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广州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docx

    • 资源ID:14768543       资源大小:37.37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广州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docx

    1、广州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广州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2008-2020) 广州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2008-2020)二九年七月一、前言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等因素制约。2007年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27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7.8%。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例为69.5,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0%。据国际能源署最新预测,2020年我国的能源需求总量将达到4550亿吨标准煤。国际原油价格由于受到国际经济和政治局势等多重因素影响涨跌不稳,2008年,国际石油价格曾升到每桶147美元,带动煤炭、天然气价格大幅度上升。随着美国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动荡,世界经济发

    2、展步伐明显放缓,发达国家加大新能源的投入,促使全球发展新能源的步伐加快。进入21世纪,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发展低碳经济,大力推广利用新能源,将成为减缓气候变化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明确列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即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大力发展新能源是广州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争当生态文明建设典范的重要内容,也将为我市构建现代产业体

    3、系和建设宜居城市做出重要贡献。广州得改革开放之先,实现了经济3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消费也迅速增长,2007年达4846万吨标准煤,广州2002-2007年能源消费总量的年均增长率为11.6,超过全国同期能源消费总量增长速度,广州市的一次能源供应主要依赖省外调入和进口,未来完全依赖化石能源来解决我市的能源需求增量十分困难。构建清洁、高效、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依靠大力发展新能源来补充和替代化石能源,直接关系到我市的现代化进程,关系到我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首善之区”的建设。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新能源产业,构建我市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体系,建设宜居城市,特制定本规划。二、新能

    4、源的概念和定义 新能源是指新发现的一次能源以及通过新型能源转换技术获得的二次能源等。核能属于低碳能源,除了已应用的技术外,一系列新型的核能技术在快速开发之中,在我国核能的开发利用尚属初始阶段,本规划将核能列入新能源的范畴。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本文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统称为“新能源”。三、国内外新能源发展概况从国外形势看,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占领新能源的制高点。欧盟制定了2010年可再生能源要占总能源消耗的12、2050年要达到50%的目标。日本新国家能源战略提出,到2030年,能源效率在目前基础上再提高30;在海外开采石油的比例从目前占进口总量的

    5、15%提高到40%以上;交通部门的石油对外依存度由100降低到80;在2020年之前努力使非化石能源电力(核能、水力、可再生能源)占总电力的比例由现在的约40%扩大到50%。美国提出了逐步提高绿色电力的发展计划,主要是通过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来达到目标,其中太阳光伏发电预计到2020年将占届时发电装机增量的15%左右,累计安装量达到3600万千瓦,保持美国在光伏发电技术开发、制造水平的世界领先地位。最近,美国政府提出要确保利用新能源发电量到2012年达到总量的10,到2025年达到总量的25%。从国内发展看,我国继2005年颁布可再生能源法,并在2006年1月生效后,2007年9

    6、月国务院又审议通过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将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到2020年将达到15%;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将占总电力装机容量的30%以上。一些省市制定和实施了适合当地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和促进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如,长三角地区的新能源产业迅速崛起,促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光伏电池生产国;2003年4月,科技部正式批准保定为全国第一个新能源设备产业基地;上海市在我国率先探索绿色电力机制;今年初,四部委决定在北京、上海、重庆等13个城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鼓励试点城市率先在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

    7、域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四、广州市发展新能源的必要性(一)发展新能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全球能源发展新趋势的必然选择。广州市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发展新能源将是我市建设宜居城市、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力抓手。我市应把发展新能源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发展相应的低碳能源产业作为广州市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内容认真规划和落实,在发展低碳经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在全国发挥示范和领军作用。此外,发展新能源也是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解决农村生活燃料短缺和优质化问题、基本消除有机废弃物污染的有效途径。(二)发展新能源有利于满足能源需求增长。近年来,广州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能源效率,单位

    8、GDP能耗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0%左右,处于全国先进地位。然而由于经济总量增长迅猛,重化工业产能不断扩大,能源需求总量的增长势头仍然未得到有效的遏制。2002-2007年广州市能源消费总量的年均增长率为11.6%,比同期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年均增长速度快近2个百分点。2007年,全市人均能耗已达4.5吨标准煤,显著高于全国人均能耗2.38吨标准煤的水平,按目前的发展现状以及广州市政府明确的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预计,到2020年,我市能源需求为70009000万吨标准煤。由于广州市的化石能源几乎全部依赖省外调入和国外进口,能源发展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因此,发展新能源是贯彻我市“控总量、减增量、调存量、

    9、抓减量”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发展新能源有利于我市整治空气污染和推进节能减排。按2007年的统计,广州能源消费中煤炭的比例约为46%,原油和燃料油比例约24%,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消费约5%,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不到1%,清洁能源所占比重偏低。煤炭、燃料油等非清洁能源的大量消费是造成我市SO2、NOx等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原因。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中心城区“退二进三”的进程,建筑和交通能源消耗的比重逐渐上升,建筑节能、交通节能今后将显得越来越重要。此外,我市“十一五”期间节能降耗任务繁重,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减少我市化石能源消耗总量,增加新能源比例,可以为我市实现整治空气污染和完成节能

    10、减排目标做出重要贡献。(四)发展新能源有利于拉动内需增强我市产业竞争力,抢占经济制高点。近年来,受石油价格上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国际社会的极大重视。据了解,2007年全球对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投资增长了60%,达1480亿美元。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持续高速增长,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料行业发展的速度显著加快。广州市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的重要阶段。发展新能源有利于我市带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增强产业竞争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我国已经开始积极发展核电,2020年我国的核电装机将达到7000万千瓦以上,其中广东省将有18-20台百万千瓦级

    11、核电机组在运行,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左右,占我国核电总装机容量将近三分之一,对相关核电装备制造业的带动相当强劲。及时部署核电装备制造工业的发展,将能够争取在我国能源产业链,特别是核电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五、广州市发展新能源的条件(一)可再生能源资源情况太阳能有较好的利用价值。根据广东省气候中心广州太阳能资源评估报告,广州地区2005年至2006年太阳年辐射总量为4GJ/m2;每年日照时数超过6小时的天数为107天,广州太阳能日变化不大,只要有太阳直射辐射,则在一天中的任何时段其利用效率均比较稳定。热泵技术推广应用条件良好。2007年广州市年平均气温已超过23,最低气温为5,湿度在5095%

    12、,非常适合利用空气源热泵生产生活热水。此外,广州市水资源较为丰富,珠江水和一些较大的地表水库可为附近建筑的地源热泵应用提供水源。虽然广州土壤与环境温差不大,但地质条件较好(粘土层较深)的地方,也可以适度应用地源热泵技术。此外,广东属于东南沿海的地热区域中,地热资源属中温和低温,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南沙、万顷沙沿海一带的风能具有一定开发价值。广东省风电资源主要集中在东西两翼,有3300多公里的海岸线和上千个岛屿,沿海一带及岛屿风速大,风能资源非常丰富。广州地处广东中南部,总体风力资源不理想,根据现有资料,可成片开发的风能场主要在2个区域,装机容量估计在50万千瓦。包括:以中高山脊为代表的广州市东

    13、北地区,风电可装机容量10万千瓦左右;以位于南沙区南沙、万顷沙沿海一带的滩涂区,可装机容量40万千瓦左右,近海海上风能也具有一定开发价值。增城和从化等区域水力资源尚可进一步挖掘。广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平原区,水力资源有限,从化市东北部的流溪河及增城市北部增江,河流的纵坡较陡,有一定的水力蕴藏量。70年代开始,各区、县级市陆续兴建小水电站,据2006年统计,累计总装机容量为17.5万千瓦,年发电量约3.5亿千瓦时。根据现有资料,在增城和从化等区域尚有3万千瓦以上可开发水力资源,可进一步调研开发利用。生活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有待开发利用。广州市十区二市每天生活垃圾产量已达11000吨,每年垃圾产生量高

    14、达400万吨,预计到2010年将达每天13000吨,每年垃圾产生量近500万吨。2007年我市共有规模化猪场1008个,年出栏量198万头,全市养殖场污水总量约为2600万立方米,生产沼气的潜力约为1580万立方米。其中,万头猪以上的大型猪场有20余个,适合建设集约型沼气处理站。广州市地处亚热带,生物质资源比较丰富,木屑、秸秆等农林废弃物资源较丰富且未得到有效利用。(二)新能源开发应用现状广州市新能源的应用和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新能源占我市总能源消费的比重还较低。新能源应用方面:小水电装机约17.5万千瓦,年上网电量约3.5亿千瓦时;垃圾(含沼气)发电装机2.5万千瓦,年上网电量约1.3亿

    15、千瓦时,装机容量2万千瓦的李坑垃圾发电厂各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太阳能光伏发电约100千瓦(广东科学中心、南沙丰田汽车公司等),目前我市太阳能利用主要是光热利用,在工厂、医院等公共建筑安装的太阳能集热板约40万平方米,普及率约5%。完成了一批新能源的应用示范,如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路灯、交通信号灯等一批新能源的示范项目。广州商学院、爱群大酒店等一大批单位开展了热泵空调和制热水节能工程示范,番禺中心区医院将采用太阳能节能一体化技术和热泵制热水系统,南沙区、萝岗区安装了风光转换电三位一体的示范性路灯等。环保部门在全市范围内推进饮食服务业“油改气”, 交通部门在交通领域推广使用LPG清洁能源,广

    16、州市现有6961台LPG车和295台无轨电车,占公交总数的83%;全市18721辆出租汽车全面完成LPG清洁能源改造。新能源技术研发方面:广州市的新能源科技研发、研发队伍以及技术成果在国内具有优势,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知名度。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等单位已开展新能源相关研发,研究领域涉及太阳能光伏、生物质气化发电、生物质合成燃料、生物柴油、燃料乙醇、沼气工程和生物质制氢、燃料电池等多个领域,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广州能源研究所的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已在国内多个省份和东南亚数国建立了生物质电站,汽车集团和华南理工大学开展了混合动力公交车的研发,中山大学也开展了纯电动车研发。新

    17、能源(包括替代能源)生产及装备方面:南沙区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核岛关键设备)已成为我国核电站核岛核承压设备、常规岛设备主要制造基地,久泰能源公司年产15万吨二甲醚项目已经投产,风电设备项目取得进展;荔湾区“广东光电科技基地”一批新能源企业快速成长;广日集团垃圾焚烧发电成套装备、迪森公司的生物质颗粒和生物质油项目试点初步成功;新兴的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如迪森能源集团(生物质油装备、生物燃料锅炉)、广东同益电气有限公司(热泵)、广州中宇冷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花都广州市雅图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广州红鹰能源科技公司(小型风电机组、太阳能风电互补机组)、广东中科天元再生

    18、资源工程有限公司(生物质燃料)等一批企业发展迅速,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技术和材料、热泵、输水储水装置等装备制造业发展有了良好开端。 (三)科技创新能力和装备制造业基础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广州市聚集了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等一批科研能力雄厚的高等院校,分别设有能源与化工学院、电力学院、新能源研究中心、建筑节能研发中心等能源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属下)广州能源所、地球化学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所、地理研究所、农业科学研究所、广州社会科学院等十余所研究机构在新能源科技、能源资源、能源环境、区域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具备研究力量,已经在太阳能热利用

    19、、南方建筑节能、生物质能利用、智能交通节能、太阳能功能材料、分布式能源系统等方面取得一系列自主创新技术和科研成果,有些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新能源科技创新方面的综合实力位于全国前列。总之,我市新能源的应用、科研和产业发展有一定基础,新能源发展意识进一步加强,一些园区探索发展新能源产业和设备的热情较高、前景较好。同时,我市的制造业有基础、经济实力强、能源价格接受程度较高,这些都为我市发展新能源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六、指导思想和原则(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以优化能源利用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新能源应用、新能源装备与服务业、新能源科技创新为重点,以技

    20、术和制度创新为动力,解放思想,放眼全球,在更为广阔的空间谋划广州市的新能源发展,积极探索发展低碳经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之路,把广州建设成为“新能源城市”,为构建“首善之区”奠定坚实基础。(二)工作原则1、政策推动。制定符合广州市特点的配套政策和激励措施,建立市场机制,鼓励各种经济成份加大新能源发展投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鼓励大型企业对外投资新能源发电项目,为我市提高电力结构中的绿电份额积极行动。2、工程带动。结合广州市的节能减排、建设节约型社会、绿色亚运会等实际,规划十项重点工程,建设相关示范项目,以点带块,以块带面,高起点推动广州市新能源的快速发展。3、产业互动。以新能源的规模化利用带动产

    21、业化,以产业化发展推动新能源利用,加强国际合作,推进新能源科技创新能力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建设,结合重点工程的实施,促进先进技术转移。4、应用为先。以建筑、交通、新农村建设等领域的新能源应用为重点,推动我市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和推广,为改善我市环境质量做出贡献。5、科技支撑。把科学技术作为推进广州市新能源发展的关键手段。组建若干新能源研究平台,产学研结合,形成若干有特色的强势学科领域,占领技术制高点。七、发展目标积极发展新能源,逐步提高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节约和替代部分传统化石能源,减轻环境压力,促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亚运会前建成一批有特色的新能源重点工程、示范项目、

    22、示范区域。将我市建设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新能源科研、装备制造和推广应用基地。(一)新能源开发利用目标推广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空气(地)热能、水电、沼气、垃圾综合利用等技术成熟、经济性好的可再生能源,以及醇醚类等新型替代能源,提高广州市能源结构中的新能源比例;加快推进生物质成型燃料、生物质液体燃料、新能源汽车、屋顶光伏发电、太阳能光电(热)与建筑节能一体化等应用示范和产业化发展,拓展和营造新能源利用的市场。积极推进太阳能、热泵、风能等新能源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把新能源应用纳入新建建筑规划设计审查内容,在具备应用条件的新建建筑中强制推广使用新能源,在“十二五”期间达到20%以上新建建筑采用新能源,到2

    23、020年40%以上新建建筑采用新能源。在既有建筑中推进新能源的应用,具备条件的建筑在节能改造时优先选用新能源。积极推进新能源车在公共交通、行政事业单位以及企业和家庭中的应用。至2020年,初步建立起适应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要求的配套设施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政策环境体系,初步实现新能源汽车的较大规模应用,其中新能源客车、出租车大规模进入城市公交系统,新能源驱动轿车开始较大规模走入家庭。到2020年,全市的新能源开发和利用量达到每年1200万吨标准煤左右,占届时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15%左右,其中本市新能源利用量达到每年660万吨标准煤,由我市企业对外投资建设的新能源量达到每年540万吨标准煤,共实现

    24、减少产生二氧化硫18万吨,减少产生二氧化碳2000万吨,其中本市新能源利用直接减少产生二氧化硫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800万吨。(二)新能源装备与服务业目标积极推进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形成依托自主知识产权和集成创新成果的新能源装备制造能力。将广州建设成为技术水平领先、产业规模较大、产业链条完整和品牌效应明显的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并在核电装备、风电设备、固体废弃物焚烧发电、生物质燃料、太阳能利用设备、热泵制造等方面形成若干领先全国的新能源产业体系。争取到2020年,新能源产业年产值达到4000亿元。(三)新能源科技创新体系目标构建新能源科技创新体系,为新能源产业发展和新能源

    25、应用提供科技支撑。在新能源汽车、核电装备、固体废弃物焚烧发电、生物质能源、风力发电、太阳能利用设备、热泵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以及太阳能功能材料、燃料电池、高能二次电池、储能技术、海洋能利用等方面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开展新能源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实现自主技术产业化。在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发电、替代燃料、南方建筑节能等领域建立一批研发基地。到2020年,建立35个国家级新能源研发平台,造就1020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创新研究团队和科技队伍。八、重点发展领域根据各类新能源的资源潜力、技术状况和市场需求情况,我市2010年和2020年新能源的重点发展领域如下:(一)太阳能1、太阳

    26、能热利用在城区推广普及太阳能一体化建筑、太阳能集中供热水工程,并建设太阳能空调制冷示范工程。在农村和小城镇推广户用太阳能热水器。到2010年,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到2020年,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达到约500万平方米。2、太阳能发电在城市建筑物和公共设施建设与建筑物一体化的屋顶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设施,首先用在公益性建筑物上,然后逐渐推广到其它建筑物;在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建设小型光伏电站,作为企业办公用电的补充电源;在道路、公园、车站、以及风力资源较好的农村等公共设施照明中推广使用光伏电源和风光互补路灯照明,建设一批新能源照明示范项目。扩大城市光伏发电的利用量,为光伏发电提

    27、供必要的市场规模。促进我市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发展,做好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战略储备。到2010年,太阳能发电总容量达到5000千瓦,到2020年达到10万千瓦。(二)热泵技术积极推进空气源和地热源热泵制热水及空调技术。对具有冷热需求的建筑,如宾馆、酒店、养老院、医院、企业,推广采用热泵冷热联供系统和回收余热的热泵热水系统,逐步提高热泵系统在城市热水中所占比例,市、区(县级市)政府投资的学校、医院、行政事业办公楼等公益性建筑,制冷供热系统优先选用热泵系统。积极推进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合理利用地热资源,推广满足环境保护和水资源保护要求的地源热泵技术,充分利用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浅层地热能以及产业用水

    28、具有的低品位热能进行建筑空调和生活热水供应。在具有高温地热资源的地区发展地热发电,研究开发深层地热发电技术。至2020年20-30%的新增建筑面积采用热泵供热水或空调系统,建立起适合南方建筑特征的热泵和空调技术规范和标准。同时加强高温热泵、低温热泵以及太阳能热泵等技术的研发。(三)水电与风电1、水电考虑到资源分布特点、开发利用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电力市场需求等因素,在增城和从化等区域尚有3万千瓦以上可开发水力资源。我市发展小水电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小水电维护管理和升级改造,进一步挖掘发展潜力。2、风电根据现有资料,广州市风电资源可装机容量估计有50万千瓦。争取到2015年广州市风电装机10万千瓦,

    29、2020年达到50万千瓦。风电在我市发展的目标是以示范为主,重点发展风电制造业,通过风电场开发和建设,促进风电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形成我市风电机组以及配套设备的制造能力,做强风电产业。(四)生物质能根据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状况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点发展生物质(垃圾)发电、沼气、污水、污泥、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生物质液体燃料等。建设重点为:1、垃圾综合利用和沼气发电在生活垃圾量集中的区域建设若干垃圾焚烧发电厂,在垃圾填埋场建设沼气回收和发电装置。到2010年,垃圾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8万千瓦,到2020年生物质发电(含垃圾发电,垃圾填埋气发电和农林废弃物发电等)总装机容量达到30万千瓦。在规模化

    30、畜禽养殖场、工业有机废水处理和污水处理厂建设沼气工程,合理配套安装沼气发电设施和污泥资源化利用系统。2010建设5座大型沼气工程,100个中小型沼气工程;沼气年利用量达到0.5亿立方米。到2020年,新建20个大型沼气工程,200个中小型沼气站。沼气年利用量达到6亿立方米。2、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是指通过专门设备将生物质压缩成型的燃料,储存、运输、使用方便,清洁环保,燃烧效率高,既可作为农村居民的炊事和取暖燃料,也可作为城市分散供热的燃料。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为:在有资源和应用条件的地区,建设大型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加工厂,实行规模化生产,并结合解决农村基本能源

    31、需要和改变农村用能方式,开展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应用示范点建设。为工业用户提供替代液体燃料,为城乡居民提供生物质商品燃料。到2010年,全市生物质液体和固体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20万吨,到2020年,达到100万吨。(五)交通可替代能源积极探索二甲醚等作为清洁交通替代能源的研究。二甲醚是一种清洁燃料,用途广泛,条件可行时,在我市建设华南地区重要的二甲醚生产基地。开展废弃油脂的收集工作,建立餐饮等行业的废油回收体系,建立生物柴油示范生产基地,应用生物质燃料替代燃料油。研究开发利用海洋微藻制取生物柴油技术、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高能二次电池技术,为发展我市大规模发展新能源汽车、缓解液体燃料不足做好技术

    32、储备。(六)新能源装备制造业1. 核电装备产业紧紧抓住核电发展的机遇,积极推进核电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围绕南沙核电设备制造基地,进一步提升压力容器、蒸发器、稳压器、安注箱等主要核电设备的制造能力,并将主设备制造范围扩大到汽轮发电机组和其它重要主设备,同时加快与这些主设备制造相关的配套设备制造能力的建设,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或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形成核能装备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能够领先全国的较完善的核电装备制造能力和产业体系。争取到2020年,我市核电及周边设备的制造产值达到900亿。2. 新能源汽车产业汽车产业是广州市的支柱产业之一,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是中国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占全国市场的四分之一。随着产业配套日趋完善,花都、开发区、南沙三大汽车产业基地已在广州形成。广州是全国乃至全球主要的汽车产业基地。面对全球性的石油危机,广州市汽车制造企业将瞄准开发生产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燃料电池车、替代燃料车等效率高、排放清洁的新能源车,大力倡导绿色交通,把发展新能源车作为广州市汽车产业今后重要的发展方向,争取到2020年,我市汽车行业生产各类节能和新能源车达到年产80万


    注意事项

    本文(广州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