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心理健康一百问应用.docx

    • 资源ID:14717141       资源大小:32.04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心理健康一百问应用.docx

    1、心理健康一百问应用心理健康一百问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从心理学角度考察,人际关系包含三种成分:认知成分,_和_。2.人际关系的归因理论包括海德所倡的_和韦纳提出的_。3.态度的本质属性是指态度的社会性、_和_。4.认知失调研究的经典实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_和_作的。5.韦纳等人认为归因过程中的原因可分为两个重要维度,即_和_。6.沙赫特和辛格认为,情绪由两个因素组成:(1)_和(2)_。7.卡罗利区分了自我调节变化的四个阶段:(1)_,(2)承担义务,(3)_,(4)习惯形成。8.非遵从行为至少包括两种形式:即_和_。9.利他行为的理论主要有生物学理论、_和_三种。10.人际冲突有

    2、两种主要的形式,一种称为_冲突,另一种称为_冲突。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由注意逐渐向轻度心理卷入阶段转向而建立的心理联系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 ) A.注意阶段 B.融合阶段 C.疏远阶段 D.接触阶段2.把信息有选择地告诉自己的朋友是一种( )的人际交往模式。 A.偶然型 B.单纯型 C.集中型 D.流言型3.态度具有( )。 A.情境性和暂时性 B.稳定性和不变性 C.组织性和严密性 D.一致性和稳定性4.知道某人是热心的,就会认为他是活跃的,这是印象形成中( )这一特点所起的作用。 A.

    3、一致性 B.评估性 C.中心特质 D.隐含的个性理论5.从他人的面部表情来了解其情绪、情感,这样的认知过程称为( )。 A.人际知觉 B.情绪知觉 C.物体知觉 D.面部知觉6.人们记录的行为至少应保持( )才能发挥作用。 A.二星期 B.三星期 C.一星期 D.五天7.纳粹匪徒盲目效忠、滥杀无辜,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属于( )。 A.服从 B.“内心的接受” C.遵从 D.随大流8.患截瘫的人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这是求助者的( )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A.责任心 B.吸引力 C.类似性 D.依赖性9.“近水楼台先得月”,在人际交往中属于( )因素。 A.个人特质 B.类似 C.情境 D.互补10

    4、.想摘玫瑰又怕刺,这是一种( )的冲突形式。 A.接近接近型 B.回避回避型 C.双重接近回避型 D.接近回避型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小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心理相容是一种间接的心理关系。( )2.纽科姆认为人类最稳定的群体是三个人。( )3.认知之间的不一致会产生激起的生理驱力。( )4.不符合角色的行为,容易用来进行相应的推论。( )5.自我障碍是个体为保护自尊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可能导致行动失败的内在原因所采取的一种归因策略。( )6.自我导向是自我实现的基础。( )7.群体的压力可能是明确的,也可能是含糊的。( )8.消极心境只能阻碍利他行为

    5、。( )9.首因效应持续的时间较短。( )10.挽回面子是影响使用威胁的一个因素。(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人际关系2.态度3.通俗心理学4.自我实现5.遵从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践任务有哪些?2.态度有哪些功能?3.印象形成中的效应和偏见有哪些?4.时尚现象的特点有哪些?5.简述影响自我暴露的相关因素。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举例说明自我归因的应用。2.综合评述利他行为的理论。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情感成分 行为成分 2.通俗心理学 成就动机归因 3.态度的具体性 态度的协调性 4.费斯汀格 卡尔史密斯 5.控制

    6、源 稳定性 6.生理上的激起 认知标签 7.问题识别 扩展自我管理 8.“反模仿” “非模仿” 9.社会规范理论 学习和模仿理论 10.“零总和” “非零总和”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D 2.C 3.D 4.D 5.A 6.C 7.A 8.D 9.C 10.D三、判断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 2.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中蕴含个体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行为倾向性。 3

    7、.海德认为每一个常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个理论就叫通俗心理学。该学说的关键是:确定其他人的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4.指的是使个人潜能获得最充分的发挥。在人际关系方面,是指融洽良好的、积极的人际交往,恰当、 完美、令人向往的人际关系。 5.是由于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1)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 (2)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 (3)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 (4)发展新型的人际关系。 (5)纠正畸形的人际关系。 2.(1)顺应功能 (2)认识功能 (3)防御功能 (4)调节功

    8、能 3.(1)对他人知觉的顺序效应,包括优先效应和新近效应。 (2)晕轮效应。 (3)定型。 (4)自我实现预言。 4.(1)包含的内容很广。 (2)表现的方式独特。 (3)变化的速度很快。 (4)受崇拜对象影响。 (5)时尚的象征作用。 (6)时尚的层次高低错落。 5.(1)回报与自我暴露 (2)喜欢和自我暴露 (3)社会赞同与自我暴露 (4)非语言行为和自我暴露 (5)自我暴露的速度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自我归因的应用有以下几方面: (1)痛苦归因。通过改变自我归因的一些因素,研究者可以使被试增加或减少其对痛苦的知觉和忍耐力。 (2)“错误归因”治疗。主张使病人对激起原因

    9、作出错误归因,从而使其焦虑得以缓解,得到治疗。 (3)习得无助与心理健康。三个归因维度,即内在外在性、普遍性和稳定性的辅导模型 2.共三种: (1)生物学理论。威尔逊认为人的利他行为是先天决定的,是本能的。 (2)社会规范理论。包括社会责任规范和回报规范 (3)学习和模仿理论 改变利他行为的概率 利他行为作为强化来源 奖励和代价 班杜拉提出的模仿理论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从心理学角度考察,人际关系包含三种成分:认知成分,_和_。2.人际关系的归因理论包括海德所倡的_和韦纳提出的_。3.态度的本质属性是指态度的社会性、_和_。4.认知失调研究的经典实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_和_作的。5

    10、.韦纳等人认为归因过程中的原因可分为两个重要维度,即_和_。6.沙赫特和辛格认为,情绪由两个因素组成:(1)_和(2)_。7.卡罗利区分了自我调节变化的四个阶段:(1)_,(2)承担义务,(3)_,(4)习惯形成。8.非遵从行为至少包括两种形式:即_和_。9.利他行为的理论主要有生物学理论、_和_三种。10.人际冲突有两种主要的形式,一种称为_冲突,另一种称为_冲突。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由注意逐渐向轻度心理卷入阶段转向而建立的心理联系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 ) A.注意阶段 B.融合阶段 C

    11、.疏远阶段 D.接触阶段2.把信息有选择地告诉自己的朋友是一种( )的人际交往模式。 A.偶然型 B.单纯型 C.集中型 D.流言型3.态度具有( )。 A.情境性和暂时性 B.稳定性和不变性 C.组织性和严密性 D.一致性和稳定性4.知道某人是热心的,就会认为他是活跃的,这是印象形成中( )这一特点所起的作用。 A.一致性 B.评估性 C.中心特质 D.隐含的个性理论5.从他人的面部表情来了解其情绪、情感,这样的认知过程称为( )。 A.人际知觉 B.情绪知觉 C.物体知觉 D.面部知觉6.人们记录的行为至少应保持( )才能发挥作用。 A.二星期 B.三星期 C.一星期 D.五天7.纳粹匪徒

    12、盲目效忠、滥杀无辜,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属于( )。 A.服从 B.“内心的接受” C.遵从 D.随大流8.患截瘫的人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这是求助者的( )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A.责任心 B.吸引力 C.类似性 D.依赖性9.“近水楼台先得月”,在人际交往中属于( )因素。 A.个人特质 B.类似 C.情境 D.互补10.想摘玫瑰又怕刺,这是一种( )的冲突形式。 A.接近接近型 B.回避回避型 C.双重接近回避型 D.接近回避型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小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心理相容是一种间接的心理关系。( )2.纽科姆认为人类最稳定的群体是三个人。

    13、( )3.认知之间的不一致会产生激起的生理驱力。( )4.不符合角色的行为,容易用来进行相应的推论。( )5.自我障碍是个体为保护自尊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可能导致行动失败的内在原因所采取的一种归因策略。( )6.自我导向是自我实现的基础。( )7.群体的压力可能是明确的,也可能是含糊的。( )8.消极心境只能阻碍利他行为。( )9.首因效应持续的时间较短。( )10.挽回面子是影响使用威胁的一个因素。(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人际关系2.态度3.通俗心理学4.自我实现5.遵从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践任务有哪些?2.态度有哪些功能?3.印象形成中的

    14、效应和偏见有哪些?4.时尚现象的特点有哪些?5.简述影响自我暴露的相关因素。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举例说明自我归因的应用。2.综合评述利他行为的理论。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情感成分 行为成分 2.通俗心理学 成就动机归因 3.态度的具体性 态度的协调性 4.费斯汀格 卡尔史密斯 5.控制源 稳定性 6.生理上的激起 认知标签 7.问题识别 扩展自我管理 8.“反模仿” “非模仿” 9.社会规范理论 学习和模仿理论 10.“零总和” “非零总和”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D 2.C 3.D 4.D 5.A 6.C 7.A 8.D 9.C 10.D三

    15、、判断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 2.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中蕴含个体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行为倾向性。 3.海德认为每一个常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个理论就叫通俗心理学。该学说的关键是:确定其他人的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4.指的是使个人潜能获得最充分的发挥。在人际关系方面,是指融洽良好的、积极的人际交往,恰当、 完美、令人向往的人际关系。

    16、5.是由于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1)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 (2)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 (3)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 (4)发展新型的人际关系。 (5)纠正畸形的人际关系。 2.(1)顺应功能 (2)认识功能 (3)防御功能 (4)调节功能 3.(1)对他人知觉的顺序效应,包括优先效应和新近效应。 (2)晕轮效应。 (3)定型。 (4)自我实现预言。 4.(1)包含的内容很广。 (2)表现的方式独特。 (3)变化的速度很快。 (4)受崇拜对象影响。 (5)时尚的象征作用。 (6)时尚的层次高低错落。 5.(1)回

    17、报与自我暴露 (2)喜欢和自我暴露 (3)社会赞同与自我暴露 (4)非语言行为和自我暴露 (5)自我暴露的速度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自我归因的应用有以下几方面: (1)痛苦归因。通过改变自我归因的一些因素,研究者可以使被试增加或减少其对痛苦的知觉和忍耐力。 (2)“错误归因”治疗。主张使病人对激起原因作出错误归因,从而使其焦虑得以缓解,得到治疗。 (3)习得无助与心理健康。三个归因维度,即内在外在性、普遍性和稳定性的辅导模型 2.共三种: (1)生物学理论。威尔逊认为人的利他行为是先天决定的,是本能的。 (2)社会规范理论。包括社会责任规范和回报规范 (3)学习和模仿理论 改

    18、变利他行为的概率 利他行为作为强化来源 奖励和代价 班杜拉提出的模仿理论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人际关系作为早期行为科学理论之一,也称_,1933年由哈佛大学教授_创立。2.需要理论中最著名的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奥德弗的_,_的成就需要论等。3.认知对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大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关于态度的_;一个是关于态度的_。4.印象形成过程包含三个成分,即行动者、_以及_。5.在归因理论中,韦纳提出了_,而罗特提出了_。6.詹姆斯认为情绪能分成两个部分:_和_。7.控制行为变量的两种方式是那些突然产生的_和紧随其后而来的_。8.群体中个人行为分成二大类:即_和_。9.人际吸引的

    19、个人特质因素包括个体的外表和容貌,_以及_等成分。10.冲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_,一类是_。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人际关系心理学与( )的联系最为密切。 A.社会学 B.行为科学 C.社会心理学 D.教育学2.以一个成员或信息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传递的沟通模式是( )模式。 A.链式传递 B.圆形传递 C.轮式传递 D.Y式传递3.“今天外边下雨”和“我有一把伞”这两者之间属( )。 A.认知失调 B.认知无关 C.认知协调 D.认知相关4.抱有宿命论观点的人属于( )。 A.外控者 B.内控者

    20、 C.自控者 D.他控者5.高度注重自己公开形象的个体常常在归因时出现( )的现象。 A.习得无助 B.自我服务偏见 C.行动者偏见 D.自我障碍6.每种社会环境都有一种它所认可的具体社会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称为( )。 A.环境认同 B.情景认同 C.情感认同 D.心境认同7.服从于群体的规范性压力的个体更容易产生( )。 A.内心的接受 B.绝对的服从 C.真诚的服从 D.简单的服从8.人们往往会先帮助熟悉的,这是求助者的( )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A.责任心 B.类似性 C.亲密关系 D.依赖性9.先贬后扬的吸引效应可用( )予以解释。 A.强化理论 B.相等理论 C.得失理论 D.相互

    21、作用论10.“前怕狼,后怕虎”,这是一种( )的冲突形式。 A.双重接近回避型 B.接近回避型 C.回避回避型 D.接近接近型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小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人际关系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2.当诱因的强化小于原有态度的强化时,就会产生态度的改变。( )3.英园人绅士风度,因循守旧,这种印象是晕轮效应的作用。( )4.注视可以被解释为喜欢,也可以被解释为仇视。( )5.观察者更会利用行动者的内在倾向性作为归因的基础。( )6.自我的发展变化是非常自由的。( )7.成千上万的人喜欢喝茶,你也喜欢喝茶,这是一种遵从行为。( )8.

    22、助人行为是一种较典型的利他行为。( )9.人际关系的核心成分是认知因素。( )10.利用威胁将会损害冲突的解决。(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社会测量法2.登门拜访3.身体语言4.自我控制5.旁观者效应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简述人际激励理论中的期望理论。2.诱导服从的前提因素有哪些?3.在人际知觉中,有哪几种常见的归因偏见?4.时尚现象的表现形式有哪几种?5.简述相似性能导致吸引的理由。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举例说明自我实现过程中强化方式的运用。2.结合实际,举例说明社会对个人的影响。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人群关系论 梅奥 2.

    23、E、R、G理论 麦克利兰 3.平衡性 一致性 4.知觉者 交往的情景 5.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 控制源理论 6.情感的 认知的 7.行为线索 行为结果 8.遵从 非遵从 9.才华和能力 个性心理品质 10.个人内部冲突 人际冲突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C 2.C 3.C 4.A 5.D 6.B 7.D 8.C 9.C 10.C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又称社交测量法。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一种用来测量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其旨是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揭示整

    24、个群体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的好感、反感、冷漠等情感关系。 2.该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3.即身体的姿势、位置和动作所表现出来的非言语线索,它为我们提供了有关他人的多种有用信息。 4.是个人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它是人所特有的,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以自身为对象的人的高级心理活动。 5.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单个人时与同其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的。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是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的。是通过考察人们的努力程度,及其所获得的最终

    25、奖酬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说明激励过程中人们通过选择合适的行为,从而达到最终奖励目标的理论。其要点如下: (1)该理论认为,当人们内心有某种需要,又有达到这个需要的明确途径和实现其可能性时,其积极性最高。 (2)激励水平取决于行为的期望与行为的效价的乘积,即:激励水平(M)=期望值(E)效价(V)。 (3)关联性、报酬、能力等也是影响激励的因素。 2.(1)自愿选择 (2)承诺 (3)责任感 (4)预期的消极后果 3.(1)行为中心偏见“行为”吞没“场” (2)显著性偏见 (3)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偏见 4.有四种形式: (1)文化态度,指个体的价值观。 (2)装饰。 (3)风度礼仪 (4)生活

    26、行为方面,表现在语言、生活习惯及娱乐方面等。 5.(1)类似与相符本身具有一种增强作用。 (2)类似与相符能保证态度正确的基准。 (3)类似与相符能得到预期的报偿。 (4)类似与相符被作为一个同一体而感受。 (5)类似与相符验证了自身的能力和才干。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包括三层含义: (1)强化方式。强化是能加强或减弱我们行为效果的任何东西,可分为三种方式,积极强化、消极强化和厌恶形式的强化。 (2)选择强化的方式。有效强化选择的原则:必须能加强个体的某种行为。 个体用过的强化方式是否切实可行。强化方式必须是强有力的。 (3)强化方式的运用。理想的做法是个体刚完成一次比较令

    27、人满意的行为后马上加以强化。而填补强化与直接经验的空隙有:利用视觉和记号,利用计划 2.(1)社会舆论 (2)牢骚现象 (3)社会风气(4)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人际关系恶化过程可划分为冷漠、_和_三个阶段。2.心理学家霍妮把人际关系分成三种类型,即逊顺型、_和_。3.社会化通过两个步骤实现,首先是_,第二是_。4.对他人知觉的顺序效应有_和_。5.作出相应推论的两个重要因素是_和_。6.凯利的自我归因理论有三条线索,即实体的特异性,_和_。7.研究偏离和独立的理论有布雷姆提出的_和霍兰德提出的_。8.影响服从的变量有_和_两种。9.利他行为的理论主要有_、_和

    28、学习理论三种。10.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有三类:情景因素,_和_。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形成良好心理气氛的人际关系是( )。A.吸引性关系 B.情感关系 C.平等关系 D.长期性关系2.“北京的出租司机爱聊天”,这种评判属态度的( )。A.情感成分 B.认知成分 C.行为成分 D.意志成分3.“正直的”为+3分,“友好的”为+2分,“有忍耐力的”为+1分,整体印象的得分应该是3+2+1=6分,这一整合模式是印象形成的( )。A.加权平均模式 B.累加模式C.平均模式 D.整合模式4.观察者常常对行动者的行为作归因时加以( )。A.分化 B.同化 C.泛化 D.异化5.自言自语是( )的一种方式。A.自我控制 B.自我意识 C.自我体验 D.自我评价6.小孩知道如果手碰了热的炉子,手会被灼伤,我们称这种信息为( )。A.物质信息 B.社会信息 C.个人的信


    注意事项

    本文(心理健康一百问应用.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