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农业农村工作汇报 媒体座谈会用.docx

    • 资源ID:14849213       资源大小:22.6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农业农村工作汇报 媒体座谈会用.docx

    1、农业农村工作汇报 媒体座谈会用永兴县农业农村工作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总揽,以农业现代化建设为方向,以创新为动力,全面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先后被列为中国优质冰糖橙基地重点县、全国健康养殖示范县、国家级油茶产业建设示范县、湖南省现代农业示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全省烟叶工作优秀单位、全省全面小康县域经济十强县。永兴冰糖橙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称号。2014年成功承办湘南地区全面小康推进会、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推进会。一、培植壮大农业产业,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健全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统筹发

    2、展、四化同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农业现代化总体思路,在全市率先制定永兴县农业现代化建设总体规划及3个子规划。1、巩固农业主导产业。粮食生产工作稳步推进。连续三年先后获得“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等荣获称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80万亩,产量稳定在33万吨,2014年粮食生产工作在全市考核中排名第一,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在全市考核中获得一类示范片称号。冰糖橙产业发展迅速。建成了全省一流的永兴冰糖橙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全国标准化果园黄泥涌水万亩冰糖橙标准化示范基地,引进了全球首条橙类无损伤糖酸度选果分选线,全县冰糖橙种植面积达13.8万亩,年总产量6.2万吨、产

    3、值6.2亿余元。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永兴冰糖橙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国家级金字招牌。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全县共有冰糖橙专业合作社46家,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传统销售与电商销售齐头迸进的产业格局。烤烟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了一年一个台阶、一年一步跨越。2014年,全县种植烤烟4.28万亩、收购烟叶10.08万担、实现烟叶税2845万元,分别是2010年的2.1倍、1.8倍、3.04倍,被评为全省烟叶工作优秀单位。2015年全县种植烤烟41193万亩,全部签订种植合同,比上级下达任务数3.9万亩多出2193亩,占市下达任务3.9万亩的105.6%;圆满完成市委、市

    4、政府下达的种植任务,预计收购烟叶10万担以上,完成烟叶税2800万元以上。油茶产业提速发展。从2009年至今,争取项目资金2956万元,土地流转10万亩,新造油茶林5.8万亩;完成油茶垦复10万亩。全县现有油茶林面积63万亩,年产值3.06亿元。大力推进生猪规模养殖,全县建成一级生猪原种扩繁场3个、二级生猪原种扩繁场1个,年出栏生猪万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4家、1000头以上的42家,全县年出栏生猪达80余万头,被列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2、引进培植农业龙头企业。引进湖南和君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启动农产品科技产业园建设,已初步协议引进园区建设资金7000万元,有茶多酚精深加工、大米精深加工、黄

    5、栀子精深加工等企业意向入驻园区。目前,永兴县农产品科技产业园项目已完成园区总规、控规、可研编制和园区总体规划环评。到目前全县共培育农业龙头企业23家,其中省级1家,市级9家,县级13家。总资产达8亿元,固定资产达3.8亿元,加工能力达51.2万吨,2014年完成销售收入19亿元,实现利润1.46亿元,上缴税金887万元。3、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县农民合作社总数达到368家,其中创建国家级建设社6家,省级示范社13家,市级示范社65家,入社农户2.23万户,带动农户数达到5.2万户。二、统筹规划,规范新村建设1、高标准建设示范村。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县”的

    6、目标,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积极探索“规划统揽、整合资金、集中投入、绩效管理”的模式,放大涉农资金使用效益,循序渐进,以点带面,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自2012年至今,共整合29项财政性涉农资金16.3亿元,撬动社会资金投入27.2亿元,集中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同治、产业发展、民生工程等方面。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创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190个,其中,创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4个、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13个。同时,大力开展“美丽乡镇”、“美丽村庄”创建活动。2014年,湘阴渡镇被评为市级“美丽乡镇”、八公分村、堡口村、铜角村等3个村被评

    7、为市级“美丽村庄”。 2015年,突出“美丽乡村创建”主题,全县共创建县级以上新农村建设示范村37个(其中市级示范村2-3个、省级示范村1-2个);实施整村推进的“美丽村庄”创建和连片打造3个以上行政村的“美丽乡镇”创建工作;完成全县80%以上行政村的农村环境整治任务(其中2015年任务为141个行政村)。2、高起点制定总体规划。明确新农村建设总体思路,即用5-7年时间打造“五个通道”示范带(S209沿线、G107沿线、武广高铁沿线、郴永大道沿线、S003沿线),建设“六个示范镇”(马田、湘阴渡、太和、柏林、鲤鱼塘五个建制镇和便江镇原碧塘集镇区),分层分类推进全县其它集镇区和村庄新农村建设。根

    8、据这一总体思路,我县大力实施“全域规划”,先后投入2000万元,启动和完成了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和土地利用三大总规的修编与编制。特别是在城乡建设方面,与湖南城市学院合作,开展城乡“全域规划”,坚持“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揽子推进”,将农村建设与城市、园区、交通、社会、文化、产业等建设通盘考虑。3、细化和落实规划。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县积极开展村庄布局规划编制工作,聘请湖南城市学院1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村庄布局规划和村民建房点的调研和征求意见工作,目前,已编制了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规划、21个集镇区建设规划、359个村庄建设规划、4300个村民集中建房点规划和冰糖橙产

    9、业、油茶产业以及工业园、农产品加工园等发展规划。工作中,切实做到用新农村建设规划指导涉农资金整合,坚持做到“四个结合”,即:新村建设与老村改造相结合,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新农村建设与移民村建设相结合,新农村建设与农业产业化建设相结合,勾画了“美丽永兴、田园乡村”的美好蓝图。4、打造武广高铁永兴段美丽乡村示范带。继2013年打造S209沿线“一线四镇三村”美丽乡村示范带基础上,2014年投入资金1.8亿元(含村民自筹),通过大力实施“五化”工程和农业产业建设,全面完成包括马田镇、高亭镇、洋塘乡3个乡镇11个“美丽村庄”建设。按照“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风格”的要求,对沿线11个村的1

    10、700余栋房屋实施了墙面亮化、屋顶平改坡的立面改造,实现了古村建筑、欧式门楼建筑、湘南民居建筑等风格和谐共融。完成高铁沿线山头绿化5636亩,在5个重要节点建成5个游园,绿化面积达21400平方米。共拆除“危、违、旧”建筑物797栋。安装太阳能路灯220盏。完成道路硬化4.9公里、道路提质改造3.8公里,完成改厕1639座。对进行房屋立面改造的农户,采取以奖代投方式,按1.5万元/户的标准奖补。同时,整合涉农资金,安排国土资源、环保、交通、林业、水利等部门项目和资金向武广高铁永兴段沿线村倾斜,支持沿线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以及绿化、亮化、净化等项目建设。三、规范农村村民建房,改变农村发展面貌

    11、我县把规范农村村民建房管理工作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强力推进,突出从领导重视、宣传发动、规范管理、示范带动、责任追究等方面着手,取得一定成效。1、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和资金投入。我县将规范农村村民建房管理工作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予以推进。一是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县五家领导会、县政府常务会对规范农村建房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其中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4次。二是充实了工作力量。为推进规范农村建房管理工作,2014年下半年,县委、县政府分别安排一名副处级领导协助县委专职副书记专抓规范农村建房工作,并从县委统战部、县国土资源局、县住建局、县林业局、县规划局等单位各抽调一名副职领导

    12、和6名工作人员充实到县统筹办专抓规范农村建房管理工作。三是实行县级领导包干负责制。联系乡镇的县级领导负责督促、指导所联系乡镇的规范农村村民建房管理工作,并实行分片负责制,全县各乡镇分成5个片,每个片由1名县委常委牵头负责。四是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县财政2014年投入统筹城乡发展工作资金达5.2亿元,其中,武广高铁美丽乡村示范带投入6300万元,西河生态风光带投入6000万元,规范村民建房(包括住有所居工程)3000万元,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投入1400万元,城乡绿化攻坚投入4000万元。2、着力推进农民小康新村建设。各乡镇都规划建设了至少2个20栋以上的农民小康新村,全县共启动建设55个农民小康新村

    13、,其中正在重点打造5个农民小康新村。如洋塘乡八公分村按照统一规划设计,新建房屋40户,改造房屋140余户。七甲乡集中建成70户,油麻乡集中建成69户,复和镇集中建成48户,大布江乡集中建成32户。结合空心村改造和旧村改造推进小康新村建设,节约集约用地。如湘阴渡镇松柏村大力推进旧村改造,共拆除旧房100余户,一期工程100户基本建成;油市镇油市村实施空心村改造, 共拆除旧房、危房196间,旱厕、猪圈等杂房220余间,腾出宅基地30余亩,规划集中建房69户,第一批20户基本建成。3、严格日常巡查监管和奖惩。建立了严格的巡查督查制度,坚持“旬巡查、月督查、季点评”。2014年来共下发督查通报5期,召

    14、开全县规范农村村民建房工作点评会5次。加大问责力度,针对暗访督查出来的问题,依据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及其它有关规定,县纪委加大问责力度,对7个乡镇22个责任人分别进行了问责处理。同时,为推进小康新村建设,县里出台了支持鼓励小康新村建设的奖励措施,对建成20栋以上50栋以下的农民小康新村,县财政给予每栋1.5万元的奖励;对建成50栋以上的农民小康新村,县财政给予每栋2万元的奖励。其中每栋奖补资金中的0.5万元奖励给建房户,其余用于小康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对5户以上20户以下,按照“六有”要求建房的,县财政按0.5万元/户标准奖励给建房户用于屋顶造型或基础设施建设。对5个重点小康新村,县财政再额

    15、外投入1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四、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条件1、改善水利基础设施。累计投入资金1.23亿元,建设供水工程156处,解决了24.69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部分还未解决饮水不安全问题的区域,将在十三五规划期内继续予以解决。完成了19座小一型水库和54座小二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建设。全县水库的灌溉、供水效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水库的安全运行得到了很好的保障。2015年汛期结束后,将迅速启动46座小二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建设。投资6000余万元,对黄泥、便江、湘阴渡、塘门口、马田、高亭等乡镇52个行政村进行了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专项建设,使全县农业生产灌溉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投入资金4

    16、440万元,治理悦来至高亭段河道10.22公里,高亭罗家坝至油市新坝段河道6.3公里。2、移民工作成绩斐然。2012年以来,共争取到位资金6098万元。2014年,我县被纳入国家第二批大中型水库移民避险解困试点范围,规划试点对象3720人,国家相关部委审批后将为我县争取中央专项资金7440万元,省级也将进行1:1配套。移民安居工程不断推进。近年来,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扶持建设了大布江乡较头移民新村、七甲移民新村等安置点,搬迁安置移民935人,其中较头移民新村因环境优美的庭院式农家建设成为了全县新农村建设和民生项目的样板工程,得到了原市委书记戴道晋、省移民局局长颜向阳等领导的高度赞扬;七

    17、甲移民新村成为了小城镇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工程。今年以来,扎实推进了移民新区建设前期工作,完成了项目选址、详细规划、房屋设计、地勘、一期征地等工作,其中一期共征地68.3亩,规划一期工程建移民安置房616套,详细规划已通过了专业审查和规委会评审,正在开展地质灾害评估、编制建设预算和项目建设招投标审批手续办理、施工设计图纸审查等工作,即将启动安置房建设。移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2012年以来,先后投入移民资金3800余万元,扶持建设移民村组公路147公里,码头2座,公路桥8座,帮助16个移民村组解决了行路难问题,受益人口40000余人,其中移民10000余人,结束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所有村组

    18、不通公路的历史;铺设管网59.4千米,打井15口,建设蓄水池350立方米,解决了5000余移民及库区群众的饮水困难问题;建设渠道66.8千米,堰坝堤坝8处,维修水库(山塘)34座,疏通河道5条,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2000余亩。五、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建设宜居洁净乡村坚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原则,从2013年至2015年,力争“一年见成效、二年大变样、三年上台阶”,实现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观、农民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明显提高。其中,2013年20%的行政村、2014年累计40%的行政村、2015年累计80%的行政村要达到“三无三有”(即无裸露垃圾、无裸露黄土、无废弃杂房、有绿色照明、

    19、有良好秩序、有长效机制)目标。通过大力实施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和序化五大工程,全面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1、大力实施净化工程。加强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一次性为乡村户购置固定的环卫设备,做到了户有垃圾桶、村有垃圾池、乡镇有垃圾填埋场。同时,为全县342个村配备了2415名保洁员。为加快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步伐,成功引进桑德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系统项目建设,着力构建覆盖全县的“户分类、村收集、镇中转、县处理”的四级处理体系。2、大力实施绿化工程。我县以“三年城乡绿化攻坚”为抓手,大力实施县城区、通道、水系、村镇、荒山和矿山6大体系造林绿化。截至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

    20、达66.61%;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5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8平方米;村旁、路旁、水旁、宅旁基本绿化,集中居住型村庄林木绿化率达36%;公路、铁路等主要通道林木绿化率达85.89%,形成了绿色景观通道;水岸林木绿化率达85.6%,形成了水源保护林和河道风光带。以建设秀美乡村为目标,结合新农村建设,完成18个示范乡镇、124个绿化示范村的绿化美化工作。龙华山森林公园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森林公园。3、大力实施美化工程。大力推进“三拆”(即拆违、拆危、拆破)工作。加强“空心村”治理和危房改造。全面开展房屋立面整治。按照“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风格、统一施工”的要求,对交通干线沿线村庄、统筹

    21、城乡发展示范村、乡镇政府所在地的房屋进行立面改造。4、大力实施亮化、序化工程。结合“金太阳”工程,积极推广LED绿色照明,在人口集中的农村重点区域和主要交通干线安装路灯,点亮农村夜晚,方便村民出行,逐步实现“村村亮路灯、主路必有灯”的目标。截至目前,全县农村安装路灯5640盏。六、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农业农村活力1、开展农村土地改革试点。按照 “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开展以“确权确股不确地”为模式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试点、以“确权确地”为模式的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和以“土地抵押、三方评估”为模式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有序流转适度规模经营新路子, 创新农村经营管理

    22、体制,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达110.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0.83%。 2、推进庄园经济发展试点。以郴永大道、107国道、S209线为轴心,发展现代农业高科技产业园、鲤鱼塘蚕桑湘绣产业园、金龟湘南竹文化产业园,建设永兴休闲农业观光长廊,打造一批现代农业精品庄园。目前,全县共发展休闲农业105家,其中农家乐50家,休闲农庄20家,休闲农业园区9家,带动民间资本投资超过2亿元,2014年,全县休闲农业企业安排就业2261人,年接待游客165万人次,休闲农业实现营业收入2.4亿元,利润2310万元。其中,永兴山水银都休闲农庄被评为“国家五星级休闲农庄”,永兴龙山湖休闲农庄被评为“省五星级休闲农庄”,永兴县龙王岭望苏生态农庄、永兴县绿苑山庄被评为“省三星级休闲农庄”。 2015年,准备培育前进休闲农庄和沃原生态农庄为省四星级休闲农业庄园。


    注意事项

    本文(农业农村工作汇报 媒体座谈会用.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