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图游十三陵史上最全十三陵照片揭秘明朝皇帝不为人知的生前身后事Word格式.docx

    • 资源ID:1474493       资源大小:21.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图游十三陵史上最全十三陵照片揭秘明朝皇帝不为人知的生前身后事Word格式.docx

    1、长陵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内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拍摄的时候正值深秋,天空湛蓝无比,心中格外兴奋,好人品带来好天气。长陵的第一进院落就是陵门,第二进院落名为祾恩门,过陵思门后北面正中位置建有高大巍峨的祾恩殿,明成祖朱棣铜像坐落其中。这座大殿在明清两代,是用于供奉帝后神牌和举行上陵祭祀活动的地方。第三进院落为内红门,院内依次设有牌楼门、石五供;五供后是高耸入云的明楼。 明楼后面的土丘下面即是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二、献陵(明仁宗)献陵是中国明朝第四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和皇后张氏的陵墓,位于长陵的右侧。仁宗临终曾遗诏:“山陵制

    2、度务从俭约”,尽管比较俭朴,但仍然动用了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统领的万名军士,南京海船厂附近江北府卫旗军工匠118000人,以及各府州征调的民夫5万人。洪熙元年七月兴工,到八月玄营落成,埋葬仁宗,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献陵不对外开放,只能从外部看看了。 陵前汉白玉的桥栏已不复存在,桥下的溪流早已枯竭。解放后,十三陵得到了较好的保护,特别是申遗成功后,国家和北京市、昌平县都拨出专门费用修缮和管理,专门设立了十三陵特区,每座陵墓都有专门人员修缮和管理。墙院、房檐上的这些神兽都是新修的,栩栩如生,金碧堂皇。趴门缝里看到了里面的明楼和石五供,十三陵大都是这个格局。陵内古松参天,鲜有人迹,成了乌鸦的乐园。寝陵

    3、四周用青砖堆砌,墙面和四周围绕的松柏见证着历史的沧桑。三、景陵(明宣宗)景陵位于长陵左侧,是明朝第五位皇帝宣宗朱瞻基与皇后孙氏的合葬陵寝。宣宗应该算上一位明君,在治国方面颇有成就,在宫廷生活上注意节俭,用人行政上,亲贤臣远佞幸。景陵的营建始自宣宗去世之后宣德十年的正月十一日,天顺七年三月十九日陵寝工毕,其间断断续续共历28年的时间,有十位妃殉葬。与其他陵墓相比,景陵略显颓废,掩映在居民生活区之中。门前的墙壁已脱落,神功圣德碑周边成了停车位,但是从祾恩门、祾恩殿台基上遗留的柱础石上仍然能看出当年宏大的规模。四、裕陵(明英宗)裕陵是明朝第六位皇帝英宗朱祁镇和皇后钱氏、周氏的合葬陵寝。天顺八年(14

    4、64年)正月十七日,英宗去世,临终遗诏止殉,结束了宫人殉葬的残酷制度。民国年间,祾恩殿在战乱中被拆毁,祾恩门则于民国六年(1917年)被焚。现该陵殿门均成遗址,我去时候正在整修中。左右两侧特地留出了过去的残垣断壁,让人们一睹昔日风采。这棵几百年的古松已干枯,可惜了。我查阅资料时看到,三年前它还泛青呢。松柏围绕着明楼,楼后的高墙之下就是英宗偶的寝陵。和其它陵墓的神功圣德碑一样,都被铁栅圈住,旁边晾晒着施工民工的衣服。五、茂陵(明宪宗)茂陵位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代皇帝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年号成化)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茂陵的建筑在清初时保存尚好,清朝末年祾恩门因年久失修已

    5、经倒塌,民国年间祾恩殿本已残坏,又被拆毁。近年来得到了修复,祾恩门前的地砖刚刚铺好,现在还用铁栅栏围着呢。宪宗帝用情非常专一,实际喜欢的女人,一生当中只有大他19岁的万贵妃,十分宠爱她。万贵妃亲生子夭折,为避免失宠,她开始监控皇帝身边的女人,一旦发现有谁怀孕,便立即想方设法搞掉,电视剧甄嬛传里的故事,有一部分就是从这儿来的。最后有个太监冒险把一位受孕的宫女藏了起来,才使朱见深没有绝后。这里还在施工维护,砖瓦水泥摆在一边。六、 泰陵(明孝宗)泰陵位于笔架山东南麓。是明孝宗朱祐樘及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也许是因为“万贵妃事件”的影响,这位皇帝对女色敬而远之,他只有皇后,没有妃嫔,成为中国历史极为罕见

    6、的一位一夫一妻制的皇帝(南北朝好像还有一个这样的皇帝)。朱佑樘执政初期很勤政,被誉为“弘治中兴”,可后期就不行了,一切贪污腐败全部恢复原状。泰陵隐匿于一片民宅后边,明楼和院墙是新修的,陵前桥下古树边充斥着垃圾。七、康陵(明武宗)康陵是正德皇帝武宗朱厚照和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墓。他喜欢弄武,搬出紫禁城,住进自建的别墅“豹房”之中。 封自己为大将军,自己给自己下令出征,率军亲征蒙古,然后又以皇帝的名义奖赏自己。每到一地,都不忘娱乐,每晚找个美女共度良宵,实在找不到姑娘,寡妇也行。京剧游龙戏凤说的就是他。康陵前是一个社区的健身场地,远远望去神功碑前飘扬着五星红旗,感觉有点爱国主义的氛围,再一想,这哪跟哪

    7、呀!透过围墙,拍到了康陵前的石五供。这些古树都有些年头了。康陵的明楼似乎更大一些。八、永陵(明世宗)明永陵位于阳翠岭南麓,是明朝第十一代皇帝世宗皇帝朱厚熜及陈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永陵的营建在世宗皇帝登极后的第十五个年头,在位时营建的“寿宫”,所以规模宏大。其规制仅次于长陵,而超过前面的献、景、裕、茂、泰、康六陵。其裬恩门面阔五间则与长陵相等,其后仅定陵与之同制。陵前的红门仍然保存着,这在未开放的陵墓中是仅有的。我去的时候门虚掩着,守陵人正在吃饭,探身进去拍了两张随即被赶了出来,守陵人说是有监控,被上级看到要罚款的。九、昭陵(明穆宗)它是穆宗朱载垕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位于大峪山

    8、东麓,就在定陵的旁边。 是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复原修葺的陵园,也是继长陵、定陵后第三个对外开放的陵墓。朱载垕在位做的最有功的一件事是打开国门,也就是现在的“改革开放”吧,据载当时全世界多一半的贸易与中国有关,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流入中国。因此有史学家推断,若没有后来的李自成和努尔哈赤,中国有可能第一个迈进资本主义的门槛,成为全世界最发达的国家。新修复的昭陵陵园建筑面积为35000平方米,现存有完整的祾恩门、祾恩殿及其东西配殿,和方城、明楼、宝顶等。为配合反腐败,这里在配殿专门设立了“明代清官史事展览”和“海瑞生平事迹展”。应该说各个朝代都注重反腐,都有清官,腐败是导致朝代衰亡的根本原因。祾恩门前

    9、的金水桥,虽然是新维修的,但石材仍然是古旧的。不像其它的神功圣德碑露天,这里专门盖了碑亭。十、定陵(明神宗)明代第十三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和孝端、孝靖两位皇后的陵墓。朱翊钧是明朝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统治中国达48年。同时他也是明朝所有皇帝中最昏的,长期不上朝贪婪敛财,他死后23年,明朝就灭亡了。学者评价:明之亡,不亡于思宗之失德,而亡于神宗之怠惰。定陵也是皇帝在位时建的陵墓,所以是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园之一,也是开放的三座陵园之一。它还是十三陵中唯一进行了考古发掘的陵墓。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定陵被当做“牛鬼蛇神”批斗,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的尸骨被焚,它的发掘也被认为是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剧

    10、,当时的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力主发掘的。陵正门前方是汉白玉石桥,过了桥是高大的神功碑。红门这里就是检票口。欞星门,它被比作阴阳的界关,也就是说从这里就进入了阴间,有导游介绍说:进去的时候不能从门中进,出来可以从门中出,还有说一声“我回来了”,以免魂魄留在阴间。哈哈石五供,也就是的祭器,包括香炉一、烛台二、花瓶二,过去说都是铜的,后来被清代所挪。入地宫,冷气嗖嗖的有点阴森森。皇帝皇后的宝座还在,灵柩甚至尸骨都被红卫兵焚毁了,可恶的文革呀!这些都是仿品。大门旁边的广场上建有“昭陵博物馆”,里展出的是地宫出土的珍宝,出土时候没保护好,现在除陶瓷、金、铜器以外大多数都毁坏差不多了。十一、庆陵(明光宗)庆陵

    11、是明光宗朱常洛(泰昌帝)和皇后郭氏、王氏、刘氏的合葬陵寝。神宗死后光宗朱常洛即位仅28天,就因“红丸案”暴死,是明代在位时间最短的一个皇帝。庆陵原为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钰为自己修建的陵墓,后景泰帝被废,按亲王的规格葬在了北京西山,此陵废弃。百多年后,明光宗朱常洛即位28天后突然死亡,加之国力空虚,光宗的父亲明神宗尚未下葬,更无暇再建新陵,只得把已经被废弃了160多年的代宗陵重新改建成了庆陵。也就是群臣把这位掌权不足一个月的皇帝,葬入了别人的陵墓里。虽是葬在别人的陵墓里,可这规格也比较大,保护的也好。附近就是守陵的庆陵村,现在发展的很快,也成了旅游热地。庆陵村口的这两颗古柏树非常有名,据当地百姓传说

    12、是哪位皇帝亲植的,每年都要花好几万元来保护它,查了一下也没记载。这是我第一次步行去拍摄的,走的好累呀,旁边就是公交站,班次很少,等的好急呀。十二、德陵(明熹宗)熹宗朱由校和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位于潭峪岭西麓。朱由校很荒诞,在位6年对当皇帝没什么兴趣,对木工情有独钟,皇帝大权被太监魏忠贤把持,由于朱由校没有孩子,死后由弟弟朱由检接班。驾车穿过这座宽大的汉白玉石桥就到了德陵门前,桥上的护栏大都是新修的,桥面石头显然还是当年的旧物。尽管桥上标着大货禁行的标志,我还是诧异为什么古桥仍旧允许通车,不能再修一座便桥通行?德陵的陵思门也是近来新修的,几个施工的民工正在里面午休。陵思门右侧挖出了一个深深的大坑

    13、,里面砌了钢筋水泥,不知是什么用途,也不怕动了皇陵的元气。十三、思陵(明思宗)它是明朝第16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崇祯帝)和皇后周氏、皇贵妃田氏的合葬陵寝,因为它是妃子墓改成的皇帝陵,所以它不在十三陵集聚的天寿山主峰一带,而是位于十三陵区西南隅的鹿马山南麓。找它比较费劲,走错了几次路,询问了好几位当地群众在在一个不起眼的小路旁看到古松才发现它。思陵在明朝时它只是皇贵妃田氏之墓,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帝登景山在寿皇亭旁的树下自缢而死。死前指血遗诏:“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其意是怨恨诸臣

    14、欺骗他,感觉无颜见祖宗,希望李自成勿杀百姓,显示出刚直的节气。随后李自成农民军将崇祯帝及皇后葬入田贵妃的墓中。清朝入主中原后,为笼络人心,将这座葬有崇祯帝、后的妃子坟命名为“思陵”,营建了地上园寝建筑。思陵大门没关,探着头拍了两张,随即就被守陵人劝开,管的挺严格。这些雕刻都带有清代的印记。这是在景山拍摄的“思宗殉国处”,“殉国”高度评价了崇祯帝。神道大红门后的大道叫神道,是为明成祖朱棣的长陵修建的,后来就成了全陵区的主陵道“公用”了。 大红门,过去两侧各有下马碑一座,上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是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这是长陵的神功圣德碑亭,刚刚进行了修缮。它在所有的神功碑中是最大的,龙首龟缺,

    15、高8.1米,碑阳刻明仁宗朱高炽撰写的碑文,碑阴刻清高宗乾隆“哀明陵三十韵。从碑亭北的两根六角形的石柱起,至龙凤门止的千米神道两旁,整齐地排列着24只石兽和12个石人,古称石像生,石料取自房山。它们造型生动,雕刻精细,和南京明孝陵的差不多。在皇陵中放置这种石像生,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就有了。十三陵的石像生基本上是仿照南京的明孝陵设置的,只是增加了四位勋臣。体现了帝王生前的仪仗和死后的尊严,表示皇帝死后在阴间也同样拥有文武百官和各种牲畜可供驱使,仍然可以主宰一切。石兽又分6种造型,每种4只,全都是两立两跪的形状,有狮子、獬豸、骆驼、大象、麒麟、骏马。这些动物造型或站或坐或立,栩栩如生。石兽过去以后就是石人了,分三种造型,文武各4人。石像生尽头的这组玲珑别致的建筑,它叫“棂星门”,俗称龙凤门。在三个门额枋上的中间部分,还分别装饰着一颗石雕的火焰和宝珠,因此这门又叫做“火焰牌坊”,含有“天门”的意思,就是说死去帝王的灵魂从这里进入,就可通向“天界”。转自这是在景山拍摄的“思宗殉国处”,“殉国”高度评价了崇祯帝。


    注意事项

    本文(图游十三陵史上最全十三陵照片揭秘明朝皇帝不为人知的生前身后事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