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化学说课稿汇编6篇.docx

    • 资源ID:14886201       资源大小:29.30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化学说课稿汇编6篇.docx

    1、高中化学说课稿汇编6篇高中化学说课稿汇编6篇 高中化学说课稿 篇1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化学选修二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说课。一、说教材(1)地位和作用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_通过化学能与热能转化规律的研究帮助学生认识热化学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知道节约能源、提高能量利用率的实际意义。在必修化学2中,学生初步学习了化学能与热能的知识,对于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有了一定的认识,_是在此基础上的扩展与提高。引入了焓变的概念,使学生认识到在化学反应中能量

    2、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的,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而能量的多少则是以反应物和产物的物质的量为基础。把对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定性分析变成了定量分析。解决了各种热效应的测量和计算的问题。在这一节里,我们将进一步讨论在特定条件下,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以热效应表现时的“质”“能”关系,这既是理论联系实际方面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规律和特点也具有重要意义。本节内容是第一章的重点,因为热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反应热效应的计算。反应热的计算对于燃料燃烧和反应条件的控制、热工和化工设备的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2)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反应途径与反应体系。2

    3、、 理解盖斯定律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3、能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从途径角度、能量守恒角度分析和论证盖斯定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盖斯定律的有关计算,培养计算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盖斯定律的发现过程及其应用的学习,感受化学科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同时养成深入细致的思考习惯。2、通过加强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3)学习重难点1、盖斯定律的涵义和根据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计算。2、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反应热的计算。(4)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

    4、件。二 、说教法a、类比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途径角度理解盖斯定律。b、推理法-从能量守恒角度理解盖斯定律。c、言语传递法适时引导。d.实践训练法例题分析、当堂训练。教学中还要注意的问题:1、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反应热、燃烧热、盖斯定律等理论概念,熟悉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重视概念和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2、进行有关燃烧热计算时,要强调以1mol纯物质为标准,因此须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和反应的H相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出现分数形式)。同时还要注意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等之间的换算关系,但还要强调是以1mol纯物质完全燃作标准来进行的。3、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与有关

    5、物质的量的计算联系很紧密,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4、可以适当补充一些不同类型的习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以煤、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发生燃烧的反应为例,不仅巩固、落实了知识和计算能力,还能通过计算的结果说明这些物质燃烧时,其H的数值都很大,进一步认识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唤起学生资源利用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5、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解题模式:审题分析求解(2)有关热化学方程式及有关单位书写正确。(3)计算准确(4)反思解题关键处(燃烧热的标准、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及错误易发处三、 说学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

    6、通过直观生动的实验来学习,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最具有说服力。教学时,我注意及时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同时利用这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活跃学生思维,学会或增强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因此学法指导使课堂教学进入素质教育领域的重要方面,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本节课进行以下学法指导:1、自主学习能力。2、实验探究能力。 3、运用化学知识能力。四、 教学过程环节一 知识铺垫: 与旧知识“燃烧热”相衔接,减少学生的陌生感,且为学生设计测定“H2(g)+1/2O2(g)=H2O(g) H1=-241.8kJ/mol, H2O(g)=H2O(l) H2=-44kJ/mol。那么,H2的燃烧热

    7、H应该是多少?做好知识与理解的铺垫 复习燃烧热的概念及其计算,从旧知出发能把学生的认知情绪激发起来,并为新知的掌握做铺垫。环节二 创设情景 如何测出这个反应的反应热:C(s)+1/2O2(g)=CO(g) H1=?引入新课思考并回答:能直接测出吗?如何测?若不能直接测出,怎么办?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习兴趣环节三 盖斯定律的引出 分析教材中的插图1-9,在进行类比,得出盖斯定律,并从能量守恒角度加以理解,培养阅读自学能力和自我检查的意识。环节四 盖斯定律 适当练习,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通过练习,的应用 加深对概念本身的理解盖斯定律和加强概念的应用。检测学习效果,巩固所学知识环节

    8、五 小结盖斯定律、作业、 归纳小结 、突出重点 ,促使学生的知识条理化 、系统化。五、板书设计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一 盖斯定律1盖斯定律的内容:H3=H1+H22.盖斯定律的应用:可计算出难以直接测定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如反应慢、副反应多等二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高中化学说课稿 篇2一、教材分析教材简析本节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一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教参建议安排一学时来完成教学。本节内容是_的一个重点,也是高中化学的重点之一。是高中教材中详细讲述集氧化性、还原性于一身的酸性氧化物。并且此部分很多内容与日常生活、环境问题有密切的关系, 能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教

    9、材从“二氧化硫有哪些性质和用途”、“它对人类有危害吗”这两个问题开始,引出本节的主要内容,并依次介绍了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二氧化硫的污染等知识,知识编排得有条理。其中安排的“二氧化硫的用途、二氧化硫的污染”,特别是文中安排的家庭小实验测定雨水的pH等内容,与现实生活环境密切联系,需要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此外,通过本节的知识,向上可以和第一节硫的知识联系,向下可以和第三节硫酸的知识和第四节环境保护的知识联系,有助于形成以化合价为主线的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络,和整章知

    10、识的系统化,同时,可以巩固和提高对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认识。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加强环保意识,做珍爱家 园地球的主人。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和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提高对元素 化合物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化学知识化害为利的科学思想。3、情感目标通过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以实验事实为依 据,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通过对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

    11、染及其危害的学习,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 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做珍爱家园地球的主人。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2、教学难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要结合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教师自身素质等三方面的因素来考虑。其原则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启发。本节内容是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文中安排了2个演示实验和1个家庭小实验,有很多内容与生活环境有关,再结合高一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基础知识等实际情况,采用情境激趣法、随堂实验法、演示法、对比法、自学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三、学习方法的指导1、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元素化合

    12、物的学习。在学习“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时,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和质量守恒定律推写“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通过分析二氧化硫中硫元素 的化合价及其在硫元素所有化合价中所处的位置,推出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和 还原性。2、对同类知识运用对比法,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学习“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时,通过二氧化硫与氯水的漂白原理、反应类型、稳定性、与品红溶液作用、与紫色石蕊试液作用等项目的对比,加深对二氧化硫与氯水等物质的漂白性的有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四、教学程序新课引入先播放一段酸雨的教学录像,然后提出问题: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是什么物质?它是一种怎样的物质?它有哪些性质?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学

    13、生观看了录像后,容易回答出第一个问题,但不能回答出第二和第三个问题,让学生留下悬念,这样就很自然地把学生注意力引向新课的学习。新课教学1、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学生实验:将事先收集满SO2的小试管用胶塞塞好,发给学生,让学生观察 SO2的颜色、状态,并闻气味。让学生回答并板书。利用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比较,引导学生得出SO2与空气的密度大小关系。学生实验:将另一只事先收集满SO2的小试管用胶塞塞好,发给学生,让学 生按课本【实验61】的方法完成实验,要求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并 得出结论。让学生回答,教师说明并板书。通过上述“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变红”这一现象,引导学生判断是属于SO2 的物理或化学

    14、性质,引出“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的新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 其原因,引出“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这一化学性质。边讲边板书。2、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引导学生得出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根据“二氧化硫溶于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使水溶液变红,长时间放置后, 溶液又重新恢复紫色”这一事实,说明亚硫酸的不稳定性,进而说明“二氧化 硫与水的反应”的可逆性,并简单说明“可逆反应”的特征。复习“酸性氧化物的通性”。让学生判断“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分析二氧化 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及其在硫元素所有化合价中所处的位置,引导学生得出二 氧化硫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并引出“二氧化

    15、硫与氧气的反应”这一化学性质 的学习。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和质量守恒定律引导学生写出“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说明反应条件与反应的可逆性。讲述SO3的性质。简单说明二氧化硫还能与氯水、溴水、碘水、KMnO4等强氧化剂,H2S等还原 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演示:【实验62】,引出“二氧化硫的漂白性”这一化学性质的学习。二氧化硫的漂白性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得出,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漂白不稳定,在一定条件下, 被漂白的物质又会恢复原来的颜色。通过二氧化硫与氯水的漂白原理、反应类型、稳定性、与与品红溶液作用、与 紫色石蕊试液作用、等项目的对比,加深对二氧化硫与氯水等物质的

    16、漂白性的 有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问学生:SO2能使溴水、碘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否表现了SO2的漂白 性。作出解释。3、二氧化硫的用途简单讲解。4、二氧化硫的污染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和看录像。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评价二氧化硫,并指定学生分甲、乙两方对二氧化硫的利弊 进行辩论。课堂小结归纳本节书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好“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育学生要加强环保意识,增强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做珍爱家园地球的主人。布置作业P129 第五题。2、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1)、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a、 SO2与水反应 SO2 + H2O ? H2SO3b、SO2与碱的反应 SO2 + 2NaOH = N

    17、a2SO3 + H2O (亚硫酸钠)SO2 + Ca(OH)2 = CaSO3 + H2OSO2 + CaSO3+ H2O = Ca(HSO3)22SO2 + Ca(OH)2 = Ca(HSO3)2(2)还原性a、与氧气的反应 催化剂2SO2 + O2 ? 2SO3(SO3 :无色固体,熔点(16.8)和沸点(44.8) 都比较低。SO3 + H2O = H2SO4 ( 放热) 工业上制硫酸)b、与卤素单质的反应( Cl2、Br2、I2 )SO2+Cl2+2H2O=2HCl+H2SO4 SO2+Br2+2H2O=2HBr+H2SO4 SO2+I2+2H2O=2HI+H2SO4(3)氧化性二氧化

    18、硫与硫化氢的反应+4 -2 0SO2 + H2S = 3S+ 2H2O氧化剂 还原剂(4)漂白性: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但生成的白色物质不稳定。(鉴别SO2)2、二氧化硫的主要用途制造硫酸可以漂白白纸浆、毛、丝、草编制品等。杀灭霉菌和细菌作食物和干果的防腐剂。二、SO2的污染高中化学说课稿 篇3各位评委大家好,我的说课题目是: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3第二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中的“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打开课件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说的同时打开课件这个按钮“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知识是本专题的重点之一,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加深巩固“从自然界获取铁和铜”的知识,并为下一节“钢铁的腐蚀

    19、”的学习奠定基础,故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部分知识体系打破了以往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中的“结构性质制备用途”的模式,而是从熟悉的这些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事例着手,引发学生对“他们在自然界如何存在?人类如何获取这些物质”的思考,进而产生探究的X望。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更广阔的视野下,认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了解化学在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中的意义和作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与解决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并且通过 “铁三角”的学习还能进一步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二

    20、、教学目标的确定说这句话的同时打开相应按钮【知识目标】1、了解铁、铜的物理性质及用途2、掌握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3、掌握的Fe2+、Fe3+的检验方法【能力目标】1、通过铁、铜制品及课堂表述,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并能准确表述有关信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2、在“实验反思再实验再反思”的过程中体验实验探究的方法技能。3、通过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使实验能力、水平得到提高。【情感目标】1、通过问题讨论的过程,培养学生善于合作的精神。2、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总结,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科学精神。三、教学重难点说这名话时打开课件

    21、对应的按钮重点: 铁、铜的化学性质、Fe2+与Fe3+的相互转化.难点: Fe2+与Fe3+的相互转化.四、教法和学法说这句话时按课件对应的按钮(教法按一次,学法接着再按一次)教法:关于本部分内容的教学,我采用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法,从实验现象中分析得出结论。先引导学生从生活常识发现两者在性质上的差异,然后通过结论总结铁、铜应具有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及方法。学法:学生在本节课中主要用实验,观察,对比,归纳等方法, 模拟发现过程,通过推测、设计探究实验以及学生自主实验探究认识Fe2+、Fe3+的区别和转化。最后由学生总结归纳三方面的结论要点,尝试用简洁的图示方法自主构建“铁三角”关系。这样

    22、不但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达到发展学生智能的目的,同时让学生逐步掌握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学风。五、教学的程序按教学的程序的按钮,以下按顺序点击第一部分:情景引入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以极高的兴趣进入课堂,采用图片引入法。铁、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金属材料,它们的用途特别广泛(展示图片:江阴长江大桥、火锅、门锁、电线等)你能根据图片说出它们的物理性质吗?学生回答,教师幻灯片投影总结2、交流与讨论 对于铁、铜参加的一些反应,在初中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请你写出下列(课本72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若是氧化还原反应指出氧化剂、还原剂。你还知道有铁、铜参

    23、加的其他反应吗?由学生分组讨论完成,比一比哪组既快又正确。第二部分:实验探究活动1、活动与探究 - Fe2+、Fe3+的性质及互相转化先告诉学生Fe2+、Fe3+的性质及检验方法,其次介绍Fe2+、Fe3+可以相互转化,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探究实验,最后由学生得出Fe2+、Fe3+转化的条件,尝试构建“铁三角”关系。告诉大家:Fe2+、Fe3+的检验: 观察法:含Fe2+ 的溶液颜色为浅绿色;含Fe3+的溶液颜色为黄色色 显色法:Fe3+遇KSCN溶液显血红色; Fe2+遇KSCN溶液不显血红色【分组实验】现有下列试剂:铁粉、0.1molL-1 FeCl3溶液、0.1molL-1 FeCl

    24、2溶液、KSCN溶液、新制氯水(双氧水)、其它试剂和仪器。怎样设计实验来证实Fe2+和Fe3+之间的转化?【归纳】能否用简洁的图例表示(归纳)Fe、 Fe2+、Fe3+转化的关系?2、活动与探究 - Cu、Cu2+的性质及互相转化这个实验由老师做,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原因第三部分:创新应用创新应用一:实验室中配制氯化亚铁溶液,试剂瓶中为何要放一枚光亮的铁钉?创新应用二:如何设计实验证明Fe2+和Cu2+的氧化性强弱。第四部分:布置作业课本第78页 5、6、7高中化学说课稿 篇4一 、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是构成

    25、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将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好基础所必需的。所以,本节教材对学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学习的理论基础,又是 不可少的工具。(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利用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元素知识的探究学习,联系生活和地壳中元素含量,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归纳总结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学习,学会与人相处,对生活中一些物质元素含量的确定,更加关心社会,关心自然。(

    26、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难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含义,元素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课时:2课时二、学况分析1.知识基础:此前学生把元素当成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现在他们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就应该从微观的角度对元素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2.非智力因素:元素概念是教学难点,因为它比较抽象,而且对于“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中的“一类原子”这一定义,在没有同位素知识准备时,学生难以理解。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再加上前三个单元学生学到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不多(主要是空气、氧气和水),感性知识不充分,这就给教

    27、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新教材作了一定的调整,降低了教学要求,不过分要求把握概念的严谨性,只要求初步形成概念既可;也不必一步到位,只要学生能结合实例正确使用概念,理清他们的区别就行。三、教学方法讲授法与指导学生阅读、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并与多媒体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难度。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 设置问题:(1)什么是元素?(2)元素与物质之间存在什么关系?(3)元素与原子的关系如何?(二)新课教学1.元素概念通过说明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使学生对“元素”有初步的印象。进一步分析,氢分子和水分子中都

    28、含有相同质子数的氢原子。同样,氧分子和水分子中的氧原子也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元素的概念在举例中导出。2.学生讨论元素的种类由什么决定的?学生总结:元素的种类是由核内质子数决定的。也就是说质子数不同,元素的种类就不同。单质和化合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学生总结: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组成元素是否只有一种。教师讲解:物质的简单分类。3.元素只讲种类,不能讲个数。设疑:元素和原子有什么关系?分析: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而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既可以讲种类也可以讲个数。举例: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能讲成水是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的。4.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通过

    29、学生阅读教材中地壳中各物质的含量,使学生认识物质的种类非常多,而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并不多,已经发现的元素只有100余种;并要求学生记住含量最多的前3种元素。利用“养闺女”的谐音,帮助学生记忆。引导学生阅读有关生物细胞中元素分布的资料,使他们进一步认识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由100余种元素组成的。(三)知识迁移分组讨论:课本P73,学生讨论活动。利用讨论让学生领悟化学反应中什么粒子一定改变?什么粒子一定不变 ?元素种类是否发生变化?学生总结: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而原子只是进行重新组合,没有发生变化;元素的种类也没有发生变化。(四)本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五)知识反馈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3种元素是( )A.硅 铝 氧 B.铝 硅 氧 C.氧 铝 硅 D.氧 硅 铝2.元素之间的根本区别是( )A.核内质子数不同 B.核外电子数不同 C.核内中子数不同 D.原子的相对质量不同3. 水是由_ 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_构成的。4.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_元素,还可能含有_元素。(六) 课后作业1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化学说课稿汇编6篇.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