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973首席科学家.docx

    • 资源ID:14703288       资源大小:69.75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973首席科学家.docx

    1、973首席科学家1楼第一名 清华大学 15个(信息)罗毅支撑高速、大容量信息网络系统的光子集成基础研究(能源)卢强我国电力大系统灾变防治和经济运行的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能源)姚 强燃烧源可吸入颗粒物的形成与控制技术基础研究(能源)过增元(合)高效节能的关键科学问题(能源)毛宗强(合)氢能的规模制备、储运及相关燃料电池的基础研究(能源)陈昌和(合)燃煤污染防治的基础研究(信息)吴澄(合)复杂生产制造过程实时、智能控制与优化理论和方法研究(材料)南策文(合)信息功能陶瓷的若干基础问题研究,(生命)陈国强(合)基于生物信息学的药物新靶标的发现和功能研究,(生命)饶子和(合)蛋白质功能、三维结构和折叠

    2、原理研究(信息)吴建平 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理论研究(信息)雒建斌高性能电子产品设计制造精微化、数字化新原理和新方法(信息)孙家广现代设计大型应用软件的共性基础(生命)孟安明利用模式动物研究遗传性出生缺陷的发生机理(能源)陈昌和燃煤污染物干法联合脱除的基础研究第二名:北京大学14个(农业)王忆平高效生物固氮作用机理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信息)张兴系统芯片中新器件新工艺的基础研究(信息)梅 宏 Internet环境下基于Agent的软件中间件理论和方法研究(生命)丁明孝细胞重大生命活动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生命)唐朝枢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防治的基础研究(生命)李凌松人胚胎生殖嵴干细胞的分化与组织干细胞的

    3、可塑性研究(材料)严纯华 稀土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材料)甘子钊 超导科学技术(材料)刘忠范/彭练矛纳电子运算器材料的表征与性能基础研究(前沿)赵 夔基于超导加速器的SASE自由电子激光的关键物理及技术问题(生命)郑晓瑛(合)中国人口出生缺陷的遗传与环境可控性研究(前沿)姜伯驹(合)核心数学的前沿问题(生命)来鲁华基因功能预测的生物信息学理论与应用(材料) 严纯华新型稀土磁、光功能材料的基础科学问题第三名: 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并列,各校都有7个973首席科学家)复旦大学 7人(环境)金亚秋复杂自然环境时空定量信息获取与融合处理的理论与应用(生命)杨雄里 脑功能和脑重大疾病的基

    4、础研究(生命)贺福初/杨?M原人类重大疾病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材料)资剑人工带隙材料的物理机制、制备及其应用研究(材料)杨玉良(合)通用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的基础研究(生命)金力(合)环境化学污染物致机体损伤及其防御的基础研究(材料)杨玉良聚烯烃的多重结构及其高性能化的基础研究华中科技大学 7人(生命) 魏庆义(合)环境化学污染物致机体损伤及其防御的基础研究,(生命) 马丁(合)恶性肿瘤侵袭和转移的机理及分子阻遏,(能源) 郑楚光(合)燃煤污染防治的基础研究(综合) 罗 俊基于弱力测量平台的引力及相关物理规律研究(生命) 肖传国神经损伤修复和功能重建的应用基础研究(信息)丁汉 数字化制造基础研究(

    5、信息)冯 丹下一代互联网信息存储的组织模式和核心技术研究中国农业大学7(农业) 孙其信农作物杂种优势及其利用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农业) 王学臣作物抗逆性与水分、养分高效利用的生理及分子基础(农业) 李宁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克隆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农业) 彭友良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成灾机理及调控基础的研究(农业) 巩志忠作物高效抗旱的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基础(农业) 李德发畜禽肉品质性状形成的营养代谢与调控机理(农业)武维华作物应答高盐、低温胁迫的分子调控机理2楼第6名:北京师范大学5个 (环境)刘昌明黄河流域水资源演化规律与可再生性维持机理 (农业)张新时草地与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重建机理及优化生态生产

    6、范式 (综合)李小文地球表面时空多变要素的定量遥感理论及应用 (综合)杨志峰生物地球化学及环境的前沿研究 (综合)方维海生命体系识别和调控过程中重要化学问题的基础研究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3+1人陈竺3+1滚动项目+1项附属医院不属于教育系统 (生命)曹谊林组织工程的基本科学问题 (生命)盛慧珍干细胞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生命)陈国强基于生物信息学的药物新靶标的发现和功能研究 (生命)曹谊林组织工程学重要基础科学问题研究滚动课题 - “(生命)陈竺疾病基因组学理论和技术体系的建立(瑞金医院,依托基金委)” 中南大学4 (材料)钟掘提高铝材质量的基础研究 (材料)邱冠周微生物冶金的基础研究 (材料

    7、)张新明高性能铝材与铝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 (材料)黄伯云高性能炭/炭复合材料的基础研究 浙江大学4 (信息)鲍虎军虚拟现实的基础理论、算法及其实观 (生命)郑树森移植器官慢性失功的免疫学应用基础研究 (综合何赛灵新型人工电磁介质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农业)吴平作物高效利用氮磷养分的分子机理 中国海洋大学3 (环境)翟世奎(合)中国典型河口近海陆海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 (前沿)耿美玉糖生物学与糖化学特征糖链结构与功能及其调控机制 (环境)吴德星中国东部好大一片陆地架海洋物理环境演变及其环境效应 华东理工大学3 (材料)钱旭红绿色化学农药先导结构及作用靶标的发现与研究 能源王辅臣大规模高效气流床

    8、煤气化技术的基础研究 (材料)卢冠忠高丰度稀土元素在环境保护领域中高效、高质利用的基础研究 南京工业大学3 (材料)许仲梓(合)性能水泥制备和应用的基础研究 (材料)徐南平面向应用过程的膜材料设计与制备基础研究 (前沿)欧阳平凯生物催化和生物转化中关键问题的基础研究 中国科技大学3 (前沿)郭光灿量子通信与量子信息技术 (环境))范维澄火灾动力学演化与防治基础 (生命)姚雪彪调控细胞增殖重要蛋白质作用网络的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3 (能源)刘志刚(合)新一代内燃机燃烧理论和石油燃料替代途径的研究 (能源)郭烈锦利用太阳能规模制氢的基础研究 (材料)卢天健超轻多孔材料和结构创新构型的多功能化基础研究

    9、 南京大学2人三项 (材料)王牧光电功能晶体的结构性能、分子、微结构设计和制备过程 (综合)孙义燧非线性科学中的若干前沿问题 (材料)王牧光电功能晶体结构性能、分子设计、微结构设计与制备过程滚动 华南理工大学2 (能源)华贲(合)高效节能的关键科学问题 (材料)曹镛(合)有机高分子发光材料重大基础问题的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2 (环境)丁平兴(合,副首席)中国典型河口近海陆海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 (生命)胡应和转基因高等动物的创建与高级脑功能分析 武汉大学2 (环境)李义天长江流域水沙产输及其与环境变化耦合机理研究 (环境)龚健雅对地观测数据-空间信息-地学知识的转化机理 上海交通大学2 生命贺林

    10、(合)中国人口出生缺陷的遗传与环境可控性研究 生命任秋实视觉功能修复的基础理论与关键科学问题(生命)3楼四川大学2 魏于全基因治疗的应用基础研究 顾忠伟组织诱导性生物医用材料的基础研究 吉林大学2 (综合)裘式纶(合)创造新物质的分子工程学研究 (综合)崔田超高压下凝聚态物质的若干前沿问题 中山大学2 (信息)许宁生新型场发射平板显示和微显示的基础研究 (生命)屈良鹄人类非编码RNA及其介导的基因表达调控 太原理工大学1人2项滚动课题 (能源)谢克昌(合)煤热解、气化和高温净化过程的基础研究 谢克昌气化煤气与热解煤气共制合成气的多联产应用的基础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人2项滚动课题 (信息)李

    11、未网络环境下海量信息组织与处理的理论与方法研 李未海量信息的协同性和可生存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究 北京理工大学1 (能源)吴锋绿色二次电池新体系相关基础研究 同济大学1 (环境)汪品先地球圈层相互作用中的深海过程和深海记录 新疆大学1 (环境)潘晓玲中国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与调控研究 南开大学1 (能源)耿新华(合)低价、长寿命新型光伏电池的基础研究 天津大学1 (能源)苏万华(合)新一代内燃机燃烧理论和石油燃料替代途径的基 础研究 东北大学1 (信息)柴天佑(合)复杂生产制造过程实时、智能控制与优化理论和方法研究 中国矿业大学1 (环境)谢和平(合)灾害环境下重大工程安全性的基础研究 南京农

    12、业大学1 (农业)郑小波(合)农林危险生物入侵机理与控制基础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1 (农业)张启发(合)农作物资源核心种质构建、重要新基因发掘与有效利用研究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1 (信息)卢锡城虚拟计算环境聚合与协同机理研究 中国石油大北京1 (能源)鲍晓军重油高效转化与优化利用的基础研究(中石油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 (资源)王成善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 西北大学1 (能源)刘池阳多种能源矿产共存成藏(矿)机理与富集分布规律 北邮1 (信息)任晓敏新一代通信光电子集成器件及光纤的结构工艺创新基础 云南大学1 (环境)何大明纵向岭谷区生态系统变化及西南跨境生态安全 云南

    13、农业大学1 (农业)朱有勇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和保护种质资源的原理与方法 西南农业大学1 (农业)夏庆友家蚕主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组与分子改良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1 (生命)王晓民神经变性病的机制和防治的基础研究 第三军医大学1 (生命)蒋建新严重创伤救治与损伤组织修复的基础研究 第四军医大学1 (生命)陈军脑功能的动态平衡调控各领域分布:“973计划”项目课题 验收会围绕落实规划纲要,“十一五”期间,973计划将围绕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综合交叉和重要科学前沿等领域,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组织实施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一)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领域

    14、1. 农业领域 农业的健康发展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农业正受到水资源不足、耕地减 少、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严重威胁。保证21世纪我国16亿人口的食物安全,任务非常艰巨。加入WTO既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也使农产品进出口贸 易面临严峻挑战。“十一五”期间农业领域将面临以下方面的巨大压力: 目前我国粮食问题在数量上有较大的缺口。据统计,20002002年我国粮食年产量为4.5 亿吨,已低于消费量,2003年我国粮食大幅减产,总产降到4.3亿吨。“十一五”期间人口数量将突破14亿大关,按人均粮食占有量800斤的预定指标, 要求有5.6亿吨的粮食供给,而目前我国主要粮食作

    15、物如稻、麦的单产水平已居世界前列,进一步提高产量的技术储备有限。由于建设的需要(包括城市扩大,村 镇城市化、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占地等等),可用耕地面积将进一步缩减。 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品质和食物结构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目前主要商用畜种 依赖进口,优良地方畜禽品种资源正不断减少。农业生产大环境由于资源利用率不高、环境污染(包括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农田土壤污染等)日益加重、生态链 破坏等因素所导致负面影响愈来愈强烈。 农产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影响我国农业对外贸易的难题,禽流感等重大动物传染病和人畜共患传染病的暴发,不仅给广大农民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健康发

    16、展,而且对国家的公共卫生安全形成了威胁。 我国农业生产的整体状况仍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转型期,总体上讲是“投入高,效益 低,农产品结构亟待调整,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有待提高”。尽管农作物单产较高,但主要是依靠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和牺牲有限自然资源所获得的,距离我 国“走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战略目标仍相去甚远。 “十一五”期间,973计划以保障食物安全供给、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瞄准世界农业科学 发展的前沿,紧紧围绕我国农业发展和农业战略调整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研究,利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解决农业生物遗传改良、 病虫害控制、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中的

    17、关键科学问题,为水资源、土地资源和养分资源的高效利用、农业生物新品种培育和病虫鼠害控制、优质农产品的安全生产与加 工、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方法,为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供科学支撑。 重点研究方向包括: (1)农业资源(土壤资源、水资源和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的科学基础; (2)农业生物基因资源发掘和重要性状的功能基因组研究; (3)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及区域农业布局的基础科学问题; (4)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和生态问题; (5)农业生物灾害(农业病虫草鼠害、农业动物重大疫病)预测、控制与生物安全; (6)农产品(粮食、果蔬、畜禽水产

    18、品)营养品质、农产品储藏和安全的基础科学问题。 2. 能源领域 能源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是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我 国能源供需量极大,目前已近20亿吨标煤,出现了能源整体(煤、油、电)持续紧张的状况,今后每年仍将以数千万吨标煤的速率增长。中国在未来几十年中,能 源需求总量将增长为现在的3倍或更多,其中还应至少包括约5-6亿吨液体燃料。这决定了在未来数十年中,我国能源生产仍必须快速增长。同时,我国石油自产 率将进一步逐年降低,电力的年人均供应量还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些决定了能源未来几十年内以煤为主(占60%以上)的格局难以改变。 针对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石油

    19、安全问题凸现、能源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可持续发展压力巨大的 严峻形势,973计划一方面要解决现有能源技术系统提高效率、降低污染和保障安全中的科学问题,另一方面要在解决我国能源新系统创建的科学问题方面实现突 破,探索非化石能源规模化利用的可能途径。通过基础研究获得经过验证的新理论、新方法、新系统,为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能源高技术、新工艺、新流程 提供理论依据,为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奠定基础。 重点研究方向包括: (1)深部煤炭资源分布、安全开发和煤层气开发的有关基础研究; (2)煤炭洁净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 (3)石油、天然气资源高效开采和利用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4)我国大型

    20、电力系统有关的重大科学问题; (5)氢能规模、无污染制备、输运和高密度存储的关键科学问题; (6)探索大规模发展新能源(天然气水合物等)和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途径的研究; (7)探索大规模发展核裂变能的途径及相关科学问题、发展核聚变能的基础问题; (8)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973计划”10周年纪念大会3信息领域 近年来,信息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已成为改造我国传统产业,振兴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信息产业正以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全国GDP三倍的速度快速增长着,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 但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信息技术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21、核心技术缺乏已成不争的事实,主 要源于我国的信息高技术产业缺乏坚实的基础,缺乏深厚的基础研究原始积累。在作为信息技术基础的微电子产业,由于集成电路的材料、制备工艺、原型器件等方 面的基础研究比较薄弱,导致微电子产业在我国还比较落后,具体表现在我国电子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很低,集成电路销售额只占世界集成电路市场 的总额的0.3%。由于缺乏研制高性能处理器芯片的能力,使得我国在研制和生产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时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十年来我国大部分计算机公司尚处于代 理外国产品、积累市场经验与积累原始资金的阶段。软件行业,软件的“易使用”和“高可信”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满意的解决,软件理论、算法等研

    22、究滞后,操作系 统等系统软件一直为跨国公司所垄断。网络与通信行业,核心路由器、巨型服务器等关键设备仍然大量依赖进口,移动通信中的一些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究其原 因,主要在于缺乏前瞻性的基础研究,为此使我国每年要付出巨额专利使用费用。 整体来说,正是由于缺乏强大的基础研究作为后盾,我国信息高科技产品仍然只能以仿制为主,缺乏自己的创新特色,而信息产品极强的应用性和极大的市场使得基础研究进一步被忽视。 一个只能凭借别国的基础研究成果的国家,在未来技术创新的竞争中必败无疑。这一局面只有在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全面提高我国信息领域的创新能力之后,才能从根本上予以扭转。 “十一五”期间信息领域基础研究的发展

    23、目标是根据国际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发 展状况,着重从信息获取、处理、传输、存储、再现、安全、利用,信息系统的基础元器件、信息处理环境、科学计算、人工智能、控制理论等方面开展系统深入的 研究,为我国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重点研究方向包括: (1)微纳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和集成微系统的基础研究; (2)信息处理环境及科学计算的基础研究; (3)泛在、可控的下一代信息网络的基础研究; (4)信息获取的基础研究; (5)高可信、高效率软件的基础研究; (6)智能信息处理、和谐人机交互的基础研究; (7)海量信息处理、存储及应用的基础研究; (8)量子通信的基础

    24、研究; (9)信息安全的基础研究。 4资源环境领域 我国资源有限的保障程度和环境脆弱的承载能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主要表现在: 水资源短缺和时空分布不均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矿产和油气资源储量保证年限锐减,供需矛盾突出,资源利用率低。 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已进入大范围生态退化和复合性环境污染的阶段。多年来对自然资源 的不合理利用乃至掠夺性开发,导致土地质量急剧下降、生态系统退化和生态灾害频发;环境污染已从陆地蔓延到近海海域,从地表水延伸到地下水,从单一污染发 展到复合性污染,从一般污染物扩展到有毒有害物质特别是持久性有机物,形成了复杂的区域性污染,并已经威胁到人民健康

    25、和生态安全。 全球环境变化已日益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涉及我国对环境、经济、政治、外交等一系列问题的国家决策。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生态系统的退化加剧了环境的脆弱性,导致成灾频率剧增,灾情扩大和多种灾害群发。特别是重大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等,严重制约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面对上述重大问题的严重压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对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地球资源和地球环境变化规律的认识,并把它转化为可供解决上述问题的决策基础和实用技术,进而合理地组织有序的人类活动,包括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活动,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

    26、发展。 “十一五”期间,资源环境领域以国家中长期发展需求为导向,从战略上寻求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根 本性、战略性资源和环境问题,建立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求的资源环境科技体系。以揭示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机制与动力学为主线,从整体上认识人类所 面临的一系列资源与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与发展规律,开展基础研究,为解决资源短缺、灾害频发、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提供科技支 撑。 重点研究方向包括: (1)固体矿产资源勘查评价的重大科学问题; (2)矿产资源集约利用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 (3)化石能源勘探开发利用的基础科学问题; (4)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和适应; (5)人类活动

    27、与生态系统变化及其可持续发展; (6)区域环境质量演变和污染控制; (7)区域水循环与水资源高效利用; (8)特殊资源高质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 (9)中国近海及海洋生态、环境演变和海洋安全; (10)重大自然灾害形成机理与预测; (11)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及其资源环境效应。 5人口与健康领域 健康是人类基本的生活目标,减少疾病是人类的共同愿望。我国已在人口与健康密切相关的卫生保健 事业取得很大成绩,然而防病治病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广大的农村还缺医少药。各种重大的急、慢性传染病尚未得到完全控制,约1.5-2亿人为乙型肝炎患者或 携带者,结核杆菌的耐药与艾滋病的流行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新的传染病时有发

    28、生,2003年在我国爆发的非典型肺炎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尚不能适应需要。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糖尿病、自身免疫疾病等,已日益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因素,随 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各种老年性疾病特别是老年性痴呆、帕金森氏病等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社会、工作压力加剧使大量劳动力患有不同程度的神经、 精神性疾病。这些疾病发病率高,对健康危害大,给患者个人、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同时,我国人口基数大,控制人口增长,降低出生缺 陷,优生优育,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的任务极其繁重。各种创伤及自然灾害越来越大地危害人民生命

    29、健康,迫切需要发展新的治疗方法和康复手段。目前我国97% 的药品是仿制药,我国的制药行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因此,针对重要疾病,不断研究和创制新的优良药物,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以及提供疾 病防控和诊治新技术新方法,是我国人口与健康领域的紧迫需求,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紧迫需求,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 紧迫需求。我国的卫生保健工作面临严重挑战,对人口与健康领域的基础研究提出重大需求。 针对上述需求,人口与健康领域的基础研究的主攻方向是以提高人口素质、防治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 严重传染病和高发的重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方向。以阐明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解决疾病

    30、防治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为突破口,提高我国在人口数量和质量控制及重大疾病 诊治和防控方面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原创能力,降低重大疾病对人民健康的危害,以逐步达到促进国民健康、带动科学发展、加速社会进步的战略目标。 重点研究方向包括: (1)重大传染病防控与诊疗的基础研究; (2)重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机制、诊疗与预防的基础研究; (3)生殖与发育的基础研究; (4)脑科学与认知科学; (5)环境有害物质对健康影响的研究与生物安全; (6)中医理论与中药现代化基础研究; (7)新药创制的基础研究; (8)重大疾病诊疗新技术的基础研究; (9)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研究。 材料领域 材料是国民经济、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的物质基础与先导。2000年以来,材料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贡献约占20%,已经发展成为我国主要支柱产业之一。 钢铁材料、有色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信息功能材料等是经


    注意事项

    本文(973首席科学家.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