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论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与管理.docx

    • 资源ID:14781131       资源大小:20.5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论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与管理.docx

    1、论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与管理论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摘要】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教育与管理应通过文化建设、制度建设、管理服务、创建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实施院系二级管理模式,开展全员育人工程,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式进行整合教育与管理,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强大功能。【关键词】高职院校教育与管理校园文化全员育人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迅速发展,招生人数与日俱增,而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改革相对滞后。本文试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针对我国高职院校面临的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教育与管理的一些可行措施。一、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教育与管理面临的问题

    2、(一)校园文化积淀不足,大学精神尚未形成,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未能充分发挥。我国多数高职院校是从中职学校升格改制的,办学历史短,缺少一定的文化沉淀;办学理念、办学定位等学院核心精神不是很清晰或尚处在形成的过程中;环境建设缺少文化内涵;学校面临着扩大招生和扩大教学空间的巨大压力。为满足急需的空间要求,我国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普遍存在着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重形式轻内涵的弊病,各高职院校大多重校园的物质功能、轻文化育人作用,片面追求现代化的高楼与规模、校园的优美以及活动的轰动一时,而相对忽视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的建设,从而使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如何在有限的办学空间内营造一个良好

    3、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当前高职院校须重视的课题。(二)学生入学分数线下降,素质参差不齐,给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带来新的困难。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迅速发展,招生人数与日俱增,导致新生入学分数线降低,学生素质下降,给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与管理带来新的困难。(三)管理模式相对滞后,院系两级管理新模式尚未完全形成。我国大多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模式延续了中职的管理模式,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院系两级管理新模式还没有完全建立或尚处在建立的过程中。(四)办学空间小,活动空间短缺,给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我国多数高职院校是从中职学校升格改制的,原有校区空间小,很多学校正在建设新的校区,但新校区还没建成,学生活动空

    4、间有限,给学生教育与管理带来很大难度。(五)专职学生管理人员数量相对短缺,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专职学生管理人员人数特别是专职辅导员人数相对短缺,且实施院系二级管理、辅导员归各系管理之后,各系对辅导员增加不属于其岗位的工作量,增加辅导员的劳动强度,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不良影响。(六)重理工轻人文的状况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不利于培养健康人格的学生。高职院校由于自身的办学特点很容易造成重理工轻人文的状况,这对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极为不利。如何在有限的学制时间内安排好专业课和相应的人文课程,是每所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二、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教育与管理的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新时期高职院校必须以科学发

    5、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与管理工作理念,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新途径,扎扎实实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一)构建浓厚校园文化,发挥文化育人的强大功能。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在本质上不是大楼之大,不是校园之大,而是在某一特定的大学精神主导下的浓厚校园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建设,并在这一校园文化的熏陶下进行的育人活动组织,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下育人,才可能培育出大师和优秀的毕业生。高职院校由于其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其在人文学科的建设与教学方面相对欠缺,有效发挥具有浓厚人文氛围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就显得更加重要。因此,新时期高职院校必须大力进行校园文化的建设。1.提炼核心价值理念,发挥学院精神的

    6、激励作用。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学院以2008年50周年校庆为契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人士、校友和全体师生的意见,积累和传承50年办学历史的精神与物质成果,提炼学院精神,逐渐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构建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育人环境;不仅提炼出“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学院精神,还明确了“厚德、励学、敦行”为校训,并将其镌刻在校园入口处的校训石上,时刻警示全院师生员工;提出以“依托行业,服务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盟,主要培养建设行业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懂理论、会操作、善管理的高技能人才”为办学定位。这些构成学院核心价值理念的主要部分,不仅为学院的发展提出了大政方针,也时刻激

    7、励着学院全体师生。2.将学院精神理念视觉化,建设特色文化品位校园环境,发挥环境育人功能。一是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中的文化因素。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学院在有限的空间环境中以精、巧、雅为主要特征,以校训石刻、百米建筑文化景观墙、两个鲁班像、校史展览馆以及各类文化景观小品等各种富有文化内涵的景点彰显学院的专业特点和校园的建筑文化品位,使人无处不感受到文化的激励、制约作用。二是设计并推出了学院形象视觉识别系统(VIS),通过一系列视觉元素呈现学院精神理念,不仅树立良好的学院形象,也增强师生的凝聚力、自信心和归宿感,提升学院软实力。三是在目前的新校区的建设规划中,不急于求成,而是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

    8、,充分考虑校园建设中的文化因素。(二)健全学生教育与管理制度,大力实施院系两级管理。为适应高职院校的发展,各学校应尽快建立新型的院系两级管理模式,规范各学生教育与管理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转变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院级职能部门应尽快从原来中观、微观的具体教育与管理事项中脱离出来,抓大放小,从宏观层面进行管理与监督指导,给系部充分的管理权,发挥各系的中观、微观管理层面的积极作用。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其具体做法如下:1.开展“制度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完善学院制度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使学院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为院系两级管理新模式的顺利实施打下制度保障,促使学院制度文化逐渐成熟。2.充分下

    9、放管理权,调动各系积极性。应充分下放管理权,使各系在保稳定的基础上各施妙法,有效增强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活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例如,规划系实施新生入学教育“五个一工程”,即传递一封家书、规划一个理想、开展一次专业座谈会、签署一份自律承诺书、参加一场考试;通过创新入学教育模式,让每一名新生都能认识到学会做人是大学学习生活的基础。又如,设计艺术系不仅以学生党建工作带学生管理工作,双管齐下,将学生党建工作渗透到学生管理工作各环节,开创学生管理工作新局面,还充分挖掘校友资源,开创“校友育人”新思路,等等。(三)以各种创建活动为载体,展开服务育人和全员育人。针对专职学生管理人员人数特别是专职辅导员人数

    10、相对短缺的问题,加强队伍建设、激发专职辅导员的积极性和实行全员管理是解决问题的好途径,具体可采取以下做法:1.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发挥其在服务育人、全员育人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重点指导辅导员的日常学生管理与教育工作,指导辅导员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职业规划教育等内容开展各种主题的班会,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方面,首先,可制定辅导员量化考核办法,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管理与考核,把辅导员的每学期考核结果与其职务聘任、奖惩挂钩。其次,应强化培训和组织辅导员轮流参加学习培训,提升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素质,把辅导员的培养纳入学院师资培训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再次,应支持

    11、和鼓励辅导员通过在职学习提高学历和申报职称。此外,还可组织辅导员参加其他专业技术老师的各种专业课程的培训,鼓励辅导员适当担任课程教学任务。2.以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为载体,实施部门工作绩效考核,形成服务育人、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近年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开展创建“优秀卫生学校”和“安全文明校园”活动,并以活动为载体,实施部门年度工作绩效考核,极大调动学院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各部门的主动性,逐渐形成了争先创优的良好工作局面和服务育人、全员育人的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新格局。3.加强党员联系班级活动和深入开展师德工程建设,推动全员育人工作向纵深发展。可创造性地把学院党建工作和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紧

    12、密联系在一起,保持开展党员联系班级活动,即一名党员教职工联系一个班级,协助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既促进了党建工作的开展,又加强了党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学习生活的有效引导,党员教师协助辅导员无偿下到班级、宿舍与学生深入交流、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以及学习生活指导,得到了广大学生欢迎和好评。4.以学生宿舍管理为重点,将文明宿舍评比活动作为长效的管理机制,大力开展学生宿舍文化节和学习型宿舍评比活动,使宿舍成为学生教育与管理的新载体。(四)以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增加人文学科课程比重,培养健全人格的学生。高职院校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的,但这一“高技能人才”应该是德

    13、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是一个具备健康人格的人。可见,高职院校不能由于专业理论课程多、实训时间长、学制短、学时少而减少人文学科课程的比重,造成重理工轻人文的状况,对培养健全人格的学生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应在保证专业课程足够学时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增加人文学科课程比重,在有限的学制时间内安排好专业课和相应的人文课程。1.完成国家规定的人文社科课程教育,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列入公共必修课,按课堂理论教学、专题教育讲座、就业文化活动等三部分进行讲课,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达到“授人以渔”的效果。2.通过开设

    14、选修课的形式增加人文学科的课程比重,不仅可以在保证专业课程足够学时的同时,增加人文学科课程比重,也可以使学生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自由选择。可考虑开设心理保健课、美学、书法鉴赏、社交礼仪、演讲与口才、音乐鉴赏、中国传统文化等各种人文知识学科,以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健康人格。3.通过举办党校、报告会、讲座等形式,增加人文学科课程比重。可通过院党委党校和各系分党校广泛对学生进行革命史等信仰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要求副教授职称以上的教师每学期举办1次以上专题公开讲座。同时,可经常邀请校外专家、校友举办励志教育、诚信教育、形势教育等各种内容丰富的报告会。(五)开展特色鲜明的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

    15、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由于近年来高校扩大招生,新生入学分数线降低,学生整体素质下降,而且,相对于本科院校来说,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素质低、学制短,如何充分运用课余时间开展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就显得格外重要。具体说来,可从以下两方面着力:1.结合专业特点,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地方经济。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专业为例。其积极组织开展特色鲜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协助区内多个县市进行村镇测量和规划工作,为地方经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提供知识和智力支撑,该活动成为学院品牌活动,每年均有各县、镇主动联系学院要求派遣志愿服务队。学院也因此被评为“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16、”。2.以社团活动和科技文化艺术节为主要载体,大力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课余时间里得到应有的锻炼与学习。可考虑成立各类社团。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目前该学院成立有24个学生社团,涵盖了理论学习类、科技文艺类、体育爱好类、志愿服务类、社会实践类、综合类共6大类,其中建筑环保协会进行的“建筑垃圾与利用的科研探索”科技项目活动被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批准为大学生环保公益活动第四批资助项目,并列于全国各大名牌高校社团项目,为广西和学院赢得了荣誉,科技文化活动成为学院特色活动。(六)统筹兼顾,点线面结合做好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除了把握整体,还必须关注局部,关注个别,关注

    17、特殊群体,特别是关注贫困生和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做到统筹兼顾,点线面结合,才能最终做好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这一方面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主要做法有:1.注重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彰显人文关怀。该学院在广西高职院校中率先开展“绿色通道”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曾多次被评为广西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先进单位。而且,该学院还通过组织开展勤工俭学、给贫困生发放补助和发动捐赠活动等方式,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不能完成学业。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开展每年一度的新生心理普查,了解学生整体的心理状况和特点,有针对性地通过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等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时排查潜在的心理危机事件

    18、,并建立“班级各系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院)”三级预警系统,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快速反应。在引导学生倾诉心中苦闷、宣泄心理压力方面,应建立从学校领导到辅导员的多级谈心制度,同时建立QQ或网上谈心工作机制,加强校园网学生论坛的建设,使学生享有充分匿名发表言论的权利,从而满足某些内向的学生或学生某些难以启齿的心理倾诉的匿名性要求,使学生可以通过非面对面的匿名性方式畅所欲言,减缓心理压力。总之,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必须牢牢树立“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工作理念,以“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通过文化建设、制度建设、管理服务、创建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实施院系二级管理模式,调动两级管理层面的积极性,开展全员育人工程,使各部门合理分工、默契配合、形成合力,并在工作中把握整体,关注局部,点线面结合,从而开展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式进行整合教育与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强大功能。【参考文献】1黄兆康,李兰荣.大学生新生入学导论走进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作者简介】温汉华(1975-),男,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品牌符号传播、校园信息传播。


    注意事项

    本文(论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与管理.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