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完整升级版初一地理教案.docx

    • 资源ID:14908752       资源大小:51.99KB        全文页数:6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完整升级版初一地理教案.docx

    1、完整升级版初一地理教案(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第 一 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第 一 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学目的1、激发学生对地理的探究兴趣,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存在许多地理之谜,地理问题。2、通过联系实际,使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离不开地理知识3、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注意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通过熟悉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提高学生对生活的适应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理学科,培养对地理学习的热情、兴趣难点:使学生了解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及风土人情的密切联系教学方法及课时安排讲授法、自主探究法、启发法、 1课时教具准备地图

    2、册、小黑板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师生有感情的朗诵本章前言,引入(过渡)什么是地理?地理是研究什么内容的学科?(展示小黑板出示的若干问题)一、解开地理之谜1、学生分组讨论探究黑板上的若干问题,而后各派代表回答,教师略以点拨。(过渡)在日常生活中,你还有哪些感到疑惑的地理问题呢?2、学生提出若干地理问题,教师有选择性的回答(小结)通过刚才的提问,不难看出,地理这门学科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二、地理与日常生活 (总述)地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1、创设情境:假设从常德出发,到内蒙古进行为期一周的暑期旅行,你会考虑到哪些和地理有关的问题?(学生讨论回答)2、设问:你还能举出日常生活中需要地理知

    3、识的例子吗?(小结)地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学好地理我们可以进一步指导我们的生活,进一步熟悉我们的生活环境,懂得确认方法,知道天气和气候,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进而提高我们对生活的适应能力。不但如此,在我们的生产建设中,也离不开地理。三、地理与生产建设1、展示小黑板上的问题,学生分组探究,各派代表发言。(小结)无论工农业生产布局也好,还是农业生产也好,都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如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新建工业企业要考虑到原料、能源、水源、市场和运输条件。四、地理与风土人情1、引导学生看图P4图1-3,揭示荷兰风车与当地地理环境的关系,看图P5图1-6,揭示阿拉伯人的服饰与当地自然

    4、环境的关系。2、学生齐读P4文字,了解地理与风土人情的关系。课堂小结 派一名学生汇报本节课的收获作业布置 P5活动1、2板书设计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解开地理之谜 地 理与日常生活 与生产建设 与风土人情教学反思 第 二 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教学目的 1、学会看地图,并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运用比例尺,换算实际距离,了解图例与注记的含义。 2、通过实例了解收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的重要性 3、通过看地图、运用地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绘图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地图的三要素,懂得辨别方向,运用比例尺换算实地距离,了解图例和注记。 难点:弄清比例尺大小与表示的地理事物的

    5、范围大小、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教具准备 地图册、常用图例符号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方法 讨论法、启发法、讲授法教学过程(创设情境)要求学生拿出课前绘制的学校平面图,教师抽查,同桌之间相互检查,教师对此评价。 (过渡)通过刚才的了解,同学们绘制的地图都很认真,但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我们在本节课解决.1、设问:你的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呢?2、引导学生阅读P6图1-7、图2-8,了解地图的绘制过程3、小结:用绘制平面图的方法,把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区的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并用符号画在平面上,就成为一副地图。4、设问:庞大的地图家族中,地图可分为哪几类?各有哪些类型?(学生看书回答)(过渡)尽

    6、管地图种类繁多,但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三要素一、方向(过渡)阅读地图,一般要学会看方向,你知道在地平面上有哪些方向吗?1、教师板画一个“米”字行,由学生填注方向2、检测:A在B的什么方向?B在A的什么方向?阅读P7图1-10,回答:国际机场在北大屿郊野的什么方向?(过渡)在地图上,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定方向的方法?各是怎样定方向的?(围绕教材最后一段文字自学)3、学生回答,教师举例具体讲解如何利用指向标确定方向。4、设问:在野外,如果没有地图的情况下,你有哪些定方向的方法呢?(学生讨论回答,而后教师结合P8活动系统讲述,重点突出太阳和手表定向)5、学生完成P10活动1题 (过渡)在

    7、地图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很多的符号以及标在图上的文字和数字,这就是图例和注记 二、图例和注记1、解释图例和注记的含义2、引导学生熟悉图1-17的各种图例,注意区分相似的符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差别3、学生快速熟悉,而后抢答小黑板上的图例符号(过渡)我们熟悉了图例和注记后,就可以在地图上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了4、引导学生阅读P9图1-16,查找运河、长城、首都等图例。(小结)学生小结重点,教师点拨第 二 课 时(复习提问)地图上有哪两种定方向的方法,各是怎样定方向的?野外有哪几种定方向的方法?(学生回答)三、比例尺(创设情境)假设给你一张长宽均为10厘米的纸,把我们教室的形状画在纸上(教室长9米。

    8、宽7米),你会怎样画?(学生回答)1、教师引入比例尺的含义及公式表示2、举例计算:在地图上量的甲、已两地相距5.4cm ,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080千米,求该地图的比例尺3、设问:比例尺有哪几种表达方式呢?(学生阅读教材P9文字,思考)4、教师重点突出比例尺三种方式的相互转换5、举例:比较大小 A 1:300000 B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0千米 C (过渡)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有的大,有的小,有的要求内容详细,有的要求内容简单,在绘制地图时,如何选择比例尺的大小呢?6、学生认真阅读P9图1-15,图1-16 ,讨论完成小黑板上的表格7、设问:由此可见,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地理事物范围大小

    9、之间有何关系?与地理事物的详简之间有什么关系?8、出题检测(见教材)(过渡)在比例尺的三种表达方式中,线段比例尺能很方便的量算两地的实际距离9、引导学生完成活动3(过渡)认识了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后,我们基本上能够看懂地图。要学好地理,仅会看地图不行,还得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四、学会收集地理信息1、设问:常生活中,你可以从哪些途径来获取地理信息2、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过渡)收集地理信息,仅仅是对地理知识有一个粗浅的了解,还要学会思考地理问题。五、学会思考地理问题结合教材讲述(过渡)学好地理,光靠坐在教室里是不够的,还要深入周边环境,走进大自然,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六、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设问:

    10、1、你曾经外出在哪些地方旅行?有什么收获/ 2、野外旅行前,做过哪些物品准备? 3、采用的交通工具是什么?旅行路线如何?(小结)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野外旅行能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增长地理知识。地理学习的特点在于它的生活性,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留意我们就能学到很多的地理知识。(拓展思维)假设我们全班将去太阳山旅行,请设计一条旅行线路,内容包括:时间、旅行线路、交通工具、物品准备、注意事项(小结巩固)学生小结本节收获(作业布置)见基训 板书设计第 二 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一、学会看地图1、地图的制作与分类2、方向 (1)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上倍下南、左西右东”(2)指向标定向

    11、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3、图例和注记4、比例尺(1)含义及公式(2)表达方式: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二、学会收集地理信息三、学会思考地理问题四、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教学反思第 二 章 地球的面貌第一节 认识地球教学目的1、知道地球的真实形状,了解地球的大小2、能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南北两极、经线、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并掌握南北半球、高、中、地纬的划分标准3、理解经纬网并根据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4、培养学生观察、演示、动手制作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地轴、两极、经线、纬线、赤道等概念,理解经、纬度及南北半球及东西半球的划分。 难点:如何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

    12、地点的位置教具准备 地球仪、经纬网仪、经纬网图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学法、讨论法教学课时 3课时教学过程 ( 创设情境)我们遥望星空,看到太阳和月亮是什么形状?那么我们生活的地球又是什么形状呢?一、地球的形状1、学生预习,回答地球的形状2、展示地球卫星图片,理解地球的形状(过渡)在古代,由于受科学技术的限制,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3、结合板图讲述盖天说和“混天说”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过渡)直到1522年9月,西班牙航海家麦哲伦环球一周的航行,才从实践上证明了地球的确是一个球体4、利用地球仪展示麦哲伦航行的路径,以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5、设问: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证明地球

    13、是一个球体?6、设问:地球是个规则的球体吗?(学生阅读P15材料,回答)(过渡)地球很大,究竟有多大呢?二、地球的大小1、学生阅读P16图2-5,用图中的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2、教师利用“中国的面积”“珠峰的高度”说明地球之大。(过渡)要掌握巨大的地球的详细情况很难,于是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制成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三、地球仪1、活动学生四人一组,找出地球仪上的南北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2、学生上台指出3、教师演示地球自转,指出地轴的含义,而后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学生从南北两极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4、(过渡)在地球仪上,有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圈和连接南北两极的线,他们就是地球

    14、上的经线和纬线(一)经线和纬线1、学生观察地球仪,阅读P16最后一段文字和P18最后一段文字,完成表格练习纬线经线 概念 形状 指示方向 长度2、教师利用经纬网,引导学生理解经纬线的特点3、设问:在地球仪上,纬线有多少条?经线有多少条?(过渡)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和经线,人们分别将它们各自规定了一定的度数,这就是经度和纬度4、展示表格,学生阅读P17-18文字,讨论交流纬度经度度数范围0度经纬线划分经纬度划分半球划分5、结合地球仪理解经纬度划分、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尤其突出在地球仪上如何判断东西半球。6、引导学生观察讨论P18活动1、2、3,理解如何在经纬网图上判断南北纬、东西经,而后出题

    15、检测。四、经纬网(创设情境)如果一艘轮船在海上遇难,你作为该船的船长,你会如何向救援船队报告船所在的位置(学生讨论回答)(过渡)要确定该船的位置,就需要学到和经纬网有关的知识。如何利用经 纬网来确定地球表面如何一点的位置呢?1、举例说明:假设你要向老师报告你在教室里的位置,你会怎样报告?由此引人经纬网的学习。2、展示经纬网图,提问:3、引导学生观察图2-12、2-13、2-14、2-15,了解经纬网图的几种变换过程4、展示平直经纬网图,回答:5、讨论完成P21活动的1、2 小结巩固学生小结,教师点拨 教学反思 本节地理教学,充分利用地球仪、经纬网等教具,让学生自主探究,弄清纬线、经线的特点,利

    16、用板图,让学生掌握了经度、纬度的划分。对于如何判断经纬度,能够充分联系实际,使学生充分理解经纬网的应用意义,并初步掌握如何利用经纬网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不足之处在于对于如何判断东西半球这一难点突破不够。 第 二 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目的1、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比例,掌握世界海陆分布概况2、区分大陆、岛屿、大洲的概念,掌握七大洲的面积、名称、分布及各州的分界线3、区分海洋、海峡三个概念,掌握四大洋的分布特征。要求学生将复杂的地图用几何简图勾画出来,培养学生处理知识划难为易得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七大洲在地球上的分布难点:查找各州之间的分界线 教学方法讨论法、读图法、自学法、绘图法教学课时

    17、2课时教具准备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地球仪、七大洲轮廓图教学过程(创设情境)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是希望人们学会忍让,有海洋和天空一样广阔的胸怀。你想知道天空又多大,海洋有多广吗?一、海洋与陆地1、学生观察地球仪,提问:地球仪上的兰色代表了什么?兰色以外的颜色又代表了什么?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谁占的面积大?2、学生阅读图2-17,回答:世界海陆分布的具体比例3、讨论P22活动1、2,得出结论:地球上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过渡)世界的海洋和陆地在全球是如何分布的呢?二、七大洲 (总述)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无数小块,以大陆和岛屿的形式散布在海洋

    18、中。1、看书思考回答:a 什么叫大陆?什么叫岛屿?根据定义,在地球仪上指出大陆、岛屿、大洲。2、教师讲述半岛的含义并在地球仪上指出。3、提问:全球可分为哪几个大洲?4、学生先熟悉图2-20,讨论:怎样快速的记住七大洲的轮廓?能给七大洲的面积排序吗?。5、展示单独的大洲轮廓图,学生抢答。6、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七大洲,而后上台指出7、引导学生在地球仪上画出赤道、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讨论下述问题:(1)赤道穿过的大洲有哪些?穿过的大陆有哪些?(2)大部分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哪些?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有拿些?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有哪些?大部分位于东半球的打洲有哪些?8、学生对照地球仪,上台指答9、展示“东

    19、西半球挂图”,学生识记七大洲的位置,口答P23活动题10、提问:我们所在的大洲是哪个/亚洲的西面是哪个洲?西南面又是哪个洲?引入洲界的学习。11、引导学生阅读图2-23,找出洲界符号,观察讨论:亚欧两洲的分界线是哪些地理事物?亚非洲界、南北美洲各以什么为分界?12、学生回答,教师在挂图上指出其具体位置。13、学生完成P25活动2(小结)学生小结,教师点拨(作业布置)见填充图册。 第 二 课 时(复习提问)世界的海陆比例?七大洲的海陆分布?亚欧、亚非、南北美洲的分界。(过渡)你们发现,不同大洲之间,一般以什么为分界?(海峡、海、山脉、运河等)那么,什么是海、海峡?它们与我们常说的洋有什么区别和联

    20、系?三、四大洋1、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预习2、根据预习,回答海、海峡、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教师结合地球仪指出,以加深理解。3、全球可分为几大洋?各有什么特征?将全班学生分为四组,分别命名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分组合作进行自述。4、结合挂图,引导学生识别四大洋在东西半球的分布。并强调:面积最大的洋?最小的洋?纬度最高的洋?全部位于东半球的洋?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洋?5、指导学生绘制七大洲轮廓几何图形并在图上填注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课堂小结:结合绘制的板图小结四大洋的位置、各自的特征。洲界、七大洲的位置板书设计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一、海洋与陆地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二、七大洲1、大陆、岛屿、大洲的

    21、含义2、七大洲的名称及分布3、洲界亚欧:乌拉尔山、乌啦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亚非: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三、四大洋1、海、洋、海峡的概念2、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教学反思:本节地理教学,采用“看图析图得结论绘图”的教学思路,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动手绘图能力。使学生对本节的重难点的掌握较为形象直观,落实教好。课堂气氛较为活跃。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学目的1、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等基本概念。2、了解陆地上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等五种地形类型的特征,熟悉各种地形的世界之最3、了解海底地形的结构,学会看地形图,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来判断各种不同的地表形态。4、通过

    22、读图比较平原与高原、山地与丘陵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地理事物的能力。5、通过指导学生看地形图,培养学生判断地势高低、坡度变化及辨别地表形态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弄清海拔与相对高度的观观念,掌握陆地地形的划分及其特征,会看等高线地形图难点:在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辨别方向,量算距离。分析地势变化;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判断山谷、山脊、悬崖、鞍部等地形教学方法启发法、讨论法、谈话法、读图法教具准备 五种地形的景观突图片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我们生活的地球上,陆地地表高低起伏,形态各异。你认为我们这儿的地表起伏如何?你对哪里的地形感兴趣?为什么?一、陆地地形1、首先向学生讲解和地形

    23、相关的两个概念:海拔和相对高度,而后结合板图理解2、展示五种地形景观图,设问:你知道这些有差异的美丽图片分别代表了什么地形吗?(过渡)从地表景观来看,五种地形的地表形态的起伏各有差异,那么,我们应如何描述各种地形的特征呢?(从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方面)3、展示表格,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下表:地形类型主要特征共同点 平原4、将全班学生分成五大组,并将每组依次命名为五种基本地形名称。而后展开自述,全面细致的说出自己的特征。并设问:学校所在地以什么地形为主?5、学生观察地图册P13-14,结合P28文字,思考:世界上陆地上高大山脉主要分布在哪两大地带?分别是由哪些山脉组成?6、引导学生在“世界地形图”上

    24、熟悉主要山脉的位置,并强调: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最高大的山脉7、引导学生熟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最大的高原、最大的盆地的位置。 (过渡)了解了陆地的五种基本地形,你想知道深不可测的海底地形的样子吗?二、海底地形学生阅读图2-37,回答海底地形的种类,教师重点讲述大陆架、大洋中脊的特点,并引导学生在地图上识别大陆架。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本节重点,教师点拨作业布置:橡皮泥自制五种基本地形模型 第 二 课 时 (复习导入)陆地地形有哪些种类?海底地形有哪些种类? (过渡)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的地表起伏状况,在地图上是如何反映出来的呢?三、学看地形图1、学生阅读地图册上的“地形鸟瞰图”,提问:你能从这幅地图

    25、中看到哪些地理事物?你能读出这些地理事物所谓海拔高度吗?能看到各地的坡度起伏吗?2、继续阅读图2-39,并和图2-38比较,讨论:这幅图与上幅图相比,有什么明显不足? (过渡)用什么方法可以将地形的地表起伏变化表示在平面上呢?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等高线地形图表示?3、先讲解等高线的含义,而后结合板图加深理解,并强调:等高线都是闭合的曲线 ;各条等高线不相交;等高线上的所有点海拔都相等,相对高度都是04、学生回答P31活动第1题 (过渡)等高线地形图不但能反映各地的海拔高度,而且能反映出地表的坡度起伏5、学生观察图2-42,思考:坡度的陡缓与等高线排列的疏密有什么关系?(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

    26、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6、学生口答P31活动2(过渡)等高线不仅能反映出坡度的起伏,而且还能反映出不同的地形和山体部位类型。7、结合投影,讲述如何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不同的地形类型。(先看海拔,再看相对高度)8、引导学生阅读30图2-44,指导学生如何辨认山脊、山谷,而后介绍陡崖、鞍部山峰等山体部位的等高线特征。 9、引导学生观察P30图2-40,思考:等高线地形图有什么明显的不足?(线条太多,看起来费劲) (过渡)较复杂的等高线地形图,因为曲线太多,看起来费劲,没有色彩变化显得单调。如果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那么看起来直观清晰,这就是等高线地形图 10、结合图2-41和2-45,指

    27、导学生如何阅读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并得出结论: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代表海洋,绿色代表平原。黄色代表山地和高原、或丘陵 (小结巩固)学生小结,教师点拨 (作业布置)基训 (板书设计) 第 三 节 世界的地形 一、陆地地形 1、地形的含义 2、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见表格) 3、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 二、海底地形 大陆架、大陆坡、大洋中脊、洋盆、海沟 三、学看地形图 1、等高线 (1)含义 (2)等高线的疏密与表示的坡度陡缓的关系 (3)山体的不同地形部位 四、分层设色地形图教学反思本节地理教学,从五种地形的景观突图片入手,引导学生看图归纳五种地形各自的特征,并注意区分相似地形的异同点,使学生对

    28、五种基本地形的特征理解较为透彻,但在“世界主要地形在地图上落实不够,此外,在如何辨认不同等高线表示的地表形态讲述不够透彻第 四 节 海陆变迁教学目的 1、认识地壳是变动的,了解地表形态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要点,体会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不但的深化 3、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了解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分布规律和板块运动的关系。 4通过拼合非洲与南美洲轮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简单了解防震抗灾意识,增强学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弄清地表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变化之中,掌握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掌握世界上

    29、火山与地震的主要分布地带 难点:理解海洋的生成和发展过程教学方法 启发法、谈话法、读图法教具准备 非洲轮廓图、南美洲轮廓图、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1975年,中国地质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竟然发现,今天的喜马拉雅山上竟然发现了古代海洋生物的化石,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对回答不做评价)一、地表形态的变化 1、对学生回答给与评价(过渡)海洋不但可以变成陆地,陆地也可以变为海洋2、你能举例说明陆地变为海洋的事实吗?3、教师举例说明:如台湾海峡发现古代森林的遗迹4、设问:通过刚才的两个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地表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和变化之中)(过渡)导致地表形态发

    30、生变化的力量来源于哪里呢?主要来自于内部的火山、地震5、学生看书思考:什么是火山、地震?6、教师结合资料说明:火山和地震能在短时间里改变地表形态。并初步让学生树立防震意识。(过渡)为什么地表形态会发生变化呢?很多科学家对此进行了探讨,先后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一、大陆漂移假说1、学生阅读思考:大陆漂移假说是谁提出来的?基本观点是什么?2、结合投影,引导学生理解大陆漂移假说的观点3、展示“非洲”与“南美洲”拼和图,以验证大陆漂移假说的正确性4、学生齐读P15文字,了解大陆漂移假说的具体内容二、板块构造学说1、学生看书思考: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有哪些?2、展示“六大板块示意图”,引导学生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理论 (i)引导学生认识板块运动的方向 表示板块张列, 表示板块碰撞。 (2)学生观察,全球可分


    注意事项

    本文(完整升级版初一地理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