樵。) 8. 申之以孝悌之义。(应为以孝悌之义申之。) 9.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应为乎吾前生,其闻道也固乎吾先。) 小结3: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 格式:(1)动/

    12、形十于(乎,相当于)十宾 (2)动十以十宾 练习5:下列各句中没有定语后置现象的一句是( ) A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B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C村中少年好事者。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解析:本题考查辨识文言定语后置句式的能力。A句中车、骑、卒均是中心词,数量词六七百乘、千余、数万人均后置,以此突出定语。C少年好事者意为好事之少年,是定语后置。D马之千里者意为千里马,是定语后置。 【答案】 练习6:下列句子中没有状语后置现象的一句是( ) A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B风乎舞雩。 C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D请其矢,盛以锦囊。 解析:本题考查

    13、辨识文言状语后置句式的能力。A又于庭杂植兰桂竹木。B乎舞雩风。C徙于南冥即飞到南海去,没有状语后置的现象。D请其矢,以锦囊盛。 【答案】C 四、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 (四)分析下面的句子,请找出它们的规律并作小结。 1.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 2.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 至莫夜月明,(我)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4. 樊哙曰:今日之事如何?良曰:(事)甚急! 小结1.省略主语。 (1)承前省。(2)承后省。(3)自述省。(4)对话省。 5.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6. 项伯

    14、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7. 以(之)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 8. 沛公军(于)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小结2: (1)省略谓语。如5 (2)省略动词宾语。如6 (3)省略介词宾语。如7 (4)省略介词于。如8 练习7:下列省略句补充的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A良曰:(我)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B今少卿乃教(我)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刺谬乎! C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之)。 D死马且买之(于)五百金,况生马乎! 解析:本题考查辨识文言省略句式的能力。答案B(A应为:沛公,C应是为乐 ,D应是以) 五、固定句式 古文中,有一些相对固定的语言搭配形式,

    15、我们称之为固定结构。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 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何(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孰与/孰若(跟.相比.)等。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何.为(为什么.呢) 掌握一定数量的固定结构,对我们阅读和翻译古文会有很大帮助。

    16、 练习8:下列句子不含固定结构的一项是 ( ) 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B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C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海。 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解析:本题考查辨识文言含固定结构句式的能力。A孰与(跟.相比.),表疑问。B何.为(为什么.呢),表示疑问。C无以(没有.用来),表示陈述。D.不含固定结构。 答案:D。 练习9:下列句子不含固定结构的一项是 ( ) A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D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解析:本题考查辨识文言含固定结构句式的能力。A与其孰若可译为与其不如 B是以之为标志的宾

    17、语前置句,不含固定结构。C奚以为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表反问。D一何(这么),表感叹。 答案:B。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 3通过相关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一、高考回顾:(2008年广东)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 ) 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 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 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式的辨析能力。A项为动词,到任; B项之代他,否定句

    18、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C项代词宾语。D项为助词,帮助使宾语前置。考句式判断,此题为本套试题变化之三。答案:B。 二、课堂精练:指出下面各句的句式特点。 (一) 阿房宫赋特殊句式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1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也表判断。 3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3为表判断。 4灭六国者六国也 4也表判断。 5族秦者秦也 5也表判断。 6赵尝五战于秦 6介词结构后置,赵尝于秦五战。 7多于市人之言语 7介词结构后置,于市人之言语多。 8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8为所表示被动。 9洎牧以谗诛 9主语牧是受事,是意念上的被动。 10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l

    19、O为所表被动。 11戍卒叫,函谷举 11举,被攻下。 12聚之咸阳 12省略句,聚之(于)成阳。 13尝以十倍之地 13省略句,(六国)尝以十倍之地。 14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14省略句,(阿房宫)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二) 赤壁赋特殊句式 1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3而今安在哉 4则又何羡乎 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6游于赤壁之下 7凌万顷之茫然 1也,表判断,判断句。 2被动句,格式为动词 于。 3宾语前置句,应为在安。 4宾语前置句,应为羡何。 5状语后置句,应为于江渚之上渔樵 6状语后置句,应为于赤壁之下游。 7定语后置句,应为茫然之万顷。 (三) 逍遥游特殊

    20、句式 1南冥者,天池也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3齐谐者,志怪者也 4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5之二虫又何知 6而莫之夭阏者 7彼且奚适也 8奚以知其然也 9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10翱翔蓬蒿之间 1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1者,也,判断句。 2动词为,表示判断。 3者,也,判断句。 4者,也,判断句。 5知的宾语何前置。 6夭阏之,宾语前置。 7适奚,宾语前置。 8以奚,宾语前置。 9于坳堂之上覆杯水,介宾短语后置。 10翱翔(于)蓬蒿之间。省略句。 11且举世誉之而(宋荣子)不加劝。省略句。 (四) 陈情表特殊句式 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2今臣亡国贱俘 3而刘夙婴疾病 4急于星火 5是以臣尽节于陛

    21、下之日长 1用非表否定判断。 2判断句。 3动词婴本身具有被动语态。 4于星火急,介宾后置。 5臣于陛下尽节之日长,介宾后置。 (五) 报任安书特殊句式 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2声闻邻国 3韩非囚秦 4灌夫受辱于居室 1今少卿乃教(之)以推贤进士,省去宾语之 2声闻(于)邻国,省去介词于。 3韩非囚(于)秦,省去介词于。 4于居室受辱,状语后置。 5无益于俗 6请救于魏 7重为乡党所笑 8韩非囚秦 9文王拘而演周易 10西伯,伯也,拘于羡里 11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5于俗无益,状语后置。 6于魏请救,状语后置。 7为所。表被动。 8囚,被囚之意。 9拘,被拘之意。 10拘,被拘之意。 11称

    22、,被称颂。 (六) 郑伯克段于鄢特殊句式 1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2制,崴邑也 3郑武公娶于申 4亟请于武公 5有献于公 6姜氏何厌之有 7敢问何谓也 1省略句。 2判断句。 3状语后置句。 4状语后置句。 5状语后置句。 6宾语前王句。 7宾语前置句。 (七)项脊轩志特殊句式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2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3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4日过午已昏 5使不上漏 6读书轩中 7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8其制稍异于前 9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1语气词也,表判断。 2判断句。 3(余)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于庭介宾后置。 4日过午(室内)已昏。省略句。 5使(之)不上漏。省略句。 6读书(于)

    23、轩中。省略介词。 7于此居,介宾后置。 8于前稍异,介宾后置。 9不焚,即不被焚毁。被动句。 (八)孔孟二章特殊句式 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2非我也,岁也 3申之以孝悌之义 4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5无乃尔是过与 6何以伐为 1判断句。 2判断句。 3介词结构后置,以孝悌之义申之。 4介词结构后置,季氏将于颛臾有事。 5宾语前置句,即过尔。 6宾语前置句,即以何。 7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7判断句。 8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8宾语前置句,未有之也。 (九)师说特殊句式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师不必贤于弟子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5不拘于时,学

    24、于余 6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1者,也,表判断。 2,也,表判断。 3介词结构于弟子后置。 4宾语前置句。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5不拘于时的于表被动。 6爱前省略主语人们。 (十)劝学特殊句式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5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者,也,表判断。 2否定判断句,非也构成否定判断,也,表判断。 3定语后置句。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4介词结构于蓝后置。 5介词结构于水后置。 三课堂小结 2014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句式学案 第一、二课时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

    25、否定判断的句子。 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的。 (一)分析下面的句子,请找出它们的规律并作小结。 1南冥者,天池也。 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3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5今臣亡国贱俘。 6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7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8吕公女即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 9且相如素贱人。 10臣本布衣。 1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13.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14.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5.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结: _ 练习1:下列句子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26、 ) A神仙之说,所谓画蛇添足。 B夫天者,人之始也。 C然是说也,余常疑之。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 (二)分析下面的句子,请找出它们的规律并作小结。 1.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5.吾属今为之虏矣。 6.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7.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8.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9.文王拘而演周易。 10.而刘夙婴疾病。 小结:_ 练习2:下面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 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

    27、张仪。 B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C乐毅畏诛而不敢归。 D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练习3:下列句子中见不表被动的一句是( ) A.近日见辱问于长者。 B.君既若见录。 C.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三、倒装句 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前面,以示强调。 (三)分析下面的句子,请找出它们的规律并作小结。 1. 秦人不暇自哀。 2. 时人莫之许。 3.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4. 而今安在哉。 5.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6. 吾谁敢怨? 7. 姜氏何厌之有? 8. 成语:唯利是图、唯你是问、唯命是从、唯才是举 9. 一言以蔽之。 10臆!微斯人吾谁与归? 11.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小结: 练习4:找出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闻道百,以为莫已若也。 D颜回见仲尼,请行。曰:奚之? 除宾语前置外,主要还有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1.甚矣,汝之不惠! 2. 悲哉,世也! 小结1_ 4.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4. 楚


    注意事项

    本文(文言文句式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