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张衡传》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人教版高一必修四.docx

    • 资源ID:14882596       资源大小:20.98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张衡传》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人教版高一必修四.docx

    1、张衡传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人教版高一必修四张衡传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设计说明】文言文与现实生活距离较远,学生容易产生惧怕或厌烦心理,关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确立很有难度。本节课要让学生没有丝毫畏难情绪,使课堂活跃起来,这需要教师设置问题的梯度有关,先疏通文句再设疑思考,由筛选信息到讨论概括,由浅入深,由易至难。新课程教学提出了三维目标,注重学生的主体活动,强调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培养,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学生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阅读活动为基础,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情境。力求将文言文阅读课上成语言与内容相结合的课

    2、型,不搞串讲,疏通文句也是要学生自己进行,教师只起点拨作用。然而,这种课型给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既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要广泛涉猎与课文相关的知识,还要考虑学生情绪的调动。【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张衡一生在科学、文学、政治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2)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文化常识。(3)掌握叙述、说明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处理方法。2、能力目标(1)指导学生准确朗读,从而培养语言感知能力。(2)结合语境分析语句,从而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语境意识。(3)对人物进行概括评价,从中体会传记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3、情感目

    3、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2)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分析语句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2、分析评价张衡的品德和精神。【教学策略】1、设计艺术:以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全面发展”的人为切入点2、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教学计划】两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以诵读法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整体感知本文的内容和结构,初步了解张衡的品格及文学才能.第二课时在深入理解文句的基础上认识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辉煌成就和杰出的政治才干。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熟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认识张衡的品格及文学才能。【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

    4、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和郭沫若在张衡基碑上的题词说起。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候风地动仪的模型。早在 1800 年前,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候风地动仪。这个仪器早已毁于西晋战乱之中,现在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是现代科学家王振铎等人根据张衡传中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说明用木料制成的。1959 年党和政府重修张衡墓时,郭沫若在墓碑上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罕见。”二、解题1、“传”:传记 . 记述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主的特点。范晔(398-445)南朝宋顺阳(在今河南浙川东)人。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的后汉书,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

    5、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195年的历史,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盛行于世。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2、范晔(398-445)南朝宋顺阳(在今河南浙川东)人。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的后汉书,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195年的历史,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盛行于世。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3、 文史专名(1) 五经:诗、书、易、礼、春秋(2)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 学问和技能 )诗书礼义乐春秋(说经的经文和传文)(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4)经、舒

    6、心:“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5)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6)史汉:史记、汉书。(7)汉书:纪传体、断代史。(8)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9)通史;断代史。(例如:史记;汉书)(10)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范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三、诵读课文1、自读要求:读准字音、句读、圈画诵读疑难点。2、范读正音:善属文(zh) 连辟公府(b) 邓骘(zh) 璇玑(xun) 算罔论(wng) 傍行(png) 河间相(jin) 乞骸骨(hi)四、问题设置1、郭沫若曾评价张衡:“如此全面

    7、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为什么说他是“全面发展的”?讨论明确:(1)品格(2)文学(3)科学(4)政治2、理清提纲:明确:第一部分(1节):介绍张衡品格和文学才能。第二部分(2-4节):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第三部分(5、6节):介绍张衡的政治才干。3、学生结合注释梳理文句(第一段)4、质疑、点拨实词: 属、贯、辟、奇、就虚词 : 乃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句式 :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5、分析评价结合语句,分析张衡有那些品格和才能?明确:虽才高于世,而无矫尚之情。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五、深入探讨认识了张衡的品格和文学成就,这对你有

    8、哪些启示?(1)、广泛学习(2)、不要骄傲自满(3)、从容淡静(答案多元,学生言之成理即可。)六、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熟读了这篇传记,对文章内容做了整体感知,初步认识到张衡的“全面发展”,重点研读了第一段,充分认识张衡的品格和才能,并从中获得了很多启示。七、作业以“人性与才华”为题写一段议论性文字八、板书设计张衡传一、品格、文学(1节)二、科学成就(2-4节)三、政治才干(5、6节)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积累重点文言词句,认识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辉煌成就和杰出的政治才干。【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理清了课文结构,了解了张衡的品格和文学才能,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张衡在科学上的成就和政治才干。二、

    9、问题设置1、张衡在科学上有哪些成就?讨论明确:(1)作浑天仪。(2)著灵宪算罔论。(3)铸造地动仪。2、默读课文3-5段,思考作者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时,写作方法有何不同?(1)质疑、点拨:实词: 雅、征、再、迁、员、尊、发、制、方面、怪、征虚词 : 以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句式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2)明确:第二段写张衡善机巧,拜郎中,迁太史令,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以记叙为主。第四段从时间、名称、质地、大小、形状、功用、验证等方面介绍候风地动仪,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这样详略得当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

    10、特点鲜明。 3、 默读课文6、7段,疏通文句,思考文中通过哪两件事表现张衡的政治才干的?(1)质疑、点拨实词: 损、疾、目、出、不轨、下车、乞骸骨虚词: 为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又多豪右,共为不轨。句式: 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2)明确:一是思玄赋的由来“政事渐损,上疏陈事,讽议左右,阉竖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表现了张衡忧国忧民、小心谨慎的形象。二是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作斗争一事。“治威严,整法度”表现其治理严厉,“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表现其政治智慧,“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其卓然政绩。4、选择恰当的词语对张衡的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给予评价。

    11、明确:(板书)(可贵的)品格 (辉煌的)科学成就 (卓越的)文学才能 (杰出的)政治才干 三、深入探讨本文写了张衡的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四个方面的内容,它们之间有何联系?这对我们有何启示?1、首先,“才高于世”方能“举孝廉”“连辟公府”,“作二京赋”方能“邓骘奇其才,累召”,“善机巧”“善术学” 方能“拜郎中,迁为太史令” 方能“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其特长与其官职二者互为因果。另外,其科学发明、理论著作也与其“无骄尚之情”“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的性情密不可分,这种性情利于潜心科研 。又如:“才高于世”方能“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著灵宪、算罔论”方能将从政的感触“宣寄

    12、”而作思玄赋。2、从全面发展的,提高综合素质的角度谈,言之成理即可。四、课堂小结本文用锤炼的语言,从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四个方面介绍了张衡,重点突出他科技方面的成就与贡献,层次清晰,从中让我们充分认识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五、作业1、结合课本,积累有关古代官职变迁词语。(1) 行:去应荐。(2) 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3) 就:就职,任职。(4) 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5) 应:应职,接受官职。(6) 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7) 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8) 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

    13、太史令”)(9) 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10) 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11)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12)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13) 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14) 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15) 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2、总结下列一词多义观观太学(观摩学习) 大王见臣列观(殿堂)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像) 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启窗而观(看)征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咸怪其无征(证明)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岁征民间(征收)因因入

    14、京师(因而) 因以讽谏(就)因其势而利导之(乘、顺着)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乃十年乃成(才)遂乃研核阴阳(就)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公公私之积,犹可哀痛(与私相对,属于国家的)邪曲之害公也(公正、公正的人)残贼公行(公然、公开地)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秦穆公)脚著谢公屐(对人的尊称)便可白公姥(称丈夫的父亲)辟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唇吻翕辟(开,打开)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辟邪说(排除,驳斥) “疆土之新辟者”(开垦)制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

    15、控制)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3、总结下列句式被动句(无被动词,有被动词)。举(被)孝廉不行 连辟(被)公府不就兵(被)挫地(被)削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不凝滞于物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而自令见放为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倒装句(否定句宾语前置)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自古及今,未之尝闻。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六、板书设计可贵的品格 辉煌的科学成就 张衡 卓越的文学才能 杰出的政治才干 (全 面 发 展)教学反思:这篇课文共安排了两课时,按一般的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疏通文句,整体感知。第二节课进行内容分析。我考虑到那样设计会割裂文句与内容的结合,所以做了一下调整,

    16、本节课没有疏通全文,只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疏通并分析理解第一段,认识了张衡的品格和文学成就。开始担心时间紧张,教学目标完不成,因为学生做了充分的预习,朗读和整体阅读又较为容易,所以一节课下来,时间够用。第一课时注意了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落实,通过教与学的过程,渗透给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同时对学生进行了人生观的教育,成功地完成了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堂课围绕学生的自主阅读活动进行,在思考交流中提高能力。朗读方式新颖,让学生在理解中读书,在读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听教师的泛读。这种形式,避开了教师感染影响,实现了学生自主阅读的计划,教师的泛读只起到订正作用。多元解读的环节调动学生思维,丰富学生头脑,实现课堂资源共享,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对学生的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长期坚持利于课堂的操作,利于思维的培养,利于成绩的提高。本节课我围绕学生的自主阅读活动进行,学生通过自己朗读,讨论探究,多元解读,完成了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培养了学生学的能力和阅读习惯。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时,我时刻注意教师引导的方式,有预设的问题,也有应变的问题,这一点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不过,指导的语言有待锤炼,技巧有待提高。教完这一课,感觉学生确实是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在活动中提高能力。值得我深入思考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创新阅读、个性阅读、拓展阅读的开展,将会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改进。 侯晓旭


    注意事项

    本文(《张衡传》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人教版高一必修四.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