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生物二轮练习课单元检测三.docx

    • 资源ID:14803708       资源大小:270.09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生物二轮练习课单元检测三.docx

    1、高考生物二轮练习课单元检测三2019高考生物二轮练习课单元检测(三)【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1、(2017上海高考)以下有关人体中酶和激素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酶和激素都是蛋白质B、酶和激素都与物质和能量代谢有关C、酶和激素都由内分泌细胞分泌D、酶和激素都要释放到血液中才能发挥作用答案B解析A项中少数酶是RNA,只有部分激素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是蛋白质;B项中酶能催化物质和能量代谢,而激素对物质和能量代谢的相关反应起调节作用;C项中人体的酶并非都由内分泌细胞分泌;D项中酶不一定需释放到血液中,有的酶在细胞内发挥作用。2、玉米叶片的某些细胞中含有一种个体较大但没有基粒的叶绿体。

    2、在这种叶绿体中可以发生的化学反应是()A、三碳化合物被还原 B、水被分解C、生成ATP D、合成糖原答案A解析叶绿体中没有基粒就不能进行光反应,水不能被分解,不能生成ATP,只能进行暗反应。植物细胞中不能合成糖原。3、有关酶和ATP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基因表达过程需要酶和ATP参与B、酶的催化效率总是高于无机催化剂C、温度不会影响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速率D、酶氧化分解的产物是氨基酸答案A解析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中,需要酶催化也需要ATP;当外界条件不适宜时,酶的催化效率反而会低于无机催化剂;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需要酶,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水解的产物是氨

    3、基酸,氧化分解的产物是水、二氧化碳和尿素等。4.(2017全国卷)以下四种现象中,可以用下图表示的是()A、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B、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C、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D、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CO2含量的变化答案D解析A中理想条件下的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呈“J”型增长;B中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的变化应呈周期性变化;C中条件适宜时酶量与反应速率呈正比例关系;D中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存在CO2补偿点和饱和点,其变化趋势与图示相符。5、如下图为生物界部分能量转换关系图解,以下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过程可发生在蓝藻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4、B、发生过程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称为生产者C、过程在动植物细胞中都能发生D、过程可参与过程答案A解析蓝藻无叶绿体,在细胞质中进行光合作用。6、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以下与细胞分裂有关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在一个细胞周期中,T和U两种碱基被大量利用时,细胞一定处于分裂间期B、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高尔基体等C、秋水仙素作用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能导致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D、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基本相同答案C解析细胞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T和U两种碱基被大量利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细胞板,进一步形成细胞

    5、壁,需要高尔基体参与,核糖体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线粒体为细胞分裂过程提供能量;秋水仙素作用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变化规律相同。7、以下有关生物体内酶和ATP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酶能使原来不发生的化学反应发生B、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并经高尔基体加工C、叶绿体内ATP的运输方向是基质到类囊体薄膜D、在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ATP的速率加快答案D解析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使原来不发生的化学反应发生;当酶为蛋白质时在核糖体上合成,但当酶为RNA时,那么不在核糖体上合成;叶绿体内ATP的运输方向是由类囊体薄膜到叶绿体基质。8、以下

    6、关于胚胎干细胞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动物胚胎的每一个细胞都是胚胎干细胞B、胚胎干细胞具有分化为动物各种组织的潜能C、胚胎干细胞的遗传物质与受精卵相同D、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可被诱导分化为不同组织类型的细胞答案A解析胚胎干细胞是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9、2,6二氯酚酞靛酚是一种蓝色染料,能被还原剂还原成无色。从叶绿体中分离出类囊体,置于2,6二氯酚酞靛酚溶液中,对其进行光照,发现溶液变成无色,并有氧气释放。此实验证明()A、光合作用在类囊体上进行B、光合作用产物O2中的氧元素来自CO2C、光反应能产生还原剂和O2D、光合作用与叶绿体基质无关答案C解析依据题中信息可判断:光

    7、照后溶液为无色,说明有还原剂产生;有氧气释放,说明该过程有氧气产生。类囊体是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场所。10、以下关于H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与氧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的能量B、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分解成丙酮酸,生成H并释放少量的能量C、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H是在叶绿体囊状结构的薄膜上完成的D、光合作用产生的H在暗反应中还原C3时生成部分C5答案B解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在第三阶段与氧结合形成水并释放大量的能量;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场所不是线粒体而是细胞质基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叶绿素吸收光能将水分解成H和氧气;在光合

    8、作用的暗反应阶段H用于还原C3形成有机物并生成部分C5。11、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温度、酸碱度、反应物浓度、酶浓度等。如图表示的是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淀粉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假设在A点时温度升高5,那么反应速率加快B、假设在A点时往混合物内加入少量淀粉酶,那么反应速率不变C、假设在B点时往混合物内加入少量淀粉酶,那么反应速率会加快D、假设在B点时温度升高5,那么反应速率不改变答案C解析该图表示的是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淀粉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假设改变温度,会导致反应速率下降,因此在A点或B点时温度升高5,反应速率都会

    9、减慢;在A点或B点时往混合物内加入少量淀粉酶,反应速率会加快。12、(2017上海二模)下图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CO2和H的变化。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内的类囊体薄膜上。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B、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C、过程均需要H和ATP提供还原剂和能量D、过程产生的H都将与氧结合产生水,过程仅在线粒体中进行答案A解析过程是水的光解,发生在叶绿体内的类囊体薄膜上,过程是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过程为CO2的固定,不需要H和ATP提供还原剂和能量,过程为C3的还原,需要H和ATP提供还原剂和

    10、能量。过程产生的H将作为还原剂参与暗反应,过程不仅在线粒体中进行,也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13、(2017合肥模拟)为了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和步骤:取三支大小相同的试管,编号为甲、乙、丙,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加入3mL浆糊,再各加入2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振荡后,将甲、乙、丙三支试管分别置于0、35、100下约5min,取出试管,各加入2mL斐林试剂(边加边振荡),用热水浴检验,观察试管内物质颜色的变化。以下对实验的评价正确的选项是()实验步骤不正确温度设置不合理不能用斐林试剂检验A、只有正确 B、只有正确C、和正确 D、都正确答案D解析该实验应该先将浆糊和酶在各自对

    11、应的温度下处理一段时间后,再将酶溶液加入到盛浆糊的试管中;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5075,温度设置不合理;该实验不能用斐林试剂检验,一旦加热,会影响实验结果。14、细胞分裂是生物体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如图表示一个正在分裂的雌性动物细胞,结合图分析,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图处于图中的BC段B、此细胞分裂完成后产生基因型为AB的卵细胞的几率是0C、图下一个时期的细胞内有4个染色体组D、图中CD形成的原因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答案D解析图为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分裂完成后产生的是体细胞,不可能产生卵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染色体的着丝点一分为二,使每条染色体上

    12、的DNA由两个变为一个,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15、以下有关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癌变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DNA经复制后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B、细胞分化是细胞中的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癌变是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的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过程D、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都会导致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答案C解析正常的体细胞中含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

    13、变成癌细胞。16、(2017广安一模)人体内氢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代谢转移的过程如下图,以下分析中合理的是()A、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水中的H只来自于NH2B、在缺氧的情况下,过程中不会发生脱氢反应C、M物质是丙酮酸,过程不会发生在线粒体中D、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过程发生于线粒体中答案C解析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水中的H来自于NH2和COOH;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为脱氢反应,与是否有氧无关;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过程发生于线粒体中。17、某生物兴趣小组将一枝伊乐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以白炽灯作为光源,移动白炽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分别在10、20和30下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单位时间内

    14、不同距离下产生的气泡数目,结果如下图。以下相关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该实验研究的是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B、A点和C点的限制因素分别为温度和光照强度C、B点条件下伊乐藻能进行光合作用D、假设在缺镁的培养液中进行此实验,那么B点向右移动答案D解析由题干可知,白炽灯与大试管的距离代表光照强度,气泡的产生量(氧气的释放量)表示光合速率。A点增加光照强度,气泡的产生量不变,升高温度气泡的产生量增加,说明A点的限制因素是温度;C点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气泡的产量不变,增加光照强度气泡的产生量增加,说明C点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B点气泡的产生量为零,说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缺镁条件下培养的植

    15、物光合作用强度低,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时B点左移。18、(2017深圳调研)下图所示为人体细胞的生命历程,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由经a、b形成和属于细胞增殖B、与细胞核DNA相同,RNA种类不同C、细胞的衰老与凋亡对人体有积极的意义D、c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细胞内遗传物质改变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a、b过程为细胞的增殖,c过程为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造成不同细胞内RNA种类的不同,而不是遗传物质的改变。19、下图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能量转变图解。以下有关该图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只有在强光下同一叶肉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才直接供自身光合作用利用B、光合

    16、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氢只来自水,而呼吸作用产生的氢只来自有机物C、耗氧量相同的情况下,同一植株的绿色细胞和非绿色细胞产生ATP的量可能相同D、在强光下一株植物所有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全部来自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氧气答案C解析在有光的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就可以直接被光合作用利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的氢来自水,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氢来自有机物葡萄糖,第二阶段产生的氢来自丙酮酸和水;光照下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可能来自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也可能来自外界环境;耗氧量相同的情况下,同一植株绿色细胞和非绿色细胞产生的ATP的量可能相同。20、如图表示甲、乙两种植物的CO2吸收量随着光照强度

    17、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甲、乙两植物的最大光合作用强度一样B、如果在图中M点突然停止光照,短期内叶绿体中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将会增加C、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每日光照12h),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是甲减少、乙增加D、当光照强度为Z时,光照强度不再是乙植物的光合作用限制因素,但仍是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答案C解析植物最大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图中甲植物为10,乙植物为7;M点突然停止光照,产生的H和ATP减少,C3还原受阻,C5含量将减少;当光照强度为Z时,CO2的吸收量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此时光照强度已不再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

    18、二】非选择题(共50分)21、(12分)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如图甲所示。酶的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从而抑制酶的活性,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发生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时,底物浓度与起始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当底物与酶活性位点具有互补的结构时,酶才能与底物结合,这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_。(2)青霉素的化学结构与细菌合成细胞壁的底物相似,故能抑制细菌合成细胞壁的相关酶的活性,其原因是_。(3)据图乙分析,随着底物浓度升高,抑

    19、制效力变得越来越小的是_抑制剂,原因是_。(4)唾液淀粉酶在最适温度条件下的底物浓度与起始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丙。假设将温度提高5,请在图丙中绘出相应变化曲线。答案(1)专一性(2)青霉素能与这些酶的活性位点结合(或酶活性位点被封闭),使细菌合成细胞壁的底物与酶活性位点结合的机会下降(3)竞争性底物浓度越高,底物与酶活性位点结合的机会越大,竞争性抑制剂与酶活性位点结合的机会越小(4)见下图解析(1)酶具有专一性,是由于酶的活性部位与底物结构互补时,酶才能与底物结合。(2)结合题干信息可知,青霉素可竞争性与酶活性部位结合,从而导致细菌合成细胞壁的底物失去了与酶结合的机会。(3)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

    20、争酶的活性部位,随着底物浓度增大,底物与酶分子结合的机会增大,竞争性抑制剂的抑制效力会变得越来越小。(4)在最适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最大,再提高温度,酶促反应速率会下降。22、(10分)如图是与细胞增殖和分化有关的图解,据图回答以下有关问题:(1)甲图A表示的是_过程,B表示的是_过程。乙图处于有丝分裂的_期。(2)甲图中b、c、d、e具有相同的_。(3)甲图中,假设e能合成血红蛋白,那么b、c、d都_(不能或能)合成,其主要原因是_。(4)假设a为植物细胞,而d能在体外条件下培养成一个植物体,说明d具有_性。(5)甲图中的a、b、c、d、e这五个细胞相比,哪一个细胞的全能性最大?_。(6)乙

    21、图中细胞有染色体_条,和两条染色体是经过分裂间期_形成的。答案(1)细胞增殖细胞分化后(2)遗传信息或染色体数(3)不能控制合成血红蛋白的遗传信息处于关闭状态(4)全能(5)a(6)8复制解析甲图中A、B分别是细胞数目增多和形态改变,说明其分别是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乙图中着丝点分裂,所以是有丝分裂的后期。甲图中b、c、d、e细胞都是由a细胞分裂、分化而来的,所以遗传物质相同。不同细胞功能不同的内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植物细胞能在体外条件下培养成一个植物体,说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其中受精卵的全能性最高。乙图中染色体有8条,染色单体是在细胞分裂间期经复制形成的。23、(16分)请据图回答有关的问

    22、题:(1)图甲中光反应的场所是_,a物质是_。(2)图乙中A过程的反应场所是_,ATP产生量最多的是_(填字母)过程。写出图乙过程的总反应式:_。(3)图丙表示在二氧化碳充足的条件下,某植物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温度的关系。在温度为10时,光照强度大于_千勒克斯后,该植物光合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加,当温度为20时,光照强度由4千勒克斯瞬时上升至12千勒克斯,此时该植株叶绿体内C5的含量将_。当温度为30、光照强度小于12千勒克斯时,限制该植株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答案(1)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H(2)细胞质基质C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3)4升高(或增加)光照强

    23、度解析(1)图甲中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a物质是H。(2)图乙中A过程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TP产生量最多的是C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由图乙过程分析知其总反应式为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3)分析图丙知,在温度为10时,光照强度大于4千勒克斯后,该植物光合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加,当温度为20时,光照强度由4千勒克斯瞬时上升至12千勒克斯时该植株叶绿体内C5的含量将增加。当温度为30、光照强度小于12千勒克斯时,限制该植株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24、(12分)(2017福州质检)早春季节,农民在水稻播种之前要进行催芽,即先用温水将水稻种子浸泡几小

    24、时(非恒温,让其自然变凉),再堆放在一起,并用塑料薄膜覆盖好。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要常掀开薄膜,并经常进行翻种。请根据上面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必须用一定温度的水浸泡的目的是_。(2)经常翻种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氧气和散热,这是防止_造成烂芽和烂根。(3)为了探究种子萌发时所进行的细胞呼吸类型,请据所给的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实验原理:种子萌发过程中,如只进行有氧呼吸那么吸收氧气量和CO2释放量相等;如果进行无氧呼吸那么只释放CO2。.实验材料和用具:萌发的水稻种子、带橡皮塞的玻璃罩2只、100mL的烧杯4个、2根弯曲的其中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NaOH溶液、蒸馏水、凡士林。.实验方法:按照装置

    25、一图将实验材料和用具装好。如想得到预期的实验结论,必须同时设计另一组实验装置即装置二,请指出应如何设计。(在方框内绘出装置二的图示并做好相应标注).完成如下表格,预测实验可能出现的现象及结论。(请描述装置一和二中液滴移动状况)实验现象结论一左移,二不移动_只进行无氧呼吸_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答案(1)提高温度,增强酶的活性(2)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过多热量(3).提示:装置二与装置一相同,只是将NaOH溶液换成蒸馏水.只进行有氧呼吸一不移,二右移一左移,二右移解析(1)酶在适宜的温度下活性较高,温水浸种可促进种子萌发。(2)在种子催芽过程中,经常翻动种子可以散热,并且提高氧浓度,防止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造成烂种。(3)装置一可测出萌发种子呼吸是否消耗氧气,但既有有氧呼吸又有无氧呼吸时,装置一的变化无法区分,无氧呼吸的特点是不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而无氧呼吸可以使装置中气体体积增大,故可再设计一装置用蒸馏水替代NaOH溶液,用于测定无氧呼吸是否发生。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生物二轮练习课单元检测三.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