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度人民版高一二专项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测试.docx

    • 资源ID:14895464       资源大小:26.28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度人民版高一二专项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测试.docx

    1、学度人民版高一二专项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测试2018-2019学度人民版高一二专项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测试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历史综合测试题1、选择题1.18世纪,荷兰的曼德维尔博士在蜜蜂的寓言一书中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一群蜜蜂为了追求豪华的生活,大肆挥霍,结果这个蜂群很快兴旺发达起来。而后来,由于这群蜜蜂改变了习惯,放弃了奢侈的生活,崇尚节俭结果却导致了整个蜜蜂生活的衰败。与之观点相似的经济理论是( )A.重商主义 B.重农抑商 C.凯恩斯主义 D.自由主义2.任何经济政策(体制)的出现,都有一定的时代性。同一经济政策(体制)在不同时期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能够反映这一观点

    2、的是 ( )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美国的自由放任政策A B C D3.下图是某一年的世界主要大国国民生产总值图示。结合所学知识推测,最接近图中状况的年份是() A1945年B1956年C1987年D1992年4.下列关于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提出了“新边疆”和“伟大社会”施政纲领B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执政时期,英国信奉凯恩斯主义C战后初期,英、法、美政府干预经济都是实行工业国有化D战后初期德、日都推行统制经济,后来逐步建立起市场调节为基础的自由竞争机制5.20世纪40年代以来,西方政府具备的功

    3、能越来越多,许多新的官僚机构涌现了出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技术统治”,因为这些官员接受过专门的工程或者经济管理训练。以下关于“技术统治”的正确认识是A大萧条时期西方国家普遍出现“技术统治”B“技术统治”造就了一系列福利国家的出现C“技术统治”适应了国家对经济调控的需要D“技术统治”可以有效避免新的经济危机6.“我们必须对我们的国民、他们的工作以及他们的未来增加投资,同时削减我们庞大的债务。”“让我们决心把我们的政府变成如富兰克林罗斯福说的一个大胆、持久试验的地方。”(出自美国某一总统就职演说)文中“大胆、持久试验”是指()A将生产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管之下 B实施“伟大社会”的施政纲领C加大国防

    4、开支医治生产停滞 D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刺激新需求7.由下表可以推知,1950年到1980年美、德、日出口贸易额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表年份195019701980美国167%155%11%日本14%62%98%德国33%109%111%A美日德经济维持“三足鼎立”的局面 B美国经济总量持续下降C国际贸易格局发生改变 D日德双边贸易不断扩大8.右图是某一年的世界主要大国国民生产总值图示。结合所学知识推测,最接近图中状况的年份是(单位:10亿美元)A.1945年 B.1956年 C.1987年 D.1992年9.美国学者托尼朱特在战后欧洲史中说:“英国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起步的汽车增长,因战争和

    5、战后的短缺而中止了,但从1950年到1980年,它的汽车拥有量隔10年增长一倍。意大利私人拥有汽车量1965年是550万辆,1970年超过1000万辆,1975年约有1500万辆。”关于上述现象出现原因的表述,错误的是()A二战后汽车消费需求释放 B欧洲“福利国家”制度推行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响 D“知识经济”模式快速运行10.二战后,资本家积极鼓励职工购买和持有本企业的股票,进一步打破了资本家垄断企业股份的局面。美国实施职工持股的企业,1974年为300多家,职工人数十余万人;2019年已达12019多家,职工1200万人,占全国职工总数的10%。这一现象A增强了资本的社会化趋势 B形成资

    6、本家、工人共管企业的局面C完善和扩大“福利国家”规模 D使职工持股的企业成为现代企业主流11.20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用大规模减税来刺激人们的投资和工作积极性,以医治生产停滞。里根的这一政策践行的是A凯恩斯的经济理论B货币学派的理论C供给学派的理论D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理论12.凯恩斯学派认为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上绝大部分的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A官办工商业绕过市场满足了社会需求B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和小农经济的存在C广大农民的贫困难以形成有效的社会需求D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的顽固抵制13.不同的经济模式折射出不同经

    7、济学派的经济学说。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始终存在着两大相互对立的经济学说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他们()A看似相互矛盾但目的一致 B对国家干预经济看法一致C对市场调节作用看法一致 D都始终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14.18501914年和19501973年是资本主义经济史上的两个“黄金时代”。这两个“黄金时代”出现的共同原因是()A、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B对东方的殖民掠夺C、科技革命推动发展 D美国扶植欧日经济15.据统计,1970l979年美国的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从事制造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30%下降到13%;从事服务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15%上升到72%。导致这一

    8、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B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C“滞涨”局面的出现D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16.下图是三种不同经济时代的经济结构,从图二到图三变化的原因是图一 图二 图三C.现代科技革命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17.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中称:“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下列选项符合此处修补、修正的分别是( )A.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欧盟 B.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世界银行C.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建立欧洲共同体 D.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9、、建立世界银行18.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涨”,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B随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应调整C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D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19.“二战”后,股份公司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的主要形式,美国一般民众也拥有股票,这一现象被称为“人民资本主义”;日本出现了企业之间相互持股的现象,称为“法人资本主义”。这些变化A事实

    10、上改变了企业的所有制性质 B形成了国家、民众、企业互制关系C扩大了民众参与国家政治的权力 D局部调整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20.路德维希艾哈德提出:“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但是进而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然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据此判断,艾哈德A否定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作用 B重视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调节作用C赞成建立政府主导型经济 D认为政府的干预应该大于市场调节21.2019年3月,欧洲时报报道称,随着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连番袭击,高福利社会显露出难以持续的迹象。北欧国家纷纷削减福利,改革高福利模式以

    11、应对欧债危机。下列有关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增加了企业和国家的负担 B福利范围仅限于社会低收入人群C实施目的是全面实行国有化政策 D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22.西方国家实行福利制度,强调社会公正:一是机会的平等,即制度的平等问题;二是国家保护人的转移支付,即再分配作用问题。其主要目的在于A.刺激社会消费B.改善政府形象C.改善劳资关系D.缓和社会矛盾23.20世纪50-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主要在于A.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B.世界市场的开拓C.第三次技术革命进行 D.大力发展知识经济24.右下图所示是某历史学习小组课题研究的五项主要内容,他们研

    12、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A美国在战后世界经济中的地位B冷战对欧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C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调整D战后欧洲经济复苏及繁荣的原因2、非选择题25.20世纪30年代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通过征收关税、制定进口限额等措施,政治家们希望使经济实现某种程度的自给自足,但经济民族主义不可避免地取得了相反的结果。每一个新的旨在限制进口的措施都引起了利益受损的其他国家的抵制。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提高制成品关税的斯穆特霍利税法后,许多国家政府立刻通过增加美国产品进口关税加以抵制,结果是国际贸易大幅下降。经济民族主义没有取得增加产量和收入的结果,结果恰恰相反

    13、:19291932年,世界产量降低了38%,贸易减少了66%以上。(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材料二年份事件1929年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专门设立外国咨询局,负责引导引进技术工作;10月签订70个外国技术援助协议1930年联共(布)十六大通过:“进一步推广聘请外国工程师、技师和熟练工人的做法”的决议1931年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3销往苏联1932年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2销往苏联;在苏工作外国专家近2019人,技术人员10000多人;共派遣2019多人次出国考察、学习,购买外国技术书刊1933年苏联和美国正式建交;苏联向西方国家贷款总额高达14亿卢布;与外国签订“技术援助协议”12

    14、4个据苏联经济史、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摘编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还通过独资和与中央及地方单位及私人合办等方式,大力兴办厂矿。这与苏俄以及斯大林时期的通行做法是一样的。这些合资公营企业多采用股东董事会制度而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的现代企业制度性质比较明显。 骆晓会国民政府移植苏联经济模式的试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美国国会通过斯穆特霍利税法的主要原因,并分析为何会出现与愿望相反的结果?(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苏联是如何抓住经济危机的时机积极发展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努力产生的效果。(6分)(3)结合20世纪30年代国内外形势,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推

    15、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及其利弊。(6分)26.(14分)消费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消费的内容、方式和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消费社会是指生产和消费都超出了生存必需和生理需求的范围,消费成为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主导动力和目标的社会发展阶段。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已经出现了消费社会。李新宽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消费社会的出现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由于普遍推广了分期付款的销售方式,大大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在这种繁荣下也潜伏着危机。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世界近代现代史材料三凡是为了满足你个人和你家庭的切实需要所必须做的,不论什么,都应当

    16、尽力去做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要多买一些东西。凯恩斯预言与劝说(1931年初版于英国)(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消费社会出现的原因。(8分)(2)材料二和材料三都与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有关。简要说明它们与经济危机的关系。这两种关系是否形成悖论,简要说明理由。(6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18601981年世界贸易增长率与世界工业生产增长率比较表时段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世界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18601870552918701900323719001913374219131929072719291938-1220193819480

    17、041194819816856摘编自姚曾荫国际贸易概论 (1)依据材料,概括表格主要信息。指出三项影响世界贸易增长率的主要因素。(10分) (2)结合所学知识,针对表格中19291938年这一时段世界经济增长的波动变化用相关史实加以说明。(6分)1.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凯恩斯主义。蜜蜂的故事说的是“节俭的逻辑”,在经济学上叫“节俭悖论”。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节俭悖论曾经使许多经济学家备感困惑,但经济学家凯恩斯从故事中却看到了刺激消费和增加总需求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受此启发,形成了凯恩斯主义。所以C项正确。考点: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凯恩斯主义2.D试题分析:重农

    18、抑商政策在中国古代前期主要起积极作用,后期则主要起消极作用,故正确;苏俄新经济政策自始至终起积极作用,故错误;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20世纪30年代起了一定作用,但二战后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故正确;自由放任政策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起积极作用,但后来成为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重要因素,故正确。故选D。 3.B4.D5.C6.D克林顿政府重新加强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使政府部门更有效地介入经济生活,但不是将生产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管之下,故A项错误;约翰逊的“伟大社会”纲领,把罗斯福新政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与材料中“削减我们庞大的债务”不符,故B项错误;加大国防开支,与材

    19、料中“削减我们庞大的债务”不符,故C项错误;克林顿主张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但是,他的干预政策又不同于凯恩斯主义的扩大政府开支以刺激消费的主张,而是既要削减财政赤字又要增加投资,与材料中“增加投资,同时削减我们庞大的债务”相符,故D项正确。7.C【试题解析】美、德、日出口贸易额所占比例的变化,并不能代表经济总量的变化,无法推断它们之间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故A项错误;由美国所占比重的下降,不能推断其经济总量持续下降,故B项错误;德、日出口贸易额所占比重逐渐上升,美国有所下降,出口贸易额比重对比的变化反映出国际贸易格局发生改变,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日德双边贸易,故D项错误。8.B9.D

    20、【试题解析】“英国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起步的汽车增长,因战争和战后的短缺而中止了”而战争结束后,数量的增加,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所谓福利国家制度,二战后,就是由国家立法而建立起来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福利制度以团结互助的精神通过税收缩小贫富差距,具有普遍性,几乎惠及所有公民,使得购置汽车成为可能,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国家内私有制+国家干预经济相结合,推动度过经济危机,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知识经济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10.A11.C20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

    21、政府的改革是对凯恩斯经济理论的调整,故A项错误;货币学派认为,影响经济的要素是货币发行量而不是需求,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供给学派认为,生产的增长决定于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个人和企业提供生产要素和从事经营活动是为了谋取报酬,对报酬的刺激能够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认为减税能刺激人们的投资和工作积极性,故C项正确;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理论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时期,故D项错误。12.B官办手工业不进入市场,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的特点,与市场联系较少,再加上政府的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得中国的市场有效需求被扼杀,故B项正确;广大农民的

    22、贫困难以形成有效的社会需求说法片面,故C项错误;小农经济的顽固抵制只是材料中原因一个方面,故D项错误。13.A14.C15.B注意设问“直接原因”,Secord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动,第三产业兴起并蓬勃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其就业人数在总劳动人口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16.C17.C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结合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回答。“修补资本主义”是指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建立“福利国家”。 修正“民族国家”是指发展区域性经济合作,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故选:C18.B19.D20.B21.A22.D本题考查福利国家制

    23、度。西方推行福利国家制度,实质是政府干预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以缓和社会矛盾,故选D项。23.B24.D分析材料可知,材料并没有涉及美国经济地位,故A项错误;除马歇尔计划是冷战对欧洲经济的影响以外,其他四项与冷战无关,故B项错误;战后资本主义模式的调整是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材料中只有第三项“有效的国家规划”与此有关,故C项错误;“马歇尔计划、社会改革、国家的规划、充足的劳动力、普遍自由贸易的实行”,这些都是战后欧洲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的重要原因,故D项正确。25.(1)经济大危机使美国经济陷入困境,国会企图通过提高关税、限制进口来实现某种程度的自给自足,缓解危机。(2分)20世纪已是全球互相依赖的

    24、时代,全球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通过征收关税、限制进口等手段已无法解决危机。(2分)(2)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聘请国外技术人员;进口机器、引进外资;加强对外交流;与美国建交。(4分,写出任意4个即可)效果:促进了苏联的经济发展,推动了“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和苏联工业化强国的形成。(2分)(3)原因:抵御外来侵略的需要;世界性经济危机下,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功的影响。(2分)利弊:为抗战胜利准备了物质基础;引进了现代企业制度;压制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或导致官僚资本膨胀);企业缺乏市场调节的活力和制度约束。(4分,写出任意2个即可)26.原因:世界市场扩大(或答世界贸易扩大、全球化起步也可),

    25、英国成为殖民帝国(或殖民扩张),可以掠夺和消费世界各地商品;资本主义发展,物质财富增加,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社会相对稳定。消费观念的变化,追求享乐(或人文精神发展);商业宣传。关系:材料二是出现危机的原因;材料三是克服危机的办法。观点:不形成悖论(不冲突,不矛盾)。理由:材料二反映了过度消费会为经济发展埋下危机,材料三则是提倡用合理(必要)的消费来促进经济正常发展。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929年至1933年经济危机,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1)本题考查的是17至18世纪英国的社会消费产生的原因,学生结合材料中所给的时间从当时市场的扩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物质财富

    26、的增加;消费观念及当时的政治制度等方面来作答即可;(2)本题考查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首先学生对材料二和材料三内容进行概括,得出材料二是引发经济危机的原因,材料三是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然后答出二者是不冲突,之后进行理论阐述三者之间的关系即可,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经济危机的相关知识。27.(1)信息:世界贸易和工业生产总体呈增长状态;1929-1938年世界贸易下降;世界贸易和工业生产的增长并不完全同步;(4分)因素:世界工业生产状况(科技进步):国际贸易政策和世界市场;国际局势。(6分)(2)说明:19291938年,世界贸易呈负增长。经济大危机,世界工业生产下降;应对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世界市场体系遭到破坏;法西斯上台,国际局势紧张动荡。(6分)


    注意事项

    本文(学度人民版高一二专项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测试.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