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地理一轮新课标通用训练检测 考点25 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docx

    • 资源ID:14793897       资源大小:153.99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地理一轮新课标通用训练检测 考点25 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docx

    1、高考地理一轮新课标通用训练检测 考点25 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2020高考地理一轮(新课标通用)训练检测 考点25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夯基础确保大本营(2018广西湛江模拟)青海省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加上近年来新能源的开发,出现能源过剩现象。下图是青海省电力构成情况。读图回答12题。1考向能源的分类图中新能源主要包括()A风能、太阳能 B核能、太阳能C核能、地热能 D风能、地热能答案A解析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太阳能、风能丰富,故图中新能源主要是风能和太阳能。2考向能源的开发利用青海省为解决能源过剩问题应该大力发展()A纺织工业 B电子工业C食品加工工业 D

    2、石油化学工业答案D解析为解决能源过剩问题,可大力发展高耗能工业,同时也要注意结合本地资源条件;材料中提及青海省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则可大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2018河南洛阳统考)2017年6月,全球最大的海上风能展览会在英国伦敦举办,与会人员参观了目前世界最大的海上风力发电场,它位于英国东南距海岸20公里之外的泰晤士河口。右图为风电场内单个风电机组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考向风能开发的条件英国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场的主要原因是()A陆地风能资源匮乏 B海上发电成本低C海上风能资源丰富 D陆地狭小,土地价格高答案C解析英国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风能资源丰富,A项错误;海上发电站

    3、的建设需克服更多自然环境的限制,因而建设成本更高,B项错误;海上摩擦力小,风力更大,C项正确;陆地狭小,土地价格高不是主要原因,D项错误。4考向风能开发的影响该海上风电场的建立()有效缓解英国石油供应紧张状况利于改善城市大气质量影响海底生物及鸟类飞行叶片面向东南A B C D答案B解析英国石油资源丰富,基本能够满足本国的需求,错误;风能是清洁、可再生能源,利于改善城市大气质量,正确;从示意图可以看出,单个风电机组伸入海底,对海底生物的生存产生影响,风电机组的叶片最高110米,对鸟类飞行产生一定影响,正确;叶片面向西南,错误。B项正确。(2018海南高考)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60

    4、%以上。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2020年之前形成3 000万吨/年的产能。据此完成57题。5考向工业区位因素我国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A市场 B原料 C交通 D劳动力答案B解析据材料信息“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可知,煤制油企业主要布局在煤炭产地,即布局在原料丰富的地区,故B项正确。6考向水资源利用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A

    5、循环用水 B开发地下水C远程调水 D建地下水窖答案A解析煤制油过程中,需水量大。在地表水匮乏的地区,应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故循环用水是最宜采用的方式,A项正确。7考向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A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B减少我国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C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D增强我国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答案C解析据材料信息“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可知,发展煤制油产业有利于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故C项正确。强素养争夺分水岭光伏发电是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其关键原料是太阳能电池。下图为光伏设备生产流程图。读图回答89题。8考

    6、向能源基地建设目前,下列省区中最适宜布局太阳能光伏设备生产基地的是()A江苏 B青海 C新疆 D贵州答案A解析根据太阳能设备生产流程图可知,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选项中的四个省区中,只有江苏位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市场需求量大且科技力量强,适宜发展光伏产业,故A项正确;青海、贵州、新疆都位于西部内陆地区,经济落后,市场需求量小,且技术力量薄弱,自身没有足够的生产能力,故B、C、D三项错误。9考向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一个国家的光伏发电()A成本比矿物能源发电成本低B可有效减少本国大气碳排放C可根本解决区域能源短缺及环境污染问题D所占比例取决于其太阳能资源的丰富程度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光伏

    7、发电需要较多的科技投入,因此成本并不低,故A项错误;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可减少煤、石油发电,可以有效减轻碳排放的减排压力,故B项正确;目前的技术还不可能根本上解决能源短缺及环境污染问题,故C项错误;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发电量比例大小取决于科技水平的高低,并非取决于其太阳能资源的丰富程度,故D项错误。(2018江苏盐城阶段考试)读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完成1011题。10考向能源的综合利用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A B C D答案D解析随着煤炭深加

    8、工的展开,煤炭输出减少,可以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正确。图中没有显示出煤炭产量的变化,错误。图中生产方式优化了产业结构,但没有造成产业结构转移,错误。据图可知,山西省改变了过去以煤炭开采、输出为主的生产结构,对煤炭进行了深加工,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当地的收入,正确。11考向能源的综合利用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有()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A B C D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二氧化硫只是部分回收,没有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错误。煤炭焦化、炼钢等会加剧温室气体排放,加重当地大气和水的污染,不会减缓气候变暖的趋势,错误

    9、,正确。山西水资源短缺,煤炭、钢铁等重工业耗水量大,会加剧当地水资源短缺,正确。(2018贵州思南中学月考)1998年山西省有1 800余家小型焦化企业,因污染严重等原因,山西逐步将其关停。至2014年已经形成4个千万吨级和14个500万吨级的焦化产业园区。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焦化厂布局的变化。据此完成1213题。12考向环境保护与治理与1994年相比,2014年山西焦化产业()A企业规模大,数量多B运输过程中,大气污染减少C技术水平高,能耗大D生产过程中,废弃物排放大答案B解析依材料可知,2014年山西焦化产业企业规模大,数量少,故A项错误。对比1994年和2014年运输方式和

    10、路线可知,运输方式改变和总运输距离缩短,因而运输过程中,大气污染减少,故B项正确。企业数量减少,规模扩大,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技术水平提高,能耗降低,排放量减少,故C、D两项错误。13考向环境保护与治理山西省在治理环境污染过程中,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建设运煤铁路专线进行封闭运输B沉淀净化生产过程污水C延长产业链,增加能源利用率D关停所有焦化厂,发展第三产业答案D解析治理污染不能关停“所有”焦化厂,故D项做法不当,符合题意。棕地是指废弃或半废弃的前工业和商业用地与设施。德国东北部的卢萨蒂亚地区,1920世纪采矿业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矿区纷纷关闭,形成一系列棕地。2000年起,德国对该地区

    11、进行棕地整治回填矿坑,恢复森林,建设人工湖,开发新型居住区,发展工业旅游。据此完成1416题。14考向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卢萨蒂亚棕地的形成原因主要是()A人口锐减 B资源耗竭C产业升级 D生态恶化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卢萨蒂亚地区采矿业起步早,发展迅速;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矿区关闭,形成棕地,故B项正确。15考向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德国整治卢萨蒂亚棕地的首要任务是()A改善生态环境 B优化交通布局C发展旅游产业 D促进商业发展答案A解析依材料信息,该地进行棕地整治过程中采取了“回填矿坑,恢复森林,建设人工湖”等措施,这些措施都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故A项正确。16考

    12、向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城市中,最适合推广卢萨蒂亚棕地整治模式的是()A甘肃玉门 B福建厦门C辽宁鞍山 D湖北武汉答案C解析辽宁鞍山为我国铁矿石产地之一,且铁矿资源日渐枯竭,适宜采用和推广卢萨蒂亚棕地整治模式,故C项正确。(2018吉林长春模拟)生物质能是以生物为载体,将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储存的一种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读我国三个省区生物质能资源状况表,完成1718题。省区省区面积(万km2)生物质能满足状况薪柴总量(万kg)浙江1018可满足两个月3806江苏1026可满足一个月142新疆166严重缺乏区79917考向能源开发条件评价浙江和江苏的薪柴总量相差很大,主要原

    13、因是()A浙江丘陵多,江苏平原多B江苏人口远少于浙江C浙江的水热条件更好D省区面积差异较大答案A解析浙江和江苏的薪柴总量相差很大,主要原因是浙江丘陵多,适宜林业发展,江苏平原多,主要是耕地,A项正确。根据表中数据,两省面积相近,D项错误;人口多少对薪柴总量无影响,水热条件差异不大,B、C两项错误。18考向能源开发条件评价新疆的生物质能资源远不能满足需求,其最主要原因是()A人口迁入多,矿物能源少B气候干旱,植被稀疏C交通落后,运输不便D海拔较高,雪山面积小答案B解析新疆的生物质能资源远不能满足需求,主要是因为这里气候干旱,植被稀疏,B项正确。新疆矿物能源丰富,如石油资源,A项错误;生物质能资源

    14、与交通状况无关,C项错误;新疆雪山面积较大,D项错误。提智能勇攀最高峰(2018江苏徐州质检)澜沧江流域内水能资源丰富,地质灾害多发。下图为澜沧江流域水能梯级开发示意图。据此回答1920题。19考向能源开发条件澜沧江流域水能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是()降水丰沛,水量大地形复杂,落差大经济发达,能源需求大科技成熟,开发成本低A B C D答案A解析澜沧江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能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是降水丰沛,水量大;地形复杂,落差大。区域内经济落后,能源需求量小;地质条件复杂,向外输送困难,开发成本高。故A为正确选项。20考向能源开发的意义澜沧江梯级水电站的建设,对沿岸地区的有利影响有()使各河段

    15、水位相同,有利于通航更好地抵御洪涝灾害,减少地质灾害增加蓄水量,为农业提供灌溉水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经济发展A B C D答案B解析澜沧江梯级水电站的建设,对沿岸地区的有利影响是增加蓄水量,为农业提供灌溉水源。各河段水位不同,高差大,不利于通航。该地地势高,洪涝灾害少,工程建设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增多。开发水电,有利于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故B项正确。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由2003年的1 2042 百万吨油当量上升到2012年的2 7352百万吨油当量;能源消费构成也发生了变化,如下图中外圆为2012年、内圆表示2003年能源消费结构,读图回答2122题。21考向能源

    16、消费结构关于能源消费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煤炭消费量变化较小B原油消费量明显增加C水电消费比重下降D核电和再生能源发展速度最慢答案B解析由图中外圆(2012年)、内圆(2003年)能源消费结构可知,2003年原油消费约占22%,2012年原油消费约占18%,结合题干中能源消费总量计算可知,原油消费量明显增加;图中显示的是能源消费比重,结合消费总量可知煤炭消费量大大增加;水电消费比重是增加的;再生能源发展很快。22考向能源消费与环境下列关于能源消费变化影响表述合理的是()减少灰霾天气减少紫外线辐射加剧全球温室效应加剧能源供应紧缺程度A B C D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原油、

    17、天然气为主,排放的污染物会使灰霾天气增多;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会加剧全球温室效应;能源消费以非可再生资源为主,大量开发会加剧供应紧缺程度。(共4题,共56分)夯基础确保大本营23(2018四川成都摸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英国北海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开发区,其原油储量为59亿吨,天然气储量34 670亿立方米。北海石油主要以含硫低、含蜡少的轻质原油为主,可以炼制高级成品油。下图为北海油气分布简图。(1)简析北海油气开发的有利条件。(4分)(2)分析西欧气候对北海油气开采的不利影响。(4分)(3)说出北海油气的开采可能对海洋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4分)(4)分析北海油

    18、气开采对英国经济的影响。(4分)答案(1)油气资源储量大,品质优良;位于浅海大陆架,利于开采;邻近发达地区,市场广阔;有油气管道连接各国,运输条件好。(2)该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受西风影响,风大浪高,多阴雨天气,不利于海上作业(安全隐患较大)。(3)石油开采易泄露,造成海洋污染;破坏了海洋生态,危及海洋生物多样性。(4)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增加国家收入;带动相关工业部门的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解析第(1)题,油气资源开发条件可从资源条件、资源开发条件、市场、交通等方面来回答。第(2)题,西欧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风大浪高,多阴雨天气,不利于海上作业。第(3)题

    19、,油气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可从污染和生态破坏两个方面来分析。第(4)题,油气开采对英国经济的影响可从促进经济发展、增加收入、带动相关工业发展、提供就业机会等方面来回答。强素养争夺分水岭24(2016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 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3分)(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4分)(3)分

    20、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4分)(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3分)答案(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以使

    21、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解析第(1)题,注意要“分别”比较,“指出”优势。风能的优势要针对煤炭和水能开发的不足来分析;煤炭是污染较高的非可再生能源;水能开发一般要修建水库,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第(2)题,风能开发的自然条件首先是风能资源丰富(注意材料中的“世界风库”、年大风日数等信息);其次,风能开发要占用土地,而图示该地土地面积大、多戈壁。第(3)题,开发的不利区位条件可从市场需求、资金等方面分析。该地地处我国西部,沙漠、戈壁广布,人口、城市少,经济落后,远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故在市场需求、电力传输等方面具有劣势;另外,据材料可知,风电建

    22、设成本高,对资金有较高要求,而该地明显不具有资金优势。第(4)题,注意关键信息“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的含义,风力发电具有不稳定性,而配建热电站等可保证电网电力供应的平稳。25(2019重庆调研)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瑞典是个缺油少气的国家,能源使用曾经长期依赖石油进口。世界性石油危机爆发后,瑞典依靠政策支持,开发利用本国资源(下图为瑞典水电站和森林资源分布图),短时间内成功将进口依赖型能源结构调整为可持续性“绿色能源”结构。当前瑞典生物质能占全国一次能源消费量的36%,水电占316%,其余为石油、天然气、核电等。近年来更因能源利用率最高、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和宣布2020年告别石

    23、油而受到世界高度关注。生物质成型燃料是以林业、木材加工废弃物为原材料,经过粉碎、烘干、成型等工艺,制成后在锅炉直接燃烧的新型燃料。含硫含氮量低,在专用锅炉燃烧可达到天然气锅炉的排放标准。与煤炭供热相比无需增加除尘、脱硫等设备,供热成本比石油和天然气便宜。(1)据统计,瑞典人均能源消费量约270千克/年,为世界第一。根据图文资料,推测瑞典居民能源消费量高的原因。(2分)(2)据材料分析瑞典利用本国资源开发绿色能源的独特优势。(6分)(3)根据材料,归纳“绿色能源”的主要特点。(3分)(4)根据瑞典能源结构成功转型的经验,概括今后世界能源结构变化的总趋势。(3分)答案(1)瑞典地处高纬度地区,冬季

    24、严寒而漫长,夏季短促而凉爽,每年供暖时间长(约78个月)。(2)瑞典森林覆盖率高,林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木材加工剩余物多,可加工转化为生物燃料;瑞典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部,国土狭长(地形南北狭长),西部为山脉,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入海洋,河流众多,河流短,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且具有梯级开发水能的优势。(3)可再生;利用效率高,成本低;污染物排放少。(4)发展多元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技术;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解析第(1)题,能源消费量高的原因主要考虑能源需求量和能源利用率。瑞典为发达国家,能源利用率高,故主要分析能源需求量大;影响能源需求的因素从自然条件

    25、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结合瑞典地理环境特征即可分析。第(2)题,据材料可知,瑞典的绿色能源主要有生物燃料、水能。生物燃料主要与森林覆盖率有关;水能资源主要与地形、水量有关。第(3)题,绿色能源的特点主要是可再生、利用率高、污染轻。第(4)题,能源利用结构的变化从能源类型、利用技术、比重变化等方面分析。提智能勇攀最高峰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智利享有“铜矿王国”的美誉,是全球最重要的产铜国,产出了全球近30%的铜矿,但采矿成本处于全球最高水平。据统计,智利人每创造5美元国内生产总值,有1美元与铜矿有关,铜矿给智利带来了财富,同时也增加了其经济的脆弱性。近年来,为扭转亏损趋势

    26、,智利铜业公司积极与中国企业开展对话。下图为智利简略图。(1)分析智利铜矿开采成本高的主要原因。(4分)(2)分析智利过度依赖铜矿导致经济脆弱性较强的原因。(4分)(3)说明智利铜业公司与中国企业开展对话的可能领域,并阐述理由。(4分)答案(1)地处安第斯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夏季炎热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铜矿开采易造成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环境成本高;地处偏远山区与沙漠,采矿的运营成本高。(2)铜矿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随着大规模的开发,铜矿资源量不断减少,影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过分依赖铜矿出口,国内经济会经常受到铜矿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冲击;智利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一次强震对大型铜

    27、矿造成的破坏可能对国内经济产生连锁反应;国家经济以铜矿开采业为主,经济结构单一。(3)铜矿冶炼和加工。理由:与智利相比,中国铜矿冶炼技术较先进;智利提高铜产品出口比重,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解析第(1)题,智利铜矿开采成本高的原因主要从生产成本、运输成本、运营成本、环境成本等方面进行分析;一般来说,地形起伏大、气候条件恶劣、水源短缺、位置偏僻的地区不利于开采,开采成本高;资源开采过程中,易造成环境破坏,加大了开采成本。第(2)题,分析智利过度依赖铜矿导致经济脆弱性较强的原因从铜矿资源的特点、在国际市场和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与中国的合作主要从两国的各自的优势条件进行分析。中国与智利主要可从铜矿冶炼和加工方面加强合作。与智利相比,中国铜矿冶炼技术较先进,可为智利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智利铜矿资源丰富,发展冶炼加工可提高铜产品出口比重,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同时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地理一轮新课标通用训练检测 考点25 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