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消防安全知识应知应会.docx

    • 资源ID:14758244       资源大小:25.08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消防安全知识应知应会.docx

    1、消防安全知识应知应会消防安全知识应知应会消防安全知识应知应会内容 火灾概述 火灾是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火灾是燃烧造成的,或者说是由失去控制的燃烧造成的。因此引发火灾的原因有多种,但火灾的发生和发展也是有规律的;所以掌握火灾的基本规律、了解火灾常见原因,就能有针对性地预防火灾的发生,减少火灾对人们的危害。 一、火灾的特性 火灾的四个特性:火灾具有社会性;火灾具有地域性;火灾具有行业性;火灾具有季节性。 1、火灾具有社会性 实践证明,社会环境对火灾的影响很大,甚至不同的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不同的社会环境对火灾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概括讲有“一多一大二少”:文化教育

    2、落后的地方火灾多;经济发达的地方火灾损失大;社会发展程度高的地方火灾少;社会稳定的地方火灾少。 一多:文化教育落后的地方火灾多。文化教育虽然对火灾没有直接影响,但文化教育水平却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处事方法及信仰有直接关系,这些方面都影响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素质、影响到火灾能否发生。如:文化教育落后的地方,人们刀耕火种,大量使用明火而不加防范,封建迷信严重,甚至焚香烧纸、请神送神等引起的火灾,甚至发生火灾后也不去灭火,而是去祈祷神灵恩赐。 一大:经济发达的地方火灾损失大。经济发达的地方物质集中,生产、使用、管理的物品价值高,火、电、油、气的使用普遍,一旦发生火灾,不易扑救,易造成大的损失。 二少:

    3、社会发展程度高的地方火灾少;社会稳定的地方火灾少。 社会发展程度高的地方,其生产多、生活社会化程度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及素质一般也较高、安全措施及防范能力强,引发火灾的几率低。社会稳定的地方安全制度及法律健全,人们安居乐业,安全防范意识高,火灾不易发生。相反,社会动乱的地方,人心惶惶,往往有法不依、无章可循,容易发生火灾。 2、火灾具有地域性 (1)环境不同的地方,火灾数量与损失不一样。如城市和农村, 城市火灾损失伤亡大,农村火灾数量多。 (2)气候不同的地方,火灾也不一样。气候干燥的地方火灾多, 气候湿润多雨的地方火灾少。 (3)生活习惯不同的地方,火灾也不同。南方有些少数民族居住地,多用竹、

    4、木和茅草建房,且多在房中设有火塘,用柴草烧火做饭;东北林区民宅多为木房,且周围堆满晒干的劈柴,这些地方常发生民宅火灾,且易火烧连营。而江淮平原民宅多为砖、瓦建成,上述情况较少。 3、火灾具有行业性 可燃物集中的生产行业、仓库,火灾危险性就大,反之就少。 4、火灾具有季节性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寒暑雨燥,气候随季节变化很大,而人们的生活、生产习惯也不同,重要节假日和民俗节日都会影响到火灾的发生。 一是气候对火灾的影响,冬春季节,风干物燥,多数可燃物遇火就着,极易蔓延成灾。如山林、易燃品仓库、柴草堆积的民宅;三夏农忙、高温炎热,麦收火灾较多,再是夏季炎热多雨,易发生易燃易爆化学品火灾,特别是一些容

    5、易自燃的物品也常发生火灾,同时,夏季也是雷击火灾的多发季节。 二是人们的生活对火灾的影响。冬季天气寒冷,取暖及其他方面用火用电增多,引发火灾的因素也多,且多发生建筑火灾。重要节假日、春节、清明(十月一)也是火灾的多发季节。 二、影响火灾发生的因素 影响火灾发生的因素与气候、环境有关,重点讲一下:人为因素和管理因素。 1、人为因素:人对火灾的影响最大。据统计,80%以上的火灾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如:违章操作、违章用火、用电及用火不慎等。 人的素质越高,消防安全素质和意识就高,能够直觉地、本能地做好火灾预防工作和灭火准备。使火灾难以发生或难以成灾。反之,人的素质低,不但消防安全意识和素质差,不懂消防

    6、常识、不遵守消防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常因冒险、蛮干和违章引发火灾。 2、管理因素:有效的管理是防止火灾发生的关键。所谓管理,实际上是生产、经营中的安全系统工程,主要是单位内部具有完善的,并且严格执行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消防安全措施落实、火险隐患得到及时消除。如:一些石油化工企业十几年、几十年不发生火灾。我们单位也是如此。实践证明,即使在极易发生火灾的场所,只要加强管理,消防安全措施得到落实,火灾是完全可以防控的。 三、常见的火灾原因 火灾发生的原因很多,既有人为的,也有自然灾害引起的;根据我国现行的火灾统计管理规定分类,火灾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电气火灾 主要指电气

    7、线路、设备不良或安装使用不当等原因引发的火灾。近年来这类火灾一直占20%30%,而且电气火灾一旦发生,常引起大火。如1984年11月,甘肃兰州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城隍庙,因电线短路起火,酿成巨灾,烧毁大殿、配殿等房屋75间。2003年1月19日武当山大火,遇真宫大殿。1981年4月北京的明朝建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寿皇门,因使用单位筹办展览会,给电器设备充电未切断电源,致充电设备过热起火,将整座建筑烧毁。1982年3月,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蓬莱阁天后宫马前殿,因灯泡烤着可燃物,阴燃起火,幸被及时扑灭,未造成重大损失。 2、用火不慎引发的火灾 这类火灾最多,近年来一直占全部火灾起数的30%左

    8、右。 如:2008年9月深圳龙岗舞厅大火,造成44人死亡,2008年1月乌鲁木齐高原大火,造成5人死亡。1983年4月17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发生的一起特大火灾,这场火灾持续11小时,延烧5条街道,火场面积达88000平方米,烧毁房屋215栋(其中楼房7栋),建筑面积33800平方米,共有758户,居民2856人和15个企事业单位受灾。其中受灾最重的是市城建局的一个储木厂,存放在那里的9000平方米的木材全部化为灰烬,在大火中有9人被烧死,10人被烧伤,经济损失780万元。 3、违反安全规定引起的火灾 指的是在生产、经营中,违章操作、违章经营、违章储存、运输或违章用火用电等引起的火灾。是典型的人

    9、为因素引起的火灾。 如:1972年4月,四川省峨眉山金顶,建于明朝,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永明华藏寺,由于当时的七O三电视台在寺内用柴油发电机发电,操作工人用汽油擦柴油机,同时又使用电炉子,沾了汽油的抹布碰到电炉子起火,8200多平米的建筑全部烧光,还烧死老和尚1名,烧毁各种文物8972件。 4、吸烟 吸烟要用明火,吸烟有燃烧的烟头,吸烟的人扔掉的烟头有可能还烧着,由于烟头随手乱扔,因此因此吸烟是危险的流动火源。大家都知道的2003年孔庙弘道门前一棵古柏树着火,就是由于游客随手将吸过的烟头扔到树洞里,造成了古树被损坏。所以要求咱们大家在景区内禁止吸烟,这个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吸烟引起的灾害很

    10、多,占火灾总数的10%左右,吸烟后乱扔的烟头,吸烟时进入易燃易爆场所,躺在床上吸烟或酒后吸烟,都有可能引起火灾,如1994年11月7日辽宁阜新市艺苑歌舞厅大火,当场烧死233人,主要原因是顾客将燃烧着报纸点燃烟后塞进沙发引起的。 5、放火 也就是纵火,含坏人放火和精神病人放火,这类火灾占总数的6%左右,但近几年呈上升趋势,如2002年6月6日,北京蓝极速网吧大火,就是人为纵火引起,当场烧死25人伤12人。 6、玩火 主要是由儿童玩火引起,占火灾总数的10%左右,所以家庭中有儿童的应特别注意此类灾害的发生。 7、自燃 主要是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和植物秸秆蓄热引起的自燃灾害,占火灾总数的2%左右。 8

    11、、其它 不属于上述原因引起的火灾,如雷电、静电占火灾总数的10%左右。 四、火灾分类 按燃烧物质的特性分:依据燃烧物质的特性,国家标准GB4968-85火灾分类把火灾分为:A、B、C、D四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棉、毛、麻、纸、木材等,这类火灾灭火时可以用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等灭火剂。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或可溶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沥青、石蜡等,此类火灾易随燃烧液体流动,燃烧很烈,易发生爆燃、爆炸或喷溅,不易扑救,灭火时可使用喷雾、水、泡沫、干粉灭火剂。 C类火灾:主要是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等,灭火时应现将气体输送阀门或管道关死,截断气源再冷却灭火。

    12、 D类火灾:主要是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此类火灾多遇潮湿,遇高温自燃引起,灭火时切莫用水、泡沫及含水性物质,也不能用干粉灭火剂,一般用干沙覆盖的方式。 另外一种分类方式是根据受灾的程度分为:特大火灾(10人以上)、重大火灾(3人以上)、一般火灾。 灭火器的使用 灭火器是扑救初起火灾的常用器材,是最轻便的灭火工具。灭火器有多种类型。从构造上分:手提式和推车式;从充装的灭火剂分:清水型、二氧化碳、干粉、化学泡沫等。 了解掌握灭火器的类型、构造、适用范围,适用方法及维修保养方法,对于延长灭火器适用寿命,确保灭火器安全有效,对及时扑灭初起火灾,是非常必要的。主要讲手提式和推车式干粉灭火器。 a

    13、)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1、构造。目前市场上的手提式干粉灭火器,都是贮压式的,主要由筒体和器头、喷射胶管组成。筒体内储由作为喷射动力的压缩氮气或二氧化碳气体。 2、规格性能。市场上常见的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由1kg、2kg、4kg、8kg等规格,其灭火级别,ABC干粉灭火器分为0.6A(2B)、1A(5B)、1.7A(10B)、2.8A(18B),BC干粉灭火器分为2B、5B、10B、18B;其有效喷射距离,12kg的2.5米,4kg的4米,8Kg的5米;有效喷射时间,1kg的6秒,2kg的8秒,4kg的9秒,8kg的12秒。 3、使用方法。使用前,应将灭火器提至起火处的上风位置,先将灭火器上下颠倒

    14、几次,使干粉预先松动,然后拔出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射胶管使其对准火源根部,另一只手握住压把,喷射干粉灭火。扑救地面油火时,要平射,左右摆动,由近及远,快速推进,注意防止回火复燃。 4、适用范围。ABC干粉灭火器适用于灭A、B、C类火灾和带电火灾;B、C类干粉灭火器主要适用于灭B、C类火灾和带电火灾。 5、维修保养 (1)灭火器应放置在被保护物体附近和干燥通风、取用方便的地方,防止受潮和日光暴晒。 (2)应经常查看灭火器器头上的压力表,正常情况下表针应指在绿色区,如在红色区即压力不足,应进行检查充气。 (3)每次适用后应重新换装干粉和充气。 (4)每年检查一次,已使用5年及以后每隔2年都应进行筒

    15、体强度水压试验。 (5)报废年限:10年。 (二)推车式干粉灭火器 1、构造。推车式干粉灭火器由带有两个轮子的车体和桶体、器头、喷射软管组成,其他与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相同。 2、规格性能。常见的推车式干粉灭火器有MFTZ35、MFTZ50、MFTZ70等规格,其灭火级别,ABC干粉灭火器分为5.8A(45B)、7.4A(65B)、9.3A(90B),BC干粉灭火器分别为45B、65B、90B9;灭火剂有效喷射距离为8米,有效喷射时间为2030秒。 3、使用方法。使用时,将灭火器推至起火地点附近上风方位,后部向着火源,一人取下喷枪,展开出粉管(不可有拧折现象),两手持喷枪,枪口对准火焰边沿根部,扣

    16、一人转动手轮打开阀门,将干粉喷出,由近及远将火扑灭。如扑救油类火灾时,干粉气流不要直接冲击油面,以免油液溅,引起火灾蔓延。 4、适用范围。同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主要配备石油化工生产、储存单位及加油站等。 5、维修保养。报废年限:12年,其它与手提式相同。 初起火灾扑救 (一)火灾报警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发现火灾时,都应迅速准确地向公安消防队或专职消防队报火警,并积极参加扑救。这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1)报警早,损失小。 实践告诉我们,在起火之后的十几分钟内,也就是火灾初起阶段,能否及时将火扑灭,是能否酿成大火的关键时刻。把握住这个关键时刻有两条,一是利用现场灭火器材及时扑救,二是同时拨报火警,以便

    17、调来足够的力量,尽早地控制和扑灭火灾。 (2)报火警的对象 1、向周围的人员发出火灾报警,召集他们前来参加扑救或疏散物质; 2、本单位(地区)有专职、义务消防队的,应迅速向他们报警,因为他们一般离火场较近,能较快到达火场; 3、向公安消防队报警。公安消防队市灭火的主要力量,有时尽管失火单位有专职消防队,也扔向公安消防队报警,不可等单位扑救不了时再向公安消防队报警。 4、向受火灾威胁的人员发出警报,要 他们迅速疏散。发出警报时要根据火灾发展情况,作出局部或全部疏散的决定,并告诉疏散人员要从容、镇静,避免引起慌乱、拥挤。 (3)报火警的内容 在拨火警电话向公安消防队报火警时,必须讲清以下内容: 1

    18、、发生火灾单位或家庭、场所的详细地址,包括街道名称、门牌号码、靠近何处;大型企业要讲明分厂、车间或部门;高层建筑要讲明第几层楼等。 2、起火物。如房屋、商店、油库、漏天堆场等;房屋着火应讲明何建筑,如棚屋、砖木结构、彩钢板房、高层建筑等;尤其要讲明的是火物种类,如液化石油气、汽油、酒精、棉花、麦秸等应讲明白,以便消防部门根据情况派出相应的灭火车辆。 3、火势情况。如只见冒烟、有火光、火势猛烈,有多少间房屋着火等。 4、报警人姓名。以便消防部门电话联系、核实有关情况。报警后,还应派人到路口迎接消防车。 扑救初起火灾的基本方法 一、冷却灭火法 冷却灭火法,就是根据可燃物质发生燃烧必须达到一定温度这

    19、个条件,将灭火器直接喷洒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一般物质起火,都可以用水来冷却灭火。 二、隔离灭火法 隔离灭火法,是根据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这个条件,将燃烧物与附近可燃物隔离或者疏散开,从而使燃烧停止。这种灭火方法适用于扑救各种固体、液体、气体火灾。 三、窒息灭火法 窒息灭火法,是根据可燃物质发生燃烧需要足够的助燃物如空气(或氧气)这个条件,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空气进入燃烧区,或用惰性气体稀释空气中的含氧量,使燃烧物质缺乏或隔绝氧气而熄灭。这种灭火方法适用于扑救一些封闭式的空间和生产设备装置内的火灾,扑救地下建筑火灾常用此法。 采取窒息的方法扑救火灾,必须注意以

    20、下几个问题: (一)燃烧的部位较小,容易堵塞封闭,在燃烧区域内没有氧化剂时,才能采取这种方法; (二)在采取用水淹没或灌注方法灭火时,必须考虑到火场物质被水浸没后能否产生不良后果; (三)采用窒息方法灭火以后,必须在确认火已熄灭时,方可打开孔洞进行检查。防止因过早地打开封闭的房间火生产装置,而使新鲜空气进入,造成复燃或爆炸; (四)采取惰性气体灭火时,要将足够的惰性气体冲入燃烧区,以迅速降低空气中氧的含量,窒息灭火。 四、抑制灭火法 抑制灭火法,是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使之参与燃烧的化学反应,从而使燃烧反应停止。采用这种方法可使用的灭火剂有干粉和1211、1301、等卤代烷灭火剂。灭火时,要将

    21、足够数量的灭火剂准确地喷在燃烧区内,使灭火剂参与和阻断燃烧反应,达到灭火的目的。同时还应采取必要的冷却降温措施,以防复燃。 扑救初起火灾的基本原则 扑救火灾的基本目的就是迅速灭火,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在灭火时,必须运用“先控制、后消灭”、“救人重于救火”、“先重点、后一般”等基本原则。 一、先控制、后消灭 先控制、后消灭,在灭火过程中是紧密相连,不能截然分开的。只有首先控制住火势,才能迅速将火灾扑灭。控制火势要根据火场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建筑着火,当建筑的一端起火向另一端蔓延时,应从中间控制,建筑的中间着火时,应在两侧控制,以下风方向为主。发生楼梯着火时,应从上往下控制,

    22、以上层为主。 二、救人重于救火 救人重于救火,是指火场上如果有人被火围困或受到火势威胁,消防人员的首要任务是抢救人员,把人救出来。运用这一原则时,要根据火势情况和人员受火势威胁程度而决定。在灭火力量较强时,灭火和救人可以同时进行,但决不能因灭火而贻误救人时机。人未救出之前,灭火往往是为了打开救人通道或减弱火势对人员威胁程度,从而更好地给救人脱险、及时扑灭火灾创造条件。 三、先重点、后一般 运用这一原则,要全面了解并认真分析火场的情况,主要是: (一)人和物相比,救人是重点; (二)贵重物资和一般物资相比,保护和抢救贵重物资是重点; (三)火势蔓延猛烈的方面和其它方面相比,控制火势猛烈蔓延的方面

    23、是重点; (四)有爆炸、毒害、倒塌危险的方面和没有这些危险的方面相比,处置有这些危险的方面是重点; (五)火场上的下风方向与上风、侧风方向相比,下风方向是重点; (六)易燃、可燃物集中区域和这类物品较少的区域相比,这类物品集中区域是保护重点; (七)要害部位和其它部位相比,要害部位是重点。 扑救初起火灾指挥要点 火灾发生后,首先应启动单位火灾扑救和疏散应急预案,由单位或义务消防队的领导组织指挥灭火;当企业专职消防队到达火场时,由企业专职消防队的领导负责组织指挥;当公安消防队到达火场时,由公安消防队的领导统一组织指挥。扑救初起火灾的组织指挥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及时报警,组织扑救 无论在

    24、任何时间和场所,任何人一但发现起火,都应立即报警;员工或义务消防队员并参与组织扑救火灾。报警时,应根据火势情况,首先向周围人员发出火警信号,并通知单位领导和有关部门,安排专人向公安消防队报警。 (二)积极抢救被困人员 当火场上有人被围困时,要组织身强力壮人员,积极救人。 (三)疏散物资,建立空间地带 火场上要组织一定的人力和机械设备,将受到火势威胁的物资疏散到安全地带,以阻止火势的蔓延,减少火灾损失。 (四)注意保护现场 灭火时,要安排专人负责现场保护,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并注意观察进入火场人员有无异常举动;除非必要,否则应尽量不动现场物品,必须动现场物品时要注意观察有无可疑情况;火灾扑灭后

    25、,如公安消防人员尚未到场,应阻止人员设置警戒线,除公安人员外,禁止其他人员进入火场内。 安全疏散与火场逃生 i.安全疏散 (一)做好组织疏散工作 在建筑发生火灾时,必须有组织的进行疏散,才能避免混乱,减少人员死亡。建筑管理或使用单位应结合建筑结构,人员特点,研究制定应急疏散预案,稳定人员情绪,拟定疏散路线和疏散出口,火场上受火势威胁的人员,必须服从工作人员和公安消防队指挥员的指挥,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疏散。 (二)正确通报,防止混乱 起火单位工作人员应首先通知出口附近或最不利区域的人员,让他们先疏散出去,然后通报其他人员疏散,在火势猛烈,并且疏散条件较好时,可同时公开通报,让人员疏散。可通过火

    26、灾事故广播、音视频报警装置、房间电视通知或工作人员口头通知,但必须保证迅速简便,指示清楚,使人员快速有序的疏散,防止发生混乱。 (三)疏散引导 建筑火灾,由于人们急于逃生的心理作用,起火后可能极易造成出口堵塞或人员拥挤,导致伤亡,此时,建筑单位的工作人员要设法疏散引导,指明疏散通道,以沉着、镇定的语气诱导人们消除恐慌心理,使人们有条不紊地完全疏散。 语言疏散 语言疏散包括口头语言引导和广播语言引导。口头语言引导是人员集中场所各区域工作人员在组织疏散时使用的,对疏散人员非常重要。广播语言是由控制中心通过广播发出的。使用语言疏散人员时,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1、说明火灾事故情况。 2、讲明疏散事项

    27、。 3、指示疏散方向。 4、说明疏散道理。 5、维持疏散秩序。 掩护疏导 对火势较大,直接威胁人员安全、影响疏散时,单位的工作人员或到场的公安消防人员,可利用各种灭火器材,全力堵截火势发展,掩护被困人员疏散。逃生人多拥挤时,还应设法疏导人流,扶助老弱病残,必要时采取措施强制疏导,防止出现堵塞和踩伤、挤伤。 (四)制止脱险者重返危险区内 对已疏散到安全区域的人员,应安排人员说服教育和看管,严禁其重返火场,必要时,应设立警戒区,配备警戒人员,禁止非灭火救援人员进入火场。 ii.火场逃生 火场逃生是一种技能,了解和掌握火场逃生的常识和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火场中人们应做到: (一)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

    28、正确的逃生方法是,当所处的场所发生火灾时,首先应强令自己镇静,保持冷静和清醒的头脑,迅速判断火灾情况和危险状况,尽快撤离险地。火灾中,在保持稳定心理的同时,要善于抓住逃生的时机。 (二)审时度势,逃生自救 首先要熟悉环境,以便遇到火灾时能及时疏散,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现场。意识到有火灾时,千万不要迟疑,应立即设法脱险,切不可贪婪财物延误逃生良机。逃生时应按照标志指示的方向有秩序地撤离逃生。逃生者应首先预防烟雾和高温烟气的伤害,可把毛巾或衣物浸湿,捂住口鼻逃生。逃生时要寻找最佳逃生途径: 1、通过疏散通道逃生。如:疏散楼梯、室外疏散楼梯等,如无其它救生器材,可考虑利用建筑阳台、屋顶、避雷线、落水管

    29、等脱险。 2、绳索滑行。将绳索栓到牢固的暖气管道、窗框、床架上,顺着绳索沿墙缓慢滑到地面或下到下一个楼层而脱离险境。 3、借助器材。借助缓降器、救生绳和救生面罩,在专业人员指导协助下,按操作程序正确使用逃生。 4、低层逃离。此方法仅适用于二层楼,逃生时应手扒窗台或阳台,使身体自然下垂、自然下滑,尽量降低垂直距离,落地前应双手抱紧头部,身体呈曲体下蹲、双脚落地姿势,以减少伤害。 5、在无路可逃生的情况下,应寻找安全的避难处所,暂时躲避,创造逃生机会。应主动与外界联系,利用电话、手机报警,或用彩色醒目衣物摇晃、呼救,夜间可摇晃点着的打火机、火柴、手电筒等向外报警求援。 (三)逃生时应注意的问题 1、当在室内得知外面起火时,开启房门前,应用手试试房门是否已变热,不能贸然开门,以免烟和火冲进房间。 2、逃生时应随手关闭通道上的门窗,以减缓烟雾沿着人们逃离的通道上蔓延 3、不要为穿衣或寻找贵重物品而耽误逃生时间。 4、如果身上衣服着火,应迅速将衣服脱下或撕下。 5、不要重新进入火场。 6、不要坐普通电梯逃生。 7、尽量向地面逃生,无法向下逃生时再考虑往上逃到较为安全的楼层,等待救援。 附:班组建设培训记录表。 班组建设培训记录表 日 期 班组名称 参加人员 培训情况记录 培训 存在 问题 拟定 下次 培训 日期 班组长 签字


    注意事项

    本文(消防安全知识应知应会.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